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道院开始的成神指南 第485章

作者:读书的人

  魔法师的力量太强,而骑士的力量太弱,教会更是毫无存在感。

  或者说,我理解中的,一个魔法存在,但受到巨大限制的世界,就会如本书这样子。

  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肯定会有变动。

  教会肯定掌握着魔法的力量,否则早就完蛋。

  同样,魔法的力量也绝对可以对世界产生影响,改变历史发展。

  按照四章的原本计划。

  第一章里主角是个下层小人物,努力在一波一波命运浪潮中挣扎求存。上头斗争的余波,就可以轻易吞没主角。

  第二章里主角是一个中层人物,努力向上爬。每一次都要冒着别人不敢冒的风险。要么就要冒险,要么就要忍气吞声。主角选择每一步都要冲在前头,辛辛苦苦才有一些积累。

  第三章中主角终于成了首领了。但同样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压力。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终究明白哪怕是一国之君,也谈不上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只能在历史的大潮中,通过复杂的算计和斗争中,寻找一点缝隙,谋求自己的利益。

  第四章,主角重新返璞归真,寻找在红尘之中,寻找那一丝超脱的痕迹。

  正常历史部分已经写完了。

  本文的历史魔改的很严重,欧洲还好,但中亚完全就是纯靠我个人想象了。

  一个有突厥,但没有西辽,没有蒙古,更没有帖木儿的世界观……

  我觉得这样的世界会比我们现实历史中更加支离破碎。

  现实中,没有强大的外力,这些地方的民族极难统一,更谈不上建立大一统帝国。

  古老的波斯帝国,帕提亚帝国,萨珊波斯等等,都是典型的大帝国,但却不是大一统。

  只能依靠武力,暂时羁縻各方势力而已。

  不只是大帝国,小帝国也是如此。

  本身就很艰难,但不管怎么说,至少有着理论可能性。

  阿拉伯人短暂的建立起了大一统,虽然也迅速崩溃。

  但一旦加入神祇的因素……就连这个理论上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另外,个人认为虽然阿拉伯崛起乃是历史必然,但蒙古崛起却是历史偶然。

  蒙古的崛起,完全是做到了整个历史上没其他游牧民做到的事情:彻底打垮中国。

  只要有中国在,中亚西亚欧洲那边就安全的很。

  西辽都是偶然。

  如突厥这样,慢慢迁徙,同化才是正常的模式。

  反之,阿拉伯人崛起就是打垮波斯帝国。

  这个帝国大部分时间里都很弱。特别是拜火教很烂,别说打输了,打赢了都很难抵抗绿教侵蚀。

  胡言乱语,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只能说……本书第四章和前面几章情况有所不同。

  前面三章,都是我开局想好的,过程中也没太多变动。但第四章我反复改都觉得不太满意。

  不知道该怎么写,只能说……

  我尽力了。

  感谢各位读者,特别是无敌战龙、野叶几位读友的打赏。

  最近几天,儿子高考,我是费神费力。

  哎,业余写作真的太难了。

第四章

第一节 小城故人1

  耶路撒冷王国,跨约旦领主封地。

  在圣地,战争可谓是常态。

  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虽然整体来说有输有赢,但基督徒的势力却在慢慢消磨中衰落。

  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这意味着这地方的人们仇深似海,不同宗教的人们,平时老死不相往来,见面了就是你死我活!

  但实际上,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

  无论是基督徒控制区还是星月教徒控制区,都有着大量异教徒存在。

  官方也没办法对这些异教徒斩草除根。

  更别说还有不少犹太人混杂其中呢。

  至少眼下,在这个跨约旦领地中,宗教战争的气氛并不浓郁。

  相反,商业气氛,或者说金钱的气息,相当浓郁。

  不止如此,这里的气候环境和汤马士所知的也有不同。

  汤马士没去耶路撒冷——毕竟他曾经和圣殿骑士团的人联兵行动过,万一被人认出来……

  虽然也没什么问题,却也不合他的本意。

  汤马士上辈子可没来过西亚,对于耶路撒冷周边也就是通过电影电视剧中看到一些背景板。

  在概念里,这地方基本上就是荒芜的土地,漫天黄沙,战马奔驰而过带起漫天烟尘久久不息。

  虽然不是沙漠,但起码也是荒地。

  但这次过来却发现,情况和他想的有些不同。

  感觉上,这片土地还是很富饶的。

  秋天的原野,植被多样化,很多野花开放。纵然是无人耕作的土地,也都覆盖绿色。

  并不是汤马士概念里的荒芜之地。

  道路平整而且宽敞——不止如此,道路上居然还偶然可见标志牌,指引方向。

  这个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但仅凭这个细节就可知道,这片领地恐怕相当繁荣。

  不过可惜的是,哪怕道路平整宽阔,这依然是泥土路。

  一阵风吹过,上面黄色尘土随着大风吹拂,卷起阵阵朦胧沙雾。

  视线越过道路,更前方,则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和灌木林。

  更远处,是淡青色的山峦虚影。

  偶尔有飞鸟成群划过,发出尖锐鸣叫声。

  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缘故了。

  照理说气候方面的事情是固定死的,不管人类社会怎么变,气候都不会改。

  但现在看来,或许是那一次次战争的毁灭破坏没来。

  所以环境没有遭到人类彻底破坏。

  毕竟战争时才会进行竭泽而渔的生态破坏。包括彻底砍伐林木,焚烧草地等等。

  前方视野尽头,是一个镇子。

  说是镇子,其实就是一座城。

  而且不是老式城堡,是棱堡。

  虽然规模远不如士麦那,但确实是一座棱堡没错。

  城堡外面,摆开了一个规模中等的市场,至少几百上千商人在这边摆摊贩卖。

  城堡大门敞开着,城上有士兵巡逻,但没有卫兵看守城门。

  很明显,这是一个商业繁华的小城。小城的名字叫做色拉。

  倒是吻合汤马士的认知——星月教徒和基督徒打仗只管打仗,做生意也只管做生意。

  只要足够聪明,灵活,这个战乱的年代不影响商人发财!

  汤马士下马,牵着坐骑缓步向前。

  这片被称为“跨约旦”的领地是基督徒最东方的边界了。

  或者说,这是圣地和白益王朝的边界所在。

  也是汤马士决定暂居之地。

  这座小城就是很合适的目标。

  汤马士可不会冒冒失失一头撞到白益王朝的领土里面去!

  别的不说,万王之王知道汤马士奉命出使,肯定会派遣亲信,各方布防,等着抓他呢!

  汤马士虽然是个护国,也不敢硬闯。

  蚁多真的可以咬死象的,猛虎也斗不过群猴!

  与其这么没头苍蝇一样扎进去,还不如找个地方呆几个月,一方面了解东方的情报,另外一方面也是让白益王朝那边警备松懈。

  这种事情,短时间内或许官员会有干劲,但时间稍长,就会懈怠。

  这是人性,别说这些封建王朝了,就连新中国也不例外。

  所以还是要有的放矢,先打探情报再说。

  汤马士现在已经换成了一身旅行者打扮,身上牵着一匹不错的马,身上没佩戴武器。就是意思意思的在腰带上插了一把短刀。

  看似一个无害的旅行者。

  身后坐骑身上挂着一个不算很大的马鞍袋。

  仅凭袋子大小就知道是那种短程旅行者。

  如果是走远途的,基本上需要一匹后备的驮马,好带上足够多的旅行用品和消耗品。

  真的走超长途的选择,是配备一辆车。

  只有近途才会这么单人匹马。

  他进城的时候,居然没引起任何注意。

  汤马士还特意在城里城外随意转了一圈,发现这里汇集的货物还挺多。

  很多都是来自远方的商品。

  汤马士心中大致有点谱了。

  这地方之所以如此,应该是和领主有关。

  本地的领主,应该是看到了这个机会。

  耶路撒冷及周边,本来就是一个交通要冲之地。否则也不会自古来就是一座名城了。

  要知道,在这座圣城被披上宗教的光环之前,她就是一座名城,历史悠久,而且繁荣昌盛。纵然受到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残破坏,杀戮洗劫,她还是一次次恢复元气。

  而现在星月教徒和基督徒关系紧张,所以他就利用这个机会,发展商贸交通,从而繁华领地,增加收入。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难。

  因为这意味着你必须承受得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汤马士心中感叹,然后在城中找了一家稍微有点档次,中等规模的旅店。

  本来想要租上一处房子,但一时之间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找。

  将马匹交给马童,汤马士走进了旅店里,要了一个房间,以及一份丰盛的午餐。

  他现在不缺钱。

  坐在餐厅里等待自己的午餐上桌的时候,汤马士也很自然的无聊打量着窗外。

  然后他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汤马士眨了眨眼睛。

  是朱利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