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22章

作者:风兮破地

  威廉三世叹了口气,“那如果英法同盟和【人革联】同时向我国发起进攻,我们的陆军能抵抗多长时间?”

  “如果真的出现那样的情况,”哈默施泰因停顿了一会,接着说道:“我国最多能坚持两年的时间。”

  “这么说,德国是必败无疑了?”

  “出现最坏的情况,我国才会失败。”

  埃克沃德*冯*哈默施泰因总参谋长说道:“英法同盟和【人革联】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从印度人民共和国的事情就可以看出来。外交部应当想办法破【人革联】与英法同盟之间的关系,绝不能出现世界大战那样两线作战的困境。

  另外,如果能跟美国结成同盟,强弱之势就会颠倒过来。”

  “【人革联】马上就要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了,可是我们却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美国人的友谊上。先生们,难道就不能有别的办法吗?”

  威廉三世是参加过世界大战的,他指挥作战的能力算不上非常高明,也绝对不差。世界大战结束后,对战争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书籍有很多,威廉三世看了不少,其中有些是德国人写的,有些是外国人写的。

  不管是英国和法国,还是东面的联盟,都认为德国缺乏很多战略资源,没办法打持久战。特别是石油,德国的石油大多是从国外进口,国内的库存只够使用六个月。一旦库存的石油耗尽,就算有再多的坦克和飞机也只是摆设而已。

  此外,德国还缺少钨,镍等金属。如果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坦克和战舰的装甲的防御力将会下降好几成。在战场上,这就有可能是生与死的区别。

  而德国最缺乏的,还是食物。在和平时期,德国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进口粮食。而容克军官团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反对从【人革联】购买便宜的粮食,而是要花钱从美国购买。

  “陛下,与美国结盟是最好的选择。从美国进口粮食是为了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总参谋长说道:“如果战争不可避免,我们需要迅速打败法兰西公社,然后再跟【人革联】决战。”

  “施里芬计划?”

  世界大战中,施里芬计划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而现在的总参谋长又将那套方案给捡起来了。

  威廉三世有些沮丧,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与美国结盟。只要能打破英法同盟的海上封锁,德国就不会像是上次世界大战时那样被动。

  第八百一十四章 联手

  林永昌一直担心遭到全世界的围攻,因此对法兰西公社和工团主义英国,还有后来的中美洲工团主义联邦加以大力援助,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掏心掏肺了,

  但是工团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太快,这又导致了【人革联】和英法同盟在印度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

  现在【人类革新联盟】依旧对德意志帝国抱有戒备的心里,两国之间看似和平,但是在波兰、波罗的海、乌克兰等地方,情报战线上的斗争一直没有停下来。

  德意志帝国是典型的军国主义,第二帝国没有第三帝国的复仇BUFF,不过第二德意志帝国的经济状况要比第三德意志帝国好得多,科技水平也一直处于第一梯队的行列。

  印度战役结束后,德国人很快就捣鼓出了“四号坦克”,在装甲、机动和火力上都不逊色于联盟的“24式坦克”,装备75mm长管炮的四号坦克在火力上甚至比联盟的中型坦克更强。

  PAK37反坦克炮在印度战场上打坦克各种不穿,被德军士兵扣上了“敲门砖”的名头。战争尚未结束,德国工程师就已经设计出了pak50型反坦克炮,能在500米距离上击穿“24式坦克”的前装甲.

  不过这款反坦克炮来没来得及投入实战,【人革联】和德国就已经签订了停战协议。

  除了火炮和坦克外,德国人知耻而后勇,还拿出了新式战斗机,实际上是照抄的联盟新型战斗机,能抄也说明了德国的实力。德国陆军和空军的武器装备在科技水平上已经不落后于联盟,如果在印度再来一次有限战争,德军不说一定能赢吧,肯定不会败得那么惨。

  【人革联】中央从来不会小瞧德意志帝国,即便在印度战场上打败了正牌的德军,联盟在西部边境上依旧驻扎有重兵集团。

  在联盟总参谋部的柜子里面,有十几份应对德军入侵的计划,其中不乏将波兰打个稀巴烂,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办法。波兰的反抗组织一直都存在,在德国政府的资助下,他们一直无法被完全消灭。总参谋部认为,若是与德国之间爆发了全面战争,波兰境内很有可能会冒出许多游击队来。

  【人革联】担心德军的全面入侵,实际上,德国政府更加担心联盟的钢铁洪流碾压过去。德国陆军和空军的技术水平赶上了人民军,但是他们的生产能力没办法跟【人类革新联盟】比。

  各国的军工产能都是秘密,坦克飞机这样的高尖精武器的产能更是机密中的机密,虽然不知道联盟每年到底能生产出多少坦克和飞机,按照印度战场上的情况看,联盟的产能肯定是要比德国高的。

  这点其实都不用派间谍去窃取情报,光看联盟的钢铁年产量就知道了。生产出了那么多的钢铁,【人类革新联盟】又不缺技术,生产出几千辆坦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德国军方想要了解的是到底是几千,一千?还是九千?这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虽然德国人认为他们的军事科技已经追上了联盟,可是之前已经生产了大量的三号坦克,那些造价昂贵的钢铁巨兽总不能说不要了,拆了卖废钢铁肯定也是不行的。

  德军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过时的武器,要是扩军备战,精锐部队能用上最好的最先进的装备,普通部队就只能拿着那些已经过时的玩意上战场。

  对于将军们来说,士兵和武器一样,都是消耗品。

  现在德国是既缺少士兵这种生长周期漫长的装备,也缺少四号坦克和新型战斗机,德国的产能不够,真打起来,只能让大量的三号坦克充当主力。

  为了对抗联盟的24式中坦和25式重坦,德国工程师开发出了pa50反坦克炮,但是德国缺少生产穿甲弹的钨,而联盟有着世界上九成的钨矿产量。【人革联】早已将钨矿列为重要战略资源,每年开采出来的钨矿都是提炼成金属锭之后,再少量地投放到国际市场,以此来获得高额的利润。

  “我们在资源上受制于【人革联】,在军事实力上也处于劣势,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在陆军上。”

  总参谋长哈默施泰因对威廉三世说道:“陆军才是德意志帝国生存的保障。”

  相似的一幕在三十年前发生过,当时的总参谋长小毛奇认为不应该将大量的资源用在海军上。当时的情况跟现在没有什么不同,虽然有了很多新式武器,但是德国依旧面临着被夹击的危险。

  当时威廉三世不到二十岁,现在他已经46岁了,但德国情况一点都没有变好,很有可能变得更加糟糕了,只不过没人这么说。

  “但是我们需要海军,”海军部的人自然不能认同陆军的观点,“难道你们忘记了被封锁后的窘迫吗?难道你们忘记了13年和14年的冬天?”

  德国

  一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粮食,战争爆发后很快就陷入到了饥饿之中,1913年和1914年的冬天,德国人冻死和饿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后来就是因为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基尔港的水兵才会爆发了起义。

  威廉三世当时还是皇太子,不管情况多么糟糕,他是不会挨饿的,但是军队中大量的士兵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士气下降的厉害,这些事情他是亲眼所见。

  从前线返回柏林的时候,他也曾见到过被运往城外的必报骨头的尸体。当时很多人都产生了悲观的情绪,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要完蛋了。

  要不是联盟给德国提供了许多免费的食物,以及大量的飞机坦克,德国最高统帅部都已经在考虑体面投降的事情。【人革联】在那个时候是德国最好的朋友,现在则是德国潜在的,最大的敌人。

  听将军和大臣们争论了一通之后,威廉三世忽然说道:“或许,我们应当改善和联盟之间的关系。”

  “陛下?”

  “如果德国与【人革联】联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第八百一十五章 联姻

  德国的外交政策是非常灵活的,或者说是没有前瞻性。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在同等条件下,德军的战斗力要比人民军的普通部队更强。

  但是在其他的方面,比如说情报、经济和外交方面,德国人做的并不算是太好。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是有好处就上,也不管什么长远的考虑。

  德国有和联盟作战的计划, 但是在那之前,可以先尝试着和联盟做朋友。威廉二世以轻佻而闻名,威廉三世就要沉稳的多,他并不赞同继续在国内宣传“黄祸论”,而是认为可以和联盟平分世界。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在德国有能力和【人革联】进行全面战争之前,不妨缓和与【人革联】的关系。

  “可以邀请亚历山大殿下来德国进行访问。”

  “亚历山大?哦,您是说林主席和奥尔加女皇的长子?”

  “嗯,我听说亚历山大殿下尚未婚配,或许我们可以用联姻来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欧洲各国间联姻是很常见的事情,好几个沙皇娶了德国的公主,亚历山大*林*罗曼诺夫*尼古拉斯还没有结婚,这是一个多好的筹码啊。

  要是能稳住东边的【人革联】,威廉三世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亚历山大。

  “这是一个好主意,但是【人革联】的政治制度跟我国不一样,亚历山大殿下因为出身的原因,已经被排除在【人革联】的决策层之外了。”

  “那不要紧,林还能执掌权柄至少二十年。”

  虽然【人革联】的实力最强,但是对德国来说,英法同盟才是最大的威胁。工团主义英国和法兰西公社热衷于解放全世界,【人革联】虽然也有批判各国政府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但是并不像工团主义那样激进。

  德国政府很明白【人革联】也不是善茬,但就现在的情况,还是先应付那些工团主义疯子吧。

  联盟很快就感受到了德国释放出来的善意,在阿姆斯特丹的奥运会上,德国运动员和联盟的运动员进行了友好的互动。

  联盟对于奥运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在参加过一次伦敦奥运会后,都是随便拍一些人应付了事。对联盟来说,每隔四年一次的全运会才是最重要的赛事。

  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不是去拿奖牌的,而是为了外交和其他目的服务。这不,通过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德国和联盟之间的关系开始缓和了。

  德国政府除了邀请包括亚历山大*林*罗曼诺夫*尼古拉斯和芬兰大公阿列克谢等人前往柏林访问之外,还向联盟派出了许多的商贸团和科学交流团体。

  联盟在化工、医药和电子等很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还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理论,德国科学界一直跟联盟有往来。即便是两国在印度打仗的时候,科学界的联系也并没有中断。

  林主席曾经说过,“科学家有国界,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这句话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中广为流传。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电报的声响在房间中响起,片刻后,电报员摘下耳机,将译出的电文拿到了隔壁的小隔间中。“少校同志,这是最新的情报。”

  身穿军装的青年拿起电文看了几眼,“访问团没问题?”

  “就目前收集到的情报来看,没有任何的问题。德国人应该没有丧心病狂到利用威廉三世来进行掩护。”

  威廉三世带着访问团前往莫斯科,这是两国事先就已经商量好的事情。随行的人员和携带的武器都经过沟通,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身材窈窕的电报员敬礼,然后退了出去。青年站起身来,打量墙壁上挂着的地

  图。“未必不是利用了威廉三世作为掩护,但是也要考虑其他的可能。”

  青年沉思了许久,拿起话筒拨了出去。“我是日丹诺夫少校,让保护访问团的小组先撤下来.........保卫工作会有别的部门负责。”

  日丹诺夫专门负责对欧洲情报工作的,这些年来,德国派往联盟的间谍越来越多。以前还只是刺探军情,探查联盟在波兰的军队分布和飞机坦克的数量,现在德国间谍不光是想要了解军队的情况,还到处窃取联盟的先进科技。

  除了德国,欧洲的其他国家,像是荷兰、比利时也往联盟派了不少的间谍,不过他们的危险性都比不上德国间谍。当德军和人民军在印度厮杀的时候,情报人员和地下工作者变得越发活跃,两边的秘密战线上都死了不少人。

  英法同盟和其他工团国家也在联盟有不少的间谍。因为联盟和英法同盟在明面上是盟友,所以双方在秘密站下拿上的斗争没有那么血腥。秘密情报人员即便是被发现了,一般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要么是驱逐出境,呀么是先关起来,等攒够数量了就互相交换。

  联盟同样在各国都有情报人员,不过跟德国和英法等国不同,联盟不要求情报人员视死如归,在己方的情报人员出事后,都会展开积极的营救。

  日丹诺夫撤出了对威廉三世一行人明面上的保护,但是暗中的监视一直没少。但是一直都没有发现异样,好像那些德国人真的夜袭群:陆⑨肆九,③六壹叁⑤是到莫斯科进行访问的。

  暗中监视了一段时间后,日丹诺夫确实找不到什么破绽,只能将逐渐减少了监控的人手,只剩下了两组监听的人员。

  情报系统的人手和经费都是有限的,而需要处理的事情又是那么多,不能将人力物力都浪费在威廉三世一行人身上。日丹诺夫有些遗憾不能从威廉三世那些人身上做出成绩,但情报工作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无用功。

  转换目标后没几天,日丹诺夫收到了从柏林传来的消息,说是德国情报部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目的是获取联盟【三五计划】的详细情况。

  这个消息在意料之中,之前联盟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前,也有相同的情况。不光是德国,其他国家的间谍也都想了解【三五计划】的详情。不过这次从柏林传来的消息有起特殊之处,日丹诺夫收到消息后,不敢怠慢,立刻前往克里姆林宫,将相关消息上报给斯大林同志。

  第八百一十六章 行动

  “踏踏踏踏........”

  “扣扣!”

  “进来。”

  日丹诺夫推门而入,“斯大林同志。”

  房间中的办公桌后面,坐着表情严肃的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在斯大林背后的墙壁上,则是挂着林主席的画像。走进房间的日丹诺夫对上了油画中林主席的视线,脚下顿了一顿。

  斯大林推开椅子,从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跟日丹诺夫握了握手,“日丹诺夫同志,请坐。”

  日丹诺夫坐在了沙发上,然后从公文包内取出了文件,“斯大林同志,我们收到了紧急情报,您请看。”

  “日丹诺夫同志,既然事情紧急,那你就简明扼要地快速说明一下问题。”

  情况并不复杂,联盟在德国的情报人员发现德国陆军总部在同一时间,向东面派出了数个行动小组。联盟查不到这些行动小组的任何相关信息,不知道人数,不知道行动目的,唯一知道的是行动代号为——【屠龙(KD)】。

  不详的代号,加上超高规格德邦奥秘措施,让日丹诺夫从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在日丹诺夫进行汇报时,斯大林掏出烟斗吸了起来,他喜欢抽烟,喜欢高度烈酒,喜欢鱼子酱,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不如“铁面人”费力克斯*捷尔任斯基同志的。

  等到日丹诺夫汇报完毕后,斯大林将烟斗从嘴边拿开,“这又说明什么呢?”

  情报系统最常见的问题不是没有情报,而是情报太多。大量的有用的和无用的信息混杂在一起,让人无所适从。要像从大堆的信息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不光是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更需要一种近乎直觉的态度。

  日丹诺夫便是拥有着敏锐的直觉,他是莫斯科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对于情报分析有着超乎寻常的水准。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冲着林主席来的。”

  斯大林心中一动,抬头看了看日丹诺夫,接着又将目光投向那几张文件纸。“为什么这样说?不是什么都没有查到吗?”

  “就是因为什么都没有查到,所以我才认为这很有可能是针对林主席来的。”

  斯大林沉默了一会,他抽了几口烟斗,表情严肃。吸气,“嘶”,吐出白色的烟气,“你是说,德国人想要刺杀我们的伟大

  领袖林主席?”

  “很有可能。”

  “林主席身边的安保力量是值得信赖的,我不认为敌人能接近主席,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日丹诺夫立刻回答道:“还有可能是针对我国的大型水坝。您知道的,无论是第聂伯水坝,还是正在修建中的三峡大坝,都是重要的水利设施,如果大坝出现了问题,整个下游都会被淹成泽国。”

  斯大林又抽了一口烟斗,鼓励道:“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这次轮到日丹诺夫沉默了,好一会后,他才说道:“也有可能是敌人放出的烟雾弹,是为了掩盖他们真正的目的,或者只是单存的想要消耗我们的力量。”

  “就像你说的,有很多种可能。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就大动干戈。证据,我需要更多更详实的证据。日丹诺夫同志,你需要拿出证据说服我,还需要用证据说服中央的同志。”

  “但是.........”

  斯大林挥了挥手,“没有但是!日丹诺夫同志,我们是联盟的剑与盾,要负起包围联盟的职责。我命令你多派些人手去调查这件事,搞清楚到底烟幕弹,还是确有其事!”

  “是!斯大林同志,保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