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32章

作者:不落骨

赤松子和逍遥子两人虽然是道家天宗人宗的掌门,作为辈分更高的北冥子才是道家未来方向的掌舵人,若是没有他同意,赤松子和逍遥子完全不可能贸然采取这种可能引起双方大战的方法。

这场争斗看似是顶层定输赢的方式,但并非是儒道两家共同商议而来的,是道家单方面决定的,无论最后谁输谁赢,两家的嫌隙也会不断扩大。

“这我就不知了,天宗一直是不问世事,关于儒道之争最早的好像是从人宗传出的,而这最后的商议结果也是人宗提出,天宗觉得没问题便同意的。”晓梦说道。

“逍遥子有问题,准确来说是人宗有问题!”子游沉声说道。

晓梦皱眉看向了子游,子游看着晓梦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和晓梦解释,总不能说自己是从后世秦时明月中,逍遥子带领人宗和燕丹他们一起聚集了百家暗中反抗秦国的统治吧?之前子游认为自己和北冥子商议好,北冥子会处理道家的事情,加上子游已经开始改造秦国,秦国一统天下之后绝对不会在施行严刑酷法和劳民伤财了,所以也就没有在意人宗的事情,但现在看来人宗还是要走之前的路数。

晓梦看着沉思的子游,也知道自己乃至道家都被人利用了,而和跟着利用道家的人有着密切关系的就在人宗,甚至是人宗的掌门逍遥子。

“天宗和人宗分家之后,两家互不打扰甚至矛盾重重,对于人宗的事情我也不了解。”晓梦摇头说道。

“你知道人宗的秘宝吗?”

子游想到了一个关键东西,人宗的秘宝,秦时明月中,人宗的长老木虚子因为反对逍遥子联合墨家抵抗秦国,而从逍遥子住处盗窃秘宝准备投靠秦国,而这个秘宝就是很关键的东西,能够让逍遥子随身携带,并且秦国需要的,恐怕只有一个苍龙七宿的盒子。

一个人宗掌门人为何会有蕴含苍龙七宿秘密的铜盒,这就很值得深思了。

晓梦摇了摇头,道家分天宗人宗多年,两家向来是不管对方的所作所为,而晓梦本身不是在跟随北冥子修炼就是在闭关,对于天宗的事情都可能不了解,更不要说人宗的事情了。

“如果我猜测的不错的话,人宗现在已经被一些人渗透了,至于逍遥子,我希望你会去之后替我给北冥子大师带一句话。”子游说道。

“什么话?”

“让北冥子大师注意人宗和逍遥子的动向。”

“我知道了,但是我们的比试怎么办?”晓梦问道。

“这个好说。”子游的嘴角微微勾起,眼中充满了狡黠。

看着子游这幅模样,晓梦在心中升起了自己很久没有有过的一种情绪,叫做同情。太上忘情,这也是晓梦追求的境界,之前晓梦觉得自己距离这个境界已经不远了,但此刻她发现自己距离这个境界十分的遥远。

“你准备怎么做?”晓梦问道。

子游来到了晓梦的身边,在晓梦的耳边低语了几句话,听着子游的话,晓梦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看着子游带着坏笑的脸心中觉得这人真的无耻,儒家是怎么培养出来这么一个人,心中愈发觉得道家的说的是对的,儒家那一套礼仪什么的东西完全没用,要不然也不会培养出跟他们理念背道而驰的子游。

要是让子游知道晓梦的想法,子游一定会说,我师从荀子。一般在儒家内部说一句我师从荀子,哪怕你做的事情太怎么匪人所思,儒家内的人也会觉得是是他们能够做出的事情。

“那你先把我身上的礼规天成解开,用别的办法,禁止再碰我。”晓梦冷声说道。

“你不是追求的大道吗?我记得不错的话,你不是认为男女有别,不过是愚昧庸俗的约束罢了?”子游笑着说道。

听到子游调侃自己,晓梦当即再度拔出了秋骊剑,直指子游的脖子,晓梦眼神不善的看着子游,子游只能尴尬一笑。

“我知道了,我这就给你解开礼规天成。”子游无奈的说道。

话音刚落,子游周身内力环绕,淡白色的内力环绕在子游和晓梦的四周,一道道淡白色的内力涌入晓梦的穴位内,将礼规天成的封印破开,随着全身封印的破开,晓梦再度感知到了自己体内的内力。

子游收起内力吐出了一口浊气,四周传来了一阵嘈杂之声,子游不用想都知道是那群吃瓜群众来了,子游和晓梦对视一眼,双方再度交战在一起,百家的人听到打斗声之后,纷纷朝着二人而去。

看到周围的人来的差不多之后,子游对着晓梦对视一眼,两人再度施展出天地失色和森罗万象,看着相互碰撞的两个领域,周围的人也都紧张的看着,纷纷在心中为子游或者晓梦加油。

随着两个领域碰撞突然炸开,一道强大的余波朝着四周扫去,地上的灰尘被炸起,两人的脚下的地面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痕。

“不好,躲开!”

吃瓜的人瞳孔紧缩,纷纷运起内力抵抗着天地失色和森罗万象炸开的余波,一些实力不济的人纷纷吐出一口血。等到余波消散之后,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看向尘烟之中晓梦和子游。

此时的晓梦和子游,嘴角都挂着一丝鲜血,秋骊和湛卢插在地上,两人都在盘膝而坐调整着气息。

吃瓜群众们你看我,我看你。

“这是谁赢了!?”一个人喊出了所有人想要问的问题。

看着场中的两人谁也不敢说谁赢了,一个是道家天宗未来掌门人,一个是儒家三巨头之一,无论他们公开支持谁,都会得罪另一个人。众人纷纷看向了坐庄的六指黑侠。

六指黑侠此刻也十分的头疼,但是他是坐庄的还必须要分出个胜负来,看着正在疗伤的两个人,六指黑侠一咬牙说道

“看起来晓梦大师和子游先生打了一个平手,这句就按照平局处理。”

众人看向六指黑侠,六指黑侠也不心虚的看向了众人。百家众人虽然觉得这个结局难以接受,但是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纷纷认栽看,心中暗自痛恨以后再也不当赌狗了。

平局按说是庄家同吃,但是此刻的六指黑侠心情也不怎么好,因为还真有几个军方的人压了双方平局,直接分走了三分之二的钱财,如果不是知道这些人和儒家两家没什么关系,加上子游和晓梦两个都没有参与赌局,六指黑侠都会觉得子游和晓梦故意打假赛了。

看到瓜已经吃完了,众人都回到了大营内,晓梦对着子游点了点头,子游回应了一下之后,两人施展轻功回到了大营。

回到大营之后,子游并没有着急去找伏念他们,而是在自己的营帐内等待着,很快两个秦军将领偷偷摸摸的来到了子游的营帐外,看到四周没有人之后,两人这才进去。

“怎么样?”子游问道。

两人解下了背后的包裹,露出了里面皇城黄蹭蹭的金并。

“先生,这是您的那一份。”

子游接过了包裹,这两个将士看似跟他们没有关系,但实际上是当初他去蜀郡的护卫中的人,在回到咸阳之后,也有人不愿意离开军营,于是子游就让他们回到了军营,靠着不断的累积军功,两人也都混到了校尉的级别,在六指黑侠开了赌局之后,子游示意他们参与进入,并且压平局。

于是二人联合着几个关系不错的人都押了平局。

“这件事一定要保密。”子游提醒道,若是让人知道他打假赛,他这张脸今后没办法出去见人了。

“诺!”

随着时间来到第二天,大军正式拔营班师回朝,而百家的人也纷纷跟随大军离开,在半路上又纷纷离开,回到了自己的门派之内。

随着大军的班师回朝,咸阳方面终于等到了大战的军报。在嬴政拿到军报之后,整个人笑的十分开心。

“恭贺大王,祝贺大王,有我秦军,天下安定,我秦国再也不惧外敌!”吕不韦站出朝臣的序列对着嬴政称赞道。

周围的大臣们,看着吕不韦纷纷跟上开始称赞秦军,张苍看着吕不韦和周围的大臣,心想难怪人家能成为秦国权臣,只手遮天数十年,到最后还能功成身退,这份眼力劲都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哈哈哈哈,我大秦的将士们辛苦了,丞相府、太尉府和治粟内史根据军报拿出相对应的奖惩,这次寡人要好好奖赏三军将士!”嬴政开心的说道。

“诺!”

吕不韦、张苍以及太尉府的官吏站出来说道。

“将军报张贴出去,寡人要让整个天下都看到我大秦将士们的丰功伟绩!”嬴政一挥衣袖说道。

“大王英明!”

嬴政看着下方的朝臣们,心情十分不错,灭掉了匈奴的有生力量,杀了头曼,清扫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这种丰功伟绩,怎么能不让嬴政开心呢?

随后整个天下都传遍秦国北击匈奴,斩首头曼的事情,天下人纷纷称赞秦军和秦国,就连和秦国有着深仇大恨的赵国百姓在这一刻也放下了心中的仇恨,由衷的称赞了一句秦军。面对外族,大家不再是各个国家的百姓,而是炎黄后裔。

随着秦军大胜的消息传来之后,赵王偃也不甘示弱,立刻将李牧出击草原转战千里,斩首数万的消息也放了出来,顿时秦赵两国的风头压过了所有的国家,引得六国的士人和百家弟子纷纷前往两国入仕。

秦国面对这种天下士人入仕的场面已经习惯,按照规矩经过筛选之后纷纷进入了招贤馆。而赵国面对这种多少年都没有出现过的天下士人蜂拥而至的场面了,赵王偃更是兴奋亲自去接待这些士人,甚至都冷落了后宫的娼后。

赵王偃脸色有些发白的看着热闹的HD城,眼中充满了欣慰,一旁的内侍看着赵王偃如此脸色有些担忧的说道

“大王,外面天寒,我们还是回宫吧!”

“让寡人再看看,HD城多少年没有引得天下士人蜂拥而至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李牧啊,明日寡人决定好好封赏李牧。”赵王偃说道。

“李将军镇守雁门关,使得匈奴胡人不敢南望,这都是因为大王对李将军的信任,才让李将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赵国能有大王,是赵国百姓天大的福分。”内侍一记马屁拍了过去。

“哈哈哈哈。”赵王偃看着热闹的HD城大笑道,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

第二天,李牧的封赏震撼了整个赵国,赵王偃封李牧为武安君,统领赵国兵马。不仅仅是赵国震动,随着李牧被封为武安君之后,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在李牧之前也只有苏秦和白起被封过武安君。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

第290章 ,赵王偃死,攻魏

李牧被封武安君之后,秦军也终于班师回朝,盛大的祭祀宗庙和赏赐三军之后,秦国朝堂的核心人物们再度积聚在了嬴政的作战宫殿内。

“李牧被封武安君,看来赵王偃对李牧的信任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嬴政有些感慨的说道。

秦国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有两个,一个李牧,一个项燕。因为楚国分裂,项燕也不足为惧了。而李牧这个障碍,让秦国一时间无法解决,原本嬴政是想要派人离间赵国君臣,让赵王偃疏远李牧,但赵王偃对李牧的信任颇深,一点办法都没有。

“赵王偃是个很有趣的人,虽然行事荒唐,任用奸佞,但也只是用了郭开这么一个陪伴他长大的人。对于其他官吏也能做到用人用才,赵国百姓对赵王偃最大的不满就是任用郭开为相,让一个娼妓当了王后。”韩非摸着下巴说道。

对于赵王偃算得上半个合格的君主,至于为什么是半个,因为现在的赵国十分的矛盾,一方面励精图治,另一方面昏庸暗腐败,赵王偃也是生性多疑,但对手下大臣又十分的信任,无论是郭开还是李牧,或者其他大臣,但又对自己的儿子猜疑不断,废了之前的太子公子嘉,立了娼后的儿子公子迁为太子。

“赵王偃这个人的确有意思,但HD传回来的情报,赵王偃得了风寒,气色一天不如一天了。”子游说道,自从李牧被封赏武安君之后,子游就盯上住了赵王偃。

“赵王偃对李牧十分信任,但不代表赵国太子公子迁对李牧信任有加,我听闻在赵王偃更换太子的时候,李牧和赵王室宗正赵依是支持公子嘉的。”吕不韦说道。

听到吕不韦的话,众人纷纷领悟,他们的机会是等到赵王偃死后,挑拨他们赵王迁和李牧的关系了,嬴政看向了赵高。

“启禀大王,罗网的消息,赵国丞相郭开对于李牧被封武安君之事颇有不满,认为李牧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赵高说道。

“看来这位郭相有望成为我大秦第一功臣啊。”吕不韦笑着说道。

嬴政先是一愣随后大笑了起来,其他人也是纷纷明白了吕不韦话中的意思,先是逼走了廉颇,让廉颇终身不被赵国所用,现在又对李牧起了杀意。

“既然如此,赵国你就让罗网好好帮助这位郭相稳固一下地位。”嬴政笑着说道。

“诺!”

“除了此事之外,魏国方面传来了消息,廉颇的大将军之位被魏王增废除了,原因是廉颇和公子假走的太近了,这让魏王增感到了不安。廉颇感到愤恨直接离开了魏国,前往了楚国,现在跟昌平君在一起。”嬴政说道。

对于魏王增如此行为,子游觉得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魏王增最讨厌的就是公子联络将军了,毕竟魏王增就是靠着如此办法上位的,所以他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会用如此办法架空自己的权力。

“真是天助我大秦,现在就缺少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年攻打魏国了。”王翦说道。

“理由嘛,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子游将在燕国墨家总院遇袭的事情说了出来,公子假的门客,单川的人头经过特殊处理现在还保存在罗网里,只要想用随时都可以拿出来。

“这是上天让我大秦一统天下啊,等到来年春耕之后,便是我大军出征之时!!”嬴政说道。

确定好了一切事务之后,整个秦国表面上回归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但暗地里却准备好了一切攻打魏国的准备,王贲和李信两人此刻正在新郑随时准备着进攻魏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场年节过后,赵国传出了赵王偃暴毙的消息,赵王偃在最后时刻立下了公子迁为新王,同时劝告公子迁、娼后和郭开,赵国不能没有李牧,让他们一定要保全李牧,不得对李牧出手。

整个HD布满的素槁,赵国上下全部为赵王偃披麻戴孝,赵国官吏也为赵王偃商议出了谥号,赵悼襄王。肆行劳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未中早夭曰悼;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这对于赵王偃来说是最合理的评价。

就在所有人讨论新上任的赵王迁的时候,秦国出现一个更为轰动天下的消息,魏国公子假的门客单川意图刺杀秦国王师子游,秦王暴怒,屯兵魏国边境,准备伺机攻打魏国。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秦国为了攻打魏国找的理由,但是单川袭击子游这可是在闹市之中,很多人都看到了,事后秦国将单川的人头悬挂在咸阳城墙上,一些认识单川的人也表示是单川无疑。

魏国朝堂。

“混蛋,谁让单川擅自去刺杀秦国王师的?难道他不知道这会给我魏国带来多大的危害吗?”魏王增站在朝堂上大骂道。

公子假跪在地上也不敢说话,颤抖的身体表明了他此刻的恐惧。周围的大臣看着公子假也不敢为其求情,整个魏国都是知道公子假是坚定的抗秦派,和当初的大将军廉颇关系亲密,两人时常议论魏国就是秦国下一个目标,希望魏王早做准备。作为公子假门客的单川刺杀子游,这也完全说的过去。

公子假此刻只觉得自己心里十分憋屈。他要不是为了拉拢廉颇,他才不当什么抗秦派,自己过潇洒日子不好吗?如果不是自己几个兄弟之前对他的太子之位产生了危险,他才不会为了拉拢廉颇,把自己装作抗秦派。单川也是廉颇推荐给他的门客,此时的公子假在心中已经恨死了廉颇,但是他此刻也只能背着扣黑锅,若是自己现在说出这一切,朝中大臣别说支持他了,不鄙视他都算好的了。

“父王息怒,这单川已经离开太子府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根本不知道他去刺杀子游啊!”公子假说道。

“你不用说了,无论是不是你指使单川刺杀子游这已经无所谓,现在秦国暴怒,已经屯兵边境了,伱说我们该怎么办!?”魏王增厉声呵斥道。

公子假顿时不敢再说话,只能低着头不敢说话,他明白要想让秦国无话可说只能用一个办法,那就是求和,并且将他交出去,交给秦国。

而魏国朝堂也是因为魏王增的问题,吵翻了天,主战派认为魏国已经到吸收打下的楚国土地,靠着仅剩下的魏武卒和大军也不是不能挡住秦国,并且希望魏王增派人去楚国请回廉颇,让他带领大军抵抗秦军。

而主和派认为魏国仅剩下的军队和魏武卒根本打不过秦国,如果打过了当初也不会被秦国打的迁都到大梁了,一时间整个朝堂吵得是不可开交,而作为魏王的魏王增是偏向于主和的,他当然知道现在的魏国根本挡不住秦国,若是之前赵楚都没事的话,他还跟和秦国打。

但是现在赵国因为赵王迁去世,赵国还在国丧期间,是不能起刀兵的。国丧期间不能对外打仗,其他国家也不能进攻国丧期间的国家,正所谓是师不伐丧,这是从春秋传下来的规矩,在战国虽然也被打破过,但主动打破这一点的国家到最后多少都遭到了报应。

比如吴国当初就趁着越国老国王刚死,新王勾结继承王位,吴国派兵攻打越国,被越国打的全军覆没,吴王阖闾也重伤而死。还有就是著名的崤山之战,秦穆公想要趁着郑国国君刚死攻打郑国,但是被晋国和郑国联手将秦军大败。

加上其他人的鼓吹这让后世的百姓和君主继承了这个规矩,尽可能的避免其他国家国丧期间派兵攻打。而且趁着他国国丧期间进攻他国,也容易引来众怒,从而失去民心,更不利于之后的统治。

“大王,臣认为现在秦军刚刚经历匈奴之战,又经过修养,现在士气正盛,我们应当避其锋芒,选择和其和谈。秦魏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真的开战,我们也没有主将能够统帅三军去迎战。”有大臣出列说道。

看到有人率先说出了主和的话,魏王增也不再装模作样,当即说道

“正如爱卿所言,不知道让谁去和秦国讲谈合适?”

说到和秦国讲谈的事情众人也都纷纷不愿去和谈,这些人心中明白秦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能够成功和谈的几率很小,去秦国弄不好会被羞辱一番,纷纷都不愿意前往。

“若是没人愿意去,那就依照律法,让典客前往秦国去商议和谈之事。”魏王增看向了典客。

典客令顿时如遭雷击,但面对魏王增的命令,他也不敢反抗,只能俯首认命。就在魏王增还在准备和谈的时候,王贲和李信两人已经派兵攻打魏国,魏国的大军在正面遇到秦军只是一波简单的冲杀便不战而逃,魏军的主将更是弃城而逃,短短三日,王贲和李信已经练下三城。

第291章 ,投秦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此时榆关城头上的魏国旗帜已经换成了秦国的黑色玄鸟旗,榆关内的百姓纷纷闭门不出,躲在家中生怕触犯了秦军牵连全家,这个时代放纵士卒抢掠城中百姓太过于常见了。士卒上战场每天面对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到的,若是不让他们释放自己的压力,难免不会出现炸营的事情。

王贲和李信两人骑着马走进了榆关内。

“这是第三个没怎么抵抗就投降的城池了。”李信无奈的说道。

李信现在很好奇这些城池的守将和城守是怎么搞的,每次看到秦军抵达之后象征性的抵抗了一番后,便直接撤离了,丝毫没有给他们来一场凶险攻城战的机会。倒不是说李信想要尸骨累累,这样轻松简单就占领一座城池李信巴不得以后遇到的城池都这样呢,只不过这城池占领的太轻松了,让李信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甚至后怕。

很快整个大军停了下来,一个骑兵来到了李信和王贲面前拱手说道

“大帅,副帅,榆关的城守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榆关的城守!?他带人反抗了?”王贲问道。

“没有,他只是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希望能够面见大帅。”骑兵说道。

王贲和李信两人齐齐一愣,两人对视一眼之后,王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