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33章

作者:不落骨

“前面带路。”

“诺!”

王贲和李信骑马来到了大军的前方,城守带着一些官吏站在大军的前面,挡住了大军的去路。守城看到王贲和李信到来之后,眉头微皱,但还是对着王贲和李信行礼说道

“榆关城守,吕士良拜见秦军主帅,敢问子游先生何在?”

听到城守的名字,王贲微愣,吕士良的名字他是听说过的,是魏国一个有名的士人,才华不低,备受百姓爱戴,听到吕士良问到子游,王贲不知道对方想干什么,但还是如实说道

“这次攻魏的主帅是我,先生在颍川郡视察,不知道吕先生寻找先生所为何事?”

“原来如此,没有什么事情,作为榆关城守投降秦军,怎么能不拜见秦军主帅?”吕士良说道。

听到吕士良的话,王贲和李信微微一愣,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投降的人如此强硬的拜见大军主帅的。吕士良身后的官吏都紧张的看着自己的城守,他们生怕吕士良的态度惹怒了暴秦,从而牵连整座城池。附近的百姓也纷纷透过窗户或者大门的缝隙看着街道上的一幕,心中纷纷为吕士良提起了心,生怕吕士良惹怒了秦军引来杀身之祸。

“大帅还请见谅,城守说话语气向来如此,前方便是城守府,还请跟我来。”吕士良的助手,榆关城的管曹上前赔笑说道。

“吕先生大名,我在秦国也略有耳闻,自然知道吕先生的脾性如何,还请前面带路。”王贲微微摇头说道。

攻打魏国之前,王贲和李信接到了嬴政的命令,要求他们严格约束军纪,不得侵犯百姓和农田,更不得在进城之后放纵士卒,对于投降的城池更要以柔和手段为主。对于在魏国遇到的士人要以礼相待。战国流传着一句话,天下人才出魏国,但不扶持魏国。魏国可谓是七国人才培训基地,秦国的崛起之路可少不了魏国人才的支持。

从最开始的秦孝公的商鞅到惠文王犀首公孙衍、张仪等人再到昭襄王的范睢,再到如今的尉缭都是出身魏国的大才。这还只是秦国,赵韩齐燕楚这些国家的崛起之中都少不了来自魏国的大才的帮助。

看到王贲没有放在心上,所有人悬着的心都放下了。这些官吏看向王贲和李信,心中为自己感到了一丝庆幸,认为这次的秦军主帅并非是好战好杀之人。

“严守军纪,不得侵犯百姓。全军背诵戒令!”王贲突然喊道。

顿时整个秦军为之一肃,所有人站的笔直,黑色的秦军旗帜被吹得猎猎作响,黑甲的秦军士卒眼神庄重,仿佛在进行神圣的仪式一般。

“凡我秦军所过之处。”李信在一旁奋力的喊道。

“反我秦军所过之处,不得奸淫掳掠,不得滋扰百姓,违者不论将校大小,皆斩!不得破坏农田毁坏作物,违者斩。不得取民分毫,违者斩!.”庞大的秦军齐声喊道。

秦军的声音响彻整座榆关,躲藏在房屋内的百姓听着秦军的宣誓眼中充满了惊讶。吕士良和他身后的官吏也是如此,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这是暴秦的军队所说出来的话。

等到戒令背诵完毕之后,整个榆关还回荡着秦军的戒令,王贲和李信下了战马,对着吕士良说道

“吕先生还请带我们去城守府。”

“好。”吕士良有些失神的说道。

看了一眼驻扎在街道上没有对百姓有丝毫侵犯的秦军,吕士良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带着王贲和李信来到了城守府中;此刻的城守府大堂中,堆满了文书。

“这些是榆关的户籍、地图、税收、牢狱案件.”吕士良说道。

在决定投降的时候,吕士良已经让人准备好了这一切,为的就是保证城内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全。王贲和李信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配合的投降郡守,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吕先生真乃明洁之士。”王贲感慨一声说道。

吕士良没有回应王贲,而是挥手驱散了跟着他的官吏,这些官吏纷纷退到了大堂之外等候着。

“我所做的这些是为了城中的百姓.我吕士良,乃是昔日信陵君之门客,现为大秦王师子游先生的门客。子游先生让张耳告诉我们这些门客,秦军所到之处不仅侵犯丝毫,更会派人解决想要趁乱为非作歹之人,为此我才献城投降。”吕士良说道。

听到吕士良说自己是子游的门客,王贲和李信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两人纷纷想到了前两座投降的城池出声问道

“之前两座城池的城守也是先生的门客吗?”

“他们不过是贪命之人罢了,为了自己的性命抛弃了城中百姓逃跑的小人罢了。昔日君上对于门客的品德要求十分苛刻,若是在大战之时抛弃百姓弃城而逃,早就被张耳一剑杀了。”吕士良不屑的说道。

说到这里吕士良也是无奈的叹气了一声,如果魏国当真有和秦国一战的能力,这些两座城池的郡守也不会逃跑了,而他也不会如此主动的投降。

当初子游和张耳约定好之后,子游答应对魏国投降的百姓不犯秋毫,更会像是对待秦国百姓一般对待魏国百姓,张耳这才答应子游,在将来秦军攻魏的时候提供帮助。

当初他们这些门客知道这个约定之后,纷纷斥责张耳是贪生怕死的小人,不配成为君上的继承人。一些人当场愤然离去,但是更多的人则是思考着张耳和子游的约定。

魏国和秦国之间的差距,他们这些人是十分清楚的,一旦秦军攻魏,他们哪怕全力抵抗,最终的代价也是秦军攻占魏国。既然结局已经注定,他们能做的就是保全魏国和魏国的百姓,让这些百姓在战后也不会被饥寒威胁,也算是对得起他们当初的君上,信陵君。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韩国就被攻占,而攻占之后的韩国百姓没有被秦军丝毫侵犯,反而有了自己的土地,也不会再被那些恶劣的贵族豪强欺压的时候,这些门客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于是纷纷开始为之后的秦国攻打魏国做准备。

当初信陵君的门客因为声望和才能,不少人担任着魏国的官职。信陵君死后因为这些人在地方备受爱戴。魏王增也没有去清算他们,继续让他们担任着官职,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稳定自己,来保证自己能够安稳享乐。

而这些门客也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充当秦国的间者,负责地方城守的门客时刻都在做着举城投降的准备,而身居高位的人则是将一些重要关隘的守将换做无能之辈。可以说现在小半个魏国看似在魏国手里,但实际上已经是秦国的了。

“原来如此,那不知道吕先生之前找先生所为何事?”李信问道。

“只是想要拜见君候罢了,我们和君候做了约定,我想要提醒君候不要忘记了当初的约定,但看到秦军刚才背诵戒令的时候,我便知道,秦军并非是我想的那般。”吕士良笑道。

子游是秦国的彻侯,封号景,他们这些门客称呼子游自然不能再像之前那般叫做先生,而是称作君候。

“先生此刻在颍川郡视察民情,要过些时候还能抵达榆关。”王贲说道。

“我也不心急,既然如此,榆关我就交给诸位了。”吕士良说道。作为投降城守,他自然不能再继续处理榆关的事务了。

“不,吕先生还请继续处理城中事务,我们相信吕先生。”王贲突然拦住了准备离开的吕士良说道。

听到王贲的话,吕士良微微一愣,他没想到王贲竟然还将榆关的政务交给他,丝毫不担心他会心存歹心。李信看着王贲和备受感动的吕士良,心中十分赞同王贲的做法,不仅收复了吕士良,还成功将治理政务的事情甩出去了。

秦军中除了大老粗之外,也有不少读书识字之人,但懂得如何处理政务就剩下他和王贲了,他们二人也是稍微懂一点,不是任何人都是白亦非这样的军政全能型人才。若是要他处理政务,李信宁愿去跟武陵铁骑对冲。

第292章 ,卫庄与张良再遇

吕士良看着完全不像是试探他的王贲,眼中满是感激。此时吕士良的状态和当初白亦非被嬴政保留爵位继续担任南阳郡守是一样的。对于降将保留戒心,让其不参与城池内任何政务才是第一选择,但王贲将榆关政务再度交给吕士良,让吕士良感到了一种他人对自己能力和道德认可,更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定然不辜负大帅的信任。”吕士良说道。

“吕先生请起,还请吕先生继续处理城中政务,等到招贤馆的法官和赢氏宗室到了之后,他们会进行秦法传播,希望先生能够配合,安抚百姓。”王贲提醒道。

“当然,我关注过颍川郡百姓的生活,在新的秦法下他们活的很好,我会帮助他们的。”吕士良说道,吕士良也是一名法家弟子,只不过一直缺少法家经典进行学习,只能靠着自己的琢磨和一颗为民的心来执政。

“多谢先生了。”

王贲和李信二人和吕士良又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两人离开了城守府。

“我说先生来之前,怎么跟我说这次攻魏是个好活,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这样。”李信摸着下巴说。

有着如此之多的子游门客配合他们,这个魏国只要他们不自己作死,拿下只是时间的问题。

“等回去之后,我修书一封给先生,详细询问一下先生其中具体缘由。”王贲说道,虽然王贲心中已经对吕士良说的相信了三分,但还是有些担忧,只有找子游求证之后,他才能放心。

“你说这些城池的人都投降了,我们还能弄死这些权贵大族吗?”李信在王贲身边小声的说道。

若是这些人抵抗他们,他们完全不用丝毫顾忌的直接杀过去,再抄家,给百姓土地。但是现在这些人投降了,他们完全没有丝毫理由了。

“这些权贵大族最大的毛病是贪心,若是他们真的干干净净,我们放过先生也不会说什么。告诉大王,让人给他们赐福即可。找罗网随便一查就能查出他们的黑点,抓住这个黑点直接办了他们,不仅完成任务,还能收拢百姓。一些是在难缠的,直接让罗网动手。”王贲低声说道。

“我去负责找罗网的人。”李信说道。

随着太阳西斜,夜幕升起,整个榆关百姓心惊胆战的度过了第一天。一些权贵大族也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纷纷想着今后该怎么面对秦军,从而维持自己的地位,丝毫不知道随着夜幕的降临,一道道身影出现在了一些权贵大族的屋檐上。

第二天,整个榆关的百姓知道城守还是吕士良之后,纷纷松了一口,他们不相信秦军,但还是相信这个保佑他们榆关平安的城守大人。一些胆子大的又开始在城内行走或者摆摊。

相较于榆关百姓,榆关的权贵们则是哭声震天,他们完全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惹到了秦军,他们刚刚睡醒,秦军便攻破了他们的大门,拿着他们昔日犯下的罪行便强行让他们签字画押,然后就绑起来丢入了大牢之中。

颍川郡,子游穿着普通的麻衣坐在田头上正在和耕种结束坐在田头上休息的老人聊天。

“今年冬天不好过啊,但相较于之前也好了很多。大王免了我们两年的赋税,这才让我们去年有了余粮能够撑过这个冬天。今年春耕十分顺利,朝堂分配的耕牛,村里分到了两头,足够我们好好耕种了。还有那个曲辕犁,我跟你说啊,你是没用过,这耕地的速度比我们之前快多了。”老人脸上充满了满足说道。

耕牛和耕具这之前都不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能够想的,这都是大户人家才有的,而他们他要想使用只能掏钱去租,而现在他们能够免费使用两年,等到两年之后,村里的耕牛和耕具他们也需要花费粮食或者钱财去租用,但价格已经低了很多,只是耕牛养育和耕具损耗的正常花费,他们这些百姓也能接受。

“这半年时间,你们适应新的秦法吗?我听说秦法可不是一般的严酷啊!”子游用着齐国的口音问道。

老人侧目看了一眼子游,说道

“秦法再怎么严酷也比不过那些权贵大族的欺压啊。秦法严酷不严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韩国变成颍川郡之后,我们不会再担心那些权贵们来欺压我们,来抢夺我们的土地了。而且秦法让之前一些危害乡邻的人全部伏法,不会再欺负我们了。”

说完老人的眼中充满了复杂的神色继续说道

“你可能不知道,在秦军攻下我们这里之后,我最开始也是害怕的不行。大军都说秦军用人头换军功,我们生怕秦军拿我们的人头去换军功。

所以在秦军到了之后大部分人都跑上山了,我因为舍不得家里的粮食就没有跑,想着死也要当一个饱死鬼,总比活下去继续挨饿好。我已经做好了被秦军杀死的准备。

但是秦军对我们这些百姓没有出手,而是将村里那个贪心的王八蛋给杀了,将他这些年威逼利诱拿到的属于我们的土地又给了我们。还给了我们一些支撑到秋收的粮食。”

“所以现在的生活还不错是吗?也没有人再欺负你们了?”子游摸着下巴问道。

“比之前要强多了,最起码有了活下去的动力了。别看我老头子快五十岁了,但是我还想再活几年,多少年没过过这样富足安稳的生活了,之前因为各种赋税,一天吃一顿饭都费劲,现在一天都能吃两顿了,虽然少不了野菜,但也比之前强多了。”老人笑着说道。

“真没想到秦法治下还有这样的好地方?”子游故作惊讶的说道。

“后生,你这是什么话?我听说不仅我们这里是这样,整个颍川郡差不多都是这样的。要是当初的旧韩国也能这样对待我们,我那个小儿子也不至于被饿死了。现在我们颍川郡人也能活下去了。”老人有些感慨的说道。

听到老人自称我们颍川郡,子游心中已经有了底了。一个称呼是最能体现一个百姓对自己国家的认可程度的,若是这些百姓心中还记着当初的韩国,他们绝对不会自称是颍川郡人,而是韩国人。这个时代的百姓要求的不多,能够吃上饭,有活下去的希望,他们便已经满足了。老人又和子游聊了很多,比如最近新建的水车、发放的种子等等。

“老丈,我还有事,就不多打扰了。”子游说道。

“就不打扰你这样的读书人去参加科考了。后生路上小心一些,最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一些看起来不像是好人的游侠儿。”老人提醒道。

“游侠儿?他们犯了什么事情了吗?”子游蹙眉问道。

“这倒没有,他们要是犯事了,在就被官府拿下了,这些人可都是赏钱。只不过最近这些人来来往往的比较多,看起来还是相互认识的,看起来比较凶,路上还是注意些好,免得在什么地方惹到他们被杀人越货了。”老人提醒道。

“多谢老丈提醒,我会小心的。”

子游说完便离开了村庄,来到村口外,墨鸦架着马车早已等候多时了。焰灵姬、雪女和少司命都在车上等着他,进入马车后,墨鸦架着马车朝着下一个地方而去。

“先生,接下来我们去什么地方?”雪女问道。

“去新郑,新郑的官吏们应该都等急了。”子游说道。

“现在的颍川郡百姓看起来生活的不错。”焰灵姬看着窗外正在播种的百姓们说道。

现在的颍川郡路上虽还能看到荒凉景色,但已经比之前好的太多了,路边的田地中已经有了百姓在耕种,焦土正在逐渐恢复成良田。战争导致的衰落不是立刻就能恢复过来的,这需要时间。靠着整个秦国的支持,颍川郡这么短的时间就恢复到如此程度已经让人惊讶了。

“是啊,整个秦国都在帮助颍川郡,若是如此还没有出现一点起色,这些官吏也就没必要继续存在了。”子游边写奏章边说“刚才老丈跟我说最近新郑这边出现了很多的游侠儿。”

“游侠儿?看来新郑要有好戏发生了。”焰灵姬舔了舔自己的嘴唇笑着说道,一双美目中充满了狡黠。她正是因为在咸阳太过无聊才跟着子游出来巡查的。

游侠儿本身就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他们一旦聚集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事发生,作为最大乐子人的焰灵姬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好事。

“希望这个好戏是我心中想的的那个。”子游微微一笑说道。

看着焰灵姬和子游,雪女也觉得可以去插一脚。子游看似十分稳重,但本质上也是一个乐子人,喜欢去凑热闹,每次凑热闹绝对会让一个小热闹变成一个出人意料的大惊喜,而雪女被子游带的也喜欢去看热闹了。

“墨鸦,加快速度,我们在天黑之前赶到新郑。”子游说道。

“诺。”

墨鸦加快了马车的速度,他们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新郑的范围内,但想要在天黑赶到新郑必须要加快速度。

新郑,旧韩王宫。

秦军攻下韩国之后,并没有拆除韩王宫,只是将其中值钱的物品全部带走,留下了这座庞大的王宫。此刻萧瑟的韩王宫像是一个幽怨的女人一般,矗立在这里随时随刻都在诉说着昔日韩国的爱恨情仇。

轻微的脚步声在萧瑟的韩王宫内响起,一个身着黑袍之人漫步在空荡荡的韩王宫之内,如同一个孤魂野鬼一般。黑袍下的一双黑色双眼中充满了追忆和冷意。

“韩国灭了,这座昔日代表着韩王权力的韩王宫,此刻更像是秦国的战利品。一个彰显嬴政仁慈与强权的标志。”黑袍人淡淡的说道。

“我倒是不这么认为,这座韩王宫更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流落在外的韩国子民,让他们不要忘记昔日的国家,不要忘记身上所携带的耻辱。”另一个黑袍人出现在黑袍人的身后声音带着温和的说道。

“明灯吗?现实是残酷的,如果你还保留着对理想的痴心,你的下场和韩国没什么区别。”第一个黑袍人继续说道。

“说话还是如此锋利,好久不见卫庄兄。”

第二个黑袍人将黑袍褪下露出了自己的面貌,正是投靠了昌平君的张良。

“好久不见,你的脸?”卫庄看着张良脸上的伤疤瞳孔微缩。

张良摸了摸自己脸上的伤疤,声音依旧温和的说道

“这更像是一个证明,复国之路上充满了荆棘。这点伤痕对比那些战死之人不算什么。”

“看起来你这些年的生活要比我更加有趣。”卫庄看着现在不同于他印象中的张良感慨道。

昔日的张良虽是一个温润如玉般的君子,但初入江湖朝堂,举止之间还带着青涩。但是现在的张良早已不负当初的青涩,眼中充满了坚毅,脸上的伤疤更是诉说着张良这些年所经历的种种。

张良苦笑一声,他这些年的生活的确有趣。在蜀郡存活之后,张良带着伤重新回到楚国之后,发现楚国已经分裂,他到了郢都找到昌平君之后,叙说了蜀郡失败的原因。昌平君也没有多责怪他,而是继续任用他和张家弟子,让他们在郢都担任职位。直到秦国攻打魏国之后,昌平君为了限制秦国,拖住秦国的脚步,让他带着这些年笼络来的韩国旧贵来到了新郑。

“所以你这次约我来是为了帮昌平君做事吗?”卫庄冷声问道。

卫庄在韩国灭亡之后,带着当初吸收了百鸟的流沙暗中隐藏在韩国,做着杀手团的生活。前几日有人给流沙的杀手送去了一个任务,而任务书上有着最初流沙的标记,破解了任务上的暗号之后,卫庄知道对方想要约他在韩王宫见面。原本卫庄以为会是韩非亦或者紫女,但没想到是张良。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魏国再被秦国灭掉的话,赵楚分离。剩下的国家将会彻底成为秦国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张良叹气一声说道。

“所以这次回来你想要做什么?”卫庄问道。

第293章 ,张良的计划

张良看着卫庄,只是淡淡的说道

“抗秦保魏。”

“最近新郑附近的游侠儿都是你的人是吗?”卫庄问道。

“是的,这些人都是昔日逃亡的韩国旧贵。秦国攻韩的时候,整个韩国权贵都被屠杀,但也有一些人逃了出来。韩国灭亡之后,昌平君就暗中保护和集合了这些逃亡的人,这次我们回来就是为了在韩国发动起义。”张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