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58章

作者:风兮破地

  战斗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发生,明明是下雨天,空气中却充满了炽热的气息。

  卡尔乌斯不愧为德军的装甲王牌,他充分发挥了虎式坦克火力强劲,装甲厚重的优势,顶着四面八方的进攻,又击毁了两辆坦克和一辆步战车,但是自身也吃了数发炮弹,虎式坦克的一侧履带出了故障,只能在泥泞中打转,没办法继续机动作战了。

  至于另外一辆虎式坦克,被再次轰碎了好些个负重轮后,彻底失去了动力,待在原地勉励抵抗,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被绕后的联盟坦克打的满是窟窿,随后燃起了大火。

  车长打开了舱门想要逃出来,但是很快就被几只突击步枪集火,上半身连中数枪,当场就被打死了。

  铁木辛哥继续留在缓坡上,并没有加入到战斗中去,而是纵观全局,指挥部队将敌人分割,然后逐一歼灭。村庄中泥泞路面上,剩下的跛腿老虎困兽犹斗,但是已经不像战斗刚开始那样具有威胁性了。

  它的动力系统和火力系统都出了故障,虽然还在泥泞中放声咆哮,但是已经没办法发起有效的反击。

  铁木辛哥看着在泥泞中挣扎的老虎,心中的怒气和恨意渐渐地淡去,片刻后,他发布的新的命令,“让那辆坦克投降!”

  顿了一顿,铁木辛哥继续说道:“要是它不肯投降,就坚决地消灭它!”

  第九百三十五章 泡影

  铁木辛哥想要俘虏敌方的车组人员,即便敌人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他也依然想要这么做。但是很可惜,卡尔乌斯——根据俘虏的口供得知——没来及做出回应,那只泥泞中的老虎就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坦克内部的车组人员一个也没活下来。

  随着两台虎式坦克的下线,村庄中的战斗接近了尾声。敌人在村中埋伏的部队并不多,总共只有100人多一点,却给铁木辛哥所部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作为主力的38A—85坦克只剩下了3辆能用。

  这让铁木辛哥的心中充满阴霾,对于要不要进入纳西克犹豫了起来。要是敌人在城中还有虎式坦克,不需要很多,只要再来两辆,他手中的部队就很有可能打不过。

  联盟的38A—85坦克的定位是中型坦克,是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对付重型坦克是会有些吃亏的。之前铁木辛哥认为凭借着人民军的高素质和技术优势,能抵消装甲上的劣势,但是打了这一仗后,他重新更正了看法:平日里的训练再严格,也没办法抵消装备上的差距。

  不是说德国的虎式坦克能全面碾压了联盟的38A—85坦克,重型坦克该有的缺点虎式坦克都有,但是不可否认,虎式坦克的战斗力很强,而德国装甲兵的素质也很高,很有可能比缺少装甲对抗经验的人民军更高。

  铁木辛哥用电台向师部简略地报告了战斗的经过和结果,强调了德国的虎式坦克改进型有着很强的穿甲能力和可怕的精度,并建议如果没有三倍数量的装甲优势,在面对虎式坦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还是呼叫炮火洗地,或者是叫来俯冲轰炸机。

  如果不得不和虎式坦克对轰,要么同样使用重型坦克,要么就顶着对方凶猛而精准的火力,绕到后方攻击它的尾部,实在不行攻击侧翼也是可以的。

  事实上,铁木辛哥过高地估计了德国重型坦克的战斗力。诚然,虎式坦克这样的重坦在面对中型坦克的时候,有很大的优势,但那也需要非常优秀的车组成员,以及良好的后勤保障才行。

  不是每个德国坦克车组都能像奥托*卡尔乌斯这样厉害的,装甲王牌在哪个国家都不多。

  另外,虎式坦克宽大的履带增强了它的机动性和通过性,也为其带来了运输困难的问题。无论是战略机动性能,还是战术机动性,虎式坦克都不怎么样,甚至很多时候它都没办法进入战场。

  而且虎式坦克的故障率很高,出了故障后维修起来非常麻烦,不过铁木辛哥不需要管这些,他只需要报告德国佬的重坦在战斗中的表现就可以。

  师部很快就给铁木辛哥下达了新的命

  令,“暂时停止进攻,就地防守。”

  联盟中央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德军将大部分重型装备运回了德国本土,但是现在突然出现了虎式坦克,总参谋部有点怀疑之前收集到的情报的真实性。

  那些消息莫非是德国政府故意放出来的?德军不会是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想要包一个大饺子吧?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很有可能。反正是印度的地盘,打烂了也不可惜。而且马德拉斯共和国境内的道路难行,只要将铁路、桥梁和水坝炸毁,就能让印度人民军的重型装备失去一大半的作用。

  没有了汽油,再厉害的坦克也只能趴窝。

  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在长安的总参谋部去电印度,建议对南方再进行一次全面的侦查,务必保证不会掉进敌人的陷阱里面去。

  侦查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并没有陷阱,也没有隐藏起来的数十上百万精锐部队。发生在纳西克城外村庄中的战斗只是特例,德军没有能力在印度开辟第二战场。

  要是德国政府真的还有余力,就不会在经历了四个多月的血战后,还是丢掉了亚琛。

  确认马德拉斯共和国并没有反抗的力量后,印度人民军加快了进攻的脚步。三路大军齐发,在一个月中歼灭了马德拉斯共和国的主力,眼看得这个被德国一手扶持起来的国家就要被灭掉了。

  【人革联】先是干掉了南澳大利亚政府,接着出兵埃及,强占摩洛哥,现在又即将灭掉马德拉斯,胃口越来越大,气势越发的咄咄逼人。

  德意志政府虽然打定了主意以拖待变,用空间换取时间,想要先打败工团,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再掉过头来跟【人革联】决一死战,可惜的是,计划的第一步就出了问题。

  以英法同盟为核心的工团不但没有被灭掉,反而越战越勇。在习惯了战争的节奏后,工团红军反过来压着德军打了。

  德意志陆军的确非常精锐,职业化程度非常高,但是他们也有非常明显的弱点,那就是技术装备的补充速度比不上英法同盟。

  德军可以打出很好看的交换比,却是越打越弱,很多装甲师的坦克都不是满编的。本来应该用四号坦克和虎式坦克作为主要装甲力量,打到后来不得不将很多的三号*改和二号*改都给拉上了战场。

  三号坦克的装甲和火力都已经不够看了,改装成突击炮和自行反坦克炮还是挺好使的。即便如此,德军的装备缺口仍然在缓慢而坚定地增长。

  亚琛战役中,德军前期打的还算不错。等到激烈而血腥的战斗被拉长到三四个月的时间,德军的战斗力就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工团红军的坦克能源源不断地补充上来,损毁的装备也修一修也能继续凑合着用。德军却要等着后方将新装备送过来。德国工厂的产能跟不上消耗,对损毁坦克的维修速度也非常的缓慢。

  亚琛战役的后期,德军有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被扔在了战场上。那些曾经威风凛凛的虎式坦克因为各种故障被扔了一地,车组人员不得不炸毁了宝贵的技术装备,然后含泪撤退。

  在欧洲战场上,以亚琛战役为转折点,德军已经陷入了只能挨打而无法还手的地步,先解决西线敌人,再回头跟【人革联】决战的计划便化作了梦幻泡影。

  第九百三十六章 倒塌

  “.......先失埃及,再丢印度........以地事【人革联】,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联盟之兵又至矣。”

  【人类革新联盟】在这个世界的实力太强了,因此文化输出很是方便,各种音像制品配上了英语、俄语和德语等字幕,向全世界进行输出。

  德国跟【人革联】接壤,没少从联盟那边弄盗版录像带,连《六国论》都有夜袭群:陆⑨肆⑨,三陆①③伍人了解。

  威廉三世将报纸拍在桌子上,“先生们,说说吧,这事该怎么办?马德拉斯共和国就要成为历史了,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吗?”

  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皱着眉头说道:“陛下,我军暂时无力在东线发起进攻......”

  “元帅的意思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外交部长站了出来,“我们可以对【人革联】提出严重抗议!”

  “抗议”已经使用过了,并不奏效,所以现在要使用“严重抗议”。奏不奏效并不重要,主要的目的是安抚国内的民众,让他们知道政府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

  “哈,严重抗议?”

  威廉三世冷笑道:“要是【人革联】依旧不理会呢?要是他们在吞并了马德拉斯共和国之后还不满足呢?”

  外交部长不能对,只能默然。

  威廉三世再次问道:“【人革联】会停下来吗?”

  “应该不会。

  ”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总参谋长凯特尔说道:“据可靠消息称,【人革联】军队总数量已经超过了800万人,陆军总数量超过了550万。这只是收集到的公开信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革联】的军队数量只会更多。”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人革联】随时有可能将军队扩充到千万以上!”

  “如果【人革联】在这个时候向我们发起进攻........我是说如果,先生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应该.......不会吧?”

  “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您竟然用应该这个词?”

  “只要有利可图,战争借口并不是问题。”

  “肃静!”

  将军们和官员们都能够看出来,【人革联】不会止步于印度。在拿下印度之后,接下来很有可能是土耳其,或者是是罗马尼亚,也有可能是伊拉克。

  波斯帝国已经被【人革联】渗透得像是筛子一样了,只要不在波斯搞“土地改革”,不强制推行【人革联】的律法,那位波斯皇帝是不会拒绝【人革联】的大军过境的。

  更主要的是,波斯帝国没有拒绝的实力。

  如果【人革联】接下俩的目标是罗马尼亚,德国相当于是立刻到了败亡的悬崖上。罗马尼亚每年的石油产量是500万吨,占德国所需石油总量的三分之一。要是没有了罗马尼亚的石油,德国能出动的飞机坦克数量会变得更少。

  只要【人革联】对罗马尼亚动手,德国即便是再怎么不愿意两线作战,也只能对联盟宣战了。

  如果【人类革新联盟】接下来的目标是伊拉克或是土耳其,德国倒是没有立刻败亡的危险,但是脖子上的绞索会变得更紧。

  所有人都显得很悲观,在总体战的模式下,战争的胜负已经不是一两个将军的奇思妙想所能决定的,更多的是看有多少钢铁,有多少飞机坦克大炮,以及可以拉上战场的青壮年。

  工团的青年在战场上飞快地消耗,血肉化作了战争机器的燃料和润滑剂。德国这边也是一样,几百万人的伤亡让整个国家伤筋动骨。

  跟另外一个时空中不一样,这个世界的德意志帝国没有那么多的仆从国,没办法将伤亡转嫁到仆从国身上,因此伤亡数量令人触目惊心。

  “如果,我是说如果,”威廉三世看向自己的将军们,“如果我们宣布加入【人革联】,局面是不是立刻就能扭转过来?”

  大厅中顿时安静了,在这个时候,即便是一根针掉在地上,也是会被听见的。沉默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在场众人或是沉默不语,或是左右张望,或是目瞪口呆,没人想要发言表示赞同,也没人想要表示反对。

  最后还是威廉三世打破了沉寂,“有这个可能行吗?”

  “.........我们要坚持德意志帝国的传统!”

  “陛下,【人革联】的政策和法律不适合德国,我们不能同意将伟大的德意志民族置于中国人之下!”

  文官们是觉得未尝不可。但布劳希奇、阿弗尔雷德、哈尔德、 雷德尔等人先后都表示反对。

  “如果【人革联】能够同意让德国像波斯帝国和新西兰那样,保持现有的政体和法律,为什么不能加入呢?”

  “先生们,请注意,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不是波斯,更不是新西兰。【人革联】可以容忍波斯和新西兰那样的存在,但是绝不会容忍内部由德国这样的国家。我们太强大了!”

  虽然德军在战场上处于下风,可是德国现在还有上千万陆军,有几千辆坦克和几万架飞机,还有三四十艘主力舰,这么庞大的武装力量,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人革联】的军事力量还强大。

  如果德国保持现有的政体和实力范围加入【人革联】,那联盟以后是听长安的,还是听柏林的?

  在正常情况下,威廉三世不会提出这么不靠谱提议,他又不是上一任德国皇帝,整天说一些耸人听闻的话。可是现在的德国就已经不正常了。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所遇到的那些困难,像是人力短缺,物资短缺等问题,又全都回来了。

  德国海军没办法击败红海军,只能被困在各个港口里面,这样能节约很多的燃油。但是这样一来,德国就出现了各种物资短缺,特别是食物,饿死人已经不能算是新闻,哪天要是没人饿死,那才是让人惊讶的事情事情。

  有消息称工团的伤亡更大,也快撑不下去了,可是工团那边有法兰西公社、西班牙共和国和工团主义英国,可用人力加起来要比轴心这边更多。

  在工团耗尽元气之前,德意志帝国大概率已经轰然倒塌了。

  第九百三十七章 理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越来越先进,战争的成本越来越高,造成的破坏和杀伤也越来越大。在以前,打

  仗对国家经济的破坏不像现在这么大,英法百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参加国虽然都疲惫不堪,有的还欠下了许多债务,但是国家好歹还能正常运转下去。

  世界大战才打了五年,欧洲就已经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天天都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这一次欧洲战争,德意志帝国支撑的时间还没上次长,国家内部就出现了好些叛乱的事件。

  当英法联军杀到鲁尔工业区的时候,德意志帝国窘迫到了极点,许多迹象表明,更大规模的叛乱即将发生。屠杀和镇压能解决上街散步的人,可是没办法填饱肚子。

  当人们开始大批饿死的时候,再严酷的律法都失去了通。组成军队和警察的也是人,数量最多的军人和警察大多出身于底层社会。在最近的一起叛乱事件中,就有不少的军人和警察卷入其中。

  要不是到了极度危险的关头,威廉三世是不会提出“加入【人革联】”这种不靠谱建议的。病急乱投医,说的就是德国政府现在的情况。

  除了“加入【人革联】”这个选择外,德国政府还通过中立国瑞士,和法兰西公社进行了外交联系,希望双方能停止交火,将国境线恢复到开战之前。

  德国外交大使布莱恩悲天悯人地说道:“开战到如此,法国和德国都损失惨重,继续打下去,对法国也没有好处,只是徒然便宜了【人革联】而已。”

  布莱恩提出的停战条件是工团赔偿轴心一大笔金钱,这不是最终条件,德国政府的底线是无条件停火,既双方都不会有任何的付出和收获。

  法兰西公社方面理所当然地不会同意支付战争赔款给轴心,在几轮谈判后,德国方面放弃索要战争赔款后,法兰西公社依旧不同意。

  鲁尔工业区都已经被炮火摧毁了一小半,德国明显的后继乏力了,法兰西公社和工团的其他成员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停战?除非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绝不可能!”布莱恩反应激烈,“德国不是战败国!”

  “很快就是了!”

  布莱恩长吸了一口气,抛出了杀手锏,“如果贵方不肯做出让步,德国将会选择加入【人革联】!”

  “........”

  布莱恩大使紧紧地盯着谈判对手,“亨利先生,你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吧?”

  亨利不是一个人来的,在他的身边还坐着两名副手。他知道其中必然有一人是情报部门派过来的,也有可能两个都是。工团红军在战场上能多次取得胜利,固然是因为红军士气高昂,战术得当,也有组织度更高的缘故。

  而组织度高,则代表着工团建立了有效的秩序,能够将消费品压缩到极限,将绝大部分资源都拿来生产军火和与军队有关的产品。

  在整合资源这方面,工团做得比德国和【人革联】更好。当然,工团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所有人都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中,官僚体系在僵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此外,法兰西公社和工团主义英国的生活水平这些年来逐步下降,吃肉都变成了奢侈的事情。

  可是工团的人民是有理想的,在解放全世界的伟大理想面前,吃不上肉又算是什么?也不是吃不到,只是每年吃的次数少了一点。好吧,是少了很多。但是人民还可以吃鱼嘛,英国四面是海,难道还怕没鱼吃吗?法兰西也有很长的海岸线,打渔是不成问题的。

  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等到解放了全世界,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会提高的。

  但是,这些事情必须建立在胜利之上。工团必须击败轴心,吞并德国的菁华地区,利用德国的人力和工业力量,才能完成最后的一步。

  如果在这之前,德国加入了【人类革新联盟】呢?

  亨利悚然而惊,似乎从没有人想到过这种可能。不,是有人想到过的,就像是亨利,作为一个外交官,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才行,难道他就真的没有想过吗?但是他不能说出来,在法兰西公社,已经有很多人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的,就要学会适应环境。在巴黎,光是慎言慎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表现得比其他人更拥护领袖才行。

  亨利用眼角的目光瞟了一眼边上的两名助手,然后正色对布莱恩说道:“就算你们加入了【人革联】,也绝不会是工团红军的对手?”

  两名助手的表情非常严肃,依旧一言不发。

  布莱恩反问道:“大使先生真的这样认为吗?【人革联】的海军力量意大利强了不少,跟德意志帝国不相上下。如果【人革联】黑夜德国的海军联起手来,红海军还能保持优势?”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联盟海军这些年来建造了很多新锐战舰,光是装甲航母就有了六艘,实力比德国海军要强大得多。只要联盟海军加入战争,被封锁的就不是德国

  ,而是法兰西和英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