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猪上飞
钟绍京,不到六十,字可大,颍川人,钟繇后人,擅长书法,门第入仕,担任中书右侍郎,封越国公。
贺知章,字季真,这个名气大,诗词大神,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等脍炙人口的诗篇,目前任礼部侍郎代尚书,兼任太常博士。
窦怀贞,五十多岁,平陵人,门荫入仕,任侍中右侍郎、同平章事,册封中山县公。
卢藏用,五十岁左右,字子潜,范阳卢氏本家人,卢凌风的堂伯父,举进士出身,著名道士,擅长术数与书法,任工部侍郎!
赵彦昭,五十来岁,字奂然,甘州人,进士及第,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刑部尚书,封耿国公。
尽管没有明说魏明是谁的人,不过公主这一派系的人对魏明的态度都极好!
毕竟魏明太年轻了,对他们造不成什么威胁,其次,魏明的才华能力、家世出身都很好,可在他们退隐后,继承朝堂大权,若能与之交好,未来他们子孙,也能受到照拂。
现场百官没有一个傻子,各个人精,魏明深受天子三人看中,无论谁执政天下,魏明只要不犯大错,都将成为国之重臣!
这个时候,魏明意识到一件可怖的事实,满朝文武朱紫贵,竟无一人是寒门,先前那些个大佬,有一个算一个,皆出身名门世家!。
第九十五章成器!朝堂风云三皇斗,参天楼案起因,天灾巧变天赐!
热闹没几分钟,又一群衣着朱紫二色的朝官,在太子李隆基的带领之下,乌央乌央的到来。
除了皮笑肉不笑的李令月外,所有人都上前朝见太子,太子免了众人礼仪后,又转身对公主微微一礼,大家表面上都能过得去。
见完礼后,李隆基话音一转:“魏明,等散朝后,去我东宫,孤已令人设宴。”
李隆基此话一出,文武百官再次一震,我超,这魏明……太子对其恩宠也如此之盛?!嫉妒羡慕恨!
然而,魏明年纪轻轻有此成就,还是靠着自己的本事,他们羡慕嫉妒恨也没有用,大部分人反正做不来,也做不到!
魏明脸色为难:“这个……”
说实话,魏明一个都不想去,还不如跟老丈人回去,顺便聊一聊自己的婚姻大事。
李隆基眼睛一眯,哪还能不知道公主已经对魏明发出邀请,但却故意不点破,而是对魏明介绍了身后的几人。
太子的班底同样不可小觑,包括姜皎、薛崇简、陆余庆、李林甫、苏颋,韩休等人,关键普遍比较年轻,多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看来李隆基很聪明,明白笼络青黄交~接的一带代人!
姜皎,四十岁左右,拥立太子,封楚国公,任太常卿、兼秘书监-,监修国史。
陆余庆,字贺,苏州人,三十来岁,进士及第,太子右庶子、大理卿,受封广平-郡公。
苏颋,四十出头,字廷硕,京兆人,进士及第,迁工部侍郎,袭封许国公。
韩休,四十岁左右,字良士,京兆人,出身昌黎韩氏,制举入仕,授桃林县丞,迁礼部侍郎。
李林甫,二十八九岁,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宗室,任国子博士。
薛崇简,河东人,外戚,镇国太平公主李令月与太常卿薛绍次子,换言之,卢凌风的弟弟,才二十出头,却已封上柱国、立节郡王,拜太仆卿、太子左虞候率,赐姓李氏,视同宗室。
这里头,最让魏明感兴趣的就是薛崇简了,为何?因为对方是太平公主最小的崽,可却偏偏效忠于太子。
这就很有意思了,魏明不留痕迹瞧了一眼李令月的脸色,果然,李令月瞧向薛崇简时,脸色极其难看。
而薛崇简也很刚,公然与母亲作对,就是表示效忠太子,历史上,太平公主一脉,就薛崇简一人活下来了。
魏明与一众未来开元重臣见过后,太子再次提及:“散朝后,魏明你一定要来东宫,孤届时会广邀大才,吟诗作对,作为本朝诗仙,你若不参加,岂不遗憾?”
不等魏明说什么,李令月走过去:“本宫府上的秋菊已经盛开,魏明你吟过莲花,诵过牡丹,这一次,难道不应该去赏一下菊花吗?自五柳先生以来,菊花诗词虽层出不穷,却总少了一点仙气,本宫也要借你仙气,品一品大美秋菊!”
魏明就很无语,好好好,这样玩是吧?咱们可都说好了,小爷我不参与皇权斗争,你们要这样搞的话,我就只能来一波灵魂操控了!
其余文武大臣的脸色都变了,除了裴坚与毕构等寥寥几人担忧外,其余人都露出玩味之色,也都十分好奇,魏明会选择谁,魏明的选择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而像卢怀慎等不爽魏明的一部分人,则在幸灾乐祸地看好戏,似乎在等着魏明得罪某一方人,从而被另一方派系所厌恶和针对。
然而就在魏明正考虑要不要使用一点小手段时,背后突然传来一位老者的声音,那老者笑呵呵拍了拍魏明肩膀:“大郎,你很不错,咱们魏家有你,算后继有人了。”
一听此言,魏明哪还能不知道,此人便他的叔公魏政魏知古,当下恭敬问好:“叔公。”
朝野二把手的侍中,门下省一把手长官,权力不可谓不大,魏知古笑吟吟道:“有叔公在,你啊只管多问多看,来日方长,不要急于一时表现,具体的事情,等散朝之后再与你详聊。”
魏知古此话一出,护犊子的立场已经给了,太子公主二人撇了撇嘴,着实无趣,但得罪侍中魏知古,又明显得不偿失,最主要二人不想惹魏明不开心,稍微争斗一下,意思意思就行了。
其实二人打心眼里是真的喜欢魏明,希望魏明可以公开支持他们中的一人,毕竟魏明名头太好用了,几乎成为大唐年青一代的表率和领军人物,再获得其在文坛影响力加持,被支持的一方,将赢得更大胜利筹码。
与魏知古一块来的,还有三个青年,为首青年一到,除了李令月外,竟然连李隆基都行了礼,这使得魏明都不由得惊了。
“拜见宋王殿下!”百官朝拜,李隆基都尊了一声皇兄。
如此,魏明知道对方是谁了,这一时期,大唐皇室最聪明的人:皇长子李宪!
李宪,字成器,唐睿宗李旦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唐朝让皇帝,任宗正卿,封宋王、领左卫大将军,兼任司徒、太师、扬州大都督等职务。
为什么说他最聪明,因为他知道,三弟李隆基和姑姑李令月都是一等一的狠人,故而拒绝成为皇太子,让位于原先的平王李隆基。
而结局确实不错,寿终正寝,地位崇高,除了不是皇帝外,几乎享受了皇帝拥有的大部分权力。
如今李宪年仅三十,温文尔雅,颇有君子之风,魏明看着对方,对方也在看着他,魏明觉得对方像完美退位版的李建成,对方看他像第二个狄仁杰!
“魏御史,本王酷爱诗词书画,若有空,还请不吝赐教。”李宪声音很柔和,颇有谦谦君子之风。
魏明莞尔一笑:“宋王殿下此言令魏明惶恐,若殿下不嫌弃,魏明可与您一同探讨一二。”
李宪也为魏明介绍了两个人,分别叫张九龄与宇文融。
张九龄,三十许,字子寿,韶州人,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兼左拾遗。
宇文融,也三十许,京兆人,任侍中御史,最近刚调为鸿胪卿。
好家伙,又是两个未来拜相的大人物,魏明与两人寒暄交涉,宇文融还好一些,张九龄就不一样,非常激动地望着魏明,一副小迷弟模样。
“魏御史,您科举三策惊天地泣鬼神,想必您腹中治国之策,经世致用之术,远不止于此,您可不要藏拙,要好生赐教一番,子寿愿以弟子礼侍奉!”
“呃……好说,弟子不弟子就算了,张兄平辈而论即可。”尽管魏明如此说,但张九龄可一点都不冷静。
而后不久,天钟敲响,东方鱼白,霞光上浮,约摸六点半的样子,终于开朝了,文武百官,群臣诸公,按照位次,依次上殿参拜,召开大唐延和元年第一次大朝会。
景云三年改太极元年,不久前又改延和元年。
魏明跟着众人拜会皇帝之后,就老老实实列为毕构身后,默默给当朝诸公划分派系。
皇帝:裴坚,卢怀慎。
太子:姜皎,薛崇简,陆余庆,李林甫。
偏太子:姚崇,宋璟,苏颋,韩休。
公主:窦怀贞,卢藏用,赵彦昭。
偏公主:张说,刘幽求,钟绍京,贺知章。
中立:毕构,张九龄,宇文融。
特殊:李宪,魏知古。
其中中立一栏,张九龄和和宇文融之所以没有站队,原因有二,其一因为两人背后有宋王李宪,其二,两人还年轻,也想学一学中立之派刺激!
先前说了,站队、不站队各有好处,然而不站队还想不脱离中枢,就要有过硬的本领了,很显然,二人都差点意思。
张九龄还好一点,后期被贬,又靠着自己的能力回到长安,成为了尚书仆射,大唐宰相之一。
但宇文融就有点惨,干了点实事,结果呢,在中枢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到百天,又贬下去了,这就是属于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了!
所以想保持中立派,还想一直混在中枢,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办到的。
至于特殊一栏,特殊就特殊于李宪,自愿退出了皇权斗争,这也是魏明称其大唐皇室聪明人的由来。
而自家叔公魏知古,已经乞骸骨多次,若非三皇僵持不下,早就回家养老了,故而不算在诸多派系之内,说白了,魏知古一直在顶着侍中的位置,三皇谁赢了,侍中就是谁的,而他也可以安心致仕!
况且如今魏家有了后继之人魏明,魏知古就更放心了,完全就不用他出工出力,最多照看着一点,顺便出出主意,仅此而已。
接下来,朝堂在经过常规汇报与商讨后,太子李隆基突然出列,请求李旦终止幻术大会。
李旦一听,当场驳回,开玩笑,这大会的目的就在于干翻逆子与逆妹,岂能随意终止?
于是一番争斗上演,而后真正的朝会序幕才算刚刚开始。
接下来,讨论了各地政令、策略得失、人员考察、赈灾救险等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轮番唱戏。
然而,诡异的一幕出现了,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看似都在向天子汇报,实则最后拍板决策的人,竟然是公主与太子!至于天子……更像一个无情的盖章机器,来来回回就重复:准与不准几个字!
魏明暗暗咋舌,这尼玛,怪不得李旦要搞参天楼案,有这样的妹妹和儿子,这皇帝当的确实没啥意思!
等到朝会开得差不多的时候,冯寒忽然高喊一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姚崇犹豫了一下,出列汇报:“臣有奏报。”
李旦面无表情回道:“准奏!”
“河南道、淮南道等多地爆发蝗灾,赈济工作已经展开,然而当地百姓只知设祭膜拜,却不敢捕杀蝗虫,任由蝗虫嚼食禾苗,如此下去,只怕来年必将减产,严重了,还可能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可怖后果。”
0求鲜花0
姚崇沉吟片刻,借着上奏道:“《诗经》有言,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帝也曾下诏说,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这些都足以证明灭除蝗虫是应该的,因此,臣请陛下传令,消杀蝗虫。”
霎时间,朝议鼎沸,一些臣子认为蝗虫不宜捕杀,李旦犹豫不定,望向太子与公主,李隆基和李令月也犹豫了,蝗灾是一定要平了的,但该怎么杀?又该怎么灭?先不说费时费力不太好,关键怕有人借题发挥啊。
姚崇见众人迟疑,继续进言道:“蝗虫怕人,容易驱除,田地都有主人,让他们救护自己的庄稼,必会卖力,可夜间焚火,在旁挖坑,边烧边埋,如此蝗虫才能灭尽。”
李旦想了一下,便对卢怀慎使了个眼色,准备把问题甩给太子、公主,收到信号的卢怀慎立马跳出来,道:“蝗虫乃是天灾,岂是人力所能除,况且杀虫太多,有伤天和,姚相此举,是伤陛下之仁德。”
姚崇冷哼一声:“庸儒拘泥不化,不知变通,事物的发展常有违反经典而切合潮流的,也有违反潮流而合乎权宜的,古时曾有蝗灾,只因不肯捕杀,以致发生饥荒,百姓相食。”
“如今飞蝗遍地,反复繁殖,河南河北家无宿粮,若无收获则百姓流离,关乎国家安危,灭蝗即使不能尽灭,也比留下来形成灾患为好!”
“楚惠王吞蛭治好痼疾,孙叔敖斩蛇得到福报,如今蝗虫可以驱除,若任其成灾,粮食将被食尽,到时百姓怎么办?灭蝗救人,如果天降灾殃,有我姚崇一力承担,绝不会推诿。”
黄门侍郎倪若水进言道:“只有修德才能消除天灾,前赵刘聪除蝗不成,反而招致更大的危害,此举可见杀生不如立德。”
宋璟冷笑道:“刘聪篡逆之君,德不胜妖,陛下圣明之主,妖不胜德,古时州有良守,蝗虫不敢入境,如果说修德可以免除蝗灾,发生蝗灾就是无德造成的么?”
一时间,朝堂大乱,而太子和公主两派,保持安静,让一群保皇派和中立派硬刚。
魏明就很无语,泥煤的,不就灭个蝗虫吗,朝堂争斗真特么无处不在啊,溜了溜了!
天子李旦一见太子公主二人不上钩,顿时失去了兴致,但能臣派与挑刺派的争吵愈演愈烈,李旦也不知道该如何收手了,突然瞥了见毕构身后的魏明,当下开口:“魏卿,你怎么看?”
一些人望向魏知古,见魏知古眼观鼻鼻观心不为所动,便明白了,这个魏卿指代的是小魏大人!
魏明神色淡然走出行列:“微臣觉得太宗皇帝说得对!”
所有人:“……”
李旦:“???”不是,我爷爷说啥了?
魏明淡淡吐出一个字:“吃!”
所有人:“???”
李旦:“……”艹!这魏小子想干嘛!?
魏明:“贞观初年,同样有蝗灾,故而太宗皇帝为天下表率,带头吃了蝗虫,后天降仁德,蝗灾过了。”
所有人:“……”
李旦脸色绿了,这臭小子果然是要朕吃蝗虫?我超!
卢怀慎早就看魏明不爽了,立即跳出来:“魏明蛊惑陛下吞吃蝗虫,该罚!”
魏明点头:“不错,卢御史确实该杀,竟然认为太宗皇帝错了。”
而后上前一拱手大声道:“请陛下立即下令,将卢御史推到午门外斩首示众,敢侮辱我太宗皇帝,实乃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所有朝官眼睛一亮,尤其官场老油子,都莫名一笑,好!此子深谙为官之道啊!反击手段也极为漂亮!人家一个罚,你直接就给一把按死了?好手段!
卢怀慎整个人都麻了,谁特么敢侮辱太宗皇帝啊,不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么?当即舌头打滑:“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绝无此意,是魏明,信口雌黄,搬弄是非,血口喷人啊!”
李旦黑着脸,摆了摆手:“好了卢卿,你先退下吧。”之后看向魏明:“你真要朕带头吃蝗虫?”
魏明点头又摇头:“陛下有所不知,我有一门客,乃药王关门弟子,曾言蝗虫乃良药,食之可增补壮阳,疏风活血。”
“实不相瞒,微臣吃过,烤着吃,炸着吃,都极为美味可口,而且药效确实不错,微臣斗胆,请陛下一试。”
这玩意能壮阳?效果还不错?!真的假的?
除了李令月外,所有朝堂大臣,包括李旦、李隆基都意动了,想必药王弟子应当不会骗人六!。
第九十六章珍爱生命远离朝堂,青溪拜师公孙剑舞,卢凌风诱捕沙斯!
忽然,魏明接着脸色一正:“一可入药,二可食用,此乃天赐也,蝗虫吃粮,形同人养三禽六畜,百姓抓捕,可以自食,可以贩卖,如此一来,既可以温饱,又能赚钱,一举两得。”
“其次,还可以释放鸡鸭等禽类,即可捉虫,又可反向饲养,不出一月,这场天降之灾,便会消失!”
“故而,太宗皇帝英明神武,早早赐下解决之法,吃之一字解决灾荒!”
上一篇:碧蓝航线:我带着毕业港区穿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