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放!”
“砰!”
火炮轰鸣,炮弹飞向山下,在美军的队列中炸开。但是光靠着这里的十来门大炮是挡不住美军的,美国人也有大炮,而且比张志超手中的大炮更多。
在山脚下的那个菲律宾步兵团溃散后,美军一边派兵追杀,一边分兵向炮兵阵地这里杀了过来。守卫在边上的日军步兵连用步枪和手榴弹进行抵抗,并用剩下的最后一挺马克沁向美军扫射。
进攻中的美军顿时倒下了不少,但是很快,美军的炮弹就落到了日军的阵地上,岗村宁次的怒吼被淹没在了火焰和爆炸声中。
第四百五十九章 同志
在菲律宾的游击战阶段,日本送过来了一千多名士兵和军官,那个时候中国只是派了几百人过来帮助菲律宾人民党建设党组织和根据地。等到事情进入到下
一个阶段,中国政府往菲律宾派遣了将近三万战士和指导员,日本没办法跟这么大,只是多派出了几百人。
日本现在是重点发展海军,而且他们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少派一些陆军也是应有之意。中国发展陆军,日本发展海军,这是伊藤博文和林主席通过电报确认的事情。现在的日本陆军不光是在战术上跟中国人民军一样,就连武器装备和编制也是完全一样。日本的陆海军使用跟中国人民军一样的轻武器,也即是毛瑟系列步枪、马克沁机枪、迫击炮和手榴弹,现在还加上了地雷。
迫击炮和地雷都是穷国非常喜欢的武器,正好,日本也不富裕,就在陆军中装备了大量的迫击炮,又专门生产了一些地雷,全都给送到菲律宾了。
岗村宁次那个加强连居高临下,打退了美军的多次进攻,但是在不断的战斗中,兵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在美军火炮的轰击和步兵冲锋面前,岗村宁次所坚守的防线已经摇摇欲坠。
张志超看到了友军的颓势,知道敌人即将冲到炮兵阵地上来,但是他没有收到撤退的命令,只能继续在这处高地上坚持下去。
“装弹!继续装弹!”
“不要管会不会炸膛了,用最快的速度把炮弹打出去!”
张志超用嘶哑的声音大吼道:“迫击炮组,预备.......”
他自己亲自操作一门82mm迫击炮,对准三百米外的美军,一连打了11发炮弹。其他的几个迫击炮组也是拼命地发射炮弹。到了这种距离上,榴弹炮几乎成了摆设,主要就是靠迫击炮输出了。
打光了身边的炮弹后,张志超顺手抄起一把工兵铲,“准备肉搏!”
炮兵部队连步枪都没有几杆,近战能力几乎为零,但是张志超并不想坐以待毙,也不愿意扔下大炮逃跑。人民军有钢铁般的纪律,炮兵部队即便是要紧急撤退,也必须先将大炮炸掉,不然的话,即便是能活着撤了出去,也必然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张志超舍不得将那几门榴弹炮炸掉,那可是国家花了大价钱从德国进口的重炮,整个人民军中都没有多少。拿到四门105mm榴弹炮后,张志超天天都要仔细地清理,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愿意炸掉那些宝贝。再坚持两分钟,说不定援军就要到了!
回头望去,张志超失望了,没有援兵,不管是步兵还是运送弹药的后勤部队,什么都没有,高地上只剩下了一百多名炮兵。他只能发出不甘的怒吼,“来吧,来吧!大不了我们一起炸上天!”
张志超握住了工兵铲,准备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其他战士也是一样,有的拿着工兵铲,有的拿着撬棍,还有的就随便捡了一些根本不能称之为武器的东西。
密集炮击造成的烟尘散去,露出了敌人的身影,却不是朝着炮兵阵地这边扑过来,而是正在撤退。
张志超有些懵了,敌人这是怎么回事?都已经杀到炮兵阵地前面来了,怎么突然又撤了下去?他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但敌人撤退了总归是好事。他扔下了手中的工兵铲,回头看了看,立刻不满地吼了起来,“都发什么呆,继续装弹!”
“哦!”
美军是真的撤下去了,他们带走了绝大部分伤员,留下了满地的尸体,退回到了丛林里面。经过这么多天的战斗,绿色的丛林中到处是焦黑的痕迹,看上就像是丑陋的疤痕一半。在那些被炸断的树木边上,不时能看到美军士兵正在向后撤退。
炮兵装填好了炮弹,却发现没有可以射击的目标。向丛林里面开炮吗?效果不是一般的差。炮弹的威力在丛林中会被削弱到二分之一甚至更少。而且也不太好观察丛林中的敌人,在敌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可以用炮击阻断敌人的后续兵力,要是炮弹足够多,也可以朝着可疑的地方开上几炮。现在嘛,还是算了。
张连长用望远镜观察了几分钟,没有发现美军的炮兵阵地,也没有看到美军有再次集结的迹象。是真的撤退了?他挠了挠头,转头去看安赫莱斯。
已经没有什么安赫莱斯了,只有被炸得到处都是弹坑的废墟。镇子中有很多木头房子,要么被炮弹炸碎了,要么在火焰中化作了灰烬。
美军放弃了安赫莱斯,在更南边的地方建立了防线。菲律宾人也没有去抢占被放弃的镇子,那里除了死人外,什么都没有剩下,已经没办法作为防守的据点了。不过尸体还是要处理的,就菲律宾这里的气候环境,要不了三天,尸体就会腐烂,数千具尸体堆叠在一起,要不是不尽快处理,很有可能引发瘟疫。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每次天下大乱的时候,伴随着战争和杀戮,总是会爆发一波又一波的瘟疫。中国跟沙俄在东北打仗的时候,也曾经爆发了瘟疫,人民军因此而推迟了反攻的时间。
菲律宾这里的环境比东北更
容易爆发瘟疫,不得不慎重对待。美国人可以不在乎这些事情,反正他们有低人权优势,而且不将本地人当人看,联合国军这边却不行。
乌云渐渐散去,飘了几天的雨丝停了下来,阳光又重新洒落在郁郁葱葱的大地上,也洒落在张志超的身上。他顾不得疲惫,带着战士们清理了炮膛,将剩下的炮弹搬过来,重新进行了分配,然后才坐在弹药箱上休息。
忙碌的时候还不觉得,这时候停了下来,只觉得浑身上下的肌肉都在酸痛,两条手臂不住地颤抖。他哆嗦着拿起水壶,摇晃了一下,却发现里面是一点水都不剩了。
“给!”
一个水壶被递了过来,并有怪模怪样的河南话在边上响起,张志超结果水壶,抬头看去,是那个叫岗村的日本人,“谢谢了,同志。”
他痛快地喝了两小口,然后将水壶还给岗村宁次,问道:“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岗村宁次用蹩脚的河南话说道:“我们连有很多士兵受伤了,希望贵部能伸出援助之手。”
每个连都配有医疗兵,备有绷带和各种各样的药物,可是都不多,大概也就是十分人份的,第一线的战斗部队可能会多带一些,但也不会太多。岗村宁次那个连伤亡了三分之二,药物已经用完了,因此需要找炮兵部队求助。
张志超很痛快地答应了岗村宁次的请求,并让医疗兵和体力还好的战士过去帮忙。
岗村宁次弯腰鞠躬,“多谢阁下。”
“唉,大家都是同志,何必这么见外?你们日本人啊,就是太喜欢鞠躬了。”
第四百六十章 好家伙
岗村宁次念过日本陆军士官学院,张志超也上过军校,在休息的时候,两人聊起了眼下的局势。
“大概是炮击太猛烈了,敌人误认为这里有一个炮兵团。要是有一个炮兵团,那必然是得到了增援,有一个旅甚至一个师的部队。”
“迫击炮的射速太快了,”岗村宁次说道:“在朝鲜的时候,我们经常这样这样误判。”
“原来是这样么?我就说,他们都杀到炮兵阵地前面了,却突然撤了下去。”张志超挠了挠头,“看来美国人的兵力不够啊。要是他们兵力充足的话,就算我们的援军到了,他们也不会撤的这么干脆,连下面的那个镇子都不要了。”
“兵力不足?那美国人的主力部队去了哪里?”
皮纳图博山,美军第26骑兵团正在布置阵地。这支部队是潘兴手中的王牌,两千多人的部队配备了四千多匹大牲口,装备了二十挺马克沁机枪和十门火炮。骑兵的机动性,加上机枪和火炮的杀伤力,理论上是完美的组合,实际上有很多问题,但是偶尔用一次还是能有效果的。
前往东北加入军事观察团后,潘兴注意到了人民军的骑兵里面编入了大量的机枪和火炮,当时他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混合方式。再次回到菲律宾后,他就给第26骑兵团装备了许多机枪和火炮,并在战斗正激烈的时候,让这支部队突然杀出,夺取了皮纳图博山。
皮纳图博山海拔约1700米,是一座火山,偶尔会有一些有毒气体和碎屑从山口中喷发出来,不过并没有大规模的爆发过。本地的菲律宾人说他们从来见过,也没听说过这座火山会真的爆发。
“只是冒烟,都冒了几十年啦!”
这是本地年纪最长之人的说法。西班牙人在这里殖民统治了很长一段时间,或许他们手里会有一些记录,但是现在西班牙人已经被打跑了,之前的记录资料什么的都在战争中遗失不见。美军第26骑兵团的团长很担心上面的火山口,他带着最为精锐的部队在半山腰布防,自信就算三五倍的敌人来进攻,也能坚守很长的时间。可要是火山爆发了,他手中的兵马就算再多也没用。
半山腰不太好挖掘战壕,但就算再不好挖也得挖,打起来之后,有没有掩体完全是两个概念。潘兴将军对中国人很忌惮,再三嘱咐,第26 骑兵团必须坚守在这里,切断山下的道路,阻断联合国军向其他地方增援。
“敌人占领了皮纳图博山?”
徐无忌在总司令部中收到了这个消息,很是有些吃惊。皮纳图博山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周围就三个村子,连一个大点的城镇都没有,占领那里有什么用?
切断向安赫莱斯方向的增援?大不了不走那条路就是了.......好像还真不行。西班牙人和美国人对菲律宾的统治都是殖民式的,并没有下大力气去进行基础建设。如果是打游击,是可以通过丛林进行机动和运输弹药,但若是要进行大规模的会战,就必须要使用那几条大道转运兵力和运输补给,机枪可以拆成零件了走小路,大炮可不行。
联合国军之前并没有在皮纳图博山上放部队防守,主要是这地方上去容易,下来就难
了。美军抢占了有利地形不假,仰攻肯定会遭受很大的伤亡,可只要把山下的几道道路封锁住,在山上的那些美军岂不就是被包围了起来?
马谡当年在街亭就是这种操作吧?就是不知道山上有没有水源了。徐无忌想了想,好像还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需要找几个当地人来问问。
正在思考的时候,“叮铃铃”的电话声响起,参谋长走过去将话筒拿起,“这里是总司.......哦,知道了!”放下话筒,参谋长对徐无忌说道:“司令,加潘失守了!”
“加潘?”徐无忌皱起了眉头,“美军打到佩尼亚兰达去了?他们这是想要干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低头在地图上看了一会,徐无忌的眼睛亮了起来,“好家伙,真是好家伙,美国人的胃口很大啊。”
参谋长对地图已经烂熟于心,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典型的斜线战术,敌军在左翼防守,右翼加强进攻,然后这么转过来,将我们在中路的部队给吃掉。”
“什么斜线战术?分明是我们最喜欢用的镰刀闪击。咱们在越南就是这样给法国人来了一下,没想到现在被人用同样的战术来对付了。”
徐无忌摩挲着刚刚长出了一些胡须的下巴,“想法很不错,但是我很怀疑美国人能不能办得到。他们的进攻能力不足以打穿菲......我们的防线,除非........”
他的目光移动到了马尼拉的位置,“......除非他们把所有的部队都派出来了。这样一来,马尼拉的防御就形同虚设了,你认为美国人有这样的魄力吗?”
总参谋长斟酌了一会,说道:“敌人的统帅麦克阿瑟是个狠角色.........”
“废话,在菲律宾杀了几十万人,能不是个狠角色?”
“敌人的前线指挥换成了潘兴,这个潘兴据说非常能打,在古巴的时候,曾经在部队伤亡过半的情况下,占领了西班牙人的阵地,算得上是一员悍将。”
“哼,美国人的悍将?咱们又不是没跟美国人打过。”
徐无忌下令道:“让吴佩孚带着第十师去把皮纳图博山的敌人吃掉。美国佬想让我们去啃这根硬骨头,就如他们所愿好了。”
“这不好吧?”参谋长说道:“越是敌人想要的,我们就越是要避免,不走那边就行了。这里是岛屿,海运很方便的。”
徐无忌摇了摇头,“这是最近,也是最快的道路。别忘了,达古潘还在美国人的手里,从那边走也不安全。”
“可以走从林中的小路。”
“那就要多出一倍的时间了。美国佬就是要打我们一个时间差,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面兜过来,”徐无忌用指挥棒往地图上点了点,“吃掉我们在这里部队。”
“那也没有必要跟敌人硬拼,敌人从右翼进攻,那就让他进攻好了,我们去占领巴丹半岛就行。”
菲律宾人不光是在吕宋岛上建立了根据地,还在宿务、圣地亚哥和多洛雷斯等地方建立了根据地。联合国军分出了一万多人,秘密部署在南边的岛屿上,现在已经集结起来,正在朝着巴丹半岛前进,准备堵住美军后车的道路。
第四百六十一章
“所以我才会说好家伙,美国人这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他们能守住就算是不错了,现在还要发起这么大规模的反攻........”。徐无忌朝左右看了看,指挥部里面人来人往,他只能含糊地说道:“要是几天就把美军主力吃掉了,剩下的事情不好办。”
参谋长知道他的意思,不好办不是指菲律宾群岛的其他地方,而是指海军方面。按照军委的指示,要将美军围困在马尼拉城里,可以给敌人一些压力,但是不能真的把他们消灭了。如果美军在菲律宾的主力被歼灭了,美国海军怕不是要掉头就走,那就没办法将美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吸引到菲律宾附近的海域,也就没办法重创那支老旧过时的舰队了。
在菲律宾战役里面,陆军只是配角,真正的战斗在海上。
但是美军将所有的兵力都压上来了,只要派出精锐部队切断马尼拉和前线美军之间的联系,就能将敌人给全部吃掉,这么大的诱惑摆在面前,徐无忌还能忍住,下面的将领可不一定能忍得住。人民军有钢铁般的纪律,也鼓励前线的指战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要能达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可以不用在乎条条框框。
要是有人真的绕道去切断了美军的补给线,徐无忌难道还能强行把部队撤回来吗?所以他准备将手下最桀骜的吴佩孚派去攻打皮纳图博山,免得这位“总有办法先生”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
吴佩孚是人民军中有名的战将,第一次收复越南之战中,林永昌亲自点将,让吴佩孚带兵去跟法国人交战。吴佩孚表现的非常好,击溃法军后,一路撵着敌人追杀
到了上百里,然后就染上了疟疾。吴佩孚本来想带病坚持作战,但是没几天就开始打摆子,躺在行军床上几乎动弹不得,只能将指挥权交给了郭松龄,他自己则是被送回国内治病去了。
郭松龄凭借着两次越南之战中的吐出表现,被升为少将,把“代理师长”前面的两个字给去掉了,成了跟吴佩孚一个级别的指挥员。这让吴佩孚非常的不忿,要不是他病倒了,那里轮得到郭松龄大出风头?虽然他很爱惜郭松龄的才华,但是吴佩孚还是非常的憋屈,来到菲律宾后,求战的欲望非常强烈。要是不给他找点事情做,只怕会坏了总参谋部那边的计划。
不是怕吴佩孚不会打仗,而是怕他打的太好了。
参谋长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有些不情愿地道:“那只能按照司令的部署来打了,但是这样一来,菲律宾的同志们就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他们还不习惯正规军的作战方式,未必能挡住敌人的进攻。”
“派一个旅去加强东线.......让徐树铮那个旅去好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徐树铮听说政府正在招募士兵,便从父亲的床头拿了钱偷偷离家投军。母亲岳氏发现儿子离家出走之后,亲自坐上骡车,追到清江,把徐树铮带回了家。徐树铮胆大的举动让父母十分担忧,为了打消他从军的念头,父母强逼徐树铮娶亲成婚。新娘是同样出身乡村塾师家庭的夏宣。本以为结婚了就能变得稳重,但没想到的是,夏宣并不反对徐树铮去投军,正相反,夏夫人主动拿出奁金资助徐树铮,徐忠清夫妇见无法阻拦,不得已只能同意徐树铮离家投军。
不过那个时候前朝已经灭亡了,徐树铮拿着夫人给的钱独自上路,从江苏跑到了山东,加入了人民军的队伍。因为他念过书,学什么都快,经过新兵训练后就被任命为班长,随后一路升迁,在渡江战役前夕成了连长,解放战争结束后已经做到了团长。
徐树铮非常有才华,擅长与人打交道,很快就通过运作将自己弄到了太原,准备在林永昌的眼皮子底下大展拳脚。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了林主席不喜欢耍小聪明的人,于是他做出了跟杨宇霆一样的决定——继续带兵打仗。
徐无忌麾下的那些将领里面,吴佩孚最能打,但要是说道最让大家喜欢的,那还得数徐树铮。徐树铮表现的不像是一个指挥员,更像是政委,他将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处理的很好。从司令部的参谋到军队中的战斗,大家都很喜欢这位年轻的指挥员。跟徐树铮相比,吴佩孚就显得过于桀骜和强硬了。
陆地上的战斗还在继续,潘兴使出了所有的手段,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美军的战斗力算不上顶尖,兵力上还处于劣势,现在只是依靠强大的火力强行突破,要是在弹药耗尽之前没能完成合围,也不能及时撤退的话,那么就要轮到美军被合围了。
虽然是十几万人的大战,陆地上的战斗依旧只能算是点缀。不管是华盛顿还是太原于东京,关注的重点都放在海上。
乔治*杜威海军特级上将带着浩浩荡荡的舰队离开了夏威夷,一路向西。在1898年夺取菲律宾的战争中,杜威曾经率领美国海军以极小的代价,全歼了西班牙在菲律宾的舰队。上次海战中,杜威麾下的海军一人未死——至少报告上是这么说的——就击沉了西班牙人的7艘巡洋舰和和3艘炮艇。上一次,杜威手中只有7艘战舰,现在他手上的海军战舰数量是上次的十倍。
无论是杜威还是美国民众,都坚信伟大的美国海军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续写特级海军上将的神话。日本国内的百姓也有同样的信念,当然他们不是相信杜威那个米国鬼畜,而是相信秋山真之大将能再次取得完美的胜利,就像是在南海上一样。
为了跟倾巢而来的美国海军决战,中国、日本、琉球、朝鲜夜袭群:六⑨④⑨,三⑥壹叁⑤和西伯利亚组成了联合舰队,将这几个国家的海军统一交到了秋山真之的手上。蒙古就算了,蒙古国的海军根本就不存在。
秋山真之再次制定了非常复杂,非常考验技战术和运气的作战计划,并对几条老式战列舰再次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最主要的改动是将十年前的那些305mm主炮换成了从德国购买的新式舰炮。口径都还是305mm,威力和精度却都提升了不少。
另外,秋山真之根据南海海战的经验,拆掉了战列舰上安装的鱼雷发射管。鱼雷的威力很好很强大,但是射程太近,在交战距离越来越远的海战中,作用并不是那么明显,最起码,在正面的主力舰决战中不是那么有用。给轻型战舰装备一些鱼雷就好了,主力舰上没必要安装鱼雷发射管。
秋山真之不光拆掉了主力舰上的鱼雷发射管,还拆掉了一些二级主炮,根据南海海战的
经验,二级主炮对主力舰没什么用,打不穿战列舰上厚重的装甲,保留一半就足够了。拆掉了这么多东西,省下来的重量有一部分是增加了装甲。中国提供了新式的渗碳装甲,加入了钛和其他稀有金属,渗碳钢的配方属于最高的军事机密。中国方面只提供成品,而没有将技术转让给日本或是德国。
第四百六十二章 碾压
日本的实力是远远不如美国的,无论是从人口、工业实力、资源等来衡量,日本都没有跟美国一战的力量。就算加上了中国,也只是在人口上超过了美国,其他方面依旧处于绝对劣势。佐藤铁太郎和秋山真之认为,必须要有美国海军七成的吨位,才能跟美国海军决战,也即是所谓的“对美七成论”。现在将中国和朝鲜等国家的海军一起计算进来,秋山真之手中的海军总吨位差不多刚好是美国海军的七成左右,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秋山真之所制定的《对美作战计划》的核心是:当美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时,先以轻型舰艇和潜艇对美国海军实施打击,让美军在三千海里的航程上,每前进一千海里就损一成兵力。这样,在进行最后的决战时,美国海军就跟联合舰队的实力在一个水平上了。
这个战术跟之前的南洋作战计划一样,复杂而繁琐,充满了日本人想当然的乐观主义。林永昌拿到这个所谓的《渐减邀击作战》后,很想发表意见。为什么日本人总是要把简单的事情弄得这么复杂?准备可以详尽,但是作战计划一定要简单明了,这是人民军一贯的宗旨,但日本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总是喜欢在螺蛳壳里面做道场。
但是林永昌忍住了自己想要吐槽的欲望,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上次秋山真之打的很不错,这次就依旧让他指挥好了。日本人喜欢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那也由得他们去搞。中国政府只管给他们提供新型的渗碳钢装甲和新式的炸药——由TNT和黑索金混合得到,兼具威力和可靠。
联合联队中除了新加入一条下水不久的无畏舰“河内号”外,还多了十条从德国购买的潜艇。不过这时候的潜艇性能还很落后,只能在近海作战,而且潜艇还被欧美各做视作是“卑劣”的武器。不过秋山真之和大部分东亚将领都对此很不以为然,武器被制造出来就是用来毁灭敌人的,何来“卑劣”与“高尚”?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是战争自有其规律,什么好用就用什么,这才是“实用主义”。
在菲律宾的陆地上,美军的大规模反击起到了一些作用,潘兴将军指挥着美军和菲律宾部队从右翼突破,经过激烈的战斗后,前进了一百多里,“几乎”就要取得陆战的胜利了。受到这个好消息的激励,乔治*杜威特级海军上将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带着庞大的美国海军舰队朝着菲律宾压了过去。
美国海军的总吨位达到了六十五万吨,能够进行远航的战舰都拉了出来,杜威麾下的远征舰队超过了四十万吨,这还没算上各种辅助舰船,运输船和补给船都没有算进去。联合舰队的总吨位在三十五万吨左右,从吨位上来算,超过了美国远征舰队的七成,但是美国海军最小的战舰是驱逐舰,而联合舰队这边是把鱼雷艇和炮艇都给算上了。
上一次南海海战的时候,法国远征舰队跟东亚联合舰队是半径对八两,主力舰数量和吨位差不多,巡洋舰和驱逐舰数量也相去不远。这一次的情况则是完全不一样,从纸面数据上来看,美国远征舰队对联合舰队呈碾压的态势。美国海军的主力舰有18条,东亚联合舰队只有9条,在这个战列舰决定海战胜负的年代,很多人已经提前预言了美国海军大获全胜的结果。
就连英国人也不看好东亚联合舰队,主力舰18:9,换成大英皇家海军来打也很难打赢。为了让联合舰队多一些胜算,英国皇家海军主动建议派一批有经验的军官和水兵来帮联合舰队打仗,但是被拒绝了。英国政府对此很遗憾,他们想借这个机会弄到“河内号”战列舰的具体数据,日本跟德国之间有军事合作,刚下水的无畏舰上用了大量来自德国的子系统,像是蒸汽轮机和305mm主炮,只要把“河内号”的性能弄清楚,大体上也就能了解到德国无畏舰的性能了。
英国的无畏舰保留了皇家海军的传统,重视速度和火力,防护上稍微差了一点。德国的无畏舰则是秉承德国一惯的理念,装甲很强,火力和速度就差了点意思。说不上谁好谁坏,英国和德国的战列舰发展方向都是符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的。
东亚联盟不给机会。拒绝了英国船员上“河内号”战列舰。大正政府在回复中表示:要是那些英国海军军官和水兵愿意到其他的老式战列舰、巡洋舰或驱逐舰上帮忙,还是可以的。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