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54章

作者:豪圣勇贤

在是困难,进入的人数不多,语言习惯又不同,所以长期受

到当地民族的抵制,我军当时也没有能力投入更多,面对英

帝国主义的入侵,张英豪主席创造性的提出了克钦人民自

治这一概念,解放军和克钦当地人民一-道赶走了侵略者,建

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我国领土的阴

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

“是啊!时至今日,当初党中央、张主席在对待民族与

宗教问题的“慎重稳进”的态度和方针,对待每-个细小的事

情上谨慎处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发

扬。”

“对的,当时规定特别严格,张英豪主席指示: - -切进

入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人员和地方工作人员必须恪守民族政

策和宗教政策;必须严守组织纪律;必须实行公平的即完全

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去进行的贸易;必须防止和纠正大民族主

义倾向,而以自己的衷心尊重各民族和为各民族人民服务的

实践,来消除这个历史上留下来的很大的民族隔阂,取得各

族人民的衷心信任。“当时这些“必须”是一定要做到的,可

见对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执行要求之严格。”

“如果要求不严格,也不会有今天各族人民欢聚一堂的

景象了。你看外国现在这里要投票脱离,那里要独立,这是

国家之祸呀。

“外国很多是大民族主义倾向,他们是统治与被统治,

是剥削与被剥削,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人民自然是要反

抗的。但是在咱们国家是在领导与被领导,是服务与被服务

的关系。而且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允许少数民族有民族区

域自治的权力是张英豪主席明确提出来。当然这些自治是在

国家统一领导下,是对内的,是遵守宪法的,各民族管理各

民族内部的事物,比如教育,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但是像外交、国防是对外的,地方自然不享有这些权力。”

“是的,帝国主义多次通过战争、经济等形式试图瓜分

中国,但是最后都失败了,根本的原因就是各族人民进行了

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维护了祖国的统-和领土完整。 民

族区域自治确保了各族人民的政治参与权,建立和促进了各

族人民平等,团结和互助关系,当这种关系成为项政治制

度以后,一切企图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都不能获

得成.功...

第三百三十九章:

解放昆明以后,张建平给张英豪发来电报,汇报了解放

昆明的经过,包围了英法两国领事馆,询问接下来的处置办

法。张英豪接到这些战报的时候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但是面

对他们接下来发过来的整理出来的资料和边疆复杂的局势,

张英豪也是一阵头痛。

法国殖民主义者依据1885年6月9日,签订《中法天津

议和条约》获得在云南设置通商口岸及开矿、筑路权开始。

至1889年英、法已在云南的蒙自、河口、思茅、腾冲等地

设立口岸,昆明自行开关。

这些口岸,如腾冲商贸也相应的进入旺盛时期,商贾云

集,贸易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以腾冲口岸为依托的跨国商行

和内陆各地分公司。

如思茅,是云南东至省会昆明或经大理、丽江、中甸北

赴康藏和出境至南洋的贸易必经之地。在清代中叶云南茶叶

出口贸易的兴旺,使思茅这个偏僻的小镇成为云南对越南、

缅甸、暹逻、老挝及国内商贸重地,各地马帮纷至沓来,商

贾云集。向西藏和内地运输茶叶,又从国外进口棉花并与当

地推销川广杂货物。随后又在茶乡易武和猛烈江城设立分

关。此时,云南入藏的普洱茶已超过川茶,每年有大批的大

理、鹤庆、丽江、中甸的马帮南下,深入到思茅、佛海和易

武等地,收购茶叶驮运至西藏销售。

如蒙自,法国拥有在蒙自东门外南湖畔及东村大片土地

开商埠、设领事馆、海关、银行、商行和监狱的特权,几年

间,多国在这里建立了铁路局、银行、商行、教堂和领事馆

等多达30余家,俨然成了“国中之国"。

此次英法干涉中国内部事情,对于英法等国在云南的处

理也已经提上了日程,张英豪当然可以用一-句废除满清同帝

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

特权,没收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切财产就完事了,但是这么

粗暴的做法显然是要犯错误的,怎么办?这个问题又再次摆

在了张英豪的面前。

张英豪又把视线放到了缅甸,仿佛透过无尽时空看到了

密支那。缅语中,"密支那”的意思是大江边,这个缅北重镇

就坐落在缅甸的母亲母河伊洛瓦底江的河畔。英国从1885

年占领整个缅甸以后,就在这里建立了总督府。

英国此时已将缅甸铁路自仰光修到了缅北重镇密支那和

腊戍,这条铁路在1898年延伸到密支那,1902年, 曼德勒

到腊戌的铁路通车。现在,缅甸铁路网络已初具规模,仰

光、曼德勒、东吁、毛淡棉、勃生、蒲甘、密支那、腊戌等

各大城市均已开通铁路。密支那离中缅边境直线距离很近,

只有短短的五十多公里,离滇西重镇腾冲也不过两百公里。

中缅边境的土路只能供马帮行走,还要翻山越岭,经过异常

艰难的跋涉。

“后勤,后勤...

张英豪此时心里也是不住的寻思,云贵地区没有一条铁

路,《军谶》 上说: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

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着,虚也。民有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士有饥

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年之食,二百

里,无二年之食,三百里,无三年之食,是国虚。国虚则民

贫,民贫则上下不亲。中国想要以弱胜强,必须依靠广大人

民。

就粮食而言,相对来说,英法两国的后勤会好一一点,缅

甸、越南和暹罗自古以来就是粮食产地,基本就是一年三

熟。但是还要考虑到英法两国的弹药需要不远万里从本土运

输过来,其实并不比自己轻松多少,再考虑到自己算是本土

作战,并不吃亏。而且民心才是真正的钢铁长城,云南也确

实需要一场战斗来鼓舞和团结人民,为接下来的改革打基

础,张英豪当即就下了决定。

张英豪是下定了决心,但是自己知道怎么做还不行,必

须要和党政军高层统一-思想。所以张英豪只能再次召开党政

军高层会议,讨论和解决解放云南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等成

都的所有高层到齐以后,张英豪从满清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

的《南京条约》开始,简单的讲了一下满清这几十年的历

史,然后说道:“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英、美、法、

俄、德、日、意、澳、比、荷、西、葡等帝国主义国家,先

后都侵略过我国,通过侵略手段,满清和帝国主义列强大大

小小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超过了一千个,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特

权。

比如列强在武汉,京城,秦皇岛,上海、 青岛等地还保

留着兵营,仍驻有军队;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军舰还

在长江中下游航行;外国船舶照旧在中国内河自由航行;中

国海关总税务司仍由外国人担任;当中外双方的国民、法人

和团体之间发生争执时,实际仍由中外双方为此设立的公断

机构裁决....

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的特权,肃

清帝国主义在我国的势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前进党必须要做

的事情,也是我们重要的任务之-。只有完成了这个任务,

我们才能以全新的面貌,独立自主的发展我们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等创造条件。我们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彻底肃清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今天就一项-项的讨论这些事

情,不过在讨论这些事情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怎么对待英

国和法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