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火锅店铺
摩伊亚指了指玻璃幕墙后的那间屋子。
“我们行星的大气成分跟你们不一样,我们的大气当中,含有一些对你们来说有毒的成分,虽然根据现有的情况来看,在必要情况下,我们也不是不能短暂呼吸你们行星上的大气但你们的。行星大气成分和环境对我们来说实在是有些不舒服,除非真的出现了紧急情况,否则我们没必要这么干。”
“我们行星大气中的一些有毒成分可能会对你们的肺部和其他器官造成严重损伤,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双方呼吸的空气还是隔开比较好。”
摩伊亚设置好了这处气闸舱的大气成分比例调整程序后,拉开气闸舱内侧的门,绕道去。去闸舱另一侧的透明玻璃幕墙后的房间内,不一会儿,已经摘掉头盔,脱下宇航服的摩伊亚与另外几名特伊亚人,出现在另一侧的透明玻璃幕墙房间内。
他看了看,确认了墙面上显示的两侧房间的气压和大气成分比例已经调整完毕,并完成消毒程序后,通过同声传译机和两侧房间的广播设备,将特伊亚语翻译成人类常用的几种通用语言。
“好了,各位可以把头盔摘下来了,你们那一侧的房间已经基本进入无菌状态,空气成分和温度。也被调整到和你们的母星一模一样。”
在互相确认了一下之后,两个领队一马当先解除了自己头盔处的密封环,摘下了厚重的宇航服头盔。”
“呼……”二人深吸了一口气,这间舱室里的空气并没有任何异样,甚至还相当的清新干净。
一名宇航员看了看自己手臂上的空气成分检测装置,这是他从月球基地里带过来的,这台便携式设备原本是为了防范基地里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泄露,并进行及时处理和检测的装置。
“氮7808,氧2095,氩093,二氧化碳003,没问题。”他用一个手势对其余同伴示意到,其他人也纷纷摘下头盔和面罩。
“好了,看上去大气成分比例没有问题,各位人类,你们好。”
“你好…岩石先生,还是小姐?”
“就叫我岩石吧,我们的物种没有你们认知中的性别那种东西。”
“那好吧,岩石,请问您能再解释一下,您之前提到的硅基化合物的事情吗,为什么你们会认为月球上有和硅基生命有关的硅基化合物?”
“因为这里…是我们母星生命的起源,真正的起源。”
“什么?”两位领队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搞不懂一个来自几十光年外的文明的起源,怎么会跟地球的卫星有关系。
“这事就说来话长了……首先说说我们的母星吧。”
“我们的母星系距离你们的行星44光年,也就是你们称呼的这颗名为天大将军六的恒星系。”
在场的众人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后的摩伊亚似乎在半空中虚点了什么一下,一幅三维全息投影就出现在这一侧的气闸舱内,让众人小小的惊呼了一下。
全息投影上显示的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双星系统,主星天大将军六A是一个比太阳要更加年轻的黄-白矮星,双星系统的另一颗伴星天大将军六B则是距离主星很远的一个红矮星,二者的相对距离几乎达到了接近一光年。
“你们称呼为天大将军6A的恒星。就是我们的母恒星,在我们的语言中这颗恒星被称呼为特伊卡洛尔。”
“而我们的母星则是围绕特伊卡洛尔运转的第四颗气态巨行星的卫星,我们称龄壹VII逝武揪司呼为特伊亚。”
“哇哦…气态巨行星的卫星上诞生的生命吗?这可真是太奇妙了!”一个队伍中的人类宇航员感叹道。
“但是,特伊亚星上最初诞生的生命,其实是外来的。”
“外来的?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接下来的内容请听仔细了。”摩伊亚说着将全息投影的画面拉近,并放大那颗围绕气态巨行星运转的大质量卫星上的某块区域,在场的人类宇航员注意到,被放大的那块区域,似乎有着一圈像是被陨石撞击产生的环形山的痕迹。
“这块区域被称作起源陨坑,是整个特伊亚星生命最初的起源,它位于特伊亚星北半球靠近赤道的区域,在几十亿年前,一块质量和体积都相当大的小行星撞击了这里,并且制造了这处陨坑和环形山,那块坠落在特伊亚星的小行星当中包含了大量的硅基有机物,这些跟随小行星一起降落的硅基有机物就是我们行星生命的最初起源。”
“而这块小行星,并不是我们星系的产物,它来自于我们星系以外的地方。”
“我想你们都应该知道自己母星的这颗卫星是如何形成的吧?”
“呃,当然,一颗天体在几十亿年前的远古时代跟地球相撞,并完全粉碎后,那颗天体的碎片和一部分分离出去的地球残骸混在了一起,在经过长达数十亿年的时间汇聚和冷却后,最终形成了我们脚下的月球。”
“那么……假设一下,如果那场大碰撞使得其中一块行星碎片被加速到超过太阳系的逃逸速度数百倍的速度,并且使得这块碎片最终飞出太阳系,并且一头撞住了。附近的一个星系的天体上会发生什么呢?”
“等等,您不会是想说?”
“没错,这就是导致我们母星生命诞生的那颗小行星的最初来源,它来自太阳系,室内场在月球诞生前的大碰撞中飞出太阳系的一块碎片,甚至有可能在那场大碰撞之前,那个与远古地球相撞的天体上,可能就存在着大量的硅基有机物,其中一部分硅基有机物。跟随着行星碎片一起幸存了下来,并且在宇宙中飞驰了长达数万年的漫长岁月,直到一头扎入了我们的母星之上,这些硅基有机物质,才最终促成了我们的诞生。
“我们目前已经挖掘采集了一些月球地下和深层区域的岩石样本,发现这些岩石样本中有一部分和我们母星的起源陨坑里发掘出的最初那颗小行星的残片成分几乎一模一样,碳14鉴定出的年代也刚好差不多是在同一时期,如果扣掉那块小行星在宇宙中飞驰的数万年岁月的话,二者几乎就没有形成时间上的差异了。”
“所以说,我们也是起源于太阳系的生命。”
“这…简直太让人震惊了,我需要花点时间好好思考一下这些信息。”包括二位领队在内的在场几位人类人全都震惊的无以复加,这是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一个来自遥远星系的外星文明竟然和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同一个星系,这样的巧合发生的概率,在宇宙范围内几乎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当年那两颗天体没有相撞的话,没准太阳系里就能诞生两个文明类,也说不定呢?”
“我们认为。在月球内部依然有着当年那颗天体可能留下的某些硅基有机物存在过的痕迹。”
“我们此行的目的,除了为了回收我们发射的恒星际无人探测船以外,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对你们行星的这颗卫星进行研究和发掘,尝试找到我们行星生命真正起源的痕迹和证据。”
…………
地球上,相比较于神经紧绷的各国高层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恐慌情绪的民众,有这么一个团体却显得相当的兴奋,那就是在各领域的科学家与科研团队,高等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仿佛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短短的一年多以内,就由复数以上的外星种族抵达和造访太阳系,让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和相关团队都兴奋不已,在他们的眼中,代表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未来。
而在月球上詹姆斯红星基地的宇航员代表团从外星人在月球表面建立的基地上回来后与外星文明的那段谈话内容的曝光,外星微生物搜索这个原本毫无人气和投资的行业与科研领域突然变成了香饽饽,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都在对这一类地外微生物搜寻项目投资,这也让火星上的凯莉感觉不胜其扰,她的个人邮箱都快爆掉了,在三天之内,她收到了来自地球上不下近千家科研机构的邀请与企业投资意向的咨询,这让她不禁想起了为自己的这个没人管没人要的科研项目四处费尽心思的拉投资的那段时间。
“你知道吗?我的科研项目在仅仅不到一年之前,是个没有任何人愿意投资的项目,我去的几乎每一家投资企业和科研机构都不愿意朝我这个项目里投入哪怕一分钱,而仅仅过了一年,这些人全都变了一副嘴脸,全部舔着脸上来想要给我这个项目投资。”
“看到当初让自己吃了个闭门羹的人,现在全都低声下气的来求你的感觉一定很爽吧?”
“不…一点儿都不爽,只是觉得这些人讨厌而已,当初一毛不拔,现在全都厚脸皮的凑上来,我是相当的无语啊。”凯莉叹了口气,对于这些投资和科研机构的不要脸行为那是相当的不爽。
………
月球上,特伊亚人的科研基地以惊人的速度成型,通过大型登陆舱投送了最初的一批。自动化建造机械和月表基地舱室后,月球轨道上的特伊亚运输舰直接在从货舱中弹射了数十个可以在轨道上快速展开的直径1.5公里的小型便携式模块化太阳帆反射镜发电组件,通过将收集到的阳光汇集到太阳帆反射镜的中央,并转化为电能,以500nm波段的绿激光束的形式传输到地表,为月表的科研站提供除开聚变反应堆之外的辅助能源供应。
而月球上驻留的各国宇航员也见识了一番一个技术水平与规模远超地球的外星文明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效率,不过短短的几天时间内,这个刚刚来到月球的外星文明就已经建成了一座。比詹姆斯红星美苏联合月球基地还要庞大的科研站,根据它们的说法,这座科研站甚至已经是按照在特伊亚人看来相对较低的居住和生活标准建造的了,而轨道上的那十几块太阳帆反射镜,如果让地球人来建造和布暑的话,保守估计最少也要花上五年以上,光是生产这些反射镜的成本就有可能让一大群政客和预算审计部门吵上几个月,更别提后续发射和运营维护了,而特伊亚方面只用了物祁巴捌琦溜易几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些太阳帆反射镜从展开到开始发电运行的全过程,这让月球上的宇航员们看的简直羡慕不已,宇航员们就连申请给基地新装个冰柜,为基地内的人员提供更多的冰镇啤酒和饮料,都需要好几周,而那台冰柜被运送到月球基地上已经是将近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效率,让月球基地上的人员羡慕不已。
而相比较于宇航员们,地球上的航天工程领域的技术专家不在其中看到了特伊亚文明高度先进的自动化建造技术后所象征和代表的强大生产力以及资源调配能力。
“这样规模的轨道太阳能电站,要是我们来建的话,五年甚至十年都是正常的吧?”
“光是技术论证,可能都得花上一两年时间,然后想办法拿到预算和投资,又得费上不知道多大劲,等真正开始生产了,还要面对各种工程学难题,亿齐捌龄鳍硫吆光生产出来还没用,你还得把它发射上天,把这东西发射到预定位置上,你还得有合适的运载工具,我这还没算后期运行需要的维护成本和时间呢。”
“如果我们想建成这种东西,花上15年甚至20年级别都是正常的,这种级别的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简直比我们人类高了成千上万倍。”
在某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航天机构负责人的办公室内,两名航天工程领域的技术专家对月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交流着自己的看法。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准二型文明的生产力所展现出来的冰山一角啊,至于之前那个可能是来自于卡尔达舍夫三型文明的存在,我都想象不出来衪能做到什么程度。”
“对了,说起这个话题,我们最近是不是才刚刚完成了月球质量加速器的选址和勘测工作?”
“是啊,光是选址和沿途勘探就花了好几个月,目前连地基都还没开始打呢。”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真有点羡慕啊,要是我们也有对方那种生产效率和建设速度就好了。”
“还是别痴心妄想了,就我们这种技术水平,建个小规模的轨道太阳能电站可能都得花个十几年,金发姑娘小行星采矿项目才刚刚开了个头,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可以说是什么都缺,新一代地火运输飞船都还八字没一撇呢,就现有的团结号地火运输飞船的运力根本完全不够用,火星那边现在是又缺人又有缺设备还缺基础设施,向火星和地球高轨道大规模发射载荷的月球质量加速器,才刚刚算是勉强垒起第一块砖,我们现阶段还是太落后和弱小了。”
“是啊,原本以为我们可能是宇宙范围内唯一的文明,甚至可能是最先进的一批,果然到最后还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妄想吗?”
“月球上那些和我们宇航员交流的特伊亚人说我们算是碰上了一个低概率事件,这种在50光年以内的距离上就有一个发展程度相当高的外星文明的事情是相当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至于被另一个卡尔达舍夫三型文明个体造访这事嘛……纯粹是因为对方科技先进,已经定位了银河系内绝大部分的文明和智慧生命的准确位置。”
“祂们主动上门造访其他文明和智慧生命,只是为了完善整个银河系范围内的虫洞和衪们自己的超光速交通网络而已。”
“你我虽然都不是专业的理论物理学家,但是超光速这个事情,你我应该都能理解这东西有多么离谱吧?”
“你是说超光速我制造出的闭合类时曲线吗?我倒是好奇衪们是怎么避免在破坏时序保护机制的前提下制造虫洞的?”
“听那些特伊亚石头人的说法,衪们根本就没有避免破坏时序保护机制以及制造闭合类时曲线,他们的虫洞和超光速技术本质上完全可以作为时间机器使用,甚至本质上就是一种打碎因果律的时间机器,根据月球上的那些特伊亚人透露出来的消息,那个在太阳系里建造虫洞和星门的卡尔达舍夫三型文明已经通过虫洞制造出了真正的闭合类时曲线计算机,一种可以实现近乎无限计算超图灵机计算机。”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祂们可以通过时间机器构造闭合类时曲线,不断地把未来的信息发送给自己,修改自身的历史,甚至做到在出发前就到达目的地!”这位戴着老花镜的航天工程领域的技术专家情绪显得十分激动。(注1)
注1:由于FTL技术本身的特性,因果关系和时间悖论对于可以使用FTL技术穿越时空的文明来说根本无关紧要,不受其他太空歌剧作品中经常决定时间旅行机制的许多"规则"的约束,也可以做到同时存在来自其历史不同部分的同一生物飞船的多个版本,这种"时间克隆"的情节。
除此之外,时间旅行技术还可以用来制造CTC(闭合类时曲线)计算机和工厂,
CTC计算机可以将计算结果向过去传输,所以在计算刚开始时就可以得到未来传递过来的结果,计算时间为零,计算速度接近无限大。
CTC工厂也使用同样的技术原理,产品在生产完后会穿越时间,运送至生产刚开始的那一刻,所以工厂在执行生产程序的那一刻就获得了已经生产完成的产品,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获取无限大的生产效率,还可以调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线上所有的原材料。
第205章高性能电磁炮和恒星级战舰?
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说,不论是谁,比如一位天文爱好者,只要拥有一台小型天文望远镜,然后将望远镜对准地月L1拉格朗日点,便能看得到在吗L1拉格朗日点上忙碌的外星飞船与舰队——如同山脉一样大的漫游者号、长轴超过五千米,总质量超过上千万吨的特伊亚文明巨型恒星际无人探测船,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甚至能直接通过自己的望远镜看到那些在恒星际无人探测船表面四处移动的工程维护维修飞船在为这艘巨型恒星级无人探测船更换零部件。
L1拉格朗日点上,三艘巨型太空油轮正停泊在恒星际无人探测船旁,通过一根燃料加没软管与恒星际无人探测船的燃料存储罐相连,大量的氘与氦三聚变燃料正在被从油轮上源源不断的被转移到恒星际无人探测船上。
无人探测船的表面,几十艘工程飞船正在通过机械臂和自动维护机器人为探测船更换老旧和受损的外壳,包括一个用于抵御星际航行过程中高速氢原子和微流星体撞击的全新的多层惠普尔防护盾装置,一块完好无损的全新的激光帆,飞船尾部因为中子辐射磨损严重的引擎喷口与氘氦三聚变反应堆内壁也也正在被一点点的更换,大量的拥有在飞船表面和内外行动能力的小型维护机器人正在飞船里爬进爬出,四处检查着是否还有其他需要更换或维修的飞船零部件,原本已经在长时间的恒星际航行的过程中损伤严重的探测船正在被一点点的修复。
而这一切,地球上的人类几乎都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因为现在的地球文明是在太过弱小,整个文明的能量输出总功率甚至还不如对方随便一艘民用火炬船高,对方无论想对自己做什么自己都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如果不是来到太阳系的两个外星文明都对人类基本没有什么主观恶意,甚至对于地球上人类的存在都并不是太在乎的话,那自己的物种很有可能已经消失在宇宙里了,长久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处在一种人类中心论的状态下,而现在,一颗名为“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种子已经被埋下,并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发芽。
当然,这跟正在月球沙克尔顿环形山区四处挖掘考古的摩伊亚等特伊亚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在新建成的特伊亚月球科研站内,摩伊亚等人正在悠闲的等待着自动化勘探机器人发回的对这块区域的月球深层地质图像,为了打发在等待过程中的无聊时间,在场的特伊亚人纷纷干起了自己的爱好,有位爱好艺术的特伊亚人甚至直接让自动挖掘机器人从外面挖回来一块直径超过半米的月球岩石,并且开始用激光焊枪现场雕刻起这块月球岩石来。
“你为什么要把它完全切成圆形的?”摩伊亚不解的看着正在用激光焊枪将那块直径半米的月球岩石一点点的切成圆形的同伴,不解的问到。
“过会儿你就知道了。”
“对了,你们谁有从轨道上拍摄到的这颗天体的全景图像吗?”
“你说这个?”摩伊亚调出了对于整个月球表面地形分层的三维全息投影。
“啊…对,就是这个,看我待会雕个等比例缩小复刻的月球模型给你们看看。”
“所以…才要把这么大块石头切成圆形的吗?”
“是啊…不过这块石头的钛和铁含量有点高,搬起来倒是挺重的,看上去勘探和挖掘机器人无意间发现了一处钛铁矿啊。”
“但是对我们也没什么用吧,毕竟我们又不打算在这里建造船厂或者大规模的航天器生产设施之类的东西。”
“微重力造船厂之类的大型设施是不用,但是总得建个发射场和最基本的燃料储存和加工设施吧?”
“总不能跟这颗天体上的。那帮子人类一样,就修个简单的飞船着陆停机坪和在停机坪附近安装几个简单的燃料储存罐就算完事吧?内容设施以我们的标准,别说用简陋形容了,根本就陸拔疚武扒司玲舞【裙聊是属于不符合太空设施建造规范而且还不达标的东西。”
“而且在这种没有大气重力还小的要命的天体上,一座不仅是用来发射小质量载荷的。质量加速器以我们的工程能力在短时间内建成还是没有问题的,这次来的舰队主力运输船里也装载了一些用来建造小型模块化简易质量加速器的工程组件。”
“正好隔壁的人类也正在规划在月球上建造质量加速器,就当是给他们起到一点良性示范作用吧?”
“好像有几艘运输船上确实有携带模块化的小型质量加速器组件这个东西,不过我记得那个不是……发射低速重弹的反小行星轨道炮改过来的东西吗?”
“是啊,不过那东西在低重力且没有大气层的天体表面用来发射一些低质量载荷也不成问题。”
“这玩意的原型本来是用来给一些空间站用来防御几十到几百米左右的小行星用的,不过后面发现这东西用来在微重力或无重力环境下发射载荷也挺好用的,就干脆把它的功能改造了一下,变成了可以用来在这种无大气的低重力天体表面发射载荷的多功能质量加速器。”
“嘛……不过这种东西当用来给空间站和其他太空殖民地防御小行星自卫武器也只是起龄V私硫巴起棋帬勉强够用,只有5800米到6000米每秒的弹速,意味着基本这玩意儿除了小行星以外,几乎什么都打不中。”
“在我们那都只能算是个性能相当差的老旧产品了。”
“估计在璃鳗和她们那边,撑死了也就算个儿童玩具的范围吧?”
“也对,这种东西性能确实太差劲了,估计也就只能用来给科研基地朝天上扔点小质量载荷了,跟那些新型号的能达到500到800公里每秒以上投射初速度的电磁加速装置完全没得比。”
两位特伊亚人对自家电磁加速技术进行着一番锐评,如果在场有位人类听到这样的一段对话,一定会汗流浃背,然后十分心虚的看了看自家那些投射极限速度只有不超过3500米每秒的电磁炮,然后在内心疯狂吐槽特伊亚文明那动辄能达到500公里每秒以上能达到光速的千分之几级别的电磁加速投射装置是TM怎么做到的。
…………
Qun】祁陵巫思六紦企“说起来,我倒是意外发现一个之前被我们忽略掉的事唉?”通过直接骇入一个正在月球表面作业的特伊亚文明的挖掘工程机械的摄像头,卡莉西几乎是在零距离现场围观着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的特伊亚驻月球科研站。
“什么事?”
“特伊亚人的电磁加速和投射技术。”
“它们其实在这方面相当先进,只不过大部分时候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而已,通过它们文明的恒星系数据网络,我发现了不少它们在这方面的技术成果。”
“比如这个。”
“这是?”结城好奇的看着卡莉西发过来的资料。
“超长身管等离子体加速原理的磁轨炮的设计?”
“通过让聚变燃料小球被高功率激光引发聚变反应后。将微型核爆产生的等离子体直接导入炮管为弹丸提供足够高的初始加速度,然后加速线圈或导轨进行进一步加速的重接式电磁炮?好像是有这么个思路来着……”
“可惜我们原本的世界的材料学根本实现不了这种东西,而现在嘛……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说差不多也只能算是玩具的范围了。”
“不过…对于这个世界的地球乃至特伊亚文明来说,就不算是什么玩具了,你看一下这玩意儿的测试结论和具体数据。”
“长度为一千一百米的新型高温超导磁铁材料制造的导轨成功将重达100千克左右的铌合金弹丸加速至每秒6000公里的初速度?”
“光速的2%?这性能……就一个1.2型文明的技术水平来说,也算是相当好了吧。”
“确实,以我对于早期恒星系内战争的认识来看,这种东西已经具有在一光秒甚至数光秒的距离上打出极高的命中率了,能把百千克级别的弹丸加速到光速的2%,这已经是完全拥有相当强悍的实战能力的水平了。”
“只不过。以特伊亚文明的造船技术水平来看,这种东西也只能塞到大型舰上当轴炮用吧?”
“由于工质推进技术本身的特性和材料学性能所带来的物理学限制,特伊亚文明建造的飞船的长宽比差的普遍都不会太大,否则,飞船的转向能力和机动性会变得极差,特伊亚文明的主流飞船的长宽比都在10:2左右,大型飞船的长轴普遍都在1000米到2500米之间,宽度和直径则普遍在200到400米往上。”
“从这个比例上来说,往飞船里塞一门长1100多米的能把百千克级别炮弹加速到光速的2%的主炮,也并不过分。”
“更何况,特伊亚文明在超导技术上的先进材料学也让它们在制造更小型的电磁武器方面有着极其离谱的优势。”
“即使是现在它们在航天领域使用的性能相对最差的几型轨道炮,也拥有把150克到200克的氘化锂材料制造的核瓜子弹丸以超过300公里每秒的出膛速度投射出去。”
“虽然说300公里每秒只有光速的千分之一左右,但这可是核瓜子啊,以这个速度打出去的核瓜子基本撞到目标上就会发生弹丸本身的聚变反应,对于大部分只能用惠普尔盾来对飞船进行防护的文明来说,这种技术已经算是相当先进的范畴了。”
“可是,这种东西也就只能对那些必然要靠常规化学键材料制造的飞船或者航天器产生伤害了,对付次外层电子成键材料之类的克服了电子简并压的材料都显得吃力,更别提更加先进的超固态物质构成的材料了。”
“说起来,它们好像确实是有大批量合成和保存亚稳态金属氢这种比较基础的超固态物质的能力来着?”
“事实上,能一定程度上批量化的制造亚稳态金属氢的话,其实特伊亚文明距离可以制造出次外层电子成键材料之类的东西也没有太远了?”
“如果不是他们恒星系周边的环境不允许的话,它们事实上已经勉强有能力对一些经过它们恒星系边缘附近的极低质量原初黑洞进行捕获的能力了,只不过,它们星系所处的位置和恒星所塑造的天体引力环境正好比较微妙,周围缺少那些低质量原初黑洞之类的东西。”
上一篇:重生的她们都想独占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