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14章

作者:风兮破地

  相比于世界大战时动不动就是几千门大炮轰鸣的场景,在博帕尔这里的炮击只能算是小场面。但是对于被轰击的一方,印度人民军依旧被炸得晕头转向,放在前线阵地上的部队损失惨重

  联盟的军官团对印度人民军进行过培训,曾经反复提起要做好防炮击的准备工作,兵力不能放在第一道防线上。印度人民军大约是没有听进去,非得要用鲜血来换取战斗经验。照博帕尔城外的情况来看,印度人民军的技战术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

  在占据了印度的东部区域后,印度人民共和国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向英法同盟靠拢,联盟的军事顾问因此离开了加尔各答,这使得印度人民军的正国化进程受到了影响。

  等到前线打的不可开交后,钱德拉*鲍斯等人也没有了训练军队的耐心,有多少部队就派到前线去吧。只要几仗打下来,收获了一些战斗经验,新兵就会变成老兵了。前提是能够

  在战争中活下来。

  德军为了进攻博帕尔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炮火准备,漫天的炮火在城外的阵地上炸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缺口。

  在大炮不停地发射炮弹的时候,几十架双翼飞机升上了天空,为德军提供了一些空中掩护,还能进行空中侦查和炮兵校射。

  木头蒙皮的双翼飞机已经落后于时代了,金属单翼飞机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在印度,双翼机重新发挥了作用,因为缺少机场的缘故,那些先进的飞机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反倒是落后的双翼机能大放异彩。

  有的时候,不是越先进就越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七百八十七章 权威

  博帕尔之战进行到第七天,德军和马德拉斯共和国军已经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区,并且控制了多处重要地点,只要按部就班的打下去,很快就能将城市中的印度人民军给完全肃清。

  钱德拉*鲍斯在这段时间中憔悴了许多,前线战况的恶化让他心神交瘁。印度自治领和皇室土邦联盟加入战争后,他就已经意识到了情况不对,但那个时候他还指望英法同盟的援助,要是能像援助中美洲那样运来三十五万大军,就算印度自治领和皇室土邦联盟参战也不要紧。

  他之所以疏远了【人革联】而选择英法同盟,除了地缘上的考量之外,就是看中了工团真的能派出几十万志愿军。

  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就出乎了钱德拉*鲍斯的预料。

  英法同盟加上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总共只送来了一万部队,托洛斯基事前承诺的大批援助物资也没有了。而且托洛斯基还跑路去了长安,钱德拉*鲍斯听说这个消息后,先是愕然,随即是愤怒,最后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印度人民共和国目前处于被围殴的局势,亟需要更多的援助。英法同盟给不了钱德拉*鲍斯想要的东西,可不就得回过头去抱联盟的大腿了?

  政治上的事情,朝三暮四很正常。抱大腿嘛,同样不寒碜。至于准备将印度人民共和国改成印度人民公社的事情,也被暂时搁置了,没人再提这茬。

  以前背靠着联盟老大哥多好啊,吃香的喝辣的,自从转投了工团之后,大家伙就挨了饿!

  但托洛斯基去了长安后也没能拉来援助,前线的局势却进一步的恶化了。博帕尔是印度人民军在中央邦最主要的支撑点,为了守住这座城市,钱德拉*鲍斯将所有的精锐都给派了上去,包括联盟帮助训练的三个师和工团派来的一万志愿军。

  随着精锐生力军的加入,博帕尔摇摇欲坠的情况得到了改善。但是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博帕尔守军缺少炮弹,缺少反坦克武器,缺少食物和药品,还缺少干净的饮水。

  印度人民党并不缺少弹药,但那些东西都堆在吉大港和加尔各答的码头上。为了应对印度自治领和皇室土邦联盟的进攻,印度人民共和国又拉出了上百万的军队,兵力增加后勤补给的额要求也随之增长了数倍,然而印度人民党并不能做好调度。

  前线什么都缺,后方的火车站和交通线却都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火车超时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准点反而会让人觉得诧异。

  英法同盟派来的志愿者对混乱的后勤非常不满,在中美洲打仗的时候,那边的后勤也不算很好,但至少能让前线的战士有子弹和炮弹用,也不会长时间的挨饿(偶尔也会出现补给不够及时的情况)。

  印度这边可倒好,到处都处于乱糟糟的情况,甚至还有叛军炸毁了巴格楠的供水站,巴格楠可就在加尔各答的西边,不到三十里的地方!

  志愿军强行接管了一些火车站,试图将堆积在港口的弹药运往前线。有了工团志愿者的加入,火车的运行顺畅了许多,但是工团志愿军的举动激发了本地人和外来者之间的矛盾。

  钱德拉*鲍斯觉得他面对的是一团乱麻,越是用力地去拉扯,事情就会变得越发糟糕。运营一个国家和管理游击队不是一回事。没有了联盟的援助之后,印度人民共和国的很多工作都处于了停摆的状态,亦或是开始了自行其是。

  前线的战士没有吃的,于是开始了就地调达。三个多月没发工资,一些地方上的官员已经自发地行动了起来。依靠收过路费、商税等办法,自己筹措经费,这样的行为离割据也就只有了一步之遥。

  博帕尔的守军一天三四次地向加尔各答要补给,声称要是没有食物和弹药,博帕尔最多还能坚守三天,这还是在派出了援军之后。

  因为又下了一场大雨的缘故,博帕尔的守军不缺少饮水了。喝了那些污浊的雨水之后,有可能会传染痢疾等疾病,那也是顾不得了。到了快要渴死的时候,哪怕是见血封喉的毒药也会一饮而尽。

  不光是博帕尔,其他战线上的将领也向加尔各答索要各种各样的物资

  。可是钱德拉*鲍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从【人革联】跳到英法同盟这边,他赌输了,现在又想跳回到【人革联】那边去,联盟却好像对印度不感兴趣了。

  联盟在解放了东南亚之后,可以自由地进出印度洋,现在似乎将重心放在了沙特阿拉伯和埃塞俄比亚那边。联盟和埃塞俄比亚签订了一系列的经济合作计划,卖了不少的机器设备和武器装备过去。

  平心而论,钱德拉*鲍斯并不是没见识的人,他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导者,从联盟的举动中嗅出了一些不寻常的地方。难道联盟真的打算放弃印度了?还是联盟认为有了英法同盟的帮助,德意志帝国没办法占领整个印度?

  钱德拉*鲍斯所知道的是马德拉斯共和国的甘地总统是他最大敌人,他不会放过消灭对方的机会,同样的,甘地也不会放过消灭他的机会。

  他将甘地视作是德国的傀儡,甘地则是将他看做祸乱印度的妖人。要不是钱德拉*鲍斯挑起战争,印度何至于到处都是战火?何至于死伤惨重?何至于百姓流离失所?

  钱德拉*鲍斯曾经多次和甘地通话,但是双方的政治立场差得太远,根本就谈不到一起去。现在马德拉斯共和国占据了上风,双方就更谈不拢了。

  思来想去,钱德拉*鲍斯觉得自己当初就不应该相信工团的那些鬼话,一步踏错,导致现在处处受制。原本他是印度人民党内无可置疑的一把手,现在好了,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质疑他的领导地位了。

  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钱德拉*鲍斯的权威还会进一步的受到影响。

  第七百八十八章 照会

  “联盟将会向德国发出照会,马德拉斯共和国可以占领中央邦,但是不得继续向东方扩张。”

  未央宫的办公室里面,林永昌第三次会见了托洛斯基,“我想,威廉二世陛下应该会听得进去道理的。”

  托洛斯基摇了摇头,“德国人不会停手的。”

  马德拉斯共和国只是德国的傀儡,所谓的“圣雄”甘地,在托洛斯基看来,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没人会拿小丑来说事。托洛斯基很清楚德国统治阶层的想法,他相信林永昌也知道,“只有武力能阻挡德国人的脚步。”

  “要是真的到了需要使用武力的时候,联盟不会坐视不管。”

  “既然如此,何不现在就出动部队?”

  林永昌笑了笑,说道:“我们有自己的考虑。”

  联盟需要时间肃清沙特阿拉伯的瓦哈比派,需要时间在澳大利亚进行建设,需要时间等待东南亚的铁路和公路网成型..........联盟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需要等待硬实力,像是战舰、坦克和飞机等装备的生产,以及软实力,像是港口顿号铁路和公路的修建,要等待软硬两方面的实力进一步的增强。

  这都是明面上的理由,托洛斯基和工团的很多人认为,【人革联】之所以在印度的事情上显得迟钝和漠不关心,还有着想要消耗德国和英法同盟实力的意图。

  虽然【人革联】和英法同盟在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的事情上精诚合作,联手车翻了美国,但那并不意味着联盟会在印度的事情上跟英法同盟联手。

  印度曾经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现在英国卷土重来,莫不是想要重新吞下印度?即便是加上了工团主义的前缀,也不能打消很多人的顾虑。

  联盟不需要控制印度,但是不能让印度站在敌对势力的一方。德意志帝国也好,英法同盟也罢,都是潜在的威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法同盟对【人革联】的威胁更大。

  在很多时候,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同样是由欧美文明搞出来的东西,意识形态跟宗教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难道不是跟宗教战争很像吗?共产主义描绘的大同世界,跟宗教中的天堂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要是按这种说法,【人革联】打压其他宗教就能说得通了,互开左籍之类的事情也很好解释了。【人革联】内的路线之争,法兰西公社内部的残酷杀戮也都能有一个自洽的解释。

  嗯,这些都是某些异见分子的说法,林永昌私底下觉得有些道理,但是在明面上绝不会承认。人民主义战士跟鱼肉百姓的神棍绝对不是一回事!

  托洛斯基没有在长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但是有了联盟的承诺,也不能算是完全没有收获。钱德拉*鲍斯在困境之中请求长安的指导,也没有获得更多的东西。

  围绕着博帕尔,德国、马德拉斯共和国、印度自治领和皇室土邦联盟,与另外一个阵营,既:印度人民共和国、英法同盟于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这两大阵营之间发生激烈的战斗。

  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军队和技术装备,战斗从白天持续到黑夜,又从黑夜持续到白天。炮火映红了天空,地面变得

  坑坑洼洼,断壁残垣中,遍布着战死者的残骸。

  一波又一波的印度人被炮火和子弹撕成碎片,鲜血从尸体中汩汩流出,将大地染成暗红的颜色。战斗持续了半个多月时间,空气中充满了火焰和铁锈的气味,但最浓重的气味还是尸体腐烂后散发出的臭味。

  围绕者博帕尔发生的激烈战斗,就让很多人回想起了世界大战时候的情形。因为战斗过于激烈,在印度的湿润闷热的气候条件下,尸体腐烂的很快。很多尸体来不及被火化和埋葬,皮肤会变得苍白浮肿,肚子涨得很大,像是充了气一半。

  有时候士兵们从边上经过,或者是炮弹落在附近,鼓涨起来的肚皮猛然炸裂,黄色的尸水和白花花的蛆虫会一起喷射出来。见到这般恐怖场景的人无不是面色骇然,那些被汁水淋到的人都像是被烧红的烙铁烫到,发出惨烈之极的嚎叫。

  炮群的轰击掀翻了泥土,将埋在泥土中的尸体炸了出来,残破的尸体抛洒得到处都是。处于这片臭气熏天的去榆中,仿佛身处地狱。

  双方的战士有很多受不了这种刺激而发疯的,为了让士兵们能继续打下去,德国和英法同盟都大量使用各种兴奋剂。但是,在印度这种地方,就连兴奋剂都是要从国外运来的。

  博帕尔战争的惨烈堪比世界大战,但是军事科技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战争不再是十年前那样的形势,坦克和飞机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在博帕尔城外,德国坦克和联盟坦克捉对厮杀。在城市里面,联盟的重型坦克在很多时候发挥了定海神针一般的效果,【人革联】没有免费的食物给印度人民党,但还是给出了不少的先进武器装备。

  曾有一辆“铁锤”重型坦克守在街道上,挡住了德军一整天。等到那辆重型坦克的履带被击毁后,并没有失去战斗力,而是变成了一座固定的炮台。

  变成了炮台的重坦又坚持到了晚上,直到德军派出夜袭群:六⑨肆九,③⑥①叁五工兵将其炸毁前,那辆“铁锤”坦克一直在不停地用火炮和机枪给德军造成杀伤。

  印度变成了德国和英法同盟的流血之地,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并且消耗了大量的物资。但是最终,德意志帝国的援军和物资补给来的更及时,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了德国一方。

  等到了十月下旬,博帕尔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英法同盟的志愿军伤亡过半,不得不和印度人民军的残兵败将一起退出了博帕尔,

  马德拉斯共和国军和印度自治领、皇室土邦联盟的军队乘胜追击,接连夺取了桑吉、赖森和巴索达等地。印度人民军一退再退,完全撤出了中央邦。

  联盟于是再次照会德国政府和马德拉斯共和国政府,要求战火不能烧到中央邦以东的地方。

  第七百八十九章 涌入

  “我们的老朋友划出了一条终止线,”威廉二世神态轻松地说道:“他大概认为自己是世界之王了,居然命令伟大的德意志军队。”

  “陛下,不可大意,【人革联】很有可能会出兵印度。”

  “兴登堡伯爵说的不错,联盟会很乐意借助我国之手教训钱德拉*鲍斯和他的同党,但绝不会让我们占领整个印度。”

  威廉二世有些不快地说道:“难道因为林的一句话,前线的几十万军队就要止步不前?要是我们被林的一句话就给吓住了,盟友们会怎么看待我国?那些敌人会怎么看待我国?”

  “但如果赛克特将军继续前进,人民军很有可能进入印度。”

  “他们已经进入了!”

  威廉二世越发的不满,“【人革联】夺取了东南亚,他们的铁路已经修到了吉大港,我们必须将联盟的势力挡在印度之外!”

  “这恐怕很难做到。”

  “可以将公海舰队派往印度洋,让联盟知道德意志帝国的强大”

  “.........”

  “.........”

  将领和大臣们互相看了看,有些人皱起了眉头,有些人的眼神中浮现出了忧色。威廉二世敏感、自卑,有时候又会变成自大,这些年来,他又捡起了“黄祸论”那一套,想要领导整个“文明世界”去抵抗来自东方的邪恶力量。

  波兰现在是联盟的一部分,人民军就驻扎在德波边境上。从边境线上起飞的轰炸机能将炸弹扔到柏林城里,联盟在波兰境内驻扎了二十万大军,此外还有三十万的建设兵团,一旦有事,建设兵团的人能随时拿起武器,加入到战斗序列中。

  而且联盟还在波兰组建了大量的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只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再动员出三十五万部队。联盟对德国的防备是放在明面上的,常年在波兰军区和波罗的海军区保持着数十万精锐部队。

  在联盟军事委员会的计划中,要是和德国打了起来,是会将整个波兰都打得稀巴烂的。

  德国方面弄到了一些联盟的作战计划(有些是联盟主动放出去的),知道联盟方面很担心德军的进攻。但是,德国政府也很担心被联盟和英法同盟夹击。

  法兰西公社对德国的憎恨超出了正常国家之间的仇恨,“复仇主义”在法兰西大行其道,甚至超出了世界大战之前。打完了一场世界大战,德国依旧处于被两面夹击的态势。

  威廉二世说要将公海舰队派往印度,虽然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也显露出了德意志帝国面临的战略困境。世界大战证明了在欧洲打仗是没出路的,被两面夹击的德国很难打破战略困局,多半会在不断流血中慢性死亡。

  想要打破战略困境,德国就必须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德国必须拥有更多阳光下的土地,东北部的非洲还不够,南美和印度都是德国迫切需要的。

  威廉二世在说出要派遣公海舰队去印度洋之后,像是打开了一个阀门,奇思妙想在他的大脑里面出现,他兴致勃勃地说道:“除了将公海舰队开往印度洋之外,还可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部署一支舰队,这样澳大利亚就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陛下!我们可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部署一支舰队,但是不能将公海舰队全部派往印度洋!”

  “我知道你们担心英国和法国的舰队,”威廉二会满不在乎地说道:“不用担心,先生们,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已经不复存在了。所谓的英国红海军只剩了一半的实力,至于法国,意大利海军会对付他们的。”

  “意大利人未必会与我们结盟。”

  “陛下,不要忘记了意大利在世界大战中的所作所为!”

  意大利政府在世界大战之前和德国结盟,但是等到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先是找各种借口不履行盟友的责任,后来更是跳到了协约国那边,反过来向德国宣战了。

  即便是在欧洲,这种反复横跳的行为也是非常惹人恨的。

  会议持续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威廉二世又爆发了奇思妙想,这使得议题跑偏了很长时间,最后好不容易才拉回来。威廉二世和大部分人都同意让汉斯*冯*赛克特继续进攻。

  “伟大的德意志帝国不会接受任何的讹诈。”

  “如果【人革联】出兵了呢?”

  “那就在印度和人民打上一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陆军强国。”

  “国境线不是谈出来的,而是依靠铁与血打出来的!”

  柏林的意志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到了博帕尔,赛克特将军在接到指示后,立刻向前线的军队下达了继续进攻的命令。马德拉斯共和国军和德国志愿军随即向东进军,他们的速度并不算快,但是态度非常坚决。

  皇室土邦联盟军和印度自治领军早已经越过了联盟划出的终止线,一路向着加尔各答进发。

  联盟对印度地方势力并不在意,在意的是德国的态度。在德国志愿军越过中央邦的边界之后,联盟再次向德国提出了抗议。德国驻联盟大使对德军的行动做出了解释,但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明面上的解释只是用来糊弄人的。

  对联盟而言,不管德国有什么样的理由,只要他们越过了联盟给出的终止线,那就只意味着一件事——战争。

  早就已经做好战争准备得到人民军从东南亚涌入了孟加拉,随着人民军一起进入孟加拉地区的,是大量的政工人员。在人民军所经过的地方,联盟控制了当地所有的铁路和道路,并接管了地方政权。

  一些地方上的豪强已经习惯了自行其是,钱德拉*鲍斯为了灭掉马德拉斯共和国,对地方上的实力派采取了妥协的态度,这使得很多印度豪强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他们的力量已经足以跟中央对抗了。

  就算联盟的军队过来了,印度还是印度,不会变成别的,一切都会跟以前一样。但是,他们想错了,联盟做事的方法与钱德拉*鲍斯等人完全不同。

  第七百九十章 分离

  这两年来,联盟培训了大量的东南亚和印度干部,主要是负责政工方面的,也有少部分是负责军事的。人民军解放东南亚之后,培训的干部在稳定局势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人民军进入了孟加拉,干部们接手了原有的一切权力,控制了所有的铁路和港口,并在孟加拉实行了军事管制。

  人民军虽然进入了孟加拉,但是并不急于西进和敌人决战,而是在孟加拉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往往会伴随着杀戮和流血,在孟加拉也是一样。哪怕联盟没有全部使用“土地收归国有”,而是在广大农村实行“土地归集体所有”,依旧有很多人跳了出来进行反对。

  联盟中央并不忌惮流血,对于必要的杀戮,以及杀戮的必要,联盟中央早有准备。以有组织对无组织,以训练有素的军队对地方上的豪强,人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