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有过群众集会游行经验的乌克兰这次更不例外,在哈尼耶夫的远程遥控指挥下,乌克兰人民运动不仅在基辅爆发力,在12月12日的时候,敖德萨、雅尔塔、哈尔科夫、卢茨克(沃伦首府)、利沃夫、罗夫诺等等的西部的首府大市在一张无形大手的操纵下几乎同时爆发了学生、知识分子和市民的集会活动,这些人也都为哈尼耶夫喊冤请愿。
12日的国内国外的新闻更是压得古连科喘不过气来。
过去一天了,玛莉英斯基宫和最高拉达外的学生和群众一直没有散去,期间古连科让最高苏维埃主席、部长会议主席、基辅市委第一书记等十多个乌克兰的大领导干部出去与学生代表、群众代表们谈判,这些人的诉求一直不变,就是要求无条件释放被捕入狱的哈尼耶夫和乌克兰人民运动的全体成员,同时严惩侵犯人权的涉事人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连科越来越急躁,他不断往莫斯科打电话,向雷日科夫和利加乔夫、姆林纳日、雅科夫列夫等苏联政治核心的人物请求,希望他们能对自己伸出援手。
雷日科夫作为出生乌克兰,奋斗半生在乌克兰的俄罗斯人,他一直是保守派和乌克兰帮的人,只是在切尔诺贝利事件爆发后谢尔比茨基处于完全被动的局势,雷日科夫当时为了保全力量选择了和戈尔巴乔夫合作。
古连科成为乌克兰第一书记后与苏共中央走的最近的领导就是雷日科夫了。
可是现在的戈尔巴乔夫大势已成,他在苏共中央的权利极大,作为总理的雷日科夫也不能随便违背总书记的意志,所以对于古连科的请求,雷日科夫是爱莫能助。
至于利加乔夫等人作为改革派的核心人物,他们比戈尔巴乔夫还要亲近西方,畏惧西方的负面舆论,对于古连科的请求几人只有斥责,而没有丝毫帮忙的意思。
在得知古连科不仅没有解决基辅的人民运动,还让人民运动在乌克兰遍地开花了,戈尔巴乔夫愤怒至极,通过电话狠狠的训斥了古连科。
同时戈尔巴乔夫也知道古连科似乎真的没有能力解决问题了,失望的戈尔巴乔夫只能给古连科打去了电话。
第219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5)
在经过了十七八个小时间来回几个电话的沟通和交流后,焦急的古连科也看到了苏共中央帮助自己解决基辅群众问题的决心和希望。
被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烦的寝食难安的戈尔巴乔夫也在详细了解了乌克兰人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后明白了乌克兰爆发的问题的严峻和可怕。
他此时想到黑海畔疗养的谢尔比茨基时就一阵心惊肉跳,戈尔巴乔夫实在没想到,已经成了没牙齿的老虎的谢尔比茨基蛰伏了数年,却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实在是让人佩服,也怪不得他能在乌克兰和苏共中央叱刹风云数十年了。
13日深夜11点,在了解到乌克兰的人民运动已经遍布了五十多个大小城市,造成七百多万学生停学,基辅整个城市陷入半瘫痪状态后,戈尔巴乔夫意识到乌克兰的问题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不是自己和苏联丢人的问题了,而是会损伤苏联国体了。
在电话中沉默了许久,戈尔巴乔夫缓缓说道:“如果我默许了你调兵的申请,依靠基辅的军队你能够完美的解决群众问题吗?”
“完美?”
古连科问道:“您是指?”
“不能死人。”
“这……”
“国内国外的记者都在记录着基辅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出兵驱散人群时死了人,你能想象到后果的!”
“可是再不动武,基辅就要失控了!”
戈尔巴乔夫沉默良久,最后叹息道:“先调兵吧,总得维持住基辅的秩序,至于是否强行驱散基辅集会的群众,如果没有把握不出人命,还是再等等,想想别的办法吧……”
挂断电话后的古连科唉声叹气,瞪着眼说道:“总书记优柔寡断,越拖下去,基辅的事态就越容易失控,到时候被学生和群众逼得我们迫不得已再驱散人群才会酿出大事啊!”
古连科难得的在乌克兰领导班子的面前对总书记表示了不满。
部长会议主席马索尔和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瓦莲京娜·谢苗诺夫娜·舍甫琴科以及克拉夫丘克几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乌克兰领导班子中唯一的女性舍甫琴科温声宽慰着古连科。
“古连科书记您不要急,总书记一定会帮助我们的……”
马索尔思索片刻,说道:“总书记迟迟不能下决心武力驱散集会人群,是因为境外媒体和美国英国法国的干预,此时贸然出动武装力量对付民众就会给人攻击我们的改革的理由,要知道总书记才刚放开了对境外电台电视的管制,苏联的民众已经能够直接接听到西方电台广播的新闻播报了,时代不一样了……”
作为古连科提拔起来的人,马索尔此时已经站在了新第一书记的身边,因此他很认真的帮助古连科分析着情况。
可是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瓦莲京娜·谢苗诺夫娜·舍甫琴科却是谢尔比茨基的老朋友,也是谢尔比茨基在81年提拔起来的人,她即使是现在仍旧是谢尔比茨基的人,所以多年以来,哪怕这次基辅群众事件中,古连科都不愿意用她。
瓦莲京娜也知道自己的尴尬位置,在第一书记办公室内就是一言不发。
可是乌克兰中央干部中属于古连科一派的已经不少了,他们也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派成员,此时面对保守派对改革派的猛烈攻击,众人都想要尽快进行反击。
古连科等人的意思自然是出兵驱散集会的民众,再枪毙几个头目,决不能有丝毫的妥协。
可是戈尔巴乔夫并不愿意支持古连科的这个方案,所以让基辅的群众事件愈演愈烈,已经像病毒一样传播到了大半个乌克兰了。
古连科轻叹一声:“我听雷日科夫同志说了,就在咱们乌克兰的事情传出去后,格鲁吉亚又闹起来了,昨天阿布哈兹州委成员组织了一次群众集会,然后通过决议,要求把阿布哈兹升格为加盟共和国,阿布哈兹州第一书记和全体委员在决议上签了字,对此格鲁吉亚人十分愤怒,今天中午第比利斯市就发生了大规模集会示威,格鲁吉亚人激烈的反对阿布哈兹族的诉求,还有要脱离苏联的呼声。
总书记担心格鲁吉亚闹出跟基辅一样的事件,已经责成谢瓦尔德纳泽去牵头处理了。
看来苏联乱起来的地方不只咱们一家,也难怪总书记难办。”
作为乌克兰党中央的高层,众人都很清楚上个月的时候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发生大规模民众集会,当时就是格鲁吉亚人和阿布哈兹人的民族矛盾,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曾经也有一些要求格鲁吉亚退出苏联的声音,不过在戈尔巴乔夫把现任的外交部长,格鲁吉亚的老第一书记谢瓦尔德纳泽排到第比利斯后,没几天格鲁吉亚的群众集会事件就被处理好了。
当时戈尔巴乔夫还在党代会上对谢瓦尔德纳泽大加褒奖,没想到刚没几天基辅就爆发了比第比利斯还要可怕的群众集会事件,而乌克兰第一书记古连科却没有能力处理好该事件。
现在戈尔巴乔夫对古连科非常不满意,不仅是因为乌克兰的事件在不断恶化,还因为基辅事件的爆发让刚安抚下去的格鲁吉亚再次出现恶性事件了。
在这样复杂混乱的局势下,戈尔巴乔夫也十分头疼,只是一边把谢瓦尔德纳泽再次派去第比利斯,另一边和自己的幕僚们商量解决乌克兰群众事件的解决方案。
利加乔夫、姆林纳日、雅科夫列夫几人在分析了乌克兰的局势后,利加乔夫沉声说道:“总书记,目前乌克兰的局势给苏联内部的民族主义份子和分裂份子带了一个头,不然格鲁吉亚的事件不会再次爆发的,应当对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分子们出重拳了!”
雅科夫列夫也点点头:“现在国内外的媒体都盯着基辅,我听说已经有大批外国记者去格鲁吉亚了,总书记你应该下决断了!”
戈尔巴乔夫咬咬牙,看向了自己最信任的好朋友老同学,也是唯一一个在苏共党内没有任何职务的高参,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兹德涅克·姆林纳日。
姆林纳日曾任捷共中央委员会书记和主席团成员,是布拉格之春的主要领导,因此被苏共开除免职了,直到戈尔巴乔夫担任了总书记姆林纳日的苦日子才算熬到了头,不仅被老同学接到莫斯科享福,还参与了苏联改革方案的制定,成为了无权无职但影响力巨大的苏共高层人物。
作为戈尔巴乔夫最信任的人,姆林纳日很清楚自己的挚友担心的是什么,他抿抿嘴唇,说道:“现在出兵疏散已经失去了先机,都怪古连科,基辅的群众事件提前不可能没有征兆,他竟然没有丝毫察觉,直到爆发后才出动警察疏散,还没有成功,以至于咱们那么被动。
总书记,现在乌克兰成了全苏联民族主义分子和保守派、甚至分裂主义分子们的一个榜样,必须尽快打压下去,格鲁吉亚是第一个跳出来效仿基辅的小国,如果谢瓦尔德纳泽和帕季阿什维里解决不了格鲁吉亚问题,我们可以出兵对格鲁吉亚应施加重拳,可是对五千多万人口的乌克兰,轻易动用武力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我想您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戈尔巴乔夫点点头,沉声道:“格鲁吉亚的问题交给谢瓦尔德纳泽我放心,他即使一时间解决不了问题也能让事态得到控制,可是古连科对乌克兰的掌控能力太差了,再让他处理乌克兰的人民运动,恐怕只会不断地让情况恶化了!”
雅科夫列夫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干将,但他同样也是苏联国内一直强烈反对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高级干部,在这一点上他和谢尔比茨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他提议道:“总书记阁下,也许您可以让谢尔比茨基同志牵头负责处理乌克兰的人民运动问题,毕竟他是乌克兰的老书记,无论能力威望都远非古连科能比的。”
戈尔巴乔夫默然不语,利加乔夫皱眉说道:“古连科的调查结果不是都报上来了吗,基辅的人民运动的背后就是谢尔比茨基在指使,是他们保守派对我们改革的一次反攻倒算,总书记怎么能再去重用谢尔比茨基呢?”
雅科夫列夫轻轻摇头:“我了解谢尔比茨基,他虽然不是很赞成总书记的改革方案,但是并不是完全反对改革,多年以来也一直在严厉打击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在他执掌乌克兰大权的十多年里乌克兰一直是苏联最安定的共和国之一,可是古连科才接班多久就搞出来了这些事情……
我的建议是可以跟谢尔比茨基沟通一下,看看他的态度,乌克兰的人民运动事件的背后也许有保守派的推波助澜,但是绝不可能是谢尔比茨基的主观意思,因为他是最痛恨民族主义的……
总书记,如果他愿意出山并且配合您开展工作,乌克兰的问题应该很快就能解决,以后也不是不能委以重任,毕竟谢尔比茨基同志并没有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过错,相比叶利钦和哈尼耶夫,他对党的忠诚是久经考验的……”
戈尔巴乔夫点点头:“那好,你来负责跟谢尔比茨基沟通,如果他同意帮助我们平息乌克兰的人民运动,我还可以让他做乌克兰第一书记。”
利加乔夫皱眉道:“乌克兰的人民运动多多少少是有谢尔比茨基的影子的,您要不要你再考虑一下?”
戈尔巴乔夫冷哼道:“谢尔比茨基搞事情不过是为了出山掌权,不想被古连科后来者居上,如果真的让谢尔比茨基复出了,他还会让乌克兰乱起来吗,他还舍得让乌克兰出现不稳定因素吗?”
“这……”
利加乔夫点点头,姆林纳日更是拍手笑道:“总书记真是神来之笔,让谢尔比茨基复出解决掉乌克兰的人民运动,他想复出的目的达到了乌克兰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等到谢尔比茨基真的重新担任乌克兰第一书记,他再不听话,总书记还可以揪住他的什么错收拾他,不怕他失去控制。”
“哈哈,对,就怕他无权无职反而不好对付他了。”
戈尔巴乔夫有些得意的笑了。
“列宁同志说过,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不退就不能进。谢尔比茨基当年退了一步,今年不就憋出了进两步的好法子吗,我们也可以如他的愿,我们退一步,等他回到乌克兰最高位置上,生杀予夺不还是我这个苏联总书记说的算吗?”
对于戈尔巴乔夫而言,处理乌克兰问题是能不用军队就不用军队,万一死伤一些人,西方媒体的污水和报道就会让苏联的改革蒙受不白之冤,国外的舆论压力和国内的影响也会伤害到苏共和自己的威信。
一想到最近刚开放允许进入苏联的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BBC、德国之声、日本NHK、德意志电台等各种西方电台和电视台节目,戈尔巴乔夫就有些觉得自己有些莽撞了。
这些境外的电台媒体的对基辅人民运动的宣传可是十分棘手的,蜂拥而入的西方媒体已经可以影响的苏联的民众了,越是这个时候自己越不能犯下侵犯人权,毁掉改革口碑的错误。
出动军队武力疏散和镇压基辅群众就是最坏的一步棋了。
基辅和乌克兰不同于苏联的其他小国小城市,这是苏联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和全国排名前三的城市,万一出动军队镇压基辅的学生和群众,苏共和自己的身上难免背上污点,死了人危害更大,无数外国媒体的铺天盖地的报道是捂不了盖不住的。
到时候真到了那一步就算把古连科免掉自己也不可能一点责任没有,而且动武还会伤害到乌克兰人民的心和尊严,如果有和平解决的法子,还是可以忍一忍的。
善于政治斗争的戈尔巴乔夫并不担心谢尔比茨基的再次出山,自己既然能斗倒他一次也不差第二次。
只要在苏共体制内,作为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不畏惧任何苏共成员,他觉得只要谢尔比茨基能基本配合,让乌克兰稳定局面,不影响自己的改革大局,他还是可以有些容人之量的。
所以在谢瓦尔德纳泽忙着处理格鲁吉亚的动乱之时,雅科夫列夫的电话也打到了雅尔塔。
经过雅科夫列夫苦口婆心的劝说后,谢尔比茨基终于答应了可以帮助戈尔巴乔夫处理好乌克兰的人民运动,但是前提是戈尔巴乔夫必须恢复自己乌克兰第一书记的职位。
不过政治谈判和做买卖一样,从来都是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坐地还钱。
在雅科夫列夫中间传话,谢尔比茨基和戈尔巴乔夫谈判了两天后,最终达成了一致。
苏共中央参照11月份处理格鲁吉亚群众集会事件的案例,委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的谢尔比茨基全权处理乌克兰的人民运动,按照谢尔比茨基的行政级别和党内的位置,他完全有资格成为苏共委任的乌克兰事务的最高决策者。
戈尔巴乔夫答应了谢尔比茨基,等到乌克兰的人民运动被圆满解决后,他会在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罢免古连科并任命谢尔比茨基为乌克兰第一书记。
谢尔比茨基答应了戈尔巴乔夫的请求,于是12月15日的晚上,苏共中央关于乌克兰事件的意见传达到了基辅。
得知消息的古连科宛如被一道晴天霹雳打中了,他脸色变得无比难看,可是乌克兰最高拉达主席瓦莲京娜·谢苗诺夫娜·舍甫琴科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书记们却都表现的很高兴,这不仅是因为他们都是谢尔比茨基的人,还因为他们相信谢尔比茨基出山一定能解决困扰基辅的人民运动问题。
古连科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总书记的青睐,也得罪了老书记谢尔比茨基,等到乌克兰的人民运动处理好以后自己恐怕就被成为替罪羊被清算了。
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古连科觉得浑身都没了力气,可是他的党性和职责让他不能不坦然接受中央的决定,而且为了谢尔比茨基清算自己的时候高抬贵手,古连科已经瞬间把自己的姿态放到了最低,开始迅速下令接待谢尔比茨基回基辅,并且第一时间给友谊疗养院专线打去了问候电话。
过了五分钟后谢尔比茨基才接起了电话,他没有理会古连科的客套,略带讽刺的说道:“这可是1987年以来你给我的打的第一个电话了,斯拉夫(古连科小名)。”
古连科感觉脸蛋一阵发烫,急忙道歉。
谢尔比茨基也是一位老政治家了,他没有揪住古连科不放,而是直接吩咐道:“我已经向中央申请,内务部和陆军的军队大概会在明天早上出动,用以维持基辅的治安,我今晚就坐飞机回基辅,具体工作我们见面再谈!”
第220章 改革春风吹进门(1)
公元1988年12月16日凌晨2点50分,谢尔比茨基的专机就抵达了基辅鲍里斯波尔国际机场。
被内务部警察和中央特警从玛莉英斯基宫护送出来的古连科、瓦莲京娜、马索尔、克拉夫丘克等人在机场迎接了乌克兰的老领导。
工作人员的伞也挡不住凌冽的寒风,夹杂着冰雹的冬雪还是有一些吹到古连科等人的身上,不少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吩咐人送来一身大衣披上。
冰冷的冰雪打在古连科的手背和脸上,他却不觉得寒冷,因为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更加阴冷黑暗。
在飞机舱门打开后,众人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大家上前一步挥手示意着。
时隔多年,谢尔比茨基终于王者归来,下机后的他的心情非常好,与众人亲切握手,也不寒暄,直接进入工作状态的说道:“玛莉英斯基宫和最高拉达我们暂时不要回去了,去陆军参谋部开会研究一下。”
众人对老书记本就敬畏有加,再加上他此次回来是苏共党中央委任的乌克兰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大伙对他的吩咐自然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中央办公厅今天最神气的第一副主任尼古拉看也不看主任和书记,忙大呼小叫的吩咐车辆过来。
片刻后车队载上众人去了乌克兰陆军参谋部。
这个斯大林时期风格的建筑是未来泽圣时期的乌克兰总统府,此时也成为了乌克兰的最高权力中心。
在巨大的圆桌会议室内听了古连科等人的汇报后,谢尔比茨基对基辅的人民运动也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比他在友谊疗养院时了解的更加全面。
思索片刻,谢尔比茨基沉声说道:“戈尔巴乔夫同志的改革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有些时候确实稍显急躁,并没有贴合我们苏联的国情,改革的成效并不是很理想,乌克兰人民运动和集会的学生们说的倒也不是完全的错误……”
听了谢尔比茨基的话语众人表情一变,原本这个会议室内的十几名乌克兰中央的高级干部几乎全是与谢尔比茨基一心的保守派,后来谢尔比茨基下台疗养,古连科上位。
作为谢尔比茨基亲手选定的接班人,古连科也是一名坚定地保守派,头一年确实坚定地执行着谢尔比茨基留下的政策,对疗养的老书记也是言听计从。
可是随着古连科一乌克兰第一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身份去莫斯科开了几次会,尤其是得到了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亲切接见慰问后,古连科的心态慢慢的发生了转变。
大约在1988年开始,古连科的政治倾向发生了变化。
1988年2月18日,叶利钦在苏共中央全会上被开除出政治局。
古连科意识到了以总书记为首的改革派的力量无法阻挡,他们连改革派中的异教徒都能无情的镇压,更何况作为对手的保守派?
1988年3月24-25日,参加了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古连科见识到了总书记对俄罗斯反改革力量的无情镇压,当时是以追究《我不能放弃原则》文章的作者和支持发表者、传播者为由处理了一大批的干部。
渐渐地古连科开始向戈尔巴乔夫靠拢,从一个保守派接班人变成了改革派干将,可以说哈尼耶夫的仕途受到影响,谢尔比茨基的政治影响力收缩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
这其中有古连科政治野望增加的缘故,也有戈尔巴乔夫刻意拉拢的原因,还有谢尔比茨基常年受冷遇打压影响力和权威不断下滑的缘故。
不过不管什么原因,古连科在今年的年初就从保守派叛变为了改革派,并且在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下不断改组乌克兰的中央和各部委,罢免了一大批保守派干部,提拔了一大批改革派干部。
可以说从今年开始,乌克兰中央的保守派力量大伤元气,改革派的力量则在不断加强,这个此消彼长的原因也是让谢尔比茨基焦急万分想要复出的缘故了。
此时谢尔比茨基重新驾临基辅,反改革的保守派言论一出,许多古连科提拔重用的改革派中央要员都有些不习惯。
环视一周,谢尔比茨基看出了众人的神情变化,冷哼一声:“列宁同志曾说过:在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初步确立之后,要在落后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
这句话什么意思,什么是文化力量?”
众人缄默无言,谢尔比茨基看了眼老伙计瓦莲京娜。
作为合作十多年的保守派老伙计瓦莲京娜心领神会的扶了扶蒜头鼻上面的老花镜,说道:“对世界和事务的认知,即综合全面的知识文化。”
“说得很好,那么我们苏联发展遇到了瓶颈需要改革的时候要如何做呢,我们想要吸收西方的资本主义的优点,可是我们对资本主义和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了解吗,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吗,是否懂得学习时规避他们已经犯过的错误?”
谢尔比茨基停顿一下,继续说道:“这就很考验我们苏共干部的文化力量了,缺乏这种力量,改革是要出问题的,所以我在雅尔塔得知基辅的‘鲁赫’和知识分子、大学生们都公然的批判改革,甚至拿出许多改革失败的案例来驳斥改革,我当时是既惊且怒,我怒的是这些人的胆大包天,惊的是我们的改革确实不是完美的,存在一些瑕疵问题……”
谢尔比茨基在会场上侃侃而谈,长篇大论,在他的评价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就成了大方向正确但是执行中存在很多缺陷了,最后意犹未尽的谢尔比茨基开始不断地怒骂哈尼耶夫和“乌克兰人民运动委员会”、大学青年会等公开批判指责改革的人和组织,骂的十分难听,可是所有人都没有从谢尔比茨基的骂声中听到怒火。
半个小时后谢尔比茨基端起茶杯喝水,问道:“现在基辅的大学生、教师、知识分子、市民组成的二十多万的人民运动力量已经封堵了最高拉达和玛莉英斯基宫,以及基辅的众多的政府机关有五天了,其他州和市的人民运动也在不同程度的上演着,总书记对此十分生气,对你们也失望透顶,古连科,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古连科明知道谢尔比茨基在让自己难堪,可他也无法反击,只能摇头道:“这种问题我实在没有能力解决,请谢尔比茨基书记您老指点。”
谢尔比茨基微微一笑,说道:“我来之前已经了解过了,这次基辅的所谓的人民运动爆发点是因为你们抓捕了哈尼耶夫为首的鲁赫全体委员和核心成员,大约1133人,这些人的身份特殊,不是高官就是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院士、诗人、作家,他们每一个人的影响力都不小,几百上千人加在一起的影响自然是惊天动地的,这些人并没有实质性的反革命的行为,宣传的一些资料和发表的言论也只是有些偏激或者尖锐,总书记的改革不是开放言路了吗,我们不应当与总书记唱反调,以维护改革为名却在做破坏改革的事。”
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谢尔比茨基有意放缓速度,故意看着古连科等人。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