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铜钱噎死后在里世界做妖金姬 第107章

作者:瞳无华意

【愚昧!真是愚昧!苏州之所以誉满天下,不就是因为此处盛景嘛,竟然在距离虎丘如此之近地方伐木,当真短视!】

原来,此人并不是因为伐木而生气,而是因为那些劳工伐错了地方。

【先生认为那些百姓伐错了地方?】

【没错,那片林子乃是虎丘之景的一部分,他们这样做,不是在伐木,而是在消耗姑苏的未来。】

【可妾听说,这伐木的旨意是圣人所颁,先生难道是想说圣人是错的?】

【哼,有何不可呢?圣人也是人,是人便会错,当年的明皇何其圣明,到了暮年不还是一样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由此可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

【先生之言,当真大逆不道啊。】

【哈哈哈,只要小娘子们替在下保密,又有谁会知道在下刚刚的悖逆之言呢?对了,在下王巢,濮州人,不知可否有幸得知小娘子名讳?】

【沈姓,单字一个燕。】

【燕?好名字,燕当归巢,小娘子你我有缘啊。】

【呵呵,还真是这样,只可惜,你我有缘无份,阁下自有天命在身,与妾不过一面之缘罢了。】

【这样吗?也罢,也罢,巢去矣。】

看着那走的极为利索的背影,欢颜等人皆是一头雾水,美景看得好好的,怎么忽然给人家算起命来了。

【月岚,那人是谁啊?你们刚刚在聊什么?】

【那个人啊,只是一个岌岌无名之人,不提也罢,不过他的子孙却是个厉害的人物,与黄巢一道,差一点断送了华夏的未来。】

【嘶?王仙芝的长辈?没想到在这还能遇到这样的大人物。】

【哼,他孙子厉害跟他有什么关系,蝼蚁一只罢了,不过,谋逆之心果然不是一天就能长成的,这王家人的野心足足养了三代之久啊。】

【月岚,既然他家的人都这样坏,那我们要出手吗?】

【当然不,这是既定的历史,无需也没有必要更改,大唐之所以成为人们心中的白月光,就是因为她早已消散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死透了的罗马才是好罗马,没有人真的需要她活过来。】

第二百九十三章 寒山寺外

【这里就是吴王阖闾之墓啊?这不就是个水池吗?周围这么荒凉,一点身为王陵的气势都没有啊。】

【毕竟已经亡国了千余年了,墓地还在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可再怎么说,吴王阖闾也曾是此地君王,当地人难道一点都不怀念他吗?】

【有什么可怀念的呢,他虽然在春秋末年称霸一时,但却并没有带领吴人取得什么旷古烁今的成就,也没有为吴人留下什么有用的水利设施,是我我也不会去管他。】

【队长你未免也太现实了一点吧,好歹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王,是能西灭强楚,南打越人的大狠人唉,以前没看见也就算了,咱们都到这了,好歹给人上柱香嘛。】

【而且人家阖闾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没留下,不是还有虎丘剑池嘛,传说剑池水中陪葬着许多吴王阖闾的宝剑,剑池下面埋葬着吴王阖闾的尸体和珍宝。】

【哼,那都是谣言,要是真有,那早就被找到了,秦始皇、楚霸王、东吴孙权、晋代王旬那个没来挖过,你看他们谁找到了?】

【你们愿意玩,就自己去好了,我就算了,我怕把阖闾给拜醒了。】

虽然都知道沈月岚说的乃是玩笑话,但众人却都相当默契地适可而止,沈月岚这体质可没个准数,搞不好还真让她拜出了个王侯将相出来。

众人在【阖闾墓】旁简单祭拜后就匆匆离开,好似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赶一样,看起来颇为滑稽,但一众人中,却只有沈月岚知道,那池子下面的的确确是镇压了一些东西的。

但具体是什么,沈月岚并不清楚,她也不想清楚,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还是早些离开的好。

虎丘除了【阖闾墓】外,还有【真娘墓】、【千人石】、【生公讲台】几个景点。

【真娘墓】里葬着一位名妓,名唤真娘,是唐代苏州著名的歌妓,此人生前倾国倾城,却身世凄惨。

据说她本是一个姓胡人家的女儿,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被骗堕入青楼,因容貌姣美、擅长歌舞,所以成为名噪一时的吴地佳丽。

但她人品高洁,守身如玉,立志不受侮辱,为反抗鸨母的压迫而投缳自尽,墓葬就位在虎丘剑池之西。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即便是风流倜傥的大唐才子们,也很容易就被真娘那凄美的反抗精神所打动。

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罗隐等著名诗人都在此有题诗打卡,没错,这里面又有白居易的事,他还特意写了一首《真娘墓》留作纪念,可以说是闷骚至极。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虽然都说唐代的女性或许会比明清时期的女性过得好些,但其实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穷人到什么时候都要受尽苦难,而富人到什么时候都会享尽富贵。

阻碍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惟有阶级。

此事揭过不提,虎丘的下一个景点【千人石】与【剑池】相距不远,贾岛曾写下【上陟千人坐,低窥百尺松。碧池藏宝剑,寒涧宿潜龙。】的名句,来描绘此间景致。

而所谓的【千人石】,其实是一块面积数千平方米的红色大磐石,可容千人落座,相传晋代高僧竺道生曾在此讲经说法,有千人在此听经。

据说,这块石头听着听着,竟也有了悟性,由此产生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不过,在沈月岚看来,那就是一块普通的大石头而已,没有成精,也没有任何能量可言。

离开了虎丘,朝南再走一会儿,就到了阊门,阊门是姑苏城的西门,也是姑苏最繁华的地方,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记载:【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

这地方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是交通要道,所以常被唐代各大网红诗人提及,唯一的历史底蕴,是伍子胥伐楚誓师出征是从此门出的,得胜归来又是从此门凯旋的。

说白了,就是有个厉害的家伙来回走过,没什么看头,沈月岚更想去附近的寒山寺看一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受益者,沈月岚对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印象颇为深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事的写作背景乃是安史之乱发生不久,张继的主要描写对象虽然不是寒山寺,却让寒山寺在此后的千余年时间里名声大燥。

寒山寺始建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公元519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座,曾用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更名为寒山寺。

这里比较有历史底蕴的地方,乃是一座名为普明宝塔的佛塔,据说乃是普明禅师(534年-616年)圆寂之处,这位禅师,沈月岚其实并不了解。

只知道他是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的弟子,本名闻朝野,曾跟随师父往来于金陵、扬州之间,时常路过苏州。

在其圆寂后归葬于枫桥,也就是如今的寒山寺,佛门建造灵塔以示纪念,寒山寺的曾用名,妙利普明塔院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瞧,这塔叫普明宝塔,乃是普明禅师的圆寂之处,你们不用知道普明禅师是谁,只需知道这塔在唐末就会被摧毁,除非我们再次回到唐代或是唐代以前,否则决计看不到这塔的。】

沈月岚此言一出,立刻引得众人的骚乱,明明总共只有四个人的队伍,却闹出了百人大乱斗的动静,这让沈月岚又好气又好笑。

好笑自然是因为这本就是她想要看到的效果,她刚刚就是在强调这座塔的稀有性,好气则是因为她竟然被挤出来了,真是的,欢颜和玉环也就算了,这个沈暮光是怎么回事,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大的力气。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多管闲事

总之,沈月岚的寒山寺之行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神秘,但也没有很差,在沈月岚的坚持之下,众人一直呆到了夜半三更之时才返回姑苏城中的客栈休息。

当然,姑苏城的城门在黄昏之时就已关闭了,她们自然不是通过什么正常途径回去的,但在这里就不作过多赘述了,主要是某人不让说。

夜半时分的寒山寺,自然是萧瑟孤寂的,但却不似张继诗中所言的那样寂寥悲凉,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了许久,大唐虽然不再强盛,但到底回了几口血,有了些许人气。

即便是在夜半时分,也仍然有几艘客船零星地途径此地,因而到底差了点意境,使得沈月岚败兴而归,当然,这并不妨碍沈月岚回去跟朋友们吹嘘她夜游过寒山寺。

朋友圈永远是精致的,生活永远是一团糟的,这句至理名言放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是合适的,诗人们的朋友圈,其实就是那一首又一首唐诗。

沈月岚一行在苏州城的第二天,是在【馆娃宫】和【姑苏台】度过的,【馆娃宫】位于太湖之滨,灵岩山上,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为了美人西施所建。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因战败赴吴作人质,为了活命,他给吴王夫差进贡大量珍贵财富和美女,希望以此来取悦夫差,减轻自己的屈辱。

夫差宠爱勾践进贡而来的美女西施,特地为她兴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大型离宫,宫内铜勾玉槛,饰以珠玉,楼阁玲珑,金碧辉煌,可谓奢华至极。

而令人感到讽刺的是,馆娃宫所在的灵岩山距离虎丘并不遥远,可以说吴王夫差是在他父亲的眼皮子底下,一步步地被越王勾践引诱堕落的,由此可见你祖宗未必会保佑你,眼皮子底下也不行。

以上信息,都是沈月岚从当地人口中得知的历史故事与传说中提炼出来,因为她们没能看到所谓的吴王【馆娃宫】。

唐代的【馆娃宫】与其说是宫室,还不如说是寺庙,吴国灭亡后,敌国自然不会将其宫室继续留下,真正的【馆娃宫】早已湮没在了历史的战火中,后世相传的【馆娃宫】,其实就是建在在馆娃宫殿堂旧址上的灵岩山寺。

没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沈月岚顿觉无趣,再加上沈月岚身处灵岩山寺内时,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盯着自己。

深感不安的沈月岚,在众人完成游览后便立刻提议前往下一个景点,众人虽然不解,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该看的都已经看了,再继续停留也没有意义。

她们要去的下一个景点名为【姑苏台】,又名【姑胥台】,位于城南姑苏山上,距离【馆娃宫】不远,始建于吴王阖闾,后经夫差续建,历时五年乃成。

传说建筑极其华丽,规模极为宏大,耗资庞大,其奢华程度,即便是【馆娃宫】也不能与之相比,是专供吴王夫差奢靡,娱乐之所,据说此台建成还与勾践有些关系。

勾践深知吴王夫差嗜好盖造宫室,兴建亭台楼阁,于是,便运用辅国大夫文种的【伐吴计谋】,用重金财物献给吴国君王与臣下,使他们财迷心窍,对越国失去警惕。

送去美女消磨吴王的意志、送去能工巧匠、建筑良材,让吴国大造宫殿、高台,耗尽其资财,疲乏其民力。

而这最后一计的成果便是这【姑苏台】,建造这座高台,不知耗费了多少吴国黎民的血汗,搜刮了多少吴国百姓的家财。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就记载说:【它使道路常有死者,街巷哭声不绝,百姓困乏,军士痛苦。】

事实上,这里作为景点也是不怎么受欢迎的,因为在唐人眼中,【姑苏台】本就是一处象征国家衰颓的景点,而今楼台荒废,荒草丛生,更不禁让人联想起几十年前的安史之乱,引得唐人共情。

所以,【姑苏台】的名气虽然很响,但愿意来此游历的唐人却不多,只有李白等少数诗人愿意在此驻足。

而大多数人知晓【姑苏台】,也多是通过李白那首著名的《乌栖曲》而得知的。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此外,李白所作的《苏台览古》里那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指的也是【姑苏台】,可以说,【姑苏台】在建成千余年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如此钟爱它的诗人。

念及于此,沈月岚不由得想起,自己在战国时代渤海小岛上做下的那个梦,那个有关大唐余晖的梦。

虽然梦是虚假的,但甘月胧通过梦境想让沈月岚看到的大唐盛世,沈月岚的的确确是深深烙印在了脑海里,永生难忘的,安史之乱前的大唐,的确很美很诱人。

也正因如此,当沈月岚站在【姑苏台】上时,才更能与晚唐诗人深刻共情,那个曾经强大的盛唐,就如同这华丽的【姑苏台】一般,再也回不来了。

就在沈月岚坐在【姑苏台】边,伤春悲秋之时,一股浓郁的妖气自城北的虎丘方向冲天而起,沈月岚回首望去,顿觉熟悉,那正是她此前在池下看到的妖物。

【主人,我们要去帮忙吗?】

【先别着急?等一等再说,让我看看是怎么个事,咱们经历了这么多事,遭受了这么多挫折,要有长进才行,不能再像以前似一样,冒着一股子傻气就往前冲了。】

【主人,你这么骂自己真的好吗?】

【哼,那是以前的我,现在的我早已脱胎换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了,哈哈哈。】

对于沈月岚吹出来的牛皮,众人皆嗤之以鼻,不过,她有句话说的对,她们确定是不能像以前一样傻傻地往前冲了。

里世界是一个极为庞大的体系,那个环节出了问题,自有专业的人员前去处理,用不着她们去多管闲事。

第二百九十五章 便宜闺女

沈月岚是如此想的,也是如此做的,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甘月胧所说的成熟,但她心里很清楚自己在做出这个决定后就已然不再纯粹。

心中最初那份的悸动渐渐消逝,独留麻木在心中不断蔓延,如果这就是那所谓的成熟,那沈月岚情愿永远青涩。

但她已然离开了她那温暖舒适的小窝,被迫卷入了这场乱世洪流,早已身不由己。

沈月岚看着身旁欢声笑语的三小只,心中不由得哀叹,自己真的能够守护住这份安逸吗?按照以往的经历来看,大概是不能的,只希望,那一刻能来的尽可能晚一些吧。

一如沈月岚所想,在妖气迸发后不久,一队不知道是那个管理局的里世界公务员就连襟而来,三下五除二地将那股妖气再次封印,速度之快,令沈月岚咂舌。

果然,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沈月岚虽然没有冲过去,但刚刚却在心里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能耐,自己这一手画符的本事,虽然能与那股妖气对峙一会儿,但却治标不治本,果然稳一下是对的。

沈月岚并没有刻意遮掩自己的行踪,所以对方很快就注意到了她们,不多时,处理完虎丘事务的里世界公务员们,便乘坐着五彩祥云前往沈月岚所在的【姑苏台】。

【啧,这帮家伙们可真拉风,交通工具竟然是五彩祥云,她们不会是神话管理局的吧?】

【有可能,毕竟只有她们敢在古代如此放肆,谁让她们人均顶着个神仙的头衔呢,出了事,只要说是神仙下凡就行了。】

【真羡慕她们啊,暮光也想坐云彩!】

【可以,一会儿自己去求她们。】

【唉~阿母就不能帮暮光问问吗?】

【咳咳咳,纳尼?阿母?什么阿母?谁教你这么叫的?】

【额,是甘姐姐,她说按照我们之间的关系,暮光应该称呼您为阿母,暮光可是纠结了好久,才下定决心喊出来的呢。】

沈月岚闻言红着小脸,憋的半天说不出来话,因为沈暮光说的没错,她的确是沈暮光的孕育者之一,刘娥为沈暮光注入了魂,天禧妖躯成为了沈暮光的身,而沈月岚则赋予沈暮光以颜色。

当然,这里的颜色主要指的是沈暮光的施法体系,如果你只看两人法术外放时的色彩,就会发现两人使出来的术法颜色不能说是如出一辙,但也是同出一源的。

总而言之,沈月岚毫无疑问是沈暮光的正牌老母,她赖不掉的。

【啧,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我又不是不认你,不过别在外人面前这么称呼我,你阿母我还要再逍遥两年,继续寻花问柳呢。】

沈月岚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一阵鄙夷,当着你闺女的面这么说真的好吗?

沈欢颜更是直接冲上去给了沈月岚屁股一脚,她当场表示沈暮光的抚养权,从现在开始归她沈欢颜了,让沈月岚那边凉快那呆着去。

被踹倒在地的沈月岚闻言并没有反对,而是拍拍屁股,笑嘻嘻地走人了,她当然知道自己的行为很渣,但奈何她自己都是个孩子,就是想养沈暮光也怕把人家带歪了。

其实将沈暮光丢给甘月胧或是花梨落,才是沈月岚最好的选择,毕竟两人虽说私德有亏,但都是教书育人的一把好手,但奈何两人都是老油条,说什么也不肯接手。

沈月岚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暂时将暮光交给沈欢颜去带了,至少人家三观正,还会做饭持家,比自己强多了,沈月岚某种意义上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对于此项安排,除了沈暮光对她老母颇有微词外,其他人倒是都没有什么异议(萧玉环表示很屑)。

毕竟不论她们两个那亲密的伴生关系,还是沈欢颜那公认的贤妻良母体质,沈欢颜在此刻无疑都是最好的带娃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