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苏联的大厦将倾,哈尼耶夫确实是没有机会熬下去了。
从契科年夫的办公室出来以后,哈尼耶夫就到了林业委员会的几间办公室前,先是见了卡尔托夫,然后又见到了主任、副书记等三位领导,参加了一个小型的欢迎会,然后卡尔托夫给哈尼耶夫安排了一间宿舍,当天晚上就带着林业委员会的全体领导班子去了黑树林村,在他的情人萨沙的家中大摆筵席,一顿饭就花去了委员会两千八百多卢布的经费。
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是从斯大林时期就开始出现,并且在勋宗时期发展到巅峰的苏联传统。
即使戈地图去年开始进行改革,但是目前而言效果不佳,反而因为戒酒令让国营酒厂不断倒闭,黑市中的民营酒和进口走私酒则越来越多。
哈尼耶夫在切尔诺贝利住了两天,也领略了两天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腐败的滋味,虽然他自己也挺享受,但是考虑到已经到了3月下旬,还有短短的一个月就是切尔诺贝利暴炸事故发生的日期了,他不能享受,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提前做好准备。
林场的一千四百多职工是哈尼耶夫必须要第一时间就拯救的人民,而林场的两百多民兵连也是自己在乱局之中做些事情的核心力量,所以哈尼耶夫很清楚自己还要回到林场,利用林场把该做的工作都做到位。
揉了揉太阳穴,哈尼耶夫感觉宿醉的头痛感还没有驱散干净,走进了卡尔托夫的办公室后,看着他春风得意的翘着腿对三个集体林场的相关工作做着批示。
“什么?酒劲还没过来?”
放下钢笔,卡尔托夫瞥了眼哈尼耶夫,笑着说道。
哈尼耶夫冷哼道:“你这两天可没少灌我喝酒,我得回林场休息几天,等我休息好了打几个野鸡,给你打电话,你去林场,咱们再喝点。”
卡尔托夫微笑点头,道:“舍不得你的林场了?哈哈,你推荐格里戈里接任场长的申请我已经批了,最迟下个月地区委员会就能正式任命了,等格里戈里位置坐稳了你去不去,兼职与否也没什么用处了。”
哈尼耶夫微笑道:“那些都是后话了,我这次回去准备大干一场,你给我批十万卢布的经费,我先用了,以后慢慢还你。”
“嘶,十万?”
卡尔托夫愣了一下,呲牙咧嘴道:“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哈尼耶夫眯着眼睛看向窗外,似乎能看到西北方向普里皮亚季市游乐园的摩天轮,低声道:“当然是做大事,当大官!”
卡尔托夫看着哈尼耶夫不是开玩笑,手指一边敲击着桌面一边陷入了深思,过了许久才一拍桌面,抬头说道:“我也不管你到底想做什么,就把你们下两个季度的经费支给你,你要想好怎么用,要是搞得林场乱了,或者是下个季度你发不下工资职工乱告你,我可不给你擦屁股!”
哈尼耶夫眼睛微微一睁,笑道:“放心,用不了下个季度你就要感谢我了,到时候这笔钱我给你你都不会要了。”
哈尼耶夫笃定的说着,卡尔托夫却大感惊讶,不过他知道哈尼耶夫做事情从来都是深谋远虑,自己最多是违规做事,出了事也顶多受到一些批评,或者再严重点干部考核时分数不高,不过哈尼耶夫的关系能力并不差,他有是契科年夫的红人,想要做什么多半是有大好处,两人关系又实在不错。
因此于公于私卡尔托夫都愿意陪着哈尼耶夫赌一把了。
第038章 无私奉献的林业标兵
回到了高坡地林场后,哈尼耶夫先是代表地区林业委员会宣布了让格里戈里代理场长的决定,接着就以地区林业委员会第二书记兼林场书记的身份进入了忙碌的工作状态。
林场的工作其实很简单,主要工作就是伐木和种树的一条线,不过因为国营林场有着一千五百名职工,所以也需要处理一下1000多名职工以及400多户家庭的矛盾纠纷,以及建房子、婚丧嫁娶等诸多事务。
由于格里戈里被哈尼耶夫提拔做了代理场长,所以很多工作都不需要哈尼耶夫来具体安排,只需要授意给格里戈里,任何工作就能顺利推行下去,哈尼耶夫实质上做的工作也就是下去视察一下,另外就是强调抓好生产,同时保护好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说本质上哈尼耶夫在林场看似忙碌,但是每天重点工作其实是和基辅的亲朋好友通电话,毕竟电话费不用自己掏腰包,还有就是跟生产铅衣的下第聂伯军工厂通话,要求加大订量,并且吩咐会计把林场账上的两万卢布汇过去作为前两批货的尾款。
同时让他们将已经生产好的两批铅衣面罩送到林场来。
哈尼耶夫从卡尔托夫那里得到的10万卢布的经费就是要用于购买铅衣和防毒面具。
在事故发生后,这些铅衣和石棉防毒面具将会是最好的防辐射工具,原历史上第二批进入核电站的抢救人员就是穿戴的这种衣物。
哈尼耶夫现在就要不惜一切金钱大量采购和储备铅衣,为的是在事故发生后给大多数需要出门的人员发一身穿上。
一套完整的标准防辐射服要八十卢布,即使哈尼耶夫把十万卢布都砸上也就只能购买一千多件,但是他需要最少上万件,所以就把十万卢布全部当做了定金订购了两万件。
作为林场书记和林业委员会第二书记,哈尼耶夫采购单是让卡尔托夫一起签字盖章的,目的写的是为了给在靠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林场作业人员采购防辐射服装。
卡尔托夫对于哈尼耶夫这么浪费钱的决定并不能理解,但是哈尼耶夫不说,卡尔托夫只能自己去想。
由于路透社的一篇关于美国核电厂事故和切尔诺贝利部分领导的报道,谢尔比茨基书记很生气,契科年夫为了不被处分也要对普里皮亚季市班子下手。
哈尼耶夫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挪用大量公款去购买防辐射服,卡尔托夫自然是不敢相信核电站会出事故,他认为应该是哈尼耶夫揣摩上意,知道契科年夫想要给谢尔比茨基表现一个高度重视核电站安全问题的态度,所以就购买大量的防辐射服作为安全储备设备。
卡尔托夫心知哈尼耶夫是契科年夫的心腹之人,既然愿意冒险去这么做多半是有用。所以也就不再担心了。
哈尼耶夫在把防辐射服的问题解决后,就盯上了在国营林场的森林中的消防大队,虽然消防大队只有160多个消防武警,但是他们的装备非常好,有三十多辆装甲车,五架直升飞机以及十余门重火炮等武器。
哈尼耶夫在第一批防辐射服到了林场后就让格里戈里去跟消防大队的大队长和指导员说一声,准备给他们每人赠送一套防辐射服。
哈尼耶夫很清楚作为距离切尔诺贝利最近的消防大队之一,在事故发生以后,他们肯定也是要被调去核电站灭火的,但是当时没有人会知道有核辐射,自然不会穿戴防辐射服,况且即使想穿也没有。
哈尼耶夫赠送防辐射服的目的就是想要让高坡地消防大队的一百六十多人能够在为了抢救核电站事故大火时保住性命。
不过除了哈尼耶夫没有人知道这个真实目的,卡尔托夫得知后当即安排办公室跟进拍照,准备在地区报道一下,以显示林业部门响应地区第一书记契科年夫同志的讲话精神,严格做好核电站附近的安全生产,并且为防辐射做出该有的努力而无私奉献。
消防大队得到消息后很高兴,然后在4月2日的清晨,卡尔托夫、哈尼耶夫就带着林业委员会全体班子以及高坡地领导班子和满满一货卡的防辐射服到了林场旁边的消防大队。
消防大队的队长、指导员早就在门口带着消防武警列队欢迎。
见面后先是领导们握手寒暄,同时办公室的办事员多角度的取景拍照,之后再按照赠送流程拍照,之后消防大队留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的等人在大队食堂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
虽然消防大队归内务部管理,但是大队长和指导员的行政级别要比哈尼耶夫低上一级,只能算跟格里戈里现在平级,所以大队长日里诺夫斯基和指导员茹科夫对卡尔托夫、哈尼耶夫十分恭敬客气。
等到当天晚上,茹科夫亲自开车来林场接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再去喝酒,因为中午人多,大家不好公然违抗总书记的禁酒令,所以只能晚上再进行一场。
这是中午吃便饭的时候就说好的事情,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带着格里戈里等四五个心腹的副职就去了。
一场酒宴结束,大家都成了极好的朋友,日里诺夫斯基拍着自己的胸脯想卡尔托夫和哈尼耶夫保证,只要两位书记有要求,自己就可以代表消防大队无条件的执行。
哈尼耶夫很清楚日里诺夫斯基说的是醉话,但是在不太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自己真的用到了他们和消防队,九成九的概率是日里诺夫斯基、茹科夫都不会拒绝。
在4月的上旬里哈尼耶夫都忙着给地区的哥哥消防大队赠送防辐射服和头盔,拉进关系,稍有空闲也是跟诺夫斯基和茹科夫吃吃喝喝。
这个时候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作为切尔诺贝利效益最好的业务部门,拿出林业收益配额的大部分采购防辐射设备赠送给消防大队的新闻资讯也在地区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了大范围的报道。
契科年夫专程给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打了电话夸奖了他们为党委谋划操心,是两个优秀的年轻干部。
由于哈尼耶夫可卡尔托夫高调的赠送防辐射服的行为成为了新闻,甚至在4月中旬在基辅的报社都进行了报道,这也算表现了切尔诺贝利地区对核电站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视态度,以及风清气正,相互帮助的良好政治氛围。
契科年夫得知后自然是很满意,加上他对普里皮亚季市领导班子也重新调整,严肃处理了副书记谢尔盖·希曼斯基等一批干部,算给乌克兰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表明了态度,做出来答卷。
第039章 登上国家新闻
在4月18日的乌克兰部长州长电话会议上,谢尔比茨基书记对切尔诺贝利地区迅疾如雷霆的反应做出了高度评价,也让人事管理部的部长暂停了对切尔诺贝利地区党委和地区委员会的谈话和调查。
此时哈尼耶夫订购的上万件防毒面具和防辐射衣都已经陆续出厂,已经有五千多件被源源不断的送到了高坡地国营林场储存。
不过将近半个月里,哈尼耶夫也把大约1000套防辐射铅衣和石棉防毒面具送给了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所有的消防大队以及普里皮亚季市和切尔诺贝利市的内务部门。
由于大撒币的赠送行为让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成为了老旧腐朽,沉重不堪的庞大帝国的官僚体系中为数不多的反应迅速,能提供高度重视核电站安全新闻素材的干部。
这些天官方媒体不再是一味的沉默,让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等境外媒体不停的咬着普里皮亚季市副书记谢尔盖·希曼斯基的污点而攻击苏联对核应用安全清洁保障的缺点,不断质疑苏联的政治体制。
俄新社和塔斯社都开始大篇幅的报道苏联国家领导人戈地图和谢尔比茨基的发言和切尔诺贝利地区的处理方案。
在大篇幅的主要领导内容中,契科年夫严肃处理普里皮亚季市领导班子,进行大范围整改培训的新闻也只在4月15日报道了一次,而就在当天的报道中,也有一小段的内容提到了卡尔托夫和哈尼耶夫。
这两个切尔诺贝利地区业务效益最好的部门领导人拿出经费采购防辐射服向地区的消防队赠送,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讲话精神他们听懂了,领会了,并且开始有所发挥了。
虽然在苏联官媒和境外通讯社“斗法”的时候,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只“上镜”一小段,但是乌克兰境内和基辅州却不乏对两人各方面的报道。
尤其是4月14日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用两版内容报道切尔诺贝利地区对核电站维护管理和安全生产的专项报道中有一篇名为“树林就是人民的最佳防护”新闻稿中着重报道了哈尼耶夫、卡尔托夫和切尔诺贝利的林业部门捐献防辐射服的事迹。
可以说这一篇报道算是让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终于火出圈儿了,不仅是林业系统的大明星,在切尔诺贝利地区更是成为了第一号的政治红人,乃至于在基辅州甚至在乌克兰共和国内都有了一定的名气。
有的时候有名气是好事,但是有的时候树大招风,人红遭恨也是常理。
对于苏联这样的国家来言,如果没有过硬的能力和深厚的关系,出了名也许未必是好事。
这个道理哈尼耶夫很清楚,卡尔托夫也明白。
不过卡尔托夫如今已经快50岁年纪了,如果没有意外,退休之前最多成为地区常委会的副主任或者副书记就仕途到头了。
可是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进步,也许是收到了哈尼耶夫的刺激,卡尔托夫也想要在退休之前再拼一把,他觉得自己如果能够在60岁前走到地区一把手的位置,那样退休也就心满意足了,自然想要赌一赌。
哈尼耶夫想的与卡尔托夫则不同,虽然哈尼耶夫也是想要提拔重用,升官发财,但是他急切的赠送防辐射服,却是为了应对4月26日的那场事故。
那场事故目前看可能还是未知的,也许不会发生了,但如果发生了必定如前世一样会影响苏联,震惊世界。
哈尼耶夫虽然想要借助这场事故爬得更高,但是现在的无私奉献也是在事故发生后挽救生命,保证能一定程度降低伤害和影响的布局,他还并不打算出了事,死了人再把防辐射服贡献出来。
至于说因为现在的奉献赠送行为而成名,这也是哈尼耶夫为了给自己加一道附身符,之所以一直是基辅州内部电台电视报道,到4月14日和15日就突然在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纸和苏联俄新社和塔斯社两大巨头报道,都是因为哈尼耶夫让阿纳托劝说麦克先生在路透社报道自己。
因为哈尼耶夫也算是路透社的兼职记者,或者叫线人,为了更好地拉拢哈尼耶夫,同时套取到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更多讯息,麦克先生同意了。
4月12日路透社就率先报道了哈尼耶夫的好人好事,并且以此抨击苏联的政治体制腐败,不能塑造和培养出为国家民族社会做贡献的英雄。
在冷战中逐渐处于劣势,甚至意识形态斗争近乎完全失败的苏联,在戈地图上台大搞改革后已经完全被西方牵着鼻子走了。
所以只要是西方通讯社报道的苏联新闻,总是能让苏联地区高官无比敏感,并且过激的去应对。
在路透社报道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的无私无畏的奉献事迹并且抨击苏联制度后,为了表示苏联并不是西方通讯社所说的那样,乌克兰、俄罗斯方面才会紧跟其后的大肆报道哈尼耶夫两人的事迹,并且吹捧切尔诺贝利在总书记的指导下非常完美的对无能份子进行了清除,并且严格按照最新的核电站管理制度进行属地管理和维护。
哈尼耶夫这算是第一次的利用路透社来“曲线救国”,他自己出名尚在其次,想要让国家重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安全生产才是主要目的。
但是即使普里皮亚季市的班子被换了一茬,甚至有不少领导干部被送去西伯利亚修铁路了,但是切尔诺贝利地区和基辅州都没有邀请莫斯科的核能专家来检查和指导核电站的生产维护等工作,显然是并不认为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绝不会发生在伟大的苏联。
知道没有领导重视,哈尼耶夫的心就凉了半截,他知道事故兴许是难以避免了。
如果事故发生了,自己要做的只能是靠着足够的名气和影响力来及早的捅开盖子,这样才能保住辐射区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同时因为自己出了名,加上有外媒的关注报道,到时候苏联官方再愤怒也不能更不敢拿下自己,毕竟戈地图想要改革,带着苏联这艘快要沉的巨舰掉头,寄希望的就是富裕切有活力的西方制度。
哈尼耶夫觉得凭借着这位对西方怀有极大敬仰之情的总书记和如今苏联国内普遍存在的西方月亮比东方圆的心态,哈尼耶夫有足够的自信。
他自信只要自己跟路透社保持联系,让他在未来第一时间报道自己,自己就一定做不了文亮大夫,一定程度上也就能在事故发生后即使捅破天也拥有了免死金牌。
卡尔托夫求升官发财,哈尼耶夫求的更大更多,所以虽然卡尔托夫和哈尼耶夫的目的不同,但是他们选择了相同的行为,那就是通过挪用公款购买防辐射服,来让自己迅速的成为政治红人,只不过一个是想要提高身价,另一个却是准备着“一战封神”。
第040章 市长
时间过得很快,就在哈尼耶夫辛辛苦苦的用半个月的时间,把手里目前仅有的上千套防辐射服全部送出去后。
契科年夫也终于把普里皮亚季市的领导班子处置好了,不仅罢免了一大批的干部,还送去西伯利亚劳改了好几个。
同时也重新任命了一大批领导,其中书记是从基辅州的其他地区派来的,原市长格拉德科夫升任第二书记,市长则被契科年夫留下了空位。
等到4月21日的清晨,哈尼耶夫就得到了地区党委办公室的电话通知,得知了自己深得组织信任,升任了普里皮亚季市的市长。
所以说哈尼耶夫在元月份到切尔诺贝利地区就职正镇级书记后,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就被提拔为副县级,紧接着一个月不到又在契科年夫的操下提拔重用为正县级实职的普里皮亚季市市长。
今年的哈尼耶夫也不过刚过了二十七岁的生日,这个年龄就做到了正县级,哈尼耶夫觉得很得意,毕竟同时期的东方某大国,即便是那位几十年后做了官家的那位,跟自己同龄时也不过是副县级。
可是哈尼耶夫转念一想,切尔诺贝利地区才三四十万人,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地区,但是在苏联体制内乌克兰也才是个省部级单位,基辅州算起来也就是东方大国的地区建制,切尔诺贝利则只是县级,而自己对比东方某大国,不管是从管辖人口、行政区域和级别换算,其实不过是个正科级的乡镇党委书记。
不过不管是什么级别,哈尼耶夫觉得自己只要能再解体前爬到乌克兰共和国的副部级,只要谋划得当,等到苏联解体的时候,好了能直接进入中枢,最差也能进入第一届总统克拉夫丘克的内阁,以后就可以争取做乌克兰的普京或者卢卡申科。
哈尼耶夫想了想自己不过是管辖几十万人的大乡镇“镇长”,心中的志得意满顿时烟消云散了。
想起从普里皮亚季市的市长到乌克兰第一书记有着八九步的路程,如果是想进入苏联更是有着十几步了。
哈尼耶夫不仅没有了得意,反而暗自惭愧,斗志越加昂扬了。
得知自己是因为契科年夫的力排众议才坐火箭升职,成了普里皮亚季市的市长,哈尼耶夫亲自给契科年夫打去了电话并表示感谢。
契科年夫显然是很满意哈尼耶夫的懂事和有礼貌,在勉励了他几句后就笑道:“维克托,你可以去就职了,普里皮亚季市基本上都是新班子,不过第二书记是格拉德科夫,他是老人,我听说你们关系也还不错,你应该很快就能适应了。”
哈尼耶夫对着话筒恭恭敬敬的说道:“多谢契科年夫书记您的提拔和重用,我一定紧密团结在你的身边,严格执行您的决定……”
哈尼耶夫的表忠心让契科年夫听的心花怒放。
作为切尔诺贝利的土皇帝,契科年夫的身边也不是没有拍马屁的人,可是自从他认识了哈尼耶夫以后就发觉最喜欢欣赏的就是哈尼耶夫。
不仅仅是因为哈尼耶夫工作能力突出,还有个原因是契科年夫也不知道为什么,哈尼耶夫宗师能让自己愉快的聊天,甚至他对自己的崇拜敬仰也是发自真心的,让自己不由自主的就想器重他,培养他。
哈尼耶夫挂断电话后,卡尔托夫也得知了消息,然后欣喜的进入了哈尼耶夫的办公室祝贺。
当天晚上哈尼耶夫跟卡尔托夫、格拉德科夫三人再次前往红松村萨沙家里大吃一顿,庆祝了一下。
喝多以后,卡尔托夫欣喜地拍着哈尼耶夫的肩膀说道:“维克托·弗拉基米尔维奇,你可真是我们的幸运星。
你刚来才4个多月,我和格拉德科夫就先后因为你前进了一步,你自己更是连升两级了,如果你说你是谢尔比茨基的亲戚我都不会感觉吃惊,如果你的父亲没有帮你,你完全是靠自己,真的很令人难以置信。”
格拉德科夫也附和道:“是啊,太让人佩服了。”
哈尼耶夫乍一听细细琢磨也觉得如果不是现实发生了,确实有些难以置信。
思索了片刻他就笑道:“可能是上帝保佑吧,呵呵,也许我就是上帝派来拯救苏联的人。”
卡尔托夫早就对哈尼耶夫心服口服,闻言拥抱住他,还拉着萨沙一起抱住哈尼耶夫,说道:“哦,亲爱的维克托,希望我退休之前能看到你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书记,即使爬不了这么快也希望你能做到乌克兰中央委员会的委员,这样我退休的时候也能选择最好的疗养院安度晚年了。”
“哈哈……”
说说笑笑,三人就都喝多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后哈尼耶夫三人就回到了切尔诺贝利,哈尼耶夫需要跟格拉德科夫去普里皮亚季市报道,因此没有再回高坡地村。
跟着卡尔托夫回到了林业委员会办公室后,哈尼耶夫先给格里戈里打了电话,安排了林场的工作后。
哈尼耶夫就带着格里戈里的祝福与格拉德科夫一起回到了切尔诺贝利市西北18公里的普里皮亚季市。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