是,日本首相 第251章

作者:余道安

  “别这么亲密,你不怕被抓到吗?”

  李星河左右瞅瞅,害怕被首相的身边人发现。

  泷川雅美毫不在意:

  “他有两位数的情妇,我怎么知道他一个月回家几次?你别太看不起他好不好,他的情妇能组成一个步兵班,比你强多了。而我只是抢先一步,比其他人赢了半步棋而已。”

  话虽如此,但李星河并不吃她的撒娇。

  小泉就是有200个情妇,他老婆也不能被人明面上抓到出轨。除非泷川雅美能像安倍昭惠一样,是森永乳业的大小姐。

  当泷川雅美带着李星河进入光鲜亮丽的首相办公室时,这里正在进行非正式会议。

  小泉进次郎正坐在首相的位置上,难得扬眉吐气,挥斥方遒的指导国策:

  “米国爆发了超级大飓风,几千人在灾难里失踪,数百个村镇被毁,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我想我们可以援助一批救灾队伍,来提振我们日本的国际地位。还可以派遣一批灾后环境复原技术专员指导,毕竟我选举成功前是环境保护大臣,这样可以提振我选民的支持度。”

  此言一出,他的秘书们都很迷茫。

  美国发生飓风灾害了吗?电视上没有报道啊,你是不是又看着抖音发号施令了?

  这件事确实是真的,只不过美国媒体都十分有默契的不给予报道,连各大平台也加以限制,导致美国人都不知道,年年都来的飓风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走几百上千人的性命。这种放在隔壁都要亡国的大灾,在美国是无人在意的年度日常。

  “您说什么?”

  “派救灾队啊。”

  李星河迷茫的扫视周围,用目光询问小泉的国务秘书们。

  日本的救灾队伍,有吗?在哪?拉出来看看?

  前段日子不就是李星河在地铁口临时带着消防队转向,才把地铁里的人给解救出来吗?

  话说小泉嘴上说要严格调查东日本地铁公司采购劣质产品的事情,等他刚上任后就没有再提过这一茬了。

  正好李星河到了,小泉进次郎看着父辈给他组织的秘书团,急需立威的问:

  “间检察官,你怎么看?”

  李星河咳嗽两声,提出最关键的问题:“其实...日本的灾还没有救完呢。比如能登、福岛、关西等等...我不建议您现在就派人过去,否则的话国民支持度恐怕会出现下跌。民众会质疑为什么有人派去米国,却没人派去能登。”

  一提到能登,办公室里的大家沉默了。

  其实那个地方并非不能救,而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负资产,中央姥爷们不想救,地方没钱救。

  小泉进次郎也有些尴尬,这个锅是岸田文雄时留下的,却谁也不想背。

  他只得换一种语气,为自己辩驳:

  “其实我也只是想促进两国外交嘛。你看,如果我们主动提出派遣救援队,在米国媒体上也能留下称赞我们的文章。”

  小泉努力的样子,就像一位数学班的差生,尽力学习却毫无作用。

  李星河再次确认,这位哥的智商果然不是那么充足。

  他看秘书们都不说话,就主动戳破:“小泉首相,最大的问题是,米国政府与媒体恐怕并没有将国内飓风扫荡的事情,传扬给世界人知晓的态度。如果您贸然派出救援队,恐怕反而将导致两国外交的交恶。”

  这句话的潜意思,就是美国人自己都不急,你急个毛。

  你还着急把人家的家丑传扬出去,你上赶着挨耳光吗?

  这下,小泉进次郎彻底不说话了。

  他的秘书们都在看好戏。

  李星河是来接外国军用品检察官职务的,这么落首相兴致,是想被解职吗?

  但李星河是有招的。

  他劝小泉:“如果要我提议的话,我建议您主动向米国的民主党媒体示好,可以考虑把您出访外国的第一站定在米国。”

  传统来说,日本首相的第一次出访,都在附近国家。

  比如想缓和中日关系就去中国,想缓和日韩关系就去汉城,想拉拢东南亚就去越南或菲律宾。岸田文雄的首次出访,就去越南谈那个无法建成的筷子高铁了。

  但如果小泉刚上任就去华盛顿,也是一个讨好美国人的办法。

  “对对对,秘书记下来。”

  小泉又喜笑颜开,对李星河十分赞赏。

  他虽然说话不好听,但他很有办法啊。

  泷川雅美拿起桌上的任命文件,小泉颁发给李星河:

  “这是检察官任命文书,从现在开始,你将负责外国军用品裁判所的日常职务。”

  然后,三个人特意合影留念。

  小泉进次郎为李星河颁发文书,李星河站直身体双手接过。从照片上看,小泉的老婆反而更像是李星河的人,在他身边鼓劲微笑。

  ......

  从总理大臣官邸出来,阻止了泷川雅美见缝插针去卫生间来一发的提议,李星河驱车赶往东京国际物流中心。

  他今天就要开始自己军火检察官的第一站工作。

  工作日志上写明,有一艘澳大利亚的军火要临时停靠。

  赶到熟悉的场景,李星河踏上货船,检查货仓。

  他皱眉向工作人员提问:

  “这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军火运输船。怎么会停靠在日本?而且停靠位置不是上面标记的横须贺,怎么在东京国际物流中心?始发地和目的地都不对劲。”

  工作人员不能回答,他们只是自卫队的后勤员工。

  李星河扫了一眼军用帆布包裹货物的运输名单,他的英文不差,上面赫然写着舰用垂发导弹系统。

  “什么?”

  他的心中暗暗吃惊,不可能啊,美国哪来的垂发导弹系统产能,他们连几年前该配给最长级的导弹和雷达到现在都还没装配齐呢。而且这玩意没有必要用货船伪装作集装箱运输啊,如果美国给日本补充MK41导弹垂发,那应该是开发布会欢天喜地庆祝的大好事。日本媒体恨不得吹它十天半个月。

  不等自卫队的人阻拦,李星河打开集装箱,阅读标签:

  “这是...MK70集装箱发射器,里面装载着2枚标准-6型远程防空导弹与2枚战斧对地巡航导弹。”

  “哈?”

  李星河傻眼了。

  这种东西非常抽象,就是纯粹的临时应急产物。

  说白了,就是个集装箱包裹的,1/4份的常规MK41导弹系统。将一个MK41,拆分成四份,装在四个集装箱里,放在美国生产的各种天价垃圾海军船上,勉强给战船增添一份导弹能力。

  比如大名鼎鼎,单艘造价和维护费都高破天际,但实际上屁用没有的濒海战斗舰。美军在这种船的直升机位上,用铁链固定了一座集装箱,增添4枚导弹,让既不能扫雷、也不能反潜、更不能反舰的濒濒们显得不那么逊。

  但又挤占了直升机位,导致救援与侦查反潜全废。

  当李星河行使自己的权力,蛮横的阻止自卫队人员接收这些集装箱的时候,一位特殊的故人出现了。

  一个胖胖的男人下车与李星河交谈:

  “是你啊,你已经担任外国军用品裁判所的检察官了吗!”

  竟然是统合幕僚长吉田圭秀。

  李星河先是惊讶,然后赶紧应和:

  “是...只是没想到,我们拿到了1/4个导弹垂发系统。这是要放在最上级的直升机船位上吗?”

  吉田圭秀笑着让员工们将集装箱拆走:

  “哦,你也了解军用品啊。是的,这些MK70集装箱,要安装在最上级上,维持基本的导弹威慑能力。”

  具体来说,日本最上级护卫舰原本预定搭载美国的MK41垂发系统,是双联装八座,一共16个发射位。但由于美国自己的产能都不够,更不提万里迢迢跑来给日本人修他们那破船,所以这件事就此搁置。

  于是日本号称最新的护卫舰,就只能顶个巨大的雷达棍当扫雷艇、雷达艇,被戏称为头上长‘吊’,而他唯一的武备就是一座美制MK45舰炮,梦回二战。这件事折腾了许多年后,美国那边的军火公司们都是一副懒得搭理你,除非再加钱的姿态。

  这也主要是因为日本、韩国制造的所谓先进军舰,其实就是个钢铁水泥船壳,里面的高科技设备完全依赖欧美军火公司的赏赐。

  今年东海对峙后,美国全面转入防御姿态,也终于想起来给日本配反舰防空导弹。他们就把一个标准MK41,拆成4瓣,发给日本。

  李星河都被吉田圭秀的话逗乐了。

  导弹威慑力?

  你是指让船屁股上拴一个集装箱拉4枚导弹的最上级护卫舰,去和拥有112个通用导弹发射单元的055大驱对线吗?

  最上级护卫舰上的官兵估计也郁闷了,我打055,真的假的?

  “那我还是检查...不,不该让吉田幕僚长为难。”

  李星河说着,签署了允许这些军火过关的条令。

  不难发现,这些集装箱都有海风锈蚀的痕迹,说明是旧货。

  仔细观察,居然是美国正在新建和退役,处于同步叠加态的濒海战斗舰上拆下来的旧款货色。

  李星河不禁擦擦眼眶。

  妈耶,得忍住不笑出声啊。

  日本不知道又要花多少钱,才能买下这些拆件垃圾。

  “那就拜托间检察官了。我们还要多多合作。”

  吉田圭秀微笑,完全没有架子。

  李星河并没有继续检查,签完字就走人。

  事实上,只要他愿意检查,肯定能在里面发现大量违禁品,不然统合幕僚长如此紧张的来劝阻自己是为什么?

  给他个面子,也是在为李星河自己将来干涉自卫队做铺垫。

  走出夜晚的东京物流中心,李星河给埃诺拉打电话,直接说:

  “喂?濒海战斗舰拆下来的垃圾,四个发射单元的集装箱玩意,出现在了澳大利亚运送到日本的货船上。”

  接着,他把情报转发给国安局,完成自己的10月KPI。

  美军在做什么,中情局与国安局都想知道。

  当他开车回家时,繁华都市的大荧幕上正在播放石破茂的采访。

  石破茂在电视里态度强硬的告诉主持人:

  “在外交策略上,显然日本更具有地方自主性,更具有灵活外交的可能。至少在外交上......日本应当指导米国!”

  比较不幸的是,石破茂的媒体人缘也很差。

  所以他前面的话被媒体全部无视,将最后八个字公布在各种网站的题头。

  于是,日本右翼们擦亮双眼,难以置信的发现他们眼中的‘亲华派’‘媚华派’石破茂,竟然说了一句戳破天的话:

  “日本指导米国!”

  作者有话说:

  作者的话:感谢大家的支持。文中的MK70集装箱现在还没给日本,但那是因为美国自己的不多,等他们弄多了,估计日本就要花大价钱买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母子同浴,都杀了吧

  夜晚,李星河的车划过深夜的宁静。

  广告牌上闪烁着高市早苗还没有撤去的竞选广告:“决着!日本の未来!——高市早苗。”

  比较讽刺的是,或许是半夜干活累着了,负责连夜撤换广告的员工抱着挂到一半的广告布,靠在柱子上沉沉睡去。他准备用来替换高市早苗广告的新内容,则是:“保活完全胜利!幼儿未来希望!99%客户保育园入园成功,东京父母全新选择。”

  这是一则保育园协助申请机构的宣传广告。由于政府招生机制僵化,保育园数量严重不足,东京都内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上保育园,只能找专业机构去做辅助申请。让父母们比谁更惨,拼谁更有钱,对社会更有帮助,列社会活动项目、写家族凄惨残疾,能用的招无所不用其极。

  这种申请就叫保活,类似于‘爸爸活’,是日本社会常见的社交活动,类似的还有‘婚活’‘离活’‘美活’。

  当卸到一半的高市早苗广告栏只剩下‘日本の未来’时,另一边挂上半边的广告栏,则显示着‘保活’的时候,整幅画面如此讽刺。

  仿佛变成了日本的未来,就是让父母们为了保育园的入园名额打破头。不然很难想象一个世界最低生育率的国家,会整这种幺蛾子。

  作为上等国民,李星河这位将来的保育园社长,驱车驶过这面广告牌。

  他就不用担心保育园名额了。甚至,他还应该为此而感到开心,因为只有政府低效的控制招生,才能让私立保育园名额显得更珍贵,收更多的教育经费。

  这时,车载手机响起千代雏妃温柔的声音:

  “到哪了?怎么还没有回家?”

  “快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