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175章

作者:风兮破地

  面包、乱炖,还有烈酒,这就是天堂啊!

  苏霍金大尉抓起大列巴,就着罐头乱炖喝着二锅头,很快就觉得身上暖和了起来。费力克斯也是狼吞虎咽地大口吞咽,大晚上的在寒风中提心吊胆地瞎转了几个小时,他现在是又冷又饿。

  契尔年科给两人倒了两大杯酒,自己抓着酒瓶子小口小口地喝着。“好了,现在可以说说你们到底干了什么。”

  “就是像你想的那样。”

  “哦,该死!苏霍金,你不该来我这里的。你会把我和孩子们都害死的!”

  “孩子们呢?”

  “在学校宿舍呢。学校里面管饭,他们周末的时候才回来。”

  契尔年科喝了一口二锅头,懒洋洋地说道:“托女皇陛下和首相大人的福,咱家的孩子也能去读书啦。不光是不要钱,还能免费吃饭呢。”

  费力克斯*尤苏波夫立刻说道:“这是在收买人心!”

  “或许吧。我只晓得现在比去年的时候好多了。”

  苏霍金用面包将盘子里面的汤汁擦干净,然后又将面包塞进嘴里几口吃掉,然后打了一个饱嗝。“契尔年科,你不会是站在克里姆林宫那边的吧?”

  费力克斯又紧张起来,但是并没有发生他想的那些事情。

  “我哪边都不站!”契尔年科“哼”了一声,说道:“你们今天在这里住下,我明天看有没有办法把你们送出去。然后我们就两清了,大尉,以后咱们就不认识。”

  在狭小的房间中睡下后,费力克斯浑身酸痛,之前还没觉得,这时候躺了下来,痛楚立刻就冒了出来。他对睡在身旁的苏霍金小声问道:“这个人不会有问题吧?他会不会去举报我们?”

  苏霍金的手掌伸入了费力克斯的衣襟里面,“不会,契尔年科不是那样的人。你太紧张了,费力克斯,放轻松些。”

  “不能不小心.......嘶——”

  费力克斯一个激灵,要说的话被堵在了唇齿之间。啪嗒啪嗒的黏糊糊声音响起,床板也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

  在经过了血腥杀戮和惊心动魄的逃亡后,一点一滴的快乐时光都显得弥足珍贵。正是经历了那样的事情,才会让两个人都热情高涨。

  全城大索持续了两天,在抓捕可疑份子的过程中,出现了好几次持持枪反抗搜索的情况。结果么,自然是反抗分子被子弹打死了。没被打死的都被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

  解放莫斯科后,人民军对这座城市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军管,然后在这里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和保甲制度,还给所有人都办理了身份证。为了建立这些体系,林永昌抽嗲了数千名干部过来,配合军队的同志忙活了两个多月,才算是将所有事情都给捋顺了。

  为此花掉了许多金钱倒不算什么,消耗的行政资源才是真正的大头。不过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爆出了叛军后,军警和民兵在各片保长的配合下,挨家挨户的搜查,抓到了上千名可疑份子,搜出了未登记的枪械七百多条,可谓是成果颇丰。

  除了被搜到的那些人外,城防司令部还根据上面给出的名单,抓捕了三百多人,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大多是贵族,还有大商人、教士,还有将领与军官。

  第六百五十九章 风浪

  军队和警察抓了很多大人物,很多人在经过简单的审判后就被枪毙了。为了处理这次叛乱事件,人革联组建了专门的审判团。审判是公开进行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去旁听,只要能缴纳10人民币,并且里面还有空余的位置就行。

  肯出钱的人不少,但是空位置却很难等到。

  三人审判团办事效率非常高,当庭宣判死刑,拉出去就在边上枪毙。【人类革新联盟】不缺子弹,不需要像以前的中国那样,用砍头和绞刑代替枪毙。

  被卷入叛乱风波的那些人,只有两种结局,要么当庭无罪释放,要么就被拉出去枪毙。前者少,后者多,被当庭施放的人不到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大部分都是在简单的审判后就被枪毙了。其中不乏名噪一时的大人物,连罗曼诺夫家的皇族和几位主教都被枪毙了。

  看到那些大人物被捆好了之后拉到刑场上,五个一组地枪毙,围观的群众中冒出一阵阵的惊呼。

  如果是在以前,这样做是要引起轩然大波的。按照俄罗斯的传统,就算是造

  反也没有这么大开杀戒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是造反专业户,被抓了好几次,但最后都只是流放了事。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同志也是一样,被抓了好几次,依旧还能活蹦乱跳。

  都说前任沙皇尼古拉二世残暴,但是跟林永昌比起来,尼古拉二世可以算得上是大好人。但是,好人是成为不了好沙皇的。

  虽然杀了不少人,不过在莫斯科和俄国的其他地方并没有掀起多少的风浪,也没有多少人将注意力放在莫斯科的血腥杀戮上,因为更大的风浪已经打了过来。

  1915年三月末,冰雪尚未消融的时候,驻扎在波兰——俄国边境线上的俄军将领科尔尼洛夫等人忽然发动了兵变,将【人革联】派来整军的政工人员或是杀害,或事驱逐。随后,科尔尼洛夫等将领宣布拥立尼古拉斯大公为沙皇,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等地方已经有不少人被叛军占领。

  科尔尼洛夫等人拥立尼古拉斯大公为沙皇的的事情震惊了整个俄国,没有人再去关注莫斯科的小打小闹。

  东京

  伍廷芳来到日本后,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在经历了好几天的热情款待,看了好些古刹名寺和人文风情后,他终于得到了和伊藤博文私下见面的机会。

  “首相大人,数年不见,您的风采依旧。”

  “哈哈,伍先生您也是一样。”

  伍廷芳在退休后当了几年的顾问,虽然没有分管的事项了,但是依旧在为国家发光发热,这让他非常满意,连精神也比以前要好了。他常常对人说自己能活到两百岁,能不能活到两百岁不好说,但是看他这个精神头和起色,再活二十年估计没什么问题。

  两人寒暄了几句,谈论了些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主要是欧洲战场上的事情。同盟国从东线全面撤退后,可用的兵力多了五六十万。这么庞大的兵力转用于西线后,因为美军到来而摇摇欲坠的防线又稳固了下来。

  从总兵力上来说,协约国依旧占据上风,但是并没有呈现压倒性的优势。本来协约国的飞机坦克数量已经远超同盟国,但是人革联在跟德国停战后,向德国出售了50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这让欧洲战场的上空又重现变得势均力敌。

  用铁路从中国运粮食到德国去是个亏本生意,因为战争的缘故,国际上粮价飞涨,把粮食卖给协约国不光是能赚得更多,而且还省事。

  同盟国的粮食缺口太大,卖给德国的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勉强能少饿死几个人而已。

  本来中国是储备了供全国人民吃上两年的粮食,因为粮食价格飞涨的缘故卖出了一部分储备,成立【人类革新联盟】之后,为了挽救俄国崩溃的局势,人革联承担了沙俄帝国的所有债务,还向俄国输入了许多粮食,喂饱了莫斯和和圣彼得堡等地的工人,这才使得俄国快速稳定了下来。

  中国的粮食储备已经到了警戒线以下,要是明年出现全国性的减产绝收,中国也会陷入饥饿中去了。

  【人革联】没有更多的粮食卖给德国,但是可以卖别的东西,比如说飞机,比如说一号坦克(突击炮)。

  德国最高统帅部认为中国人不安好心,是想要让德国和敌人继续打下去,好方便【人革联】做生意赚钱。知道归知道,但是德国政府别无选择,他们需要飞机和坦克。

  “ 欧洲战场上打得越久,对亚洲人民来说就越有利。”伍廷芳捋着胡子,笑道:“不过战争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战争已经持续了四年,我们需要考虑战后的事情了。”

  大厅外面是走廊,走廊那边是一个庭院,庭院中有几朵刚刚开放的梅花。两人对着庭院中的风景品茶,既有格调又显得风雅。

  “战后的事情么?”

  伊藤博文微笑道:“伍先生远道而来,必然是有以教我,还请不吝赐教。”

  此处没有第三个人,庭院外还有荷枪实弹的卫兵把守,两人可以放心交谈,不用担心会有泄密的问题。因此伍廷芳也不说那些场面话了,“我能有什么教您的?只是转速一下林主席的话罢了。”

  “那也一样,伍先生请说。”

  伍廷芳喝了口茶,“林主席说,欧中战事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德国就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如果没有其他的变故,同盟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了。”

  半个世界都已经卷入战争了,还能有什么变故?

  难道是中国........人革联想要加入同盟国一方?

  “不,联盟不会加入任何不义的战争,这是林主席多次公开声明过的。但是我们可以给德国一些帮助,德国每多撑一天,就能让欧洲和美国的元气多损耗一些。”

  因为没有旁人在,伍廷芳说的十分露骨,“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哪怕是多死一个人也是好的。”

  第六百六十章 红利

  伍

  廷芳原本是对欧美,特别是对英国非常有好感的,他在伦敦大学进修过,拿到了博士学位和大律师资格,后来还成了香港的第一位华人议员。但是伍廷芳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胸中热血尚未冷却,好好的议员和律师不当了,跑去跟孙中山一起闹革命。

  之后人民党崛起,打败了八国联军,伍廷芳又从广州跑到太原,主动投靠了林大帅,并因为过人的学识而成为了人民政府的外交部长。

  在外交部长的任上,伍廷芳见多了英国佬的无耻嘴脸。对英国的好感消耗干净后,他逐渐对大英帝国厌恶起来。美国佬是邪恶的,对所有事情都指手画脚的英国佬更加令人讨厌。

  所以,伍廷芳现在巴不得英国佬和美国佬多死些人。德国佬也不是什么好鸟,也多死一些吧。

  伊藤博文闻言先是愕然,随即大笑,“不错,欧洲的衰弱对整个亚洲都是有好处的。”大笑了一阵,伊藤博文问道:“听说俄国那边出了些事情?”

  “俄国这么大,怎么可能不出现问题?不过都是些小事情,不足挂齿。”

  听伍廷芳这么说,于是伊藤博文也就没有多问。在欧洲和美国,各国报纸上都将俄军的兵变渲染成了重大事件,认为那足以掀翻在莫斯科称王称霸的林某人,但是在亚洲,没几个人相信那样的言论。大家都习惯了林主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就算是有什么波折,人民群众也相信林主席必然是有办法解决的。

  “这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将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欧洲和人革联,如果欧洲能够联合起来,那欧罗巴依旧是世界的中心,堪比是三国时代的魏国,但是现在看起来这很难。”

  “不错!”伊藤博文对此表示赞同,“欧洲的情况太复杂了,他们没可能联合起来起来。我们和美国也都不会允许它们联合起来。”

  “人革联的潜力最大,现在面临的困难也不少,特别是在欧洲那边。三足之中,属美国的地理环境最好,他们有太平洋和大西洋作为屏障,虽然陆军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海军实力很强,好比是吴国。”

  “这么说,我们是蜀国了?”

  “如果欧洲能够整合为一体,那我们就是蜀国。如果欧洲不能统一,那我们就是魏国!”

  伊藤博文问道:“我们应该加大对德国的援助?”

  其实援助不援助的,这跟日本没什么关系,日本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总体上来说实力还很弱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跟中国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变小,反而是越来越大了。十年来,日本的钢铁年产量从10万吨提升到了180万吨,足足增长了二十倍,增长速度是世界之最。中国的钢铁产量则是从150万吨提升待了2200万吨,现在还带上了俄罗夜袭群:陆九肆玖,叁六壹叁伍斯,每年的钢铁产量超过了2500万吨。

  虽然日本增长速度更快,但那是因为起点太低的缘故。不管是从人口、资源还是工业实力等各个方面来看,日本都没法跟中国比了。

  就是因为这样,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之前日本国内有很多的大亚细亚主义者,现在那些人又转变成了世界主义者。眼看得人革联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很多热血青年已经在摩拳擦掌地想要解放整个澳洲了。

  澳大利亚的铁矿储量世界第一,品质也是第一等的,留给那些强盗和罪犯的后代干什么?理应并入到【人类革新联盟】中来啊!

  日本政府现在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澳洲,对欧洲的事情没那么关注。就算是关注了也没办法影响欧洲的局势,日本的海军打不过大英皇家海军,日本的陆军放在欧洲战场上的话,不到半年就能消耗干净。

  “林主席的意思是,日本应当逐步减少对英国的出口,对生产计划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说,不要建造那么多的轮船了,要是继续盲目扩大生产,会在战后引发经济危机的。”

  在战前年代中,日本的对外贸易通常是出超,而在大战期间则出现巨额出超。1911到1915年这四年时间里面,日本出超达11亿日元。此外还从所谓“无形输出”(航运及其他收入)中获得不少收入。

  再其次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急剧发展。工业总产值从1911年的2.1亿日元增为1914年的8.6亿日元,增加近4倍(剔除物价指数上涨1.5倍的因素,增长约1倍多)。重工业增长特别大,生铁产量1911年是42.3万吨,1914年增为100.6万吨;钢产量由40.5万吨增为91.3万吨。

  美国和中国在世界大期间大发横财,日本赚的没有中国和美国那么多,但是也吃到了很多的战争红利。

  “这........”,伊藤博文面露难色,“不是我国政府不肯进行调整

  ,但日本的经济增长皆有赖于对协约国的出口,若是现在就进行调整,只怕会有很大的损失。”

  “现在不进行调整,等到战争结束,来自英法的订单骤然减少,损失只会更大。”

  “这不是战争还没有结束嘛。”

  伊藤博文笑着说道:“现在联盟已经打通了前往同盟国的道路,我们可以两头做生意。让欧洲人继续打仗吧,我们只管做生意就好。”

  在【人类革新联盟】中,日本是最特殊的国家,日本政府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而且拥有着一支强大的海军,虽然比不上英国皇家海军和德国公海舰队,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海军力量。

  但这只是暂时的,中俄加在一起,钢铁产量是日本的十倍,只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资源,就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比日本海军更强的舰队。

  东亚联盟实际上是中日联盟,当时日本还能勉强和中国平起平坐。【人类革新联盟】则是以中俄为核心,日本的战略局势改善了不少,在联盟内的地位也下降了很多。

  日本国内很多人多看到了这一点,并认为这种半独立的局面对日本是不利的,要么就加入,要么就独立自主,半独立算是怎么回事呢?

  第六百六十一章 决断

  作为人革联主席的特使,伍廷芳的一举一动受到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视。虽然伊藤博文安排了私下见面,但是两人见面的消息很快就泄露了出去。

  东京城里的有心人都知道了首相大人正在跟特使先生商谈,就是不知道在谈什么。伊藤博文在日本的威望极高,没有人敢生出什么别的心思。就算真的有那等狂悲之徒,也要考虑考虑首相大人和林主席的友谊。

  在伊藤博文的带领下,日本从中日战争失败后的深渊中爬了出来,并在之后的时间中以远超旧时代的速度发展。现在伊藤首相的声望比大正天皇还高。

  伊藤首相经历过倒幕战争、明治维新、甲午战争、中日战争、大正维新,简直就是政坛的活化石,现在都到世界大战了,伊藤博文还在当首相。但不管声望有多么高,伊藤博文终究还是肉体凡胎,他也会生病,也会衰老。

  他今年都已经是75岁的高龄,齿牙脱落,两眼昏花,精力大不如前,对很多事情都是有心无力了。据说,伊藤首相已经在物色接班人选,等到世界大战结束后,就会将权力交给下一任。

  伍廷芳这次来日本,除了要统一联盟内部对欧洲战事的看法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了解日本在后伊藤博文时代的走向。

  因为日本在联盟内部的特殊地位,人革联没办法直接插手日本的内部事务。如果日本新的领导班子继续伊藤首相的政策,那自然是好的。如果新上来得了领导人有别的想法, 那联盟也要做别的准备。

  伍廷芳和伊藤博文讨论了欧洲的战况,最后终于进入正题,“听说首相大人准备退休了?”

  “不退休不行啊。你是65岁退休的,我现在都75岁了。”

  伊藤博文笑道:“不服老不行,现在走路都觉得费力了。”

  “不知何人可以接任首相?”

  “林主席觉得谁当下一任日本首相比较好?”

  伍廷芳说道:“林主席说,这是日本的内政问题,还是应当交给日本人民决定。”

  伊藤博文大笑道:“这话不是林主席说的吧?”

  伍廷芳也笑了起来,“不是林主席的原话,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我知道林主席的意思了。在我退下去之前,会让日本完成和联盟的一体化进程的。”

  “若能如此,那是再好不过。”

  “嘿,要是换成十年前,我敢做这样的决定,怕不是第二天就要被爱国志士给天珠了。”

  伍廷芳笑道:“要是在四十年前,那就是伊藤先生去天诛别人。”

  “不,那是我五十年前干的事情。等到了三十五岁之后,就再也会拔刀子砍人了,用武士刀是拯救不了日本的。”

  片刻后,伊藤博文收敛了笑容,问道:“澳洲的事情怎么办?”

  “澳洲铁矿事关国家安全,联盟绝不会放弃的。”

  “即便是要跟英国开战?”

  伍廷芳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英国人还能再来一次世界大战么?”

  “这样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