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天啊,那是什么?”
“开火!”
“手榴弹.......啊!”
在东线战场上的俄军已经已经跟德国坦克(突击炮)交过手,但是切博克萨雷这里的俄国人还没有。刀枪不入,面目狰狞的钢铁怪兽冒着黑烟呼啸而来,着实吓坏了不少人。想象一下,一大群卡车迎面撞过来,是个人都会头皮发麻。
坦克集群排成了正大的宽面,八十多辆二号坦克冲在前面
,用75mm长管炮和机枪将敌人杀得溃不成军。只是一个照面,就将右翼的俄国人打崩了。
在发现手中武器没办法对付那些钢铁怪兽后,敌人的士气立刻就完蛋了。成千上万的俄国人转身就逃,有些人还拿着步枪,但也有很多人直接扔下了武器就开始跑路。
临时政府的军队中有很多刚刚招募的百姓,夹杂着少量的原沙皇军队,武器装备很糟糕,时期更糟糕。沙皇俄军本来就已经够糟糕了,从切博克萨雷中冲出来的俄国人大概只能跟意大利军队打一打。
吴佩孚指挥着第一装甲师长驱直入,碾碎了守军在城外的两道防线,直接冲到了城里,并在一时间摧毁了守军的指挥部。
仗打到这个时候,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悬念。在政工人员的劝降下,大部分的俄国人都选择了投降,只有少部分人仓皇逃走了。吴佩孚将装甲部队和骑兵都派出去追击,步兵则是用来控制城中的工厂和仓库等地方。
歼灭多少敌人没什么意义,让俄国尽快的恢复生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吴佩孚越过一大批资历更老的将领,当上了第一装甲师的师长,已经步入了军方的最高层。林永昌曾经多次教导他不要光考虑打仗的事情,也要考虑战场之外的事情,夜袭群:⑥⑨④九,叁六①叁⑤但是效果好像不怎么好。
这次能派兵保护城中重要设施,并不是吴佩孚自己的意思,而是前敌总指挥刘呈祥事前就吩咐的。刘呈祥的军衔本来是上将,但是为了不被俄国的那一大票元帅给压着,因此在不久前被升为了元帅。
刘呈祥用第四师接管了切博克萨雷,其余的部队则是越过伏尔加河,浩浩荡荡地杀向楚瓦什地区,接着转道向西,兵锋直指梁赞。在梁赞后面,就是莫斯科。之所以要绕这么一个圈子,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其次是为了扩充兵力。
从下诺夫哥诺德前往莫斯科会更近一些,但是下诺夫哥诺德境内有太多的森林,能供装甲师通过的部队大道只有一条,而且还到处是泥泞和沼泽。相比之下,绕道梁赞虽然远了一些,但是道路要好走的多,而且还能跟从马什哈德过来的李大眼所部汇合。
在这个时空中,因为有奥尔加一世的存在,沙皇俄国的军队不再是各自为战,东线战场上的俄军大多选择了向女皇陛下效忠,倒向临时政府的部队很少。
加上林永昌拿出了“分田减税”和“八(十)小时工作制”这两样大杀器,农民和工人只要明白了新沙皇的施政纲领,绝大部分都会选择站到了奥尔加一世这边。
因此刘呈祥所部进军极快,7月下旬在切博克萨雷击溃了临时政府的二十万大军后,在八月中旬就夺取了梁赞,并在九月份冲到了莫斯科城下。
在发现临时政府的军队缺乏武器装备和训练之后,刘呈祥一路猛冲猛打,根本就不管有可能会陷入到包围圈里面,奔着莫斯科就冲了过去。
刘呈祥今年34岁,比吴佩孚还小几岁,已经积累的足够的经验,体力也处于巅峰状态,正处在男人的黄金时段。他十六岁的时候就加入了义和团,十九岁时就是河北地界上有名的豪侠,手下有数千好汉。
他跟八国联军血战过数次,投入林大帅麾下后,参与了曹村、牛庄和沈家沟等围歼八国联军的战役,后来又率兵进入朝鲜,在冰天雪地中跟日本人杀的昏天暗地,并一路打到了釜山城下。
刘呈祥虽然是义和团出身,但是后来参加了一系列的文化补习课程,被强制灌输了许多知识,如今也算的上是一个文化人。人民军中像他这样的人很多,许多战士在入伍前大字不识一个,是在部队里面接受了教育,成为了小知识分子,乃至于知识分子。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高中文化水平就算是知识分子了。
学了一肚子的知识并没有改变刘呈祥的性格,他打起仗来依旧像是少年时代一样,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气势。从用兵风格上来看,他跟李大眼有些相似,但又不像李大眼那样豪奢,他对手中的兵力进行了仔细的分配,力求将每一分力量都用到最主要的方向上。
因为背后有林主席亲自给他处理后勤方面的事情,刘呈祥没有任何的顾忌,打得非常痛快。
第六百二十六章 运转
刘呈祥在前线打得是痛快了,林永昌却是要在后面收拾烂摊子。俄国现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战争失败后,该爆的雷全都爆了出来。
首先是要重新梳理俄国的交通系统,只有让交通重新变得畅通,才能保证前线军队的战斗力。不光是刘呈祥所部需要补给,尼古拉斯大公那边也同样需要。俄国过往的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一直都很低下,任人唯亲,吃空饷、人浮于事、摆烂,所有官僚主义中会遇到的问题,在俄国的铁路系统中都有。
为了让俄国的铁路正常的运
转起来,林永昌不得不从国内调来了二十万铁道兵,将西伯利亚大铁路给血洗了一遍。他下令枪毙了60%以上的火车站站长,剩下的要么降级使用,要么挨了鞭子,
在沙俄这个烂泥坑中,贪腐是最平常的事情,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吃拿卡要”。尼古拉二世会纵容他的官员们到处伸手,但是林永昌可不惯着他们。
以前的事情可以不管,但是在十八大之后仍然不收手..........咳,在奥尔加女皇登基后仍然不收手的,有一个枪毙一个。如果只是因为能力不够,而导致事情没办好的,那就吃鞭子,严重些的就降级使用。
因为杀的人太多,不得不从给中国调来了大批的铁路工作人员。除了铁路系统需要优秀的干部,农村和城镇也需要大量的优秀干部。但是优秀的干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稀少的,即便是在现在的中国,也没有多少干部可以称之为优秀。
从农民和工人中提拔的干部们有着旧官僚难以比拟的工作热情,但是他们的素质过于低下,以至于基层充满了各种混乱的情况。
林永昌作为首相负责处理各种问题,不需要【天朝日不落】系统的提示,他就发现了俄国行政效率的低下。不过再怎么低下,也比以前好得多。一些新提拔起来的俄国干部宣称这是最好的时代,嗯,奥尔加女皇只收十分之二的农业税,要是家中有人从军税收还会减半,这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当然是最好的时代了。
为了解决干部素质和能力低下的问题,林永昌首相在喀山、叶卡捷琳堡等地建立了十多个政工干部训练营。不需要干部们掌握多少高深的知识,只要能看懂上级下发的命令,能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就行。
在俄国有不少的自由主义者,农村和城镇中有不小的影响力,奥尔加女皇统治的地盘上并不是一片太平,很多地方上的实权人物对“工农大联盟”的政策非常不满,不过他们没有胆量公开反对,公开反对的都被邪恶的东方人(指林永昌)杀害了,他们只能在暗中积蓄力量,还支持了一些武装力量进行恐怖活动,比如说杀害农会的干部和警察什么的。
林永昌每天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处理类似的事情。只要哪里发生了干部被杀害的事情,立刻就会派遣宪兵和武警过去解决问题。
【天朝日不落】系统上会显示出各个地区的叛乱度,当叛乱度达到50%,就有可能爆发武装对抗事件。所以,一般在40%的时候,宪兵和武警就已经过去了。与其等到出现了叛乱再去解决,还不如将叛乱先扼杀在摇篮里面。但有的时候,不到50%的叛乱度就会爆出叛军。
只要是出现了叛军,不管最后处理的多么完美,都会对当地的生产活动和经济造成损失。现在的俄国一穷二白........好吧,并不能这么说,毕竟是年产钢铁三百万吨的列强,底子还是有的。只要整合好了,能爆发出很强大的力量来。
跟德国和英国是没办法比,但是比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还是要强上许多的。
中国派往俄国的军队(包括铁道兵)超过了90万人,这还不包括李大眼所部的鞑靼骑兵和蒙古骑兵。其中有将近五十万人用于维护铁路线和公路线,以及负责地方上的治安。但是这种情况不能一直持续下去,不光是因为要支出很多的军费,也有政治上的考虑。
因此,林永昌也从中国抽调了大批的军官和士官过来,用以训练在俄国本地招募的士兵和军官。新组建的部队人数不算多,每个月增加的士兵数量只有两万人,但是训练十分严格,一切都是按照人民军的标准来。
军装、食物、编制和各种条令都跟人民军一样,还有支部建立在连上,也是跟人民军一模一样。在俄国招募的这些军队先会进行三个月的封闭训练,然后被派遣到铁路沿线,或是其他重要地方,一边继续训练,一边执行一些就简单的任务。
就算将来这些部队被派往前线打仗去了,也会在后方留下一个训练营,按照前方需要的兵种对士兵进行训练。部队的伤员在经过抢救和医治后,会送到训练营来当教官。这种体系能保证军队即便是在遭受了重大损失后,也能很快的恢复战斗力。
当然,世界上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好事,这种训练—战斗体系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需要非常强的行政力量,需要非常多的干部才能让它运转起来。
林永昌在俄国干的就是建立体系和培训干部的事情。
俄国的将军们喜欢在打仗的时候临时征募农夫和农奴去当兵,在一百年前这种办法还挺好。平时不需要花钱养兵,能省下很多钱。临时征召的士兵组织度和士气都很糟糕,战斗力也很成问题,但是不要紧,只要人数够多,用严酷的军纪约束,再加上军官带头冲锋,俄军总是能用庞大的体量去
压垮对手........嗯,大部分的时候能压垮对手,要是做不到,那就是被敌人给压垮了,就像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一样。
但是时代已经变了,战场上的火力密度不断提高,还出现了毒气弹和坦克这样的武器,俄军以前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所谓“不教而战谓之弃”,林永昌不准备沿用俄军的老旧传统,而是准备打造一套全新的版本。
每个月征募的士兵不到两万人,这个速度不算快。俄国红白内战的时候,红军一方每个月能爆出18万部队,这还是在俄国经历了残酷的内战,国内几乎打成了一片白地的情况。
相较之下,林永昌首相每个月才征募两万人,简直就是弱爆了。但是,林首相的做法保证了控制区内的工农业能够很快地恢复过来。
出兵俄国后,中国的商品大量地涌了进来。虽然说中国货物美价廉,也需要俄国人能有更强的购买力才行。
第六百二十七章 争吵
会议室里,临时政府的高层正召开开不知道第几次的紧急会议。临时政府的处境非常不妙,前线的将领们不承认临时政府,要不是有德军的威胁在,尼古拉斯大公说不定就要带兵杀回圣彼得堡了。
在圣彼得堡的西北方,布尔什维克在蠢蠢欲动。弗拉基米尔*伊利奇同志在芬兰积蓄着力量,虽然布尔什维克暂时还没有反攻的能力,可总是让人觉得讨厌。
对临时政府来说,最大的威胁在东面,奥尔加一世的军队——包括俄国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军——正在狂飙突进,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杀到了俄国在欧洲的核心地带。
“中国人已经打到莫斯科了!”
“我们不能放弃莫斯科!”
莫斯科在俄罗斯成立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俄国的首都,17121年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但莫斯科仍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发挥着俄国第二都城的作用。1755年建立俄国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1812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占领莫斯科后,这个城市在大火中焚毁,但很快又重新建设起来。1813年成立莫斯科城市建设委员会,开始大规模城市改建,1851年通了铁路。
到了现在,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是临时政府兵力最多的地方。布尔什维克跑路之后,莫斯科城里的民兵武装都听命于临时政府。而且莫斯科城内有着好些军工厂,武器弹药非常充足。
因此,有人信誓旦旦地表示,“卑鄙的中国人回在莫斯科城下迎来惨败!那个沙皇婊子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俄国人!”
“敌人打到梁赞州的时候,你也是这么说的。”
“这不一样!梁赞能跟莫斯科比吗?我们在莫斯科有四十万军队!还有兵工厂能生产大炮!”
“在喀山那边的二十万军队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星期。四十万人或许能守上半个月?”
实际上并没有坚持一个星期,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三天的时间。
“你这是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莫非你是中国人的奸细!”
“你才是中国人奸细!说不定你都准备好去舔女沙皇的脚指头了!”
“够了!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敌人都已经打到莫斯科了,你们还在这里吵个不停!”
临时政府愿意继续跟同盟国打下去,所以得到了协约国的支持。但是因为波罗的海被德国公海舰队封锁了,海参崴又在中国的控制之下,协约国只能走北冰洋给临时政府运送武器弹药和食物。
数以万吨计的物资堆在斯摩棱斯克等北方港口,却没办法运到圣彼得堡或是莫斯科。临时政府没办法重建铁路系统,有再多的物资也运不过来。高层整天只是想着多捞点钱。还有些人已经将家人送往了国外,并转移了大部分的财产。
少数人想要力挽狂澜,但周围都是虫豸一般的家伙,怎么能够做好事情了?前线吃紧,后方紧吃,这就是临时政府的真实写照。当然,临时政府虽然干的很糟糕,但是比起后世的乌克兰政府还是要强上很多的。
至少,临时政府中还是有一些人在干事。
“中国人有坦克,有飞机,我们除了步枪外,其他的武器装备很少,连大炮都没有多少........”
“胡说!莫斯科有几百门大炮!”
“........中国人一个师就有一百朵门大炮!”
“那些农民不懂得革命的道理,听说新沙皇给他们分地,就都重新拥护他们的小爸爸..........小妈妈去了。”
“我们有英勇的莫斯科市民!”
“但是敌人有一百万军队!”
“够了!”议长再次拍桌子,打断了毫无意义的争吵。从二月份革命胜利以来的这段时光,临时政府就是在不断地争吵中度过的。“现在不是争吵的
时候,有好的建议就说,无意义的话就不要说了。谁要是再废话,我就叫人把他叉出去!”
叉出去这种事情可太多了,议会斗争往往会变成斗殴。因此在开会的时候都会准备几十个士兵,有打架的就给叉出去。
“或许........可以让尼古拉二世出面进行调停?”
前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现在都在临时政府的手中,临时政府没敢杀人,但是也没放尼古拉二世一家离开。
“有用吗?”
“试试就知道了。”
“那........要让奥尔加一世退位?”
让新沙皇退位这种事情想想就好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性。如果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说不定会被人忽悠瘸了。但现在真正掌握军权的并不是女沙皇奥维加一世,而是邪恶的独裁者、远东屠夫——林某人。
中国出动了超过百万军队,烧掉的战争经费不计其数,怎么可能让奥尔加退位?就算真的发生了那种事情,中国人也会立刻扶持一个新的沙皇。
“那就是让奥尔加一世回来,实行君主立宪?”
“这.........好像也不是不行?”
“如果是英国那种君主立宪,倒也不是不可以。”
“中国人会同意吗?”
“哼,这是我们俄国的事情,由不得中国人不同意!”
“说的对,有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中国人不敢反对!”
世界发展的太快,很多人还来不及适应。就连在远东也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实力占比,对欧美列强还抱有强烈的向往和恐惧,更不用说圣彼得堡这里的俄国人了。
很多事情都是有滞后性的,临时政府的高层只知道中国发展的很快,但是究竟有多快就不知道了。他们满脑子的还是大英帝国威震四海的旧观念,嗯,这种观念也不能说是错的,大英皇家海军的确还是蓝星第一海军力量,但是在陆地上,英国人的实力就完全不够看了。
而对付临时政府,不需要出动海军。再说了,就算大英皇家海军举世无双,现在也没办法开到圣彼得堡来啊。
“就这么办。我们要守住莫斯科,也要让尼古拉二世出面调停........我们可以同意君主立宪,但是所有的权利必须要归国家杜马!”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夜战
莫斯科城下,刘呈祥正在用望远镜打量莫斯科外围防线。俄国人民党的政治攻势很厉害,所过之处,农民和农奴就没有不高呼“沙皇万岁”的。
但现在聚集在莫斯科城里的是几十万工人,他们不是很相信沙皇的承诺。在临时政府的宣传下,大家都知道十年前尼古拉二世是怎么出尔反尔的。现在奥尔加一世说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时间八个小时,加班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话倒是很好听,但谁知道奥尔加一世会不会学她的老爸?
要是新沙皇也来个秋后算账,那大家伙的血岂不是白流了?在议员们的鼓动下,城中的民兵决心要保卫他们的革命成果。
之前刘呈祥派了人去城中劝降,但是代表入城后就再也没出来过。后来又派了两个人进去,依旧是音讯全无。刘呈祥知道,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
“元帅,有骑兵过来了!”
卫兵紧张地提醒,“先是先撤吧!”
“唔,”刘呈祥看向了钢铁厂的方向,有十几名背着莫辛纳甘步枪和马刀的轻骑兵正在向这边狂奔。那些骑兵的马匹还不错,没有掉膘,但是骑手的骑术只能是一般,应该不是哥萨克骑兵。
大部分哥萨克都选择了向新沙皇效忠,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倒向了临时政府那边。现在冲过来的轻骑兵并不是哥萨克,应该是隶属于临时政府的民兵武装。
“元帅!该走了!”
刘呈祥收起望远镜,“好吧,先回去。”
卫兵送了一口气,连忙开动汽车离开。跟在边上的几名骑兵也勒转马头,向着来时的方向而去。
刘呈祥亲自到前线观察了莫斯科外面的防线,发觉敌军既没有反坦克武器,也没有多少机枪和迫击炮,但是人数非常多,而且士气还不错。如果是野战,依靠装甲师的冲击力和机动性,人民军不用花费多少力气就能取胜,但如果是攻坚战,那可能就要多费一些手脚了。
而且打完了外面的防线后,还要面临莫斯科这个巨大的要塞。王虎参加过墨西哥城的防守战,发挥国内的报告中详细地列举了城市巷战中的特点。即便是武器差点也没关系,守军只要士气高昂,敢于牺牲,就能给进攻方造成非常大的伤亡。
城市本身就是巨大的要塞,像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那就相当于要塞群。如果进入城市中和守军短兵相接.......还是要想个办法把敌人从莫斯科城中引诱出来。哪怕是打成凡尔登那样互相放血的恶战,
也比一头冲进城里面好。
刘呈祥在地图上仔细地研究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一处比较好的地方。他一拳砸在地图上,维德诺耶,就是你了。一天后,在野战炮兵旅的支援下,第十师用迅猛的突击攻下了维德诺耶。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