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总队长的秦时明月 第135章

作者:观察者wxs

“想必这位就是帝国的章将军吧?”荀夫子上下打量了一下章邯,说道。

“正是章邯。”章邯走到荀夫子的面前,行礼说道,“见过荀夫子还有山柳大师。”

山本抬眼看了一下章邯,轻轻说了三个字:“早上好。”

说完以后,就又低垂下眼帘,似乎在看着眼前的茶盏。

“我和这位山柳大师还有几句话没说完,可否请章将军通融一下。”荀夫子这样说道。

“不敢,在下去门外等着便是。”章邯行了一礼,然后果然走出了别院。

“你们也出去吧。”荀夫子对着还站在那里的伏念和颜路说道。

“是,师叔。”伏念和颜路恭敬说道,也是各自施礼离开了。

于是,在这个庭院之中,就只有荀夫子和山本相对而坐了,就连阿十三,此时也躲在了卧房里,没有出来打扰。

“你觉得你去咸阳能够回来吗?”荀夫子的态度似乎比之前更加随意了一些,就像是闲聊一般问道。

“小圣贤庄能够撑到在下回来的时候吗?”山本反问道。

虽然其中的意味对于儒家来说颇为不祥,但是荀夫子却是并没有生气,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就要看那位始皇帝陛下对儒家还有多少耐心了。”

“或许,入咸阳,会是一件好事也说不定。”山本淡淡说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荀夫子摸着胡子,念出了《老子》中的一句话。

山本没有接话,只是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茶水。

“你……会做梦吗?”荀夫子低垂下眼帘,轻声问道。

“有时。”

“你还记得梦的内容吗?”

山本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说道:“陈年旧事而已。”

“这样啊……”荀夫子抬头看了一下山本那年轻秀丽的脸庞,缓缓说道,“看来,我们都已经老了……”

“也许吧……”山本低头看了一下自己双手,纤白柔嫩……年轻。

………………

别院的门外……

在走出了院门,脱离了荀夫子的视线以后,章邯轻轻吐出了一口气,身体微微放松了下来。

“章将军,没事吧?”一起出来的颜路温和地问道。

“让两位见笑了,只是没有想到荀夫子年岁虽高,但是气势依旧如此犀利啊……”章邯回想了一下荀夫子刚刚的眼神,说道。

“荀师叔的脾气有些……”颜路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我想这一次,荀师叔似乎是生气了……”

“咳咳……”当颜路说到这里的时候,伏念突然清咳了几声。

于是,颜路马上停止了话头,对着章邯点了点头,就这样站在伏念的身旁,不再说话。

章邯也默默地观察着两个人,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大概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三个站在院门外的人,终于看到荀夫子迈着不急不缓的步伐从别院中走了出来。

“师叔。”伏念和颜路连忙上去见礼。

“今天乏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不要去找我了。”荀夫子摆摆手说道。

“是。”伏念和颜路施礼回答道。

“章将军,老夫有一事请教。”荀夫子的目光看向了章邯。

“不敢,荀夫子请问。”章邯也是连忙躬身施礼。

“送我这位小友去咸阳的,可是章将军?”荀夫子问道。

章邯微微犹豫了一下,按照常理来说,自己是不能泄露这个信息的,只是问这个话的人是德高望重的荀夫子……

“看来是让章将军为难了,是老夫多事了。”荀夫子对着章邯微微点头,转身迈步离开了。

“荀夫子走好。”章邯深深施礼,然后直起身子看着荀夫子离开,目光中微微闪过一丝精芒——自己刚刚虽然没有回答荀夫子的问题,但是自己犹豫的态度已经透露了很多信息。

如果章邯是护送山本到咸阳或者继续留在桑海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根本不是什么机密,因为一般人都会这么想。

但是现在章邯对这个问题犹豫了,那么就说明,章邯之后要去其他地方执行任务。

不过,虽然荀夫子的话试探出了章邯的行动,但是对于小圣贤庄来说,却未必是好事。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荀夫子出言试探,是他个人的意思,还是小圣贤庄的意思?如果是小圣贤庄的意思,那么小圣贤庄打算做什么?

第387节 第293章 诗经国风

当然,表面上,章邯并不会表现出对于小圣贤庄的警惕,他就好像没有听到荀夫子的那一句话一样,走到了别院内。

而在别院内,阿十三已经将行李背在了背上。

章邯看了一眼山本,此时的山本还正坐在原来的位置,纤细的身体跪坐在坐垫上,身姿笔直,更是显得其腰身如柳,洁白修长的双手按在膝盖上,脸上的面纱随着屋檐下的微风轻轻飘动,双眼微闭,仿佛一张安宁的画卷一般,让人不忍打扰。

不过,章邯还是需要将这幅安宁的画面打破,他上前几步,走到了离山本不远的地方,躬身做了揖礼:“山柳大师。”

“走吧。”毫无预兆地,山本突然睁开了微闭的双眼,转眼间,已经拎着一把木剑站到地上。

此时,阿十三也背着包袱站到了山本的身后。

“车队就在门外,山柳大师请。”章邯说道。

山本点了点头,迈开步伐,阿十三也跟在了她的后面。

章邯并没有跟上去,他知道在离开以前,这两位和儒家的人还要话别,于是他就站在原地,故意落后,看着山本和阿十三走出了别院的大门。

看着山本那淡然而纤细的身影,章邯的眼眸微沉,现在的他,也不知道始皇帝陛下将这位山柳大师招入咸阳究竟是对是错?

作为影密卫的首领,他自然知道现在的帝国朝堂早已经不是那个能够一致对外、将六国碾为齑粉的朝堂,这个由始皇帝陛下一人统合在一起的朝堂,现在已经因为各自的原因,成为了各个势力角力的大漩涡,扶苏、赵高、李斯、蒙家还有王家,他们恐怕都有着自己的立场。

而将这个山柳大师招入咸阳,或许会变成一场谁都无法控制的剧变。

章邯摸了摸下巴,暗暗想道:希望始皇帝陛下想的是对的吧……

………………

此时在门外,伏念、颜路正在陪着山本和阿十三缓缓走到门口,而就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张良还有南嘉。

张良看起来依旧是那么儒雅而潇洒,他走到山本面前,行了一个大礼:“山柳大师……”

看到这个礼节,伏念和颜路面色微变,他们都是儒家学问精深之人,因此认出了这个礼节并不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致歉的礼节。

“……”不过山本对于儒学的典故理解并不了解,所以他并不知道张良理解的深意,他只是淡淡地看着张良施礼完成。

而在另外一边,阿十三正在与南嘉告别,虽然她有着不舍,但还是按照江湖人的习惯,抱拳说道:“南嘉,有缘再见吧。”

“珊姐姐……”南嘉感觉自己又很多话想要说出口,但是却又说不出来,只能缓慢而沉重地说道,“……你们,一定要保重啊。”

这一次,南嘉并没有使用儒家告别的礼节,在三位师公的面前,她使用了和阿十三一样的抱拳礼节。

若是平时的话,对于弟子要求一向严厉的伏念,肯定会进行说教,但是这一次,伏念只是看了一眼,没有做任何表态。

而颜路则是看了看面无表情的伏念,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山柳大师就没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张良施礼完成以后,直起身子,看向了山本,笑道,“毕竟下一次见面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山本微微思考一下,然后淡淡说道:“你很聪明,但是这个聪明或许并不能给你带来想要的东西,”

这句话让张良脸上的表情似乎在一瞬间收紧,让人有些害怕,不过很快,张良就重新恢复了微笑:“山柳大师的话,还是那么发人深省啊。”

“不必再送了。”山本淡淡说道,然后就向着小圣贤庄的大门走去,而这边已经与南嘉告别的阿十三也连忙跟了上去。

原本故意落在后面的章邯,也跟了上来,他对着儒家的众人施礼告别,然后走在了山本和阿十三的后面。

走到大门口处,山本和阿十三就看见了,原本此时应该在上早课的儒家众位弟子,此时整齐地站在大门的两旁,肃穆而立,就连最顽皮的弟子,此时也没有发出一点杂音。

等到山本、阿十三和章邯走近了的时候,所有的儒家弟子都手执揖礼,所有人的宽袍大袖动起来的时候,汇聚成了一阵犹如闷雷似的响声。

山本停下了脚步,看着他们,在这其中的面孔,他大部分都见过——虽然山本大部分的时候都待着别院中,但是每隔一段时间,都去小圣贤庄中闲逛,其中自然遇到了不少儒家弟子,甚至在伏念、颜路和张良授课的时候,他也曾经旁听过,在弓术课与剑术课甚至亲自下场示范过。

也许对于这些儒家弟子来说,小圣贤庄中有着这样一个人,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所有人都手执揖礼的时候,随着一个看起来年纪稍长一点的儒家弟子领头,所有人都开始轻声颂唱着: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每一个人声音其实都不大,但是当所有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却有着一种莫名的力量感。

与此同时,伏念、颜路、张良以及南嘉也正站在不远处,看着门口的方向。

当听到那些弟子开始颂唱的时候,张良的脸上露出一点古怪却又意外的神色,他看了看自己的两位师兄,看两个人的神色,似乎是早已知道了那些弟子的打算。

“这篇《燕燕》是二位师兄挑的吗?”张良有些好奇地问道。

现在那些儒家弟子所颂唱的,正是《诗经》中《国风·邶风》中的一篇,名为《燕燕》。

“不是,这是他们自己商量挑选出来的。”颜路微微摇了摇头,说道。

“二位师兄同意了?”张良觉得更加奇怪了。

“有时候,也该让这些弟子们自己拿拿主意了。”伏念淡淡说道。

“原来如此,子房明白了。”张良微微思索,微笑道。

也难怪张良感觉到奇怪,《燕燕》这篇诗的典故比较特别,说的是卫庄姜于卫桓公死后送桓公之妇大归于薛地。

既然是以前的事情,那么现在的情况自然不可能完全与典故中的故事相符合,只是借用其中的感情与意境,来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而已。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伏念和颜路都同意了弟子们的主意,就说明儒家已经将山柳接纳为了半个自己人。

而对于儒家而言,这已经是一场选择的豪赌了。

随着山本、阿十三和章邯迈步走向门外,《燕燕》这篇诗也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众人颂唱道:“……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张良在这里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所谓“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是形容女子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

第388节 第294章 最后一剑

迈步走出了小圣贤庄的大门,此时,在山本和阿十三的背后,那篇《燕燕》的颂唱,也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儒家弟子的声音渐渐停了下来,突然安静下来的感觉,似乎让离别的氛围更加凄婉了一些。

这些儒家弟子当中,当然有因为山本和阿十三离开而感到伤感的人,但是还有一些,却是一种类似于兔死狐悲的情感。

虽然无论是帝国,还是小圣贤庄的三位师公,都是没有提到过帝国对于儒家的态度,但是这些儒家弟子其中也有很多是真正读书明理的人,这些人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儒家此时正处在一个关键期,若是能够渡过这个关键期,海阔天空,若是没有办法平安渡过,那……结局就不太好说了。

虽然那篇诗已经念完了,不过儒家弟子们的话还没有说完,在一个较为年长的儒家弟子的引领下,大家整齐地行礼说道:“保重……!”

这个时候,原本正在向马车那边走的山本却是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犹如黑玉一般的眼眸看着那些施礼的儒家弟子。

而章邯看到山本的行动,眼皮一跳:要是这位突然改主意了……那就麻烦了……

不过,山本却是并没有像章邯想的那样,只见其突然将拎在手中的木剑握在了手中,淡淡地看着这些儒家弟子,用不大但是却清晰的声音说道:“这是在下教给你们的最后一剑……看好了。”

在小圣贤庄的时候,山本经曾经几次作为剑术课的助教出现,虽然亲身上过有山本指点的剑术课的人不多,但是山柳大师剑术惊人这一点,在小圣贤庄中却是人所共知的。

此时,听到山本要再教一剑,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山本的身上。

而听到山本的说法,章邯突然感觉很不妙,他看向了白衣飘飘的山本,果然那纤细的手掌握着木剑,剑尖已经遥遥指向了自己。

看到山本似乎要对自己的主官不利,普通的秦兵们还有些不知所措,而那些影密卫已经毫不犹豫地挡在了山本与章邯中间。

“……”章邯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凌厉地看着山本,他知道扶苏和始皇帝陛下都对这位山柳大师很看重,但是这一次山柳大师是要拿他开刀……作为一个武将,这是简直就是在打脸。

正在章邯那冷厉的目光死死地盯在山本身上的时候,山本却是好像根本没有看到章邯和那些影密卫的目光,偏了偏头,微风似乎轻轻吹起了面纱,露出一抹秀丽的面容:“看好了……”

在那一瞬间,所有人都看到了,那道身影以轻捷的动作,几个闪动,人就已经来到了章邯的面前,木剑的剑刃沿着章邯脖子轻抹了一下,随后,已经站在章邯身后的身形一转,又是一剑抵在了章邯的后背处。

山本的动作似乎很奇怪,明明应该是快到极点的步伐和速度,但是所有人都似乎能将刚刚的场景清晰地记在脑海里。

在所有人当中,作为山本示范案例的章邯感触最深,他清晰地看到了山本的动作,甚至能够回忆出山本每一次步伐变化的轨迹,但是就是无法躲过那一剑。

背后的长剑和腰间的短剑都已经被章邯握在手中,似乎是摆在了最合适的迎击位置,然而让那一剑真正向自己的脖子划来的时候,却好像是水流一般,以一个奇妙的角度绕开了章邯的双剑,轻轻流过自己的脖颈。

没错,就是流动的感觉,刚刚那抹过脖子的一剑,似乎并没有给章邯带来那种战斗时的冷意与杀气,反倒是像清凉的溪水流过一般,竟然有种莫名舒服的感觉。

但是无论是理智还是直觉,都告诉章邯,如果那一剑对方轻轻用力,自己现在就已经死了。

上一篇:动漫之邪王真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