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3章

作者:风兮破地

  “要是不愿意,大家还是朋友,各自划定防区,以后一起打洋鬼子。”

  “说来说去,你就是要把我们的兵马和地盘都给吞了!”

  林黑儿一语道破林大帅心中所想,曹福田等人的面色都有些不自然起来。他们如何不知道林秃子是什么意思?但是义和团现在是真的不行了,再拖下去只有被彻底镇压的份。那些底层帮众还能将衣服一脱,回家祈祷屠刀不会落到他们的身上。洋鬼子再蛮横,也不能将北中国杀个干净,总得还要找人给他们当牛做马不是?

  但是他们这些首领跑不了,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上了朝廷和洋人的黑名单,要被捉去砍头的。当然,他们还有另外一条路走,那就是去投靠洋人。不过袁世凯已经给洋人当狗了,他们再过去未必能有什么好下场。

  袁世凯,王士珍还有宋庆这些人,都是恨不得将义和团杀得干干净净,跟他们一起当狗?怕不是怎么死的都

  不知道。当狗也是有门槛的,卷了起来之后,想要给洋人当鹰犬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林永昌对林黑儿道:“不,我并不是要吞并你们。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度,所有人都可以对政策和决定进行讨论,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只要形成了决定,所有人就都要去遵守,而不能违反。”

  林黑儿看了看其他首领,然后冷笑着道:“要是多数人的决定跟你的意见不一样,你也会遵守?”

  “当然会遵守!”林永昌笑道:“如果我错了,希望大家能说服我。如果我是对的,我会尽力说服大家。但如果最后大家的意见还是跟我相左,那还是要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主。”

  林黑儿注视林大帅,大光头面带微笑,神色坦然,林黑儿的面色渐渐地缓和下来,“李大帅要是真能说到做到,我愿意把所有的兵马和地盘都双手送上。”

  “黄莲圣母!”

  “林黑儿!”

  曹福田等人震惊道叫喊了起来,兵马和地盘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怎么能就这么双手送上?义和团当然是为了对抗洋人才出现的,可是在享受到权力带来的好处和享受后,义和团兵马被各个首领当做了私人的财产,这也是历史上重复出现过许多次的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为义和团的反帝属性而有所不同。

  林黑儿跟其他首领不一样,她是天津运河上的川户人家,不是豪强也不是士绅,还跟洋人和官府有着杀父之仇,是坚决支持跟洋人打到底的。她站了起来,掷地有声地道:“只要林大帅打洋人,我就愿意跟着你干!”

  林永昌笑道:“欢迎所有愿意跟洋人打仗的人,恩,我们准备建立一个反对列强的统一战线,欢迎所有的同志加入。现在最主要的矛盾是对抗洋人,其他的矛盾可以暂时先放一放,不过要是有人甘愿当二鬼子,那也不必跟他们客气。”

  来的时候说的好好的,大家一致行动,既要让林大帅出兵去打洋人,又不能让林大帅把大家伙的兵马地盘给全部吞了。但是谁想到林黑儿临时来了这么一出?这就让曹福田他们有些坐蜡了。

  赵三多忽然大笑了两声,说道:“我之所以散尽家财招募兵马,并不是为了自己。现在出了林大帅之外,还有谁能当这个盟主?我坚决拥护林大帅!”

  林永昌不禁笑了起来,赵三多这人可真有意思。盟主?所谓的盟主不过就是名义上的而已。赵三多跟已经战死的张德成一样,都是在好几年前就开始跟洋人干仗了,他是梅花拳的首领,靠着师徒关系聚拢了大批的青壮夜袭群:⑥九四九,三⑥壹三⑤,在被洋人打的大败之后,手下还有上万兵马,实力比“黄莲圣母”林黑儿强了不止一筹。

  林黑儿手下都是女人,纵然人数有好几千人,但是战斗力明显要差了一大截。林黑儿可以把兵马全部交出来,赵三多却并不想这么干。曹福田,景廷宾等人想法跟赵三多一样,这时候明白了赵三多的意思,纷纷说道:“我们也拥护林大帅当盟主!”

  林永昌对这些人的想法看的清清楚楚,却并不放在心上。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人不要站到敌人那一边去,并不是指望他们能有多少的战斗力。靠山山倒,靠河水干,凡事都要以我为主,其他人可以拉拢,但绝对不要将他们当成依靠。

  就像是林永昌之前希望跟王作霖一起干大事,但是王作霖虽然豪气过人,却并不能成为抗击洋人的主力,所以他便果断地离开了张家口,到保定开了分基地,这才能趁着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力降到最低的时候,席卷了三省两百个县的地盘。

  现在也是一样,赵三多,阎书勤等人傲视愿意加入进来,那很好;要是这些人有着别的想法, 那也没关系,只要他们不站到洋人那一边就是胜利。林永昌现在面对的情况很像是另一个时空中的八路军,但是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

  之前他以为八国联军的总兵力会达到12万之巨,做的准备都是在华北大地上跟十二万大军血战。但是现在看来,八国联军在华北的总兵力只有四万不到,沙俄的17万大军停在了东北,想要越过数百上千里的距离杀到华北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就算是袁世凯成了洋人的鹰犬,现在的北洋军也才只有一万多人,远不是后来用兵数十万的庞然大物。现在林永昌所要面对的就是4万八国联军+1万北洋军。董福祥的一万多甘军战斗力很不错,有可能会成为敌人,但是他们绝不会跟袁世凯一样当二鬼子。

  只要操作得当,甘军未必就会成为敌人。更大的可能是在跟甘军接触之前,他们就已经被八国联军消灭了。

  第八十一章 先来

  当林永昌在保定想到了山东巡抚,北洋大帅,二鬼子楷模袁世凯的时候,袁世凯也正在跟王士珍,杨士琦等人谈论祸乱

  河北山西等地的林秃子。八国联军在消灭了聂士成所部之后,对其余的官兵都不怎么放在眼里了。

  虽然之后有了杨村,廊坊等地的激战,八国联军死伤了数千人,但是他们都击溃了当面的敌人,杀伤俘虏了数倍的官兵。袁世凯不是列强,列强可以不将林秃子放在眼里,袁世凯却是不能完全不放在心上。

  当然,袁慰亭也不是将林永昌当成了什么生死大敌,而是觉得要将这伙悍匪镇压下去会很麻烦。在山东镇压义和团的时候,袁世凯又是“鸿门宴”,又是“大屠杀”,还曾经借助德军的力量,好不容易才用血腥屠杀把山东的反抗情绪给按下去了,现在林秃子占的地盘比山东大了好几倍,那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将林秃子一伙消灭掉?

  “搞不好就又是一场洪杨之乱!不,林秃子都已经拿下了整个山西,这比洪杨之乱更糟糕!”

  五短身材的袁世凯摸了摸光秃秃的额头,皱眉道:“现在南方诸公不好出兵,朝廷也没有能力去管。听说洛阳和西安都被乱匪给围了,也不知道能坚持多长时间。”

  杨士琦曾经是李鸿章的幕僚,李鸿章的时代结束了,现在又当了袁世凯的谋主,闻言就出了一个好主意,“大人不如提兵去解洛阳之围,这样大人便能将河南也控制在手里,将来....”

  说到这里,杨士琦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往下说。能在这处房间中详谈的,都是袁世凯的心腹部将,但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样,不将朝廷放在眼里。比如说坐在对面的王士珍,那就是一边帮着袁大帅做事,一边又将忠君爱国挂在嘴边的。

  之前袁世凯上演“鸿门宴”的时候,还有些犹豫,把人请来吃饭,然后一股脑地杀了,会不会有损他的声望?或许袁世凯是在惺惺作态,或许他真的犹豫了,那都是过去了的事情,除非是有人当面去问,否则谁也不知道真正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即便是有人有胆子当面去问袁世凯,得到的答案就一定是真的吗?

  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当代史都是历史。

  当时袁世凯表现了犹豫的态度,王士珍却是不管不顾,直接命人把那些义和团的首领给全部枪毙了。历史上干出这种事情的人也不少,像是刘表在刚刚进入荆州的时候就干过,奇怪的是干出了这种事情的王士珍和刘表偏偏还名声很好,这就不能不说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了。

  掌握了说话的权利,掌握了发声的权利,就能将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

  反正林永昌是不会去袁世凯家里吃饭了,本来他还想去拜访袁慰亭的。听说了山东的“鸿门宴”之后,便庆幸幸好没去。

  出兵河南?袁世凯颇为意动。朝廷眼看着是不行了,以后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的谁也不知道,要是能趁机多占一些地盘,多控制一些兵马总是好的。要是将来刘坤一张之洞他们真的另立中央了,自己手中地盘越多越好。

  不过他觉得这件事情好坏难辨,有好处,也有坏处,袁世凯转头去问王士珍,“聘卿以为如何?”

  王士珍虽然不是湖南人,但也是淮军的嫡系,又才干出众,理所当然地就成了袁世凯的心腹。袁世凯麾下人才济济,其中最出众的有三人,被称作是“北洋三杰”,又被称作是“北洋龙虎狗”,其中的“北洋之龙”就是王士珍。

  他听出了杨士琦的未竟之言,实在是杨士琦说的太露骨了。但王士珍是个非常复杂的人,他对袁世凯挖朝廷墙角的事情乐见其成,却又对朝廷保持着一定的忠诚,实在是有既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嫌疑,问题是他婊子也当了,牌坊也竖了起来。

  “此时不是出兵河南的时候。”王士珍明确地表示反对,“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袁世凯很信任杨士琦,但是更信任王士珍。王士珍跟满人高层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杨士琦却还是李鸿章的代表。是的,虽然这两人现在都是袁世凯的部下,但是他们都是有跟脚的,不是曹锟那种卖布的小贩,也不像段芝贵需要给上官送钱送女人。

  杨士琦不想跟王士珍争论,换了一种说法,“即便现在不出兵河南,也要为将来剿匪做准备。纵观全国上下,除了我们北洋军,还有哪支军队能打?剿匪的事情迟早会落到我们头上。”

  “杏城说得对,但是该如何做准备呢?”袁世凯面带微笑,问道:“或许应该派一些人去林秃子的身边?”

  杨士琦说道:“用间是一方面,去拉拢他的部下也未尝不可。那些乱民不知君臣大义,只要诱之以利,必然能有收获!”

  袁世凯抚掌大笑,“杏城真乃当世陈平,奇计叠出,人所莫测。”

  其他人跟着称赞,杨士琦连称不敢,脸上却是挂满了得意的笑容,并不时去看坐在的对面的王士珍。王士珍面沉似水,等众人

  停下来之后,慢吞吞地说道:“洋人是不会看着义和团做大的,何必要我们出手?只管静观其变就是。”

  王士珍私下里曾经劝袁世凯去守卫京师,但被拒绝后就再也没提过那件事,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静观其变”。但是他说的也不无道理,洋人最是恼恨义和团,眼下是被京城迷花了眼睛,将领们想要立下不世之功,上上下下都想打进北京城后发财,暂时没空去管林永昌事情,但是等到拿下京城之后呢?还能容忍有这么大一股义和团势力就在京城边上吗?

  北洋军不需要自己动手,不费一枪一单,借着洋人的手就能灭了林秃子。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

  袁世凯闻言大笑,拍着王士珍的手臂,连声道:“聘卿,聘卿!”

  杨士琦见了,心中很是不满。明明是我先来的,我还是李中堂的特使,袁大人为什么却偏偏对王士珍高看一等?明明是我先来的!

  第八十二章 直扑天津

  北中国现在有义和团,林秃子,二鬼子,洋鬼子,官兵等各种势力,这些势力之间有合作,有斗争,也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处于什么立场,林大帅虽然号称是统治了200个县,但是很多地方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许多朝廷的忠臣带着几十个几百个人乃至于几千人都能横穿河南河北,一路跑到京城去。

  比如巡阅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带着麾下的数千兵马,从长江边上跑到了京城勤王。这位李大人是1830年生人,如今都已经70碎了,比魏光焘还要大好几岁。其他像李秉衡这样的大臣还有不少。

  张勋,岑春煊.......等等,都是自带干粮,或是跟洋鬼子打仗,或是想要去救驾。无论他们是为了忠君爱国,还是为了华夷之辩,亦或是想要立下救驾之功,借着这个机会往上爬,总之,还是有很多人忠于朝廷的,不是所有人都是袁世凯刘坤一。

  不过这些人能起到什么作用那就很难说了,八国联军不是义和团,华北大地上虽然只有4万八国联军,战斗力可是比几十万义和团更强。

  李秉衡这些人很多是从南边跑过来的,他们千里迢迢地过来勤王,令人佩服。那么,同在南方的那些督抚们在喊出了“东南互保”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动作?为什么他们就干看着义军攻城略地,也不派兵北上?打不过洋鬼子,难道还打不过泥腿子?

  的确是有人想要派兵去镇压北方的乱民,但是义和团不光是在河北山东闹出了动静,在南方也一样有义和团闹事。湖南有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等人造反,广州有孙文,胡汉民,陈炯明等人起义,此外,湖北,四川,福建,广西等地都有人起兵。

  我大清.......大金自从建立开始,就一直有人造反,几百年下来都已经成了美丽的风景线,现在北方打成了一锅粥,南方也不得安宁,到处都是起义和造反的人,督抚们有的派兵镇压,有的暗中资助,根本就顾不得去管北方的事情。

  林永昌对南方的事情不是太了解,他组建了情报局,但主要精力都放在北方,对南方是鞭长莫及。现在南放保持了诡异的平静,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在保定召开了军事会议后的第二天,林大帅就率兵向天津进发了。

  保定离天津不到四百里的距离,要不是洋人眼里只有京城,这里也应该是处于八国联军的打击范围。现在八国联军正在廊坊以西的地方跟甘军激战,林永昌就指挥军队去抄八国联军的后路。

  以前看动物世界的时候,他对非洲二哥与大哥很熟悉,鬣狗和野狗都是喜欢掏肛的。从身后发起袭击,不光是伤害大,而且危险性小。打仗也是一样,要是能从背后发起突袭,可要比正面进攻的效果更好。

  “这次进攻不要跟洋人硬碰硬,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消灭他们的小股部队!其次是要把铁路车拆了,一根铁轨,一根枕木都不要留下!”

  自称是“抗击洋人统一战线”主席的林永昌这样下命令,“只要运到保定,一根铁轨30个大洋!一根枕木1个大洋!”

  太原那边要用铁路将煤矿和钢铁厂等地方连接起来,正在发愁去哪里弄铁轨,汉阳钢铁厂找出来的铁轨大多不堪用,想要建造铁路还要从国外购买铁轨,这时候兵荒马乱的,去哪里买?还是将已有的铁路给扒了吧。

  林永昌为这个计划起名为“东路西调”,他早就计划好了,准备将天津周围的铁路来个“乾坤大挪移”,全都运到陕西区。还有各种机器,机床,以及熟练的工人,能运走的都运走,不能运走的也不进行破坏,先留着,等着下次再来运。

  除了天津附近的铁路,林永昌还看上了汉口那边的铁轨,不过那里是张之洞的地盘,要是拆了那边的铁轨,只怕张之洞会暴跳如雷。想了想,还是先等等

  ,等哪天跟湖北打起来了,再去扒铁路不迟。先用河北这边的铁路将就着。

  为了跟洋人打仗,林永昌从李大眼麾下调了一个甲种团回来,现在他手上就有了4个甲种团和7个乙种团,丙种团和之下的赤卫队,长枪队,大刀队什么的,也有一大堆,他给了王琦一个甲种团和一大堆的杂兵,让“河北大侠”去扒铁路,以及负责阻击敌人,自己亲自率领三个甲种团,三个骑兵团和一个炮兵团直扑天津。

  现在八国联军刚刚在杨村击败了李秉衡,正在趁胜进攻北京,主力都压在了前线,还有一部分在守卫各处火车站,天津留守的兵力不过四千多人,正是去打一家伙的好时候。

  林永昌也不是要占领天津,天津是占不住的,他看上的是港口里面堆积如山的枪械弹药。现在他手下有几十万兄弟,但是五个人才能有一把枪,大多还是猎枪,突火枪之类的,这太不合适了。就算不能个个都变成双枪李向阳,好歹也要人手一支枪才够啊!

  因为只带了精锐部队的缘故,林永昌这一路兵马进军速度飞快,步兵每天前进的速度达到了六十里。蒙古骑兵一人双马,更是早就深入到文安县,大成县一带,在探查敌情的同时,斩杀敌军的信使和哨骑,对战场形成了遮蔽。

  无线电报已经发明了好些年,但是在中国还是个稀罕玩意,除了一些大城市,比如说京城,太原,武昌这样的之外,其他地方是没有无限电报机的。

  蒙古铁骑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直到林永昌带兵冲到任丘城下的时候,城中的一百多名美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八国联军当然也有骑兵,而且装备要比蒙古骑兵更好,但是一来他们的注意力不在这边,二来林永昌又开了外挂。

  在占领太原后,林永昌拿个修了很多建筑,其中有【军事装备研究中心】,按照兔子建好后,就能选择一些特殊兵种。可供选择的兵种有很多,他想来想去,最后还是选了【蒙古铁骑】。

  【蒙古铁骑】:机动+10%,士气+10%,冲击+10%;

  第八十三章 生于马背之上

  为什么选【蒙古铁骑】?

  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够快,游击战的精髓就是要以快打慢.......好吧,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便宜。除了那些王爷们的儿子之外,其他的蒙古骑兵相当便宜,还不用给抚恤金,而且还好用,就跟雇佣兵一样。

  在内地招募的士兵除了要发军饷和抚恤金之外,要另外给他们分地,减免家中的赋税,总的来说一个甲种团的士兵跟一个【蒙古铁骑】的花费差不多,但是蒙古骑兵不需要额外准备很多枪械弹药,只需要装备一少部分就行。现在“统一战线”缺少的就是枪支弹药,之所以组建了许多的长枪队,大刀队,还不是因为没有武器装备?

  要是有机枪大炮,谁还用长枪大刀啊。

  特殊兵种是有数量限制的,【蒙古铁骑】数量上限是一万人。林永昌并没有一股脑地将麾下的蒙古人都划拉到【蒙古铁骑】里面去,只有能完全放心的人才会专门组建成骑兵团,使他们变成【蒙古铁骑】。

  然后这些人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明显地壮了一圈,力气变大了,跑的更快了,连他们的坐骑也膨胀了一圈,比平常吃的多了不少。好在蒙古马非常耐操,啃食草根树叶也能活下来,不然的话,后勤压力又要增加了。当然,就算蒙古马能够忍受恶劣的环境,也不能让它们一直吃草根,该喂精饲料的还得喂。

  林永昌手上有三个【蒙古铁骑】骑兵团,其中两个放了出去遮蔽战场,袭击敌人的运输队,还干些截杀信使,征集粮草之类的事情,剩下的一个他带在身边作为预备队,跟随步兵一起行动。

  留在身边的这个骑兵团的团长是孟恩*孛儿只斤,他是乌云琪琪格的二哥,本来也是要去庙里面当喇嘛的,但是小伙子不愿意。在林永昌去过部落里面后,小伙子就动了心思,后来带着安答和伙伴们就投奔了便宜妹夫,当上了骑兵团的团长。

  【将领:孟恩*孛儿只斤,火力1,冲击4,机动4,围城0】

  【特性:生于马背之上】

  【生于马背之上】:侧翼冲击+10%

  孟恩*孛儿只斤带着麾下的骑兵率先冲到了任丘城下,在夕阳的余晖中,他们从西边出现,就像是从太阳中冲出来的一般。城中的美国大兵正在寻欢作乐,城头上的几个哨兵也是喝的醉醺醺的,兼且蒙古骑兵是背对着太阳冲过来的,等到守军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蒙古铁骑已经冲进了城里面。

  一部分骑兵在街道上往来纵横,还有一部分人跳下了马背,用洋枪对那些美国鬼子射击。孟恩*孛儿只斤不一样,他控制着坐骑,沿着登城马道直接冲了上去。

  几个美军士兵胡乱地朝着下面开枪

  ,听到城墙上马蹄声响,急忙转过身来,就见到一骑风驰电掣地撞了过来,都是目瞪口呆。寒光闪烁,劲风急响,战马冲过去后,一个美国鬼子就裂成了两半,跟断裂的步枪一起在地上乱滚。

  孟恩觉得自己很好很强大,身体壮了一圈,力气大了一倍多,砍人就像是切菜一样。同样变强了的坐骑在城头上狂奔不止,他挥舞宝刀左劈右砍,将一个又一个敌人砍成碎片。刀刃砍入人体,发出沉闷的声响。

  “哈哈哈!”

  蒙古王子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愉悦的意味。“杀杀杀!杀光这些洋鬼子!”

  任丘城中只有一百多美军士兵,很快就被击溃,然后他们就被包圆了。美军用的温切斯特步枪射速还算是不错,但是他们的士兵太糟糕了,军官也是一样的糟糕,大部分军官和士兵根本就没来得及反应,就被砍倒在地。少数美国鬼子肝胆欲裂,跪在地上请降。

  那些蒙古人听不懂英语,但还是能看得懂跪地投降这个动作的。一些人杀的兴起,美军投降了也照杀不误,最后只有十几个美军士兵活了下来。

  林永昌的骑术进步了许多,已经能够在马背上开枪或是做出劈砍的动作,但是跟孟恩*孛儿只斤这样的还是不能比。他带着亲兵冲进任丘城后,从蒙古人的刀下救出了那些死剩种。

  孟恩浑身是血,像是个血葫芦似的,他呵呵呵地大笑着走过来,叫道:“大帅,理会这些洋鬼子干什么?都杀了不就完了?”

  跟着大帅打仗就是痛快,从河北杀进山西,现在又砍了洋鬼子,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刀锋切碎人体更快活了。就算是跟三个女人一起睡觉也比不上!

  林永昌看着鲜血淋漓的孟恩,皱了皱眉头,“说了不要冲在最前面了,你现在是个团长!受伤了没有?”

  孟恩咧开嘴,笑呵呵地说道:“没有,都是洋鬼子的血。他们的血也是红的,真奇怪!洋鬼子的血怎么也是红的?”

  不等林永昌回答,他又继续说道:“大帅,这几个人就交给我,我把他们的脑袋一个个地砍下来!”

  “都投降了还杀他们干什么?就算要杀,也要先审一审啊!”

  “洋鬼子又不是人!”

  “...........”,林永昌连连摇头,“只要他们没有犯下战争罪行和反人类罪,就应该保证他们之基本的人身权益。你听说过《日内瓦公约》没有?”

  孟恩*孛儿只斤当然是没听过的,那玩意在中国就没几个人知道。就算是签署了《日内瓦公约》的国家也没几个会认真执行,列强之间或许会做些表面工作,但是在中国可没有任何列强会约束军纪。

  在听说美国佬在任丘搞的屠杀之后,林永昌也很想将美国人给全部砍了,但是不能那么丛。就算要杀人,也要明正典刑。不是因为他赞同人权什么的,而是为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及收揽人心。

  “让城里面的人来指认,要是有人说出他们有不该死的理由,哪怕只有一个人说不该死,那就不杀。要是没有,就通通砍头!”

  林永昌并不是好好先生,杀不杀人只看有没有好处,那些美国佬怎么能随便杀呢?当然要派上用处才行。就像是那些土豪劣绅一样,为什么要公审他们?当然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拥护,为了证明政权的合法性。

  美军士兵需要公审,传教士梅子明就不需要公审了,当众处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