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7章

作者:夏虫之语

  亲自目送伏尔加轿车离开后,哈尼耶夫就露出了笑容,他知道柯察金的结局不是吃花生米也是永远从人民的视线中消失,从此以后林场内再也没有人敢和自己对着干了。

  过了一个小时果然有内务部的官员拿着党委的指令前来捉拿柯察金和伊万诺夫以及两人的十名党羽。

  很快林场里的害群之马被内务部的车拉走了,哈尼耶夫则趁热打铁的召开了一次全体职工批判“柯察金犯罪团伙”的大会。

  在会上哈尼耶夫的任何指令和语言都得到了全体领导职工的热烈回应,这种一呼百应的感觉让哈尼耶夫微微沉醉其中,所以在第二天就重新任命贝拉诺夫做代理连长,同时对班子成员做出了新的分工。

  由于格里戈里是最早向哈尼耶夫表示忠心的一人,加上半个月来做事认真负责,能力也不错,所以哈尼耶夫把财务、人事和生产等最重要的工作都给格里戈里负责,而护林民兵连则由哈尼耶夫亲自抓。

  到这个时候哈尼耶夫终于彻底掌控了林场,同时对于林场的经费也能够随意支配,对林场中层领导一下的人事变动可以随心所欲的调动。

  不过他做官不是为了摆官威,也不是为了发财,或者说不是为了发这么点小财。

  因此反而没有如柯察金那样不断的巧立名目中饱私囊,而是拿着费用给奋战在一线的伐木工人们发了一波福利,说是收买人心也好,做一个称职的书记也好,反正哈尼耶夫在真正掌控了林场后,所思所想就已经是如何以国营林场作为自己的台阶,把自己送到更高更大的政治舞台上。

  思前想后,哈尼耶夫觉得自己在不到五年的时间想要从一个镇级书记走到共和国领导核心必须要利用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而真正利用这个事故让自己成为能直达天听的人物,那就必须在4月到来前不断揽权,甚至做到地区党委第一书记眼中的红人,因为只有权利够大才能做得更好,更明显。

  所以哈尼耶夫首先要做的是把务做到最好,他在内部会议中为今年的伐木量定了调子,不能耽误时间,不能耽误质量,不能耽误数量,同时不能出安全事故。

  由于哈尼耶夫为一线的工人发了一波不低的福利,所以职工们的积极性很高,伐木工作也有条不紊的推行着,按照格里戈里每天向哈尼耶夫的汇报,提前超额超标准完成绝对不成问题。

第019章 送礼

  哈尼耶夫把一切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新上任的林业委员会第一书记卡尔托夫更是十分满意,多次在加压会上夸奖哈尼耶夫,使哈尼耶夫迅速成为了林业部门的明星书记。

  哈尼耶夫名气大增到了出圈的程度,以至于在2月下旬地区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契科年夫书记也把哈尼耶夫作为能吃苦的优秀干部举了例子。

  所以在2月下旬以后,哈尼耶夫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算是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红人。

  哈尼耶夫在切尔诺贝利地区成了政治红人,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什么好处,但是他的第1个目的也算达成了。

  不过哈尼耶夫是一个有着野心的人,他为了利益最大化,同时也为了能够在4月份那场灾祸降临前,让自己拥有更多足以改变灾祸后续影响的权利。

  哈尼耶夫还是准备去基辅走一趟,因此安排贝拉诺夫和格里戈里开始准备皮毛、红酒、肉干、蘑菇、蜂蜜等特产和奢侈品。

  在哈尼耶夫的计划里,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回首都必用的敲门砖。

  这些物资中最昂贵的当属皮毛了,不过高坡地国营林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反倒是最容易准备了。

  因为刚经过了一场春猎,所以林场内有着新鲜的丰富皮毛。

  因为是刚渡过寒冬,野兽的皮毛是最好的时候,民兵连利用陷阱和先进武器进行围猎也都是熟练的老手,所以国营林场这次春猎的收获着实不小。

  伊万诺夫之前曾经汇报过一次,格里戈里也转告给哈尼耶夫了,不过第二天伊万诺夫酒杯隔离审查了。

  哈尼耶夫就直接吩咐贝拉诺夫去处理这些猎物,将皮毛剥下来处理,然后把肉食分配给护林民兵连的民兵们。

  贝拉诺夫很用心的把哈尼耶夫的命令执行了下去,猎物肢解后把肉食公平的分配下去,甚至于贝拉诺夫都没有留下一只野鸡或野兔,除了给食堂送了五只角鹿制作肉干,其余的都分了下去,所以得到了大量肉吃的民兵们都很高兴。

  而哈尼耶夫也得到了100多张松鼠皮和15张狐狸皮以及23张狼皮。

  其实这些皮毛只能算是林场的公共资产,但是哈尼耶夫对林场的掌控力让他完全能把皮毛带到自己的家中去,即使这些皮毛都很珍贵。

  虽然民兵连动用了枪支,但是由于他们是靠着人多进行围猎,开枪的又是枪法最好的几人,所以这次春猎得到的动物皮毛基本上还算完整,也没有浪费太多的子弹。

  此时皮毛都已经阴干了,哈尼耶夫亲自检查了一遍后,对于最珍贵的一张黑熊皮赞不绝口,对身边的格里戈里和贝拉诺夫说道:“这个皮子可真好啊,咱们基辅的高级超市里最好的皮草大衣也顶多是用的这种皮毛了,这要是出口,恐怕能换一千多美元的外汇了。”

  格里戈里微笑道:“咱们林场有着国内最丰富的森林资源,倒是不愁好皮毛,我看书记您以后再也不会发愁冬天没有皮毛大衣穿了。”

  贝拉诺夫拍手道:“没错,以后我每年给你猎上一头熊,等到您结婚了,我就再给夫人每年准备些最好的狐狸皮毛给她做围脖大衣。”

  哈尼耶夫虽然26岁了,但是除了大学时期有过一段恋情,参加工作至今还没有女朋友,更不用说结婚了,倒也不是哈尼耶夫不想找女人,只是他一直把精力放在了自己的政治命运上,在焦虑感降低前,或者是遇到合适的人选前是不会去考虑谈恋爱的问题的。

  三人开了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然后哈尼耶夫就吩咐贝拉诺夫把所有的皮毛打理好并且让林场里的木工制作些精美的松木礼盒包装,这样就能提升礼物的档次。

  哈尼耶夫现在正需要这些皮毛作为主要的礼物去打通州里的关系,他需要的是在4月份来临前能够再进一步,需要在切尔诺贝利地区得到提拔一下。

  哈尼耶夫虽然只跟契科年夫接触了一次,但是已经知道了他和自己的老领导,也就是州林业委员会书记卢卡契科夫关系不错,所以上次接见自己时态度才会很和蔼。

  哈尼耶夫敏锐的抓取到了信号,觉得自己有必要利用好这两个领导的关系,不仅要想方设法跟两位领导加深关系,还要让他们通过自己加深相互的关系。

  虽然契科年夫是老红军有觉悟,但是自己的能力不错,如果再能有关系,他作为老红军反而更愿意体现自己的意志,绝对会愿意提拔自己。

  哈尼耶夫的想法很成熟,觉得只要一切运营得当,在4月来临前晋升一步也不成问题,所差别的只是自己怎么去操作罢了。

  哈尼耶夫非常明白,即便是苏联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到了现在已经过了七十多年,同时还没有前例可循,一个庞大的帝国走到了现在已经僵化腐朽到了根子,官僚主义横行,贪污腐败严重。

  作为首都来的干部,哈尼耶夫表示自己对种种腐败和乱象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不过他清楚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一切,但是想到五年后帝国崩塌,乌克兰成为北约的棋子和欧洲子宫,他就有一种紧迫感。

  因此哈尼耶夫目前所能做的不过是运用规则,然后让自己能够逐渐的提升位置,掌握权力。

  如果以后能够成为规则的制定者,那才是打破常规,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时候。

  在准备了一个多星期以后,被简单晾干加工的皮毛以及蜂蜜、蘑菇、葡萄酒等特产也都被贝拉诺夫和格里戈里准备好了。

  这些林场特产被木匠用松木和杉木制成的精致木盒装着,这木盒不仅打磨的光滑,还刷着一层蜡,看着就华丽昂贵。

  哈尼耶夫检查后十分满意,当即召开班子会宣布了要回基辅一趟的决定。

  哈尼耶夫并不掩饰自己要送礼的事情,甚至在班子会上大肆宣传,这是因为他没有告诉大家这些礼物是为了自己个人的进步而准备的。

  哈尼耶夫这些天在私人场合不止一次的说过,由于柯察金同志的恶劣的影响,国营林场现在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心目中已经成了臭不可闻的贪污犯和黑恶势力的老巢,以后对国营林场的表彰以及资金设备的支持都会被拦腰砍掉,不仅国营林场地位下降,领导职工的福利待遇也会下降。

  所以自己为了林场的未来,为了大家的待遇不降低,经费不抽减,要做的就是去州里、去地区,找领导解释问题,打通一下关系。

第020章 向往独立的基辅

  在这个几乎人人送礼搞腐败的时代,哈尼耶夫送礼是为了缓解柯察金对林场的恶劣影响,在林场领导的眼中,自己的书记同志已经像一朵白莲花一样纯洁了。

  对于哈尼耶夫的这个说辞没有人会唱反调,更没有人会去找地区和州里打听真伪,因为他们了解的是柯察金已经被送去见列宁同志和慈父了,而伊万诺夫也被送去楚克奇半岛挖金子去了。

  这样的重刑处置,对林场有一些影响也正常,而且哈尼耶夫书记还是州里下来的,当然不会蒙骗大家。

  所有人到现在都认为哈尼耶夫书记不仅能力强,而且为人正派更懂得变通,所以现在基本上从班子成员到中层领导以及底层的职工,所有人对哈尼耶夫书记都算是心服口服了,不少人例如格里戈里和贝拉诺夫等人更是心生崇拜了。

  由于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的关系莫逆,加上林场内的工作都井井有条的进行着,所以哈尼耶夫不需要请假就可以擅自离岗,不过他十分谨慎,在出门前还是给卡尔托夫打了电话,请了一周的假。

  卡尔托夫对哈尼耶夫请假的申请很爽快的就批准了,并且详细询问了他是否有难处,是否需要帮助。

  当得知哈尼耶夫只是去基辅给州林业委员会的书记卢卡契科夫送些特产就会心一笑。

  在电话里卡尔托夫低声告诉哈尼耶夫:“你要抓紧点儿了,咱这个林业委员会第二书记的位置,我可是一直压着不让上级派人来呢。”

  哈尼耶夫也听出了弦外之音,笑着向卡尔托夫表示了感谢。

  哈尼耶夫在开完了会的第2天早上就在贝拉诺夫和格里戈里送行下出了办公室。

  临上车时格里戈里还塞给了哈尼耶夫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低声道:“这是我让会计安排的,我和伊凡副书记、库里申科副场长、贝拉诺夫都已经签了条子冲账了,您放心拿着花,毕竟是首都,请人吃饭也要不少钱,路上还得加油。”

  哈尼耶夫也没有推辞,打开公文包就让格里戈里吧信封放了进去,然后满意的开门上车,打着火后就摆摆手。

  片刻后哈尼耶夫就开着自己来时开的那辆破卡车,晃晃悠悠离开了林场。

  一边开着车哈尼夫一边想着自己来到切尔诺贝利上任以来经历的事情和所做的决定,历历在目的诸多事迹让他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哈尼耶夫思考着自己一个多月来的功过得失,同时对下一步要做某些事情的态度更加坚定了。

  开了4个多小时的车,哈尼耶夫终于进入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基辅。

  这里不愧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老城故都,作为东欧第一个政权基辅罗斯的首都,也是斯拉夫民族诞生的龙兴之地,靠着第聂伯河,基辅在东西两岸都发展的十分繁华。

  河道上船只运载着物资贯通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南北,虽然部分工业污水排入河道让河风的味道并不好闻,但是这是社会主义运转的味道,也是哈尼耶夫在基辅生活时闻习惯的味道。

  即使在高坡底国营林场呼吸新鲜空气久了,但是猛然闻到首都的味道,哈尼耶夫却并不感觉恶心,只是十分亲切。

  作为在基辅乡下长大的乌克兰人,哈尼耶夫很清楚由于基辅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这里的学者和出版社以及大学都有为乌克兰寻求独立不再为苏联各个乡下穷地方输血的声音。

  乌克兰的东部是苏联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国内还拥有数千家军工厂和苏维埃唯一的一家航母生产基地,其他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等方面的发展更不必提,也是苏联内仅次于俄罗斯的存在。

  因为乌克兰距离福利待遇都很好的欧洲国家太近了,导致乌克兰地区的学者一直鼓吹独立的好处,加上戈地图上任后外国记者大量的进入乌克兰,这种种原因下近些年里乌克兰境内要求独立的声音越来越响。

  即使是现在的共和国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身为苏联保守派领军人物,一直严厉打压着国内的独立派,但是独立的声音这些年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主流。

  哈尼耶夫现在身处局中,尤其是自己的几名同学还是支持独立的积极分子,所以他明白了乌克兰独立背后的很多东西。

  虽然乌克兰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已经有六十四年的历史,但是乌克兰人民却一直有着民族独立意识,并不认可乌克兰这个民族是和俄罗斯族完全相同的,甚至反对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同为基辅罗斯的斯拉夫人后裔的说法。

  他们更倾向于自己的祖先是标准的基辅罗斯后裔,后来成为了崇尚自由的哥萨克,而哥萨克正是生活在第聂伯河流域的多个种族混合而成的农牧混合生活的族群。

  乌克兰的人坚定着他们和俄罗斯不同的想法,并不单纯是历史文化不同的原因,还有乌克兰大饥荒的遗留原因等。

  等到未来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彻底去苏联化,去俄罗斯化,就是担心被俄罗斯所吞并,不想被俄罗斯再压榨吸血,只要一基辅罗斯和哥萨克酋长国法统继承者而在欧洲大陆上独立的生存。

  哈尼耶夫觉得到底是乌克兰给苏联输血,还是苏联给乌克兰输血,这个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判定,因为苏联体制就是配给制,不仅老百姓要配给,就是各国乃至各州也是要分配任务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适合发展农业的就全力发展农业,适合发展工业的就全力发展工业,然后资源再相互调配,共同拼装成一个强大的“牢不可破的联盟”。

  连非正式加盟共和国的加盟国蒙古都还扮演着发展好畜牧业,然后用牛羊换取石油粮食等物资的角色,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

  乌克兰目前是发展的好,算是苏联体制下第二强大的加盟国,可是它的强大也是苏联有意倾斜和打造的,就好像后世某个十里洋场,国家抬举你,你又正好有条件然后成了角了,转眼就忘了不是国家离了你不行,而是你离了国家不行。

  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一路想着西方的自由联盟奔去,结果就成了可笑的小丑,不仅总统是喜剧演员,国家也成了世界舞台上的喜剧演员。

  所以说乌克兰就是自视太高了,不能说他没有对苏联做出过突出贡献,但也不能说它的突出贡献不是苏联全体加盟国的支持换来的。

第021章 同学

  哈尼耶夫看着热闹的第聂伯河,想着乌克兰后世的骚操作,忍不住摇摇头。

  哈尼耶夫觉得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虽然必然会成为北约、欧盟和未来的独联体、俄罗斯角逐竞争的前沿阵地,但是不管是从民族文化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乌克兰全面倒向北约,这确实是乌克兰政治上幼稚的一大体现。

  作为一个拥有着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5000多万人口的大国,而且还是除了石油,其他基本资源都不缺的国家。

  单纯从国土面积和人口、资源、工业发展水平以及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得到的家底,例如武器装备和军工场和技术等来看,乌克兰完全是独联体第二大国,发开手脚是可以在欧洲和法英德三国掰一掰手腕的。

  除了领土人口和工业水平位列世界前列,乌克兰在九十年代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控制着俄罗斯的出海口,同时又是世界级的农业大国,这样的国家上限可以达到很高,下限应该是不低,短板比许多国家的长板都要高许多。

  按理说只要是用心谋划,利用好手上的资源以及协调好各方关系,成为一个区域大国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可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也走上了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手术台,不仅国有资产迅速私有化,外国资金也渗透进来,跟美国勾结的寡头迅速控制了乌克兰的经济命脉,最终肥了寡头,穷了国民和国家,让一个独联体第二的共和国成为了一个破破烂烂的欧洲子宫,比起裹脚布来都远远不如,GDP连人家的五分之一也赶不上。

  把车子开到了朱可夫大街的尽头,哈尼耶夫就到了自己的家,在街旁小巷内的一栋两层楼的房子就是自己父亲做了半辈子基辅官员分得的房子,只不过他被排到西郊农场去做书记,应该是不会不在家了。

  听到了自家卡车熟悉的声音,门被推开,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妇女走了出来,看到哈尼耶夫从车头下来就露出笑容,喊道:“我的维克托终于回来了!”

  腰身宽大的妇女走出来,她身后才露出来一个戴眼镜的苗条少女和一个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三人大笑着抱住了哈尼耶夫。

  哈尼耶夫任由自己的母亲亲吻了自己的脸庞,然后才笑着说道:“娜塔莉亚女士,您似乎瘦了一些。”

  娜塔莉亚闻言笑了笑,转身道:“你昨天打电话说要回来,我早上就给你做了馅饼,快回家吃饭吧。”

  娜塔莉亚虽然现在看着雄壮的像个摔跤手,但是她年轻的时候和自己的小女儿维克托利亚一样的瘦削高挑和美丽,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娜塔莉亚和大多数乌克兰中年妇女一样身材发福了而已。

  哈尼耶夫抱了抱自己才十六岁的妹妹维克托利亚和刚参加工作的弟弟西德洛夫,微笑道:“我给你带来一些松鼠和狐狸皮毛,还有葡萄酒跟蜂蜜,快帮我拿进去。”

  兄妹三人从车厢上拿下了三个木桶和一个木盒就回了家。

  吃了一顿丰盛的传统午餐,哈尼耶夫和西德洛夫坐在客厅喝着茶水。

  哈尼耶夫放下茶杯,问道:“最近工作怎么样?”

  西德洛夫在年前刚进入西郊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工作,这个单位是基辅乃至乌克兰都数得着的好单位,是研发军用飞机的军工科研单位,西德洛夫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因为学的专业能应用到飞机发动机的设计生产中,所以当时还在位上的老父亲弗拉基米尔就将他安排到了安东诺夫设计局做一名光荣的军工企业的职工,每个月还能领取二百卢布的薪水,比哈尼耶夫的工资都要高上不少。

  西德洛夫微笑道:“刚开始学习绘制配件图纸,大哥你在哪切尔诺贝利做得很好,我前天听爸爸说了,他说你在那里名气很大,是不是很快就能提拔了?”

  哈尼耶夫微笑道:“没有这么快,爸爸在西郊农场过得还舒心吗?”

  因为安东诺夫设计局就在基辅西郊,所以西德洛夫时长能和父亲见面,他点头道:“比在城里工作的时候胖了一些,不过他每两周才能回来一次……”

  兄弟俩说了一会话家中的电话就响了,娜塔莉亚放下话筒,说道:“维克托,巴克塞夫的电话。”

  巴克塞夫·尼古拉耶维奇·普利斯丁是基辅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同是也是哈尼耶夫的表哥以及中学同学。

  哈尼耶夫在林场的时候就没少给基辅的亲人朋友甚至老领导老同事通电话,当时除了联络感情还有是为了能迅速掌握权力,做些事情。

  比如给巴克塞夫·尼古拉耶维奇·普利斯丁打电话就是要他帮忙分化瓦解伊万诺夫和柯察金的关系。

  这次哈尼耶夫回来前普利斯丁也都知道,打电话就是要哈尼耶夫出去吃饭,据说是几个关系好的中学同学一起聚聚。

  哈尼耶夫到现在还经常联系的同学只有四个,一个是普利斯丁,另外三个有记者、公交司机和基辅塔拉斯·舍普琴科大学的校工。

  哈尼耶夫挂断了电话就换了一身干净的双排扣毛呢大衣出了门。

  检查了一下卡车的门时不时锁结实了,然后哈尼耶夫才出了巷子,转了两个公交,坐了大约一个小时就到了合同广场。

  下了车已经是下午6点左右,天色都黑了下来。

  哈尼耶夫接着灯光走了几步路就看到了自己的四个老友正在冲着这边笑眯眯的招着手。

  “维克托,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