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瞳无华意
但这不就是阿鸾夫妇所期待的吗?那便由他们去好了,自己会替阿鸾见证历史,并将其铭记。
第一百八十六章 贴脸嘲讽
在击破韩魏联军后,沈月岚便直接离开了蓟城,她终是没能带走那个在她膝下承欢多年的小丫头。
在前往秦国的路上,沈月岚一直沉默不语,看的沈欢颜等人有些着急,不过好在沈月岚自己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这么多年的里世界公务员生涯,让她意识到,自己不应因为已经无法挽回的事情,而去伤害那些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朋友们。
【啊,抱歉,是我失态了,是问接下来的打算是吧?我们接下来就按照就原定计划,前往秦国蜀郡好了。】
【唉,蜀地吗?上一次去还是在宋代,也不知道千年以前的蜀地什么样的,要是能碰到创造三星堆文化的古蜀人就好了。】
【主人,你能恢复正常我很高兴,但是我不得不遗憾地提醒你,古蜀国在公元前316年就已经被秦国灭亡了。】
沈月岚闻言撇了撇嘴,古蜀国这不才没了四十多年嘛,虽说古人寿命短暂,但还不至于都死绝了吧,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蜀人惦记着故国的荣光的。
蜀人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曾如此记载古蜀文明: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
这段记载曾在近代疑古思潮中,被视为【无稽之谈】,但伴随着距今四千五百年的【新津宝墩文化】和距今四千五百年至三千二百年的【广汉三星堆文化】的现世。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的历史论断,开始变的有据可考起来,也让沈月岚对那始于人皇的灿烂文明愈发的向往。
入蜀地前,沈月岚等人需先入关中,路过咸阳。看着那熟悉的黑色巨城,沈月岚不禁有些怀念起在白家的生活,五六年过去,也不知道白起一家子怎么样了?
宣太后死于公元前265年,而穰侯则是公元前266年才被逐出秦国朝堂的,这对芈氏姐弟最近才完成了覆灭义渠国的壮举,为秦国东出彻底扫清了后顾之忧,正是风头最盛之际。
有如此强势的岳父在朝为其撑腰,白家的日子想来也差不到那去,沈月岚想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熄了入城的心思,转身继续南下入蜀。
只不过,她离开咸阳的身影,却不小心被一个年轻人远远撞见,那人虽然面露喜色,却并未声张,只是站在原地,默默祝福。
战国时期,入蜀的道路尚且稀少,只有在后世被称为【金牛道】的秦人伐蜀之路可走,它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穿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
这条古道,沈月岚是走过一遍的,本该轻车熟路,但战国【金牛道】的路况,要比沈月岚想象中的还要恶劣的多。
沿线道路虽然有些许人工修整的痕迹,部分险阻之地也被搭设了木桥,但相对整体险峻而言,仍然杯水车薪。
道路崎岖难走不说,一段直线不到百米的距离,竟让沈月岚兜兜转转走出了千米的行程,不可谓不艰苦,但相对于其他道路而言,此间已经是可以运送重物的【好路】了。
【主人,我们在宋代行走此间时,曾听到金牛道的传说,说此道乃是蜀王贪恋秦王财货,才令蜀人开凿修通的。】
【但我今日再看此道,却有了不同的看法,此道全程绵延千里,非先秦一国之人力所能开也,我们一路走来,人工开凿的痕迹虽有,但实在不多,那金牛道的传说会不会是假的?】
【有可能,但传说这种东西,你可以说它不真实,但却不能忽视于它。】
【秦国灭蜀之事是有据可查的,金牛之事也未必就是虚假的,只不过,偶尔会出现记述者在记录此事时,进行了稍许夸大的现象。】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假设,这条金牛之道早就存在,但因为道路隐蔽,除蜀国人外,没有人知道这条入蜀的道路,而且道路险阻,部分险地不铺设木桥,普通人根本就无法通过。】
【而秦人为了从蜀人手里得到这条道路的具体信息,所以才设下圈套,诱使其将沉重的货物通过此道运回国内,而金牛能够通过的道路,秦人的铁骑便也能通过。】
【所谓的五丁开道,说是修路工也行,但理解为引路人可能会合适,五个为秦国运输队伍引路的蜀人,而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还跟着数十万的秦军。】
【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我猜测而已。】
【历史啊,就像一个飘飘欲仙、衣衫半褪的少女,只有一点一点地去褪却她那神秘的面纱才有意思,若是她一开始就赤裸裸地站在你面前,反而就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了。】
沈月岚的比喻遭到了众人的一致鄙视,尤其是沈素裳,更是对着沈月岚贴脸嘲讽。
【呵,呦呦,还衣衫半褪?还飘飘欲仙?你丫的都多久没碰过我了?你个性无能女主!】
【呐!我怎么无能了?我这不是没倒出功夫来嘛,素裳,你个狗东西,竟然敢嘲讽于我,给我等着,看我到了蜀郡怎么收拾你!】
【呵呵,干嘛非要到蜀郡?野战我也是能接受的,你沈月岚有种现在就跟我战上一场,我现在去西边的小树林里等你,别让我看不起你哟。】
看着一脸从容地走入林间的沈素裳,沈月岚一脸地不可置信,她连忙看向身边的众人,试图寻求帮助,但令人遗憾的是,她手底下的这几个鸟人,一个比一个奇葩。
素心有些心虚地避开了她的视线,但那红透了耳垂,却暴露了她此刻有些激动的心情。
素衣则是更为直接地表示她不喜欢3P,让沈月岚别总盯着自己看,只有沈欢颜脸不红,心不跳地提醒沈月岚记得关掉共感,还给她塞了一床棉被,叫她别冻着。
看着自己手底下的这几个糟心玩意,沈月岚不仅感叹自己上辈子究竟造了什么孽,才能凑齐这几个奇葩。
第一百八十七章 照本宣科
沈月岚最后还是捧着棉被跟了过去,她自然是不肯承认自己不行的,想要证明自己,那就只能与沈素裳真刀真枪地干上一仗了。
剩下的几人见状,自然识趣地没有凑过去,她们找了一处相对安全的空地,安营扎寨下来,生火造饭,静等那边的结果,一夜无话。
正所谓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沈素裳虽然比不得那几个老油条,但也绝对是只千年的狐狸,真牟足了劲,沈月岚这单薄的身板确实够呛。
这不,众人第二天看到的景象,便是脸色红润的沈素裳和一脸苍白的沈月岚,一起围坐在篝火旁,食用刚刚熬好的大补汤。
那大补汤自然是出自沈素裳的手笔,而真正需要进补的人则是沈月岚本岚,看样子这场纷争已经有了结果,沈月岚完败。
沈月岚本人也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她在短暂修养之后,便灰溜溜地继续上路了,一路上再也没敢开黄腔。
在战国时期,秦蜀郡所处的地理位置,基本与后世的成都相差无几,甚至可以说,历代成都城的地理位置都相差不大,毕竟成都平原虽大,但适合建城的就那么几个地方。
上次沈月岚把川北逛了个遍,可以说是尝遍了川北的美食,但这次再到那些地方一看,大部分地区,就连村落都还没有形成呢。
因此,沈月岚并未过多在这些地方做过多停留,但即便如此,她们也因道路艰险,走了三月有余,在公元前271年的年末,她们总算抵达了她们想要前往的蜀郡。
看着眼前这座略显简陋的郡城,沈月岚若说不失望那是假的,但指望一座边陲之地的郡城建的能有多好,其实也不太现实。
沈月岚在秦国的身份多少有些尴尬,她是白起已故的义女白岚,因为在咸阳住过不短的时间,所以不少人都认识她和欢颜等人,包括现在这位蜀郡太守李冰。
因此,进入蜀郡城后的相关事宜,大都是沈素裳负责协调的,毕竟她之前一直沉睡,没有人认识她,而且她在这个时代就像是回家了一样,尤其是在秦国,这家伙要比平时活跃的多。
【阿岚,阿岚,我打听清楚了,李太守他们现在就在蜀郡西北的岷江处,修建都江堰!我们什么时候去那边呀?】
【噢,已经打听清楚了吗?现在修建的进度怎么样?】
【现在还处于初始阶段,听说那李太守这几天才设计好都江堰的工程图纸,过几天就准备开工了。】
【而且设计图纸我也搞到手了,这位太守的总体设计是根据岷江出高山峡谷,河面开阔,流速顿减,以及左岸一带,山势弯环的地形特点和资源条件进行设计。】
【他首先计划“凿离堆,避沫水之害”。即将瀚山伸向灌县城西的一段余脉,凿开一道约二十米宽的引水口,这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溉成都平原。】
【二是“壅江作”。即修筑都江堰分水堤。其布局是:在离堆以上的一段江心,沿左侧山麓的走向,就地取沙石修筑长堤。并将此段山麓,修整成为引水渠的左岸,构成从右(岷江正流)向左的弧形弯道(这段弯道称为内江),以迫使表层水自右向左进入引水渠;底层水挟带泥沙仍奔向正流。这样做便可以大大减少了灌溉渠道的泥沙淤积,使渠道的畅通得到保障。】
【三是“穿二江成都之中”。即在离堆引水口以下,开凿两大干渠(即今之走马河、柏条河),将水引入成都平原。】
【嗯嗯,不错不错,虽然我完全没有听懂其中的原理,但我大概听出来了,这是你在表世界互联网上搜到的都江堰信息吧?】
【咦!阿岚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明明已经尽可能地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了,而且讲的已经很明白了才对呀。】
【嗯,就是因为你说的太透彻了,古代人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做事的,那里懂得你说的那些原理,而且还用了那么多专业名词。】
【而且你讲课的感觉,就跟我那个初中物理老师一样,明明讲的很明白,却总是让人昏昏欲睡,后来才知道,这家伙其实也是照本宣科,难怪听着那么难受呢。】
沈素裳不满地咬了沈月岚的手臂一口,虽然她的确没有搞到李冰手中的设计图纸,但设计的原理不都是一样的吗?
而且就算搞到了又能怎么样呢?她们这帮家伙也听不懂其中的水利原理,而且既不打算帮忙,也不打算搞破坏,就是看个热闹而已,搞那么专业干嘛。
沈素裳对着沈月岚一顿吐槽,而被吐槽的沈月岚,憋红了小脸,愤愤不平地表示:
【这是仪式感!仪式感!!不管成与不成,过程总是要走的,一点情调都没有!】
【这算什么情调?你这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因为你净搞那些没用的,所以我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
两人叽叽喳喳了半晌,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却被沈欢颜的一声【开饭了】终结了战局。
既然来到了蜀地,自然得吃一顿当地的特色,战国时代的蜀地是没什么出名的菜色的,后世有名的川菜在战国时代,也还没有开始形成。
不过,花椒、生姜、大蒜等调味料,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开始运用了,所以早期的川菜更多的是麻,而不是辣。
沈欢颜自然不可能去做那些,算不上多好吃的高古【川菜】,沈月岚等人吃的是后世闻名的四川火锅,这种发源于清代的美食,偶尔吃一次还是很美味的。
【所以我们到底去不去都江堰了呀?】
【去啊,等他正式开工的时候,咱们就去看一看,现在去了也没什么意思,唉,其实咱们还是来太早了,我本想着等他们建出个雏形来,再去看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都江堰不是一天就能修成的,它可是花了李太守和蜀地白姓整整一十八年的心血和青春才建造出来的。】
【而古人,又有几个一十八年呢?】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郎真君
而在前往岷江的必经之路上,沈月岚碰到了一群很有意思的蜀人。
这群人对李冰修建都江堰很是反对,认为李冰今日的所作所为,乃是逆天而行,此刻正站在前往工地的必经之路上,宣扬水利工程有害论。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吾等应当因循自然,不任意妄为。】
【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也,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吾等在自然面前,当如庖丁解牛,善于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地生存,否则,必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吾等的一切行为,都应与天地自然保持和谐统一,天和是人和的前提,李冰今日所为破坏了天和,必定招致灾祸!】
【吾等当墯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与大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吾等切不可产生“功利机巧之心”,那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无尽的混乱、争斗和罪恶!】
看着站在山坡上侃侃而谈的老者们,沈月岚有些郁闷地挠了挠头,她听了半天,大概听出来,这几位仁兄应和先秦的【老庄学说】有点关系。
也就是后世所言的【道家学派】,但与后世认为的不同,在先秦时代,实际上并没有道家学派这一说法。
道家学说内的几大学派,在战国时期各成体系,是在秦汉以后,才被聚合成一家的,即所谓的道家。
并且主要形成了【黄老】和【老庄】这两支,前者重外王,后者重内圣。
【黄老学说】兴盛于西汉初期,侧重于政治,而【老庄学说】则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不应逆天而行。
那群反对者此刻就是在拿【老庄学说】说事,他们也不管下面的人能不能听的懂,反正只要是他们认为有用的言论,就全都被他们拿出来引经据典,佐证李冰的做法是错误的。
【主人,他们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李太守的计划真的那样完美无缺吗?】
【这世上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他们说的固然不算错,但凡事不能走极端,过于功利的确是会招致灾祸,但反之亦然。】
沈欢颜听完就陷入了思考,许久都未言语,谁也不知道她此刻究竟在想些什么,小家伙年岁不大,但心思却比在场的任何人都要深沉。
也许是因为她有一个城府比较浅显的主人吧,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欢颜这样的小妖姬。
【都说古人喜欢给做出杰出贡献的先人们封神,李太守父子对四川有那么大的贡献,他们两个就没被封个一官半职的?】
【封了,怎么没封,李冰父子在死后便被当地百姓供奉起来了,李冰的儿子李二郎甚至还位列了仙班!】
【仙班?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都查过了,李二郎乃是那显圣二郎真君的原型,所谓的灌口二郎,说的就是这位,至于那劈桃山救母、担山赶日的杨二郎传说,才是后世拼接到他身上的。】
【元朝时,元庭还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呢,也算是流芳千古了。】
【不过,李家父子说惨也挺惨的,这两位的姓名在史籍中的记载,其实也是残缺不全的。《史记 河渠书》记“蜀守冰”,有名无姓。】
【《汉书 沟洫志》记“蜀守李冰”,这才算是名姓齐全,但这种隔了上百年的记述,究竟有几分可信,犹未可知。】
【所以这位李太守姓李还是姓杨,其实还不好说是吗?】
【正常来说是这样的,不过,咱们就当他姓李好了,毕竟咱们是里世界公务员,得一口咬死才行,就是真错了,也得嘴硬一段时间再改。】
【额……】
看着已经深得里世界公务员精髓的沈素裳,沈月岚不仅为自己团队的将来而感到担忧,现在就这么会糊弄了,以后还了得?
避开吵闹的反对者们,沈月岚等人继续朝着她们的目的地走去,虽然那些蜀人说的很是冠冕堂皇,但沈月岚清楚,这些人本质上其实就是自己所想的,那些期望复国的蜀人。
秦国先后加封的几代蜀侯为什么总是反叛啊,还不是这些人在暗中搞事情嘛,修建都江堰,不但会加强蜀地与关中的联系,还会让蜀地的民众逐渐放弃反抗秦国的统治。
这些是都是那群复国主义者们所不能接受的,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拼命反对修建都江堰的原因,不是都江堰不好,而是不能由秦国人来修。
但此刻,蜀中三国都已经灭亡四十多年了,由谁来修,怎么修,又岂是他们能说的算的呢?
要知道,独立的古蜀国势力,并没有出现在秦末起义的浪潮中,也就是说,古蜀国终是这一代人的意难平了。
【哞…哞…】
还没等沈月岚走到江边,一声悲怆的号角声,就在远处缓缓吹响,不断回荡在岷江两岸,看样子开工大典已经开始了。
与沈月岚想象中,人山人海的工地现场相比,李冰的开工大典几乎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现场更像是一场祭祀,不,那就是祭祀。
整只的牛、羊、猪被摆放在高台上供神灵食用,祭台两侧分别竖立一个笼子,里面关押着两个相貌相同的女童。
看样子是打算将其当作人祭,待巫师念完祝词后,便与台上的三牲一同丢入江中。
沈月岚一时有些犹疑,不知该不该救,有阿岚的前车之鉴,沈月岚短时间内实在不想再养两个孩子在身边了。
正当她准备放弃之际,那对姐妹身上的一件物品引起了沈月岚的注意,那是一块铜锁,是铸造明刀妖的部分原料,嘶,这下不得不救了。
但如何救却又成了困扰沈月岚的难题,在祭祀现场的人虽然不多,但观其衣着非富即贵,若是自己贸然出手,只怕会无意间改变什么历史走向。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未来可期
但若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带走两人,也不好弄,稍有不慎,就会适得其反,变成神仙显灵,引得那些贵族豪强竞相人祭。
若是落得这样一个结果,那便与沈月岚想要救人的初衷相违背了,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呢?
就在沈月岚苦思冥想之际,她的视线在不经意间,落到了那浑浊的江面上,啧,既然水上不能行事,那就入水好了。
上一篇:从被乐队少女讨厌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