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80章

作者:一条咸鱼

对此今日特地穿了一身中山装来参加陈震婚礼的薛霖苦笑着连忙摇手:“两位老人家别为难薛某了,我可以做这个证婚人,但是以陈霖好友、同僚的身份而来,主婚人当然是你们两位啦!”

一旁的被佐梅夫人挽着手臂的蒋白里哈哈大笑,佐梅夫人没好气的推了他一下。

李渡肥肥的身子更是被逗得一抖一(biah)抖的。

小丫头唐悠悠和双双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穿着一蓝一红的旗袍,打扮得美美的,花枝招展地看着学林嬉笑着。

无奈,薛霖向前一步,当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他,他如是说道:“今天来这里的,都是陈霖和甄珍这对新人的朋友同事、亲戚家人,我们不分彼此,怀着为两人送上最美好的祝福而来。”

简单讲了一句话后,陈家老爷子这才哈哈大笑着让喜娘主持婚礼。

两位老人家纷纷向薛霖拱手鞠躬:“薛帅能来参加振国和珍儿的婚礼实乃他们的福气啊!”

薛霖笑着摇了摇手,和蒋白里站在了一起。

两位老人坐在了上首位,摸着胡子看着跪在他们面前的新郎新娘,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这场耽搁了三年多的婚约,总算要正式完成了。

在主持婚礼的喜娘高声呼喊起华夏人数千年的婚礼传统。

一拜天地,感谢天为媒地为妁,比翼齐飞,喜结连理!

二拜高堂,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今朝结婚成家业,尊老敬贤孝双亲。

夫妻对拜,互敬互爱,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当新人对拜过后,婚礼仪式正式完成,在场众人纷纷发出欢天喜地的呼喊,新娘子被喜娘送会洞房等待,而新郎则被众多亲朋好友呼啸打闹着留了下来。

接下来自然是开宴时间,整个陈府内院摆下了六十六桌,外面沈阳路也摆下了九十九桌流水席。

陈震身为镇北军的总参谋长,从长春打到旅顺,立下赫赫战功,在军队中的地位仅次于薛霖,此次大婚,前来祝贺的不仅有各师各旅的高级军官们,还有已经退出军队进入政界的马山、冯海等人。

更有各界人士赶来祝福,连远在南京的蒋委员长也发来祝福电报,更是以个人名义和宋家送上了一份丰厚的礼物。

“嗨呀,甄珍姐的总算如愿以偿了。”唐悠悠看着被众多军中同僚们围在一起不停敬酒,势必要把陈震喝趴下的热闹场景,双眼小星星直冒。

薛霖和唐悠悠坐在一起,身旁还有小丫鬟双双,而同桌的蒋白里夫妇,李渡夫妇等人则是满怀笑意的看着薛霖和唐悠悠两人。

他们这一桌可没人敢来灌酒。

但此时的薛大帅可没注意身旁佳人的暗示,他看到陈震拉上表哥唐岳挡酒后,兴致勃发,大笑着起身,叫上早已跃跃欲试的雷武提起酒坛子,去找新郎陈震喝酒去了。

看着薛霖带着雷武提着酒坛子加入酒局,唐悠悠嘟着嘴愤愤的哼了一声,逗得蒋白里夫妇和李渡夫妇不住的笑…

第196章:两支伪军

夜幕降临,陈家大院一片喜气洋洋,喜庆的红灯笼将整个陈家大院照亮得彻夜通明。

薛霖喝得有些微醉的被雷武扶回去大帅府,今日虽然他是薛帅,但见他也下场喝酒,无数人怀着各种目的来向薛霖敬酒,要不是雷武这个酒罐子挡着,只怕他早就喝趴下了。

不过回到大帅府没多久,薛思~又找上门来了。

看着一身军装竖立在下方,连陈震的大婚也只是送去祝福与贺礼并没有亲自到场的薛思,醉醺醺的薛霖洗了一把脸,问道:“什么事-儿这么急?说吧。”

薛思立正将手里的文件递给薛霖:“是新疆那边的情报,盛世才接受了苏国的援助,其中包括一万五千支步枪和近百挺轻重机枪,以及一些迫击炮和一战时期的75山炮等。”

听到是新疆的消息,而且还是苏国在对新疆动手动脚的消息,薛霖的酒意霎时醒了大半。

端起桌上的醒酒茶喝了一口,让脑子更清醒一些后,拿起桌上的文件看了起来。

1930年盛世才进入新疆为新疆省主席金树仁效力,1931年哈密暴动时,盛世才更是出任了“东路剿匪指挥部参谋长”,率部迎击马仲英和和加尼牙孜。

只是没想到他这么早就和苏国人勾结在一起了。

不过想想也是,当年盛世才去新疆的时候还是转道苏国过去的呢,再加上新疆那边的两大势力英格国对中亚的控制已经力不从心,苏国则趁机将红色蔓延到中东,不仅将几个斯坦国家合并,还试图染指新疆。

此时新疆动乱,苏国寻找新的代理人,那么盛世才无一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不过此时薛霖对新疆鞭长莫及,新疆动乱也没有办法出手,光是中间隔着的东北军和西北军,还有青海的马家军。

一路上军阀众多,薛霖又不可能将红警分基地弄上飞机运过去。

不过新疆那边的动乱短时间内无法评定,至少要1933年金树仁倒台后,手握重兵的盛世才回师迪化,才会被推举为新的新疆省主席。

至少要1934年盛世才才会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开始对新疆的独裁统治。

“新疆那边时刻注意一下,哦,对了,接触一下新疆的归化军。”薛霖放下文件吩咐道。

“是!薛帅!”薛思领命。

薛霖才摸了摸下巴,思索起来。

看样子得提前对东北军动手了,黄河以北至少要在1933年前归入统治,这样在两年后的对苏战争中才能有一个更加稳固的大后方和战略纵深。

还有这个白俄溃军收编为伍的归化军,虽然只有两千人不到,但却是白俄自苏国境内溃败后仅剩的精兵了。

“在东三省对白俄人的收拢情况怎么样了?”薛霖又联想到了自己统治下的那三十多万白俄人。

薛思回复道:“目前已经招募了两个旅的白俄人,总兵力有一万五千余人了,正在进行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

没想到居然招募到了这么多白俄人,薛霖可记得当初张昌宗招募白俄人的时候也才招募了一个旅五千多人而已啊。

对于薛霖的这个疑惑,薛思则解释道:“根据我们接触到的白俄旧贵族,他们表示,镇北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他们看到了一些希望。”

咚~咚~咚~

薛霖右手食指在桌上敲打了几响。

“增强对白俄旅的训练和文化教育,再从那些被苏国迫害的白俄人中招募五千人组建第三旅,在两年后我希望能看到一个完整的白俄师!”薛霖双眼微微一眯,不知道当斯达林从电报得知一个白俄师近三万人进攻西西伯利亚时会是什么表情。

“遵命!”薛思赶紧将这命令记录下来。

“另外,日籍军队的情况怎么样?”说道了白俄军队,薛霖又想起了另一支特殊的军队。

目前薛霖手里的日军俘虏就有七万人,还有三十六万之多的日人移民,这些人口可不能白白浪费了,日人虽然很可恶,但是作为一条狗还是很不错的,君不见在二战末期,那些被美利坚收编的日人军队在进攻日国阵地的时候比谁都凶残。

· ……求鲜花0

这就是很令人不明白的伪军,不管事东方的日籍伪军还是西方的波兰伪军,战斗力都强得让人不解,特别是在打硬仗的时候。

“目前七万日军俘虏中已经有一万五千人表示归顺,正在进行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洗/脑,日籍移民中招募了五千人,目前已经组成了三个六千人编制的轻步兵旅,预计年底可以组建出一个完整的日籍师,七万日军俘虏三年内可以基本全部转化完成。”薛思低头汇报着。

也就是说,三年后薛霖将拥有三个日籍师,近八万人的伪军,加把劲儿多从那三十多万日人移民里招募些兵源,都能组成一个日籍军了!

0

薛思又补充道:“而且,自从我们的指导员针对这些日国平民中招募的士兵进行新思想教育和洗/脑后,日籍伪军表现出来了空前的意志和战斗力,光是目前这两个日籍师虽然只有轻步兵装备,但丝毫不比日军第二师团战斗力差。”

听到这个消息,薛霖嘴角一翘,看来等两年后对苏国动手的时候,可以拉上这些日籍伪军试试他们的战斗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略有困意的薛霖敲了敲桌子:“如果三年后这批日军俘虏中还有不肯归顺的日军,你知道该怎么办吧。”

“明白!”薛思低头,没有任何感情道:“修筑铁路和采矿难免会出现意外。”

薛霖点了点头:“日国情报方面,从日籍伪军中挑选一些意志坚定的优秀转化者加入情报部,嗯,就这样吧,你下去办吧,我困了。”

“是!”薛思领命而去。

打着哈欠的薛霖也伸了个懒腰,揉了揉脸,转头看向墙上挂着的民国地图,盘算着怎么才能拿下东北局占据的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

只要将东北军赶到黄河以南,整个华北和边塞四省都将归于自己的统治下,那时,他将坐拥半个华夏!。

第197章:工地趣事

进入四月中旬后,整个东北的日照时间越来越长了,中午的烈日照射在东北大地上,海拔低于八百米已经看不到一点雪花了,只有远处的长白山顶端还有些许白色点缀。

四平市位于长春与沈阳的中间,是一座因南满铁路的建设而兴起的新兴城市,最近由于北方联盟政府规划将连通四平到辽源再到长白山深处的通化,最后到华夏和高丽边境的集安市,四平市将成为东北交通中枢,无数施工队拥入了四平这座原本只有二十万人口不到的城市。

各种开山挖石铺设铁路地基的机械设备也源源不断的运来四平,还有无数被集中起来的日军俘虏,他们将作为修路的主力部队,在施工队和国民警卫队的监督下逢山开石、遇水搭桥。

五万多没有归“零七七”顺的日军俘虏被送往了计划中的三条铁路线,十几个同时开工的铁路工地。

北方的通辽到双辽接通四兆铁路,四平到集安市,铁路里程达四百二十多公里,南方的锦-盖线一百四十多公里,大-丹线近三百公里。

光是这一期的铁路建设里程就达到了近九百公里!

这么庞大的工程,不仅将几万日军俘虏动员了起来,还招募了近十万工人组成了三个建设集团。

位于四平市东侧的群山里,时不时会听到一些爆破声和机械轰鸣的声音,惊得山林里的鸟儿和众多野兽不明所以,惊慌失措。

卧龙山,正处于四平市到辽源的中间,是横在两座城市间的众多大山中的一座。

北方的四平到辽源的铁路是最先开始修筑的,这里有着近一万的日军俘虏和两万多建设集团的华夏工人,还有一个营的士兵专门看守这些日军俘虏。

响午十分,四月的烈日已经开始让人打膀子起来,山中巨大的施工工地上,到处都堆放着开山的机械设备和普通的凿子、大锤等工具,数万工人热火朝天的在工地里干活,一副热闹非凡的样子。

他们就是依靠这些东西,将铁路从四平一路修进人迹罕至的长白山脉。

一阵饭菜飘香的味道从后方的营地传来,让工人们更起了干劲儿,监工们也来回的呼喊着‘马上要到饭点了,争取再开凿一点,中午好生休息下!’

不一会,后方的后勤人员拿着铜锣跑上工地敲锣起来,被喊道的队伍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拿上衣裳和工具进入后方营地,将铁锤、凿子等工具放在监管部后,开始排队打饭。

近两万的华夏工人分成三批,将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全部人的就餐问题。

香喷喷的白米饭,盖着几块红润的五花肉,还有一小碟榨菜,这就是工人的午餐,虽然只有几块肉和一小碟榨菜,但却已经是所有工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食!

第三批进入营地打饭的许大牛端着满满一大碗饭小心翼翼的端着榨菜碟子和他们一个小队的工友们席地而坐,弄几个还算大块的碎石组成一张简单的石桌,将榨菜小碟放在上面,一边闲聊一边大口大口的吃饭。

“要说以前啊,咱们根本不敢想象,在大山里修路还能吃到两顿有肉的饭菜!”小队长是一个四十多岁却已经满头白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老人的中年大叔,光着的上半身都能看到那瘦瘦巴巴的肌肤,用骨瘦如柴来形容都不为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瘦弱的男人,一天干的活比许大牛这个三大五粗的八尺壮汉做得还多,有比较通人情世故,因此被选为了他们小队的小队长。

许大牛他们一个小队有十二人到二十人不等,小队长都是他们自己选出来的,不仅要带着他们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还要负责管理他们,同时如果同队的人出了问题也要担负责任,因此在选择小队长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谨慎的将票投给了觉得能带领好大家的人。

许大牛虽然没选上小队长,但也选上了副队长,他三两下的泡了一口混着油腻的肉块拌饭,舔了舔嘴角的油:“钟叔,等这个月的工钱发下来,俺想回家一趟。”

百废待新的情况下,工人的薪水也不敢拖欠,都是月底发放当月的薪水,虽然只有五块华元,却已经能养活一个四口之家了。

“大牛,要我说,你去当兵多好的,每个月可是实打实的十个华元!”一旁的工友劝说道……

许大牛摇了摇头,眼神有些伤感:“当兵……还是算了,俺不是那块料,老老实实做工不好吗?”

众人见似乎谈起了他的伤心事,也不再多言。

小队长钟叔看了看许大牛藏在碗后,只剩下四个手指的右手,微叹口气。

这时,一阵整齐的齐步声从旁边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个子普遍比较矮小,却一个个精神抖擞,穿着泛黄的军装,各个扛着锄头、铁锤、凿子的工人排成整齐的队列进入了营地。

众多工人已经对这些小矮子见惯不惯了,纷纷坐回去继续吃饭。

许大牛看着那些在一旁押送这些小矮子的镇北军,眼神露出羡慕之色。

钟叔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一根旱烟,抽了两口啧啧道:“这些小鬼子,都成俘虏了,做个工还各个像出操一样。”

有工友好奇的问道:“钟叔,听说你以前在奉天修过军营,那东北军跟着日人比起来怎么样?”

钟叔嘁了一声,手里的旱烟杆子一抖一抖的:“张大帅和少帅的东北军对自己人凶得不得了,每次出操的时候都一个个嬉皮笑脸,吊儿郎当的像是一群痞子似得,还吼我们这些工人,根本不能跟小鬼子比,更不能跟薛帅的军队比啊!”

不过看着这些1.3营地一角的日军俘虏一个个列队整齐的站在大太阳底下,直到看守这些俘虏的镇北军连长一声令下才整齐划一的坐下。

表现出来的精锐不禁让一些人唏嘘不已。

钟叔等人也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

这些日人啊,输给镇北军做了俘虏后,他们简直比绵羊还听话,叫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不会反抗,还动不动就鞠躬甚至下跪。

最开始三月末为还有些寒冷的时候钟叔等第一批工人进入铁路施工工地,看到的就是这些整齐划一,令人不寒而栗的日军俘虏。

PS:网站系统抽了,今天发布的所有章节都进入审核,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过来……

第198章:国民警卫队

他们本就是军人,再加上日国社会等级森严的制度观念,服从性和纪律性已经被发挥到了机智,再加上每天强制听指导员的思想文化教育(洗/脑),让这些平民出身的日军军人知道了数千年来,日国就是依附着华夏而活,日国如今的文化、文字,甚至习俗都是从华夏流传过去,更早的还有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躲避秦始皇的求仙欲1望而东渡还满是野人部落的扶桑岛屿,给扶桑四岛洒下了文明的种子。

华夏和日国的关系更像是父子,然而近代华夏被满清践踏,华夏文明进入了底谷,又被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日国这个‘不孝子’竟然想着弑父篡位,取而代之。

这是彻底错误的,华夏即使短暂处于低估,也始终是华夏,江山带有人才出,华夏必将重回世界顶峰!

嗯,换句话说就是,你爹始终是你爹!

在这样连绵不断每天每夜的洗脑教育下,这些日军俘虏不断有人哭泣着跪求归附华夏,成为华夏的一份子,为华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还有数万日军虽然还没有归附,但已经不断动摇了日国政府灌输给他们的取华夏而代之的思18想。

第一批进来的日军俘虏只有三千多人的一个建设团,同时负责看管他们的一个国民警卫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