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日不落 第45章

作者:风兮破地

  在军事方面,特别是在炮兵运用方面,拿破仑有着杰出的卓越的贡献,但是政治和外交方面就没那么厉害了。而且拿破仑也不是没有过重大失误,远征俄国那一次,把法兰西的底裤都输掉了。

  所以林永昌对于什么红色拿破仑的说法是不以为然的,要是说他“项籍再世”,“冠军侯复生”之类,他说不定会觉得很高兴。南方和北方的文化界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迹象,说是对洋人太过迷信,甚至有要舍弃汉字,改用拉丁化的字母。

  虽然是有着各样那样的原因,才会出现这种说法,但是林大帅依旧很生气,认为这是数典忘祖的行为。美国佬说过:要是中国放弃了使用汉字,那么中国将不复存在。看看,连洋鬼子都知道的道理,那些知识分子怎么就不明白?

  为了出出心中的郁闷之气,林永昌第一天就审判了五百个洋鬼子,砍掉了将近三百个脑袋,在绞刑架上挂了两百个。杀头的时候,围观的群众围了里三

  层外三层,气氛热烈的很。每次铡刀落下,将洋鬼子的脑袋顺利地砍下,都会引起山呼海啸般的呼声。

  说是公审,实际上早已经在之前的几个月中审判完了。对于八国联军,林永昌用的是有罪推定,要是那些洋人找不到无罪的证据,通通都要处死。

  围观的群众里面不光是有中国人,还有很多的外国人,其中就包括英国大使窦纳尔和即将走马上任的朱尔典。他们在人群里面看这样一个个西洋人的脑袋落地......落进竹筐里面,面色都很不好看。

  公审本身就是对欧洲人的报复侮辱,当众斩首更是强化了这种影响。从此以后,中国人将会变得更加的桀骜,将更不容易驯服。好在这种影响力只发生在中国的北方,南方的那些人还是好对付的。大英帝国的舰队依旧牢牢地把持着长江的水面,能有效地阻止人民军南下。

  周围有很多人用满怀恶意的眼神在窦纳尔等人的身上扫来扫去,似乎是想要把他们也给挂到绞刑架上面去。感受到了危险的窦纳尔与朱尔典匆忙离开了菜市口,回到了东交民巷的使馆里面。

  见到洋鬼子跑了,汪精卫有些遗憾地道:“跑的真快!”

  他叫上了好些朋友,准备干一票大的,但还没等他们动手,那些洋鬼子撒腿就跑了。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下就去参与游行,给那些洋鬼子一个好看!

  砍头和挂绞刑架只花去了半天的时间,剩下的半天时间里面,新政府组织起了盛大的游行。游行队伍穿过长安街和广场,一路敲锣打鼓和喊口号,最后在东交民巷外面高喊着“打倒列强”的口号。

  各国大使们心惊肉跳地看着外面的游行队伍,生怕中国人会冲进来把他们都给捉了去砍头。的确有些年轻人这样想过,在看了八国联军自己拍摄的那些影像资料后,年轻人总是会热血上头,恨不得把所有的洋人都给宰了。

  仇恨和爱是世界上最强的力量,林永昌对此很了解,他也曾经是热血青年。宣传对洋人的仇恨就是一种爱国教育,能让很多人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政府不是跟他们无关的。在这个黑暗而残暴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走到哪里都要受人欺辱。

  但是也不能让事态失控,要向洋人展示中国人民的战斗热情,又不能真的打起来,这就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要完蛋。就算是开了外挂,林永昌在处理这些事情上也是小心谨慎的很,不敢大以轻心。

  游行队伍来到东交民巷外面后,见到了垒起来的麻袋,摆放的拒马和荷枪实弹的人民军,这才没有人热血上脑冲进去大开杀戒。青年们在东交民巷外面喊了一个多小时的口号,又焚烧了俄国的国旗,然后才渐渐地散了。

  为什么要烧俄国国旗?因为俄国佬占了中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中国现在最大最危险的敌人。此外,也是为了向英国和美国示好。英国人不希望看到俄国人在远东扩张,美国人也是一样。

  快要把自己憋爆炸了的美国人满世界疯狂地寻找市场,东北就是美国人所觊觎的地方.....之一、俄国人占了东北之后,将东北变成了他们独属的殖民地,拒绝各国进入,这就算是犯了众怒,美国人也就趁机打几下王八拳。

  但是要让美国佬亲自下场给俄国人打仗是不可能的,美国陆军基本上不被欧洲人放在眼里,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其实他们也觊觎长江流域的地盘,但那里是英国佬的自留地,美国人不敢跟英国对抗,只敢跟在英国的身后,对东北的沙俄狂吠几句。

  这时候的美国已经在工业实力上超过了英国,但是科技,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都完全没法跟英国比。想要对外扩张却没有那个胆子,挑来挑去最后选中了破落户西班牙,海军倒是完美地完成了任务,但是陆军却是打的很糟糕,在陆地上吃了很大的亏。

  好在康格公使给力,没付出什么代价就得到了北中国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稍微缓解了一下美国内部的压力。但是林永昌领导的中央人民共和国政府并不是前朝的殖民政权,对于美国的资本和技术是很欢迎,却不会出卖主权,也不会让美国人肆无忌惮地进行掠夺。

  美国人吃了几口肉,却感觉更饿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坏水

  美国大使康格看了今天的砍头和挂绞刑架活动,脸色也不好。虽然今天被砍头,被挂上绞刑架的都是俄国人,但是中国人对洋人的仇恨和憎恶都让康格感到沮丧。自从鸦片战争以来,西洋人在中国获得的成就被毁于一旦.......毁了一半,虽然美国趁机获得了市场,可是他们想要的可不仅仅只是市场。

  “总统先生,”康格随意地坐在了椅子上,搓了搓手掌,抱怨道:“就不能将那些人给秘密处决了吗?非得.......好吧,不说这件

  事就是了。美国政府希望能获得一块安心做生意的地方.......不,不是租界,但是现在中国的环境真的对美国不太友好.........”

  岂止是不太友好?北方的中国人仇视一切洋人,美国人虽然卖了不少粮食和工业品过来,但是一直都未能获准进入河北山西的腹地。那些帮美国人做事的买办也被视作是二鬼子,在各种事情上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林永昌将笔放下,“恩,我们打算从美国购买一整个化学工厂的设备,不知道这个消息算不算得上是友好?”

  康格立刻扔掉了抱怨,兴奋地道:“当然算!”

  他有兴奋的理由,所有的生意他都是能吃回扣的,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吃回扣,根本就不怕有人找麻烦。大使这个职位是明码标价花钱买来的,万里迢迢跑到中国来,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一个工厂不够吧?要不多买几个?”

  康格巴不得中国佬多买些工厂设备,反正都是过时了的技术,美国人山寨其他列强的技术没有付专利费,对于将落后的技术传播出去也没有任何的障碍。只要用真金白银付账,美国人连大口径火炮都肯卖。

  就是美国的技术太渣了,根本没办法跟英法德这三个国家相比。要不是看在美国货够便宜的份上,林永昌也不会找美国人买军火。庚子战争之后,美国人加快了新武器的研发进程,并且大规模的淘汰了军中老旧步枪。

  美国军火在这个时候就比日本货好一点,口碑还不如老毛子的莫辛纳甘系列,除了中国人会大规模购买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国家感兴趣。欧洲的黑叔叔会买一点,但是非洲的部落哪里有什么购买力?能买个几十只步枪的就算是大老板了。

  而中国人进口武器动辄以万为单位,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八国联军洗劫了北平和华北,抢到的东西最后全都归了林大帅,后来又流向了美国,变成了玉米,小麦等粮食,以及各种器械设备。在庚子事变这件事上面,联军各国都吃了大亏,就只有美国赚了。

  “没钱啊!”林永昌感慨道:“先弄一个化工厂对付着用吧。对了,听说美国已经用上了拖拉器耕种?中国也可以有。”

  拖拉机耕地的效率比牛马高多了,可以让屯垦兵团先用着,培养一批拖拉机驾驶员是一方面,让军队自己养活自己是另外一方面。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要用钱。虽然缴获了不少的钱财,但林永昌总有种钱不够花的感觉。

  发行的人民币还在推广之中,百姓对纸币抱有很大的怀疑,大家更习惯于用银子和鹰洋,连美元和英镑都不太喜欢。不是大家不爱国,也不是百姓不支持新政府,而是以前被朝廷坑怕了。林永昌只能先给军队和公务员发人民币,并在收税的时候给人民币以优惠。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好处的事情他们都会自发的去干。

  康格对拖拉机不是很清楚,他又不是农民,哪里懂什么拖拉机的事情?但不管是什么机,只要能卖钱,能拿好处费,康格就敢卖!一个拖拉机厂要是太少,可以直接打包卖十个!

  “没钱啊!”

  林永昌哀叹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现在政府有了50万军队,每天光是吃饭就要把我吃穷了!”

  本来他还想给士兵们每天一个鸡蛋,每个星期吃两次肉的,但是因为没钱,士兵的待遇标准一减再减,不战斗的时候一天只有两斤大米,两个星期才能打一回牙祭。同样是因为没钱,将领和军官们的待遇也是一减再减,最后干脆搞了“官兵一体”,让军官,士官跟士兵一个待遇。

  为什么要大讲特讲理想?为什么要干掉大地主大商人等食利阶层?还不是因为没钱闹的?林永昌其实并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也不怎么相信理想,他见过理想破灭后会发生些什么事情,但是局势逼迫着他不得不走上了追随“前辈”的道路。

  为了省钱,他自己每餐最多三菜一汤,还是在有客人的时候才这么吃。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都是随便糊弄对付。不是他想要作秀,而是必须要以身作则才好管住身边和下面的人。他这里骄奢淫逸一点,下面的人就敢弄出海天盛筵来。

  对于林大总统这么艰苦朴素的生活,有很多人不大看的惯,英国大使窦纳尔就觉得林大帅是在惺惺作态,但是康格却对此很是赞赏。美国就是一群清教徒建立的,跟英国佬不完全是一回事。

  一个国家的腐朽往往是从上层腐朽开始,美国现在也开始有腐朽的迹象,但还是有很多人保持了传统,康格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欣赏归欣赏,该赚钱的还是要赚钱的。“大总统可以将一些土地租给美国公司开农场,那样就不会缺少粮食了。”

  “也行啊,只要遵纪守法,欢迎美国友人到东北开办农场,我给你们两年免税

  ,再两年半税!”

  康格面露笑容,“四年后的税率是不是跟其他人一样?”

  “一样!”

  林大帅横扫北方的一个利器就是“均田免税”,土地收归了国有,然后免费分发给农民种植,算是“耕者有其田”。免税没有做到,但是各种苛捐杂税都被免除了,农业税也被降到了很低的地步,要是能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弄个几百万亩土地耕种,肯定能赚钱。

  前提是不要被各路豪强打秋风。

  “美国公司过来开农场,需要一定的自卫能力!我们需要有自己的警卫,要是有了纷争,也应当由美国人来审理!”

  “.........这不还是租界和治外法权么?这个坚决不行!”

  玛德,谁说美国佬耿直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都一样,肚子里面全是坏水!

  第一百五十九章 趋利避害

  外交总是很麻烦的事情,欧美的那些外交人员最擅长使用的是“切香肠”战术,像是切香肠一样,将各种利益切成薄薄的香肠,然后为了那么点蝇头小利争吵不休。这种工作既枯燥又麻烦,会让人精疲力尽。

  在这么长时间的工作之后,林永昌的三围有了显著增加,从“111”增长到了“223”,属性翻了一倍多,再加上各种事件送的点数,暂时不怎么缺点数用了。他购买了许多技能,身体素质已经远超常人,即便是几天几夜不睡觉也不会疲惫,就算是谈判十天半个月也依旧神采奕奕,但是他没那么多时间。

  外交很重要,自己的发展更重要。还是需要有专门的外交人才来负责外交的事情才行,之前派了人去广州征召伍廷芳,但是那位伍先生跟陈其美和张謇等人一起组建了“共和统一会”,恩,并不是说他要留在南方给林大帅当带路党,他这个共和跟北方的“人民共和”不是一个路数,是要团结在孙中山周围,实现“五族共和”。

  伍廷芳不来也就算了,还回信说要是林先生能赞成孙文当大总统,他才会考虑北上。

  这不扯淡吗?林永昌怎么能把孙中山请来当大总统?他有几个师?

  孙中山是不是好同志?肯定是好同志!那是上了历史书的,是“革命的先行者”,但是先行者往往是要犯很多错误和付出血淋淋的代价的。孙中山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造反,这份执着和精神让人佩服,但也仅此而已。

  他不是导师那种“造就时势逆天改命”的英雄,也不像是李德胜先生那样,能够“开天辟地”,孙中山只是先行者罢了。康有为梁启超那些人还曾经在报纸上批判他,说他是“远距离革命家”,说孙文只会找别人要钱,然后让其他人去送死。还给孙文起了个外号叫“孙大炮”,说孙中山不会干正事,只会放大炮。

  此大炮不是彼大炮,不是说孙中山是段祺瑞那样的炮兵专家,而是说孙中山满口大话。

  康有为那是老滑头了,大嘴巴什么乱七八糟的话都敢说,为了自己的好处什么事情都敢干,他的话最多只能听三分,但也从侧面反应了孙中山的声望并不是后世那么高。孙中山能被称为“革命先行者”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北伐打赢了.......一半,他的徒子徒孙车翻了北洋军阀,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胜利才是最重要的,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广州系的那帮人赢了一段时间,同时代的其他豪杰也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伍廷芳招不来,林大帅只能想别的办法。驻俄国公使陆征祥是个不错的人选,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曾经做了许多爱国的事情。本来林永昌没想到这个人,还是王闿运——就是杨度的老师——向林大总统举荐了一番,将陆征祥给吹得天花乱坠。

  王闿运还给出了几大理由:一来陆征祥未参加任何派系,口碑干净;二来因他多年出任驻外使团的工作,谙熟西方外交,要是让陆征祥来组建外交部,带来中国推翻帝制后外交新气象。

  陆征祥接到电报后一辞再辞,这让林永昌并不是很高兴,莫不是还要自己学皇叔?自己建立的是人民政府,不是封建王朝!但是人才难得,只能亲自发电报去圣彼得堡请陆征祥回国。

  见到林大总统这么上道,陆征祥便提出了三个条件:外交次长应精通英语;他陆某不向他部荐人,他部亦不得向陆某荐人;外交部人事不得由他人干涉。

  收到回电后,林永昌差点没骂出声来。难道“跪台办”之类的事情也要出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了?要是外交部出了什么幺蛾子,政府还不能过问了?捏着鼻子,林永昌答应了陆征祥的要求。先用用看,要是干得好,那就让陆征祥继续干,要是干的不好,就让他滚蛋。

  公审还在继续,每天都会斩首和吊死500个洋鬼子。整个北平城载歌载舞,锣鼓喧天,就像是过年一样热闹。欢庆活动持续了

  十三天,这才算是把所有战犯都给审判完了,不是所有洋人都被弄死了,还有一些人在公审之后,被判了五年到二十年不等的苦役。

  当然,要是列强肯给钱的话,苦役也可以改成驱逐出境。或者是有一技之长的,也可以用专业技能来顶替苦役。工程师可以去工厂和矿场里面干活,军官可以去军校里面教书,就算是会给马钉马掌也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每个月还能有五毛钱的薪水。

  所以说,掌握一技之长是多么重要啊,即便是当了俘虏,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十几天的狂欢里面,围观的人群中有中国人,有洋人,有列强的外交人员,武官,有北方人,有南方督抚和实力派的使者,有很多从全国各地自费跑来的人士,还有一些很特殊的人群——日本雇佣军。

  公审的时候,山口素臣带着他的一帮老部下在维持秩序。看着那些曾经趾高气昂的欧米鬼畜一个个哭着喊着被砍头,被挂上绞刑架,山口素臣的心态是极为复杂的。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人算是抖了起来,他们认为老大哥不行了,以后领导东亚的就是他们大和民族了!

  华北之战又将日本人给按了回去,不是老大哥不行,是以前的朝廷不行,老大哥还在看着他们呢。山口素臣因为吃了败仗,他的家里三天两头的被人扔石头,还差点被人被点了。没办法,他只能将家眷给接到了中国来。

  作为顾问,他的薪水是很高的,跟大总统林永昌一样,都是第三级的工资,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比在日本的时候过的还好。就是中央人民共和政府在反腐倡廉上加大了力度,不能像在日本那样捞外快了。

  他的部下里面也有很多人将家眷接了过来,反正日本人跟中国人长得差不多,在中国生活很方便。林永昌花了很大的力气在改善士兵的生活上,认为给军官和士兵的待遇太低了,每个月才能吃两次肉,但是日本人不这么看。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皇室,军阀和财阀算是发了大财,但是日本列岛上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糟糕了。对于日本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的出路很少,男人只能去当兵才能吃饱饭,女人就只能去南洋卖身,战争红利并没有他们的份,剥削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了。

  中国的生活水平也不高,士兵的待遇很糟糕,但那是跟欧美作对比得出的结论。跟日本相比,人民军的待遇好了一倍不止。日军士兵只能让自己吃饱,给林大帅扛活不光能吃饱,还能养活家里的父母妻儿。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既然林大帅这边的待遇更好,不少人干脆就不想回去了,还会偷摸摸地将家人接到了中国。什么?你说他们是日本人?这就得要说道说道了!许多前日军士兵表示他们其实是华裔,是在明末,宋末,唐末等时间段跑去日本的,现在不过是认祖归宗罢了!

  什么日本人,什么大和民族,不存在的!

  第一百六十章 库伦

  北平被八国联军屠了一次,人民政府接管了北平之后,没收了许多前朝贵族的家产,又将首都迁往了太原,这座古老的城市里面的常住人口少了一半多,显得空旷寂寥了许多。

  现在又是隆冬腊月十分,虽然街道上的积雪被军人清扫干净了,但还是冷的厉害。公审洋鬼子的那几天,街道上热闹的很,热闹完了之后,街道上的行人就少了许多。大家都蹲在炕上烤火,不是没办法,谁也不愿意在这种天气里面出门。

  每年北平都要冻死好些人,现在是新政府了,寒冷的天气也一样会冻死人。过年,过年,在古代,“年”是一种恐怖的恶兽,过年就是熬过死亡的威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大部分人就可以庆幸躲过了这次劫难,可以再过上三个季度的好时光了。

  寒冷跟饥饿一样,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大敌。但是这两样东西只是对穷人凶恶,面对权贵富豪的时候,就一点都不凶恶了。

  在原庆王的府邸里面,火盆里面的炭火烧的十分旺盛,房间里面暖和的就像是春天一样。这处房产被政府没收之后,被分给了漠南蒙古人的首领俄日勒和克,也就是乌云琪琪格的老爹。俄日勒和克现在是漠南蒙古王爷们的首领,打理着汉地跟蒙古草原之间的生意。其实他什么都没干,做事的都是手下的人,他就是负责吃吃喝喝。

  但是谁叫人家命好呢?出生后就注定了要当王爷,朝廷覆灭了,他又因为投资的早,早早地搭上了新政府的线,他的小女儿是林大总统的未婚妻,在如今的北平城里,不管是谁都要高看俄日勒和克王爷一眼。就连北平市长王五王老爷子也得对他客客气气的,不敢有所怠慢。

  不管林永昌改变了多少事情,中央人民共和政府毕竟是在旧时代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不可避免地继承了很多旧时代的东西,精华也好,糟粕也

  罢,都是一并继承了下来。

  洋人战俘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林永昌算是难得地清闲了下来。在返回太原之前,他都会住在便宜老丈人家里。林永昌自己是没有多少钱的,他的工资不算少,自己吃饭是足够了,稿费和专利费也有一些,但是他把钱都捐给了“荣军会”,自己穷的是叮当响,现在到了俄日勒和克家里,就开始使劲地吃肉。

  牛肉,羊肉,猪肉,鹿肉,马肉等,林大帅是来者不拒,一样先吃了个两三斤,差点没把俄日勒和克给吓死。就算是最能吃的蒙古人也夜袭群:⑥九④九,叁六一③伍吃不了这么多啊!俄日勒和克很怀疑林大帅会不会把自己给撑爆,在林永昌又叫了一份酱肘子的时候,他忍不住地劝道:“大总统,要不还是先歇歇吧?家里有很多牛羊,明天还有的吃。要不,我给您送几十头牛,够吃几个月的了。”

  “恩恩!”林永昌咀嚼了几下,将牛肉咽下去,然后拍拍肚皮,满足地说道:“吃了个八成饱,是可以休息一下了。”

  这才吃了个八成饱?要吃饱岂不是要直接吃掉一头牛?

  林永昌招呼几名卫兵,“都吃,使劲吃,这位可是蒙古王爷,家里的牛羊有好几万头,不要想着给他省钱!”

  卫兵们跟着林永昌肯定是不会挨饿的,但也不能顿顿吃肉,现在有了机会不用管各种条令纪律,都是甩开了腮帮子猛吃。不过他们的战斗力不行,一人吃了几斤牛羊肉就再也吃不下了。

  乌泰和,俄日勒和克的长子笑道:“明天就让人把牛羊赶到龙城去,妹夫以后天天都能吃肉!”

  林永昌摆了摆手,“算啦,我要以身作则,不能搞特殊。”

  乌泰和不以为然地道:“不过是一些牛羊,不要紧的。”

  “唉,上梁要是不正,下梁肯定就会歪了。”

  林永昌漱了漱口,跟俄日勒和克一起坐到了里间屏风后面的炕上,开始说一些正事。“派几个人去跟库伦那边说说,让他们不要闹了。政府对他们的政策还不够好么?非得要跟着俄国人走?俄国人向来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俄日勒和克收起了笑容,无奈地道:“派过好几拨人了,但是巴托他们坚持要闹,我也没办法说服他们。他们也不是想要变成俄国人,而是想要建立独立的蒙古国,还说要选一个蒙古人自己的皇帝出来。”

  “嘿,如今天下分崩,群雄并起,自认为是英雄豪杰的,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汉人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人,蒙古人里面也少不了。”

  俄日勒和克分辨道:“我对政府是忠心的,我是爱国的!”

  他当然爱国了,现在的日子已经是过去不敢想象的。他又不是增格林沁那样的猛人,哪里想得到能在北平拥有一处大宅院?就算是增格林沁那样的好汉,不也是死在了捻军的手里?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俄日勒和克对自己的本事很清楚,要是年轻个三十岁,说不定也会跨上马背,拿着刀剑去打仗,但是他现在年纪大了,能够每天泡在醇酒美人里面,就已经是生平所愿了。

  外面的雪地上响起了轻快的脚步声,孟恩和乌云琪琪格带着满身的风雪走了进来。

  林永昌朝两人打了个招呼,然后说道:“我知道王爷你是爱国的,也知道你顾念和巴托他们的同胞之谊,但是政府不可能看着库伦那边继续胡闹下去。现在政府是一时间腾不出手来,要是过上几年,就不只是训斥这么简单的事情了。王爷你跟他们说清楚,别到时候怪我不讲情面。”

  “是,是!我会跟他们说清楚的。”

  俄日勒和克其实有些怕林永昌,他的这个便宜女婿看上去对谁都很和气,可是发起狠来比谁都狠。前几天才公审处死了六七千洋鬼子,谁都不会认为林大总统是个和善可欺的人。还有前朝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虽然政府发公告说是董福祥的甘军干的,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多吉和桑吉那些西藏人是打蒙古草原走的,俄日勒和克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