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战争开始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想方设法的储备食物。一时之间,德国国内的食物价格是翻着跟头地往上涨。土豆和面粉等食物保存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很可能吃完了战争还没结束。可靠的,能够保存很长时间的罐头食品成了香饽饽,刚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不光是食物被抢购,就连调味料,像是大酱,食盐,糖和酱油等,都成了抢手货。香皂,打火机之类的消费品也成了抢购的对象。
媒体上大肆鼓吹能迅速地打败法国佬,军事专家
们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论据,证明德军能够再次取得普法之战那样的辉煌胜利。
证据有很多,军事科技领先,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等等,年轻人看了之后热血沸腾,恨不得明天就能够去凯旋门阅兵。上了年纪的人却是变得越发的阴郁起来,二十多年前,政府就是这么宣传的,各种各样的能够迅速取胜的证据,最后是却是陷入了漫长的消耗战,德国人在饥饿和寒冷中被饿死冻死。
年轻人不能理解老一辈的担心和恐惧,认为上一代人暮气沉沉,一点爱国心都没有。专家都说了,德国的物资供应充足,物价平稳,有一点通胀,但是只有2.5%,属于正常水平。这都属于是技术性调整,大伙儿不必惊慌的。
年长者则是认为年轻人什么都不知道,太年轻,也太单纯好骗了。不管年轻人是多么的热忱,年长者都还是按照人生经验采取了行动。
家家户户都参与到了抢购风潮中去,还有些人在家里的空地,或者是屋顶、阳台上洒下了种子。
德国各地都出现了抢购风潮,政府部门发出了公告,专家学者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判,但是都没用。该抢购的还是要抢购。
就算是错了,也不过是多买了一些食物放在家里,迟早也是能吃完的。但要是旧事重演了呢?没东西吃真的会饿死人的。
于是,【人革联】运来了更多的罐头食品,此外还有易于保存的压缩饼干,挂面,风干牛肉等食物,也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货架上的商品很快就被买光了。
等到德军和工团互相轰炸了对方的首都,德国人又多了挖防空洞的需要。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对抗战争所带来的风险,只能多储备食物,以及将防空洞挖得更深,更坚固。
不过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英法同盟的空军并没有对德国的城市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红色空军的主要目标放在了德军的战斗机工厂,军火库,港口,火车站等地方,直到战争彻底失控,双方将对方的平民也都放在了屠杀的名单上为止。
法兰西公社和工团主义英国有非常多的飞机,战斗机,轰炸机,俯冲轰炸机的数量和飞行员的数量都是德国的2.5倍以上,但是英法同盟并没有适应最新的战斗方式,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装备和最新的战术。
在比利时战场和德法边境上,德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也取得了很大的战果。赫尔曼*霍特指挥德国的装甲集群打穿了英法联军的防线,将大约30万敌军包围在了比利时境内。
这导致了战争变得越发的激烈和血腥。为了拯救被包围的部队,工团的军事委员会将一支又一支的军队投入了比利时战场。
英法同盟的重型坦克对德军发起了凶猛的冲锋,在伴随步兵的支援下,重坦集群发挥出了超强的战斗力,打通了前往根特的道路,并反过来将一支德军包围在了布鲁日和科诺克海斯特一带。
这种包围只是暂时的,德军投入了更多的飞机坦克进攻,连德国海军也参与了进来。一支德军舰队趁着夜色靠近了比利时的海岸线,用强大的战列舰主炮轰击了科诺克海斯特的红军阵地。
381mm口径舰炮的威力比不上600mm的臼炮,但是战列舰上的主炮可不是只有一门,有着自动装弹设备的辅助,舰炮的射击速度也比陆军的大炮快多了。战列舰齐射一次,弹药投放量相当于10个150重型榴弹炮兵营。
在德国海陆空三军的联合打击下,工团红军的包围网很快就崩溃了,德军得以重新掌握了战场上的优势。工团红军遭受了重大伤亡,在一个月内阵亡、失踪超过了11万人,同时损失了500多辆坦克,其中有189辆B1重型坦克。
法兰西公社研制出来的B1重型坦克跟另外一个时空中的B1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倒是跟KV1很是相像,就是大炮的口径要小一些。
比利时战役进行到第二个月,红军损失了超过760架飞机,其中有运输机89架,轰炸机200多架,夜间战斗机17架。
德军的伤亡也很严重,开战两个月来,军队伤亡已经达到了30万人,损失的坦克和飞机比红军要少,分别是300多辆和500多架。德军损失的人员和武器装备要比红军少,但是德国的坦克和飞机的数量本来就没对面多,几场战斗打下来,德国刷出了不少的王牌,极大地振奋了士气和凝聚度,装甲兵和空军却变得更加窘迫了。
要是继续这么打下去,德国装甲兵很快就会面临没有坦克可用的情况。跟随坦克部队作战的装甲掷弹兵也损失极为惨重,很多部队伤亡超过了三分之一,几乎已经失去了战斗力,里安补充兵员也没办法组织部队战斗力的下滑。
德军总参谋部不得不将损失最大的那几支装甲掷弹兵撤
下去修整,然后将后方的预备队给派上了战场。西线战场上的兵力很充裕,一时半会间,不会有人力匮乏的情况。
第九百一十一章 重演
德国人以为他们抓到了开战的最好时机,但是等到真的打起来之后,才发现是一脚踢到了铁板上。诚然,工团红军的基层军官和士兵的素质比德军是差一点,高层将领在战斗经验上也有所不如,可是红军士气高昂,兵力更多,钢铁也更多,德军除了在最开始的三天占到了便宜,之后一直是在苦战,血战。
法兰西红军的重坦克部队成为了德军的噩梦,每次B1重坦克部队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德军都要拿人命去填。
德国海军的抵近射击撕碎了法兰西人的抵抗,但是那支勇敢的舰队却遭到了红海军的攻击,有七艘战舰沉没在了海水中,其中包括一艘无畏舰。此外,还有一艘超无畏战列舰大破,而德国海军取得的战果寥寥。
如果只是超无畏战列舰对轰,德国海军不会落到下风,就算打不过,也能顺利地撤走。德国的战列舰向来有浪费吨位的传统,喜欢大船扛小炮,但是不可否认,德系战列舰的生存能力很强。
可是红海军不光是出动了战列舰编队,还有航空母舰参与了战斗,三艘正航航母和三艘轻型航母共携带了超过四百架舰载机,在海战中是一股能左右战局的强大力量。
德国海军的战舰上安装了不少的防空炮,但是作战效果很差,对空攻击的时候,射速太慢,无法形成弹幕。德国有不少优秀的防空炮,比如说著名的88mm高炮,但是德军战舰上大量装备的却是37mm高射炮。
不知道为什么,德军战舰上安装的37mm防空炮不光是采用了人工装填,还是“单发射击”,获得了“37手拉机”的美名。在实战中,除了炮手外还需要四个弹药手一起协助装填弹药。所以它的射速慢得出奇!理论上每分钟最大射速不超过40发,实战中也就是每分钟20发。
毕竟“37手拉机”每次只能装填进去一发炮弹,射击后虽然可以自动退出弹壳,但是等再装填一发炮弹进去,敌人的飞机早就跑没影了。
因此“37手拉机”根本谈不上什么火力密集度,命中几乎完全是靠“信仰”。不过,它虽然是德国37毫米家族中“最辣鸡”的一款防空炮,却是德国海军舰艇上装备最多的一款防空炮。
海战中,德国的舰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空军掩护,防空火力又不尽如人意,被红海军按着胖揍了一顿。
在那之后,红海军和德国海军又爆发了几次大战,双方都被击沉了不少的舰艇。但是因为德国海军没有航空母舰,只要离开了陆基飞机的掩护,德国海军就会处于劣势。
为了打破红海军的海上封锁,德国海军只能再次祭出了“潜艇战”这个法宝。
英法同盟和德国之间的几次海战非常激烈,但陆地上的战斗要比海战激烈十倍,一百倍!
在比利时战场上,德军在付出了超过四十万人的伤亡后,迫使英法联军撤出了比利时,顺利地歼灭了被包围的工团红军,但是红军的主力已经撤了出去,德军只是吃掉了3万弹尽粮绝的残兵。
德国政府宣称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歼灭了60万英法联军。或许工团红军的伤亡达到了60万,可是被成建制歼灭的就只有没来得及撤走的那3万多人而已。
德军在比利时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将战线推到了法兰西和比利时的边境上,可是在南边的战场上,法国的装甲集团已经反推到了德国境内。
德国向法兰西公社宣战后,法兰西公社随即向德国宣战,次日英国向德国宣战,西班牙共和国也向德国宣战。美利坚公社也向德国宣战了,法兰西公社随后将志愿军撤回去了大半,特别是那些装甲师,一个都没留下。
不过法兰西公社只是撤了人员,将近两千辆坦克和其他武器装备都留给了美利坚红军。法兰西公社不缺少武器装备,也不缺少使用武器装备的人。
两个多月的时间中,法兰西志愿军大多撤回了本土,并且用法兰西公社和英国的武器重新武装了起来。法兰西公社和工团主义英国加起来共有19个装甲师,差不多是德国装甲部队的两倍。
组建这么多的装甲部队,肯定不是用来防御的。即便德军不发起进攻,工团在灭掉西班牙长枪党之后,也会挑起对德国的战争。
19个装甲师的番号出现在比利时和莱茵兰两处战场后,德军总参谋部的将军是先是震惊,然后是怀疑,等到弄清楚敌人真的有那么多坦克后,总参谋部和最高统帅部的气氛都很压抑。
德军的战斗力依旧是胜过了工团红军的,但是敌人数量太多了。有着世界大战的经验,德国开战后进行了总动员,三个月后,西线战场上
的总兵力达到了177个师,然而英法同盟用于前线的部队超过了200个师。
很多德军将领感觉到了前途一片黯淡,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堑壕战再次出现在欧陆战场上。
坦克是打破堑壕的最好武器,重型坦克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威风凛凛,突破效率比步兵不知道抢了多少倍,按理来说应该不用担心被堑壕挡住的。可是西线战场上的兵力密度太大,技术装备太多,快速突破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交战双方在前线差不多堆积了400万大军,坦克、飞机和大炮的数量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赫尔曼*霍特和古德里安这样的装甲大师也没什么好办法。
二十多年过去了,德国新一代的人成长了起来,英国和法兰西公社的新一代也成长了起来。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面,英法同盟的人口增长率是超过了德国的,动员效率也超过了德国,反应在战场上,就是工团红军的数量超过了德军。
在德国向法兰西公社宣战后的第二天,比利时的要塞区被德军占领,意大利便急忙地加入了战争。意大利人在阿尔卑斯山那边牵制了四十多个法国陆军师,这才让德军兵力劣势显得不是那么的明显。
此外,作为德国最忠实的伙伴,奥地利也加入了战争,不过暂时并没有出兵。在西线战场上,轴心国这边死的都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主要是德国人。
意大利人有雄心壮志,但是实力太差,对法兰西公社的进攻没能达成突破,然后就转入了防御。
第九百一十二章 拨乱反正
德国和法兰西打起来之后,北美和西班牙正处于内战之中的国家纷纷站队,战争变成了工团和轴心国两大阵营之间的全面对抗。
轴心国的名称源于1936年意大利法西斯与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不久后墨索里尼在演讲中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就把德意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工团和轴心之间的对抗波及了半个世界,一些媒体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来形容这次战争。不过【人革联】并不这么看,没有【人革联】参加,也能算是“世界大战”?最多就是地区强权之间的争霸战。
【人类革新联盟】已经做好了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准备,工团和轴心打起后,中央一些干部认为可以暂时停止【四五计划】,以应对突然恶化的国际局势。
嗯,所谓恶化是对工团和轴心而言的,【人革联】在国际上面对的情况是空前地好了起来。
在长安召开的中央会议上,大部分同志都赞同暂时停止【四五计划】。参考上次世界大战时的情况,现在正是两头卖东西,扩大生产力的好时机,原先制定的计划多少有些不合适了。
但是,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在这场波及小半个世界的战争中,【人革联】到底要站在哪一边?
无论是工团消灭了轴心,还是轴心干掉了工团,对【人革联】来说都不是好事。工团和轴心的扩张欲望都太强烈了,等到他们从战争中缓过气来,必然是要跟【人革联】发生冲突的。
这种情况在几年内应该不会发生,但是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作为【人革联】的决策层,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情,而是需要想的更加长远。
陈天华同志现在依旧是国家主席,等到第二个任期结束,就会挂个中央顾问的头衔继续发光发热。他认为无论是工团还是法西斯都太极端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对于人类文明来说都是有害的,联盟应当遏制,乃至于消灭这两股势力。
要是消灭不了,也必须将他们限制在局部地区,不能任由其占领半个世界。
与会的干部们都显得很轻松,现在打生打死的是工团和轴心,【人革联】并没有参与进去,当然会显得很轻松了。只要工团和轴心打了起来,【人革联】就已经获得了胜利,只是看最后能得到多少胜利果实而已。
之前的几年时间中,【人革联】在国际事务上有时候会显得很克制,对于国际纷争,经常采取的是退让,忍让的态度,这让国内的很多人都很不满,认为陈主席对外无限忍让,对内却是残酷镇压,还有人给他安上了“内残外忍”的评语。
等到德意志帝国终于忍不下去,抢先对工团发起了进攻,从而导致了战争的升级后,陈天华同志的名声又陡然变得好了起来,不少人交口称赞,认为陈天华同志目光远大,不争一时之意气,这才是老成谋国的举动,才是国家领导人应该有的风采。
几年前骂人的,和现在大唱赞歌的,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合的。他们是咒骂也好,称赞也罢,陈天华都是不怎么在意的。不过也有搞得特别过分的,比如说,就有人将他称呼为
“陈大大”,将他的妻子称呼为“妈妈”,这些称呼还出现在了一些比较严肃的媒体上,显得颇为滑稽。
陈天华知道这些事情后,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我不是他们的老子,他们也不是我的儿子!”
在某次会议上,陈天华忍不住地出言讽刺,“我算是知道为什么封建时代太监也能有那么多干儿子了。他们是想要给我当儿子吗?他们是想要以此来给自己捞好处!”
“不想着好好工作,就只会喊口号,表忠心!”
“最先喊出这样口号的,不是愚蠢,只是单纯的坏!后面跟风推波助澜的,有的是不明真相的,有的是受到了蒙蔽的,但这都不是好事!”
“其他的媒体上可以不管,人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是在政府媒体上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事情!”
陈天华同志是实干家,不是很喜欢发表讲话,也不是很喜欢在镜头面前表现自己。他是从基层升上来的,修过水利工程,建设过化工厂,欣赏的是踏实肯干的人,对溜须拍马的幸进之徒从来就没有什么好脸色。
在中常委的内部会议上,陈天华认为国家需要对国际局势做出长远规划,也需要对党内的不正之风进行纠正。
“陈主席,日本,亚洲,欧洲和南洋等地都已经纠正过了,纠正党风党纪的事情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陈天华同志什么都好,就是似乎有些急功近利,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腐化懈怠等问题。
但这怎么可能呢?腐化堕落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政权,封建制,神权制和共和制都没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时不时地清理一次,才能保证人民党彻底地腐化堕落。除此之外,就是要加强群众监督。但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群众监督能有多少用处也很值得怀疑。
自从日本区爆出了塌方式腐败和长期造假的问题后,中央向日本派出了工作组,对日本的政府部门,金融业,以及工厂企业等进行了一轮清洗。陈天华主席之后又对中央,亚洲区,欧洲区和南阳区等地方进行了清查,抓了不少了打老虎,苍蝇也打了一大堆,在反腐倡廉的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反腐倡廉,而是如何应对工团和轴心之间的战事。
陈天华同志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等到这一次的战争结束,联盟就可以建立真正的联合国了!”
虽然那个时候他多半已经不是国家主席了,但是那也不要紧。所谓“功成不必在我”,只要是能对国家有益的事情,留给后人去完成也未尝不可。
而且,建立联合国不光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也对整个人类文明有利。西方文明有着天然的缺陷,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第九百一十三章 教化万方
很多年前,在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内就兴起了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不过那时候这种思想并没有成为主流。而且国内大部分人都是刚刚解决温饱的问题,也没有多少人关心政治和制度的事情。
现在的情况跟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人类革新联盟】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准,还在继续发展,都准备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了,反观西方文明,他们在干什么?又一次的打了起来!
【人革联】的主流媒体上不认为现在发生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就战争规模,惨烈程度和波及之广,比起上次世界大战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为什么接二连三地发生如此多的战争?
工团和法西斯之间的战争,被很多专家解读为现代版本的“宗教战争”。极左翼的工团和极右翼的法西斯在理论和做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国家社会主义也是社会主义,工团和法西斯之间的战争看做是宗教战争也未尝不可。
相对来说,工团的口号要好听一些,他们要解放全人类,极力压缩消费品,将省下来的资源全部投入在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上。
法西斯则是跟种族优越论和种族灭绝联系在一起,看上去很邪恶,却并不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而是西方文明中的某些思想和行为的理论总结。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白人至上主义就白随着西方文明的扩张而不断地升温,到上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种思潮达到了顶峰。在很多西方人看来,除了白人之外,其他民族都是低等劣等民族,是应该要被消灭的。
北美殖民者对印第安人进行了灭绝性的屠杀,将印第安人杀到只剩下了零头,这就是法西斯种族灭绝的最佳案例。
而法西斯理论则是更进一步,不光是要消灭有色人种,某些白人和西方民族也是要被消灭的对象。在意大利,法西斯党一直宣传罗马人的
伟大,声称罗马人对地中海周边的殖民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就像是荷兰人在南洋消灭土著,美国人在北美消灭印第安人一样。
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很容易就能知道罗马人并不是金发碧眼的模样。墨索里尼所谓的罗马人,在以前都是罗马人的奴隶,或者是蛮族。
意大利弄出来的那些考古证据,在联盟的学者看来,是很不严谨的,甚至于是明显能看出来是在造假的。国内历史学家的主流观点是,欧洲在查理曼之前的那些历史都经不起推敲,与其说是历史,更不如说是神话和历史传说。
总而言之,联盟这些年来兴起了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从政治制度到历史文化,都是否定多于肯定。随着联盟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西方文明的批判越来越多。
【人革联】发明了很多很跟电影有关的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电影电视工业上,并且拍摄了大量的电影和电视剧,对推广中国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是最特别的那一种。”
【人革联】大力发展电影工业,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活跃国内的经济,丰富人民的精神,二来是可以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另外,还有助于【人革联】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
联盟民间的影视公司拍摄了不少的电影,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是那种参与人数少又省布料的类型,不过那毕竟不登大雅之堂。
真正得到全民参与讨论的,是长安电影制片厂和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那些经典作品。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过《战争与和平》,拍摄期间动用了两个骑兵师和一个步兵师,莫斯科大火那一段,则是由工程部队搭建了一些模型,然后一把火烧掉。
要是没有军队的参与,绝对没办法拍出那么多大场面。
长安电影制片厂的规模比莫斯科那边更大,出品的影视作品更多,这些年来不光是将四大名著都给拍了一遍,还拍摄了夏商周上古神话,先秦列国纷争,楚汉争霸,以及东西两汉和匈奴之间的漫长战争等故事。
寓教于乐,通过那些气势恢宏的影像作品,联盟得以将国内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是那么的顺利,但是在国内,人民对于中国的历史要比过去了解的多出了一百倍,长安电影制片厂除了擅长拍摄战争场面外,还着重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由此也建立起了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