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保定步兵学院里面采取的是全套PLA模式,在这个世界里面被称作是《林氏步兵操典》,从踢正步的方式到刺刀术,从内务内勤到枪械保养,基本上都是抄的PLA,这是林永昌最熟悉的东西。他曾经在网上淘到许多有趣的书籍,其中就有《民兵训练手册》,还有《军地人才大百科》和《赤脚医生手册》。
学员们踢正步过来已经震惊到了不少人,行云流水般的阵型转换更是让许多人看直了眼睛,还有那一水的洋枪,不少人是眼馋羡慕的很,还有一些畏惧。这姓林的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蹦出来的,练兵是真有一套啊!
不光是这些士官精锐异常,别说什么好看不能打的国画,是不是精锐大伙一看就知道。边上的那些士兵看上去也都是一板一眼,看上去跟那些洋鬼子似的。能不能打不知道,这个纪律就不是其他义和团所能比拟的。张德成所部号称是“天下第一团”,兵力多达到两万余人,能打的营头不少,但是有没有能跟这一百多号人相媲美的?
林永昌上前给学员们颁发证书,成绩前三名的,除了证书之外,还有军刀和左轮手枪。花了两个多时辰,保定军校第一届毕业典礼终于完成,士官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离开校场,然后是第二期的学员,最后是一个整营和几个队。
“张坛主饿了吧,食堂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咱们边吃边谈。”
张德成昨天刚来的时候,豪气干云,顾盼自雄,有不可一世的强硬,现在他强硬依旧,不过比昨天还是软化了一些。实力才是最好的外交语言,张德成依旧不觉得林秃子的队伍是威胁,但不再像是昨天那样一副予取予求的模样。
林永昌准备的食物是三菜一汤,算不上丰盛,张德成却吃的很香,他是穷苦人出身,父亲是撑船的船夫,从小吃尽了苦头。现在手下有了两万大军,张德成的生活依旧很简朴,能有肉吃就觉得很满足。
但他并不是来吃肉的,三两口将食物吃完,然后严肃地道:“林首领,现在我们可以谈正事了。我要一千杆洋枪,如果你要钱,只能给你一百两金子,要么我给你些别的东西抵账。”
恩,昨天他还不是这么说的。看了一场毕业典礼,现在多了“用别的东西抵账”这句话。
林永昌笑了起来,豪爽地说道:“张坛主,我给你一千杆洋枪,但是子弹不多,只能给你二十万发,你们以后可以拿弹壳过来,两个弹壳换一颗复装的子弹。”
保定城里建了一家军工厂,既不能造枪也不能造子弹,现在能干的就是生产一些黑火药,再就是修理破损的步枪和复装子弹。林永昌想办法从天津弄来了几台废旧车床和破烂机器,就是军工厂的全部家当,唉,现阶段也就只能这样了。
张德成听到林永昌开出的条件愣了一会,“你只要一百两金子就给我这么多东西?”
“一两金子都不要,枪支弹药都是免费的!”
林永昌大气地道:“只要是打洋人的,都是我们的朋友!是朋友就不要斤斤计较。但是我们现在也很困难,只能支持你们这些东西,希望张坛主不会见怪。”
张德成脸上的强硬消失了,“没想到.....没想到.......”,他连说了好几个没想到,接着道:“林首领,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只管招呼一声,我张德成绝不吭一声!”
“张坛主太客气了!”林永昌笑眯眯地说道:“大家都是兄弟,应当守望相助!”
给张德成的枪械当然是那些使用了本地零件的库存,不是说不能用,也不是说一定就会炸膛,只是故障率高了一些,精度和威力降低了一些,如此而已。
张德成感激了一通,很快就带着枪械返回静海去了。义和团受到了山东巡抚的支持,正在跟德国佬打仗,这批枪械正好用的上。列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在对付中国这件事情上,他们倒是保持了“列强一致原则”。山东是德国人势力范围,英国人和美国人平常的时候想要插一脚,在面对义和团的时候,他们又跟德国人站到了同一战线上。
大金国的朝堂上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军队里面有聂士成和董福祥这样的忠臣良将,也有袁世凯这样的二鬼子。南方有听调不听宣的汉人督抚,北方民间有声势浩大的义和团,在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时候,洋
人却是已经团结起来了。
中国的实力本来就比不上列强,现在还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怎么能打得过装备精良的列强?认真说起来,林永昌也现在干的事情本质上也是在分裂中国,虽然如此,但是他没有任何到的上的困惑,就朝廷那个做派,能挡的住洋鬼子吗?
既然不能,就早点去死好了,让能干的人来干!
现在的中国是很落后,但是跟列强之间的差距还比不上朝鲜战争的时候。虽然他的实力远远比不上新生的共和国,但列强的投放能力也比不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只要有先进的思想和良好的组织能力,未必不能有一番作为。
再说,他还有外挂。
第六十六章 长驱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末,朝廷上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争斗分出了胜负。慈禧太后下令砍了好些个主和派大臣的脑袋,以此来表明对洋人的强硬态度。叶赫那拉*杏贞之所以表现的如此强硬,是因为列强就认光绪皇帝,不承认傅儁的皇太子地位,这让慈禧又是愤怒又是惶恐,因此在杀了主和派的一些大臣后,还召了义和团入京。
慈禧让义和团去攻打东交民巷,却又不想义和团真的把洋人给消灭了。洋人是威胁,义和团也是威胁。经历过天平天国之乱的叶赫那拉*杏贞很明白,义和团跟朝廷不是一路的,等到时机到了,就一定要剿灭那些无法无天的拳民。
但是在那之前,不妨先利用一下义和团,义和团不是说要“扫金灭洋”吗?只要不再扫金,朝廷就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还真有不少人被朝廷拉拢过去了,好些个义和团团体带兵进入了北京城,将洋人居住的东交民巷团团为了起来,昼夜攻打。
可是慈禧却又不是真的想要跟洋人撕破脸,她深知洋人厉害,只是想给洋人一点厉害瞧瞧。因此叶赫那拉*杏贞一面召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另一面又派人给被围困的东交民巷送食物送水果,朝廷和慈禧太后的软弱暴露无遗,
五行不定,迟早要输的干干净净。要么就不做,做了就要一条道走到黑。慈禧太后据说如何如何厉害,也只不过是有些权谋手段,有些小聪明罢了。
不过这一切都暂时跟林永昌没关系,在张德成离开后,他立刻就安排李大眼准备带兵南征。第一批的士官学员毕业后被补充到了第一和第二团里面,这两个团共有3000千人,是最为精锐的部队,全部都被划拨到了南路军中。
此外,林永昌还将两百多名蒙古骑兵的指挥权给了李大眼,将这么多的精兵强将集中到了一起,就是要尽快地拿下河北的南部。
李大眼腰间插着左轮,挂着长刀,还背了一杆步枪,拍着胸脯道:“大哥你就放心好了,此去必然大获全胜!”
林永昌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是大将,不是普通的士兵,打仗的时候不要冲的太猛了!”
“身先士卒士兵们才会有士气!”
林永昌连连摇头,“那是中低级军官干的事情,你手下现在有了三四千人,加上民夫和辎重营,差不多有五六千人了,哪里有统兵万人的大将还冲杀在第一线的?”
李大眼说道:“我不冲在最前面就是了。”
“好,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
不打出去也不行了,保定一地是养不起这么多军队的。贫民实在是太多了,拖家带口来入伙的人实在是太多,部队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虽然对李大眼有些不放心,但是这人没有太多心思,就是一心要打仗,那就让他去打仗吧。有这么多精兵强将,只要不对上袁世凯或是聂士成,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李大眼领兵南下,先后占领易县,涞源,顺平,唐县,望都等地,攻下了邯郸后,在他的老家停留了几天,手中的队伍像是吹气球一样滴膨胀到了两三万人,接着又夺取了安阳,焦作,濮阳,一直打到了黄河边上。
在南路军出发后,林永昌留王琦守备保定,抓训练,春耕,土地改革,镇压叛乱等一大摊子事,自己亲自领兵北伐,在夺取了灵丘,浑源等地后,杀入了云州地区,跟当地的义和团联系,占领了整个宣化,然后兵围大同。大同城坚池厚,从两千年前开始就是要塞型的城市,林永昌手中没有重炮,面对大同高大厚实的城墙,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进军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占领城市,扩大部队,还有其他的一系列事情都是要时间的。等到北路军来到大同城下的时候,面对的是高大厚实的城墙和早有准备的数千守军。
义和团闹得最凶的是山东和直隶,山西这边的义和团也有,但不像是山东河北那样随随便便就是几万十几万人。林永昌率兵杀入山西,接连击败朝廷官兵,让一部分“扶金灭洋”的义和团又回到了“扫金灭洋”的道路上来。
林永昌对“扫金”和“
灭洋”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不管是朝廷官兵还是洋人,只要能为我所用的,那就拿来用用。要是不能为我所用的,就随便他们去死好了。到了大同城下的时候,他手下的兵马也膨胀到了三万多人,甚至还有了几十个洋人,都是沿途碰到的,或是其他义和团送过来的。
人马虽然多了,但里面大部分都是来混饭吃的,能打仗的人很少,还不到八千。面对大同的城墙,三万大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林永昌让收服的义和团进攻了一次,城上火炮齐鸣,当场就打死了十几个人,剩下的人一窝蜂地退了回来。
这些义和团的战斗力很糟糕,野战里面只能壮壮胆,打仗全靠人头,几次跟官兵打仗都是死伤惨重。要不是林永昌在边上看着,他们就要被官兵打败了。从保定出发的时候,林永昌手上有一个甲种团,来了山西后,又拉起了两个乙种团。
什么是甲种团?一水的洋枪,火力强劲,而且人数最多,足有1500人,战斗力很强。乙种团就只有几十支洋枪,还有几百条土枪,其他的都是大刀片子和长枪,人数只有1000人。此外,林永昌手下还有好些个丙种团,全部都是冷兵器,也就是能对付一下土豪劣绅,碰上了官兵的巡防营都很难打赢。
因为有外挂在身的缘故,林永昌将敌我双方的兵力布置看的一清二楚,每次都能调集几倍的兵力和火力,将官兵打的晕头转向,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完蛋了。所以他才能长驱直入,直接穿越了太行山脉,杀到了大同城下。
现在林永昌也能清楚地看到城中有2800多人的兵力,但是城中官兵被拳匪吓坏了,躲在城里面不敢出来,这就有些不好办了。强攻未必不能打下来,毕竟城中的兵力和火力都处于劣势。但是林永昌舍不得拿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精锐去撞墙,就算是一个换三个他也亏啊。
可是大同城又不能不拿下来,这里是山西北方的军事重镇,还是连接蒙古草原的门户,无论是从军事,政治还是经济的角度,都不能不拿下大同。不过他现在不着急,大洞很重要,但是整个山西更重要。
第六十七章 攻城
从战略上来说,朝廷已经是冢中枯骨,时日无多。但是从战术上来说的话,朝廷依旧依旧有着五十万大军。这么多人,哪怕很多军队调不动,哪怕有很多吃空饷的,哪怕很多都是战五渣,但那毕竟是几十万军队,不是临时拉出来的饥民所能比的。
林永昌对此有很明确的认识,在起兵的事情上,他显得很激进,杀入山西后也是狂飙突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席卷了晋省半壁。但是再快也还是会碰到大同这样的情况,要是不先去占领宣化,要是不将两个主力团给李大眼带走,说不定能在第一时间抢占大同,也只是有可能而已。
可是没有那么多如果,要是不派李大眼南征,邯郸和河北南部没那么容易拿下来,侧翼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要是不先占领宣化,就不能让王作霖和王老在他们动起来。林永昌真是服了他们,造反都拖拖拉拉的,搞什么啊!
王老在,赵二虎等人带了七八千兄弟过来帮忙,王作霖在分兵攻取整个张家口之余,也亲自带兵来到了大同城下,加上这几天踊跃参军的山西老表,林永昌手上的兵力已经膨胀到了五万多人,而且人数每天都还在增加。
“大帅,城中兵少,我们四面一起攻打,叫官兵首尾不能相顾!”
铁匠王老在很是悍勇,主动请战,说只要能给他几百条洋枪,就能把大同打下来。林永昌先是不置可否,骑马围着城转了一圈,然后否决了王老在的提议。不是他舍不得那几百条洋枪,要是能把大同拿下来,就算是给出去一千条洋枪都是值得的。、
但是他很怀疑王老在和赵壁那些人的战斗力,城里面是只有不到三千官兵,可是城中的壮丁不少。宣化知府李肇南逃入大同城后,动员了许多壮丁上城防守,强攻这样的要塞型城市,那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没有扫清外围的据点和堡垒之前,强行攻打大同不可取。
“那就先把外面的那些据点打下来!”
赵二虎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副官兵的棉甲,看上去倒是英武非凡,帽子上那根长长的盔枪就像是一根避雷针。要是打雷的话,说不定会把他电成一团焦炭。
这些义和团的首领对林永昌的实力是认可的,几万大军,还有那么多的洋枪,都是他们无法对抗的存在。可是他们又有些不服气,姓林的又不是他们河北人,凭什么号令河北的英雄豪杰啊?
王作霖也有些不是太舒服,明明自己才是大哥,怎么现在要反过来听大林子的了?
但是谁叫林秃子现在名号最响,兵马最多呢?看着林永昌麾下的那几支精锐部队,王作霖就很是后悔,要是他自己早点动手,现在号令群雄
挥斥方遒的就是他了。可是话又说回来,谁能想得到林永昌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能弄出这么大的声势?
看似强大的朝廷一推就倒,现在半个河北和小半个山西都已经姓林了!
赵二虎等人见了眼热,私下里商议说他们不能就这么被比下去啊,必须要多立些功劳,叫姓林的知道他们的厉害,才能保住地盘和兵马。现在林永昌不想强攻大同,赵二虎他们就跳了出来,说是请林大帅在边上掠阵,他们去攻城就是了。
这一次,赵二虎和王老在他们没说要洋枪了。林永昌将缴获的一些鸟枪,抬枪,劈山炮,刀剑等武器拨给了他们一部分,然后让自己麾下的步枪兵提供掩护和火力支援。
赵二虎等人得到了一些枪械,胆气更加雄壮,他们围了大同三面城墙,留下了北面,做“围三厥一”之状。王老在,赵二虎,赵壁,王传珠等人先在自家部众中开坛做法,烧符化水,在喝了符水后,义和团士兵高呼刀枪不入,然后就开始攻城。
城上守军又是开枪又是放炮,打死打伤了不少义和团士兵。但是那些人也真是悍勇,硬是顶着枪炮冲了上去。城上的士兵探头射击,第三团中使用莫辛纳甘的精锐射手趁机开枪,毙伤了不少守军。
战斗开始后,枪炮声大作,方圆十里都听得见。守军不光是放枪放炮,还向城下扔石头和倒金汁。所谓的金汁就是人畜粪便煮得滚烫,倒在人身上后会造成感染,在这个时代很难救治过来。这玩意在中国用了几千年,守城的时候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就是整个大同城都被恶臭的气味所笼罩,让人中吐欲呕。
臭是臭了一点,只要有用就行。城上的守军也被熏的想吐,在倒金汁的时候,有人被子弹射中,金汁在城头上洒了一地。子弹打在城墙上,碎屑乱飞,不时有人被击中,惨叫着倒下。义和团的士兵拎着猎枪冲到城下,对着城头上连连开枪,然后拿着大刀片子就往上冲。
但是大同的城墙太高了,爬上去真的不容易。而且城墙上遍布着马面,射击口和各种防御工事,义和团士气高昂,好几次杀上了城墙,却始终未能达成突破,反而折损了不少的勇士。激战持续了三个多时辰,义和团士兵给了守军以很大的杀伤,但是始终没能夺取城墙。
到了傍晚的时候,义和团终于打不下去了,在鸣金声中黯然撤退到后方的营地。赵二虎穿着棉甲登上城头,仗着武艺高强砍杀了好几个敌人,后来身上挨了一枪,要不是部下拼死抢救,就要交代在城头上。
看到义和团这么拼命,林永昌很是感慨,命令将那些伤员全都送入伤兵营救治。
攻城只进行了一天,义和团就打不下去了,林永昌也不愿意强攻,就派兵扫清了城外的各个据点,切断了大同与外界的联系,将守军困在了城里。然后在城外挖掘壕沟,竖立栅栏,做出了要进行长围的姿态。
晚上的时候,林永昌将王作霖,赵壁,王传珠等人请过去议事。在山西抓到的秀夜袭群:六玖四九,③陆一叁五才阎百川在边上记录,本来这活是师爷汪海干的,但是在起兵之后,汪海说要回家看望老母亲,细软跑了。林永昌骑马追了上去,把汪海吓得浑身哆嗦,以为林秃子是要来杀人灭口。
林永昌当然不是去杀人的,杀人干什么?他又不是山大王。林永昌给了汪海一笔钱,将其礼送出境了。天要下雨,师爷要走,那就让他走吧,大家好聚好散。
第六十八章 南下
阎百川不是正儿八经的秀才,他只是读过一些书,被人称作是秀才,但是并没有参加过科举,也没有功名。他在14岁辍学,随父阎书堂到五台县城内自家开设的吉庆长钱铺学商,参与放债收息及金融方面的投机。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今年年初,阎锡山在一次投机中惨败,负债累累,父子二人被迫跑路躲债。
在跑路的时候,阎百川跟阎书堂就被捉来军中干活了。阎书堂在军中效力,阎百川则是被林永昌放在了身边。军中有很多文书工作,包括后勤补给,统计战功,阵中日记,作战报告等等。第三团是主力团,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不缺人手,新成立的那几个乙种团里面不光是缺枪缺装备,也缺少合格的军官和识文断字的人。
不多时,王作霖,王虎,王老在,王传珠......张家口那边姓王的义和团首领可真多,还有赵壁和裹着纱布的赵二虎等人都进入了帐篷。这些人都是一方豪强,王作霖还是林永昌的结拜大哥,他们手下有成千上万的兵马,平时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现在见了大光头之后却都是凛然生惧,态度变得拘谨和恭敬起来。
解锁了【天朝日不落】系统的所有功能后,【威望】,【力量投射】,【正统性】等功能都被打开了,还能看到朝廷的【天命】值。朝廷的【天命】已经降到了
50以下,挂上了各种各样的DEBUFF,不过好像对士气并没有什么影响。林永昌不想拿天命,那玩意是封建的时代的,谁拿谁完蛋。这都二十世纪了,该换个玩法了。
在解锁了的那些功能里面,【威望】主要依靠战斗来获取。己方军队不管是谁率领的,只要打了胜仗都能增加威望值。李大眼已经杀到黄河边上去了,林永昌这一路过来破军杀将,攻城拔寨,这么多战斗打下来,【威望】值已经到了+55,给他带来极强的气势,其他人在看到他的时候都是心中凛然。
“都坐吧。”林永昌让拘谨的众人入座,然后说道:“今天大家打的不错,杀伤了不少敌人,重挫了城中守军的锐气。所有的伤员都由中军来救治,再拨给赵二虎,王老在和王传珠每部快枪一百支,子弹三千发!”
他已经发现了,子弹比枪更金贵。主力团的士兵还好,其他各部的人放枪就没个尽头,打起来总是拼命地射击,不把子弹打光就不肯罢休。现在林永昌已经是在数着子弹过日子,跟朝廷官兵打仗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要是现在把子弹用光了,后面怎么打仗?
给赵二虎他们的枪都是从官兵那里缴获的,各种型号都有,子弹也不多,干脆拿出去当做奖赏。赵二虎身上绑着绷带,面色惨白,闻言叫了起来,“明天再让我攻一次,就是拿头去撞,也要把大同的城墙撞开!”
众位头领看着纱布上有鲜血沁出来的赵二虎,都是佩服不已。这人是真猛啊!顶着枪林弹雨冲到了城头上,伤成这个样子了,还这么猛!真以为自己是赵子龙啊!
林永昌壮其言,但还是安抚赵二虎,“不急,他们喜欢呆在乌龟壳里面,那就让他们呆着好了,我们先去打太原!”
大同是很重要,非拿下来不可,这里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整个晋阳,不拿下大同,就没法以山西作为基地。在夺取保定后,在当地修建了一些小型的七爷,像是水泥厂,火柴厂和砖厂,但是并没有修建最重要的钢铁厂。
修建钢铁厂,哪怕是用【土法炼钢】的办法,也要很长的时间才行。在保定和河北其他地方建钢铁厂,很容易被战火波及。要说地理环境,河北大平原肯定是要胜过山多地少的晋省,但是把钢铁厂建在河北可不太让人放心。
四通八达的平原上方便是方便了,敌人打过来也很方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还是在表里山河的山西更安全。只要守好了那几处通道,就不用担心被人偷袭。就算敌人大举来攻,凭借地理优势也会好守一些,而且还有广阔的河北平原作为缓冲。
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迅速拿下山西的前提下,朝廷虽然腐朽了,可还是有许多军队的。现在大同打不下来,那就留一部分军队围困,主力大军南下去攻打太原。太原是山西的首府,但是兵力并不算多,防御也不如大同这般坚固,只要框起来A过去就行。
林永昌对王作霖道;“王虎带一部分人跟着我,大哥先带兵返回张家口,防备武卫军来袭。”
武卫军是朝廷掌握的精锐部队,现在深陷河北山东的义和团大军包围之中,边上还有列强的军队虎视眈眈,按理来说是不会舍弃拱卫京城的职责去攻打张家口,乃至于杀到保定或是大同来的。京城里面现在也已经有了不少的义和团,据说还有人想要冲到皇宫里面去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起干掉。没错,现阶段的义和团就是这么的狂暴。
但是打仗不能一厢情愿,万一呢?林永昌也看出来了,王作霖在这边待的很不自在,不如就让他回张家口去吧。王作霖也不矫情,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大军分别开拔,王作霖带兵返回张家口,主力大军南下太原。林永昌则是带着第三团埋伏在大同城外,要是守军出来追击,就趁机杀进城中。但是等了两天,城中的守军是岿然不动。不是他们识破了城外有埋伏,存粹是因为害怕,不敢出城。
面对这样的怯弱之辈,林永昌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留下了几千人继续围困大同,自己带着主力去攻打太原城了。
当看到消失了两天的拳匪又出现在了大同城外,守军都是后怕不已,纷纷称赞李肇南李巡抚有先见之明,没有中敌人的诡计。李肇南满口苦涩,他之前是宣化巡抚,是靠着科举进入仕途的,不可能是笨人。城外的拳匪数量少了许多,剩下的人去哪里了?
这还用说么?肯定是去打太原了啊!
他在任上丢了宣化,按照朝廷的法度即便不砍头,也要流放伊利。李巡抚也想着要戴罪立功,但是守军对拳匪怕得要死,他也不敢带着这帮子人出去打仗。现在只希望能守住大同,等着朝廷天兵到来,到时候看在他帮着守城的份上,从轻发落。
第六十九章 攻城
太原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
城,是山西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太原城“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全城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这里还是晋商的大本营,晋商八大家的本部都放在太原城里。
自从义和团兴起后,闹得最厉害的是山东,其次是河北,山西也有不少,虽然声势不如山东那么浩大,但是人数也不少。林永昌带兵杀过来之后,那些大师兄二师兄们纷纷起事,他们或是杀戮,或是驱逐当地的官吏,占领了不少的城镇。
太原附近的驻军最近就在忙着平定各处的拳匪,整个晋阳都打成了一团乱麻,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北上去解大同之危。林永昌在大同城下待了四天,固然是因为不想折损精兵强将,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要“围点打援”,想要把太原的守军吸引到大同城下。奈何太原这边的官兵跟本地的义和团杀得难解难分,根本就没有出兵北上的意图。
那林永昌也不搞什么兵法了,点起大军就朝着太原杀了过来。大同很重要,但是太原更重要,还是先去打太原吧,等夺取了太原,再回头攻击大同不迟。他之前使用了“围点打援”,但是太原这边的官兵没有上当,于是立刻麻溜的使出了“声东击西”,假装围攻大同,实际上主力奔着太原就过来了。
这一次使用的兵法达成了突袭的效果,打了太原一个措手不及,却还是没能趁乱夺取太原城。原因很简单,山西巡抚留了三四千兵马在城里。即便太原周围的局势已经糜烂了,官兵跟乱党打的难解难分,巡抚大人也没把保命的兵马撒出去。
林永昌率领第三团倍道兼程,突然出现在太原城下,差点就夺取了城门,可还是功亏一篑。说起来,还是他自己不好,将第三团的士兵练成了精锐,假扮成了商人去抢城门,但是精锐跟杂兵有很明显的区别,吃饱了的人跟吃不饱的人精气神是完全不一样的。
城中的守军本来就被各处的乱党弄得神经紧张,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情况不对劲,立刻开枪放炮,将整个太原城都惊动了。林永昌见状就改变了战术,将太原城给围了起来的时候,分兵抄略周围的城镇和村子。
官兵中的很大一部分还在外面跟乱党打仗,林永昌靠着外挂,每次都准确地抓到了官兵的位置。士兵们先是潜伏靠近,一通急速射后果断发起了白刃冲锋。官兵被打的晕头转向,在闪亮的刺刀和长枪面前,根本就没能抵抗几个回合,没被戳死的都投降了。
秉持着打“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的原则,林永昌每次都是集中了两三倍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所以几次战斗都是全歼。等到将周围的官兵肃清的七七八八后,主力部队返回了太原城下。
这时候林永昌手上的兵力已经进一步的膨胀,达到了八万多人,这还不算围困大同城的兵马和张家口的王作霖部。现在的局势很好,是大好,不是小好。本地的起义军也纷纷拖家带口的赶了过来,使得太原城外的兵力变得更多,粗略估算,差不多有十万人了。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