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然而嘉仁还不到五十岁就离世了。
林永昌动身前往东京吊唁,不是因为大正天皇的离世会引发日本政局的动荡,就算真的会有那种事情发生,联盟的陆海空三军也能将所有的不稳定因素给镇压下去。
但那种事情能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联盟拿走了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将大量的日本人迁往了澳大利亚,还有波兰和圣彼得堡等地方,日本列岛上真的有人敢动什么歪心思吗?
关东大地震之后,联盟中央竭尽全力帮助日本人民重建家园,从而深入到了日本的基层组织。现在的日本连半独立性都没有了,完完全全地成为了联盟的一个地区,只剩下的天皇还作为日本地区的象征,但也只是神道教的领袖,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了。
林永昌之所以前往东京,是因为嘉仁算他的便宜岳父,也算他的大舅子,家中小孩子们要带过去给长辈守灵。此外,他还需要代表联盟中央承认日本政府选出的新天皇。
联盟对宗教势力是持打压态度的,但也承认了佛教、道教、东正教、绿教和神道教的存在,这些宗教的首领都是要得到联盟中央的承认才能上任,像是西藏的达赖喇嘛,伊斯兰教的绿先知,还有神道教的天皇,都是如此。
驱逐舰停靠在东京湾的港口里面,林永昌牵着两个小孩子的手,踏上了这片土地。前来迎接的日本政府高官,还有日本籍的将领们一起弯腰鞠躬,“林主席!”
日本人以前动不动就下跪和鞠躬,大正维新之后,他们不下跪了,但是保留了鞠躬的传统,日本的干部们说这是特色,不能不让他们鞠躬,林永昌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只是鞠躬而已,既然日本人喜欢,那就由得他们去弯腰鞠躬好了。在欧亚大陆上生活的日本人好像没有这个习惯,大约只是在日本列岛上才会有这么多的讲究吧。
林永昌牵着两个小孩子,身后还有很多妇人或是牵着孩子,或是抱着婴儿。前来迎接的官员们知道,那些妇人大多是内亲王什么的,还有的是华族家的小姐,不过没人想要探究清楚。
大正天皇去世已经有了几天,葬礼的相关事宜都已经准备得妥妥当当,就等林主席过来给大正天皇陛下盖棺定论,然后就可以入土为安了。
跟随林永昌一起来东京的,除了女人、少年和孩子之外,还有很多日本籍的干部。那些人对大正天皇还是有一份感情在的,回到了东京边忙前忙后地帮着处理葬礼的事情。
在1923年的时候,日本发生了7.9级(也有说是8.1级)的关东大地震,整个东京在地震中变成了一片废墟。光是地震还不会造成关东大地震那么大的损失,主要原因是地震引发了大火,这才是东京几乎被烧成白地的主要原因。
四年的时间过去了,东京城内不再是一片废墟的景象,但依旧能看到地震和大火留下的痕迹。可能要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将火焰焚烧过的痕迹全部清理掉。
因为大正天皇嘉仁也是人民党党员的缘故,林永昌照例的主持了追悼会,念了悼词,然后带着一大群小孩子向遗体鞠躬。
需要由他亲自主持追悼会的人不多,躺在棺材里面的嘉仁算是其中一个。本来吧,按照联盟中央的要求,遗体都是要火化的,但是,也不是说不能有特事特办的时候。
大正天皇在快不行了的时候倒是要求死后将他的遗体给火化了,可是日本政府不同意,认为天皇作为神道教的领袖,应当跟历代天皇一样进行土葬。
也有一些日本同志认为遵照嘉仁的遗嘱,将遗体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江户川。
争论最后被上交到林永昌这里,他觉得这事好办,先火化,一半的骨灰放进棺材里面土葬,另一半骨灰洒到江户川里面去,这样不就是两全其美了吗?
联盟中央提倡火化是为了避免死人与活人争地,也是为了避免尸体入土后造成病菌污染。在“美国大流感”杀死了2000多万人之后,联盟在所能控制的范围内都是强行推广火葬的。
林永昌说的两全其美的办法看上去像是在和稀泥,实际上并不是。
第七百七十八章 准备
“新的天皇已经选出来了吗?”
“是的。皇太子裕仁可继大统,舍此之外,更无他人。”
“年号呢?”
“昭和。”
“昭和吗?”林永昌笑了笑,“那就叫昭和吧。”
昭和天皇裕仁今年不到三十岁,看上去二十年前的大正天皇很像,同样的个子不高,在面对林主席的时候同样的紧张。仿佛是历史的重演,一切又都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但那只是一种错觉而已,并不是真的。
日本政府还在投资建设澳大利亚,准备在北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起来之后,往那边运去更多的移民。按照农业专家的估计,整个澳大利亚至少能养
活2000万人口。现在北澳大利亚自治政府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澳洲,能养活1400万人。
不过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方并不适合种植,而是适合放牧,日本人里面擅长放牧的可不多。联盟中央并没有将北澳大利亚当做是日本的自留地,还迁移的大量的蒙古部落到澳洲,这让日本政府颇有怨言。
日本列岛不是很适合居住的地方,狭长破碎的地形,经常爆发地震、台风和泥石流,留在日本列岛上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要走出去才行。日本政府打算迁走至少一般的人口,澳大利亚只是第一步,现在却多了不少蒙古人,自然会让日本政府有意见。
但是有意见也只能放在心里,不能拿出来说。在解放北澳大利亚的战争中,联盟中央投入了几十亿人民币,这还没算上之前的建设投资,日本政府实在是没办法拒绝联盟往澳大利亚塞人。
日本列岛的大部分地方不适合居住,难道漠北就适合居住了?林永昌漠北的大部分蒙古人都给迁到澳大利亚,也不光是为了占土地,而是有着充足的理由。
蒙古骑兵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是越来越差了,但是在澳大利亚广袤的土地上却是非常好用。要是没有那些吃苦耐劳的蒙古骑兵配合,澳大利亚之战没那么快结束。
澳大利亚的战争结束了,中美洲的战争也结束了,而印度的战争正处于最激烈的时刻。
印度人民军在战争初期势如破竹,马德拉斯共和国的军队连战连败,一路朝着西南方向后撤,丢失了大量的领土。但是打着打着,印度人民军就耗尽了进攻势能,再也打不出歼灭战了。
一方面是师老兵疲的缘故,另一方面,印度的道路太差了,在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之前,印度内陆的交通状况非常糟糕。
马德拉斯共和国的军队在德国军官的指挥下且战且退,撤退时摧毁了所有的火车站,炸毁了铁轨和桥梁,这使得印度人民军的重型装备——虽然不多,但也是有的——没办法利用铁路进行机动。
时间进入到六月后,印度的雨季来临。没有了铁路,详见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泥泞,印度人民军彻底推不动了。战斗倒是变的越发激烈,可是交战双方就像是在泥潭里面打滚的野猪,打得倒是热闹,但是除了消耗弹药、粮食和人命之外,却一直未能分出胜负。
德国志愿军加入战场后,曾经发起过几次反击,却也败给了印度泥泞不堪的道路和时断时续的后勤。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存疑)的德军在离开铁路线后,战斗力同样衰减得厉害。
德军能够在某个方向上取得一些胜利,却没办法彻底打破目前的僵局。毕竟,印度人民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而马德拉斯共和国的军队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前线的战况焦灼,物资消耗非常大,以印度人民共和国的产能,既不能保障前线的弹药消耗,也不能给战士们提供足够的食物。
钱德拉*鲍斯隔三差五的向长安索要援助,声称只要再发动一次全面进攻,就能消灭德国人扶持的傀儡政权。印度人民党需要食物、药品、军装、还需要各种武器弹药,钱德拉*鲍斯想要联盟再支援他们至少400辆坦克和3000架飞机,还要大量的重炮,最好是能将炮手、坦克兵和飞行员一起援助过去。
“印度人民共和国又要援助了?”
林永昌拿起电报看了一眼,不禁连连摇头。仗不是这么打的,钱德拉*鲍斯和印度同志太着急了。
“主席,该怎么回复印度同志?”
“告诉他们,西北方向上的印度自治领和南边的皇室土邦联盟正在进行动员。印度人民军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向前进攻,而是向后撤退拉平战线,缩短需要防守的宽度。”
“只怕钱德拉*鲍斯同志听不进去。”
“听不听是他们的事情,说不说是我们的事情。”
林永昌略一思索,便做出了决定。“让东南亚的部队做好准备,如果钱德拉*鲍斯现在不及时撤退,接下来就要打坎普尔保卫战了。嗯,北方邦和奥里萨邦和会打起来。”
“如果前线真的出现了大溃败,只怕后方的防线也很难守住。”
印度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实力很薄弱,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是大英帝国的原材料来源地和产品倾销地,英国可不会在印度建设重工业,修了一些铁路,那也是为了方便掠夺印度的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
英国人撤走后,印度各地陷入混乱,原有的很多工厂都停摆了,印度人民共和国占据的加尔各答和孟加拉等地也是一样,工业和农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要不是联盟对印度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大力援助,这个政府根本就支撑不起来。一年前,钱德拉*鲍斯和他的小伙伴们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打游击呢。
他们是趁着英国的殖民地
体系崩溃的大好时机,这才占据了大片的领土。满打满算,印度人民共和国出现的时间还不到两年,这么短的时间还不足以让印度人民党完善基层组织,也没办法组织起人民群众,甚至连工农业产能都没有完全恢复。
在中央邦前线的军队就是印度人民共和国的绝大部分野战部队,要是那支军队完蛋了,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很有可能直接崩溃掉。
第七百七十九章 改变
随着联盟的总体实力跃居为世界第一,【人革联】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民党和林永昌对外的论调也渐渐地有了些改变。林主席依旧喜欢说一些“要用谈判而不是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又会多了一些新的说法,“联盟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周边国家减少以及消除贫富差距”,还有关注人权等事情。
具体到印度战场上,联盟给印度人民共和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保证了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不会出现人相食的惨状。
可是,联盟的援助不是无限的。粮食生长出来需要时间,猪牛羊等牲口长大需要时间,出海捕捞鱼虾也需要时间,联盟不可能一直给印度人民共和国输血。
【人类革新联盟】没有这样的义务,也没有这样的能力。钱德拉*鲍斯几次三番地先过长安发去电报,想要更多的援助,然而联盟已经没办法调集更多的粮食给印度人民共和国了。
长安和洛阳等地的物价比之两年前上涨了21%,国内怨声四起。很多地方出现了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情况,除非【人革联】转入战时体制,对食物进行严格的配给制度,不然的话,联盟拿不出来更多的食物援助印度同志。
至于武器弹药,联盟再次给了印度人民军三十多万条步枪,一万多挺机枪,上千门火炮和数倍的迫击炮,这都些都是免费提供给印度人民党的。
林永昌刚开始拉队伍的时候,可没碰到过这么爽快的土豪,二十多年前,他和人民党的同志们那真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到处收集破铜烂铁,依旧没办法做到人手一杆枪。跟八国联军打仗时,还有很多部队用的是冷兵器。
那个时候,能弄到一支步枪,哪怕是过时了的老旧步枪呢,都会被当成是宝贝。
现在的印度人民军却不是这样,他们吃着从联盟运来的各种罐头,拿着崭新的武器,还有飞机和坦克的支援,比中国人民党当初不知道要阔气了多少倍。
但或许是联盟给的援助太多了,使得印度人民军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精打细算过日子,对后勤补给也不够重视,反正联盟老大哥会运来无穷无尽的物资,那还关注后勤干什么呢?
人民军的后勤部队和战斗人员之比是在不断变化的,最开始是1:1左右,到了中日战争期间,后勤人员和战斗部队之比接近于2:1。在澳大利亚战争中,后勤人员和战斗部队的人员比例更是超过了3:1,这才保证了野战部队的战斗力。
而印度人民军呢?后勤保障人员和前线战斗人员的比例低于1:1,这也就比游击队好一点。就算联盟给再多的援助,印度人民军也没办法将物资运到需要的地方去。
联盟派往印度的军事观察团对战事前景非常悲观,认为印度人民军正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要是不能解决后勤补给的问题,前线的四十多万军队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而印度人民共和国对地方上的治理并没有渗入到基层,一旦前线的四五十万军队被歼灭了,整个政权将会轰然倒塌。
“叮铃铃——”
电话铃声响起,秘书拿起话筒,低声说了两句,然后挂断电话,“主席,钱德拉*鲍斯同志想要跟您直接通话。”
钱德拉*鲍斯出生于1897年,现在刚刚三十岁,还很年轻,年轻人做事有激情,但也容易冲动,热血上头后,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
“他有什么别的事情要说吗?”
“钱德拉*鲍斯同志希望联盟能提供更多的援助........”
“陈词滥调。”
“......并希望我国能直接出兵,至少需要一整个军的兵力。”
“哼,印度战场上是兵力不够吗?他们连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搞不清楚,我看就没有出兵的必要了。往中央邦堆积更多的兵力,并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
“那关于援助的事情?”
“没有无偿的援助了。印度的同志们想要什么东西,可以拿硬通货来换。印度盛产黄金,也有白银,联盟愿意出售任何物资,只要给够了钱,连战列舰都能卖给他们。”
印度人民共和国肯定是想要战列舰的,但绝对不会拿黄金来换。现在钱德拉*鲍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陆地上的战争,除非是联盟免费送给印度人民共和国,否则钱德拉*鲍斯只会用贵
金属换取陆军装备。
一些党内的同志对钱德拉*鲍斯等人的做法很不满意,认为他们背离了人民党“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不过林永昌倒是觉得不能对印度同志太过苛刻,他更希望印度同志能够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来。
要是印度人民军创造了奇迹,靠着自身的力量打败了敌人,林永昌只会觉得高兴。只要印度不站在反对联盟的立场上,多一种社会形态的样本是好夜袭群:⑥⑨肆九,叁六壹③五事。
林永昌对印度的事情做出了指示,然后继续看报告。第二个五年计划在1923年顺利完成,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一部分建设债券马上就要到期了,中央必须筹大笔措资金兑付。
虽然因为战争和对外援助花掉了很多钱,但兑付债券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现代国家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的。只要国家信用没有破产,这些金融手段/把戏就能一直玩下去。
党内一直有很多种不同的声音,在经济建设方面,现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稳妥为主,先将国内的债务给还得七七八八了,然后再大力发展经济;另一种声音是应该加快发展的脚步,现在就可以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了。
事物的发展存在外因和内因之分,矛盾也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区别。国家的内部矛盾可以用发展解决大部分,外部矛盾则是要复杂的多。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极大地增强了联盟的工农业实力,解决了之前存在的很多问题,若是能再来一个“五年计划”,国内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将会被解决。
但是,施行“五年计划”的前提是国际局势大致上保持和平状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和平好像已经没什么指望了。
第七百八十章 干净
中央邦,塞霍尔
前几日的瓢泼大雨之后,地面变得越发的泥泞。乌云散去了一些,能见到光亮从云层中投射出来,让人知道现在是白天。
因为暴雨的缘故,印度人民军的进攻暂时停止了,现在大雨终于停歇,印度人民军的战士不顾天上还在飘着雨丝,抓紧时间进行调整,准备发起对敌人的最后一击。
将军们说“最后一击”已经说了好多次,第一次的时候的确激发了战士们的热情,然后,士兵们就只剩下了麻木,还有饥饿。
在解放博帕尔的战役中,印度人民军的战士们吃的是各种各样的罐头和饼干,喝的是可乐汽水,抽的是熊猫牌的香烟,有时候士兵们会嫌弃罐头太重,瓶装的汽水难以搬运,因此将之扔得到处都是。
废弃的阵地上,经常可以找到整箱整箱的金枪鱼罐头和猪头罐头,还有丢弃的橘子汽水和可乐等物资。附近的村民会在军队离开之后过来打扫战场,那些罐头汽水什么的,对这片土地上的绝大部分人来说都属于是奢侈品。
但是,在夺取了博帕尔,继续向西南方向进行的过程中,情况就出现了变化。先是巧克力和香烟的配额变少了,接着汽水从补给中消失了,罐头和饼干也越来越少。
印度人民军一度杀到了阿什达和根诺德,又被推回了博帕卡附近,接着又向西夺取了塞霍尔。
交战双方在泥泞和雨水中不停地厮杀,战线有时候向西边移动,有时候又向东边凹陷,战斗持续了三个多月,印度人民军的补给已经降到了连半饱都算不上的程度。
“饿........”
贾布的肚子叫了起来,他不知道为什么发下来的食物越来越少,或许之前那段天天有肉吃的美好时光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熏肉、罐头、美酒,还有各种各样的糖果和零食,每天都像是在过节一样。
作为一名首陀罗,怎么可能过上那样美好的生活?肯定是因为太饿了,所以才出现了那样的幻觉。
“........我们要给与敌人最后的一击........要将红旗插遍印度........”
营长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夹杂在冷风之中,时断时续,贾布听到了,却没有任何的反应,他太饿了,甚至感觉自己能吃掉一整头牛。
必须要找到吃的东西,贾布的脑袋里面只剩下了这个念头。他记得河流下游不远处有一个村子,那里应该有吃的。
要不,干脆将村子里面的牛给偷出来?
作为首陀罗,是要被另外三个阶层的人所唾弃的,甚至是不可接触的。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他们手里可是武器的,连德国人都打败了,难道还不能抓几头牛来打牙祭?
“......贾布!”
贾布沉浸在对各种食物的想象之中,没有听到班长的呼喊。紧接着他就挨了一脚,身体扑倒在了泥水之中。“哪个......班长!”
班长是个吠舍,虽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家伙,但要比首陀罗高了一级,贾布
没少挨他的打。被一脚踹倒在泥水中后,贾布是愤怒的,他知道手中的武器有怎么样的威力,身怀利器,自然杀心顿起,可是当他从烂泥中抬起头来,看到了班长凶神恶煞的模样,还有班长身边的那几个人之后,他心中的愤怒讯速递褪去,“班.......班长?”
“啪!”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