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俄军冲进去,俄军又退了出来,除了让双方的伤亡变得更大之外,所有的一切都跟之前一样,只不过这次多深入了那么一点。
当看到敌人丢下了尸体和伤员,狼狈逃窜的时候,王琦就知道,敌人的炮击马上又要来了,于是高呼道:“都进防炮洞!留两个在外面放哨!”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元帅早已经用完了早餐,正在跟将领们一起观看战斗。当看到俄军打得敌人抱头鼠窜的时候,有几个将军欢呼起来,“我们又赢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还有人提议可以出动骑兵了。八国联军在华北抢了许多的牛马牲口,即便是铁路被扒了也能依靠牲畜进行运输,但是他们并没有多少的骑兵。之前在北京城的时候,听说周围出现了数万鞑靼骑兵,瓦德西还有些担心,倒不是怕打不赢,而是担心自己的战利品会不会丢失。
瓦德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忽然有人惊呼起来,“天哪!”
又是那个英国记者?瓦德西不用看就知道是莫理循才这么没礼貌。但是等他再次举起望远镜看向战场的时候,才发现一群俄军士兵
正在撒丫子狂奔。
玛德,这也太坑了吧?说好的“欧洲宪兵”呢?说好的“压路机”呢?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对俄国人是有很多意见的,德国的容克们很是讨厌俄国的便宜粮食,作为容克贵族的一员,瓦德西元帅跟其他容克一样,也是讨厌俄国佬,但是他没想到俄军居然这么拉胯。昨天还可以说是天快黑了,炮火准备不足。那今天呢?俄军的表现简直是丢了帝国主义大家庭的脸!
要是换成同等数量的德军来进攻,昨天傍晚就拿下了!
“报告!”
卫兵进来后将最新的情报送到元帅手中,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接过来看了一眼,立刻趴到地图上寻找位置去了。
“元帅大人,出什么事了?”
“威廉少尉在南边三十里处发现了大规模敌军,人数.......最少有三万人以上!”
第一百一十一章 包围
如果是三万使用大刀长矛的义和团,那么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在重机枪和速射炮出现后,火力是逐渐压过了人力的。但如果是同样装备了洋枪洋炮呢?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不希望出现那样的情况,其他人也是。
“让帅克多派些骑兵和猎兵出去,好好地侦查,我要更详细的情报!”
“是!”
俄国人垮下来了,接下来就轮到英国人上前进攻。英军表现出了比俄国人更好的纪律性和纪律,他们使用的武器更加精良,射击命中率也更高。龙虾兵的队形变换如行云流水,不像是俄国人总是有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但是这些东西在机枪和速射炮面前都没有什么用处,龙虾兵出场很漂亮,表现也没比灰色牲口好到哪里去。现在的机枪还太重,很难跟随步兵一起前进。对于齐步走向战场的英军士兵来说,他们唯一的依靠就是手中的步枪。边上有着很多同伴,这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安慰。
几发炮弹落在了英军队列中,炸翻了一些人,但是伤亡并不大。法军的“75小姐”,德国的克虏伯,还有其他国家的火炮一起朝着对面的目标开火,以提供火力支援。至于能打中什么,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英军士兵训练有素,排枪打的又快又准,他们手中的李恩菲尔德是当今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步枪。然而义军有战壕的加成,还有机枪和速射炮提供火力支援。在对射过程中,英军士兵一排排地被打倒。义军士兵躲在战壕里面,他们只能看见听到同伴不断倒下,却看不到敌人的伤亡。
只能挨打却不能还手是非常打击士气的,在伤亡了数百人后,英军就没办法打出排枪了。虽然他们依旧在一边开枪一边前进,可是谁都能看的出来,英军已经慌乱了。
又对射了一会,终于有军官下达了“冲锋”的命令。在煎熬中已经麻木的士兵们形成了条件反射,呐喊着就向前发起了冲锋。一大群龙虾兵发疯似的向前狂奔,然后被迎面而来的子弹,炮弹撕成了碎片。
一波龙虾兵被消灭了,又有另一波扑上去。
八月末的天气不算凉爽也不算炎热,昨天战死的俄军士兵已经变了颜色,战壕前两百米范围内有了腐烂的气味。无数受伤的英军士兵惨叫着倒在地上,鲜血从破碎的身体中汩汩流出,使空气中的猩甜和铁锈的味道变得更浓郁了一些。
终于,英军在付出惨重伤亡后,杀到了堑壕里面,进入到了白刃战的阶段。
金属碰撞声,刺刀捅入人体的沉闷声,士兵们受伤后的惨叫声.......时间仿佛像是面团那样拉长了,徐无忌感觉世界变得光怪陆离起来,早就打光了枪里的六颗子弹,军刀也不知道扔什么地方去了,现在手中抓着一杆步枪,正在做着熟悉的动作。
嗡嗡嗡嗡......昂昂昂昂昂.........咕噜噜噜..........徐无忌头昏脑涨地跑来跑去,将一个个敌人打翻在地,直到忽然有熟悉又陌生的欢呼声响起,他才从那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清醒过来。
“营长,我们赢了!”
“英国佬也不过如此!”
“林大帅万岁!”
“校长万岁!”
徐无忌觉得胸口和喉咙里面火辣辣的痛,想要跟着一起欢呼,但是嗓子疼的厉害;想要雀跃,却发现手足酸软,连手中的步枪都握不住了,摔向地面。
“啪!”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手中的玻璃杯掉落地面,鲜红的酒水洒了一地。他不是因为英军的撤退而愤怒,而是因为听到了另外一个噩耗。
“沙河村方向发现了大量的拳匪,数量有好几万!”
军官们骚动起来,沙河村在西边,之前南边就有几万敌军,现在西边也来了,再加上东边那些喜欢钻到地里的中国人,就只有北面没有敌人了?
莫理循老早就觉得不对劲,现在得到的消息
心中的慌乱更甚,他拉住一名英军军官,“我们会没事的,对吧?”
“要是北面没有出现敌人.........”
“报告!北面发现大规模敌军!”
莫理循的脑子“嗡”的一下就懵了,就算他不懂军事,也知道情况不妙。前后左右都有夜袭群:六玖肆九,③六①③五敌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这......这不就是被包围了吗?
“怎么有这么多敌人?”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元帅“霍”地站了起来,失态地喊道:“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其他的军官更是像炸了锅一样,一名军官上前抓住卫兵的衣领,“你是在说谎!”
卫兵说话结巴起来,辩解道:“不....我不是.......我没有.........”
他的声音被淹没在争吵里面,听说被包围了之后,许多人都慌了。精锐部队被野蛮土著打败的事情可不少见。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前两年,两万多龙虾兵就几乎全军覆没在阿富汗了。
那种文明世界的惨剧该不会要在中国再来一次吧?
虽然八国联军现在的兵力比那次英军的兵力多,可是中国人也比阿富汗人更多啊!
刚刚才攻破了远东老大帝国的首都,获得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宝,本来应该高高兴兴地回老家享受美好的人生,怎么突然就被野蛮人给包围了?
“进攻!我们要用更猛烈的攻击打开前进的道路!”
一个奥匈帝国的军官用法语高声叫道:“看在上帝的份上,在他们围上来之前!”
“去天津也没用,那里已经沦陷了!”
“什么?居然有这种事?”
“什么?你居然不知道?”
“安静!都安静!”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用一个老人所能达到的最大音量喊道:“都安静!”
嗡嗡嗡的议论声渐渐地平息下来了,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地望着总司令。对于德国这样没有派出多少兵力,却拿走了总司令的行为,很多人是不服气的。英军和俄军就很不满,但是没办法,谁让德国陆军是当今世界上的“最强陆军”呢?
也有不少人在私底下嘲笑瓦德西根本就会打仗,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所有人也只能把希望放在了这个老人身上。
第一百一十二章 前后夹击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知道这时候该让大家安静下来,但是接下来该怎么办?他其实并不知道。他虽然是容克贵族,在军中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的带过兵,到中国来是他第一次获得军事统帅权,在他到达天津之前,最困难的仗就已经打完了。
天津城破,聂士成战死,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来了之后什么都不用干,只要平A过去就行了,我上我也行啊!
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远东被十倍的野蛮人包围,瓦德西就更是没有想到。现在该怎么办?按照他在军校上学到的那些知识,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扔掉队伍里面的那些“累赘”,轻装上阵,从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冲出去。
可是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绝不愿意这么做,就算他愿意扔掉无可计数的财宝,军官和士兵们也不会愿意的。
他停顿的时间太长了,人群中又有了骚动的迹象,瓦德西只能开口说道:“我们需要进攻!”
当然是进攻了,德国军人最擅长的就是进攻。问题是,往哪个方向进攻?
瓦德西觉得自己仿佛是回到了上军校的时候,面对教官的问题却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我毕竟不是俾斯麦,他这样想,欲待放弃的时候,忽然灵光一闪,脱口道:“我们可以去山东!”
像是打开了一个关窍,瓦德西脑海中的四路越来越清晰,他胸有成竹地道:“我们向南进攻,袁世凯就在山东,只要他一发起进攻,事情就会好起来的。”
“去山东?”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这是个好主意。”
山东巡抚袁世凯已经镇压了几十万太平军,被所有在华的西方人交口称赞,说他是一个好人。瓦德西在情急之下就想起了“好人”袁世凯,认为还是要用中国人来对付中国人。现在四面八方都是敌军,实在是让他心生畏惧。
其他人都说这是一个好办法,只有莫理循对此表示怀疑,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听着。就算他有好办法,也没人会信他的,他又不是军官,
瓦德西的面色红润,大声道:“把所有的骑兵集中起来,等我们击溃了南边的敌人,他们就一路冲出去。去山东找袁世凯大人,让他来对付中国人。”
“那我们怎么办?”
“当然是就地防守!我昨天就发现了,敌人就是依靠了堑壕才那么难对付。敌军能用,我们也能用!让士兵们都去
挖沟,要是敌人来进攻,就让士兵们站在壕沟里面射击。”
莫理循恍然大悟,觉得瓦德西元帅不愧是德国陆军元帅,一眼就看到了事情的本质。
将军们也纷纷地出主意,“铁锹不够?那就用刺刀挖!”
“把马车都放在中心!”
“敌军好像不止一条堑壕。”
“那就挖两条!”
也不是没人保持异议,“说不定其他三面的敌人都很弱,我们可以先打打看。”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同意了先打打看的建议。为了迷惑敌人,瓦德西派出1000英军和1000法军向西边发起试探性进攻。战斗一开始还算是比较顺利,在击溃了几股拳匪后,联军遇到了跟在东边一样的情况。
大地上有好几道深深的沟壑,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法军和英军对那些沟壑有点畏惧,虽然看起来不像是东边那么多,但是.......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大地开始震颤,大群的蒙古骑兵从背后杀了过来。
上万只马蹄敲击地面,三千【蒙古铁骑】如同狂风和一般掠过大地,对联军发起了冲锋。与此同时,壕沟和村庄里面也冒出了密密麻麻的人,并且也发起了进攻。
联军惊愕地发现他们已经落到了被两面夹击的境地,不少士兵顿时就慌乱了起来。
“稳住,稳住!”
“列队!”
“开火!”
受到了被突袭的影响,联军的排枪稀稀疏疏的,只是击中了几十名骑兵和战马。紧接着,骑兵就冲到了队列里面,砍翻了不少英军和法军。双方绞杀在一起,场面十分混乱,等到北路的义军加入进来后,战场变得更加混乱了。
带领骑兵及时赶到的自然是林永昌。战场对他来说是单向透明的,联军分出一部分兵力向北进发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了。刚开始还以为八国联军是想绕过战壕的正面,从右翼——也就是八国联军的左翼——发起突击。
后来却发现两千联军一直向北,虽然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居然会跟联军的本部拉开了十几里的距离,但是机会既然已经出现了,那就不应该放过。于是亲自带领三千【蒙古铁骑】袭击敌人的后背。从敌人的反应来看,他们应该是根本就没想到这一茬。
战场上刀剑无眼,林大帅现在还没有强到能抵抗子弹的地步,要是被一发流弹打死,那就太不值当了。所以林永昌离战场中心远远的,让麾下的蒙古骑兵去杀人就好了。
即便是陷入到了肉搏战之中,英军和法军依然表现出了相当强劲的实力。还有一些军官在混战中试图聚拢士兵,相较之下,无论是义军还是蒙古骑兵的组织度都不如人家,在陷入混战后就各自为战了。
战况一度陷入焦灼,双方的交换比1.1:0.9上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差不多打了个平手。但是随着战斗的持续,联军兵力不足的后果就显现出来了。交换比讯速地从1.1:0.9飙升至3:1,然后是4:1,联军的士气也讯速地崩溃了。
一个人开始逃跑,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然后所有的人都失去了理智,向着来时的方向狂奔,上一刻还在跟敌人殊死搏杀的勇士在下一刻就变成了只知道逃命的懦夫。但是步兵又怎么跑得过骑兵?
蒙古铁骑从后面追上去,将这些穿的花花绿绿的敌人砍倒,或是用套马索给套住。在林大人那里一个活洋鬼子值得两块大洋呢,死了就只值一个大洋了。
PS:
英军——【士气:10.40;训练度:115%;职业度:65%;陆军传统:72%;战术:4.3】
法军——【士气:10.12;训练度:110%;职业度:44%;陆军传统:55%;战术:4.3】
殖民地军队各项数据有所削弱。
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面进攻
敌人的援军来的很快,林永昌见好就收,将骑兵撤了回来。最终,八国联军试探用的小部队只剩了不到400人逃了回去。看着远处缓缓退去的八国联军,林永昌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骑兵的冲击力是很强,对付陷入混乱的步兵很好用。但也就是冲击的那一波很厉害,若是陷入混战的话,战斗力就会被极大的削弱。战马毕竟不是坦克,被子弹击中同样会流血,会受伤,会死亡。片刻前的战斗中,【蒙古铁骑】在冲锋的时候就损失了五十多人,混战中又伤亡了将近一百人,这还是在发动了突袭和有步兵帮忙的时候。
要是现在一头撞上去,是有可能收获更大的战果,但是骑兵的损失也会非常大。不到非常时刻,他才不会那么做,骑兵只能用在关键的时候。而且他手中骑兵的数量也不是太多,要是有一万【蒙古铁骑】在手........恩,多半还是会采“防守反击”的战术,八国联军也不
是没有骑兵,但肯定会比现在激进的多,选择也会更多一些。
看到狼狈逃窜回来的残兵败将,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面色木然,其他将领和军官们则是露出了震惊的神情。出去2000人,就回来了这么点?在发现己方部队隐隐被包围之后,很多人就有些恐慌,现在恐慌被放大了十倍。
“天啊!”
“上帝宽恕我们!”
“应该按瓦德西元帅的计划去做的,盲目出击只是白白折损了我们本就不多的兵力。”
之前提议的那人心道:明明是派出的兵力太少。可是现在群情激奋,他也只能低头保持沉默。既然试探性的进攻失败了,那么就按照元帅计划去做准备吧。
这时候太阳已经快要落到地平线下面去了,按理说不是打仗的好时候,派骑兵突围的计划应该明天再执行,不过阿尔弗雷德等人担心明天中国人会挖出更多的堑壕,一致赞同现在就出发。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