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456章

作者:蓝薬

  灰衣道士顿了顿,而后问道:

  “敢问几位这一路直上山巅洗剑之处?”

  “不错。”

  灰衣道士叹了口气道:“那只怕是难了,这几百年间,洗剑池突生大变故,竟遭妖魔鬼怪侵扰,沿路艰险难以言述,贸然卷入其中,容易有覆身之祸……”

  “详细说说?”

  灰衣道士微微颔首,继续道:“小道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路妖魔鬼怪虽多,但若持我重阳观的令牌,能避开许多危险。”

  殷惟郢瞬间意会到什么,“这剑池秘境里的重阳观道士…都化了魔?”

  “大多如此。”灰衣道士哀叹后道唱一声。

  “那令牌在哪里?”

  “就在小道坐化的洞窟里,多年以来,这洞窟一直被小道魔障占据,小道一直无法接近,今时今日,终于是能看看生前坐化之地了。”

  …………

  雷霆的炸鸣不绝于耳,一行人走了一段距离,山巅的轮廓清晰了些,犬牙交错,棱角如似撕裂,不难想象那里曾经历过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战,陆英走在山道上,偶尔能感受到些许剑意流过。

  这些剑意零碎,像是小鱼般游过身边,极易被人忽略,陆英却感受到它们好像绕着自己打圈,像是自己身上有莫名的吸引。

  陆英也不知这是为何。

  她虽为剑甲首徒,只是武道修为从来不过关,莫说是与闵宁比,便是练武五六年的把式都比不过,比起剑法,她反倒是道法上更引人注目。

  走在最前面的灰衣道人侃侃而谈:

  “洗剑池年岁悠久,是仿照重阳宫祖庭的洞天秘境所开拓而成,历代重阳观全真道人于剑池中淬炼仙剑,一为内丹修行,斩却三尸九虫,二则为普济度世,降妖除魔,所以小道那时才会说几位说岔了,我辈道人,断不是独善其身之徒。

  我辈道人,不求来世,只求长生,故此看似隐世,但这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有天壤之别。”

  闵宁有一搭没一搭听着,她对于长生之事从不感冒,虽然在著雨的教习下学了些道法,但也只是为了方便,在她看来,管他什么全真正一神霄…全都是牛鼻子。

  于是,她决定问些更有意义的事:“请教道长,这洗剑池听说自楼兰剑皇与剑魔吴不逾一战后便几近崩溃,可真有此事?”

  闵宁从来好剑。

  吴不逾,天下剑客绕不开的三个名字之一,坐镇了近一甲子的天下第一,这一甲子败于真天人许齐,武道修为一落千丈,最后一次现身,已是在十年前的剑冢中。

  传言寅剑山剑甲周依棠曾入剑冢择剑,其年岁尚轻便登临武榜,不知与此有没有几分关系。

  只见灰衣道人面露回忆之色,道:

  “那时小道虽已是孤魂野鬼,但也遥遥看见二人大战的风采,只记得天昏地暗,山势震荡,洗剑池无数仙剑随二人剑意而动,雷蛇滚动,剑气交错,只怕所谓剑仙风景也莫过于此。”

  “在这之后呢?”

  “在这之后…”灰衣道人的眉目皱紧,“天裂了个口子,像是…开了个天门一样……想不起来了,实在想不起来了。”

  时日已远,灰衣道人已满脸头疼之色,俨然是真的想不起当时的景象,闵宁也没有勉强。

  她稍作想象,便略微心神恍惚,那是怎样一副剑仙问剑的景象?

  以后她去问剑周依棠时,会否也是如此?

  闵宁一下想得很远,旁人若是知道未免觉得她好高骛远,只是闵宁从来对自己很是自信,更何况有著雨坐镇,这个残魂师傅的来历虽然不明,但一定很大。

  一行人缓缓翻过一段山路。

  闵宁忽皱眉头。

  那薄薄的雾气又出现了。

  众人的脚步也不知怎么略显滞涩,好似被什么给拖住。

  灰衣道人的脚步停了一停,疑惑道:

  “怎么起雾了?”

  灰衣道人回过身来,欲言又止。

  殷惟郢似是猜到他想问什么,皱眉道:“道长的尸身已就地安葬,由我做法,按理来说魔障已除,可是竟然还是再度起雾?”

  闵宁眯起眼睛,

  “是啊,为什么呢?”

  灰衣道人怔停原地。

  闵宁已抽出背上长剑,一剑直贯而去。

  灰衣道人猛地侧身,险而又险地躲过一剑,惊声道:

  “此事小道也一无所知,这雾气跟小道绝无干系!”

  闵宁并未收剑,剑尖直指灰衣道人,

  “你说过此雾由伱魔障所化,既然化魔的尸身已除,却还是起雾,那你一定有什么东西瞒着我们。”

  话音落下,殷惟郢与陆英都眼神一凛,都抽剑出鞘,单手掐诀。

  殷惟郢缓缓道:“尸身化魔,虽不得安宁,但不碍着你魂魄下入地府,按道长多年苦修的功德,最次也能功过相抵。”

  灰衣道人满脸紧张,连忙解释道:

  “小道确有隐瞒,小道生前金丹,却迟迟未能飞升,死后苦修数百年,终于金丹圆满,有了能试着渡劫飞升的机会,所以求诸位灭了这魔障,但、但此鬼雾再生,小道绝无从中作祟。”

  闵宁扫了眼渐起的雾气,问道:

  “怎么证明?”

  灰衣道人绞尽脑汁后道:

  “此事…可能是因小道坐化的洞窟魔气未散,所以再度起雾,洞窟已近,且让小道领几位一观………”

  闵宁微微皱眉。

  这自称掌律长老的灰衣道人先前有所隐瞒,而眼下这番话语也不知几分真几分假,更不知里面有无陷阱,可是不跟这道人过去探个究竟的话,只怕又要被困鬼雾里。

  不能抉择之际,闵宁以心声问道:“著雨,这该不该跟去?”

  周依棠“望”了眼多有迷茫的陆英,

  “跟去。”

  闵宁得了答复,便朝那道人道:

  “好,最后信你一回。”

  灰衣道人忙打稽首,连声道谢,也不敢推脱,马不停蹄地就带着几人朝洞窟而去。

  原先是略微闲散的气氛,鬼雾再现,谁都没有闲聊的想法,气氛沉闷了下来。

  拨开枝桠,枯叶被踩碎的吱吱声刺了耳朵,陆英心头莫名难耐。

  那道人所说的洞窟逐渐挤入视野里。

  陆英掐指一算,倒并无凶险,不过仍旧小心翼翼地接近。

  她看着灰衣道人缓缓入了洞窟,但却久久都没出来。

  三人不禁疑惑,确认并无危险后,动身靠近洞窟。

  这时,殷惟郢发现了什么,只听她惊道:

  “羽…白羽?!”

  顺声望去,陆英但见一陈旧脱线的蒲团,积了层暗沉的厚灰,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周遭散落满地白羽,历经数百年仍旧光泽如新、洁白无暇。

  陆英猛地想到一词:羽化飞升。

  再一回头,只见那灰衣道人耸立原地,

  他先作哭状,又成了大笑,

  “原来小道早已飞升……

  什么魂魄,不过被斩的三尸而已。”

  悲喜皆有,哭笑皆不得……

第440章 我非我(二合一)

  道人不知是悲是喜,只见他频频摇头,面上带笑。

  原以为自己道行不够,难得飞升,要到下一世方才能得道成仙,然而又见满地落羽,才知道“自己”原来早已羽化飞升。

  羽化而登仙,此后与天地同寿,永享凡人所不能言述的长生妙景。

  只是这个“自己”,与眼下的自己,又有何干?

  悲也,喜也?

  叹也…

  灰衣道人笑罢后,几声叹息,回过身来朝三人道:

  “原来小道也是魔障之一,叨扰几位了。”

  陆英回过神来,看了看那蒲团上的落羽,又看了看灰衣道人,心湖波澜微起。

  她总觉自己的道心被什么轻敲了下,又说不出来那份滋味。

  人求长生,到底是求什么,只为长生而已么?

  若为长生而已,这道人合该喜不自胜,但事实却是即悲又喜。

  陆英想不明白,这一幕在她心里落下一点痕迹,像是酒曲,压在底下慢慢酝酿。

  闵宁和殷惟郢也有感触,却不如陆英那么感同身受,闵宁本就不求长生,此刻更多是唏嘘,殷惟郢道心从来百折不挠,眼下只道若是自己,绝不会有此境遇。

  她们都不迷茫。

  闵宁开口道:“那这鬼雾……”

  灰衣道人环视了一圈这坐化之地,轻声道:

  “想来几位应听过斩三尸成仙之法,人身内有三尸,斩了后本该消弭世间,只是洗剑池内剑意横生,更有灵性,这等剑意滋养下,让小道这三尸生了灵智。

  三尸本就是魔障滋生之处,想来小道也曾托付过别人灭魔障,但却不知是自己将魔障滋养,故此魔障灭了生、生了灭。

  至于这鬼雾,小道自行了断,消弭于天地间便是了。”

  闵宁点了点头,这倒省了她麻烦。

  如果这灰衣道人不肯自行了断,那就只能她来搭一把手了。

  灰衣道人环视一圈坐化洞窟,这里也算他的洞府,其间并无他物,不过一蒲团、一蓑衣、几面八卦镜、还有掉毛的拂尘。

  桃木剑发了霉。

  灰衣道人道:“寒舍鄙陋,并无奉客之物,那便不久留了。”

  说罢,他拾起蒲团边的令牌,托袖送了过去。

  闵宁接到手里,随后抱拳。

  “几位此路往山巅而去,切记小心,一路怕是少不了化魔之物,而且……”

  灰衣道人顿了顿后道:

  “多为道人所化,道人成了鬼,就少了不了笑里藏刀、暗箭伤人。”

  闵宁应了下来道:

  “谢过道长。”

  灰衣道人拢起一点微笑道:

  “几位先行上山吧,小道还想在这待片刻。”

  彼此相互坦诚,闵宁等人也是点头后便转过身。

  陆英心里久久不能安宁,走过十来步后就回头望了下,但见那道人双手合十,似做祈福样。

  她其实想问问他是如何作想,但又问不得,人已渐渐隐没雾里。

  陆英把头又回了过去,再不去看。

  灰衣道人目送三人远去,回过头,再看了眼这坐化的洞府。

  他垂下头,凝望满地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