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异端不能烧,必须得吊起来抽! 第67章

作者:塔博里茨基

  北神没料到尼欧斯在这种正式场合对它做这种事,身影僵硬了一下,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咆哮,但终究没有发作。

  “感谢诸位的送行,”尼欧斯收回手,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尤其是你,北方的战神,特兹克特利波卡。你的人民曾为你献上无数yi'零吆起事5?诌%飼韭八祭品,现在,是时候让他们为自己而战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未来地狱的力量再次大规模侵蚀这片土地,或者你们遇到了任何自身无法解决的灭顶之灾——”

  他伸出手指,点向港口树立的十字架:“就去触摸它们,对着它们祈祷!呼唤我的名字,呼唤欧姆弥赛亚!告诉我你们的困境。信念越是坚定,祈祷的人数越多,跨越再遥远的虚空,我也能听得越清楚!”

  信仰他的人越多,对他祷告的声音就越多,他就越难从这千千万万的声音中分辨出特定的需求。

  说完,尼欧斯不再停留,转身踏上了基尔肯尼号的舷梯。

  蒙特祖玛十三世深深吸了一口气,带领着所有官员和祭司,向着尼欧斯的背影深深鞠躬:“恭送神使!愿羽蛇神的光辉永远照耀您的航程!”

  “赞美欧姆弥赛亚!”

  人群中,那些新晋的技术学校学生和工厂工人自发地呼喊起来,声音虽然不算整齐,却充满了崇敬。

  舷梯缓缓收起,沉重的铁锚被绞盘拉动,发出嘎嘎的声响。基尔肯尼号的引擎开始低沉地轰鸣,烟囱冒出更浓的白汽。庞大的舰身开始缓缓离开码头。

  尼欧斯站在舰桥的舷窗边,默默地注视着渐渐远去的港口。他看到,不仅仅是官员和士兵,码头周围所有能看到这艘巨舰的地方,都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阿兹特克民众。

  他们中有刚下工的工人,有穿着传统服饰的市民,有抱着孩子的妇女,甚至还有许多稚气未脱的学生。他们或许并非所有人都完全理解尼欧斯带来的变革意味着什么,但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

  更充足的食物,更安全的居所,以及那比黄金钻石更珍贵的、名为“希望”的东西。

  当他不需要依靠暴力和恐惧,不依靠盲从、洗脑和狂热,而是用希望、未来让人民追随他的时候,又怎能说他不是人类之主呢?

  “导航员,修正航线。我们的亚空间信标不在罗马,预设出口坐标,波罗的海西侧海域。准备进入亚空间!”

  “是,圣徒!”

  ————————

  1天后 波罗的海 神圣罗马帝国 佩内明德海岸

  亚空间的涟漪平息,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重新接管了基尔肯尼号巡洋舰。冰冷的波罗的海海水拍打着舰体。

  “圣徒,按照预设的导航信标,我们已出现在了波罗的海西侧,我们正在和岸边的无线电导航台询问我们的具体坐标。”

  “波兰西侧吧,我看那边好像有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旗帜。”

  尼欧斯站在舰桥上,举着望远镜透过加固的观察窗向外望去。海岸线在晨曦中显得有些朦胧,灰绿色的松树林带沿着低缓的沙丘延伸。这里距离波兰海岸线不过十余千米。

  然而,就在他调整视线,准备命令舰船寻找港口时,一个突兀的景象闯入了他的视野。在海岸线内陆不远的地方,一片被清理出来的开阔地上,矗立着一个银白色的、尖锐的金属造物,直指天空。

  

  它太高了,太规则了,完全不像是这个时代应有的建筑。

  “那是什么?”尼欧斯皱起眉头,拿起高倍望远镜。

  镜头拉近,细节逐渐清晰。那是一个巨大的、多级结构的金属圆柱体,顶端呈锥形,表面覆盖着金属蒙皮,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

  它的底部连接着复杂的桁架和管道,固定在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周围散布着低矮的厂房、掩体和几座高耸的铁塔。穿着白色或卡其色工作服的人们像蚂蚁一样在它周围忙碌着。

  尼欧斯的心脏猛地一跳,一个几乎被遗忘在记忆深处的词汇浮现在脑海。

  “我的天啊——火箭!这绝对是火箭!牛逼,这帮十字军科技绝对点歪了!”

  ...

  此刻,在佩内明德火箭发射场,数百名来自教会各研究机构的顶尖人才正围绕着这枚被命名为“深空之眼III”号的庞然大物,进行发射前的最后准备。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期待,以及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只不过,他们虔诚的对象,是科学与探索本身,而非高居天堂的那位。

  自1894年,那位富有远见(或者说,在绝望中寻求任何可能)的皮尤斯教皇开启太空计划以来,已经过去了二十一个年头。

  这是一个充满了挫折、牺牲和偏执的历程。最初的尝试幼稚得可笑——

  科学家试图用巨大的热气球将观测者和仪器送入太空。然而,当勇敢的志愿者在三万多米的高空因缺氧和低温失去意识,气球随后在高层风中解体爆炸后,这条路被证明是死路一条。

  搜寻队只找到了飞行员在意识模糊前留下的、对高空的惊恐描述,以及一些破碎的仪器残骸。

  高空气球无法承载人类的野心,也无法稳定地将精密仪器送达所需高度以探测更高空的大气奥秘。面对绝境,皮尤斯教皇展现了他作为宗教领袖特有的、混合着神学与朴素物理学认知的决断:

  “既然无法‘飘’上去,那就‘打’上去!先发射,能打多高打多高!根据大气变化的规律推演,以及绝对正确的万有引力理论,只要高度足够,大气就会稀薄到失去阻力,我们发射的东西就能永远环绕地球,成为上帝也无法忽视的、人类的眼睛!”

  这个简单粗暴却直指核心的命令,在涡轮螺旋桨和喷气式发动机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直接将教会及其影响下的欧洲国家的科技重心,强行扭到了火箭发动机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

  二十余年的积累,带来的不仅仅是火箭技术的突破,其副产品甚至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空战格局。

  当老旧的、依靠活塞引擎驱动的双翼螺旋桨飞机还在蹒跚学步时,一种怪异而强大的新型战机横空出世——搭载了小型火箭发动机的“信鸽”截击机。

  

  这种截击机牺牲了航程和滞空时间,换来了无与伦比的爬升率和极限速度。在它们首次投入战场时,地狱那些依靠糟糕的空气动力学布局或法术飞行的空中单位,第一次在纯粹的速度和火力面前被打得措手不及,溃不成军。

  尽管其作战半径只有极短的两百余千米,信鸽截击机往往只能在己方机场或重要目标上空进行防御作战,被十字军内部戏称为“机场保卫者”,但其战略价值毋庸置疑。

  而现在,神圣罗马帝国空军几乎将其后方所有宝贵的“信鸽”中队都调集到了佩内明德,目的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深空之眼III”号的成功发射。

  教会的第一枚大型液体燃料火箭,在1903年首飞,仅仅爬升到九千米的高度便凌空爆炸,这个高度甚至不如一些高性能的活塞战斗机。但它证明了大型液体火箭的可行性,点燃了希望的火种。

  从那以后,便是前赴后继的尝试与失败。九千米、一万三千米、两万七千米...每一次发射,都是对工程技术极限的挑战,也是对人类勇气和毅力的考验。

  搭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只要飞到那个高度就算成功”,到“必须在可控状态下达到预定高度”,再到“必须能搭载有效载荷并将探测数据完整传回”。

  失败是家常便饭。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在空中解体,偏离轨道,失去联系...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巨大的资源损失和人命牺牲。但科学家们如同着魔般屡败屡战,他们坚信自己正在搭建一座通往星辰大海的“巴别塔”。

  他们的行为自然引起了战略预言委员会的警惕和干涉。这些掌控着神谕解读权的人类叛徒们认为,窥探“天堂”是对上帝的亵渎,必然招致神罚。

  于是,研究团队只能不断迁徙,从罗马到巴黎,从维也纳到伦敦,再到圣彼得堡和华沙,最后落脚到这片偏僻的波罗的海沿岸。他们像一群被追逐的异端,只是他们信仰的“异端邪说”,是科学。

  随着火箭一次比一次飞得更高,越来越接近那个“理论上大II(九)qi翏酒壹散气失去阻力”的轨道高度,就连沉默的天堂似乎也开始感到了不安。祂无法像摧毁传说中的巴别塔那样直接用雷电劈毁火箭(或许是地狱战争牵扯了太多精力,或许是科学家们对现代科技造物的信念豁免了神力干扰),但祂可以像圣经故事里破坏巴别塔那样,扰乱人心。

  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工程师、甚至管理官员,开始在梦中见到各种不祥的预兆:燃烧的火箭残骸坠落大地,冰冷的星空深处传来饱含恶意的低语,亲人离散,家园毁灭...许多虔诚的信徒因此动摇,离开了项目。

  发射场和研究所周围的居民,也有些人在梦境的蛊惑下变得狂躁不安,甚至发生了袭击研究人员的事件。

  在这种经年累月的、来自地上和天上的双重筛选下,能够坚持到现在的,无论是白发苍苍的首席科学家,还是拧紧最后一颗螺丝的年轻工人,内心深处对上帝的信仰,早已被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对干扰者的厌恶所取代。

  他们或许仍然会遵循教会的礼仪,但那更多是出于习惯。

  讽刺的是,尼欧斯先前在亚空间深处与天堂高阶存在的激烈战斗,意外地为这个项目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喘息之机。天堂的力量似乎暂时从现实世界收缩,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进行干扰。

  趁着这个空档,“深空之眼”计划得以迅速推进。本尼迪克特教皇从尼欧斯在喀尔巴阡山的根据地调来了一批机械修会的成员,试图协助项目。

  然而,这些尊奉“万机之神欧姆弥赛亚”的技术神甫们,却遭到了佩内明德科学家们本能的排挤和警惕——在这些饱受“神启”骚扰的科学家眼中,任何打着“神”名号的存在,都可能是潜在的干扰者和破坏者。

  现在,“深空之眼III”号,这承载着无数人梦想、牺牲和偏执的造物,正静静矗立在发射架上。最后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巨大的燃料罐车缓缓靠近发射平台,粗大的管道小心翼翼地连接到火箭的燃料接口。身穿白色防护服、头戴呼吸面罩的技术人员,如同外科医生般精准地操作着阀门,将极度易燃易爆的液氧和剧毒的偏二甲肼,缓缓注入火箭纤薄的燃料箱内。

  每一步操作都伴随着仪表的读数核对和多重确认,空气中弥漫着液氧蒸发带来的白雾和偏二甲肼特有的刺激性气味,任何一丝火花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加注过程缓慢而压抑,只有仪器运作的嗡鸣和对讲机里冷静的指令在回荡。

  与此同时,在发射控制中心和遍布发射场的各个监测点,工程师们正对着复杂的仪表盘,反复检查着火箭的每一个系统:导航、控制、遥测、结构应力...成千上万个参数被一一核对。在另一间灯火通明的房间里,几位顶尖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正围着一块巨大的黑板,用粉笔演算着最后的轨道参数和飞行姿态控制方程。

  他们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因长时间书写而沾满白色粉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每一次计算结果,都会与其他小组进行交叉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研究人员只能依靠手摇计算器计算。计算偏微分线性方程组只能用矩阵计算每一个点,每一个研究组都只负责计算矩阵的一个值。

  这是名副其实的人列计算机。

  “燃料加注完成,压力稳定。”

  “导航系统正常。”

  “信号正常。”

  “气象条件:良好,高空风速低于阈值。”

  一条条确认信息汇集到发射指挥中心,首席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这位可以和齐奥尔科夫斯基和戈达德齐名的航天传奇先驱,正站在主控台前,冷静地听取着报告。他经历了太多次的失败,也见证了太多次的牺牲,但这并未磨灭他眼中探索星空的火焰。

  

  “所有系统准备就绪,进入最后十分钟倒计时程序。”奥伯特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遍整个发射场。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那枚银白色的火箭上。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远在海面上的“基尔肯尼号”舰桥内,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

  “雷达接触!东北方向,距离一百二十公里,发现大批不明空中目标!数量...五十——七十——一百二十——太多了!速度极快,预计十三分钟进入我舰防空圈,高度正在下降!航向直指海岸线!”雷达操作员的声音因震惊而有些变调。

  尼欧斯的瞳孔骤然收缩。那么多架?这个规模和方向...

  “是异端!他们的目标是火箭!”尼欧斯瞬间反应过来,地狱显然也意识到了这枚火箭的潜在威胁,或者仅仅是想破坏人类任何向上探索的尝试。

  “立刻给佩内明德基地发电报!最高优先级!警告他们大规模空袭来袭!方位东北,预计接触时间十三分钟!”

  “是!”通讯官飞快地敲击着电键。

  几乎在电报发出的同时,佩内明德基地凄厉的防空警报也划破了发射场紧张而有序的气氛。

  “空袭警报!重复,空袭警报!所有非必要人员立刻进入掩体!”

  “刹车中队紧急起飞!拦截异端战机!”

  基地边缘的机场上,地勤人员疯了似的为那些造型奇特的火箭截击机进行最后的整备。飞行员们奔向座舱,随着刺耳的呼啸和耀眼的尾焰喷射,一架架“信鸽”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上天空,拉出白色的凝结尾迹,义无反顾地扑向东北方的天际。

  但这一次,异端的决心超乎想象。

  从基尔肯尼号的雷达屏幕上可以看到,敌方机群几乎没有进行任何规避机动,如同一片黑压压的蝗虫,径直朝着佩内明德涌来。它们似乎由多种扭曲的飞行器组成,有些像是腐烂金属和血肉拼接的怪诞造物,喷吐着不洁的火焰。

  

  高空中,信鸽截击机凭借惊人的速度优势,率先与敌机前锋交火。曳光弹在空中交织出死亡的弹幕,火箭弹拖着尾焰撕裂敌机脆弱的结构。爆炸的火球接二连三地在空中绽放,如同短暂而残酷的烟火。

  然而,敌机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十字军虽然战果斐然,但自身也承受着损失,更重要的是,火箭发动机的续航有限,无法长时间缠斗。更可怕的是,那些异端飞行器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攻击性,它们完全不顾及自身的伤亡,即使被击中、拖着浓烟和火焰,也要拼命朝着发射场的方向冲去,甚至试图直接撞向地面目标,尤其是那枚醒目的银白色火箭!

  “拦截!开火!把它们打下来!”基地的防空指挥官声嘶力竭地吼叫着。

  部署在发射场周围的防空炮阵地开始怒吼,高射炮喷吐着火舌,在空中构建出一道道稀疏的弹幕。安装在掩体和塔楼上的大口径机枪也疯狂扫射,试图阻挡那些突破了拦截网的漏网之鱼。

  

  基尔肯尼号也加入了战斗。虽然距离尚远,但舰上的防空炮塔已经开始旋转,向着空中倾泻着猛烈的火力,试图为基地提供远程支援。

  尽管防空火力拼尽全力,但仍有敌机突破了层层拦截。

  “轰!!”

  第一枚炸弹落在了发射场外围的树林里,掀起巨大的泥土和火焰。紧接着,更多的爆炸声接踵而至,越来越近。一枚炸弹准确地命中了旁边的一座仓库,引发了剧烈的殉爆,火光冲天。弹片如同雨点般洒落在发射平台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控制中心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一些穿着军官制服的基地管理人员,本能地在胸前划着十字,嘴唇翕动,无声地祈祷着友军能够创造奇迹,将所有敌机拦截在外。

  然而,首席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看着监视屏幕上不断逼近的爆炸火光,脸上却露出一丝近乎狂热的笑容。他猛地一拍控制台,大声说道:

  “同志们!不必惊慌!无|掺似另鳍er尔:事玐似论是地狱还是天堂,祂们越是疯狂地想要阻止我们,就越说明我们正行驶在正确的方向上!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从来都不是铺满鲜花的!”

  他的话语让周围骚动不安的科学家们重新镇定企貳傘澪4韭旗三师了下来。

  “轰隆!”又一枚炸弹在距离发射架不足百米的地方爆炸,冲击波让整个控制中心都为之震颤。发射平台周围的地面已经被炸得坑坑洼洼,好几处关键的辅助设备被摧毁。

  

  奥伯特脸色一沉,他知道不能再等了。“不能再等了!立刻进入最终发射程序!点火!”

  “可是博士,冲击可能会损坏箭体!而且空中的威胁——”一名工程师焦急地喊道。

  “没有时间了!就算不发射这火箭也得被毁掉,它就是炸也得给我炸在探索的路上!”

  奥伯特打断他,抓起旁边的广播话筒,对着整个基地和可能接收到的友军频道,用玖OV I寺刘qi$(八 =)II=拔尽全力喊道:

  “佩内明德发射场呼叫所有单位!呼叫所有单位!我们正在遭受大规模空袭!‘深空之眼III’号被迫提前发射!这是人类迈向宇宙的关键一步!我们请求一切可能的空中支援!重复,请求一切可能的支援!为了人类的未来,请阻止那些试图将我们永远囚禁在大地上的东西!”

  海面上,尼欧斯看着雷达屏幕上不断减少的友军光点和持续逼近的敌机光点,又看了看岸上那枚在爆炸火光中摇摇欲坠的火箭,眉头紧锁。基地的防空火力正在被快速压制,残存的截击机也燃料将尽。这样下去,火箭即使发射,也很可能在上升阶段就被摧毁。

  不能让它失败。这不仅仅是一枚火箭,它代表着一种可能性,一种人类不屈的意志。

  “舰长!”尼欧斯猛地转身,“通知机库,立刻准备剩下的那架水上侦察机!加满燃料,带我上去!”

  船员们愣了一下,那架水上飞机主要是用于侦察和联络,火力有限,在这种规模的空战中几乎是杯水车薪。

  “可——”“就算坠机了我也能从亚空间回来!你们也死不了!”

  “上飞机!!!”

  PS:260票票下一更4.5k喵...五分钟刷新一下,加点图

赤潮:1921 : 第**章 火箭的尾焰会烧掉一切无知与迷信

  巡洋舰的弹射甲板已是一片忙碌。一架机腹下挂着两只巨大浮筒的水上飞机,正被船员推入弹射轨道。这是舰上唯一剩下的信天翁型水上侦察机,平时用于搜寻敌舰或执行近海侦察任务。

  它脆弱的机身和老旧的活塞发动机,与远方天际呼啸而来的扭曲飞行物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标准配置下,这架飞机需要三人操作:一名飞行员,一名观察手,以及一名负责机背旋转机枪塔的枪手。此时尼欧斯坐在机背机枪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