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1章

作者:风兮破地

  纳尼?这就完了?我还什么都没说啊!

  林永昌还待说什么,但是荣禄已经端起了茶杯,然后用漠然的表情看着他。老头面无表情的样子很是阴冷,似乎随时会召唤出几百刀斧手来似的,那就只好先告退了。从始至终,荣禄对乌云琪琪格都没看一眼,对林永昌也不过是瞟了两下。

  或许这个大个子和那个蒙古女孩有些不一样,但那又如何?荣禄什么人没见过?现在朝廷的情况很糟糕,但是再糟糕能比闹长毛那会更糟糕?如果是年轻的时候,他说不定还会多说些什么,但是荣禄已经老了,身子骨大不如前,对很多事情都没有了耐心去了解。

  从荣禄府上出来后,林永昌有些怅然若失,他本以为荣禄会是一个对手,但是荣禄已经老了,当不了自己的对手了。或许应该去看看袁慰亭和他手下的那一票将领?

  乌云琪琪格在边上大声地吸气,然后拉着林永昌的手,说道:“刚才那个白胡子老头有点吓人。”

  “那是荣禄荣中堂。”

  “哦,我们就是把金子给他的吗?”

  “对!”

  “但是他为什么不要?”

  林永昌回头看了看颜色鲜艳的王府大门,笑了笑,说道:“应该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吧。”

  乌云琪琪格只是随口问了问,很快就将这件事情抛到脑后了,她兴致勃勃地问道:“事情办完了吧?今天我们在城里玩吧。”

  “恩.........”

  林永昌故意停顿了一下, 乌云琪琪格就抱着他的手臂摇晃了起来,但是她年纪还太小,这一招没有太大的用处,反而让林永昌想起了庆王府上的那个只见过一次的四格格。四格格长得很漂亮,但也未必会比后世那些四大邪术加身的女孩子更好看,只有那双腿,是真的长,而且直。

  “好不好嘛?”

  “好吧,我们今天,明天,还有后天,都在城里玩!要是没有其他事的话。”

  乌云琪琪格只听到了前面一句,立刻就欢呼起来。于是林永昌先去了“大栅栏”,也就是老北京说的“大十栏儿”那边,用黄金换了一些银票和银元,又去一趟东交民巷,在渣打银行用黄金换了些英镑。并不是要用英镑买什么东西,

  而是准备拿回去做样本进行仿制。

  唉,他也想走堂堂正正的道路,但是局势如此,逼得好人也只能去走歪门邪道了。

  银行大班本来是趾高气昂的,但是在见了那么多黄金,又听到林永昌一口流利的英语后,瞬间就换上了另外一副面孔。银行里面的英国人听说了之后,还专门出来跟林永昌进行了交流,发现他的英语真的很不错,就是带着美国牛仔的口音,而不是伦敦的贵族范。

  “林先生,您要不要买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年化利率........”

  高鼻子的英国人滔滔不绝地说着渣打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多么每秒,夜袭群:⑥玖④⑨,叁六壹三⑤但是林永昌在另外一个世界就被理财产品坑过,说什么也不会再碰这玩意了。就算真的要碰,也是他把理财产品卖给别人。

  林永昌打了个哈哈,然后开始打听南非那边的事情,“布尔人的问题还没解决吗?”

  英国佬刚才还口若悬河,现在立刻就变得像是打了霜的茄子,有气无力地道:“大英帝国很快就就能消灭那些可恶的老鼠!”

  好嘛,南非的白人也成了老鼠,英国人的傲慢可见一斑。除了他们盎格鲁萨克逊人外,其他的人在英国佬的眼里都是劣等人。就像是现在,这个英国佬虽然是笑着在跟林永昌说话,但是他身上的那种傲慢还是肉眼可见。

  乌云琪琪格跟着林永昌去了大栅栏,又来了东交民巷,也不觉得无趣。她津津有味地看着周围各种没见过的景象,高大的房子,宽阔的马路,长相怪异的洋人,这些东西都是她以前没见过的。女孩看一会西洋景,就去瞧瞧林永昌。小小的心里充满了疑惑,那些叽里咕噜的话是什么?这么都不说人话了?难道洋人真的是鬼子吗?

  林永昌笑着说道:“布尔人撑不了多久。英吉利是日不落帝国,对付布尔人还不是轻松加愉快?等到大军一到,跳梁小丑自然都要被碾成齑粉!”

  “你说的对!”

  英国人精神为之一振,随即又开始兜售各种金融产品,他说了些通货膨胀,工业产能之类的专业名词,但林永昌打定了主意,任凭英国人怎么说,他就是不掏钱。等到英国佬说累了,他才慢条斯理地问道:“先生可知道哪里能买到帝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要发射无烟火药版本的。”

  有很多人说,李恩菲尔德是最好的栓动步枪,德粉和苏粉会表示反对,会认为毛瑟和莫辛纳甘才是永远的神。李恩菲尔德强在射速,训练有素的龙虾兵能够在6.5秒内打出10发子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军用李恩菲尔德步枪齐射,以至于德国人以为误以为撞上了英军的机枪阵地。

  这是射速最快的栓动步枪,只是在射程和精度上有所欠缺。

  “林先生是行家啊,但是李恩菲尔德才出来没多久,连帝国都没有完成换装.....我还是介绍一个军火商给您吧。”

  林永昌准备买些李恩菲尔德给达赖喇嘛,用英国造的武器去对抗英国人,这才符合“普世价值”的标准嘛。一个好的军火商,都是会卖出武器去打击他的祖国的。

  从渣打银行出来,林永昌又去换了一些法郎,马克和美元,还有很多鹰洋,手中的黄金一点都没剩下。黄金在什么时候都是硬通货,列强们的银行很乐意用货币去换黄金。对于林永昌这个操着一口流利的美国式英语的大财主,各国银行的态度都很好。

  林永昌的身上有种让人心折和信任的气质,又有钱,跟谁都聊得来。像是荣禄那样没说两句就轰人的,可真不多见。但是银行的大班也没办法跟荣中堂相比,大金国虽然快不行了,但是还没咽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金国的军事大臣,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第三十七章 买枪

  林永昌收到了不少名片,大多是东交民巷这边的银行的,也有各国军火商人的。大金国一根筋地要购买德国货,被坑了一次又一次。林永昌不同,他就买性价比高的,或者更直白点说就是买便宜货。

  什么容易卡壳,容易炸膛,装弹困难之类的,在他这里都算不上是缺点,再怎么差,也比藏兵的火绳枪好用吧?火绳枪那玩意是明朝那时候就在用的,这都两三百年了,也该换换新的武器了。

  林永昌最中意的还是李恩菲尔德,不是因为英国佬是世界霸主他才这么说的。李恩菲尔德是真的好用,射程有所欠缺也不是问题,能够打中400米外目标的人那是一百个里面也挑不出一个来。按照他的想法,步枪就解决400米以内的战斗,再远那就是迫击炮和步兵炮的活了。

  但是很可惜,英国军火商听说了他的事情,不肯把最新式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卖给他,哪怕是他加钱都不行。

  “外交部会抗议的!我不想惹麻烦!”

  林永昌不断

  地调高单价,加到了40两白银一支步枪的价格后就不再加价了。玛德,咱就不信了,没有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怪不得英国人后来被美国佬干翻了,就他们这经营理念,明显的不行啊!

  没了大英帝国,还有德国的好朋友。可是德国的奸商也没比英国佬好到哪里去,他们先是不肯出售最新的1898式毛瑟步枪,因为他们真的搞不到。德军都还在换装呢,哪里会卖到远东这犄角嘎达来?

  但是德国人接着就否认了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那档子事,说什么其实两种步枪性能差不多。林永昌也忍了,他来的目的是买武器,不是跟人辩论的。批判的武器在很多时候都是干不过武器的批判,等哪天他带着更多的“真理”过来,再跟德国佬理会。

  88式委员会步枪也行吧,总比没有好。可是德国的奸商居然要35两/支的价格,这就离谱!汉阳造的出厂价才要18两,德国人要的价格是汉阳造的两倍。有这个钱,自己为什么不去买汉阳造?

  恩,主要是买不到。林永昌在湖北没有关系,有钱都很难买到武器。汉阳造步枪除了一部分供应武卫军之外,大部分都给了湖北新军。不是只有朝廷在编练新军,南方的督抚们都在干这事,落后就要挨打啊,咱大金国都被抽了多少回了?就算是条哈士奇也该训练出来了。

  朝廷编练新军是为了保住大金国,结果新军里面净出些反贼,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过到了王朝明年都这样,做什么都是错的。练新军是死,不练新军也是个死,摆在朝廷面前的道路千万条,都是死路。

  德国奸商开出的价格太贵了,林永昌决定去找俄国人和美国人试试运气。老毛子的吃相一直都不好,见到肥羊上门,狮子大开口,要25两一杆莫辛纳甘步枪。林永昌不太会说俄语,跟那几个老毛子说达瓦里希他们也听不懂,只好找了个翻译,将双方的语言翻过来,翻过去。

  “25两太贵了,我最少要买1000支步枪,能不能便宜点?”

  俄国货和意大利货不就是便宜的代名词吗?为什么还要这么贵?至于日货?日军用的村田式步枪就是垃圾,连大金国都看不上。不过要是日本人肯卖的便宜点,林永昌也是不介意的。

  老毛子连连摆手,翻译将俄语转换成汉语,“不能便宜了,契科夫先生说50 大洋的价格很合理。他认为莫辛纳甘是世界上最好的步枪,远胜于德国货。”

  现在的行情是一两白银能换2块大洋,25两银子就是50大洋。算起来俄国的莫辛纳甘并不贵,但是本着能砍多少就是多少的原则,林永昌隔着一个翻译跟老毛子不停地砍价,最后他使出了绝招——拼酒。

  靠着连干七大碗汾酒,林永昌成功地喝趴了三个毛子,然后拿到了一个最低价格,16两/支。但是出于在酒桌上结下的友谊,他决定出18两/支,多出来的2两,自然是归了刚结识的好朋友契科夫和安德烈等人。

  契科夫和安德烈从宿醉醒来后,脸色一直不好看。听说能拿到一些回扣,这才算是开心了一些。16两,那真是没多少赚头了,毛子那边也是要花钱打点的。

  林永昌昨天晚上喝了很多酒,依旧是六点就起床了。他先是精神抖擞地热身,然后吃了个早饭,契科夫和安德烈这才刚刚起来。谁说老毛子的都是非常能喝的?也是要分人嘛。

  “除了那一千支莫辛纳甘步枪,我还要很多武器。”

  林永昌笑着道:“我知道你们拿来的武器肯定不是新的,亏不了钱,只是赚的少了一点。俄国有那么多军队,每年要换装多少武器?那些坏了的,损耗了的武器都可以拿到中国来卖嘛。”

  安德烈很是不解,“那些破烂有什么用?”

  破烂有什么用?这是个好问题。坏了个零件什么的,找铁匠打个差不多的安上去不就能用了?破烂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富。要是那些本土加工过后的步枪出了什么问题........反正也不是林永昌在用。

  “你只管弄来就是了。有八成零件能用的步枪我给你5两一支,要是能打响的,我给你10两。你们能弄来大炮吗?”

  不出所料地,几个毛子一起摇头。步枪也就算了。大炮是被列强禁止输入中国的,主要还是太重太大,就算是拆开来也是一大坨,不好弄到中国来。俄国人的工业水平在列强中是垫底的存在,而且严重依赖于外国资本,俄军的很多武器都是法国人生产的。

  俄军的火炮口径总是与众不同,大概是为了在战时兼容其他国家的炮弹?不过这个时代每个国家都喜欢弄一些独特的设计,也不光是俄国一家这样做。后来的日本陆军和海军还搞出来过两种不同的体系,那才是让人无语。

  毋庸置疑,俄军野战炮肯定比不上法国的75mm速射炮

  ,但这不是没办法买到75小姐吗?也就只能想办法弄些别的火炮来充场面。虽然契科夫和安德烈都表示没办法弄到俄国大炮,但是林永昌却觉得可以试试。

  俄国的腐败问题源远流长,不比我大金差。就算现在没办法弄到大炮,将来呢?我们要将目光放长远一点。

  第三十八章 行政顾问

  俄国人的性格跟蒙古人差不多,恩,是跟历史上的蒙古人差不多。他们粗鲁,野蛮,不管干什么都不像是英国人那么精细,也不像是法国人那么热情似火。有不少欧洲的学者这样说过:把俄国人切开来看,里面装着一个蒙古人。

  在俄国人这里得到了意外的收获,林永昌派人先去接受了200支八成新的莫辛纳甘步枪,包括刺刀,子弹,子弹带等各种配件,然后用英镑支付了相应的款项。剩下的钱要等其他步枪运过来之后再付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嘛。

  跟毛熊做生意就是需要这么耿直,老毛子赖账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当然,跟其他列强做生意也是一样。被认为是严谨刻板的德国人,不是一样拿88式委员会步枪糊弄张之洞?英国人和美国人也是一样,在信用建立起来之前,还是把他们当成强盗,骗子和小偷比较好。

  200支步枪花掉了七千多大洋,其中一部分是用英镑付的钱,但是区区200杆枪完全不能满足林永昌的胃口。他想要更多,更多的武器,还有士兵,最好还有大炮,那样就可以去占领一块地盘了。

  带着武器返回了四合院里面,林永昌让手下人将枪械搬到房子里面,然后打开了木箱,挑了几只步枪出来,研究了一下结构。

  莫辛纳甘是不是一款好的栓动步枪?是,这是一款好枪,毛熊一直用到了五十年之后。但是呢,这款枪对中国人来说不太友好,后坐力太大了,毛子的人机工程一直都做的不咋地。俄军士兵向来被称作是灰色牲口,因为俄军的军装是灰色的。

  但还是那句话,现阶段,有枪用就好,不要太讲究了。

  抚摸着冰冷的枪身,林永昌就觉得杀气止不住地往外冒,就想要找个人来练练手。想要杀的人太多了,不急在这一时半会。莫辛纳甘的后坐力大,人机工程不好,但它也有优点,而且刚好是跟李恩菲尔德反着来,莫辛纳甘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在精锐士兵手中能发挥出更强的威力。

  买枪这件事可大可小,林永昌本着凡事要往坏处想的原则,请了一个绍兴师爷过来,帮着写公文,向朝廷分说一二。天子脚下,拿着大刀片子晃荡也就罢了,买这么多枪是准备干什么?莫不是想要造反?所以要给朝廷里的相关部门写奏章。林永昌现在是西藏的代表来着,以后还想代表中国。

  他自己也能写,但一来是字体不怎么好看,二来是队伍开始扩张了,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再就是师爷这个群体是有传承的,让他们来润色一二,能避免很多麻烦。封建社会嘛,总是有很多忌讳,林永昌给自己立了一个人傻钱多的人设,但并不是说要一直用下去。千人千面才是他的目标,要是去文艺界,拿个影帝还不是妥妥的?

  绍兴师爷挺好,就是有点贵,一年要两千两银子,那就是4000个大洋,还要先付一半。就算是2000大洋,那也够买六七十杆步枪了。不过林永昌现在手中有钱,就咬咬牙雇了一个。

  师爷是正经的绍兴师爷,五十多岁,姓汪,名海,原本是广东布政使的幕僚,跟随东家来京履职。结果东家刚到京城就病死了,汪海等到东家下葬后,准备再住几天就回老家的,赶上林永昌招募师爷,双方在中人的撮合下见了一面,彼此都很满意,于是就达成了雇佣关系。

  汪海对林永昌满意,是因为这个大光头没将价,当场就给了两张一千两的银票。林永昌很满意是因为汪海身上挂着【行政效率+5%】的buff,而且看着年纪也大了,应该不会触发【肉欲】之类的事件。

  行政效率+5%算得上是神技,随随便便找来的师爷就这么厉害?就算是绍兴的,也有点过分了。林永昌将自己的意思说了一遍,汪海就在边上磨墨。等到他说完,师爷就拿起毛笔在砚台中蘸了两下,然后一气呵成地将公文写好。

  “东家,您看这样如何?”

  汪海听说了林永昌拉着金子给庆王和荣中堂送礼的事情,别人都在笑话那个大傻瓜,他却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据说陈子昂初入京城的时候,当众砸了价值千金的瑶琴,从而得以名扬京师。林永昌才来了京城几天?立刻就让京城人记住他了。

  虽然说是不怎么好的名声,但是有了名声总比默默无名好,哪怕是恶名呢。

  汪海不承认自己是为了一年4000大洋来的,他觉得自己是因为好奇。谁想得到见面的时候报了个高价,对方竟然不还

  价呢?林永昌在观察他,他也在观察林永昌。将文章递了过去,他看到林永昌只是翻看了几下,就点头认同了。

  “先生写的很好,应该送往哪个衙门我也不清楚,先生就代劳了吧。”

  汪海微微一笑,有些矜持地道:“分内之事,东家客气了。”

  “恩,我这里还缺一个账房,暂时找不到放心的,先生也先管一管。”

  汪海脸上笑容不减,并不认为自己是被剥削了,而是认为受到了信任。于是林永昌将手中的账目移交给了师爷,盘子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他需要从繁琐的事情中抽出身来,将精力和时间放在更加重要的地方。

  “差不多就是这些,你先算一算,过几天把算好的账给我。”

  庆王那边将黄金送了回来,林永昌手上的钱财又多了起来。但是光有支出没有收入是不行的,指望达赖喇嘛送金子也不是林永昌的风格。凡事要往坏处去想,要是达赖不给钱了呢?自己想办法挣钱才是硬道理。不过能拿钱还是要拿钱,不能输哦为了自力更生就将容易赚到的钱都不要。

  上次荣禄说知道了,等了几天也没个结果,他准备再等几天,要是还没有音信,那也不能一直等下去,就要自由行动了。

  第三十九章 顽固

  朝廷的动作就是这么缓慢,林永昌可不会将时间浪费在等待上面。虽然说在老去之前,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但是在等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些别的事情,而不是干等着。

  他又带着乌云琪琪格去了东交民巷,主要目的是为了找法国人和美国人买军火,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勘探地形。没错,林永昌已经在计划怎么洗劫东交民巷了。这也是学习西方列强的做法,能抢就抢,要是抢劫的抢劫的成本太高,那就做生意。

  上次来了之后,林永昌晚上回去就将东交民巷的地形和建筑画出来了一部分,这次来要进行更加仔细的勘查。当然,购买武器的事情也不能放松了。

  但是很可惜,法国人并不愿意卖枪炮给他,因为他没有官方的身份。东交民巷这边的是文明人,不能做那么没格调的事情。不过法国人介绍一个法国军火商给林永昌,说是生意上的事情找阿道夫就行。

  阿道夫?林永昌当即虎躯一震,询问这个阿道夫是不是奥地利人。

  “我是法国人!”阿道夫觉得大光头很是莫名其妙,“奥地利不是法国的一部分。”

  “我知道奥地利是哈布斯堡家的..........恩,我们还是来谈谈军火的事情吧。”

  哪怕是林永昌有系统认证的交易技能,但是顽固的法国人还是坚持不肯卖火炮给他。哪怕是一门火炮也行啊,步兵团不能一门大炮都没有吧?王作霖老哥的前朝大炮也就是能听个响,真打起来指望不上啊!

  但是不行,法国人就是这么顽固。

  “武卫军装备了那么多的洋枪洋炮,我就只要小小地购买两门火炮,这也不行?”

  “林,规矩就是规矩。”

  “那好吧。”林永昌痛快地放弃购买大炮的计划,然后说道:“那步枪你得给我再便宜点。”

  法国人的M1886型步枪在面试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但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M1886枪支本身的弹舱结构和尖弹头结构,让子弹在弹舱里时有可能有可能顶住前弹的底火,造成走火;而且管式弹舱很快被证明效率不如弹匣式结构,装填更繁琐,与其他国家的新式步枪相比,射速远远不如。

  但是顽固的法国人还是坚持使用M1886,而且一直使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林永昌觉得法国人是受“普法战争”的刺激太大了,所以才会这样顽固。在普法战争的时候,德国人依靠铁路进行机动,用猛烈的炮火击溃了法军,将法国人从陆军世界第一的宝座上拉了下来。

  色当会战的时候,法军步枪的性能远胜于德国人,但是野战火炮没有德国人的好,对射的时候吃了很大的亏。在那之后,法国人就将全部的点数都堆在了速射炮上面,制造出了“75小姐”这款划时代的野战炮,却忽略了步枪的发展。

  根据统计,战阵中的大部分伤亡都是由炮兵造成的,轻武器在很多时候只是自卫武器而已,但这绝不是放弃轻武器的理由。法国人不光是重视速射炮,还专门为速射炮制定了“进攻战术”。

  还是因为普法战争的原因,德军....那个时候还是普鲁士军队,普军那一次就是依靠进攻战术取得了胜利,所以法国人有学有样,他们的战术,武器,条令都跟普法战争时代的普鲁士军队很像。

  一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法国人还在发扬“进攻”精神,完全无视了法军已经在德国人的战壕面前死伤惨重的事实。到了后来,法的军官都动用机枪督战了,贵族老爷们逼

  迫法国士兵去送死,已经不光是战术死板的问题,还有故意借着德军之手消灭不稳定因素的缘故。

  那些打了几年堑壕战的老兵个个都对政府心怀怨恨,同时受到了革命思潮的影响,不把那些老兵干掉,说不定革命的老兵就要冲进凡尔赛宫了。

  法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又感受到了防御带来的好处,战争结束后就开始玩命地修要塞,弄出来了马奇诺防线那种世界闻名的要塞群,完后他们就被德国人的闪电战给吊打了。

  唉,法国人总是记吃不记打,总是这么顽固。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嘛。政府说不准出售军火,难道就真的不卖吗?林永昌说:“我可以加钱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