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林永昌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次也不行,我要去京城给庆王爷送钱。”
王作霖道:“那我介绍些人给你认识,都是这边的豪杰和好汉!”
“好。这次我带来了五十匹马,都给兄长。”林永昌说完了之后,又加了一句,“这次不要钱。”
王作霖大笑,乌云琪琪格却是有些不高兴了,“那是我们的马!”
“这位是?”王作霖刚才就看到了这个蒙古小丫头,只是一时间摸不清来路,所以假装没看到。
“俄日勒和克王爷的女儿,草原上的明珠,乌云琪琪格。”
乌云琪琪格挺起了胸膛,大声道:“还是林的妻子!”
王作霖不禁愕然。林永昌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不是。”
乌云琪琪格再次响亮地道:“很快就是了!”
王作霖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这位结拜义弟的路子太野了,根西藏活佛搅和在一起不说,还要娶一个蒙古人?在中原人看来,蒙古那就是一群蛮子啊,那个气味就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连山西的那些奸商都不收蒙古王爷们的女儿了,认为不划算,林贤弟居然这么勇?
“你现在还小,”林永昌笑道:“等你长大了会喜欢上更好的。”
女孩肯定地道:“不,我不会的!”
王作霖不插话,只是引着林永昌检阅了雪地上列阵的军队。这支义和团军队是以王作霖的子侄亲戚和以前的部下为骨干组建的,士兵都是来自周围村镇的青壮,精神头看起来还不错,就是武器实在是太寒酸了。
“还是要想办法弄些枪炮。”林永昌说道:“哪怕是抬枪和劈山炮也比冷兵器好用。”
抬枪和劈山炮都是太平天国时代的武器,近战威力很强,但最大的优势还是便宜。相比于要用真金白银去买的洋枪洋炮,抬枪和劈山炮随便找几个工匠就能打造出来,要不了多少钱。
王作霖道;“也有,但是不多。我们还挖出了一门前朝的红衣大炮。”
“........前朝的炮还能用?”
“还能用!而且比朝廷铸造的大炮还好!”
第二十三章 划时代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朝廷耗费巨资铸造了许多大炮,但是质量一言难尽。有的火炮内壁坑坑洼洼多的吓人,有的能倒进去一大碗水。可想而知,那样的大炮在开火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炸膛。
后来朝廷也看开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造什么大炮啊,直接找洋人买就是了。如果不是洋人不肯租借武器,朝廷甚至都不稀的去买。需要的时候就租过来用几天,不需要了再还回去,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这就是共享经济啊!
几千年前罗马帝国用雇佣兵也是这么玩的,后来欧洲的大北方战争,三十年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雇佣兵都是战场上的主力中坚之一。打仗的时候招募过来,不打仗了就解散掉,不用平时养兵,也不用发抚恤金,用小钱办大事,还不是美滋滋?
可见共享经济是古已有之,不是互联网时代才有的产物。但是很可惜,列强不太愿意带大金国玩共享经济,所以只肯高价卖些武器,而不肯像是瘸子总统那样搞“租借法案”。
王作霖说道:“据说那门红衣大炮是前朝末年铸造的,明军打了败仗撤退的途中,将大炮埋在了地下,前些日子才挖出来。清理干净后,光洁如新,威力如旧!”
“真的有那么神奇?”
林永昌有些不太相信,埋在地下几百年的大炮能用他信,光洁如新他就不信了。跟着王作霖去城外的老君庙看了一下,果夜袭群:六九④九,叁六壹三⑤然是夸大其词了。放在老君庙的的确是一门前朝的制造的红衣大炮,上面还刻着铭文。能用是能用,但要说是光洁如新,那就过分了。
而且这玩意太重,至少有五六千斤重,没有炮架基本上无法进行机动。挖出来之后就放在老君庙这边,平时派了几个人把守。林永昌摸了摸冰冷的大炮,心中充满了喜悦的情绪,男人都会有那么有一段的中二时期,会喜欢各种各样的武器,不管是刀剑甲胄,还是枪炮和飞机坦克,都是男人所喜欢的。
“要不来一发?”
“来一发?什么来一发?要来就要来两发!”
王作霖一挥手,豪气地道:“打两发,给我兄弟听个响!”
他手下的义和团士兵将火药塞进炮膛里面,然后将麻布包裹着的碎石,瓦砾和其他东西夯进了炮膛。在士兵们准备的时候,林永昌拉着满脸好奇的乌云琪琪格退到了几十步外的地方,说道:“捂住耳朵,张开嘴巴。”
“为什么呀?”
“开炮的时候声音会很大,捂住耳朵能减小进入耳朵的音量,张开嘴巴是为了平衡气压,都能保护鼓膜不会被炮声震坏。”
离的这么远不光是为了保护耳朵,也是害怕炸膛。几百年前的古董大炮,真的大丈夫?
小女孩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林,你懂的可真多!”
什么鼓膜,气压,她根本就没听说过。虽然是个格格,但是她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很少。蒙古人的传统是骑马和放牧,本来也不怎么读书,现在连行万里路也没有了。
“哈哈,我是懂的很多。以后你教我骑马,我教你些别的本事。”
林永昌摸了摸琪琪的脑袋,然后问边上的王作霖,“这门大炮挖出来后试射过没有?”
“试过了。”
“哦,那就好。”
忙碌了好一阵,林永昌估摸着至少有两三分钟后,义和团的士兵才终于做好了发射准备。再次请示了一遍之后,一名士兵小心地用火把点燃了引线。“嗤嗤嗤”的声响中,引线讯速地燃烧,然后炮身猛然向后跳去,并且发出轰然巨响。
“轰!”
霰弹被打了出去,将远处的树林打的噼啪乱响,枯枝败叶掉落了不少。虽然隔着几十步的距离,但是火炮发射时候的声响依然很大,震得琪琪小姑娘头晕脑胀。她没想过大炮这么响,比鞭炮的声音大多了。不过她并没有感觉到害怕,反而是兴奋的不行。
林永昌制止了士兵们再来一发的举动,先安抚了一下马匹,然后去检查了炮击的效果。哪怕是几百年的古董,大炮就是大炮,威力不是盖的,一炮下去,横扫了一大片。这门红衣大炮威力强劲,但是太大太重了,不可能伴随步兵行动,又不能发射现代炮弹,射程也不够,要是跟洋人或者是朝廷的新军打起来,只能出其不意地开上一炮,接下来就是被新式火炮炸毁的命运。
“太可惜了。”林永昌喃喃自语。
王作霖没他想的那么多,而是觉得自家的大炮很好很强大,这时候听到林永昌在说话,但是没听太清楚,于是问道:“林兄弟你说什么?”
林永昌叹了口气,说道:“大哥知道洋人现在用的是什么大炮吗?”
“不知道。”
“列强现在都在用后装线膛炮了,法国人在两三年前就研发出了一款划时代的火炮,口径是75mm,额,差不多就是这么粗,”林永昌比划了一下,继续说道:“能打17里远,每分钟能发射15枚炮弹。大哥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就是说法国人一门火炮就抵得上三十门红衣大炮,威力和射程更是远远超过。”
王作霖心中震惊,但还是有些不相信,“洋人的炮怎么可能打得这么快?”
“但就是这么快。不过大哥也不用太担心,法国人的75mm火炮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速射炮,德国佬的火炮都没他们厉害
。”
因为色当战役的缘故,德国人一跃而成为了欧陆最强的陆军。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后,刚开始陆军是学的法国,等到普鲁士在色当俘虏了拿破仑三世,普鲁士国王加冕为德国皇帝后,日本人立刻就抛弃了法国陆军,转而学习德国陆军的战术。
后来学习德军的日本人在朝鲜战场上击败了淮军,德国陆军的威名更上一层楼。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时候,朝廷上下不管是知不知兵的,都是一致同意购买德国军械和聘请德国教官。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德国陆军天下第一,那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威名。
第二十四章 火炮
口径既是正义,强权就是公理。
一般情况下,当然是管子越粗越正义,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定然是因为口径不够大,管子不够多。像是法国的75mm速射炮,即便是在十几年后都是世界上最好的速射炮。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里面,法国人的速射炮在技术上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是德国人根本就不跟法国人拼射速,而是用将火炮大口径远程化,依靠更大口径的火炮吊打了法国陆军。
德军一般步兵师的师炮兵则从77毫米速射炮升级到105mm轻榴弹炮,大炮的口径变大就意味着射程增加、火力也增强。德军的大口径榴弹炮相比起法国小口径速射炮,虽然射速慢了点,但无论是火力、射程与射角都要占更多优势。
法国的75毫米小姐——浪漫的法国人给75mm速射炮起了“75小姐”这个名字——本质上是一种直射的加农炮,所以德军榴弹炮可以凭借较高的仰角,隐藏在崚线后方依托地形掩护来射击;德军105毫米榴弹炮的射程,也远高于法国75毫米小姐的射程;德军榴弹炮发射的炮弹不再是喷洒出钢珠与破片的榴霰弹,而是整颗塞满炸药的高爆弹,炮盾抵御的再也不是破片,而是足以使炮兵七窍流血的剧烈冲击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法国陆军于前三个月基本上就是单方面的被德国人打脸,他们所自豪的速射炮完全无法靠近德国人,就会被榴弹炮的远程火力撕成碎片。就算挖掘掩体构筑炮阵地也一样无效,因为榴弹炮的高爆弹就算没炸中炮堡本身,光是一两发近弹的冲击波也足以杀光全部的炮组员,更别说德国人研制了延迟引信的穿甲爆破弹,可以在打穿碉堡外层后在内部引爆。
法国炮兵部队在前线被德国人打得满地找牙,但后方的军部高级将官却仍然向75毫米小姐发誓至死不渝的真爱,法国人拒绝采用或设计更大口径的重炮,而倔强地坚持认为只要改良75毫米速射炮使其能提高仰角进行曲射攻击,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战况容不得法国人表现他们对75毫米小姐的忠贞,结果到了1914年底,法国人开始从博物馆与垃圾场里,把他们旧式的大口径重炮、臼炮、攻城炮———许多是普法战争甚至拿破仑时代的前膛武器———给拖上战场应急。
实际上法军不是没有好的榴弹炮,他们手里有一批为保加利亚设计的155mm榴弹炮,性能完全优于德军的150mm榴弹炮,但是法国人却只拿它来外销而坚持拒绝制式采用。直到1916年末决定大幅扩增重炮部队为止,法军于是都必须处在这种处处单方面挨打的惨况下,用轻量级的75毫米速射炮对抗重量级的德国150毫米与105毫米榴弹炮。
这就是“口径即是正义”的最好证明。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在欧洲战场上,当然是大口径的榴弹炮胜过了速射炮,那是因为欧洲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整个欧洲的铁路加起来已经接近30万公里了,而且欧洲还有许多的重型挽马,在将火炮从火车上卸下来后,可以用重型挽马进行短途机动。
中国就没有那样的条件,大金国既没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也没有大量的重型挽马。实际上,大金国也没有足够的优良战马。蒙古草原上的马匹数量很多,但是马种比不上欧洲几百年的改良。
大金国不光是在军事上落后了,在政治和经济上也落后了,甚至连农作物和牲畜的品种方面也有很多是处于落后地位的。说回火炮,相较于德国火炮,75mm速射炮明显更适合中国这种地理环境复杂,交通运输困难的情况。
但是,75mm速射炮是法国人最大的王牌,现在还处于绝对的保密状态。要一直到两年之后,法军在中国战场上证明了这种火炮的威力,才开始向外界出售。现在么,连法国军官多打听几句都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75mm速射炮很适合中国,还友另外一款火炮更加适合,那就是92式步兵炮。这种火炮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不过【天朝日不落】系统的商城里面有图纸卖。只要花一些行政点数,就能买到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
.的图纸。连衣阿华级战列舰的都有,就是要的点数非常多,而且还有科技超前的惩罚。具体惩罚力度以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为基准,每提前一年要贵10%。
王作霖听林永昌介绍了一番世界最新的军事技术,以及各国的枪炮参数,自豪的心情消失的无影无踪。他看了看自家的红衣大炮/红夷大炮,叹气道:“这玩意什么都不是啊,你说,我们能用上法兰西人的那种大炮吗?”
“能。”
“贤弟你什么时候都是这样自信,但我却没有这个信心。”王作霖踢了踢地上的积雪,“每呼吸一次就能打一炮?”他摇了摇头,说道:“真是不可想象。”
乌云琪琪格见这人突然就消沉了下来,在边上撇了撇嘴。林永昌笑道:“大哥也不用担心,等我从京城回来了,就想办法先弄个小钢铁厂,然后是小化肥厂,小机械厂,小水泥厂,还有小砖厂和小煤窑,等这些东西都弄好,差不多也就能自己制造枪炮了。”
“为什么都是小的?就不能办个大的?”
“没钱,没技术,没工人,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只能先想办法弄些小型的厂子,然后再升级了。”林永昌摊手,“想要大的也行,那得先把汉阳钢铁厂给我。”
汉阳钢铁厂是大金国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名臣张之洞创办,是现如今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不过呢,这家企业从诞生之初就出线盒很多的问题,腐败只是其中之一,最大的问题是这个花了500多万两银子的钢铁厂造不出多少合格的钢材。
因计划不周,汉阳钢铁厂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现在陷入即将要破产的困境之中。为了挽救这个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张之洞只能跟日本人签订“煤焦铁矿石互售合同”,实际上就是将煤炭和铁矿石卖给日本人。
一个号称是亚洲最大的钢铁厂生产不出合格的钢材,于是将铁矿石和煤炭卖给了日本人,这叫什么事啊?唉,张之洞号称是名臣,但是水平比裱糊匠李鸿章还差一些,我大金国的名臣也就是这些卧龙凤雏之类的货色了。
第二十五章
工厂想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需要长时间的调整,汉阳钢铁厂生产不出来合格的钢材,这当然是张之洞为首的一帮人的过错,但是出了问题就想着解决啊,把矿石和煤炭卖给敌人算是怎么回事?
好吧,即便是在甲午战争里面被日本人痛殴了一顿,但是中国依旧没有将日本视为生死仇敌。要等到八年,或者是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后,对日本人的仇恨才会成为了一种民族共识。
在另外一个时空里面,日本人后来筹办八幡钢铁厂也碰到了跟汉阳钢铁厂差不多的问题。1901年11月30日《东京经济杂志》这么描述同年11月18日开始作业的情况,“熔铁炉的炉门打不开,熔融的铁不能流出,失败,两院议院、当局大臣等都目瞪口呆。”日本人认为是由于使用外国设备和外国技术者,这些技术实际是“盆栽”技术,并不适用于日本的铁矿和其他资源。
但是日本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的钢铁业,而是将原东京帝国大学的教授野吕景义因等人招回去解决技术问题。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和资金后,终于在1904年7月,改造后的第一号高炉重新点火成功。
大金国的那帮名臣,别看吹得一个比一个响,什么“东方俾斯麦”之类的,能力和操守也就那样,都是些旧时代的人物。放在封建时代,他们还能寻章摘句,缝缝补补,做个裱糊匠。但是时代变了,旧有的那一套已经完全不行了。
袁慰亭虽然骨子里面都是旧的,但好歹表面上是新的。不过也不是说李鸿章和张之洞这些人就存粹是光吃饭不干实事,他们也做了不少的事情,只是受限于从小受的教育和眼界,干的事情都是流于表面,用后来人的眼光来看,干的也很糟糕。
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可以指出不足和错误的地方,但是也要考虑到所处的时代。当然,也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要老是想着翻案什么的,像李鸿章,在旧时代里面当然还算是不错,依旧还是个卖国贼。
不管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还是从忠君爱国的老传统出发,李鸿章都是很有问题的。就算是在这个时代,李鸿章也被很多人视为卖国贼。不管怎么洗地,他收受外国人的贿赂,出卖中国的利益的事情是洗不掉的,打了败仗,葬送了北洋水师是跑不掉的。别说什么主战派的事情了,老李家财亿万,北洋水师又是他的私兵,这还要眼巴巴地求着朝廷拨款几十万两银子?
自己的军队不上心,还指望别人?就这觉悟,还不如唐末乱世的武夫们呢。
王作霖对李鸿章没有好
感,认为应该将老李杀了以谢天下。另外,他不太相信林永昌能办好钢铁厂,哪怕是加了一个“小”字呢?没看到张之洞花了500万两白银,就弄了一地鸡毛吗?倒是那个什么水泥厂,砖厂和煤炭厂有搞头,要是能修起来,肯定能赚不少钱。有钱了就能买更多的粮食,就能养更多的军队,还能想办法弄些洋枪洋炮来武装军队,这一点王作霖很清楚。
其实吧,林永昌对【土法炼钢】也不是很有信心,技术流程这东西是要因地制宜的。山西的铁矿跟江西的肯定不同,含有的杂质成分不一样,生产的过程就不能生搬硬套。再说,即便是“土法”,那也需要一些炼铁炼钢的设备。
要是能把汉阳钢铁厂给拿到手........林永昌想了想,还不如带兵打过去靠谱。算了,一步步来吧。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解决质量和产量的问题。从京城回来了就整合张家口,然后上马【土法炼钢】项目,要是速度够快.......再快也来不及,但就算来不及,事情也不能不办。
林永昌分心二用,一边跟王作霖介绍的本地好汉打招呼,一边思考各种问题。在其他人看来,他有本事,手腕也厉害,就是太急躁了。干事情风风火火的,一点也不沉稳。林永昌当然不沉稳了,别人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他知道啊。
看到中国现在这种一穷二白的情况,他就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恨不得三年超英,五年赶美........哦,现在大英帝国是世界霸主,要是超过了英国,那也就没美国人什么事了。
王作霖拉起来的部队是在大金国很常见的团练,只是冠以义和团的名头,以前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些人就是靠团练起家的,王作霖干的事情差不多。团练实际上就是民兵,他们的目的就是守护家乡。因此团练军中大部分士兵都是有关系的,可能是兄弟,可能是朋友,更有可能是亲父子。因此他们在作战时相当勇猛,团结。
义和团也是团练的一种,士气还算高昂,就是技战术水平和装备不太好,而且令出多门,队伍庞大却没有主心骨,各自为战,因此可以在北中国掀起滔天巨浪,却终究避免不了被各个击破的命运。
王作霖所部义和团大多知根知底,彼此间有着各种关系,林永昌这么一个外人空降过来当副首领,哪怕是管理后勤部队的那些老弱呢,也让很多人感到了不满。但是他出手阔绰,送了五十匹战马给大当家的。一匹战马少说也要30两银子,拿到京城去价格还能再翻一倍。
五十匹战马最少也值1500两白银,试问在座的诸位,那个能随随便便就将这么多钱拿出来送人?就算家中有钱,也不能这么做啊。
再就是林永昌带来了几十号骑兵,勉强称的上是精锐。王作霖麾下大大小小的首领都有自己的班底,能有这么多骑兵的可没几个。有钱又有武力,好汉们方案的情绪就被压下去了一些。等到王作霖说起林永昌跟达赖活佛和蒙古王爷有关系,还要去走庆王爷的路子,大伙的感觉就彻底地翻了过来。
这么有本事的人,来当咱们的副首领,这是好事啊!
就连王虎——王作霖的侄子——也服气了,端起酒碗就要跟林永昌拿个走一个。林永昌酒来碗干,来者不拒,一个人喝爬了十几个。
“林首领好.....好酒量!”
王虎的眼睛都直了,摇摇晃晃地说道:“以后......以后..........”
“砰!”话还没说完,这人就摔倒在了地上,呼呼睡去。
林永昌摇了摇头,他并不是很喜欢喝酒,但是这些人都认为好汉就要大碗喝酒,也只好喝了一大通。他只是不喜欢饮酒,并不是说酒量不好。往酒桌上看去,没有一个能打的,都被喝趴下了。
“叮!【统兵之将】完成!”
第二十六章 武勇
【统兵之将】
要求:麾下军队数量达到一千人
奖励:100军事点
第二个任务完成,有了一千名部下,得到了100军事点。之前完成【存身之所】,林永昌还愣了一会,现在却是淡然了许多。瞟了一眼系统的屏幕,然后笑着对努力坚持的王作霖道:“大哥,我们再喝一碗!”
王作霖脸上发红,舌头发麻,眼睛发直,闻言心中发苦,却咬了咬牙,闷哼道:“再来!”
又喝了两碗,王作霖也坚持不住了,“砰”的一声趴在了桌子上。林永昌其实也快不行了,虽然说是低度的米酒。喝起来还有点甜,但是酒精没那么容易分解,这么多酒水喝到肚子里面,对身体终究还是会有影响的。
他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酗酒,也知道酒文化的由来,但是对于酒这东西并不是很喜欢。无论什么样的美酒,本质上不过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而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