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299章

作者:一条咸鱼

从早晨五点开始,香田清贞大尉、安藤辉三大尉、河野寿大尉、野中四郎大尉等9名政变核心军官带领千余名官兵,从驻地武器库中夺取了步枪、机枪等武器,然后从位于皇宫外西侧三宅坂的第1师团驻地出发,踏着融化的积雪冒着稀疏的小雨,分头去刺杀“天皇周围的坏人”。

以步兵第1联队机关枪中队为主的三百名叛军带着四挺轻机枪和七挺重机枪一路杀到首相官邸,死伤者无数,时任日国首相的冈田启介生死不明。

以步兵第3联队的第1、第3中队各1部的两百多名叛军带着四挺重机枪袭击了斋藤实的住处,将这位日国前首相、前海军大臣,在他的妻子面前乱枪打死!

打死斋藤实后,步兵第3联队的叛军兵分三路,先后枪杀了教育总结渡边锭太郎,并砍下了渡边锭太郎的头。

财政大臣高桥是清在卧室中被乱刀砍死,凶手们随后彬彬有礼地对造成的混乱向高桥的家属道歉,说:“真是打扰了。”

昭和天皇身边的侍卫长铃木贯太郎身中数枪,如今还在生死的边缘抢救。

连日国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望公爵的府邸周边也出现了叛军的踪影,索性的是西园寺公望享有很高的威望,叛乱士兵们并不愿意加害于他,让这位元老避过一劫。

但另一位元老,牧野伸显伯爵就不那么幸运了,叛军袭击了牧野伸显的住处并杀死了他的侍卫长,现场一片混乱,牧野伸显伯爵下落不明,生死不明。

随后,约一千五百名叛军封锁了陆军省,并包围了陆军大臣官邸和东京警视厅,占领了皇宫西南的三宅坂、平河町、霞关一带的日国政治、军事、警察等国家权力中枢机关。

当3月8日的太阳升起后,叛军的刺杀活动已经全部结束。

他们占领了东京五大报纸的报社、要求各报刊登他们的《崛起宣言书》,在他们所占领的地区张贴“尊皇讨~…奸”、“七生报国”等标语,并勒令影院剧院关闭、电台停播文娱节目。

整个东京笼罩在恐怖之中。

而这,正是石原莞尔如今面临的动荡局面!

石原莞尔赶到参谋本部后,很快就被任命为警备参谋,而作为标准的行动派军人,他也迅速带领参谋本部的军官们开始制定镇压计划。

然而石原莞尔此时不过是一个大佐,在他的上面,还有不少高级将官可以左右事件的发展。

由于此次兵变是以陆军为主导,在陆军大臣长载仁亲王因病疗养不问政事,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刚被激进分子杀死的情况下,此时的陆军最高领导人,仅有川岛义之一人。

而陆军上层也是心怀鬼胎的观望态度。

面对叛军咄咄逼人的‘谈判’,川岛义之接受兵了变部队代表的呈述,下达了一系列有利于兵变部队的命令。

陆军的犹豫让昭和天皇非常愤怒,怒叱陆军‘简直是在掐朕的脖子’。

而海军方面,由于陆军发起的兵乱致使铃木贯太郎、冈田启介和斋藤实三名海军大将遭到袭击,海军对兵变部队持有坚决镇压的态度。

3月8日中午十二点,海军开始行动,联合舰队司令高桥三吉向正在土佐冲演习的舰队发布命令,要第一舰队进入东京湾,第二舰队进入大阪湾。

3月8日夜晚,参谋本部下达戒严令,同时石原莞尔晋升为戒严参谋,全权负责戒严令的具体实施。

到3月8日,日国海军第一舰队在旗舰长门号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驶入东京湾,将炮口对准了叛军的主要阵地,比如被叛军占领的国会议事堂。

而陆军方面,在天皇的一再催促下,陆军次长杉山元拿着昭和天皇的御令,调集近卫师团和第一师团七千余人,又从仙台和宇都宫调来了第2、第14师团所属部队6000人,总计超过两万四千名士兵进入东京,准备镇压叛乱。

而暗中支持此次兵乱的陆军大将荒木贞夫和真崎甚三郎为了避免叛乱部队被镇压,亲自前往参谋本部试图交涉。

但他们面对的不是一般的军官,更不是见到他们大将军衔就大气都不敢喘的普通军官,而是全权负责戒严和指定镇压计划的石原莞尔大佐。

一个敢在参谋本部怒叱两名陆军大将,并将荒木贞夫和真崎甚三郎轰出参谋本部的参谋大佐。

3月9日,叛乱被镇压,19名叛军领导人物被处以死刑,另有40人被判处监禁。

日国陆军中的“` …皇道派”势力就此衰落,统制派彻底掌握了陆军实权,确立了对陆军的绝对控制。

(钱吗赵) 但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也大增,新首相迅速推出,以广田弘毅为首的文官法西斯集团取得政权。

值得意外的是,叛军要求的军部独裁、国家政权法西斯化,在政变失败后反而得以实现。

石原莞尔也因为在镇压叛乱中果断指挥的表现,得到了统制派的好感,在事件后晋升为少将,并被任命为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

而在这场动荡中获胜的统制派掌握国家大权后,很快便做出了新的国家调整。

对接连退败的苏俄远东军区进行秘密支援,并派遣外交官前往莫斯科,与红色毛熊密谈‘结盟抗中’等事宜。

与此同时,日国军方掌握国家大权后,新一轮的扩军备战也开始紧张有序地进行了起来。.

第899章:参谋本部会议

叛乱虽然被镇压了下去,统制派也掌握了海军和陆军大权,进而彻底掌控了整个日国政府,将日国变成了一个军国主义法西斯国家,但事件的后续并没有这么结束。

除了十九名叛军主要指挥军官外,在幕后支持暴动的北一辉和西田税也遭到逮捕并且宣判了他们死刑,在军部上层,在寺内寿一主持下,统制派也趁机进行了大规模人事“整肃”。

荒木贞夫大将、真崎甚三郎大将和川岛义之陆相被解除现役,所有倾向于皇道派思想的军官均被从陆军核心部门清除出去。

当镇压结束后,石原莞尔才知道,自己的挚友,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少将也在这一次的兵乱中被乱刀砍死,只留下了一连串还未完善的对华夏的渗透、情报计划。

这让石原莞尔非常意外也非常气愤。

723 眼看着统制派掌握了军政大权,军部控制下的日国已经渐渐偏离了原本的发展计划,试图再次堵上国运与统合后的华夏展开全面战争,石原莞尔更觉得自己不能看着那群没有脑子只知道战争的家伙将这个国家拖入深渊。

于是,石原莞尔开始行动了起来,以作战部参谋的身份甚至直接插手参谋本部的改组计划,将原来总务部管的“动员,编制”业务也移到作战部来了,新成立了一个“战争指导课”,把原来总务部所管的仅限于对具体战案所行使的动员和编制机能扩充到对未来战争的动员和编制规划,使之具备了货真价实的“战争指导”机能。

而作为参谋总长的闲宫院载仁亲王只是作为皇族成员在参谋本部挂个名罢了,而参谋本部的真正权利开始转向身为参谋次长的石原莞尔。

而(acdg)此时,参谋本部内,诸多对华夏了解甚多的‘华夏通’,正在渐渐被石原莞尔整合起来。

比如时任参谋本部第二部长的冈村宁次少将,时任大本营参谋副长的板垣征四郎少将,驻朝鲜对华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陆军省军务局军事课长,桥本群大佐等人。

“华夏人的攻势太猛了,苏俄还没将西部的两百多万兵力动员起来,东部就已经快要全部失守了!”参谋本部会议室内,时任西伯利亚课长的喜多诚一大佐神情肃然,双目紧盯着石原莞尔,坚定道:“根据我们从断掉的情报线和从庙街、共青城发来的情报,苏军已经丢失了包括伯力、海参崴在内的重要城市,折损了至少二三十万大军在远东,现在布柳赫尔只率领不到十万军队撤到了阿穆尔河下游,马尔钦科正在组织阿穆尔河下游的城市动员民兵。”

不少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没想到苏俄在远东的战局竟然狼狈到了如此地步。

这还是以前那支华夏军队吗?

“如果没错,我记得二月份的时候,苏俄调遣了一支集团军级的部队支援远东军区,他们现在呢?”冈村宁次出声询问道。

喜多诚一鼻子下那豆腐块似地小胡子抖了抖,轻笑道:“你说那三四十万支援吗?已经被华夏人赶到贝加尔湖地区了。”

“什么?”板垣征四郎惊诧道:“你的意思是说,华夏从海参崴到贝加尔湖,着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对苏俄发动了进攻?”

“不只是贝加尔湖到海参崴。”支持会议的石原莞尔站在地图前,面色肃然:“实际上,根据我们之前的情报,华夏国防军一直在增加疆省的兵力,在和苏俄边境地区建设要塞,在对苏俄宣战前,华夏军队在疆省保持着至少三十万到四十万的部队。”

参谋本部的会议室内,连例行参加会议的闲宫院载仁亲王都吸了一口冷气。

华夏彻底将外蒙实际占据后,与苏俄的边境线将扩大到七千多公里。

对于日国这样一个海岛国家来说,很难想象七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的对峙,甚至战争,会是怎样波澜壮阔的场景。

“根据我们最新的情报,苏俄西部已经开始动员起来,斯大林不仅要把华夏赶出去,更要给华夏一个深刻的教训,至少动员了五百万兵员。”说道这句话的是桥本群。

五百万兵力!

这下子,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整个日国才不到七千万人口,苏俄的人口也才一亿六千万吧,一下子动员五百万兵力,这得多高的组织度和国家结构啊!而且武器装备和军官比例跟得上吗?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啊!

五百万军人可不是五百万平民!

然而不等大家冷静下来,带着耳罩遮掩右耳的土肥原贤二苦笑道:“华夏这边,根据我们在华北和华中重组的特高课侦查,他们在战争开动这一个星期已经动员了至少两百万兵员,也就是说,现在的华夏也差不多有五百万兵力了。”

“他们有这么多合格的军官吗?”坐在最上位的参谋总长闲宫院载仁亲王惊诧不已的同时,浑身打了个冷颤。

这可不是以前华夏那些装备又差、训练又差、只能在国内小打小闹的军阀部队,而是由薛霖那个疯子和他的镇北军统合全国后整合的华夏国防军啊!.

第900章:苏日联合抗中?

“有!”站在地图面前背对着大家的石原莞尔测过脸,淡淡说道:“根据我们这些年在华夏的情报部门送回来的情报信息统计,在1933年薛霖统合华夏前,整个华夏的军阀部队超过三百万,除了约一百万的中央军残部跟着蒋委员长南下中南半岛,其他两百万军阀部队已经被整编为国防军,这些部队虽然以前装备差、训练差,但他们拥有很多我们日国军队都没有的优势。”

“那就是战争经验!”石原莞尔缓缓走到会议桌前,双手扶着桌沿,扫过与会的众将,在他们肃穆的神情下,继续说道:“之前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然后薛霖南下统一战争时的十数次数十万人规模的大会战,以及一场百万大军渡江战役,不仅锻炼了他自己的老部队,也给那些军阀部队上了一课。”

“统一华夏后,很多有资格的军官都被送入了进修班,现在华夏的国防军已经不是以前那支装备落后、零零散散的华夏军阀武装,而是一个被整合的国家军队!从华夏民国对苏开战这短短一个星期的成果就可以看出,华夏军队绝对拥有列强级别的战斗力,而这,就是目前我们大和帝国所面临的形式!”

石原莞尔说完后,会议室内一片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神情肃穆地沉思着华夏这些年的变化,思索着日~国和华夏的差距。

看到这些将官们都一脸凝重的模样,-石原莞尔微微点头。

至少,参谋本部的军官还是有些可以用的,不像军队里那些激进派,简直就是一群疯子,根本不考虑战争的目的、后果、以及双方的实力对比。

“这样算下来,如果我们和华夏开战,赌上大和帝国的国运,能否赢下战争?”闲宫院载仁亲王最关心的还是两年后注定了和华夏的这场宿命之战。

石原莞尔摇了摇头:“我们需要时间准备,但华夏也需要时间发展,所以这场战争不能拖延,但如今的华夏统合之后可举全国之力,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只能和华夏在东北地区一战,若要对华夏开启全面战争,不仅海军需要扩张,陆军更需要扩张。”

此时的日国陆军经过又一轮的扩军备案后,已经扩充到了33个师团,120万兵力,加上海军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兵力。

然而他们都知道,华夏和苏俄在远东动员的兵力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这还是战争初期的第一波攻势!

“如果我们联合苏俄,提前发动战争呢?”土肥原贤二双手放在桌上的笔记本上,看向了石原莞尔。

提前发动战争!

也就是撕毁《上海停战协议》。

参谋本部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看向了土肥原贤二,这位对华夏非常非常了解的‘华夏通’,不过却并没有人对此感到意外,即使身为参谋总长的闲宫院载仁亲王,也只是瞥了他一眼。

显然参谋本部早已做过提前发动战争的相关推演备案。

石原莞尔叹了口气,其实他更愿意选择和华夏合作,两个代表东方文明的国家对西方文明发动注定的文明之战!才更有希望将这个世界从白种人的手中解救出来,才能让世界的中心再次回到远东!

但是他也知道,经历了这些年的摩擦和上次的战争冲突后,华夏和日国已经没有办法合作了,现在的两国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世仇了。

像石原莞尔和永田铁山这类非常有远见的参谋,都明白在国家与国家战争的背后,更是文明之间的战争,因此很早之前两人就陆续提出过挑战白种人的文明战争。

但显然,无论是以前的华夏还是日国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0 …求鲜花… ……

但是如今的华夏,反而让石原莞尔看到了一丝挑战白种人世界的希望。

他知道,这场中日战争,必定会诞生一个新的远东霸主。

如果日国赢了,最多占领东三省和华北地区,然后就要开始消化吸收这些土地和人口以及资源,为未来挑战白人的世界做准备。

但如果华夏赢了……

石原莞尔也能猜测,华夏绝对不会让日国好受,不仅会拿回曾经的战争中失去的朝鲜和台湾,甚至会进一步吞掉九州岛、四国岛甚至直接吞并整个日国!

……0

到那时的日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石原莞尔无法想象。

接下来的会议中,主要的议题开始以联合苏俄对抗华夏为主,即使石原莞尔也无法阻止军部对于战争的迫切希望,虽然他开始掌握了参谋本部,但下面的部队却不是都会听参谋本部的命令,‘下克上’可是日国的‘优良传统’。

不过以现在华夏发展的态势和军队实力,无论是参谋本部还是军方高层,都愿意与正在被华夏进攻的苏俄展开联合。

于是乎,为了展现诚意,日国军方立刻组织了一批货船,连夜运送了二十万枪支以及大量的迫击炮、步兵炮、子弹等,运往庙街,秘密支援给苏俄远东军区。

要知道此时苏俄的远东军区丢失了大片国土,三四十万大军只剩下不到十万人退入了阿穆尔河下游,马尔钦科在下游诸多城市展开动员,十几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加入了预备役,却没有足够的武器列装。

华夏军队切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马尔钦科只能从一海之隔最近的日国寻求帮助和支援。

虽然还没有正式结盟,但是因为同一个敌人,苏俄远东军区和日国开始了秘密合作。.

第901章:华夏制式口径标准【第一更】

第901章:华夏制式口径标准

1935年3月9日,奉天沈阳。

三月初的沈阳已经冰雪消融,嫩草从地面上破土而出,干枯的树枝上也长出了新的嫩芽,孩童们背着母亲用碎布、烂衣缝合的简陋书包,踩着地面上隐隐可约的冰雪,三三两两地追逐着,向学校跑去。

在孩童的欢声笑语的另一侧,是已经化作超级工业区的沈阳周边到处都可以看到竖立的大烟囱,不断地向外喷吐着黑色气体,这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工业强国都不可避免的。

工厂内叮叮铛铛的机械声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厂区内快速穿梭,一批批刚生产出来的物资被搬上卡车,然后再由卡车送往车站,通过火车运送到“四三七”需要物资的前线或后方。

一支支步枪被生产出来,一发发炮弹、一颗颗子弹、一门门火炮,无数弹药和装备运送上卡车,甚至连接到兵工厂的铁路火车上。

整个奉天都化作了一个巨大的超级工业区,正在为战争服务着。

“目前我们沈阳兵工厂已经‘火力全开’,超过十万名工人三班倒地干活!产能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大爆发!”薛霖走在一间炮管制造工厂内,巡视着,身旁的沈阳工兵集团董事长谢德远正在为他介绍着兵工厂的最新情况。

“目前我们沈阳兵工厂能月产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四万支,月产34式半自动步枪一万支,MG42通用机枪3300挺,75毫米步兵炮500门,105毫米加榴炮300门,150毫米加榴炮200门,203毫米重炮100门,240毫米重炮30门。”说道火炮产能的时候,谢德远是满脸红光。

作为薛霖手中最早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于去年完成第一期扩张了,便紧张有序地开始了第二期扩张,第一期扩张以步枪和机枪、子弹生产为主的话,那么第二期扩张就是以火炮生产线为主的扩张计划了。

“另外,我们的坦克产能也上去了,现在月产BT-7系列的轻型坦克和步战车能达到500辆,T34坦克能达到300辆!其他装甲车辆超过400辆!”

跟随薛霖一同考察的蒋白里看着如火如茶的生产车间里那一根根巨大的炮管,听着谢德远的汇报,忍不住赞叹道:“仅沈阳兵工厂之产能,一月便能武装六七万人的部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