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49章

作者:风兮破地

  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士兵经常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作战,就是因为大量地使用了兴奋剂。德国高层已经定下了开战的决心,要是能在动手之前,获得联盟新型兴奋剂的配方,必然能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就算是没有能够成功,也可以借此迷惑【人类革新联盟】和英法同盟,使德军能在战争爆发的那一瞬间,获得更大的优势。

  不管怎么说,德国都是不亏的。

  此外,威廉三世将女儿嫁给了亚历山大*林*罗曼诺夫*尼古拉斯,他对德国的前途并不怎么看好,对德国皇室的前途也不怎么看好。

  容克们有过想要出卖皇帝的举动,上次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了,但是下一次呢?要是战争的走向跟总参谋部的计划不一致,德国再一次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边缘,谁能保证容克们不会再次将皇帝推出来背锅?

  为了霍亨索伦家族,也为了女儿的幸福,嫁给亚历山大皇太子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第九百零三章 照会

  【人类革新联盟】一向声称自己是热爱和平的,到了1938年,联盟热爱和平的事实已经广为人知。【人革联】的一万辆坦克,两万多架飞机,400多艘舰艇和超过三百万人的常备军,都可以证明这个事实。

  在这个紧张度拉满的世界上,联盟拥有世界第一的实力,却还能不干涉他国内政(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表示有话要说),坚持和平五项共处原则,不搞老子党,简直就是这个黑暗世界中的灯塔。

  这不,全世界的科学家、商人和普通人都在往联盟跑。美国在打仗,西班牙在打仗,其他的地方,其他的国家,只要是有点实力的,都是在扩充军备,准备战争。

  谁也不知道新一轮的世界大战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或者说,新的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

  但是,和平终究还是有希望的吧?

  【人革联】再次发出了呼吁,要用谈判而不是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人革联】的国家主席陈天华向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发出提议,建立一个真正的国际组织,以便处理国际上的主要矛盾,防止爆发世界大战那样惨烈的战争。

  陈天华主席的想法很好,德国和工团也都派人参加了在上海的会议。可是会议开了许久,结果跟以前没什么区别——什么结果都没有。

  俾斯麦在大半个世纪前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只能用铁与血解决。”

  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句话是适用的。世界大战结束二十多年后的1938年,俾斯麦首相的铁血宣言依旧是适用的。

  陈天华同志提出的那些建议,从本意上来说是好的。但其他列强都是嗤之以鼻,认为那是【人革联】想要兵不血刃地夺取世界霸权的诡计,是想用经济和文化的手段征服其他国家。

  林永昌认同国外那些政治家的看法,陈天华同志是个好人,或许没有刻意为之,但只要建立了联合国,【人革联】就必然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这是其他列强所不能接受的。

  陈天华同志提议成立联合国,没有达到目的,他在国际上上打开局面的尝试遇到了挫折,但是也并没有损失。他也不气馁,再次开展了外交工作,邀请了德国、法兰丝公社,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参加莫斯科运动会,并且为运动会提出了新的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各国响应了联盟的邀请,各自派出了不少运动员参加。

  陈天华同志邀请各国参加运动会本来是好意,但是最后的结果并不是那么好。莫斯科运动会上,各国的运动员基本上是毛都没捞到一根,各国都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

  所以说嘛,林永昌当初决定不邀请其他国家参加是有道理的。在联盟举办的运动会上,裁判可不会像英国佬和德国佬那样喜欢吹黑哨,也不会有拳击手被打得半死,却还能依靠点数获胜的事情。

  莫斯科运动会结束后,各国又宣传了一波联盟滥用兴奋剂的事情。要不是嗑药,人怎么能跑得那么快?100米只要六秒钟,这是猎豹好吧!

  虽然【人革联】是世界上对兴奋剂管制最严格的国家, 但是国外的媒体还是要这么宣传。媒体嘛,有选择地报道事实,乃至于虚假宣传,从来就不少见。

  运动会的事情引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议论,世界人民的目光又重新放在了美国与西班牙的内战上。因为这两个国家正处于内战之中的缘故,联盟并没有邀请他们参加莫斯科运动会,他们也没有心思去参加体育竞技。在北美和伊比利亚半岛上,战斗依旧激烈和残酷,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和平民死去。

  1938年8月,西班牙共和军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血战后,终于拿下了格拉纳达,几乎就要将国民军的地盘一分为二。为了彻底击败弗朗哥的国民军,西班牙共和国咬紧牙关,忍受着食物匮乏和生活消费品缺少的痛苦,向前线运送了更多的兵力和武器弹药。

  共和军不准备给国民军重振旗鼓的机会,打算用更猛烈的进攻,一鼓作气地将国民军给消灭掉。

  伊比利亚半岛上到处都是山地,是游击战和防御战的绝佳场所。当年拿破仑的失败就是从西班牙开始的,几十万法军陷在西班牙,消耗了法国的兵力和财力,大陆封锁政策也因此而彻底破产,这才导致了拿破仑选择远征俄国,酿成了六十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的惨剧。

  现在的西班牙也是一样,无论是共和军还是国民军,在进攻的时候都非常的艰难。国民军被打散后,溃兵还会自发地进行山地游击战,给共和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如果光凭着西班牙共和国的力量,是没办法攻下格拉纳达的。如果英法同盟给西班牙共和国的援助少一些,派出来的志愿军不是这么多的话,多半也没办法夺取格拉纳达。

  在伊比利亚半岛,共和军陷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弗朗哥的长枪党也不是什么好鸟,工团的红色恐怖更是让人胆战心惊。许多西班牙人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是可以,他们两边都不想选。可是现在的西班牙没办法置身事外,也容不下中间路线,那么,就只能选法西斯长枪党了。

  这让工团的领导们非常生气,认为有些西班牙人一点都不顾大局,没有一丁点的奉献精神,都应当被投入到劳动改造营中!

  漫长而血腥的战

  斗终于快要结束了,虽然付出的代价很大,但那都不要紧,只要消灭了法西斯政权,打烂了的城市可以重建,伤亡惨重的军队能得到补充,消耗的弹药也可以重新生产出来。

  西班牙在内战之前有超过4500万人口,战争结束后应当还有将近4000万人,这么多人口,足以组建几十个劳动改造营,能够动员出两百多万军队。

  战争不光是工业产能的对拼,也是人口的对拼,人口多的一方,肯定是要有更多优势的。

  但是,就在共和军准备解放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时候,德国政府忽然对法兰西公社发出了外交照会,要求英法同盟停止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支持,并撤回在西班牙的志愿军。

  第九百零四章 终于来了

  莫斯科运动会结束后,没过几天,【人类革新联盟】政府就放出了一些【四五计划】的工程项目。没有太出乎外界的预料,联盟在第四个五年计划中,主要还是要加强基础建设,以及对生物制药、电子电器、航空工业等高科技产业进行大力投资。

  联盟还将修建一条全新的铁路,用以实验一些新的技术。此外,高速公路也会继续修建。【人革联】制定的计划非常宏伟,要在五年内,将各地的主要县市都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

  这个目标太大了,要知道,【人革联】的土地面积超过了4000万平方公里,要是将所有的县城都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这投入还不得要高到天上去?

  有那么多钱干什么不好?修那么多高速公路,能收回成本吗?据说联盟之前修的高速公路要二十年才能回本,那还是在最繁华地段,而联盟现在是要将偏远地区的城市也都要用高速公路给连接起来,想要回本岂不是要等到四五十年之后?

  当然,联盟公布的成本未必是真的,回本的时间也可能不需要那么长。但是高速公路的性价比并不高,这是很多国家承认的事情。

  德国在去年尝试着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高昂的造价让财政部的官员赶到肉痛无比,很快就叫停了这个项目。

  德国的国情跟联盟不一样,德意志的国土面积不像是联盟那样宽广,而且国内遍布铁路网,交通已经很方便。有高速公路作为补充当然很好,没有的话,影响也不是很大。

  在联盟公布了一些【四五计划】的项目后,德国人认为联盟是钱多了的没地方烧,但这是好事,比起将资金投入到军备之中,修公路的修铁路的爱好就显得非常的可爱。

  然后,德国政府就给法兰西公社发去了照会。

  不等法兰西公社给出答复,德国政府在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用严厉的口气批评了法兰西公社及工团在全世界各地挑起战争的做法,将塞巴斯蒂安和托洛斯基等人斥责为“战争贩子”,并在此要求工团停止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支持。

  法兰西公社自然不会给德国人什么好脸色,《巴黎工人日报》上用嘲讽的语气对德国政府进行了调侃,说威廉三世大约是遗传了威廉二世的癫狂,所以才会一直做些不着调的事情。

  虽然法兰西的媒体对德国政府的行为极尽轻蔑之能事,但是法兰西公社的领导人却从德国政府的不寻常行动中嗅出了危险的气息。

  工团的领导人通过电话进行了联系,准备召开一次高层会议,以应对德国的威胁。

  但是事情的发展之快,超过了工团领袖们的预料。

  到了第三天,就有情报传来,德国正在向莱茵区大举增兵。德国的铁路线上,运输军队和军需物资的火车专列昼夜不停,德国已经在进行总动员!

  此前一直有消息称德国即将开战,但都被证实为“狼来了”的消息,这次的情报消息又是说德国即将入侵,法兰西公社的反应不免有些迟钝,过了四天,动用了两条情报线,这才确认了德国佬是来真的。

  当天晚上11点多,法兰西公社也紧急发布了总动员的命令。但是一切都似乎是太迟了。德意志政府在凌晨收到了法兰西公社和英国进行总动员的消息,于早上5点多发布消息,声称法国军队越过了边境线,攻击了德军的驻地,还动用了大口径火炮,炮击了德国在边境上的一个小镇子,造成了43人死亡和受伤。

  广播的声音撕裂的清晨的寒风,重要的事情重复了三遍之后,女播音员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伟大的德意志民族不能接受这样的羞辱和威胁,威廉三世陛下宣布,对法自卫反击战从这一刻开始了!”

  德国驻巴黎大使半夜三更起床,拿着钥匙打开了保险亏,用颤抖的手掌取出文件袋,然后深吸一口气,在锁死了的房间中看完了文件袋中的内容。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大使先生准备好了需要的东西,精心修整了仪容,然后乘车前往法兰西公社外交部,在早上5点半的时候,将

  宣战书递交给了法国人。

  “从这一刻起,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公社已经处于战争之中!”

  法兰西公社的外交人员大半夜的被叫起来,造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的,但是这一刻真的到来后,激动地心情反而平静了下来。

  “这真是一个悲剧。”

  “是啊,这是一个悲剧,而我们没有办法阻止。”

  德意志帝国的外交人员和法兰西公社的外交人员一样,大部分时候只是个传声筒而已,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几乎没有发言权。

  就在两国的外交人员客气地进行交流的时候,德军在三条战线上同时发起了进攻。猛烈的炮火震天动地,炽热的炮弹在法军的阵地上爆炸。重炮弹炸碎了大地,泥土像是水柱一样冲上半空,然后簌簌地落下。

  法军立刻展开了还击,部署在边境上的大炮朝早已标记好的位置还击。法兰西公社这几十年来主要就做了两件事,发展生产,准备战争。法国红军装备了大量的305mm重炮,在火力投放方面,并不比德军差。

  但是德军毕竟是提前做了准备,虽然没有完成总动员,但是在兵力和火力上都超过了边境上的法兰西红军。在炮战中,德军的火车炮和超级大炮发挥了恐怖的威力,那些巨大的火炮每次发射出炮弹后,都会有一种火车呼啸般的声响,落地爆炸时,火球腾空而起,像是大地上开出夜袭群:六九④⑨,叁⑥一三⑤了一朵朵橘黄色的蘑菇。

  特别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秘密研制的“超级巨炮”,一炮下去地动山摇,法国在边境上的要塞根本挡不住那种800mm口径的“超级巨炮”。厚达4000mm的混凝土盖层,还有下面300mm厚的钢板都被一起炸了个稀巴烂。

  纵然法兰西红军有“复仇主义”和“工团主义”的加持,在见到那种恐怖的场景后,也不免失魂落魄,士气消沉。

  第九百零五章 不管你们信不信

  炮击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天色放亮后,密密麻麻的德军战机出现在了天空上。德军第一波就出动了800多架飞机,对法国和比利时境内的机场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荷兰在世界大战期间是中立国,曾经给了德国不少帮助,现在也变成了德军的进攻目标。

  荷兰政府不喜欢工团的那一套,也不想站到德意志帝国这边,他们并不想参与到新一轮的世界大战中区。像上次那样,两边做生意,两头不得罪,不是很好?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跟上次不一样了。

  航空工业这十多年来迅速发展,使得轰炸机的航程和携带的炸弹重量都增加了不少,若是英法利用荷兰丹麦这些国家的机场,能将炸弹扔到柏林去。

  所以,荷兰现在没办法独善其身。在德军发起进攻后,荷兰境内的机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量的飞机被击毁在机场和机库里。储存油料的仓库被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扔下的炸弹击中,油料仓库爆炸开来,燃起漫天大火。

  许多地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被飞溅的火焰点燃,发出惨烈的哀嚎,然后在火焰中化作飞灰。

  法国部署在东部边境线上的机场也遭到了打击,有一千三百多架飞机被击毁,或是出了故障,在战争爆发之初,法兰西公社的空军损失严重。

  但是因为有雷达预警,加上几十年来持之以恒的战备工作,法兰西空军并不是没有还手的力量。在德军飞机尚未飞抵法兰西上空的时候,法国人得空红军就紧急出动了。

  大量的战斗机、驱逐机和截击机从法国各处机场上起飞,稍微编组后就飞抵了空战的区域,跟涂着铁十字的德军飞机进行激烈的战斗。

  法国的人口还是比不上德国,可是这十几年来,法国在军备上的投入比德国还高,法兰西空军的质量和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德军的预计。

  德国空军除了第一波的突袭取得了巨大战国之外,在开战第一天的空战中,并没有取得多少优势。从交换比上来看,德军占了上风。但是因为空战发生在法国的领空上,许多飞行员跳伞后,是落在了法国境内,因此德国飞行员的损失比法国人更多。

  精锐飞行员在哪个国家都是稀缺人才,德国损失了几十名精英飞行员,看上去不是很多,德国空军总参谋部却是肉痛不已。

  空战中,德军占据了一些优势,但是并不足以遮蔽天空。在地面上的战斗中,情况也是差不多。德军在狂轰滥炸了数个小时后,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德军在这些年里一共建立了十个装甲师,装了将近400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其中最先进的是4号中型坦克和虎式重型坦克,装备最多的还是三号坦克,以及各种以三号坦克地盘而来的反坦克炮和突击炮。

  没办法,之前为了应对东边【人革联】的几千辆坦克,德国生产了大量的三号坦克,

  这么多的装备花了很大的一笔钱,总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只不过是装甲薄弱了一点,没什么要紧的,大不了跟敌人互穿就是了。

  德军同时在德法边境和德比边境上都取得了突破,提前部署到位的“超级巨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一发炮弹击中了法兰西公社的一座核心要塞,为德军的前进打开了通道。

  但是,因为法兰西公社在德法边境上修建了太多要塞,部署了很多的步兵师和装甲师,德军向法国本土方向的进攻很缓慢,必须要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要塞中打开一条通道,并且要击溃当面的法兰西红军,才能取得突破。

  超级巨炮的射速太慢,命中率也并不高,需要不断地修正弹道,之前一发入魂存粹是运气好,可是好运气不可能时时刻刻眷顾德国人。

  德军真正进展迅速的是在比利时方向,一切都是熟悉的计划,熟悉的进军路线。挡在德军面前的依旧是列日要塞,比利时军队在德军的强大攻势面前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了列日要塞附近,准备依托要塞固守,这也跟上次一样。

  法兰西红军在德法边境上的抵抗很强,这是好事,说明法兰西红军的主力并不在比利时境内。而英国的远征军想要渡海而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只要趁着这个难得的真空期扫平比利时,然后在战略层面上来一记右勾拳,歼灭法国红军主力,胜利就将落到德意志帝国的手里!

  德国最高同统帅故技重施,将“施里芬计划”从故纸堆里面拿出来又重新用了一遍,赌的就是英法同盟绝不会想到德军会这样做。

  开战的第一天,德国最高统帅部里面的人心都是吊着的。威廉三世表面上保持着平静,看上去十分沉稳,手指却是在不断地发抖。

  一整天的战斗下来,德军的损失不小,战果很大,不光是在战场重创了敌军,在外交场合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人类革新联盟】并没有对德国的进攻有什么激烈的表示,只是不痛不痒地发表了一些反对战争,争取和平之类老掉牙的话。

  【人革联】似乎是真的将重心放在了国内的建设上,又或许是之前和工团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人革联】对英法同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德国政府高层都知道,【人革联】不会一直这样,就算【人革联】和法兰西公社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也绝不会愿意看到法兰西公社被德军彻底击败。

  但是德国所需要的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只要在这段时间内歼灭法兰西红军的主力,德国就拜托了被两面夹击的困局。

  为了稳住【人类革新联盟】,德国政府派出了外交部长前往长安,重申了德意志帝国希望与【人革联】和睦共处的主张,表示德军对法纳西公社的进攻是为了解决西班牙问题。如果法兰西公社同意从伊比利亚半岛撤兵,德军愿意停止进攻。

  不管别人信不信,德国外交部长自己是信了。

  第九百零六章 推波助澜

  德国对法兰西公社动手后,【人革联】的态度十分冷淡,仿佛那是跟联盟完全无关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当然没有完全无关的事情,【人革联】增加了欧洲各大军区现役部队的数量,不过增加的并不多,主要是提高了战备等级,再就是各级军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

  德国的人力和工业力量始终有限,不可能在跟法兰西公社打仗的时候,还主动对【人革联】动手。在没有拿下巴黎之前,【人革联】就不用担心德军会发起“巴巴罗萨”。

  德法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来自【人革联】的火车依旧正常的驶入德国,运来了一车皮一车皮的铁矿石、金属锭和粮食等各种物资。

  同时,联盟的商船和货轮照常驶入法兰西公社的港口,运来了许多的机械设备和粮食。

  法兰西公社的工业实力非常强,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德国,但是工团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后遗症也很严重,法国本土的农业一直不见起色,即便是投入了大量的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了许多的农药和化肥,法兰西公社的田地亩产量依旧处于低迷的状态。

  塞巴斯蒂安曾经批评法国的农民,说他们“没有人丝毫的主人翁意识”,“毫不关心田地里的麦子长成什么样”,托洛斯基也批评过农业部门拖了国家的后腿。

  批评和其他手段并没有能改变法兰西公社缺少粮食的状况。法国本土面积不大够,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数量有限,又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不管是什么主义,都不能改变这种情况。

  于是,法兰西公社跟英国和德国一样,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数以百万吨计的粮食。之前法兰西公社进口粮食的对象主要是美国,后来加上了中美洲工团主义联盟和南美。

  等到美国开始内战后,美国人“要大炮,不要黄油”,几个美国政府纷纷扩大了军事工业的规模,都编

  练出了数百万大军,加上大量人口外逃,美国的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现在美国人自己都在饿肚子了,没办法像之前那样大规模的出口粮食和农产品。

  美国陷入了内战的泥潭,但是法国人还是要吃饭的。工团的领导们满世界的寻找粮食,最后发现能够稳定地提供百万吨级别粮食和农产品的,只剩下了【人类革新联盟】一家。

  德国在五年前也是从美国进口粮食,现在也只能将供应商换成了【人革联】。这样一来,在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的德国和英法同盟,背后的粮食供应商都来自于【人革联】。

  既然只剩下了一家大供应商,那么粮食和农产品涨价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联盟有乌克兰、河南、河北、东三省等粮仓,有中亚大草原、漠南、漠北和澳大利亚等畜牧地,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量是够的,不过该涨价的还是要涨价。

  因为【人革联】调高了粮食出口价格的原因,德国和英法同盟都非常不满,认为【人革联】是在趁火打劫。各国的媒体难得地统一了口径,指责【人革联】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