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异端不能烧,必须得吊起来抽! 第68章

作者:塔博里茨基

  他可不会开飞机,但他会扣扳机。

  “整备完毕!可以弹射!”

  三分钟,仅仅用了三分钟,船员就完成了加注燃油、检查机身、装填弹药的全部准备工作。

  飞行员满脸涨红地坐在驾驶舱里,双手紧紧握着操纵杆。观察手,经验丰富的老兵沃尔夫冈,则在狭窄的机舱内检查着设备,但他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身后的机枪座。

  弹射器吱呀作响,火药助推提供的动力远比弹簧和液压系统多。尼欧斯坐在机枪座上,感受着飞机在轨道上的轻微晃动。

  “准备完毕,圣徒!请指示!”飞行员的声音从喉咙里挤出,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他驾驶过这架飞机无数次,在海上执行过枯燥的任务,也曾在暴风雨中九死一生。他知道这架飞机的极限在哪里——升限不超过4500米,最大速度只有区区390公里,比最快的鸟类也快不了多少。它不具备缠斗能力,甚至连躲避都显得笨拙。

  但今天,一切都不同了。

  “弹射!”

  “是!弹射!”飞行员猛地推下了启动杆。

  “鹨亿 1倭(〒八、)4思 囷砰!”

  一声沉闷的巨响,飞机猛地向前冲出,巨大的加速度将三人死死压在座椅上。海风呼啸着从耳边掠过,巨大的浮筒在海面上划出两道长长的水痕。飞机迅速爬升,脱离了海面,带着一股决绝的姿态,扑向那片被异端笼罩的天空。

  “冲刺!冲刺!”

  飞行员涨红了脸,死死盯着前方的空域,激动地大喊,“圣徒!我们往哪里打?您指个方向,我一定给您飞到位置!”

  观察手的身体因兴奋而微微颤抖。他们即将冲入由数百架恶魔飞行器组成的死亡旋涡,这几乎是自杀行为。但他心中没有丝毫恐惧,只有荣耀!

  “敌人那么多,不怕?”尼欧斯转动机枪塔,枪口指向东北方向,随意地问道。

  “当然不怕!”飞行员说道,“在您降临尘世之前,大部分平民估计到死都是在岗位上工作。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是干差不多的事情,最后估计也只是战死沙场罢了。”

  观察手用力点头,补充道:“是啊,我们的生命无比卑微,在历史上留不下任何印记,没人在乎我们的生死——但没有关系,现在能亲眼见证人类之主施展神力,就是死也值回票价呀!”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真诚和一种看透生死的释然。他们不是被洗脑的狂信徒,而是深知自己渺小,却因能参与这史诗般的时刻而感到无比光荣的普通人。

  “好!今天战个痛快!”

  “你只管开飞机,剩下的交给我!”

  随着尼欧斯的话音落下,一股无形的力量如同潮水般涌入信天翁的机体,原本噪音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仿佛也变得协调起来。

  他唤起了一团自己的亚空间本质——那凝结了无数信念与力量的蓝色、白色与金色交织的火焰——将其融入机体群贰澪鸸贰亿鏾澪巴亻尔。

  机魂,这原本只是机械造物在长期使用中产生的模糊意识,瞬间被激活、升华。

  “轰——!”

  飞机的两翼活塞发动机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咆哮声,震耳欲聋,但却充满了澎湃的力量。飞行员震惊地看着仪表盘——速度指针早已死死卡在最大速度上限,但飞机还在加速!高度计上的数字疯狂跳动,4500米的最大升限瞬间被超越,而且还在继续攀升!

  这架原本迟缓笨拙的水上飞机,此刻化身为一道蓝白色的闪电,以一种完全违背自身设计极限的速度和爬升率,冲入了遍布天空的战火之中。

  他们冲过了正在拼死拦截的信鸽截击机群。这些造型古怪的火箭飞机拖着耀眼的尾焰,如同愤怒的黄蜂,缠绕在异端机群的外围。它们的飞行员同样视死如归,用短暂的火箭动力和机枪,试图削弱敌人的数量。

  而“信天翁”,不,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信天翁,它是在人类之主力量下重生的天鹰,如灵活的雨燕在暴雨中穿梭。尼欧斯坐在机枪座上,无需刻意瞄准。他的意识与这架飞机的机魂、与他灌注的力量完全连接。

  不需要担心油料,也不需要担心引擎功率,装弹和瞄准什么的统统不需要,他只需要扣动扳机就行。

  忠诚的子弹会自己找到它应有的去向!

  “哒哒哒哒哒——”

  机背的双联装机枪喷吐出长长的火舌。子弹不是简单的金属射体,它们被机魂的力量包裹,只要打中敌机,便会将异端的飞机烧成蓝白色火焰的金属废渣。

  “砰!”

  一架扭曲着金属和血肉的恶魔飞行器正试图绕过一架信鸽截击机,下一刻,一连串燃烧的子弹击中了它,没有溅射出恶心的血肉,而是爆发出一团耀眼的光芒,将其瞬间汽化,连残骸都没有留下。

  另一架异端的俯(?一? ?)奇镏医`栮~尔玖 爾冲轰炸机嗡嗡地扑向佩内明德基地的方向。尼欧斯转动机枪,火舌划破天空,将其拦截。恶魔金属在他的火力下迅速剥离,露出里面蠕动的蛆虫和滴落着脓液的零件——瘟疫之主不仅想要摧毁火箭,还要把科学家都杀死。

  最终,它在痛苦的哀嚎中爆炸,化为一片污秽的黑雾。

  “为了人类!为了欧姆弥赛亚!”

  天空成为一片混乱的画布。白色的凝结尾迹、火箭的尾焰、曳光弹的弹道、高射炮的黑烟、爆炸的火球、以及那些扭曲丑陋的恶魔飞行器,共同构成了一幅疯狂而壮丽的景象。而在这一切之中,那架被尼欧斯强化的“信天翁”如同死神般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佩内明德发射基地内,喇叭里传出发射倒计时的声音,但很快就被一道充满决断的吼声打断。

  “十——”“九——”“八——”

  “别倒数了!火箭周围的人已经撤离完了,点火——发射!!!”

  

  基地内的人们屏住了呼吸。几十米高的“深空之眼III”号,那银白色的箭体,在防空警报、爆炸声和枪炮声的背景下,底部突然亮起了一团耀眼的火焰。

  轰隆——!

  地动山摇的巨响从火箭底部传来,橘红色的尾焰如同咆哮的巨龙,瞬间吞噬了发射平台。巨大的推力将火箭缓缓抬离地面,开始它迈向星空的旅程。

  异端的飞行器们突然放弃了对基地其他目标的攻击,甚至放弃了与十字军战机的缠斗,而是集结成一股洪流,直冲那枚正在上升的火箭!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摧毁这柄人类刺向天堂和地狱的矛!

  十字军的信鸽截击机和残存的地面防空火力也孤注一掷地冲向敌群。火箭周围数百米的空域,瞬间变成了绞肉机。飞机引擎的尖啸与火箭发动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弹片横飞,爆炸声此起彼伏。地面防空高炮部队在这样的距离下,已经不敢随意开火,生怕误伤了火箭。

  尼欧斯的信天翁在混乱的战团中灵活穿梭,燃烧着蓝白火焰的子弹构成了一道死亡弹幕,为火箭清扫着前方的道路。一架架试图靠近的恶魔飞行器在接触到这弹幕的瞬间就被瓦解。

  

  火箭的速度越来越快,它挣脱了地面引力的束缚,笔直地冲向高空。最初,尼欧斯的飞机还能伴随火箭护航,但当高度达到8000米时,即使是被强化的机魂也开始感到吃力。飞机微微振颤,速度和爬升率开始放缓。

  “机魂有些扛不住了,圣徒。”飞行员的声音带着一丝遗憾。

  尼欧斯点了点头。即使是他,也无法完全扭转物质世界的物理法则,机体的承受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下去吧。”他说。

  信天翁摇晃了一下机翼,如同告别一般,开始缓缓下落。下方,那些残存的信鸽截击机也轻轻晃动翅膀,向这架勇敢的战机致敬,它们也已燃料将尽,但它们成功地为火箭争取了最宝贵的初期爬升时间。

  尼欧斯坐在下落的飞机上,透过混乱的空域,目光追逐着那枚越来越小的火箭。它带着人类的希望,突破了重重阻碍,冲向未知的苍穹。

  “航天器推进的尾焰会烧掉一切无知与迷信,”他低声说道,“人类不应该因这些眼前的挫折停下脚步。”

  火箭继续上升,它的尾焰破开云层,在蓝色的天空中变成一个耀眼的光点,划出一道闪亮的轨迹。缠斗的飞机渐渐被抛在身后,它们的引擎声越来越远。地面,港口,城市,河流,一切都在视野中迅速缩小。

  

  佩内明德发射控制中心内,尽管外围区域仍不时传来爆炸声和枪声,但核心区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已经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雷达屏幕和无线电接收器上。

  “未偏离预定轨迹!”

  “一级发动机工作正常!”

  “继续追踪!”

  赫尔曼·奥伯特站在主控台前,眼神狂热而坚定。他看着屏幕上代表火箭的光点不断攀升,心中充满了激动。

  “神话中的伊卡洛斯飞得太高了,高到太阳将他羽翼的蜡融化让他坠落,然后发生了什么?那些愚蠢的宗教疯子便说这是上帝对人类的贪婪的警示。”他对着身边的同事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

  “但对于科学家来说,我们从未把伊卡洛斯的故事看作人类贪婪的局限性的问题——我们把它看作用蜡做粘合剂的局限性的问题,仅此而已。”

  火箭继续上升,穿越稀薄的大气层,速度越来越快。一级、二级、三级火箭相继完成使命,按照预设程序完美分离,带着燃烧殆尽的燃料箱坠回大地或在大气中烧毁。星空在黑暗中显现,清晰而遥远。

  

  最终,“深空之眼III”号,这承载着人类数十年梦想和无数牺牲的造物,静静地滑入了预定的轨道。它已经飞离了大气层,进入了真空——一个它的几位“前辈”都未能触及的境界。

  根据预设指令,箭体开始缓缓转动,搭载在顶端的35mm照相机对准了地球。快门清脆地响了一下。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太空拍摄自己的母星。尽管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无法直接传回照片,但特殊工艺制作的胶片被巧妙地存放在一个坚固的返回舱内,这个小小的盒子将在之后返回地球。

  

  而剩下的载荷,则按照奥伯特的安排,被用于搭载一个简单的电台。电池寿命有限,理论上只能维持不到一周的运行,但足以完成它的使命。

  在地面信号站的遥控下,电台开机了。

  控制中心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工程师们调整着巨大的天线,试图捕捉从遥远轨道传来的微弱信号。收音机被调到预设的频率,除了静电的沙沙声,只有一片沉寂。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有些人开始焦躁不安,低声议论着失败的可能性。赫尔曼·奥伯特紧咬着嘴唇,额头的汗珠滑落。

  “怎么回事?是不是失败了?”一名年轻的技术员低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沮丧。

  “不,”奥伯特摇了摇头,声音沙哑但坚定,“冷静!卫星还没有飞到欧洲上空,我们需要等待它的轨道将信号传回我们所在的接收范围。”

  又过了几分钟,依然没有信号。怀疑和沮丧的情绪开始蔓延。

  就在这时,收音机里的沙沙声突然发生了变化,变得有规律起来。然后,一个有些失真,带着电流杂音的声音,缓缓从喇叭里传了出来。

  这是赫尔曼·奥伯特亲自录制的讲话,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太空向地球广播。

  “...各位同胞,无论你们身处何方,正在经历什么...”

  信号虽然微弱,但却稳定而清晰。

  这声音跨越了虚空,突破了层层阻碍,如同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照亮了整个欧洲大陆。

  在各大城市的专用信号接收站,都受到了教皇的接收卫星信号并将信号转播出去的要求。

  在英国伦敦,一间豪华的客厅里,正在进行茶会的高级贵族们,惊讶地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奇特声音,他们放下手中的茶杯,好奇地凑了过去。

  在法兰西巴黎,官员府邸的书房里,正在批阅文件的文官们停下了笔,面露惊疑之色,侧耳倾听。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柏林,市集广场上,忙碌的平民们停下了脚步,被从店铺里传出的声音所吸引,抬起头,仿佛能看到声音的来源在天上。

  而在维也纳前线阴暗潮湿的战壕里,疲惫不堪的十字军士兵们,正聚在一起休息。当收音机里传来那个声音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们听不懂那些关于“太空文明”和“碳基生命”的复杂词汇,但他们听懂了那份决心、那份希望。

  “...我不希望有一天,那些居住在遥远星星上的其它智慧生物来拜访我们的时候,会遗憾地说道——”

  声音带着一丝沉重,但随即变得激昂:

  “‘我们发现了一座碳基生命的文明遗骸,这座星球还处于太空文明早期,他们像是婴儿一样向着银河迈出了第一步,但文明的内耗使他们无力再向前航进,化为冰冷的死星仰望我们的星空。’”

  “还好,一切未成定局,我们还有机会。”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天空传来,响彻大地,“同胞们,相信我们的未来,相信我们的希望,神话中的长夜永远不会到来,因为探索未知的火把就在我们手中!”

  整个欧洲,仿佛在这一刻都陷入了短暂的寂静。然后,是潮水般的议论声,是震惊,是怀疑,但更多的是,在那八百多年战争和宗教的交缠中,点燃的一丝希望的火花。

  这是人类的造物,它的每一个零件、每一张图纸,都是人们亲手制作的,没有依靠任何神明的技术。

  尼欧斯同样在基尔肯尼号收听到了这段科学家的演讲,他再次看了眼舰桥里的日历。

  现在是1915年12月17日,人类第一次将自己的声音送入了星空,并让它回响在自己的世界里。

  PS:260票票下一更4.5k喵...五分钟刷新,加点图

赤潮:1921 : 第65章 上帝...你是冒牌货,对吧?

  欧罗巴大陆 1915年12月21日

  那枚承载着人类希望的银白色箭体,在冲破大气层、进入预定轨道后,按照赫尔曼·奥伯特和他的团队精心设计的方案,完成了它的使命。搭载特殊胶片的返回舱,在精准的测算下,脱离箭体,一头扎回了地球的怀抱。

  它穿过稀薄的高层大气,再进入稠密的大气层,隔热罩在摩擦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最终,这个巴掌大小的金属盒子,落入了预定的回收区域——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一片广阔平原。

  等待多时的回收队伍如获至宝般小心翼翼地将其拾起,立刻通过最快的方式送往柏林。在那里的暗房中,这张历史性的胶片被冲洗出来。

  当第一张照片呈现在科学家和教会指定的监督官眼前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那是一张从从未有过的高度俯瞰地球的照片。并非油画中天使眼中的神圣全景,也非恶魔的污秽扭曲,而是纯粹的、客观的、冰冷壮丽的地球——云层如同柔软的白色绒毯覆盖着大地,海洋呈现出深邃的蓝,大陆的轮廓清晰可见。

  没有国界,没有战壕,没有地狱的疮痍,只有一颗悬浮在无尽黑暗中的蓝色星球。

  当天晚上,整个欧罗巴所有主要报纸的头版头条,都破天荒地刊载了同一幅画面——并非教皇的谕令,也不是前线的战况,而是这张从太空拍摄的人类母星照片。

  “我们仰望星空上千年,却第一次见到我们脚下星体的样子。”

  “伊卡洛斯未曾抵达的高度,并非神祇的禁区,而是我们自己亲手触及的边界。”

  “我们的家园,从上帝的战场,变成了宇宙中的一个普通星球,多么神奇啊!”

  这张照片带来的冲击,远超过任何军事胜利或宗教布道。论影响力来说,就是在罗马天天举办烧异端的活动,把罗马烧得比星炬还亮,都比不过这一张照片。

  ————————

  基尔肯尼号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北部的某处隐蔽港口靠岸。

  舱门开启,堆积如山的货物被吊运出来。来自新大陆的宝藏——一麻袋一麻袋的玉米、土豆、番茄,成捆的烟草,散发着特殊气味的橡胶桶,以及各种欧洲从未见过的作物种子和香料。

  船上的所有美洲特产都被卸下。其中一小部分,被尼欧斯单独标记出来,那是运往他位于喀尔巴阡山脉根据地的补给。剩下的绝大部分,则直接在港口由等候多时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士兵和铁路工人装上了一列早已备好的、严密防护的装甲列车。

  火车的安全由神圣罗马帝国派来的一个团的精锐士兵负责护卫。列车沿着海岸线南下,绕过前线的战火,直奔帝国腹地,最终目的地是被称为欧洲工业心脏的鲁尔工业区。

  在那里,这些来自新大陆的作物将被科学家们研究,橡胶将被加工利用,而更重要的情报和样本则会被送往各国的科研机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各国政府和罗马教会几乎在同一一'旗六仪衫II揪+爾月*漪时间收到了尼欧斯提交的《美洲文明调查报告》。报告中详细描述了美洲大陆的广袤、资源丰富程度(尤其强调了黄金、白银、多产作物和橡胶),以及最关键的一点——地狱的力量,至少目前看来,似乎只被限制在古巴岛这一狭小的区域。

  八百多年的战争已经让欧洲各国筋疲力尽。人力、物力、财力都已接近枯竭的边缘。而美洲,这个报告中描述的、几乎未被战火波及的乐土,拥有着庞大到令人垂涎的战争潜力。

  只要能打通大西洋航线,欧洲各国将拥有一个源源不断的巨大后盾,得以在与地狱的旷日持久战争中回一口血,甚至获得决定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