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242章

作者:风兮破地

  差了那么一点点不是不能用,海战不光是要看装备,也要看运气。要是运气好,挨上计时法重炮弹也只是皮肉伤,不会伤筋动骨。要是运气不好,一发入魂,直接就被带走了。

  可是联盟战列舰的数量远超意大利。墨索里尼派出去一艘战列舰,联盟就能派出两艘。因为美国陷入内战的缘故,联盟暂时不需要在太平洋方向上部署强大的海军力量,大可以将所有的主力舰都派到中东来。

  墨索里尼摸了摸他的大光头,不满地到:“难道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领袖生气起来,大部分人都是心中凛然,低下头去,不敢触了领袖的霉头,只有少数人能淡然处之。

  墨索里尼看到大臣和将领们的模样,忍不住又乱发了一通脾气,最后才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必须加强陆地上的进攻力度,在【人革联】派出志愿军之前,彻底打垮那些非洲人!”

  意大利在战前提出的“三个月速胜论”已经破产,但是战争已经打到了现在的程度,沉没成本太高,没办法停止下来,只能压上更多的筹码,期望在下一把中全部赢回来。

  新闻与宣传大臣齐亚诺,也就是墨索里尼的女婿,发表了新的意见,“可以与联盟接触,就埃塞俄比亚的战事进行谈判。”

  虽然说法西斯主义和林永昌主义是尖锐对立的两种政治理念,但也不是说不能进行合作。现在意大利和【人革联】并没有接壤,没有爆发直接冲突的可能。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尝试着接触呢?

  齐亚诺伯爵虽然是法西斯政党的重要成员,是墨索里尼的女婿,可是他并不怎么喜欢法西斯的那套做法。他清楚地了解意大利的实力,知道所谓的“复兴罗马”只是空中楼阁,要不是因为老齐亚诺伯爵是法西斯元老,他甚至未必会加入法西斯。

  墨索里尼没有儿子,偌大的基业没有继承人,因此对齐亚诺伯爵便格外地看中。据小道消息称,领袖有意培养齐亚诺伯爵,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任命其为法西斯的第二任领袖。

  见到是女婿站出来说话,墨索里尼的态度稍微好了一点,“怎么谈?让联盟退出埃塞俄比亚?还是让我们退出埃塞俄比亚?”

  “这要看外交部工作情况。”

  “外交部?哼!他们都辜负了我的期望!就跟我的将军们一样!他们自以为在学校里面学会了带兵打仗和法律条文,实际上,他们什么都不会,只是学会了用刀叉吃饭!”

  墨索里尼摩挲着自己的大光头,忽然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齐亚诺,你来兼任外交大臣,负责和联盟的谈判!”

  第八百八十章 取之尽锱铢

  陈天华同志成为【人类革新联盟】主席后,做了很多事情,包括整风运动,阅兵仪式,军事演习等,还将中央干部的退休年限从65岁提高到了70岁。

  这倒不是为了省下一些退休金,而是有很多中央干部远离了第一线的工作,身体很是硬朗,在65岁的时候还有继续工作的能力,那就让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好了。

  【人革联】人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6岁,这是包括了因为疾病、事故和天灾人祸等各种因素而夭折的人群,平均之后的寿命。即便是在农村,也有了很多年纪超过80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整中央领导干部的退休年龄,是一件合情又合理的事情。只是,这种事情似乎不应该由陈天华来做,他之前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刚正不阿”,怎么会做这种明显是在讨好老同志的事情了?

  陈天华没有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需要向别人解释,他如今是【人隔革新联盟】的主席,只需要说服中央常委就够了。

  意大利政府想要跟联盟就埃塞俄比亚的事情进行谈判,陈天华便派出了外交官陈箓带着使团前往罗马。谈判这种事情,不一定会成功,即便没有谈出结果,也未必就是一无所获。

  意大利和联盟的民间联系一直没有断过,当年意大利爆发了地震之后,联盟出了很大的力气帮助意大利人救灾。自那之后,意大利和联盟的民间联系就非常紧密,有不

  少意大利人接受了从联盟传过去的【林永昌主义】,不过现在法西斯势大,那些人暂时只能雌伏。

  也有一些人是因为想要和联盟做生意,所以成了所谓了亲联盟派。

  意大利和联盟的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联盟方面指责意大利军队使用毒气弹,意大利则是认为联盟侵犯了意大利的势力范围。

  在每次的谈判会议上,双方代表都是剑拔弩张,火药味浓厚。不过等到谈判结束后,两边的外交官和武官们就变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出入酒会。

  法西斯政权和工团主义政权一样,都是对内压缩生活消费品,将大部分的资源都投入到了军事和跟军事有关的项目上。意大利人的生活水平还算是不错,但是称得上富裕的人很少。面对陈箓送出的各种名贵手表、小汽车、貂皮大衣、彩电和电冰箱等礼品,法西斯党徒们很快就丢掉了节操,跟联盟的外交人员称兄道弟起来。

  在酒会和各种私下的聚会中,意大利外交官透露出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像是非洲军的后勤已经快要支持不住,新式航母正在那不勒斯造船厂中铺设龙骨等事情都给透露了出来。

  法西斯政权对人民的监控很严密,但是自身却是漏洞百出。不过这也并不是法西斯一家的事情,很多其他的政党也都有这样的毛病。

  意大利法西斯政府要求人民讲奉献,为“复兴罗马”的伟大事业节衣缩食,法西斯内部的党徒却是穷奢极欲,当真是应了“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这句话。

  法西斯党徒里面,越是高层的,就越是容易被腐化,出卖起国家机密和利益来无所顾忌。反倒是黑衫军里面那些普通士兵,有着非常强烈的爱国热忱。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山区中,意大利山地步兵作战非常英勇。

  阿部规秀被称作是“山地战专家”,指挥着埃塞俄比亚的新军跟意大利山地步兵交战,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双方的伤亡都很大。

  陈箓率领的外交使团在罗马获取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最大的收获则是跟意大利的外交大臣齐亚诺搭上了线。加莱阿佐*齐亚诺伯爵是墨索里尼的女婿,却并不认同法西斯的理念,他认为以意大利的实力是没办法参与世界争霸的,最好的做法是在军事上以防御为主,能保持中立地位就行,就像是世界大战中的荷兰一样。

  在私下的接触中,陈箓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齐亚诺伯爵对对意大利现有政策的不满,他也没有多问,能够保持住这条线索就行了,一切都要慢慢来。

  如今的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可谓是一手遮天,即便是齐亚诺伯爵这样的大人物,也没办法做出别的事情。

  谈判归谈判,打仗归打仗。联盟的外交官在罗马跟意大利人谈判,东非战场上,意大利军队和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战争还在继续。

  前线的战斗非常惨烈,为了补充前线的伤亡,联盟的军事顾问团再次缩短了新兵的训练周期,将训练时间从三个月减少到了两个月,又从两个月减少到了一个月。那些部落兵连统一军装都做不到,匆忙地学会了射击、投弹、拼刺刀和保养枪械后,就被派往了南北两个战场。

  永田铁山认为这是在让士兵去送死,一个月的时间能练出什么东西来?那不是军队,只是拿着步枪的武装平民。

  他倒不是为埃塞俄比亚人鸣不平,只是担心还没有完成训练的新兵消耗得太快。前线伤亡太大,后方就就没有训练新兵的时间,就会一再地压缩新兵的训练时间,这样岂不是变成了一个负反馈的循环?

  但是海尔*塞拉西皇帝却对联盟军事顾问团的工作很满意,认为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

  只训练一个月又怎么了?只要会开枪就行。在北方前线的阵地战中,不需要多么精锐的士兵,有先进的武器(莫辛纳甘步枪),敢打敢杀(敢于和意大利士兵拼刺刀),那就是好士兵。

  就是靠着十多万只训练了一个月的新兵,埃塞俄比亚人在南北两条战线上都挡住了敌军的进攻。虽然埃塞俄比亚军队的伤亡依旧比敌人高,但是已经从之前的一比四、一比五的伤亡降低到了一比二左右。,在某些易守难攻的阵地上,双方的伤亡比到了一比一,甚至于意大利军队伤亡更多的地步。

  这其中有军事训练的原因,也有联盟运来了大量武器装备的原因,还有志愿军空军奋战的因素。自从联盟的战斗机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的天空之后,意大利空军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第八百八十一章 震惊

  意大利在与【人革联】的谈判中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只能叫上了德国,想要以此来给【人革联】以更多压力,逼迫联盟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做出让步。

  但是效果并不大,德国是参与到了谈判中,但是德国政府现在的主要精力放在北美的战事上,没办法对联盟做出威

  胁,又拿不出多少利益进行交换,对埃塞俄比亚的事情是爱莫能助。

  美国要比埃塞俄比亚重要得多,如果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能在美国内战中取胜,则德国所在阵营的实力将会被极大地增强。反之,若是北方的美利坚公社取胜,工团的力量将会膨胀到世界第一的程度。

  麦克阿瑟的军政府在南北两线的夹击之下,接连丢失了不少领土,已经露出了疲态。美利坚太平洋国停止了对军政府的进攻,暗中给军政府提供了一些援助。工团和法西斯党都太凶猛了,美利坚太平洋国担心军政府完蛋后,下一个就轮到他们自己。

  德国政府向北美派出了大量的援军,并且运了许多飞机坦克和大炮过去,这时候想的是要拖住联盟。因为【人革联】和麦克阿瑟军政府之间的军火贸易,休伊*朗的法西斯军队伤亡惨重。

  要是联盟能在埃塞俄比亚多花一些力气,或许北美的战况能有一些起色。

  出于这样的考虑,德国的外交官私下与【人革联】的外交人员接触,隐晦地透露出了愿意用德国不干涉埃塞俄比亚战争作为条件,换取【人革联】不再支持麦克阿瑟的军政府。

  联盟方面接受了德国人的提议,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面,联盟已经快要把美国军政府给榨干了。麦克阿瑟手中的黄金消耗得七七八八,联盟打算再卖给麦克阿斯一大笔军火,钱货两清之后,就不再理会军政府,任由美国人自己打生打死好了。

  内战之前,美国有1.2亿人口,2400万辆汽车,虽然是内战,但是战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跟世界大战相差无几。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国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跟美国差不多罢了。

  而且美国离联盟太远了,想要干涉美国的内战,需要消耗太多的力量。除非是像德国和意大利那样,强行压缩生活消费品,将大部分的资源都拿来生产武器装备;或者是学工团,实行配给制,不管买什么都要票据,粮票、油票、电视票等等,那样联盟才能跨过一万多公里的距离,去决定美国内战的走向。

  考虑到巴拿马政府不允许【人革联】战舰通过运河的事实,中国和麦克阿瑟军政府之间的距离超过了15000公里。

  跨越这么遥远的距离去打仗,后勤保障真的是能要人命。当然,要是联盟政府咬咬牙,是能够将几十万大军运往北美的。可是美国内战的规模太大了,现在已经有了上千万军队,几十万人在美国的内战中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联盟和德国政府在私下里达成了协议,意大利人的利益被出卖了。虽然意大利也是列强,却是列强中最弱的存在,所以德国能毫不犹豫地牺牲意大利。

  发现德国和联盟暗中勾结,谈判宣告失败后,意大利的外交官拂袖而去,表现得非常愤怒。当然,在私底下,那些法西斯匪徒又收到了许多奢侈品和现金。

  墨索里尼这一次没有愤怒地发表讲话,反而是大度地对德国的做法表示了谅解。不谅解又能怎么样呢?现在是意大利更需要德国。工团和【人革联】都不会接纳法西斯政权领导的意大利政府。

  既然德国不会介入埃塞俄比亚的战事,那么意大利军队在非洲的失败就已经成了定局。很多人都这么想,包括远在莫斯科与长安的【人革联】高层。

  在埃塞俄比亚的北线战场上,埃军在消耗了意军的弹药和兵力后,逐步后撤,将意大利人引入了包围圈。此时,埃军方面穆卢吉塔抓住机会,以正面部队牵制的同时,令塞朱姆公爵和卡萨公爵的两个军团则负责攻击泰姆比恩。作为配合,南线的伊米鲁公爵也亲率率1个军团越过塔卡泽河收复锡莱并威胁意军侧翼。

  至1935年11月,埃军解放北部亚比亚迪城,并将意大利北线主力部队给包围了起来,眼看着意军就要重演先辈20世纪阿杜瓦的惨败。

  在这次反击作战中,“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少将率领一个山地步兵师打垮了意大利人的山地步兵,夺取了四处碍口,成功地将口袋给扎了起来。

  然而,战争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料。在联盟的军事顾问团和埃塞俄比亚军队都将注意力放在北线的时候,南线战场上却是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

  11月15日,南路意军以坦克飞机开道,于多洛方向展开进攻,埃军统帅部此时注意力都在北部战场,几乎瞬间就被意大利将领格拉齐亚尼撕开口子并突入纵深达数百公里,5日后,意军占领博拉纳首府奈吉里并向埃国重镇锡莱进发。

  鲁道夫*格拉齐亚尼于1882年出生,1908年开始在殖民军中服役,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7年起,在驻利比亚的意大利军任职。1930年晋升为少将,1932年晋升为中将。

  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尽管因为后来与英军的作战中

  格拉齐亚尼被打得凄惨而被讥讽为废材将领,但他却还是意军中少有的装甲先驱,甚至相比后来鼎鼎大名的古德里安来说,格拉齐亚尼都要更早从事装甲战的研究。

  在南线发起进攻之前,鲁道夫*格拉齐亚尼将手下的部队编成四支机动部队,即马雷蒂集群,贝尔贡佐利集群,阿贡斯蒂尼集群和弗鲁斯基集群。前两者以装甲部队为主,另外两队以步兵为主,宛如德军中的装甲师与装甲掷弹师。

  虽然意大利军队的飞机和坦克都算不上太好。鲁道夫*格拉齐亚尼还是打出了闪电战的效果,彻底地击溃了埃军在南线的防御,震动了整个埃塞俄比亚,也令长安感到了惊讶。

  第八百八十二章 以彼之道

  “没想到意大利也有擅长装甲作战的将领!”

  “是啊,意大利军队毕竟不是鱼腩。”

  “法西斯理论对军队的战斗力是有一定加成作用的.........你踩我脚干什么?这是就事论事。我觉得应该调高对德军的战斗力评估。”

  孙传芳和军事顾问团的将领们对意大利军队的评价很低,认为那是一支世界大战时代的军队,但是意军偏偏就打出了“闪电战”,这让很多人的脸上都火辣辣的。

  “现在的问题不是更正对意军的评价,而是要找出应对的办法!”

  格拉齐尼亚的进攻太过凶猛,埃塞俄比亚在南线的防御已经完全崩溃,损失了大量的部队不说,后勤中心和沿途的补给仓库也都落到了意大利人的手里,这增强了南线意大利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需要往锡莱派出更多的军队,不然那里守不住!”

  从格拉齐尼亚西打穿南部战线开始,海尔*塞拉西皇帝就紧急会见了孙传芳中将,将正在训练中的新兵,还有他自己的卫队都给派往了锡莱,但是这些兵力加起来也只有三万多人,缺少重型装备,挡不住近十万万士气如虹的意军。

  海尔*塞拉西皇帝陛下将中央军和训练出来的“精锐”都派往了北线,想要在北线打一场声势浩大的歼灭战,一举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势。北线取得了大捷,但是南线却崩溃了。

  事发突然,皇帝陛下只能将正在训练的新兵和皇帝卫队都派往了南线。不少大臣建议从北线抽调兵力到南线防守,但是被海尔*塞拉西皇帝拒绝了。

  这位皇帝陛下在战前瞻前顾后,这个时候却是非常的有决断,他认为北线的歼灭战更重要,不能从北线抽调一兵一卒。至于南线,海尔*塞拉西皇帝打算亲自前往锡莱。作为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要是出现在第一线,埃军必然士气大振。

  但是这依旧不够,孙传芳提出了建议,“可以将联盟在各地的保安部队都调往南线,还可以邀请人民军以志愿军的名义过来参战。”

  联盟的中亚军区在也门及其附近的地区中有一个师的驻军,还有一个团的海军陆战队,要是能将那些部队都调过来,能极大地增强南线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战斗力。

  “另外,”孙传芳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我建议在北线使用特种炮弹,尽快地结束战斗。”

  意大利在推进的时候,经常使用毒气弹。迫使埃塞俄比亚军队离开坚固的阵地,并且造成了埃军的重大伤亡。联盟在和意大利的谈判中,希望能和德国、意大利一起签订禁止使用毒气弹的条约,德国政府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因为联盟的化工产业比德国更发达,技术更先进,产能也更强。

  要是大家互相扔毒气弹,德国可不够联盟霍霍的。【人革联】在白俄罗斯境内部署了几百架四发重型轰炸机,可以一次性地投放上百吨沙林、芥子气之类的毒气,能给德国造成极大的杀伤。

  如果德国对联盟空投毒气弹,最多也就是把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罗斯境内的给熏一遍。按照德国总参的看法,联盟中央巴不得波兰人和立陶宛人之类的死光了才好。

  德国很痛快的和联盟签订了不适用毒气弹的条约,但是意大利拒绝了。在进攻埃塞俄比亚的战斗中,毒气弹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墨索里尼不会放弃这种武器。

  既然这样,那么也就同样使用毒气弹对付意大利人好了。

  北线被围困起来的意大利军队盘踞成一团,挖掘了战壕,精心构筑了机枪和炮兵阵地,让埃军非常头疼。进攻坚固阵地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埃军的技战术水平不高,还缺乏重炮,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高昂的士气。

  可是士气并不是万能的,在机枪面前,高昂的士气只会给埃军带来更多的伤亡。

  原本埃军是打算用围困的方法,慢慢地消耗意大利军队的粮食的弹药,然后再发起进攻的,就像是四十年前那样。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少说也要三四个月,时间长点的话说不定就要半年以上了。

  可是埃军在南方的防线崩溃了,北线的埃塞俄比亚军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用饥饿打败敌人,只能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

  海尔*塞拉西皇帝对使用毒气弹没有任何的心理夜袭群:陆玖④⑨,三⑥①叁五负担,意大利人能用,埃塞俄比亚人就不能用?没有这个道理。

  他所关心的是毒气弹的效果。配发了防毒面具,进行了针对性的性训练,以及特殊的防备措施之后,意大利军队使用的毒气弹再也不能大规模的杀伤埃军了。

  最开始的时候,意大利人一通炮击,加上随后的趁乱进攻,歼灭了埃军两千多人。等到埃塞俄比亚人有了房背后,意大利的毒气弹一次最多就能毒死十几个几十个人。

  那些毒气弹都是千里迢迢从意大利运过来的,运输的过程中还要非常小心。然后几百发炮弹下去,就毒死十几个几十个人,性价比太低了。

  如果意大利军队也有防备,埃军的毒气弹攻势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陛下,意军并没有配备防毒面具,也没有应对特种弹药攻击的准备。”

  孙传芳认为毒气弹会发挥非常好的作用。意大利军队猬集成一团,还出于山谷的底部,正是使用毒气弹的最好时机。不需要将三万意大利军队都给堵死,只要打击他们的士气,摧毁他们的组织度就行。

  海尔*塞拉西对此很满意,若是在北线打一个大的歼灭战,埃塞俄比亚现在面临的危险局势必然能有很大的改善。

  “我已经传令给穆卢吉塔,让他在打仗方面多听听岗村将军的意见。”

  海尔*塞拉西说道:“援助和训练这些事情就交给孙将军你了,我会亲自带人前往锡莱,阻挡意大利人的进攻。”

  “陛下,我认为您还是坐镇首都,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孙传芳知道海尔*塞拉西皇帝亲临前线会让埃军士气大振,但是万一呢?若是皇帝陛下在前线阵亡了,南线的局势将会彻底的崩坏吧。

  第八百八十三章 还施彼身

  孙传芳并不希望海尔*塞拉西皇帝去前线指挥作战,但是这位非洲的皇帝却是并不在乎个人的安危,“若是祖神庇佑,我必将毫发无伤,并且夺取辉煌的胜利。这样,我们就又能再有几十年的发展时间。”

  “若是祖神不在眷顾.........”,海尔*塞拉西皇帝停顿了一下,“那就让我死在锡莱吧!”

  海尔*塞拉西是个非洲人,不过他的皮肤并不像其他非洲人那样黝黑,而是稍微白皙了那么一点点。不管他长什么样子,就冲他这份胆识,就值得让人敬佩。

  意大利有擅长装甲作战的将领,埃塞俄比亚也有无数的勇士豪杰。这些国家的实力远不能跟联盟相比,却也未可小觑!

  孙传芳不能阻止海尔*塞拉西皇帝去锡莱前线,于是便送上祝福,“陛下此去,必能旗开得胜!”

  海尔*塞拉西皇帝闻言大笑起来。虽然他是个非洲人,却也显得豪气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