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哈尼耶夫告诉我他不等地区和州党委领导的批准就自作主张对普里皮亚季市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职工居民进行了疏散,在未来也许会成为不遵守政治规则,滥用权力而被处分的反面典型……”
“这样吗?”麦克先生微笑道,“你不用急,我来接手,也许这篇新鲜出炉的报道应该是在欧洲、美洲以及乌克兰、莫斯科同时发行,我要给伦敦方面请示一下。
十分感谢您,沙佳·瓦西里维奇,如果这次报道顺利,我想您会得到一份终身雇佣契约,以后因为工作需求也会将您拍到世界各地,或者调回伦敦或者纽约、巴黎、华盛顿,不过只要你成为了路透社的正式员工,我想你下一步移民也不是什么难题了。”
在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后,麦克就带着胶卷和相关的数据材料离开了。
阿纳托十分的兴奋和高兴,然后想起来哈尼耶夫的提醒,就急忙穿戴的十分严实,拿着卢布和凭证等去超市购买物资了。
在阿纳托把自己包的跟个麻风病人一样去疯狂采买物资的时候,哈尼耶夫的妈妈娜塔莉亚、其他的同学,如普利斯丁、维雪斯基也都在穿上铅衣,外罩大衣,头戴礼帽,跑到超市去采购物资去了。
谢尔盖的家世最好,毕竟老子是州计划经济委员会的书记,所以相应物资倒是并不用去亲自买,但也通过关系让人给家里送去了足够吃三年的熏肉、黄油、面粉、糖等物资。
所以说,在4月28号的清晨,随着切尔诺贝利的第一批市民回到基辅,加上哈尼耶夫以及契科年夫、卡尔托夫等等地区的领导给住在基辅的亲友透露了风声。
整个基辅从早上开始,几乎所有的超市都出现了把自己包裹严实的人大量购买生活物资。
等到中午的时候,火灾、核电站爆炸、间谍渗透搞破坏等众说纷纭的传言就开始在基辅的市面上流传,只不过不管传言有多少种,每一个都会点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事故的重点。
所以,在28号的中午11点开始,基辅市就开始弥漫紧张情绪,更多的市民冲到超市和供销部门挥舞着钞票和凭证购买物资,但是经过上午和中午的抢购,所有超市商店的食物等物资都出现了暂时的短缺,需要等待从仓库运输,以及明天清晨的调运。
但是本就被各种流言搞得心神不宁的市民们更是因为物资出现短缺而惊恐了,他们转而去黑市花费高价购买物资,黑市里的各种物资的价格也开始不断飙升,等待下午的时候,一袋黑麦面粉就要30卢布,足足比粮油超市的高出了近十倍的价格。
……
切尔诺贝利地区有很多公寓房屋,暂时都作为普里皮亚季市疏散人员的安置点,几万人进入了十几万人的城市,挤一挤还是住得下的。
哈尼耶夫和娜塔莎就响应号召,住在了办公室内,只不过一个住里间,一个住外间,住宿期间如果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那也一个刚参加工作的苏维埃女战士亲眼见到了哈尼耶夫运筹帷幄,拯救万千民众于水火的大无畏举措,并且感动后的自发行为。
可以说,纯粹是一个对无产阶级革命斗士敬仰崇拜的年轻女子出于崇拜之情跟着哈尼耶夫贴身学习,零距离交流甚至负距离交流,主要是想要经受哈尼耶夫这位卓越的苏维埃战士的历练和培养,迅速的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女战士,成长为一个饱经炮火,成熟干练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
不管怎么说,这场因为哈尼耶夫在普里皮亚季的决策和展现出的魄力、能力让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英雄。
在普里皮亚季的市民眼中,哈尼耶夫也确实是个英雄。
刚参加工作数年的娜塔莎实际上不过是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她除了在大学期间谈过一场只发展到牵手亲吻的恋爱,其余的情感史都是空白。
对于英雄的崇拜心里自然是有的,哈尼耶夫身高长相都还不错,年纪也不老,身份地位又足够高,前途也光明,更是一个男人味十足的英雄,面对着这样的一个领导,每天和哈尼耶夫待在一起,娜塔莎完全把持不住她自己。
所以说,一场水到渠成的交流学习和贴身培养十分成功。
在28号的清晨起床后,娜塔莎看哈尼耶夫的眼神就变的越发的温柔了,照顾起哈尼耶夫的生活也更得心应手。
由于来到了切尔诺贝利市,基本上后续工作暂时都有地区的书记委员会接管,哈尼耶夫从27号开始基本上就没什么事情,最多就是协助一下地区委员会的工作。
不过没有什么工作,哈尼耶夫却没闲着,他在27日的晚上以及28号的清晨就不断的给住在首都的父亲、弟弟、母亲还有关系最好的四个同学打去电话,要求他们在最近的几天里不能出门,同时抓紧时间采买物资。
为了让他们信服,哈尼耶夫也只能透露了核电站爆炸并且会有核辐射泄露。
同时哈尼耶夫还嘱咐大家,房门和窗户都不可以打开,出门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哈尼耶夫关心亲人朋友,他们自然也不停的嘱咐哈尼耶夫保护好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家人。
可以说哈尼耶夫办公室的电话总是会时不时响起,然后就是父亲母亲的关怀和提醒。
28号下午两点,在应付完母亲娜塔莉亚的嘱咐关心的电话后,门被轻轻推开,哈尼耶夫就看到越发美丽动人的娜塔莎扭动着腰肢走了进来。
哈尼耶夫伸手抱住了娜塔莎,让她坐在自己怀里,闻着她的香水味,小腹和大腿感受着娜塔莎富有活力和火热的身躯,哈尼耶夫恨不得马上就要活动活动。
“讨厌。”
娜塔莎轻轻打了打哈尼耶夫快要伸到内衣里的手,喘着粗气说道:“不要急,晚上……现在克拉夫丘克要召集所有人开会……你也要参加……”
哈尼耶夫手指一顿,这才意犹未尽的抽离出来,搓了搓,见娜塔莎脸蛋一红,更是哈哈一笑,道:“既然是咱们的总指挥克拉夫丘克书记召见,嘿,我可不能耽误。”
第049章 核平时代(8)
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1934年1月出生于乌克兰罗夫诺州。
1958年毕业于基辅大学,获经济学副博士学位。毕业后任切尔诺维茨财经学校政治经济学教师。
1960年开始做党务工作,后在乌克兰共産党中央作秘书。
1970年当选为乌克兰共産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0年起担任乌克兰党中央宣传部长。
现在是基辅州党委第一书记,同时也是切尔诺贝利地区救灾事务总指挥。
克拉夫丘克是在4月27日的下午带着中央和基辅州的大大小小10余个领导来到了切尔诺贝利。
昨天下午六点左右克拉夫丘克等人抵达后,军队已经入场,莫斯科的核能专家瓦列里·勒加索夫院士也乘坐直升飞机抵达了切尔诺贝利,来指导抢救。
克拉夫丘克和瓦列里·勒加索夫院士、弗拉基米尔·皮卡洛夫上将三人当即召开会议对事故进行了解和部署救援方案。
会议上哈尼耶夫曾作为代表向克拉夫丘克书记、弗拉基米尔·皮卡洛夫上将和瓦列里·勒加索夫院士做了五分钟的汇报,然后克拉夫丘克和瓦列里·勒加索夫院士、弗拉基米尔·皮卡洛夫上将都表现得十分满意。
在散会后三人更是向哈尼耶夫和契科年夫表示幸亏是哈尼耶夫果断的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专项处理,不然的话这场灾难可能就会让普里皮亚季市的数万市民遭受灭顶之灾。
所以说不管领导什么看法,哈尼耶夫这次提前一个多月准备,在事故发生后的果断的处理得到了瓦列里·勒加索夫院士和克拉夫丘克书记、弗拉基米尔·皮卡洛夫上将以及数十万切尔诺贝利市民的支持和欣赏。
哈尼耶夫昨晚看着克拉夫丘克欣赏自己的目光就知道,也许自己已经提前五年得到了入阁申请,成为了未来乌克兰首任总统夹袋中的人物。
昨晚的会议上,瓦列里·勒加索夫院士作为专业人士,在了解到辐射量和灾害实际情况后就提出了十几条建议,例如采用硼土灭火……防止二次爆炸……阻断地下水污染……建立隔离带……猎杀隔离带所有动物……
所有的建议都被采纳,然后每一个决定都由军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由于核电站的灭火抢救、拦截核辐射等一系列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而市民的疏散撤离由于哈尼耶夫的出现而提前得到了解决,所以对核电站问题的解决那是比原历史更早更及时。
……
虽然戈地图依旧是下了封口令,让乌克兰高层以及基辅州党委都压住了信息,说是不能泄露国家机密。
但是由于哈尼耶夫和其他有心人泄露的信息,基辅的市民在28号的清晨就有许多人知道了。
等到28号的下午的时候,英法美三国以及路透社和美联社、法新社等西方媒体全都对26号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爆炸的事情进行了长篇报道。
所以说哈尼耶夫得知克拉夫丘克召集地区的所有领导干部参加紧急会议,当时就心头一动想到是不是路透社的报道已经新鲜出炉,起到作用了。
赶到会场后就看到克拉夫丘克拉着脸攥着一份报纸,心头一松,明白克拉夫丘克召集地区官员开会,就是通报核电站爆炸事故信息得到泄露,并且被西方媒体进行报道的事情。
契科年夫一脸凝重的正看着手中的一份报纸。
哈尼耶夫挨着卡尔托夫坐下,片刻后报纸递到了卡尔托夫手上,他递给了哈尼耶夫,低声说道:“维克托·弗拉基米尔维奇,你来看看这份报道,刚才克拉夫丘克书记还说咱们党和苏维埃工作太失败了,竟然让境外的记者摸到切尔诺贝利。”
“竟有这种事情?”
哈尼耶夫惊讶的皱了皱眉,然后就低头仔细看起了报纸。
片刻后人员基本到齐,克拉夫丘克拍了拍桌子,冷哼道:“同志们,现在你们也知道了,路透社、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法国的法新社都报道了核电站事故的详情,这说明地区已经被他们渗透了,几十万市民里有叛徒!
现在西方媒体都知道了切尔诺贝利的事故,他们疯狂的攻击我们的制度,污名化我们,咱们苏联的事业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芬兰、瑞典、波兰、东德等国都向莫斯科方面提出了质疑,说是带有辐射的尘埃已经吹到了他们国家,要求我们进行赔偿,给出说法,总书记得知后十分愤怒……”
克拉夫丘克义愤填膺的通报着情况,等到他说完后,看向勒加索夫院士和皮卡洛夫上将,问道:“总书记大发雷霆,要求严惩泄密人员,两位,咱们应该怎么办?”
勒加索夫院士沉声说道:“我还是坚持意见,现在西方已经知道了,我们更应该马上组织市民疏散撤离到基辅,甚至基辅的市民也要做好向更南方疏散撤离的准备。”
由于哈尼耶夫通过阿纳托公开了这场核事故的情况,所以在28号,也就是今天下午开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盖子已经被打开了。
克林姆林宫的戈地图只能下令要乌克兰方面迅速处理,以免事态恶化。
此时克拉夫丘克书记和瓦列里·勒加索夫院士他们都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切尔诺贝利的人员也是时候迅速向基辅疏散撤离了。
撤离人员的速度要快,声势要大,这样才能让西方媒体看到苏联并没有封锁消息愚弄民众,也没有延误疏散和撤离,一直在积极的救灾救援。
这个时候克拉夫丘克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的潜质就迸发出来了,他瞬间想起来昨天晚上瓦列里·勒加索夫院士和哈尼耶夫的建议。
当时两人的意思是切尔诺贝利地区数十万市民也要快速撤离,因为不撤离,等到辐射加大,数十万人里必然会有人受到严重的辐射。
昨晚克拉夫丘克只是想谢尔比茨基书记进行了请示,党中央担心造成恶劣影响所以并没有得到批准。
可是现在西方国家和媒体都知道并且报道了,克拉夫丘克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万一耽误个一两天,未来出现市民被辐射受伤甚至痛苦不堪的留下后遗症以后,那才是落人话柄,让西方媒体一直攻击,不仅自己会成为无能的代言词,这场事故也将会对苏维埃造成难以承受的伤害。
听到勒加索夫院士掷地有声的话语,克拉夫丘克又看了看皮卡洛夫上将,心头一定,不等任何人在说什么就起身拍板了。
“现在我以事故处理指挥部总指挥的身份下令,马上抓紧时间疏散人员,所有切尔诺贝利市和地区的人员都要向南疏散,甚至于不仅切尔诺贝利地区的人,邻近地区人员以及切尔诺贝利几十万人都要迅速向南迁移……”
克拉夫丘克迅速安排好了疏散撤离的事宜,同时让契科年夫等人安排具体的事情,之后紧急会议就结束了。
等到散会后契科年夫召集地区的官员落实安排,哈尼耶夫则看到克拉夫丘克急匆匆的去了办公室,心想:他八成是去给谢尔比茨基书记拨打电话汇报情况去了吧?
第050章 核平时代(9)
散会后哈尼耶夫带着报纸就回到了办公室,这个时候他作为普里皮亚季的市长,反而轻松许多,而地区的领导则要忙着处理疏散迁移的诸多事情,所以卡尔托夫等人都没有时间来打扰他。
回到办公室,哈尼耶夫刚亲了娜塔莎一口就听到电话叮铃铃响起。
接起后就听到了格里戈里的声音:“哈尼耶夫书记,刚才卡尔托夫书记通知我们林场全体要准备好撤离的准备,您看我还有什么需要做的?”
哈尼耶夫虽然不在管林场了,但是格里戈里不管是私人关系还是政治符号都和哈尼耶夫无法分割,加上这次核电站事故发生的前后格里戈里但是亲眼看着哈尼耶夫的所作所为,他不仅担心这是人为的事故,哈尼耶夫参与其中,更担心被内务部抓到人间蒸发。
不过格里戈里思索了两天,知道整个事件自己都从头到尾参与了,甩是甩不开,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所以在得知要撤离后才第一时间给哈尼耶夫打来了电话寻求指示。
接到了这个电话,哈尼耶夫就是知道格里戈里是个聪明人,自己没有看错他,于是语调十分轻松的说道:“没什么做的,我让你提前准备,你准备好了吗?”
“昨天就准备好了,所有村子的职工都在家里收拾好的简单的衣物,只等车辆到位后就能一个不拉的离开了。”
哈尼耶夫松了口气,道:“很好,民兵连的同志们都要把我发给他们的防辐射服和面罩戴好,维持好秩序,我不希望有任何一个人受到伤害。”
“老书记您请放心,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您的要求去做……”
在格里戈里义正严词的保证后,哈尼耶夫才挂断了电话,然后就看娜塔莎坐在不远处的桌边,正仔细的看着自己带回来的报纸。
这是法新社的报纸,这一篇报道内容详实,正是讲述了从核电站发生了爆炸事故,到昨天晚上苏联方面和切尔诺贝利地区对核事故的处理方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调整,只有一些西方媒体一贯的避重就轻。
这篇报道中重点批评了苏联对核电站安全生产的不重视,还翻出了半个月前路透社的报道和提醒,以表示西方媒体具有先见之明,是苏联官方的麻木迟钝害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悲剧的发生。
除了批评苏联,这个报道中也在报道地区官员的应对反应中着重笔墨的描写了自己。
例如说普里皮亚季市长维克托·弗拉基米尔维奇·哈尼耶夫的果断处置,敢于担责,反应迅速等。
还举了一个例子是在半个月前就如何重视安全作业安全生产,在担任林业部门领导是就向消防部门捐赠防辐射服,这个先见之明在这场事故中挽救了事故发生后去核电站灭火的上百名消防战士。
这张报道虽然笔墨不多,但是哈尼耶夫如何临危不惧,处置有方,果断的担起责任下令将人员转移的事迹还是绘声绘色的写出了。
哈尼耶夫猜测也许是西方媒体想要推出一个典型人物来印证苏联政治体制的失败,所以才会对自己极尽肉麻的赞美。
因为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还严厉的批评了苏联干部老化,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惋惜像哈尼耶夫这样年轻优秀的干部竟然没有得到提拔重用。
甚至文章在结尾还预测哈尼耶夫的果断虽然体现出来个人的能力,但是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违背了苏联长久以来的政治规则,在没有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认可前就独自下令疏散了群众,同时作为市长竟然抢在了第一书记尼古拉斯的前面成为了处理事故的1号人物,这也许会为哈尼耶夫带来灭顶之灾的判断。
哈尼耶夫当时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心里就不断叫好,拍案叫绝,他授意阿纳托要表达的意思基本都表达了出来,既然西方媒体关注了自己,以戈地图畏洋如虎的揍性自己也就算有了免死金牌,下一步再想做些更大的事情也有了底气。
娜塔莎抬起头,神情复杂的看向哈尼耶夫,问道:“亲爱的维克托,这场报道也许会让你出名,但是苏维埃也许不喜欢你出名,因为你的英明神武是建立在苏维埃的耻辱之上的,这些西方媒体这么报道你……我想肯定会影响你的前途……而且是严重影响!”
如果哈尼耶夫是一个愿意在苏联这个歪脖树上吊死的主,自然会无比的伤心失落,因为这样的出名也许能让很多民众喜欢,但会让苏联的许多老干部反感厌恶,而自己的升迁任职并不是被民众掌控,而是这帮老干部拿捏。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哈尼耶夫其实可以噘着嘴骄傲的说:谁也没有我更懂怎么灭亡苏联。
毕竟即使是搞垮苏联的里根或者老布什也没有哈尼耶夫清楚苏联的寿命只有短短的五年。
在一艘即将沉水的破船之上,哈尼耶夫想要弯道超车,只能打破常规了。
虽然哈尼耶夫心中有着一套成熟的计划,但是这是不能告诉任何人的,看娜塔莎表情凝重,哈尼耶夫就上前吻了她一口,装模作样的苦着脸长叹道:“那也没办法,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我只能想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苏维埃的事业,个人的得失早就忘却了。”
娜塔莎眼圈一红,然后就狠狠拥抱了哈尼耶夫,动情的说道:“你实在是太伟大了,维克托。”
哈尼耶夫嗅着娜塔莎的发香,心想着自己提前来了这么一手,不管是大如戈地图这样的领导还是乌克兰的相关领导,想秋后算账处置自己恐怕就得掂量掂量影响了。
因为外媒已经准入了,苏联又摊上了戈地图这样的“好领导”,肯定是不敢怎么西方媒体,只要哈尼耶夫进入了西方媒体的视线,苏联政府想要封锁消息悄悄处分撤职哈尼耶夫都很难做到。
所以哈尼耶夫才会认为有了路透社这篇报道,加上阿纳托和麦克的关系自己才会有了免死金牌。
现在的问题就是哈尼耶夫完全不需要讨好想要封锁核事故相关信息,枉顾民众生命安全的苏联领导,因为讨好了也没什么大用,等到苏联解体前后甚至会成为自己的污点。
而哈尼耶夫选择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的时候,西方媒体也会全力支持自己,这个时候苏联就更不敢打压哈尼耶夫,因为这样会证明苏联的政治体制就是如西方的预料,是个垃圾。
哈尼耶夫甚至猜想,以戈地图的德行,如果自己再能做出一些大事,苏联方面甚至还可能要提拔自己来证明苏联的政治体制优越性和正确,也就是你西方媒体说谁好,我们苏联比你还要更早更及时的发现他好,而且还大大的重用。
这就是失去话语权,失去道路自信后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下场,别人说点什么都要如临大敌。
第051章 核平时代(10)
虽然说哈尼耶夫想的很好,事情也是按照他的预想发展的,但是在跟娜塔莎说了半天后,哈尼耶夫得知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第一批人员已经乘坐火车离开了,他想起马上就该是普里皮亚季的市民,于是就换上了防辐射铅服出去帮忙了。
当天晚上克拉夫丘克书记继续召集所有地区官员召开会议,这次是各个分管领导汇报疏散人员情况。
等到所有人都说完了,克拉夫丘克才冷哼一声,说道:“明天一天应该就能把所有人撤离了。”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