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兮破地
海最主要的任务还不是买枪炮,而是购买粮食。
英法等国在东南亚和南海那边有着广阔的殖民地,能运来不少的粮食。美国也是出口粮食的大国,越过浩瀚的太平洋云粮食过来赚不到超额的利润,但多少还是能赚些钱。现在的美国想要市场都快想疯了,也不管是不是会资敌,只要给钱他们就卖。
英法等国还讲究吃相,约定好了不向中国卖大口径的火炮,美国人却是没有这样的默契,只不过他们的要价太高了,仗着其他国家都不肯卖大口径火炮,非得要赚十倍的利润,这尼玛就离谱。
林永昌是缴获了一大笔钱财,但那些钱都是有用处的,不可能为了几十上百们大炮就把钱花光。最后还是只买了一些机械和老旧的步枪,剩下的就都是粮食了。
阎锡山在上海除了买买买卖卖卖之外,还大肆炒作橡胶股票,橡胶股票和期货的价格已经疯涨三个多月了,现在还在继续往上涨。阎百川在各个公开场合鼓吹橡胶的广泛应用和美好未来。
他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橡胶的性能和用途:…橡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耐磨耐压耐高温材料;说橡胶不但绝缘,还十分的柔软;说橡胶不但适合做轮胎,还适合做传送带、电线外皮、绝缘手套、小孩玩具…;说未来的世界是橡胶的世界;说在未来世界里,橡胶会被应用于方方面面…;说现在只有美国在大量生产汽车,只有美国在大量采购橡胶;说以后汽车会遍布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国家都会大量采购橡胶…;说在未来的30年内,橡胶生意将长盛不衰…;说现在人们看到的橡胶生意,只是这场“橡胶大生意”的冰山一角。
在演说的时候,阎锡山激情澎湃,大叫着“生态化反”,说是要“带着大家一起为梦想窒息”,这些话一听就知道是林永昌教的,但是阎锡山认为林大帅说的话很有道理。汽车肯定会越来越多,橡胶生意肯定是会长盛不衰,别说是三四年了,就算是五十年,一百年,橡胶生意都不会过时啊!
刚开始阎锡山是照着稿子念,到了后来他自己也相信了那套说辞,拿出了不少的真金白银投了进去,还写信给老爹阎书堂,把家中的钱财也都拿了出来。现在上海的橡胶期货市场火热的不行,阎锡山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
他还勾搭上了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述,双方一起炒橡胶期货和股票,赚了不少钱。李鸿章说股票赚不了几个钱,李经述就不同意了,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就赚了十几万两白银,要是多投一点钱进去,再多炒几个月,赚个几百万两银子都不是问题啊!
李鸿章对自家儿子炒期货和股票的行为嗤之以鼻,勒令李经述放弃成为上海滩大亨的想法,跟他自己一起去金陵。在中国,权利才是第一本位的,有了权利什么没有?
李经述认为老爹太封建了,上海滩大亨有什么不好?不光是能吃牛排,还能骑大洋马呢,一样是为国争光啊!不是非得上战场才能报效国家,在床上还不是一样?
但是没办法,老爹李鸿章在他面前太强势了,李经述的反抗被镇压了,只能舍弃了上海滩的十里洋场,跟着一起去了金陵。在临走前,李经述偷偷地出去了一趟,将攒下来的银子全部投入到了橡胶生意里面。
阎锡山依依不舍地跟李二公子告别,说等李二公子哪天再来上海滩,他请二公子再去骑大洋马,黑的白的花的都叫上,保证让李二公子尽兴。李经述表示以他的身份,又投资了橡胶业,玩女人还不是勾勾手指的事情?
李二公子还表示,等他去了金陵,会带更多的人一起炒股炒期货,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他对“生态化反”这个词特别感兴趣,认为阎锡山碎念年纪不大,但是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概念。
“对!二公子说的太好了!我不能不能只顾着自己发财,还应该带领亲戚和朋友一起发财!”阎锡山激动地道:“我们要一起为梦想窒息!”
第一百四十章 底气
袁世凯拒绝了林永昌的善意,并且还在扩充兵马,征集粮草,摆出了负隅顽抗的架势。杨度打了个哈欠,疲惫地说道:“袁慰亭说他有十万大军,我看就算没有十万,五六万还是有的。王士珍,段祺瑞等人也都是一时之英杰,大帅万万不可大意。”
他快马加鞭地跑到济南,又快马加鞭地跑回来,一路上就没好好休息过。他只是一个文人,虽然说身体素质不错,但是这么奔波下来,早就累得不行,现在已经是疲倦的厉害,要不是为了来回报情况,早就躺在床上睡他一天一夜了。
林永昌当然知道北洋军里有一大票猛人,但是北洋军的老底子就那么一万多人,即便是紧急扩军了数万人,战斗力却并没有变强太多。现在就是歼灭北洋军的最好时候,要是等到袁世凯买来大批枪械弹药,将新招募的军队武装
起来,那就难打了。
袁世凯现在不是控制了大半个中国的袁大总统,也不是洪宪皇帝,地盘只有山东一地,列强应该不会愿意给他提供贷款和军火援助,但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不一定都是理性的,要是列强里就是有那么一个头铁的呢?
历史上做出不理智举动的国家不是没有,最有名的就是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把周围的所有国家都得罪了,同时跟ABCD四个国家打仗,除了慈禧太后干过这种事情,也就是日本人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林永昌决心先灭了北洋军再说。南方的督抚,军阀和起义的那些人都可以先放一放,盘踞在山东的北洋军留不得。袁世凯表现得很有底气,但是林永昌的底气更足。日军已经撤走,他可以将所有的主力部队都拉过来对付北洋军。
他带来的野战军主力有一个军,下辖三个师,还有一个骑兵师,加上军直属的炮兵,工兵,通讯,侦查,辎重,野战医院等部队,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人,这是新生的人民共和政府的绝对主力,战斗力绝对足够,不比全胜时期的八国联军差。
就是装备混杂了一些,步枪有十几种,大炮有七八种,后勤补给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大了好几倍。即便是经过了调整,尽量让每个团用的武器是同一型号的,但还是会显得很是麻烦。不过问题也不是很大,杂是杂了一点,兵也用不了太多弹药。轻步兵带个百八十发子弹,再加上团部携带的弹药,足够应付一场战斗了。
消耗弹药的大头是机枪,而共和国的机枪子弹数量不多,现在也没有制造子弹的能力,打一发就少一发。复装子弹的性能感人,出膛后会随机乱飘,超过一百米没人知道会打中什么东西。
太原钢铁厂那边还没有投产,上次开炉流出来的铁水中含硫量太多,冷却后得到的钢铁材质太脆,不管是用于加工机械,还是用作铁轨,都是不合格的,只能拿去做农具。不过至少是炼出了钢铁,算是成功了一半。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坏的为题。
林永昌现在最想做的事情不是打仗,而是去太原弄钢铁厂的事情。钢铁才是国家的命脉,还有三酸两碱和各种工厂。人民共和政府现在还只能小批量的制造无烟火药,机床的数量少的可怜,要不是抢了洋人的工厂和铁轨,山西那边的工业建设基本上可以说是无。
但是不先解决北洋军不行。他并不觉得袁世凯有什么厉害的,但列强是真的强。德国人已经跑步进入到电气时代了,中国还在玩蒸汽机,而且蒸汽机的数量还很少。整个欧洲的铁路有二十九万公里,美国的铁路数量超过了三十万公里,中国呢?自己修建的铁路有没有超过两千里?
无怪乎有那么多人将洋人看作是救世主,中国跟列强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要不是因为距离的原因,随便一家列强只要拿出一半的力量就能将中国给按死。只是因为中国离各大列强都很远,加上列强之间互相牵制,中国这才避免了被瓜分的命运。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的投放力量会越来越强,中国要是不能奋起直追,迟早会被列强撕成碎片。落后就要挨打,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成立的。
为了集中力量发展,林永昌都准备不计较袁世凯在山东屠杀百姓的事情了,但是既然袁世凯想要打仗,那就打吧。打碎了旧世界,再重建就是。而且他也很想知道,袁世凯的底气到底是什么,就靠他的北洋军么?
北洋军的战斗力是不错,但人数太少,远不是另外一个时空中拥兵二十万的庞然大物。
还是说日本人会出兵帮北洋军打仗?其他列强现在都没有能力投放大量军队到华北来,俄军还在跟东北的各路义勇军较劲,英国深陷南非展场,法国和德国意大利都没有足够的运力,美国人的运力倒是够了,但是美军的战斗力渣的不行,而且数量太少。算来算去,只有日本人有能力派出十几万大军到中国来。
或许日军第二师团的撤退只是一个障眼法?说不定日本国内已经开始了紧急动员,说不定几个常备师团已经在准备装船了。但林大帅是开了外挂的,想要偷袭他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要是日军真的玩欲擒故纵的把戏,只会发现他们一脚踢到了铁板上。
“大帅,周倚求见!”
“让他进来。”
周倚是山东人,跟北洋军有深仇大恨,从山东跑路到了河北后就投靠了林大帅,一心想要打回山东老家去。他在卫兵的带领下进入到内堂,面带喜色地道:“大帅,我联系上了淄博巡防营的马三,他答应反正了!”
“哦,袁世凯纳了马三的妹妹当小妾,他这是不管他妹妹的死活了?”
周倚笑道:“姓袁的死到临头,马三不想跟着陪葬,就管不了他妹妹的死活了。另外.......”
他
往左右看了看,向前走了几步,低声道:“北洋军中的.......”
林永昌身体前倾,“还有谁也要弃暗投明?”
周倚伸手在袖子里面一划拉,脸色陡然变得狰狞起来,“还有这个!”
雪亮的刀光亮起,周倚手握着淬毒的匕首,朝着林永昌的胸口猛地扎了过去。
第一百四十一章 摧枯拉朽
像周倚这样从山东跑来投靠的人有很多,林永昌并没有怀疑到他的头上。对于周倚突然化身杀手的事情,林永昌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这时候两人相距很近,卫兵在院子外面,按理来说,没有防备的林大帅是死定了。
但是........
林永昌看了看对方被自己捏住的手腕,似笑非笑地问道:“你什么时候跟袁世凯联系上了?还是说一开始就是准备来当刺客的?”
歼灭了八国联军后,林大帅的威望达到了100,顶格,反倒能收发自如,既能威势滔天,也能看上去跟常人毫无差别。此外,占领了北京城,夺取了整个河北后,又得到了许多的军事点,有了点数就要用,现在的林永昌拥有了【身强体壮】,【天生神力】,【百毒不侵】,【心血来潮】,【子弹时间】等好些技能,在周倚起了杀心的刹那,他就有所感应了。
等到周倚拔出匕首刺过来,【子弹时间】的被动效果发动,刺杀在林永昌的眼中变成了缓慢的动作。然后他就随随便便的伸手,抓住了周倚的手腕,简单的就像是抓筷子吃饭一样。别说周倚是拿着一把匕首了,就算是拿一把手枪也没用。
周倚满脸惊骇之色,他只觉得自己的手腕都要被捏断了,用力地挣扎,手腕却像是被卡在了钢铁里面一样,丝毫不得动弹。“你.....你.......啊!”
屋外的卫兵听到里面的惨叫,端着步枪冲了进来,见到周倚手上的匕首后,都是又惊又怒,“好大的胆子!”
林永昌随意地扭了一下,将周倚摔倒在地上,说道:“别打,把他绑起来就行了。”
卫兵恨恨地踢了周倚几脚,几人一起动手,将周倚绑得结结实实的。周倚面色苍白,也不反抗,任由士兵将他绑了起来。林永昌摇了摇头,站起身来,说道:“让刘呈祥带人去吧周倚的亲朋好友和部下都抓起,好好地审一审,不要冤枉了一个好人,也不要放过了一个坏人。”
周倚忽然抬起头来,惨然道:“想要杀你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又岂是只有我一个?”
“还敢嘴硬!”卫兵“啪”的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
林永昌训斥道:“不许打人!优待俘虏不知道吗?看来你们学习的还不够深刻!”
周倚闻言浑身一抖,他之前还去看了被俘虏的洋鬼子,现在他自己也变成俘虏了。《任命日报》上面经常说“人民”这个概念,将很多社会现象称之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对于“人民内部的矛盾”,人民共和政府的政策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只要是“人民内部的矛盾”,都是以批评,教育,学习为主,很少有杀人的, 但是一旦被开除出了“人民”的行列,那就变成“敌我矛盾”了,人民共和政府对于敌人从来都是像冬天一样无情的。
林永昌训斥了卫兵几句,然后又对周倚道:“我说袁世凯怎么忽然这么勇敢了,原来是想到了刺杀这个办法。恩,要是我死了,新政府是很有可能会自己垮掉。但是刺杀是不可能成功的,天命没有站在他那一边。这两天你该吃吃,该喝喝,到了地下就没得吃也没得喝了,你们周家以后大概会去边境上卫国戍边,大概是没机会回来给你烧香上坟了的。”
周倚本来还梗着脖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身体不禁摇晃起来,差点摔倒在地上,他大叫道;“好汉做事好汉当!是我做的,为什么要为难其他人?姓林的,有什么招数就冲我一个人来!”
林永昌摇了摇头,不想跟周倚多废话。有什么好说的呢?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之外,很少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对错与否,更多的是跟立场有关。
“传令!第二师从姜楼镇渡过黄河,骑兵师分兵攻取临淄,青州,沂水,把济南府给我包围起来!”
他原本还有些担心,怕袁世凯有什么后手,能够像自己对付八国联军那样,在绝境中翻盘。袁慰亭的确是有后手,但并不是发动群众,也不是有列强再次下场,而是用刺杀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林永昌不是瞧不起刺杀,日本的那群维新志士就是靠暗杀的手段砍翻了幕府,在另外一个时空里面,中国的仁人志士也是依靠暗杀在社会上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但是说到底,暗杀只是手段,改变不了最根本的问题。日本和中国的变革都是有着深层的政治和经济原因,暗杀只是在特定时间出现有用的。
袁世凯安排的刺杀
手段既然失败了,那接下来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打吧,打吧,快点打完了好进行建设!
林永昌手中现在握着一个军的力量,打完了以后就会被分拆成一个个师,然后调往河南山地等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手中都不会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共和军动起来之后,很快就杀进了山东腹部。北洋军的战斗力很不错,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少了,即便是在扩军之后也才三四万人。共和军光是从河北杀过去的就有五万多,还有从河南,淮海方向包围上来的数万部队,加起来是北洋军的好几倍。
林永昌一点都不讲武德,明明有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也不跟北洋军正面决战,每次都是分割包围,然后一股股地吃掉。战斗开始才三天,就将北洋军在山东拉起来的那些军队给打崩了。
看似强大的北洋军在人民军的面前根本就没还手的力量,正面进攻打不穿共和军的防线,绕道又是每次都会撞到埋伏圈里面。北洋军真正能打的就是那些老底子,在损失了数千人后,段祺瑞,曹锟那些悍将都被打的没有了脾气,只能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了济南城里面,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向南方求援。
“怎么会这样?”
袁世凯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在说这句话了,“怎么会这样?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军队,三五天的时间就完蛋了!聘卿,聘卿,难道我们这么多年来的努力都是做的无用功?”
王士珍满嘴苦涩,“林永昌收编了几千日军作为先锋,我们才会一败涂地。唉,这一点我是真的没想到。”
除了林永昌和人民共和政府那边的人之外,很少有人相信人民军队会有无穷的力量。即便是王士珍这样的人才,也认识不到这一点,只会将他们的失败归咎到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定山东
甲午战争后,中国给日本的战争赔款是2.3亿两白银,因为日方的克重胡搜段,实际上给了3亿两白银。这三亿两白银早就被日本人用的明明白白,赔款中的62.7%用于日本陆海军的扩军、购买新装备;21.9%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临时军费;5.5%成为日本皇室的私人财富;3.3%用于日本殖民台湾的计划;2.7%作为救灾基金存在;0.9%用于日本运输通信建设;0.2%建成了日本最大的钢铁工厂八幡制铁所;用于教育的经费只占2.7%。
后世有种说法,说是日本人拿了甲午战争的赔款,大部分投入到了教育里面去了。但是并没有,日本人将大部分的钱用于购买武装起装备和修军舰了,他们对于教育并没有那么重视。一切美化日本人的说法都来自于日本的外务省,以及那些拿了日本外务省钱的公知,比如说蒋方舟之流。
日本政府早就将那一大笔赔款安排的清清楚楚,林永昌向让日本人拿钱赎人,那真是想的太美好了。日本政府根本就不承认他们有将领和士兵被俘虏了,大日本的武士都是宁死不屈的,怎么可能放下武器投降?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日本政府不肯给赎金,林永昌也不能养着那些日军,让他们吃白饭啊!在让那些人修了大半个月的路后,林永昌问山口素臣愿不愿意为中央人民共各国效力。山口素臣是不愿意的,他是日军的中将,怎么能当中国政府的将军呢?最多能当个顾问。
就是拿钱办事,但是不要名头。日本政府虽然不肯拿钱把他们赎回去,但是山口素臣还是有爱国情怀的,他只肯当顾问,不肯接受中国政府的军职。至于下面的军官和士兵,你他就管不了了。
日军士兵修了大半个月的马路,虽然说食物什么的都不缺,但是能有更好的去处为什么不去?给日本政府打工是打工,给中国政府打工也会打工,而且中国军队里面的待遇还要还一些,不光是不会挨打,每个月还能拿到不打折扣的4个大洋军饷。
除了几百个宁愿修马路的军官和士兵外,其他的两千多日军都加入了人民军队的行列。他们的第一仗就是到山东跟北洋军打。北洋军里面的不少军官都是打过甲午战争的,像是王士珍和曹锟,他们都跟日军打过,对日军的恐惧是可入到了骨子里面。
在山东战场上碰到了日本人后,北洋军很快就崩溃了。军官们扔下了军队先跑,士兵也就跟着跑了。北洋军在镇压义和团的时候如狼似虎,但是在面对洋人的时候就变成了弱鸡。不管是西洋人还是东洋人,北洋军都不敢招惹。
最后退到济南城里的残兵败将只有四五千人,虽然袁世凯征发了城中的青壮,使得军队的数量恢复到了两万多,但是这两万多人的战斗力很可疑,而且城中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在谋求出路。靠着王士珍一通杀戮,这才稳住了济南城中的局势。
林永昌分兵解放山东的其他地方,自己带
着主力部队将济南城给团团围了起来。北洋军还没有达到历史上最强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冤大头朝廷来给北洋军发军饷和购买装备,单靠袁世凯的能力,根本没办法将数万北洋军全部武装起来,而且也没有那个时间。
所以林大帅都还没有用力,北洋军就倒下了。什么北洋龙虎狗,什么干殿下段芝贵,什么曹锟陆征祥等人,被共和军打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全都被困在了济南城里面,等着南方的张之洞等人来救命。
湖北新军的确出动了,但不是来济南拯救北洋军,而是去镇压湖南的起义军。黄兴,陶成章,孙中山他们捞出的动静太大,推翻了朝廷的统治后还不满足,准备把张之洞李鸿章这些前朝余孽也都给一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面去。
在这种情况下,杨度再次前去劝降袁世凯。不过这一次,就没有铁道部或是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职位留给袁世凯了。杨度穿过荷枪实弹,充满敌意的北洋军士兵,见到越发消瘦了的袁世凯后,忍不住说道:“慰亭,事已至此,就不要再顽抗下去了。”
袁世凯本来是个黑矮胖子,现在他是一点都不胖了,相反还显得有些干瘦,显得干练精神多了。“皙子,你去跟林大帅说,袁某人算是认输了。我就去铁道部吧,要是能给中国修个十万里的铁路,也算是为国家做出了一些贡献。”
“唉,慰亭你要是早点答应还行,现在嘛.........”
“林大帅改主意了?”
“此一时,彼一时。六天前慰亭你还是北洋军大帅,手下有三四万大军,现在你手中只有几千残兵败将和一座孤城,再想要之前的条件,那是不可能了。”
袁世凯沉默半饷,假装出来的精神和气势泄了个干净,有气无力地问道:“林大帅现在给出的条件是什么?”他自嘲地说道:“不会是想要我袁世凯的项上人头吧?”
半年前,北洋军在山东大肆杀戮义和团成员,山东的义和团打不过北洋军,很多都跑到河北,加入到林永昌麾下去了。现在那些人打了回来,很多人都对北洋军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北洋军全部都给剁碎了。
“林大帅说,只要慰亭你放下武器投降,人民政府依旧不会追究过去的事情。慰亭你可以带着不超过三公斤的个人财产去南边,或者成为共和政府的一个普通公民。”
“普通公民?”袁世凯愣了愣,“林永昌他能放心?”
杨度笑着道:“有什么不放心的?”
袁世凯只能叹气。是啊,人家有什么不放心的?自己手握四万大军都是一败涂地,投降了之后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不成?北洋军实际上在三天内就夜袭群:六玖四九,③六①三⑤完蛋了,后面的几天就是被人一路撵着逃进了济南城。
唉,既然有了我袁世凯,老天为什么还要降下个林秃子来?既生瑜,何生亮啊!
第一百四十三章 无血开城
袁世凯真心不想放下武器投降,要是湖北新军能够发起进攻,事情一定会好起来的!但是,张之洞的湖北新军正准备去“收复”湖南。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的湖南是中国最开化的地方之一,很多人都世界局势有所了解。了解的越多,就越是不能容忍之前的腐朽朝廷。
张之洞那些人是有些本事,但是东南互保的事情耗光了他们的威望,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冢中枯骨而已。要是湖北新军敢杀入河南,黄兴他们就敢冲进武昌城里面去。
随着济南城外的大炮越来越多,袁世凯在又坚持了三天后,终于还是放下武器投降了。不投降不行,城外挖了那么多的壕沟,拉来了那么多的大炮,城内人心惶惶,就算王士珍再怎么冷酷辣手,也挡不住人心所向。
北洋军已经成了断脊之犬,即便是做出了凶狠的模样,也吓不到多少人反而是引发了更多的猜忌和怀疑。地域之争还是很厉害的,袁世凯跟他麾下的北洋军不是山东人,光是这样一条就能让城内的民团离心离德,更不用说北洋军之前在山东大肆杀戮本地人,早就弄得天怒人怨。
在北洋军强大的时候,山东人只能俯首帖耳,现在北洋军这条恶犬都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那还有什么可怕的?趁机痛打落水狗才是正理!
对袁世凯来说,与其被下面的人给卖了,还不如自己主动投降,好歹还能保住性命。要是被人打开大门放了人民军入城,说不定脑袋就要挂在旗杆上了。
济南无血开城,对人民共和政府来说也是一个好事。要是摆开来攻城的话,少说也要伤亡几千人。济南要是被打坏了,战后重建也是一个大问题。人民共和政府一下子砍了许多农税,收入就有些不够了,要花钱的地方又有那么多,能省一点算是一点。
林永昌都被逼的要去卖“英镑”和制造假币了,还不都是因为钱闹的?
不过话又
说回来,要不是给农民减轻了那么多的负担,军队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士气?中国人向来都是骁勇善战的,只要把该给的钱给足了。不能像之前的朝廷那样,军饷扣个七七八八,一年还只发八个月的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一家老小都饿的嗷嗷叫,能有战斗力才是见鬼了。
上一篇:海贼王:全员女团,觉醒青龙果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