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93章

作者:夏虫之语

  十多个领导满脸堆笑的朝着哈尼耶夫打招呼,哈尼耶夫也很客气的点头回应。

  图格罗夫则走到最前方为哈尼耶夫一一介绍着罗夫诺州的领导们。

  片刻后哈尼耶夫与众人混了个脸熟,然后会议开始,哈尼耶夫先是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就说了一些场面话,作为经验丰富的实干家,哈尼耶夫的语言能力不比任何一位州第一书记差,在他侃侃而谈一个小时后,众人都对新来的这位名声极大的第一书记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盛名之下无虚士”。

  虽然罗夫诺州的领导班子成员不懂得契丹的这句古话,但是他们在跟哈尼耶夫接触后都有了一个相同的认识,那就是哈尼耶夫如此年轻又如此出名,听他讲话就知道这个领导名不虚传。

  因为扳倒了古连科的前例,加上谢尔比茨基对哈尼耶夫的重视,罗夫诺州的领导们对哈尼耶夫都超乎寻常的尊重,听他讲话时也是时不时就自发地出现热烈的掌声。

  哈尼耶夫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权利和地位的更高一层的享受,这种感觉远比自己在雅尔塔和乌克兰人民运动委员会时还要迷人。

  一个州的领导班子成员在自己的面前就好像是一帮小学生,哈尼耶夫随口一句话众多大领导们都大点其头。

  “封疆大吏,果然不同。”

  哈尼耶夫心中感慨万千,在会议结束后,州苏维埃主席欧米洛夫起身说道:“哈尼耶夫书记阁下,您能来领导我们,是罗夫诺州一百多万民众的福分,您在雅尔塔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即使您已经离开雅尔塔两年了,可是那里的民众还是对您感恩戴德念念不忘,我希望您能在罗夫诺州施展您的才华,让罗夫诺也变得更加富有……”

  哈尼耶夫与欧米洛夫握握手,说道:“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合力,一定能让罗夫诺州越来越好!”

  图格罗夫走过来说道:“餐厅应该都准备好了,请两位领导一起去餐厅吧,今天是给哈尼耶夫书记您接风,也请您检查一下咱们州党委食堂的水平。”

  哈尼耶夫微微一笑就在秘书的带领下去了食堂,参会的十多个州党委和苏维埃的领导们鱼贯而入,在巨大的圆桌前坐下了。

  虽然是午餐,席间却不能没有酒,在人们的刻意吹捧下,哈尼耶夫没有把持住喝了两杯酒,等到酒足饭饱后就直接回宿舍休息了。

  转眼过去数日,哈尼耶夫靠着哈尔琴科的帮助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也掌控了罗夫诺州的局面,虽然这几日哈尼耶夫十分谨慎,只是熟悉情况,很少发号施令,但是他仍然体会到了封疆大吏的风光和权利。

  作为州第一书记,不管是权利还是地位都远非市第一书记可比,如果说市第一书记可以调动几万人到十几万人,那州第一书记就能掌控最少上百万人的前途命运,可以支配上千万卢布甚至上亿卢布的资金。

  哈尼耶夫在雅尔塔担任第一书记的时候就拥有了极大的权利,可以说一不二,但是那是因为他背后有谢尔比茨基,寻常的市第一书记在许多事情上还是要请示州党委和苏维埃,甚至必须经州党委同意才能行使权力。

  可是州第一书记作为乌克兰党中央派往地方的最大官员,在本州内的权利几乎无限大了,除了没有军权和外交权,人财物的掌控力度已经远胜了市第一书记。

  哈尼耶夫成为州第一书记虽然还不到五天,但是已经慢慢觉察到了自己在罗夫诺州有着近乎无上的权柄,自己一句话似乎都能决定一个市的人事任命,更能决定一个市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兴衰。

  “封疆大吏,果然了得!”

  哈尼耶夫在家中不止一次的给妻子塔季扬娜赞叹着自己现在的权利地位,塔季扬娜却对此不以为意。

  “亲爱的,你的能力非常卓越,一个州第一书记不过是你的一个跳板而已,你以后一定会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我对你有信心!”

  塔季扬娜从认识哈尼耶夫以来就非常崇拜他,她比哈尼耶夫都对自己都有信心,一直认为哈尼耶夫是能力极其突出的人,在她的心目中,她早已觉得自己未来一定会成为乌克兰第一夫人。

  他人的肯定总能给人成就感,尤其是自己最信任的人的肯定,哈尼耶夫也不能免俗。

  妻子对自己的崇拜让哈尼耶夫激动地抱着妻子深吻了一大口,而后就干劲满满的带着自己的秘书和许多部门负责人在罗夫诺州各地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准备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把整个罗夫诺州的情况摸透,然后做出一番成绩,并为乌克兰西部人民运动委员会做出更多的帮助和安排。

  虽然哈尼耶夫三令五申不许各地区各市的党委政府接待自己,但是作为州第一书记,哈尼耶夫的身份实在是太过特殊和尊贵,在他出行的时候,每到一地还是在所难免的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和欢迎,很多时候在各个市区里调研时更是会存在封路戒严的现象。

  哈尼耶夫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走访调研在罗夫诺州各市造成了多少不便,影响了多少民众的正常生活,到了他的这个位置,每次出行都要由州内务部提前协调安排部署,安全问题是一方面,各个地方党委政府提前准备担心让第一书记统治看到不好的现象更是一方面。

  所以哈尼耶夫的这次走访调研看到的大都是歌舞升平,民众富足安定,似乎罗夫诺州仅靠农业和林业已经能让全州130多万民众过上堪比基辅民众的优裕生活,人民都不必为了够买黑面包和咸肉香肠而发愁。

第250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经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配给制的经济制度也近乎崩溃,连基辅的物资供应都已经出现了问题,罗夫诺州又怎么可能物资充盈,让民众满意呢?

  哈尼耶夫不是蠢货,他知道显然自己一路上看到景象都是各市党委和苏维埃提前安排好的。

  不过在提议几次并没有多少改变后,哈尼耶夫知道了政治力量的惯性的可怕,既然他享受了一言九鼎的权利,就要承受权利变大的反噬。

  就好像一个家庭,如果父母的威信极重,孩子对他们心中畏惧,固然会在很多时候听话,但是同样也会为了避免承担犯错后的严重后果而选择说谎或粉饰情况,政治上这种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哈尼耶夫在杜布诺市调研结束时住在了这个小城最大的招待所酒店套房内,深夜时他辗转反侧,一时失眠。

  出来八九天了,虽然给妻子打了几个电话,她和孩子一切都好,可是哈尼耶夫难免有些担心和思念她们,而且哈尼耶夫对于自己因为地位增长而受蒙骗哄骗程度加大的情况也颇为担心。

  思索良久,哈尼耶夫觉得自己以后想要掌握真实情况还是要微服私访,同时还要培养一个新的队伍,例如乌克兰人民运动,让人民运动的成员以后多了解一些各州各市的情况,在委员会再办一个“机关报”,以内部报纸的形式大量报道,筛选信息与各州各市官方汇报进行对比,确保了解到的信息斯大真实性。

  轻叹一声,哈尼耶夫重新躺下,盖上被子的他自言自语道:“孤家寡人啊……权力越大位置越高……也就越像一个孤家寡人了……”

  三天后,哈尼耶夫在走到一个奥斯特罗格镇时听取当地党委书记和苏维埃主任报告时得知这里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同志的出生地和家乡。

  哈尼耶夫得知后先是一惊,接着就是一喜。

  数十年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直是苏联第一名著。

  该书基本是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本自传体小说,虽然在小说剧情上存在戏说夸张的处理手段,但是通过小说剧情仍然能找寻到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脉络。

  因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苏联被奉为经典名著,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地位也早已被抬到了极高的位置。

  莫斯科和基辅都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修建了纪念馆,在临近的赫梅利尼茨基州北部的舍佩托夫卡市是奥斯特洛夫斯基8岁以后生活的地方,那里对他的故居进行了维修和保护,也建起了纪念馆。

  对于哈尼耶夫和大多的乌克兰人甚至苏联人而言,大家都一直认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就是舍佩托夫卡市,可是在实地考察了罗夫诺州的奥斯特罗格镇的维里亚村的“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后,哈尼耶夫才知道原来这里才是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真正的家乡。

  奥斯特洛夫斯基八岁以前一直在维里亚村出身长大,如果不是一战爆发,他的父亲家人逃到了舍佩托夫卡生活,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兴许会在偏远的小村默默无闻的终老。

  可是时代眷顾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的人生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保尔·柯察金”,也为世人留下了一部永垂不朽的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维里亚村的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十分简陋,就是一个普通的民居,里面放了一些老照片和老的信件资料,还有一些各种文字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哈尼耶夫从纪念馆出来后心情就久久不能平复,他觉得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沃伦人也许是一件好事,自己不应当放弃这个信息,应当好好利用它做些事情。

  哈尼耶夫当即让随行秘书和州党委、州最高苏维埃的有关干部通知文化部门和宣传部门,要求州党委牵头对维里亚村进行大力宣传。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以及他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与家乡罗夫诺州牢牢绑定,进行包装打造,一定要把奥斯特洛夫斯基是罗夫诺人的事实宣传出去,让苏联人和全世界人都知道,并且还要对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家乡的纪念馆进行重新修缮改造,必须把奥斯特洛夫斯基牢牢地绑在罗夫诺州的土地上。

  对此哈尼耶夫还在奥斯特罗格镇的政府礼堂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从罗夫诺市匆匆赶来的州党委第二书记、第三书记和苏维埃主席等八九位领导和各个委员会主任让偌大的礼堂显得狭小拥挤了。

  州电视台的摄像机前哈尼耶夫坐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重点指出:“世人原来一直以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同志是赫梅利尼茨基州人,以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诞生于莫斯科。

  可是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名著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同志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也就是说书里的故事基本都发生在乌克兰,尤其是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都是在我们罗夫诺州进行的。

  以前我们对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视不够,没能把握住这个宝贵的资源。

  现在我们要重点宣传我们是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这一事实,宣传罗夫诺州是孕育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真正家乡的这一事实,如果没有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这里出生长大的童年生活,没有他8岁前一直遭受的沙俄时代旧社会的压迫欺辱,没有早年间的苦难,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诞生伟大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哈尼耶夫的讲话十分有感染力,经过多年的锻炼他的演讲能力早已得到了稳固的提升,在他做出重要指示后,参会的罗夫诺州领导们激动地起身鼓掌。

  在5月20日的哈尼耶夫专题会议结束以后,罗夫诺州的重点工作就变成了对奥斯特罗格镇是“钢铁之乡”的宣传和打造。

  不管罗夫诺州资金是否充裕,在第一书记哈尼耶夫做出重要指示后,全州的人员和资源都开始围绕打造奥斯特罗格镇制定计划和项目。

  等到5月25日时,莫斯科召开了苏联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因为是第一次召开大会,会议时间是两周,一周商议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的结合,第二周按照民主自由的原则,投票选举最高苏维埃主席。

  在莫斯科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开幕式,全国电视直播的时候,哈尼耶夫身为罗夫诺州第一书记却没有带着班子成员观看直播,而是在办公室听取着分管意识形态的第二书记马奇耶夫斯基汇报着对奥斯特罗格镇的打造情况。

  奥斯特罗格只是一个小小的镇,维里亚村是这个镇子下辖的一个村,整个镇的面积很小,人口很少,在哈尼耶夫的安排部署下,是要举全州之力去打造这个小村镇。

  资源的不对等让这个任务看着没有多少难度。

  哈尼耶夫在五天前下达要求后,就让马奇耶夫斯基作为副总指挥亲自调度人员资源,并在一周内给自己出一个方案。

  现在刚过去五天,马奇耶夫斯基已经筹措好了500万卢布的专项资金,并且组建了“打造钢铁之乡工作组”的临时机构,他自己亲任组长,由二十多个委员会主任担任成员,拿出了一套完整的打造方案。

  按照马奇耶夫斯基等人制定的方案,他们要用大量资金扩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并为奥斯特罗格镇和维里亚村修公路甚至通铁路,还要在奥斯特罗格镇和维里亚村修建公园和雕塑,与之相应还有广播电视台的宣传。

  哈尼耶夫听了马奇耶夫斯基的汇报后先是赞扬了几句,而后轻咳一声说道:“还有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

  例如:公园是否可以学习美国的迪士尼公园,打造成一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公园,把人物雕塑和故事里的场景一比一复原在公园内,再增加一些玩具和游客体验的项目?

  或者再增加一些歌舞表演……

  对了,可以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编写成一个歌舞剧,在奥斯特罗格镇建一个大剧院,为前来学习调研的观摩团和游客、学生们进行表演,以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宣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宣传名著中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