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05章

作者:风兮破地

  “喂,喂,是师部吗?这里是........喂?喂?”

  连长放下了电话,骂道:“怎么断线了?”

  “应该是电话线被炸断了。”

  “那还不快去修?”

  “两名通讯兵都牺牲了,我们现在分不出人手。”

  “哒哒哒哒哒!”

  机枪子弹在堑壕边上,泥土飞溅,战士们不得不缩回了战壕里面。“连长,敌人又上来了!”

  “轰!”“轰!”“轰!”

  几发迫击炮炮弹落在阵地附近,将一处机枪阵地炸毁。连长抬头一看,最后一挺重机枪也完蛋了。不是机枪组转移不及时,而是敌人太多了,重机枪刚架起来,敌人的炮弹就砸了过来。

  连队中还有不少的轻机枪,迫击炮也有不少,但是还能继续作战的战士太少了。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战斗后,部队减员严重,现在他们一个连只有不到一个排的兵力了,但是需要防守的战线还是那么长。

  澳大利亚人的数量优势太大,连续不断的冲击之下,这段建立在土丘上的防线岌岌可危。而且电话线被炸断,电台又出现了故障,没办法向后方呼叫炮火支援了。

  但不管怎么样,战斗还要继续下去。

  连长从战壕中探出头来,高声呼喊道:“射击!”

  相泽三郎用步枪朝着迎面冲过来的敌人不断射击。子弹在空中呼啸,让人胆战心惊,更令人害怕的是不断落下的炮弹,谁也不知道炮弹会不会掉落在战壕里面。但是他不能害怕,作为这个步兵连的连长,他必须勇敢地为所有人做出表率。

  敌人越来越近了,相泽三郎缩回了战壕里面,调整了标尺,然后换了个地方重新射击。将敌人套入准心,扣动扳机,被锁定的目标浑身一震,仰天倒下。

  相泽三郎拉动枪栓,将另外一名敌人套进准心。一秒钟后,那名敌人也变成了地上的尸体。

  他用步枪射杀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但是澳军数量太多了。那些家伙顶着枪林弹雨冲到了阵地面前,相泽三郎只能扔下了步枪,抄起了冲锋枪对着冲到近处的敌人猛烈开火。

  冲锋枪的射速要比步枪快得多,只是十几秒钟的时间,子弹就已经打光了。相泽三郎讯速地更换弹匣,几梭子下去,子弹又打光了。敌军已经冲到了跟前,来不及往弹匣里面装填子弹了,只能是有什么用什么。

  扔了两枚手榴弹,打光了手枪中的子弹,相泽三郎抄起了步枪,声嘶力竭地叫喊道:“上刺刀!”

  这是第几次反冲锋了?相泽三郎疲倦欲死,早已经不记得具体的次数,他只知道这几天来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每次白刃战都会有很多战士倒下,现在一整个连队的兵力都凑不齐一个排,而敌人的数量呢?乌泱泱地一片。相泽三郎的心中生出绝望的情绪,或许,这就是最后的时刻了吧?

  坚守了这么久的阵地终究还是要失守了,相泽三郎的心情很沉重,他没有回头去看麾下的战士。已经没什么可看的了,整个连队都将.........

  不远处,面梦狰狞的敌人突然露出震惊和恐慌的神情。不是一个两个这样,而是一大片敌人都这样。接着,澳军士兵忙不迭地转过身躯,朝着来时的道路狂奔。

  相泽三郎不明白这是怎么了,他甚至没有生出劫后余生的喜悦,只是下意识夜袭群:陆⑨肆玖,叁⑥壹叁五地冲了上去,想要将最近的敌人杀死。但是他太累了,没能追上敌人的脚步。

  “腾腾腾腾..........”

  发动机的声音在边上响起,压倒了机枪的嘶鸣声和炮弹的爆炸声。相泽三郎转过身来,见到了如同怪兽般的钢铁战车正在滚滚向前。

  “坦克........”

  出现在相泽三郎视野中的不止一辆坦克,而是密密麻麻的一片。神尾光臣要的不是挽救濒临崩溃的战线,而是要进行一场反突击作战。他将整个装甲团都给派了出来,配合着最后的预备队,向澳大利亚军队发起了凶猛的反扑。

  无所谓侧翼和正面了,到处都是澳大利亚人,装甲团只管朝着既定的方向一路狂奔,他们的目标是敌军的重炮阵地和前线指挥部。

  驻澳军的兵力太少,没办法发起全面反击,即便是有四十多辆坦克,也只能挑选一两个重点目标进行攻击。对驻澳军要塞威胁最大的就是澳大利亚军队的重炮部队,那些210mm和280mm口径的大炮射程远,威力大,对要塞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只要摧毁了澳军的远程重炮,筑垒地域就能一直守到弹药耗尽为止。凭着75mm榴弹炮和步兵炮是没可能啃下要塞的,澳大利亚人的轰炸机也做不到那样的事情。

  装甲团的反击非常顺利,虽然驻澳军的步坦协同战术还不是很纯熟,但是打的还是很顺手。之前的战斗中,驻澳军一直没有出动装甲部队,这使得澳军放松了警惕。澳大利亚人有一些反坦克炮,数量不多,但还是有的,可是那些反坦克炮都没有部署到前线来。

  对战壕和要塞的攻击需要的是重炮,重型迫击炮,还有勇猛的步兵,澳大利亚人往前线不停地堆积步兵和炮弹,反坦克炮则是被扔在了后面。

  驻澳军装甲团碾碎了澳大利亚人的微弱抵抗,径直杀向了澳军的炮兵阵地。

  火炮的口径越大,威力就越大,也就会越发的沉重,越发的难以移动。无论是210mm榴弹炮还是280mm榴弹炮,都是移动困难的技术兵器,当驻澳军的坦克杀过来的时候,澳军的炮兵都傻了眼,他们是炮兵,连步枪都没几杆,拿什么去抵挡坦克?

  将炮口放平?别开玩笑了,阵地上部署的是超重型榴弹炮,是要在先地面上用水泥浇筑炮台之后,才能使用的超级武器,急切之间哪里来得及转向和放平?

  就算真的能做到那种事情,因为射速的原因,也很难对杀到近处的坦克部队造成有效杀伤。

  “坦克!”

  “天啊!这么多坦克!”

  “我们该怎么办?”

  “跟......跟他们拼了!”

  第七百五十八章 战争与和平

  拼是拼不过的,肉体与钢铁碰撞的后果是被碾成肉酱。在几个勇敢的人被坦克上的机枪撕碎后,剩下的人只能举起双手投降。也有不想投降撒腿就跑的,却多半被搭载坦克而来的步兵射杀。

  夺取炮兵阵地后,驻澳军炸毁了那些造价昂贵的超重型榴弹炮,然后带着俘虏从原路返回。

  坦克当然是陆战之王,但是也需要步兵的保护。伴随装甲团一起行动的步兵已经伤亡了三分之一,数量不足以掩护一整个装甲团了。澳军的数量优势太大,驻澳军装甲团没有去踹敌人的指挥部。

  打退了澳大利亚人的进攻后,驻澳军忙着恢复被破坏的阵地,重新拉起了铁丝网,埋设了地雷,准备迎接敌人下一次的进攻。

  这一次的反击,使得澳大利亚人两天来的战果尽数化作了乌有。这也就罢了,糟糕的是花费了巨额资金买来的超重型榴弹炮都被炸毁了,没有那些大管子,该用什么去攻打联盟的要塞和炮垒?

  还有更糟糕的消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返回了墨尔本,联盟的援军已经抵达了卡那封,驻澳军的实力大增,澳大利亚军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该死的美国人!”

  “明明说好了会挡住【人革联】的舰队,但是他们却夹着尾巴逃跑了!”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唯有继续进攻,将邪恶的异乡人赶出澳大利亚!”

  被澳大利亚人诅咒的美国佬有他们自己的苦衷。美国陆海军的军事科技水平都不高,美国政府不愿意单独跟联盟来一场全面战争。而现在其他列强都在忙着瓜分大英帝国的遗产,没有国家愿意和美国一起对抗【人革联】。

  明明有肉可以吃,却偏偏要去啃石头沙子,这不是有病么?

  没有其他列强帮忙,美国政府胆怯了。另外,英国的红白内战中,英国政府渐渐不支,王室和上层社会人士逃到了加拿大,英国不可避免地将要被染成红色,工团主义英国即将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工团主义英国和法兰西公社结成了同盟,重新组建了英法同盟,夺回了对大西洋的控制权。美国要是在这个时候跟联盟开战,很有可能........不,是必然会丢掉在非洲的利益,而且拉丁美洲将会再一次的挣脱美国的束缚。

  种种因素凑合在一起,导致了美国政府在最后关头将第七舰队撤走了。虽然没有能拦住【人革联】的舰队,但是美国并没有放弃澳大利亚,为了遏制联盟的继续扩张,美国政府给澳大利亚送去了更多的武器装备,希望将澳大利亚变成另外一个布尔战争。

  死多少澳大利亚人都无所谓,付出一些代价也无所谓,只要让【人革联】流够鲜血就行。就像是联盟曾经在墨西哥做

  的事情那样。

  澳大利亚人的武勇,或者说野蛮,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武器,就能爆发出强劲的战斗力来。让联盟和澳大利亚人去厮杀吧,伟大的美利坚只管坐山观虎斗就好。

  的确,联盟在澳大利亚陷入了战争的泥潭,被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影响了国内的建设。澳大利亚共有76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么庞大的国度,想要压服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久之后,从澳大利亚人的屠刀下逃得性命的华裔进入了联盟控制的区域,带来了澳大利亚人搞大屠杀的影像资料,这在联盟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媒体翻出了澳大利亚人的旧账,声称现在的澳大利亚政府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澳大利亚人,现在那些所谓的澳大利亚人都是外来的殖民者和侵略者,并宣扬联盟应当为澳大利亚当地的土著居民主持公道。

  美国政府一边给澳大利亚输送军火,一边在报纸上拱火,希望双方打得激烈越好。除了给澳大利亚提供陆军装备之外,美国政府还卖给了澳大利亚一些潜艇,希望澳大利亚海军能像德国海军那样,一个月也能击沉六七十万吨联盟的船只。就算没有六十万吨/月,一个月能击沉二十万吨舰船也是好的。

  但是美国的潜艇质量不够好,澳大利亚也没有海军传统,兼且联盟的驱逐舰上装备了声呐和深水炸弹,澳大利亚的潜艇很快就沉没在了海洋的波涛之中。

  澳大利亚人的海军战斗力不怎么样的,但是他们的陆军非常顽强,就像是当年的布尔人那样,非常的坚韧,即便是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也没有崩溃,而是再撤退之后舔舐伤口,继续打了下去。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媒体上进行了大量的宣传,说是联盟会杀光所有的澳大利亚男人。宣传是要讲究策略的,宣传“杀光所有男人”就比“杀光所有人”更有效。

  男人要是被杀光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就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澳大利亚人对本地土著和有色人种进行了大肆屠杀, 自然也会担心同样的事情会落到他们自己的头上。因此,虽然他们在战斗的第一阶段失利了,但是澳大利亚并没有接受联盟的停战要求,而是动员出了更多的部队,准备继续打下去。

  也有可能是联盟开出的条款让澳大利亚政府没办法接受,所以他们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战争是澳大利亚人发起的,如果要结束战争状态,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人革联】外交部开出的条件是:将澳洲的北部地区,从卡那封到班德堡,大约是澳洲3/7的土地全部割让出来,联盟将会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北澳大利亚自治领;另外,澳大利亚政府还要赔偿联盟12亿人民币的战争赔款。

  澳大利亚政府一来不愿意割地,二来不愿意赔款,这么多钱,能买多少枪炮?超无畏战列舰都能买上好多,有这么多钱赔偿给联盟?还不如继续打下去,学布尔人那样,打出一个和平来!

  第七百五十九章 边打边谈

  “澳大利亚政府拒绝了我方的停战条款。”

  “哦,澳大利亚人不肯同意吗?那就只能让他们认清现实了。”

  澳大利亚人的主体是被流放过去的罪犯,以及罪犯的后代,他们几乎完全灭绝了当地的土著,虽然干了很多邪恶残忍的事情,但也不得不承认,那些家伙是有几把刷子的。

  之前的战斗中,澳大利亚人拿着相对落后的武器,差点就将驻澳军给推下海了。

  “需要找一些当地土著居民成立澳大利亚政府吗?”

  “不需要。”

  林永昌摆了摆手,“英国政府虽然逃到加拿大去了,但是英国的内战还没有结束,就算英国的内战结束了,也没有力量来管澳大利亚的事情。我们不求速胜,只要稳扎稳打就行。”

  有很多同志对此持有不同意见,“如果不尽快解决澳洲的问题,每年将会支出大笔军费,这会严重拖累国家的建设。”

  “迟则生变,即便英国没有力量介入澳大利亚的事情,不代表其他国家没有力量介入。美国海军就曾经拦截过我们的舰队,差一点就引发了我们和美国的战争。”

  “上一次美国海军退让了,下一次呢?不能将希望放在美国人的软弱和愚蠢上。”

  既然林主席让同志们畅所欲言,那么大家就将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有世界大战和布尔战争的前车之鉴在,没人赞同稳扎稳打。军委对澳大利亚的作战计划简单而有粗暴,将所有的主力舰都调过去,将澳大利亚的重要港口和沿海城市都给轰平了,不信澳大利亚人不屈服。

  要是还不行,那就照搬解波兰的解决方式,调集超过五十万陆军,四百辆坦克,三千架飞机,集中数倍于澳大利亚军的兵力和火力,以狂风暴雨般的攻势打垮对手。

  人民军

  打仗向来都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的,即便是在全局上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也要在局部战场集中兵力和火力打歼灭战。

  但是林永昌这一次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是他担心美国的海军的。美国海军在二十年前被东门打断了脊梁骨,这些年来,美国海军一直将联盟海军当做是假想敌。从纸面数据上来看,美国海军的总体实力接近于联盟的两倍。

  将五十万军队送到澳大利亚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要是美国将所有的主力舰都给调到澳大利亚来,横插一杠子怎么办?陷入澳大利亚战场的军队岂不是要落到缺乏补给的境地?

  联盟海军一时半会是没办法打垮美国海军的,现在开战的话,甚至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美军舰队压着打。

  美国有很大的可能不会那样做,但若是林永昌自己,绝不会放弃这样的大好机会。50万大军至少要100万后勤部队,要是这么多人被歼灭了,绝对是要伤筋动骨的。

  林永昌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王传珠和王作霖等人都不是很认同。“美国政府应该不会这么做,在澳大利亚和我们拼个你死我活,对美国人有什么好处呢?”

  确实,美国佬一向是无利不起早的。但是如果出现了万一呢?

  “就像同志们刚才说的那样,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敌人的愚蠢上面。”

  林永昌对着众人说道:“先尽量让澳大利亚退出战争,在停战条款上面,我们可以作出一定的让步,战争赔款可以削减。我们也可以不在北澳大利亚建立自治领,只要达尔文和北部其他几个港口五十年的运营权。”

  “主席的意思是边打边谈?”

  “对咯,就是这样。对澳大利亚要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只怕澳大利亚人不会同意。”

  即便澳大利亚政府同意,同志们也不太愿意就这么简单滴放过澳大利亚。不久前,澳洲人对原住民和有色人种再次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消息传回联盟后,引发了广泛的愤概和讨论。

  很多人认为,应当让澳大利亚白人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澳洲应当是澳洲人的澳洲,而不是殖民者和罪犯的澳洲。

  林永昌听说过这些事情,他也对澳大利亚人搞大屠杀的事情非常愤怒。但是,将澳大利亚白人送走并不是好主意,主要是做不到。澳大利亚有好几百万白人,将这么多人迁走是很难办到的,除非先将他们彻底打服。

  但如果已经将澳大利亚人给打服了,那又不需要将他们给赶走了。

  “若是澳大利亚政府始终不同意停战,那我们就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力发展海军,主力舰吨位要达到美国的八成,最好是十成。此外,还必须在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和巽它群岛建设港口和机场。”

  众人低声议论了起来,大力发展海军,难道是要将战略重心放在海外?那印度该怎么办?

  解放东南亚后,联盟打通了从陆地上前往印度的通道,只要再解放印度,【人类革新联盟】将会在欧亚大陆上占据绝对的优势。等到将印度整合完毕,然后并力西向,可以从中东一路冲到非洲去。或者跟英法同盟联手,解决掉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如果联盟将重心放在海权上,必然会削弱陆军的发展,在欧亚大陆上就不可能拥有现在的优势。

  以【人革联】现在的体量,是可以在维持大陆军的同时,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但那必然会加重国内百姓的负担。很多同志觉得可以在苦一苦百姓,但林主席应该是不会同意的。

  “这只是备选方案,如果澳大利亚政府答应我们的停战条约,那是最好。如果澳大利亚政府始终不肯投降,那我们就只能选择相信印度的同志们了。”

  英国本土爆发内战后,印度的局势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钱德拉*鲍斯都已经将部队分散,准备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面打游击了,谁知道英国自爆了呢?

  前去征讨印度人民党的部队士气大降,英国本土部队还想要先将叛军消灭掉,然后回本土去保卫内阁和皇室,印度本地的军队却是毫无战意,尚未接战就纷纷溃逃。

  最过分的是有些部队带着武器逃到了印度人民党那边,使得叛军的声势大振。除了印度人民党纸外,印度各地的土邦也出现了大量的起义军,整个印度陷入到了非常混乱的局势中。

  钱德拉*鲍斯所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实力大增,但是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很多地方上的实力派对印度人民党是持敌视态度的。甘地和他的追随者就一直和钱德拉*鲍斯对着干,在英国内战后依然如此。

  第七百六十章 扩大

  印度的情况要比中国更复杂。印度次大陆上将近4/5是印度教徒,差不多1/5是穆斯林,还有一些别的信仰,但是人数都很少,主要是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这两大宗教

  之间的冲突从来就没有

  光是一个信仰不同的问题就注定了印度会被撕裂开来,还有语言,文化和种姓制度的问题。印度的各个土邦之间语言都没有统一,光是有统计的语言就有上百种,连说话都不一样,能有什么凝聚力?

  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

  钱德拉*鲍斯和印度人民党想要统一印度次大陆,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现在印度各界有志一同,想要将英国佬赶走,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工团主义英国和君主立宪英国都没办法阻挡印度打伤的这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