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7章

作者:风兮破地

  内功和气功这些东西在中国和整个东亚都流传的很广,最简单的就是硬气功,在挨打的时候吸上一口气,将肌肉紧绷,受到的伤害就会减少许多。内功最早能追寻到春秋时期的导引术,更早之前有没有就不知道了,因为没有相关的记录。

  道家导引术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形成了外丹,内丹等各种流派,吹的是天花乱坠,但是实际效果嘛,也就是那么回事。再后来,其他的宗教吸收了道家的不少理念,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修炼方法,内功的发展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号称一百天就能贯通小周天的,有请神下凡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还是那句话,别管那些人是怎么吹的,事实就是内功气功这些东西并不是那么好使。在养生方面,内功是有一些效果,对于增强武力,好像也有一些效果,但肯定没有太好的效果。指望练内功变强,还不如多吃饭多运动,身大力不亏才是硬道理。除了极少数人之外,绝大部分人练气功最多只能强身健体,还有一些连强身健体的效果都没有,反而会生出各种幻象和臆想。

  王琦给林永昌解释了一番内功,想要打消兄长对内功的兴趣。他自己是修炼内功的行家, 知道这玩意练起来费劲不说,效果不大好也不是问题,最糟糕的是修炼的很多人的脑子都会出问题。在王琦看来,兄长林永昌太聪明了,在修炼内功上面,越是聪明人就越是容易出问题。但是看着大光头越来越明亮的眼睛,他知道自己算是白说了。

  林永昌很兴奋是有道理的,在王琦解说了一番后,系统商城里面就多了【气功】这个技能,效果是全方位增强属性。但是再一想,现在还在攒钱......攒点数的阶段,买什么【气功】啊。

  除非是给王琦买,那就能打个一折.......咦,还可以给别人购买技能的吗?林永昌又发现了一个华点,再一看,王琦和李大眼都能以一折的价格购买【天生神力】,这他就不同意了。凭什么自己就要全额付款,给两个结拜兄弟买就可以打一折?

  给我打个一折行不行?要是不行,打个骨折也行啊!

  好吧,打骨折还是不要了。

  林永昌定了定神,反正现在是一个子儿都不会花的,还是考虑士兵用的【刺刀术】,【枪术】和【刀法】好了。作为一个农业国,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玩不起【优势火力】,那就要在别的方面下功夫。

  也幸好现在各国都对机枪不是很重视,冷兵器格斗还能在战场上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另外一个世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很少出现大规模的白刃战........除了中国战场。

  “要将刺刀术跟枪术结合起来,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战术。”

  林永昌杵着长枪,对李大眼和王琦说道:“所有的士兵都要练习白刃格斗,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日本,弄些护具,然后用木头枪作为训练工具。”

  李大眼觉得刀法也要多练练,林永昌表示还是算了,士兵的训练要简单实用,不要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也不要想着练很多的器械和招数,主要就练“刺”这一个动作就行了。这不是他拍脑袋的想法,而是经过实战检验的。不管是刺刀还是长枪,就“刺”这个动作威力最大,杀伤性最强。

  “可是........”

  李大眼还想说着什么,王琦表示了赞同,“枪法和剑术要练好,至少要下十年的苦功,对军队来说不可取。”

  “河北大侠”王琦号称是“枪剑双绝”,他都这么说,林永昌觉得把握就更多了一些。“对了,你跟大眼都是从小练武的,谁的武功更高一些?”

  王琦沉吟片刻,说道:“如果是切磋的话,应该差不多。”

  “嘿,二哥太谦虚了。”李大眼对着林永昌挤了挤眼,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择日不如撞日,我们今天就练练手,如何?”

  王琦摇头说道:“刀剑无眼,还是不要试的好。”

  “不试试,怎么知道谁会更强一些?”李大眼哈哈大笑,说道:“大哥眼睛这么亮,就是想看我们比武。我们就给他来个小刀拉屁股!”

  “小刀拉屁股?”林永昌问道:“怎么说?”

  李大眼叫道:“开开眼!”

  林永昌先是一愣,随即莞尔,接着是大笑起来,“哈哈哈,开开眼!以前不知道大眼你还是歇后语大师!”

  等他笑了一阵,就听到王琦说道:“那我们就点到为止。”

  “哈,二哥你就别自欺欺人了。”

  李大眼将入鞘的长刀又拔了出来,指着三步开外的王琦,“我能感受得到你的兴奋,别骗自己了!身为武人,你就跟我一样,都要想着跟强大的敌人交手!;来吧,看看是你的剑术和枪法厉害,还是我的刀法更强!”

  虽然已经接受了洋枪比刀剑更厉害的设定,但是李大眼还是传统武术的爱好者,每天都要练上一段时间。当然,练习射术和拔枪术的时间只会更长。武人并不拒绝使用枪械,洋枪也是武器,李大眼很快就爱上了左轮手枪这种武器,莫辛纳甘也是他的最爱,还有温切斯特。

  王琦沉默片刻,神情也渐渐变的炽热起来,“你说的没错,我也很想知道六合刀还有当年的几分威力!”

  李大眼的笑容显得有些狂傲,“放心,不会比王五的差!”

  林永昌在边上听了一会,好像听到了某些辛秘,他是很想看看这个时代的高手到底又多么厉害。大半个月前射

  杀了的郭绩据说也是个高手,不过那位高手当时手中没有武器,所以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拿手的本事,死的很憋屈。

  现在李大眼和王琦要比武,肯定要比郭绩那个死鬼表现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林永昌还是叫停了即将爆发的战斗,“等等!”

  恩,等等党又出现了。林永昌经常化身等等党,在双11 和各种打折活动并没有打折的时候,朋友们总是叫他再等等。唉,其实并不是他想要加入等等党,而是形势使然,不得不为之。

  第五十九章 野心

  不是林永昌不想见识这个世界武者的真正实力,但是他不愿意让两人冒着受伤的危险。虽然李大眼说两人都是高手,下手会有分寸,但是万一呢?

  “等我去弄两套盔甲和练习用的武器来,明天你们再练手不迟。”

  王琦觉得这样很不错,那就等明天吧。中国能够自己制造枪炮的很少,盔甲和冷兵器倒是有很多,很容易就弄到了好几套盔甲,防御冷兵器的效果很好。第二天,李大眼穿上之后自觉威风凛凛,还问林永昌他现在威武否。

  “不会很重吗?对动作有没有影响?”

  李大眼拿着刀做了几个劈砍的动作,说道:“是有点重,有一些影响,但是问题不大。”

  他身高八尺有余,长得虎背熊腰,而且还是系统认证的【天生神力】。王琦也是一样,不过他比李大眼还高了半个头,因此显得没有李大眼那么壮实。两人穿上了全套的盔甲,足有三四十斤,都说问题不大。

  林永昌也试了试,几十斤重穿在身上,明显的感觉灵敏度和移动速度都要-2,这是问题不大?但是看着两个结夜袭群:陆玖肆玖,三⑥①三⑤拜兄弟,他们好像真的没怎么受到影响。就在他琢磨着这玩意在现代战场上有没有用处的时候,雪地上传来一身大喊,李大眼和王琦已经厮杀到了一起。

  定睛望去,雪地上人影滚滚,“噼噼啪啪”的声响不绝于耳。交手的两人攻防之间十分迅速,隔着几米的距离,林永昌都能感觉到其中的危险。普通人根本就没有他们那样的力气,也没有他们反应快,打起来要不了几下就会完蛋,更有可能是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就被砍了。

  如果是在一千年两千年前的乱世,这两人或许都会成为名震天下的猛将,但是时代已经不同了。摸了摸腰间的手枪,林永昌不禁摇了摇头,靠着个人武力就能纵横四海的时代早就结束了......除非像他自己这样开挂的!

  雪地上,“噼啪”声变得越发密集,忽地,劲风大作,“咔嚓”声响,李大眼和王琦各自退后几步,手中的钝刀钝剑都从中折断。“再来!”王琦大喝一声,抄起去了枪头的长枪,摆出了“突刺”的架势。

  他平日里面沉似水,沉默寡言,颇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范,在战斗的时候却像是变了一个人,此时的王琦怒目圆睁,须发皆张,神威凛然,恍若天人。李大眼则是面色涨的通红,抢过一柄长刀,挥刀之际不停地大声呼喝,想要冲过去跟王琦近身肉搏,却被长枪挡住,不得上前。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长枪终究是要比刀长不少,则王琦只要注意不被近身,李大眼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虽然他可以使用“磕”,“撩”等招数拨开长枪,然后趁机突前,但那样的招数只能对付一般人,王琦也是各种好手,对刀剑跟长枪之间的优劣清楚的很,怎么会被他轻易地突进制空圈?

  战不多时,王琦长枪如龙,突然刺出,点在了李大眼胸前的铁甲上。

  “砰!”,李大眼连退两腿,他欲待挥刀再战,但是看了看胸前的白点——那是枪头包布上沾的石灰——最后只是叹了口气,沮丧地道:“我输了!二哥的武艺比我强。”

  王琦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然后说道:“这只是比武,真要生死相搏,还不一定谁输谁赢。”

  李大眼倒是很看得开,“输了就是输了,不需要给自己找那么多理由。”

  他哈哈大笑两声,说道:“刀剑上是我输了,但要是论拔枪的速度......”

  话还没说完,林永昌已经拔出了手枪,对着空地上扣动了扳机。“咔”,一声脆响,并没有射出子弹。平时没事的时候,最好不要在枪里面装填子弹,也不要将枪口对着别人,以免擦枪走火。也不想想着我就蹭蹭什么的,相信没有人会不擦枪走火的。

  两人的打斗满足了林永昌对于高手的幻想,接下来还是要做正事。刀法剑法什么的被摒弃了,就算是在冷兵器时代,刀剑都只是自卫武器,在战场上用的是长枪重戟,要不就是强弓硬弩,春秋之后,就很少有刀剑成为战场主宰的时候了。

  王琦和李大眼都是武术达人,林永昌则是见多识广,几人一起商量了“刺刀术”和“长枪”的招数,并且确定了

  枪杆的长度。太长用起来就不方便,太短在对付上了刺刀的步枪时就没有优势,那么刚好比步枪加刺刀长几公分最好。

  “一米九到两米吧,就是这么长。”林永昌解释了一下“米”的由来和长度,然后说道:“我们要统一量度才行,现在的中国货币不统一,量度也不统一,书同文,车同轨啊,几千年前的秦始皇就知道要这么干了,那些人怎么就是不明白?”

  不是不明白,而是有很多的原因在阻止全世界范围内的度量统一。

  林永昌发了一阵牢骚,接着继续干正事。这个时代的火力还不是非常夸张,排队枪毙还是主流战法,白刃冲锋是常有的事情。他虽然想要让士兵们多射击,尽量少拼刺刀,但是国情若此,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学习“前人”的榜样了。

  “跟洋人打仗,要尽量避免正面会战,最好是打伏击。集中两倍到三倍的兵力,先将敌人放进到一百米以内的距离,打光一次装填的弹药后,就要果断地发起白刃冲锋!”

  林永昌这样介绍战术,“没有机会,没有把握,没有兵力优势和地形优势,就不要打!要打就要打歼灭战,不要打击溃战!整个战斗过程一定要快,打完了快速打扫战场,然后快速地撤出。”

  在介绍战术的时候,林永昌想把迫击炮给弄出来,但是想想还是算了。现在弄出来只会便宜了洋鬼子,等过几年再说吧。好吧,主要是还没那个条件,手榴弹倒是可以弄一弄。

  十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林永昌白天的时候要么在训练达赖喇嘛手下的藏兵,要么就是在跟李大眼他们商量技战术的事情,晚上的时候则是要将讨论的结果和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编写成教材。

  稍有空闲,还要继续写《大国崛起》系列。在英国人之后,该轮到德国人上场了,这次的副标题是《从普鲁士到德意志》。从普鲁士到德意志,是从自由主义走向军国主义的过程,德国建立后,普鲁士成为了德国的一个邦国,新生的国家有了新的传统和野心,不再是俾斯麦时代的普鲁士了。

  第六十章 拉练

  俾斯麦说:“万事皆可废,唯联俄不可废。”

  然后那帮容克地主为了自家的利益,主要是为了粮食能卖个好价钱,就拒绝了进口俄国的便宜粮食,也拒绝了跟俄国修好,威廉二世渐渐地疏远了俄国,俾斯麦首相制定的三皇同盟计划无疾而终。

  俾斯麦还说在他死后二十年,德意志帝国就会灭亡。首相是在1898年去世的,二十年后是1918年,哦豁,第二帝国完蛋了。欧洲这时候出的猛人有点多,恩格斯还预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这位导师的好友只说对了一半,说对了会有很多王冠跌落尘埃,但是无产阶级并没有因此而解放全世界。

  但也不能说恩格斯预言的后半段完全是错的,无产阶级虽然没有解放全世界,但是建立了苏联,差点就赤化整个世界了。

  林永昌没有坚持让李大眼等人叫他导师,是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准备去赤化全世界,能管好中国的事情就算是不错了。那条道路太过于艰难,要将一切都推倒了重来,最主要的是根本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全部靠他自己的话,困难系数不是一般的大。在被逼到那个份上之前,他准备先试试第三条道路,或者干脆倒退回去玩君权神授,亦或是君主立宪也不是不行。

  十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将简略的《步兵操典》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等文章稿件都交给了达赖喇嘛,自己肯定是留了一份的。然后带着李大眼去了一趟蒙古部落,跟乌云琪琪格的父亲还有其他的几个蒙古王爷联络了一下感情,顺便招募了两百多名蒙古骑兵回来,其中还有好几个阿哥,都是那种没有继承权的,在家里也是吃白饭,是不稳定的因素,就被他们的父亲和兄长给打发出来。

  这些阿哥们别的不说,骑术是一等一的好。但是呢,林永昌招募普通骑兵只给10个大洋的安家费,招募这些蒙古贵族都是给的100大洋,每个月的薪水也要比那些蒙古骑兵贵上十倍。单从性价比上来说,招募贵族骑兵是不划算的,但是不能这么简单地看待事情。

  贵族骑兵是不是很贵?是很贵,但是贵有贵的道理。他有着长远的计划,并不在意这点小钱。什么是中国式的豪侠?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林永昌还没有做到杀人如麻,但是已经挥金如土了。

  回到张北后又待了几天,花了一大笔钱让蒙古骑兵,藏兵,民夫,还有林家村的人过了个肥年。这又是一大笔钱花了出去,大喇嘛又给了两百斤黄金,随便花,林永昌的目标是在4月份之前把这笔钱花干净,要是还有剩下的,那就说明事情没有做到位,连花钱都不会,还能做什么大事?

  到了大年初三的时候,欢乐

  结束了。天寒地冻的时候,骑兵,步兵,还有民夫,一起踏上了前往进程的道路。从张北到张家口有一百里左右,从张家口到京城又有三四百里,这段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不管是长还是短,在这么冷的天气里面赶路都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开心的事情。

  即便是那些蒙古人,在这种天气里面赶路也免不了要牢骚几句。好在林永昌也是一样的顶风冒雪,其他人见了,也就不好多说什么。连林大人都跟他们一样甩腿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身先士卒,同甘共苦在很多时候都是能够提升士气的。

  乌云琪琪格也想要跟着他一起走路,林永昌当然不同意了,不光是专门安排了一辆马车,还在马车上面铺了厚厚的毛毯,准备了手炉等取暖设备。要不是怕起火,连火盆都会给安排上了。车厢里面暖和的很,跟外面是截然不同。

  这次回去京城,林永昌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跟来时一样,队伍沿途采购了不少的食物,并且会提前安排住宿的地方跟热水热食物,因此除了在刚开始的时候士气有一些低落,之后就再也没降过,在长途跋涉后反倒还有所提升。

  军饷及时,食物充足,安排得当,身先士卒,同甘共苦.......当这支用兵法布勒的队伍再次来到京城附近的时候,已经隐然有了点精锐强兵的迹象。一来一回一个多月的时间,上千里的距离,完整地跑下来,基本上算是将那些士兵给重塑了一遍。

  在艰苦的环境中,不能团结合作的人是很难活下来的。而精锐跟乌合之众的区别就在于组织度和士气,有了组织度,有了士气,再加上先进的武器和严格的训练,就是一支精锐部队。

  铁骑纵横,步队井然有序,这支五百多人的队伍冒着风雪一路行来,所经过的村镇都是服服帖帖地与其合作,而不敢生出别的心思。一般的村庄里面最多也就一两百个青壮,便是县城也就几百号兵马,装备差,大多数是老弱不说,还有不少吃空饷的。

  林永昌这支队伍有一百多洋枪,加上组织度和士气都很不错,要是愿意,打下一个县城不成问题。要是放在古代,有五百人作为骨干,能拉起五六千人,再裹挟几万人,就足以纵横一方了。

  到了河北中部的时候,李大眼和王琦带着民夫们各自返回村子里面。这些人都是火种,让他们回去拉杆子,能用很便宜的价格拉出许多人来。不过呢,便宜是便宜了,拉出来的那些人战斗力肯定也不怎么地。

  没办法,想要精兵强将就要大加训练,要配备洋枪洋炮,这都是要花钱的。想要便宜地扩军,可不就只能得到一些杂兵了么?想要得到精锐和不那么精锐的不对,就得要多花钱。

  正好,林永昌对于怎么花钱很有心得。两百斤黄金中的一部分已经在沿途的城镇里面换成了银票,剩下的黄金会存到东交民巷的银行里面去。契科夫和安德烈他们也不知道跑去哪里了,还欠了800条莫辛纳甘没有交付呢。

  要是那两个毛子一直不出现,林永昌心道:只能继续去找王师了。

  第六十一章 合格

  第六十一章

  王师.......米利坚大使康格已经发现了义和团有失控的迹象,美国在中国的商品销售好几个月连续下滑,深入山东的各国教堂被山东的好汉们砸的砸,烧的烧,民间的反抗力量在进一步的扩大,于是康格再次照会清廷总署,要求撤换山东巡抚毓贤。

  毓贤跟刚毅,徐桐等人一样,都是极端排斥洋人的,不光不派兵镇压义和团,反而明里暗里地大力支持,这让列强非常的恼火,并且对所有的中国人都产生了怀疑。毓贤并不是真的支持义和团,而是要借义和团的手去杀洋人。在被调离山东之前,毓贤以请人吃饭的名义,杀了好些个义和团的首领来着。

  当林永昌上门求见的时候,康哥的态度冷淡了许多,他甚至怀疑光头是不是跟那些拳匪是一伙的,买了枪炮就是要对付他们美国人的。这可真是冤枉,林永昌怎么会专门针对美国人呢?他明明是要打倒所有列强的。

  “你怎么可以这样污人清白!”林永昌挥舞着拳头,大声说道:“我刚从张北回来,那些枪都给了西藏那边的人了,以后都是要去打英国人的!大使先生,我是美国人民的老朋友!”

  就算真的是老朋友也不行,康格说什么也都不会再卖枪给他了,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和军火商也是一样的说法。林永昌在东交民巷跑了一整天,一桩买卖都没有谈下来。就在他翻身上马,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忽地心中一动,在路边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片刻后,他跟小心翼翼的安德烈接上了头。安德烈带着帽子,帽檐压得很低,还左右张望,显得很是谨慎。“安德烈,你这么小心干什么?”林永昌问道:“你们这两个月去哪里

  了?我还以为你们回圣彼得堡去了。”

  不过他的俄语说的还不到家,只能穿大衣些简单的意思,其他的部分全都是在靠手势比划。安德烈又拒绝喊一个翻译过来,两人磕磕绊绊地交流了好一会,林永昌才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你是说,你手上有一大批枪炮?想要卖给我?”

  安德烈用力地点头,表示就是这样,不过价格要涨一些。不是一倍,也不是两倍,而是五倍!没错,就是五倍!以前一杆莫辛纳甘要18两银子,现在要90两,180个大洋!

  林永昌眉头一皱,随即舒展开来,问道:“你有多少枪,多少子弹?”

  安德烈再次向左右看了看,然后说了一个数字。林永昌有些吃惊,不敢置信地问道:“多少?”

  “一万一千支步枪!”

  “怎么会这么多?你是抢劫了军火库吗?”

  安德烈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我们花了不少钱,弄到了很多二手的武器。”他随即露出警惕的神色,“你不会是不想要了吧?林,你可不能不要!”

  林永昌知道俄国的腐败堪比大金国,但是一万一千多支步枪........好吧,这也还好。他想了想,问道:“没有重机枪和大炮吗?”

  “林,你就不要开玩笑了。能弄到步枪就不错了,哪里能把大炮运过来.......要是你肯多出钱的话,大炮也不是不行。”安德烈舔了舔嘴唇,“五万大洋一门快炮,送100发炮弹,怎么样?”

  “.......”,林永昌认真地说道:“安德烈,你怎么不去抢银行?”

  安德烈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的?”

  “你真的抢过银行?”

  安德烈讪讪而笑,顾左右而言他,“林,你要快点把枪运走,要是时间长了,只怕会出现问题!还有,该给的钱不能少!”

  林永昌笑道:“我会给钱的,但不可能按照五倍的价格给。之前我们说好的是10个大洋,就算是五倍,也只是50个大洋/支,但是我没这么多钱,最多能给你10万大洋。你把枪给我,我把钱给你,钱货两清。”

  安德烈嚷了起来,说什么会亏本,什么打通关节花了多少卢布云云。

  林永昌才不听他胡扯,“这批枪里面最多有三分之一是好的,那些坏了的步枪我们之前说的可是5个大洋,这样,我先给你六万大洋,其中一万是你的好处费,不需要跟契科夫他们说的。”

  安德烈本来还想激烈地分辩,但是在听到一万大洋的好处费后,脸上就出现了迟疑的神情。林永昌笑着道:“等过一段时间,我再给你6万大洋,跟这次一样,五万是军火的费用,剩下的一万都是你的,怎么样?”

  “.........”,安德烈眨了眨眼睛,说道:“军火9万,剩下的3万大洋都是我的。”

  “钱都给你了,你自己说到少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