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林永昌对法国政府的选择很是困惑,在被协约国抛弃,又面临着德军大举进攻的情况下,法兰西公社为什么要拒绝来自【人革联】的善意?
只要法兰西同意加入【人革联】,联盟就会立刻将动员起来的军队开到靠近波兰和德国的边境上,就能挽救正在被围攻的巴黎城。
但是法兰西公社居然拒绝了?
莫洛托夫斟酌着词句,将谈判破裂的结果道出。“法兰西公社领导人塞巴斯蒂安先生拒绝了联盟的提议,并宣布将联盟开除出左翼。”
“...........”,林永昌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是对于那位塞巴斯蒂安先生的操作还是有些不能理解,“这是塞巴斯蒂安一个人的意思,还是法兰西公社高层的共识?”
莫洛托夫回答道:“应该是法兰西公社高层的共识。塞巴斯蒂安等人认为联盟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政策是反动的,并不符合公平的原则,他们认为,应当以工团代替国家机构和政府部门.........”
“我本将心向明月..........”,林永昌摇了摇头,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算了,既然人家不稀罕,那咱们也不用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对法兰西公社的事情就不要管了,爱咋咋地吧。嗯,派人去修复修复跟德国之间的关系,但也
不用太客气。要是德国能拿出我们需要的东西,就继续卖给他们粮食,要是没有硬通货和我们需要的机器,那就算了。”
“是。”莫洛托夫停顿了一下,然后问道:“波兰问题该如何解决?”
波兰这个国家在历史上被多次瓜分,以至于波兰人写出了《波兰决不灭亡》这样的歌曲。一般来说,都是缺什么就喊什么。波兰是没有灭亡,只是经常消失。
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波兰是沙皇俄国的领土,现在的波兰政府则是德国人的傀儡,但是波兰人还是想要争取民族独立的,他们之前是一边帮着德军攻打俄国,一边又跟英法眉来眼去,想要借助英国和法国的力量实现独立。
当德国人的傀儡不是波兰民族主义者的追求,要是从沙皇俄国分裂出来,却又只能当德国的附庸,那还独立出来干什么?那么多人的鲜血岂不是白流了?
法兰西公社现在自顾不暇,英国则是对波兰鞭长莫及,波兰人满世界找了一圈,发现能帮他们的只有【人革联】了,但是,波兰又对【人革联】抱有非常大的敌意,以及恐惧。
在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人干了一大堆烂事。虽然说历史上俄罗斯和波兰之间有很多的仇怨,俄罗斯人对波兰人进行过血腥镇压,但是波兰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在充当德军帮凶的时候,杀的人一点没少了。
【人类革新联盟】能帮助波兰实现独立的梦想,但是波兰人把握不住【人革联】的态度。
实际上,【人革联】内部对波兰的态度也没统一起来。
第六百八十五章 分享
在【人类革新联盟】内部,有很多人认为应该趁着德军主力还在法国的时候,挥师西进,收复波兰。在这些同志中,尤其以托洛斯基同志最为激进,他不光是要收复波兰,还要踏平德国,解放巴黎,饮马大西洋........
托洛斯基等布尔什维克加入人民党后,大多数都变成了人民党的拥护者,毕竟,人民党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跟布尔什维克有相似之处,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是倾向于工人和农民的。
但是,像托洛斯基这样的人,虽然以个人身份加入了人民党,但是依旧没有忘记宣传马克思主义。在私下的聚会中,托洛斯基更是明确地指出,人民党比之沙皇专制有进步的地方,但最多只能算是资产阶级改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
托洛斯基一直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自居,虽然他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手中没有兵权了,也不能组建工人赤卫队了,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人革联】内对的条条框框太多,对他们这样的布尔什维克高层都有很长的考察期,这让托洛斯基没办法在【人革联】内部发动革命,所以他想要将革命的火焰烧到德意志和法兰西去。
基尔港水兵起义的时候,托洛斯基就鼓动列宁同志一起去德国,准备带领基尔港的水兵们杀进柏林,但是他才开始计划怎么逃出莫斯科,德国那边就传来消息,基尔港的起义被德国当局给镇压了。
托洛斯基的谋划很发现后,负责“考察”他的人手增加了一倍,现在不管他想去哪里,都要先打报告。没有上级部门批准,他连大院都出不去。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因为没有跟托洛斯基一起跑路的打算,被认为学习改造获得了成功,可以去党校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了。
那些被安排去学习改造的布尔什维克高层都是半工半读,白天的时候种地种菜,晚上,或者是下雨的时候被集中起来学习《林永昌思想》。
只有被确认改造成功了,才能去干点别的事情,不然就只能一直学习改造下去。
这都是林永昌“想”出来的办法,放着托洛斯基在外面到处演讲太危险了,还是让他们去学习劳动好了。不过托洛斯基的名气太大,经常有人来拜访,也不能全部都给拦下,偶尔还是要批准一两个人去探望托洛斯基他们的。
这就导致了托洛斯基还能跟外面有联系,他知道了现在的据事后,奋笔疾书,连续给林主席写了好几封信,陈诉“不断革命”的道理。
但是他的信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的回音。
林永昌的评价是,“托洛斯基同志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错误,右倾投降主义要不得,但是左倾冒险主义同样要不得。要是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托洛斯基同志街就应当继续加强学习。”
发觉自己给林主席的信没有任何回音后,托洛斯基又开始给外界其他人写信,他出不去劳动场所,也没办法打电话,发电报,在远离城市的国营农场里面,就没有那些东西,他就只能写信了。
像托洛斯基这样来劳动改造的人都是重点考察对象,寄出去的信件都是要受到检查的,以便党和人民能时时刻刻地检查到他思想
上的变化,免得同志们走上了歧路。
所以,托洛斯基写给外界的信绝大多是没有发出去的。
不过托洛斯基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不足,加强了学习,在经过考核后被党给安排了新的工作。
因为法兰西公社拒绝加入【人类革新联盟】,还想要反过来指导【人革联】走上正确的道路,使得林永昌对法兰西公社失去了耐心。他在布置好了欧洲接下来的工作后,又专门去跟列宁同志与托洛斯基同志等人见了一面,然后才乘坐火车前往长安。
托洛斯基抓住了林主席前来视察的机会,极力推销他的政治观点。林永昌认真地听取了托洛斯基的观点,表示会认真地地去考虑。嗯,也就只是会考虑而已。
托洛斯基认为必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永久革命,让全世界人民都能摆脱剥削和压迫,还认为应当建议以工人自主为核心的经济体系,无产阶级也不要专政了,应当像英国和美国那样,由无产阶级建立多个政党联合执政。
他的这些观点不能说跟林永昌的想法是完全的背道而驰,至少也有三分之二。
从国营农场出来后,林永昌指示要给托洛斯基同志多准备一些书籍,包括人民党的历史和人民军的战争经历,思想方面的书籍不能少,历史方面的书也可以由,包括二十四史和一些杂记都可以摆放在农房的小型图书馆里面。
给托洛斯基同志的食物也可以丰盛一些,要是菜金不够了,可以给中央写信,由中央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学习和劳动,要让托洛斯基同志真实地体会到农民千百年来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只有切身的体会,才能让人的三观做出改变。
农场的干部拍着胸脯保证,说是要让托洛斯基跟农民们打成一片。
林永昌很高兴,当场将随身携带的钢笔送给了那个干部。后者接过钢笔,高兴得都快要跳起来了。
虽然列宁和托洛斯基都秃顶了,但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就要沉稳的多。托洛斯基同志提了一大堆意见和建议,列宁同志只是提出了三点。第一,怎么保证党的纯洁性?第二,如何解决联盟中的国家结构问题?第三,如何解决党政机构中的官僚主义问题?
林永昌领导的人民党对社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清理,但是在列宁看来,那还不够,远远不够。人民党里面有太多的派系和山头,地方上的干部有时候——很多时候——对中央的政策阳奉阴违。
列宁同志提出了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都不容易,更不用说是三个。
林永昌没能给出答案,只能虚心地表示要和列宁同志保持通信和联系,若是有什么想法了,会第一时间告知对方。同时也希望列宁同志能将所思所得和自己分享。
第六百八十六章 下次一定
为什么列宁同志能成为布尔什维克的最高领导,而托洛斯基只能当列宁同志的挚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力,托洛斯基还在第三层,而列宁同志已经到大气层了。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提出的那三个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困扰着林永昌,他能够凭借着高超的手腕将问题暂时压下去.........好吧,其实是因为有外挂,所以不至于爆发出大问题。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解决了问题。林永昌是有外挂,能通过【天朝日不落】系统知道地方上的真实情况,其他人可不行。
要依靠制度,而不是明君贤臣。明君贤臣是靠不住的,制度虽然也未必靠得住,但总要比所谓的明君贤臣好得多。
对于列宁提出来的那些问题,林永昌的想法是先等等,再看看,社会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有些问题,是要经过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看出来好坏的。
在离开莫斯科前往长安之前,林永昌再次任命尼古拉斯大公为东线......西线总指挥,负责【人革联】在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所有兵力,免得被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虽然德国的人力打空了,但是该有的防备也不能少,而且还不能是暗中防备,而是要光明正大的将防备摆出来。就是要告诉德国人,我们这边把猎枪准备好了,没事不要乱想。
在尼古拉斯大公重新指挥东线俄军的同时,李大眼被调往南线,负责高加索方向的防御。土耳其人被称作是“西亚病夫”,但是实力不可小觑,安排李大眼去高加索是为了看住奥斯曼土耳其,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巴库的油田。
林永昌可以让芬兰自治,还可以让波兰暂时独立出去,但是不能同意让高加索的少数民族独立,自治也不行。
【人革联】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油气资源,巴库油田是【人类革新联
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合居住,冻土带就不说了,高加索的山区也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偏偏就是在西伯利亚和巴库有大量的是有和天然气。
其实最好的油田还是在中东那边,不过【人革联】暂时没办法将手伸过去,只能先开发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
在林永昌乘车前往长安的时候,欧洲战场上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英国和美国明确拒绝给法兰西公社提供援助后,国民法国站了出来,选择了跟德意志帝国合作。
国民法国——即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巴黎爆发了工团革命后,在残存海军舰队的保护下仓皇逃到阿尔及利亚,并控制了米尔米兹港海军基地。国民法国的政权就这样在法属西非和法属北非殖民地被重新建立,以贝当为总统兼法军大元帅,以达尔朗为海军总司令,以塔西尼为陆军总司令,进行共和制的统治,以法兰西公社为最大敌人。国民法国立国之初就以反工团反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在法属西非和法属北非殖民地进行再工业化的目的是为了反攻法国本土,恢复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统治。
为了打倒法兰西公社,重返法国本土,国民法国不惜和德意志帝国合作。但是国民法国并没有多少陆军,海军的战舰是没办法上岸的。第四共和国派往本土的小股部队和还乡团没能发挥什么作用,就被淹没在法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国民法国没派上什么用场,同盟国的其他国家也抽不出兵力来给德国帮忙,实际上,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内部都爆发了叛乱,或者说革命,保加利亚倒是没有爆发革命,但那是因为保加利亚的男人都快死光了。
德军在巴黎前线进展并不顺利,跟法兰西公社的战斗消灭了大量的法军,但是德军的伤亡也是与日俱增。最糟糕的是巴伐利亚和东普鲁士都出现了小规模的叛乱。
在失去了联盟输入的粮食之后,前线军队重新回到了饥肠辘辘的状态。而在后方,饿死人早就已经不是新闻。入冬之后,因为寒冷和饥饿而死亡的人数激增。
德国政府恐惧于国内局势的动荡,更担心东方联盟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不得不以法兰西公社的停战条件进行谈判,即:不赔夜袭群:⑥⑨四⑨,③六一③伍款,只是将海外殖民地割让给德国。
法兰西公社没有海军,本来就没办法控制海外的殖民地,那些都是国民法国的地盘,全部割让给德国人也不心疼。
柏林,皇宫
鲁登道夫再次尝试说服皇帝和最高统帅部的同僚们,“这已经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法国已经没有了外援,只要继续打下去,我们迟早能拿下巴黎!”
“迟早?那是要多长时间?两个月?还是半年?”
鲁登道夫看了兴登堡一眼,说道:“十年前,中国人趁着日军主力在外东北跟俄军作战的时机,主动对日本宣战,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几乎全歼了日本陆军主力。现在的情况跟那个时候何其相似?我军主力都在法国,要是【人革联】突然宣战,我们拿什么去抵挡?”
“林已经返回亚洲去了。”
“以我对林的了解,这很有可能是战略欺骗。”
鲁登道夫冷静地说道:“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敌人的愚蠢之上。若果是我站在林的位置上,是必然要动手的。”
有人低声说道:“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能得到?”
“不,我们得到了很多东西!”
鲁登道夫大声说道:“在东方,波兰和芬兰从俄罗斯分离了出来。在西边,法兰西公社不可能加入【人类革新联盟】,一个红色的法国将会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处境。只要再等上二十年,等到下一次战争爆发,德意志帝国将能轻易地碾碎法国!”
所有人都知道鲁登道夫说的是对的,但又不是完全对。
法兰西公社固然是陷入了被孤立的困境,可是在东方,出现了一个让人心生畏惧的庞然大物,【人类革新联盟】不是沙皇俄国所能比的。
二十年之后,德军是能碾碎法军,但是该如何应对来自东面的威胁?法兰西公社现在是没有加入【人革联】,在下一次战争的时候,未必不会同【人革联】结盟。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的战争算是到头了。即便是没有来自东方的威胁,英美联军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德皇威廉二世在经过反复斟酌后,很不情愿地进行了最后的拍板,“那么,就将真正的胜利放在下一次战争中吧!”
第六百八十七章 知错则改
在决定同意法兰西公社的停战条件之前,德皇威廉二世给远在长安的林大帅发去了电报,询问联盟对于欧洲战事的看法。
林永昌能有什么看法?肯定是希望世界和平。别看【人革联】看起来很强大, 但是内部的问
题也不少,俄罗斯是比中国更大的国度,现在被全部并入了联盟,想要消化这些领土,可要花很长的时间。
然后,威廉二世便邀请联盟调停德国和法兰西公社之间的战争。这是能提升联盟国际影响力的事件,于是林永昌就同意了德国的请求。但是他刚到长安,正准备着手解决中国这边的一大堆问题,不可能再坐火车返回欧洲,时间上也来不及。
那么,就让莫洛托夫和其他同志去办这件事好了。列强喜欢参与调停是因为能捞好处,联盟不需要像欧美列强那样吃相难看,只要能公平对等地进行贸易就行。
贸易所至之处,国旗随之而来。
并不是只有英国人才懂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是只有海洋国家才懂得贸易。联盟不需要追求霸权,也不需要刻意去做某些事情,在贸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能将价值观输送到全世界。
现在联盟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湖南的械斗是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徐世昌觉得有些无奈,他干了一任总理,前面都很完美,因为到了退休年龄,马上就要鞠躬下台了,谁知道临了爆出这么一个大雷?
在总理任上,徐世昌秉承着多干活,少说话的原则,唛头苦干,对政治路线之争是能躲就躲,但终究还是没有躲过去。林主席抵达长安后,他立刻就拿着文件去进行工作汇报。
“徐总理。”
“王主席,林主席。”
徐世昌将文件夹打开,正准备照本宣科,却被林永昌给打断了。“徐总理,那些东西先放在一边吧。在过来的路上,我已经看了太多的报告。我们随便谈谈就好。”
“林主席想谈什么方面的事情?”
林永昌看向王琦,“你说我们谈什么好?”
王琦的表情很严肃,“现在出现的乱想都是因为管控不严才导致的!我认为,有必要再来一次严打,还要加强整风运动的力度,才能将社会上的歪风邪气给压下去!”
在十五年前,王琦是激进派的代表之一,现在却开始转向保守了。以前是林永昌当国家主席,负责拿主意,王琦只需要管执行就行。那个时候他觉得做决定要轻松的多,执行过程中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等到他当了国家主席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看人挑担不吃力,王琦很快就发现,不管他做出什么样的决策,总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总是会冒出来更多的新问题。
“严打和整风运动都可以进行,但是不要扩大化,特别要主意这一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大部分问题,都能通过发展来解决。”
王琦皱起了眉头,反驳道:“如果继续以前的那套自由散漫的做法,越是发展,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多。只有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人员的流动,才能使社会风气好转!”
“发展是会带来问题,难道我们就应该因此而停下发展的脚步吗?”
林永昌对王琦有些失望,这位曾经的“河北大侠”是一个很好的执行着,只要是下达的任务,他都能很好地完成,但似乎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遇到了问题不去思索其中的原因,而是想要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看上去事情似乎变得简单了,但这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中国,想要实行威权主义是很简单的。人民党的严密组织架构也有诞生威权主义的土壤,但是林永昌知道,那样做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后患无穷。
“我们要相信人民,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纵然有再多的困难,依靠人民群众也都是能够解决的。”
王琦摇了摇头,“有些问题就是解决不了。”
“哦,有哪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举个例子。”
“比如说,火车站的治安问题。就以广州和上海的火车站为例,坑蒙拐骗和打砸抢的事情一直禁绝不了。公安部在这几年已经进行过好几次专项治理了,但最多只能管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等专项治理结束,事情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徐世昌接话道:“广州和上海的火车站那边流动人口太多了,实在是管不过来。我们尝试过增加警力,成本会增加到负担不起的地步。”
“除非是实行军事管制,否则........”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