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2章

作者:风兮破地

  有了【天生神力】,还说自己不会武功?不会武功也不要紧了,能有一拳打穿铁板的拳头,打在人身上还不是一拳一个?再来一个【百毒不侵】,又是花掉了100军事点。本来还想再上个【武学奇才】的,可是点数不够了,那就再等等吧。

  林大帅回到了太原,花费了许多的行政点数,在守备森严的【行政研究单位】里面兑换出了许许多多的资料。那些纸张是凭空出现的,之前还没有,然后就出现在了桌子上面,同时,他的脑海里面也有了很多关于冶炼钢铁的只是。不过那些知识只是储存在他的脑海里面,可以随时翻阅查找,想要融会贯通就还需要自己花时间去学习。

  太原城的东南角以前是满城,城破的时候住在那里的女真人几乎是干净了,现在被划为了军事禁区,里面分别修建了【行政研究单位】,【外交研究单位】和【军事研究单位】,还有一些其他的建筑。

  从系统商城中兑换夜袭群:陆九四玖,三陆①叁五来的知识会储存在林永昌的脑海里面,想要得到文字或者是其他形势的资料就必须回到这里来才行。

  他一边忙着架设小钢铁厂,一边派兵进攻陕西。山西巡抚魏光焘被抓了,正是趁机西进的时候。就算不能拿下整个陕西,能夺取一些地盘,作为山西的屏障也是好的。此外,李大眼正在河南跃马扬鞭,招募了许许多多的趟将,将当地的官兵打的抱头鼠窜,带着十万大军围了洛阳,天

  下震动。

  不过他打仗打的是很爽,弹药和兵力的消耗也是一等一的多,已经向保定要了好几次弹药补给和兵力补充。林永昌在山西打仗的时候是算着子弹在过日子,李大眼却不一样,李大帅打起仗来豪气干云,子弹和炮弹像是泼水一样,杀的官兵溃不成军,弹药很快就告罄了。

  王琦给他运去了三百万发子弹,两千多枚手榴弹和六百发炮弹,但是李大眼依旧还是要个不停。他控制了大半个河南,兵力和粮草都不缺,就缺枪械弹药。可是王琦又能从哪里变出步枪,大炮,子弹和炮弹来?保定的产量只有那么一星半点,太原的钢铁厂才开始建设,从安德烈他们那里买的弹药和枪械数量越来越少了,而且价格越来越高。

  给李大眼补充了四次弹药后,王琦干脆让他自己想办法。可是李大眼又有什么办法呢?河南人实在是太热情了,李大眼过来后就像是火星掉到了油锅里面。到处都是起来杀官造反的人,李大眼手中的兵力从五万膨胀到十万,又从十万膨胀到二十万,现在他自己也不知道手下到底有多少人了,反正到处都是打着李大帅旗帜的好汉,除了几座城市还在官兵手中之外,整个河南已经变了天。

  这个时候南方的督抚们在玩“东南互保”,等着朝廷完蛋了自己另立中央。朝廷的主力要么是在跟洋人打仗,比如说董福祥和聂士成所部,要么是跟南方佬搅合在了一起,就像是新上任的山东巡抚一样。

  之前的山东巡抚因为支持义和团跟德国人干仗,被朝廷给撸了。袁世凯带着将近一万新建陆军去山东上任,到了之后就请义和团的首领们吃饭。然而宴无好宴,袁世凯安排的是鸿门宴,等义和团的头头脑脑们过去之后,袁慰亭把他们一锅端了,这其实是跟前任学的。

  要是当年项羽也想袁世凯这么心狠手辣,哪里还有刘邦后来什么事?

  袁世凯杀了义和团的首领们之后,又派兵进行血腥镇压,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德国人手中的兵力少,不敢离开租界跟义和团打仗,袁世凯却不一样,他手中有一万新军,加上山东的巡防营,绿营,还有那些捕快衙役之类的,在山东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总算是将义和团给镇压了下去,至少没人再敢去打扰德国人了。

  由此袁世凯得到了列强们的交口称赞,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袁世凯在山东大开杀戒的时候,在直隶和山东交界上,拥兵数万的张德成难道就这么干看着?他为什么没有带兵去援助山东的义和团?那个时候张德成已经跟沧州那边的义和团一起打洋鬼子去了,根本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管山东的事情。

  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侵略军水陆并进,直逼天津。月末的时候,张德成率领“天下第一团”5000人,高举“扶金灭洋”大旗,开进天津,随后义和团和官兵向租界联军的阵地发起攻势。侵略军在通往租界各街口,要道以及前沿阵地布满了地雷。为了排雷,张德成派团民找来几十头牛,用火牛阵打先锋,团民发起总攻,不仅追杀了许多敌人,还捣毁了三井洋行和萨宝实洋行。

  自从田单用过火牛阵这一招后,几千年来就没人再成功地使出来过,然后张德成居然成功了,着实让很多人没想到。但是义和团也没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只能说是小赚了一点。

  第七十七章 问题

  义和团跟官兵联手,着实给了八国联军以不小的压力。但是很快,义和团与官兵之间的合作就不再是那么亲密无间了。7月10日,帮办北洋军务宋庆抵达天津,他认为义和团野性难驯,下令毁拳坛,杀团民。

  在宋庆到达天津之前,聂士成就因为寡不敌众,在八里台战死了。聂士成死后,其部将马玉昆等人对义和团的态度就已经发生了变化。马玉昆部让拳民充先锋,却在后面枪杀拳民。例如在夜间攻打租界的战斗中“华兵在后,义和团在前,合攻租界;洋兵开排枪御之,天明而止,计轰毙义和团二千余名……拳众持刀前行,洋兵开枪轰击,前列者已死;在后者,官兵即用枪击死。故是夕拳众死者如此之多,并非皆洋兵打死”。

  13日,八国联军一万余人进攻天津,张德成率团民和部分清军参加了南门保卫战。之后张德成率部分团民到王家口向富户筹集粮饷,遭到王家口地主商人的武装袭击,结果船粮被截,张德成在奋力抵抗中被杀,其尸体被抛入子牙河中。

  曾经威震华北,在几十万义和团大军中声望最高的张德成就这么死了。现实就是这么离奇和不讲道理。

  等宋庆到了天津,采取“遇团既杀”的政策。结果是“半日间城内外树旗设坛者皆散去”,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而联军却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对天津发动总攻。经过血战,联军在叛徒的指导下炸开城墙攻入城

  中,天津失陷,联军随即设立“天津都统衙门”对天津进行殖民统治。

  在天津得而复失之后,朝廷对于地方督抚,一方面要求“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饷,力保疆土”,进行备战。一方面却又表示宣战是出于“万不得已之苦衷”,要求“尔沿海沿江各督抚惟当凛遵迭次谕旨,各尽其职之所当为,相机审势,竭力办理”,实际上有默许东南各省督抚“相机审势”的意味。

  朝廷除了恳求东南督抚们“相机行动”,对占据了整个山西与河南河北大部的林秃子也不得不采取了招抚的举措。不过朝廷并没有完全答应林永昌的要求,只是给出了山西巡抚的价码,河北与河南,还有察哈尔那些地方根本就没谈。

  林大帅在太原收到了朝廷发来的电报后,冷笑一声,并不理会。区区一个山西巡抚就想让他出兵?之前提出的价码只不过是为了麻痹朝廷,不想被武卫军打上门来而已。要是答应了他的那些要求,说不定还要考虑考虑,一个山西巡抚能有什么用?

  虽然天津被八国联军攻陷了,但是林永昌觉得局面变得更好了。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到处都是高举着“驱逐鞑虏”旗帜的好汉。义军进入陕西后,在反正的陕甘绿营的带领下,一路攻城略地。关中的豪杰们群起相应,砍了当地的官员,攻陷了各处的满城,将城中的女真人杀戮殆尽。

  不过跟河南不一样,关中还有不少忠于朝廷的官员和兵马。从几千年前开始,关中就是出精兵良将的地方。忠于朝廷的士绅和官兵与义军在关中的大地上厮杀,战斗十分血腥,两边都没有什么“人权”的想法,抓到俘虏后就没留过活口,对两边的支持者也是毫不留情,杀全家是常有的事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关中就在战乱中死了好几万人。

  董福祥将甘军精锐带去了京城,魏光焘又葬送了陕西绿营,连他自己也成了阶下囚,官兵是一团散沙,终究是打不过人数众多的义军。各处忠于朝廷的官兵和士绅渐渐不支,义军五万大军将西安团团围住,昼夜攻打,枪炮声在数里外都能听得到。

  林永昌本想着带炮兵团去轰开西安的城墙的,但是没想到官兵跟义和团互相打了起来,然后被八国联军给各个击破了。在一个月前,八国联军的数量才只有1万多,现在已经达到了3万四千,而且已经攻陷了天津。从天津到北京这一路上无险可守,还有铁路进行运输,接下来要不了多久就能杀到北京城下。

  要是带兵去围攻西安,北京就要被拿下。但若是不去西安,陕西那边就要脱离控制了。这年头的乡土情结非常严重,山西人就是山西人,陕西人就是陕西人。虽然派了不少义军进入关中作战,当地的刀客们对东边来的同志很客气,却是一直在排挤他们,还没有拿下的时候,就已经组建了陕西军政府。

  严飞龙,王改名,郭秃娃,刘三等人拥戴三原人于右任为都督,名正言顺地跟太原分庭抗礼。在关中人眼里,山西的老表是给了不少的帮助,但是关中事情还是要靠关中人来办,就不劳烦林大帅了。

  唉,这些人,还是太过狭隘了。林永昌很无奈,官兵崩溃的太快,这让他不得不做出选择。西安还是北京?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太原钢铁厂的建设也到了关键的时候,需要他持续进行指导才行。虽然购买了【土法炼钢】,【小钢铁厂的建设方案】,【铸造枪炮】,【简易迫击炮制造方法】等资料,可这年头中国的工程师和高素质的工人太少了,即便是打下了太原后就开始开设培训学校,也没有足够的人手来进行建设,必须要林永昌一直跟进才行。

  要是他不在,小钢铁厂能不能按照进度完成建设工作?实在是不好说。从功利的角度来说,任由八国联军摧毁朝廷,然后成为列强的代理人,接下来讯速地攀升科技,发育个几年,等到日本跟俄国打起来的时候再扩张才是最好的选择。

  沙俄除了派兵参加八国联军入侵华北以外,还派出军队入侵我国东北,从7月开始,沙俄军队分数路大举入侵东北地区。夺取了东北,沙俄就到了朝鲜的门口,日本人是不能接受这种事情的。

  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也不能放任沙俄在东亚大肆扩张。一方面,围堵沙俄是英国长期以来的国策,二来沙俄要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东亚,欧洲大陆上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了,这些都不是英国佬愿意看到的。

  但是........林永昌的目光放在了小地图的【北京】上面,那毕竟是中国的首都,就这么扔给洋人?虽然知道怎么做才是最有利的,但是.......林永昌一直以来都很果断,可是到了这种关键的时刻,还是有些犹豫了。

  是先去攻破西安城,将关中控制在手里,还是不顾可能的恶劣后果,现在就发兵东进?

  林大帅终究不是袁

  世凯那样的二鬼子,也不是张之洞,刘坤一,不能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自己这边的力量还太过于弱小,即便发兵东进,就一定能力挽狂澜么?

  会不会反而被列强跟国内的反动派联合起来绞杀了?

  向西还是向东,这是一个问题。

  第七十八章 搬救兵

  保定陆军学校第二期的学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几个年轻人推着一门火炮在地面上前进,他们要将大炮推到土丘上,然后模拟射击。这是演习中的一环,本来应该让大牲口拉着火炮前进的,但是按照判定,挽马已经全部被击毙了,苦逼的炮兵们只能手动作业,将重达一千四百多斤的大炮给弄到制高点上面。

  远处的木棚里面,穿着灰色的军装,带着土布帽子的教官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有些担心地道:“大炮太重了,要是出了什么问题.......”

  王琦冷冷地瞥了教官一眼,“打仗的时候敌人会管你大炮重不重?”

  以前“河北大侠”只是性格沉稳,在当了一段时间的留守和副校长后,王琦身上的凛冽气息变得越来越重。不光是张德成被地方上的团练杀了,在李大眼和林永昌轩后带兵离开后,保定以及河北的很多地方的士绅又发动了几次叛乱,王琦亲自带兵将叛乱平定了下去,但是被杀的那些农会干部和士兵是再也活不过来了。

  杀戮不仅仅是在干部的士兵身上,被叛军攻占的地方,干部和士兵的家属也都是被杀戮一空。王琦曾经对林永昌开公审大会,杀戮士绅的行为有些不满。现在他依旧不满,只是不满的方向换了,为什么杀的那么少?为什么不把那些人的家属,朋友,同学之类的杀个干干净净?

  要是早点杀干净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事情!

  以前的“河北大侠”傲上忍下,现在的“河北大侠”依旧关心贫苦百姓,但是身上的杀气浓重了好几倍,再也不是昔日沉默木讷的模样。

  他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演习的情况,许久后,视线转回红军炮兵那边。那些倒霉的炮兵们将两门大炮拖到了土丘上面,放列完成后,正在往炮膛里面装训练弹。训练弹里面装的是沙子,重量跟真正的炮弹差不多,都是十斤差一点。

  膀大腰圆的炮兵脱去了上衣,抱着炮弹就朝大炮那边跑了过去。只是十斤重而已,对于天天都能吃饱饭,每周还能吃一次肉的学员们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他们的士气很高,哪怕是当了一回牲口,依旧像是有着用不完的力气。

  王琦对学员们的士气很满意,但是依旧要挑些错误出来,“没有修筑防炮的壁垒,扣两分!”

  边上的裁判大声道:“红方炮兵扣两分!”

  太阳渐渐地落到了地平线以下,持续了三天的演习宣告结束,再过几天这批学员就要毕业。除了少部分人会留在军校教学之外,其他的人都会分配到各支部队里面去。第一批学员只有一百多人,学习训练了一个半月;第二批的学员有两百多人,学习训练了两个月;第三批将会有三百多人,来军校学习的时间也只有两个月。

  这么短的时间肯定不能将所有的科目学完,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扩军的速度在加快,需要的军官数量越来越多,没那么多时间等他们把所有的东西学完。学上两个月,然后拖到战场上走一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回到家中,王琦还没下马,就看到有人从地面上一滩而起,口中大叫道;“王老弟,你可算是回来了!”

  “什么人?”

  “后退!”

  “刷拉!”

  “举起手来!”

  “蹲下!”

  “别开枪!”

  因为遭受过好几次刺杀的缘故,卫兵们反应很激烈,差点没把窜出来的那个人给当场击毙了。要不是王琦眼疾手快,喝令卫兵们不要开枪,几个急性子的人就要扣动扳机了。

  王琦从马背上跃下,问道:“曹老哥,你怎么来了?”

  来人是曹福田,曾经跟张德成齐名的义和团首领。几个月前,曹福田跟张德成等人一起来保定要枪的时候,还是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几个月过去,曹福田像是苍老了十岁,身上有了许多的污渍,胡子拉碴的,不像是拥兵上万的大佬,倒像是整天吃不饱饭的趟将。

  曹福田苦笑道:“王老弟,王将军,我这次来是搬救兵的。”

  “里面说话。”王琦把缰绳递给卫兵,对曹福田说道:“我叫人准备点吃的,咱们边吃边说。”

  两名卫兵带着警惕和审视的表情靠了上来,对曹福田喝道:“不要动!我们要搜身!”

  曹福田愣了愣,王琦解释道:“这是林大帅定下的规矩。曹老哥你知道的,刺客太多了。”

  “知道,知道的。”曹福田心中有些不满,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是他来求人

  ,只能在脸上挤出笑容,任由两个年轻人在身上摸索了一遍。

  穿过卫兵把守的大门,进到院子里面,高处和通往内院的道路上还有好几道明岗暗哨。那些卫兵都是背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让曹福田一下子就想到了天津的那些洋鬼子。本来还有些不满的心思顿时消散无踪,曹福田长声叹气,跟在往期的身后走进了房间。

  卫兵很快就端上来了几张大饼和一盆汤,王琦用铜盆里的水洗手,接着用毛巾擦干,然后说道:“不知道曹老哥要来,没准备什么好菜,先将就一下吧。”

  曹福田再次愣住了,“王将军平时就吃这些?”

  王琦笑道:“平时太忙,没时间吃吃喝喝,有什么就吃什么了。”

  “唉,张师兄倒是跟你一般简朴,可是他运气不好,被流弹击中,在王家口送了命。”曹福田唏嘘道:“他一死,天下第一团算是完了。”

  他说的张师兄就是张德成。张德成一度有着数万大军,是义和团中兵力最多,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股,在攻克天津后,又率兵在天津南门跟洋人血战,战果辉煌,却没想到在征粮的时候意外身亡。

  这是一个意外,是偶然事件,但是偶然中也有着必然的因素。义和团士兵人数太多,就算不发军饷,那些人也是要吃饭的。要吃饭就要从大户人家手里征募粮草,那些大户都是有官面上的关系的,哪里会心甘情愿地把粮食交出来?

  北洋军为什么那么痛恨义和团?以至于宋庆一到了天津就对义和团大杀特杀?

  因为北洋军的军官将领都是地主豪强,义和团征粮就是在从他们身上割肉,所以袁世凯那一伙人才义无反顾地站在了洋人一边,连朝廷的命令都是当了耳旁风。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认为打不过洋人。

  第七十九章 道路

  “你们还有多少人?”

  “还有很多人,光我手下就有一万多,但是人多没用。”曹福田长吁短叹,“刀枪不入是假的,神功护体也是假的,拳法打不过洋枪。要不是林大帅之前给了一千条洋枪,我们早就输了。”

  王琦思索了片刻,说道:“要不要出兵我说了不算,要大帅说了才算。”

  曹福田道:“林大帅在哪里?”

  王琦注视了曹福田片刻,然后说道:“我会派人告诉大帅的,曹老哥在这里住两天,等有消息了我再通知你。”

  曹福田再次叹气,“那就这样吧。”

  王琦被刺杀了许多次,林永昌被刺杀的次数更多。要是换了其他人打听林大帅在哪里,就算不被当场抓起来,也会上了内务部的黑名单,时刻都被人盯着。

  曹福田离开后,王琦正待拍电报去太原,卫兵拿着电报快步走了过来,“将军,有电报。”

  王琦签字后将电文打开,看了一眼,脸上浮现出笑容,随即又变得冷峻起来,“拿去存档。”

  野战军主力即将返回河北,这边需要先做各种准备。弹药和粮食草料这是最基本的,还要让铁匠做好修理马蹄需要的各种东西,还有军装,鞋子,医生,药物,等等。

  十天后,第二师的先头骑兵部队已经达到了保定,辎重部队还在正定县境内。

  这时候八国联军已经彻底肃清了天津到沧州和廊坊之间的抵抗,随即越过廊坊,继续向北京进发。在华北大片土地失陷的时候,沙俄军队分数路大举入侵东北地区,最后攻陷铁岭,东三省沦陷。沙俄还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海兰泡惨案与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屠杀大批中国平民。

  华北的八国联军现在总兵力才4万出头,但是沙俄却是出动了17万大军入侵东北,准备将东北三省一口气全部吞下去。英国方面对此表示了反对,德国人却是非常赞同沙俄老表的举动,要是俄国人将大部分兵力调往远东,那欧洲大陆还不是德国人说了算?

  联军内部有矛盾,可是朝廷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在聂士成所部完蛋后,整个北中国就没有了能够抵抗八国联军的力量。董福祥的甘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阻击,可是甘军不像是袁世凯的北洋军那样全部装备了洋枪洋炮,旧时代军队打不过现代化军队。即便是陕甘绿营这样的强兵也抵挡不住武器装备领先了一个时代,而且兵力更多的八国联军。

  无论是美军还是英军,无论是德军还法军,隧道之处都是随意杀戮百姓官员,抢劫,杀人,强奸,洋人不光是干了这些事情,还将杀戮强奸中国人的情景拍摄记录了下来,德军统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得意洋洋地说:就是要将这些事情全部记录下来,让黄皮猴子500年内都生不出反抗的心思。

  八国联军占领沧州后,美国传教士借口列强一共有680名传教士在中国遇害,于是在沧州的任丘屠杀了680人。但是死在洋人手里的人又岂只有680人而已?

  相对

  来说,日军的纪律竟然是八国联军中最好的。日军虽然也抢东西,但是并没有搞大屠杀,也没有抓一大群女人回去轮奸。

  这真是让林永昌非常的诧异,在他的印象里,日本人才是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的那个,列强的军纪要比日军好很多,南京大屠杀里面好像有个德国传教士拯救了不少中国人?好像还有红十字会之类的事情。总之,就是在日军搞大屠杀的时候,西方人在救人来着,可是在1900年的时候,西方人才是像畜生的那个。

  日本人想要“脱亚入欧”,为了在列强面前表现出大和民族的高素质,对军纪抓的很严,并不是说他们都是好人,但确确实实表现的还行。不过对林永昌来说,日军也好,美军也罢,都是敌人,而且日军的数量是除了俄军之外最多的,整整一个师团,两万多人。

  俄军出动的兵力最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在东北。其他列强只是想要惩戒中国,拿到一笔赔款,只有俄国人是想要实现“黄俄罗斯”的计划,将整个中国都变成沙俄帝国的一部分。占领东北三省只是沙俄计划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林永昌在下定决心后,让第二师先行出发赶往保定,他在太原多留了五天,将小钢铁厂的事情安排后,同时在山西进行了一轮清洗,将数万人投入了矿山之中。魏光焘带兵杀进山西的时候,不少士绅以为王师要回来了,纷纷起兵响应。魏光焘所部很快被消灭,接下来就到了拉清单的时候。

  之前林永昌还想着走第三条道路,慢一点不要紧,稳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现在他放弃了走第三条道路的想法,在这种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的时代,想要走中间路线是不可能的,要么就是学袁世凯,当列强的狗腿子,对农民大开杀戒,用底层百姓的鲜血和尸骸染红自己的官帽。

  要么就是彻底走上另外一条道路,用镰刀和锤子砸烂这个旧世界。不是林大帅想要走上这条路,而是局势逼迫他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那么这条道路上的所有东西都要一起接受。只有将一个崇高的理想摆在所有人面前,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才能让军队有更强的战斗力,才能组建更多的军队。

  等他赶到了保定,立刻召集了军中的将领和曹福田,林黑儿,景廷宾,赵三多等义和团首领商议军事。义和团虽然还有着几十万人,但是却被洋人和官兵联合绞杀,败相已露。来到保定的这几位首领都认识到了洋枪洋炮的厉害,认为只有林大帅才能跟洋人和官兵斗一斗了。

  林永昌也不客气,叫人在长桌上展开了地图,用旗帜表示养兵病例的多少和位置,然后就开始分析当前的敌我状况。

  “八国联军在华北的总兵力是4万,沙俄在东北的那17万人一时半会不会开进管内来,暂时不用考虑。这4万分布在从沧州到北京的广阔土地上,我们只要击中兵力,在局部战场上形成兵力和火力上的绝对优势,想要吃掉其中一部并不困难!”

  第八十章

  不同于曹福田等人已经被洋鬼子打的没有了脾气,林永昌并不惧怕洋人,【天朝日不落】系统上显示的明明白白,八国联军在他眼里如同掌上观纹一般,只有占便宜的份,绝不会吃亏。

  “洋鬼子在我看来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军旅之事,以一而成,二三其败,打仗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诸位若是愿意听我指挥,那么就要接受改编,还有统一的兵员和物资补给。”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全阶层的大运动,有曹福田,景廷宾这样的地主豪强参与其中,林黑儿这样的女性也没有置身其外,带着成千上万的女人跟洋人打仗。等到林永昌话音刚落,她就立刻问道:“要是不接受又如何?”

  林永昌看着林黑而,这个女人说不上漂亮,但是手脚粗大,有一把子力气,而且是很洋人打过仗的,不缺少勇气和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