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是的,书记先生。”契科年夫沉声道。
克拉夫丘克目光灼灼的环视众人,重点看了看哈尼耶夫和尼古拉斯等几人,说道:“同志们,刚才中央已经下了命令,要求内务部深入调查核电站事故泄露信息的情况,这样详实的报道肯定是有人深入了我们切尔诺贝利市,也许除了间谍和外媒记者,还有我们的市民甚至是公务工作人员被渗透了,如果内务部官员需要你们配合调查,我希望在座的诸位都是清白的。”
会场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不敢说话,切尔诺贝利地区的干部都看向第一书记契科年夫。
契科年夫的行政级别虽然比克拉夫丘克差上三四级,但是他的资历却比克拉夫丘克要老,更有乌克兰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关系,所以听到克拉夫丘克的质疑当时就怒火中烧,冷笑道:“我作为地区的第一领导人,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是一定要被处分了,可是我们地区的领导干部都是有着大好前途,对党和苏维埃忠诚的战士,不会出现叛变革命的人,克拉夫丘克书记你放心!”
有契科年夫发话,其余人也都激动地表忠心,包括哈尼耶夫。
看到众人义愤填膺的样子,克拉夫丘克就急忙堆出笑容安抚众人。
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切尔诺贝利地区确实被西方媒体的记者进入取了照片和了解了爆炸事故的详情,但是也未必就是地区官员泄露的,数十万民众里能够做这些事情的人多不胜数。
而且,地区的官员,例如哈尼耶夫、尼古拉斯等年轻干部这样做毫无好处,毕竟作为一名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在首都还有关系,又深得许多领导的器重,哈尼耶夫等人在40岁左右就能进入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的权力中心,成为州长或者副部长。
如果一切顺利甚至有可能进入乌克兰帮,在五六十岁的时候就能成为克林姆林宫的政治局成员。
这两个年轻干部拥有这么好的前途,怎么会冒着被内务部抓捕关进劳改营营甚至流放西伯利亚的风险去做境外势力的走狗呢?
至于老干部们更不会这么傻了,他们为苏维埃奉献了一辈子,不仅家人都有不错的工作,自己退休以后也能有指标去各地的疗养院休息,熬到了该享福的年纪了,怎么会为了点小恩小惠出卖苏维埃,搭上自己奋斗一生积攒的一切?
克拉夫丘克想到这里也松了口气,他转而讨论起明天的疏散计划。
这位原历史线上的总统阁下不知道,他放弃的这个猜想才是真正的答案,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在86年的4月份,除了哈尼耶夫以外,谁也想不到5年后苏联就将不复存在了,自然不可能知道哈尼耶夫会做什么。
29号的清晨开始,整个切尔诺贝利就忙碌了起来。
所有的车辆、人员都被调动起来,然后地区第一书记契科年夫就调动地区的所有领导分包区域和人口进行带队管理将人员有条不紊的疏散,连哈尼耶夫也负责了10号公寓的五千人和普里皮亚季的数万人的撤离
由于哈尼耶夫提前制定了普里皮亚季的撤离方案,切尔诺贝利的撤离方案其实也是在普里皮亚季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扩充,所以哈尼耶夫只需要按照流程再对手下的官员和民兵进行扁平化管理就行了。
当天下午,哈尼耶夫和其他的地区领导们穿着防辐射服在政府大楼前拍了一张合影后就乘车离开了。
等到入夜后,切尔诺贝利的三十多万市民都疏散到了基辅以及基辅附近的城镇。
作为时间很快就到了,4月29日的清晨,这个时候所有人员都准备妥当,要向南迁徙。
热火朝天的大迁徙开始了。
作为乌克兰共和国的首都,基辅是东欧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城市,这里依靠着第聂伯河,有着发达的水利资源,运输便利,物资发达,加上周边的卫星城,安置几十万人,完全没有什么压力。
不过这么大面积,这么多人口的疏散撤离,还是不可避免的被西方媒体敏锐的发现并且跟踪报道。
走上改革之路的苏联显然是不能阻止自由世界的媒体记者采访民众,更不能阻止他们进行拍照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政府机关把他们的报纸第一时间买光,如此也不过是减缓信息曝光泄露的速度,并不能把消息封锁住。
哈尼耶夫亲自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回到了基辅,此时他所负责的人员大都安置在西岸区的最北端,也就是明斯克区,其余的人员则被安置在列宁格勒区和东岸的第聂伯区,这是基辅市北部最偏僻的地区,不过比起切尔诺贝利仍旧不知繁华多少了。
虽然回到了基辅,但是克拉夫丘克下令所有切尔诺贝利地区的官员,暂时不能离开各自的安置区,所以哈尼耶夫还不能回家,只能待在明斯克区忙着分配公寓宿舍安排市民。
等到忙完了手头的所有工作已经是30号的清晨4点20分,哈尼耶夫一夜都没有睡,感觉十分的疲惫。
不过所有的切尔诺贝利回来的官员都统一住在哥萨克大街的招待酒店,然后由医院的医生为大家检查是否受到了辐射,同时检查身体,对不是很健康的人将会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哈尼耶夫为大家都提前准备了防辐射铅服,所以基本上没有人的身体的核辐射超标,这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哈尼耶夫更是在吃早饭和饭后参加汇报会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了大家对自己的态度更加和煦了,哈尼耶夫心头一动,明白显然是今天早晨的体检让他们想到了他们的身体健康都是因为自己提前准备的防辐射服,所以心中感激了。
就在哈尼耶夫冲着大家一一点头致意的时候,克拉夫丘克突然愁眉苦脸的走进招待所的会议室,坐在了大会议室的主座上,看着主要领导的脸色难堪,所有的人也都心头一沉。
哈尼耶夫更是皱紧眉头,暗自心想:又出什么事了?是克林姆林宫出幺蛾子了吗?
上架感言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感谢你们的支持。
今天出差了,回不去,明天下午才能回家,欠一章以后补。
这本书下周一,也就是明天就上架了,要有付费章节了,在这里还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喜欢本书的朋友们放心的看,虽然暂时不能保证量大管饱,但是太监绝对是不当的。
有的朋友是新朋友,有的是老读者,不管怎么说,来到独阅读才能看到这本书,没有这个平台,我恐怕永远也不会写这本书了。
所以,感谢独阅读网站和编辑子燕提供了平台。
夏虫会好好写书,回报列位的,后文该是第一个高潮了,敬请期待咱们的哈尼耶夫书记慢慢成为人民最忠诚且伟大的公仆吧。
作者有话说:
第052章 核平时代(11)大章求首订
哈尼耶夫的担心并没有多余。
克拉夫丘克在会议上开场的第一句话就是:“所有人员等待内务部的官员,经克林姆林宫主要领导决定,在座的所有人都要接受内务部的审查,以确定没有背叛苏维埃的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我相信大家都是清白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坦然地接受调查和访谈。”
克拉夫丘克的一席话还没说完就引起了喧哗,因为安置民众累了好几天而且昨晚一夜未睡的干部们都气愤填膺的站起身抗议。
克拉夫丘克任由人民宣泄着情绪,只不过他的目光静静的扫视着众人。
过了十分钟,声音渐渐低下来了,又过了五分钟,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几个声音,再等一分钟,会场上就变得鸦雀无声。
克拉夫丘克不愧是能成为解体三巨头的大人物,十来分钟就掌握了会议的主导权。
他温煦的笑一声,说道:“大家不要怕,你们要相信我。
如果你们热爱苏维埃,请听从党中央的决定,如果你们拒不服从,等到内务部的官员到了,我会请他们接管这栋大楼,到时候你们即使清白,也许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克拉夫丘克的威胁虽然令人闻之皱眉。但是效果却很理想,所有人都不在愤愤不平的看着他,而是统一的看向契科年夫,期望地区第一书记说句话。
契科年夫缓缓起身,从嗓子眼一个字一个字的挤出声音:“内务部对我们的调查是克林姆林宫的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命令,我们必须无条件服从,现在所有人开始回忆在事故发生前后你在做什么,思路清晰一些,不要等到面对内务部的便衣警察的时候就吓傻了,说错了话,到时候我也救不了你们!”
听到了契科年夫的话,所有人才知道接受调查是必须的选择,于是大家就按照契科年夫的要求坐在位子上静静思索着事故发生前自己在哪做了什么,事故发生后自己又做了什么,理清思路,以免说错。
克拉夫丘克和契科年夫等七八个参加会议的最高领导们则出去迎接内务部的调查人员。
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随着会议室自鸣钟在9点响了起来,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说道:“来了。”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哈尼耶夫更是心情忐忑的看向大门。
克拉夫丘克和契科年夫一行人陪伴着几名身穿内务部服装的官员走了进来。
一场简单的迎接会议结束后,乌克兰内务部的第一部长诺维科夫起身环视一周,缓缓说道:“大家虽然口上说着欢迎,但是我很清楚,我们内务部搞调查,是得罪人的。
没有人喜欢自己被调查,所以诸位是不欢迎的,不过领导有命,我们不能不来,我相信大家都是对苏维埃最忠诚的干部,所以请大伙按照我们的要求做,咱们尽快走个流程,大家能好好休息,我们也能交差了……”
诺维科夫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个子不高,头发稀疏,还戴着眼镜,但是说话很有亲和力,等他讲完以后,所有人的情绪都软化了下来。
大约半个小时后讲话结束,诺维科夫命令外面等候的十余名内务部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然后在克拉夫丘克和契科年夫等领导的配合下将二十多名地区领导干部三人一组划分给内务部的调查人员。
于是,大约在9点20分,所有人都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在一名内务部人员的带领下到了会议室周边的办公室内进行调查访谈。
哈尼耶夫作为事故的第一发现人和处理人,有三名内务部官员亲自和哈尼耶夫一个人在旁边的办公室进行了谈话。
哈尼耶夫虽然紧张,但是他心中早有了腹稿,应对的话语也早就打磨好了,所以即使内务部的调查人员先是客气的询问情况,后来变了脸恐吓讹诈哈尼耶夫,但是哈尼耶夫始终不变说辞。
对于哈尼耶夫提前赠送各个消防队防辐射铅服的事情,哈尼耶夫的解释是响应地区书记的号召,为了积极表现而动用林场和林业委员会的资金采购的防辐射服,赠送只是为了一个态度,没有想到真的有用上的一天,而且还会这么及时。
三个内务部调查人员纠缠哈尼耶夫时间最长的是4月26日的凌晨1点多,为什么哈尼耶夫能第一时间发现暴炸,并且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拨打电话,冷静且有思路的处置事务,安排撤离,安排消防队们穿戴防辐射服,就像是早就知道会爆发核电厂暴炸一样。
哈尼耶夫的解释也很简单,拿出自己之前早就写好的应急预案和路透社关于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报道,说道:“我的应急预案就是根据报道内容而准备的,我只是为了在刚来普里皮亚季市就任时表明一个态度,这也是安全生产面对突发情况必须做好的准备,应急物资、方案都是合情合理的。
咱们普里皮亚季在切尔诺贝利地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对核电站安全生产高度重视,所以我才制定了应急预案作为工作痕迹,这是我份内的工作,你们不能因为我刚来又正好积极主动的开展了分内的工作而因为倒霉的用上了就怀疑我背叛了苏维埃,在搞破坏……”
不管内务部的三个官员的态度如何变化,话语如何变化,哈尼耶夫一直保持着不耐烦和气愤的态度诉说着没有变化的说辞,直到一个小时以后内务部让哈尼耶夫离开后,走在走廊里,哈尼耶夫才松了口气,心中觉得基本上自己说的也算滴水不漏了。
4月30日的一上午时间都浪费在调查和访谈中。
到下午2点左右,访谈和调查继续,哈尼耶夫虽然不用再访谈了,但是他身边的娜塔莎以及格里戈里都要被叫走访谈调查。
时间很快到了夜晚,内务部带着调查处的信息暂时离开了。
克拉夫丘克书记有一次召开会议,他这次向大家通报了部分消息,既有党中央和克里姆林宫方面对核事故的意见,也有今天核电站已经打扫干净,开始修建水泥防护罩的救灾进度通报。
这些都不是国家机密,同时也是苏联想要积极挽回形象,准备大肆报道的事情,克拉夫丘克也是因此才毫无保留的通报给大家。
许多事情中,哈尼耶夫都不感兴趣,唯独克拉夫丘克说了最后一个消息后,哈尼耶夫瞪大了眼睛,差点认不出骂出声音。
克拉夫丘克告诉所有人,由于军方和勒加索夫院士联名公布的最新消息是灾害和核辐射泄露处在可控范围。
所以关于五一劳动节,乌克兰党中央决定,首都基辅的大型庆祝游行活动可以照常举行,而且为了安定民心,共和国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甚至从莫斯科回到了基辅,也要带着家人参加活动,表示苏联党中央对基辅的重视,同时也是为了告诉民众:
所谓的核电站爆炸事故并不严重,不仅没有西方媒体所说的那么夸张,那样的抹黑苏联,反而已经解决并消弭了灾害的影响,这说明了苏联的伟大。
克拉夫丘克后续在说什么哈尼耶夫都听不见了,他最关心的就是五一庆祝活动是否还会照常举行。
此时得到了答案,是会继续举行,哈尼耶夫心中竟然没有丝毫的愤怒和吃惊,他觉得以戈地图对谢尔比茨基书记的忌惮和两派之间的矛盾,戈地图肯定是不舍得不用核电站暴炸事故拿捏谢尔比茨基书记,扳倒乌克兰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尼耶夫为了不让自己的家人朋友,包括自己,在游行庆祝活动中受到伤害,受到辐射影响到一生,他早就做过了最坏的打算。
也就是赌上自己的前途未来,去掀开盖子,不让苏联政府欺骗民众,换取五一庆祝活动的的无疾而终。
至于自己作为普里皮亚季的市长,一个苏维埃的党员战士,做出这种公然和组织对抗的事情将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哈尼耶夫也早就想好了。
免职、劳改、甚至人间蒸发都有可能,不过最大可能还是免职加劳改。
不过这是建立在哈尼耶夫只单纯是一个小小的市长的基础上的处理结果,如果哈尼耶夫一直得到境外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在大量曝光的加持下,哈尼耶夫就能做一个无伤的“屠龙者”,得到自由世界的大力支持,而戈地图就绝对不敢动自己了。
毕竟,哈尼耶夫并没有卖国和犯罪,他只是把事实公示给苏联的民众看,数千万的乌克兰人和数百万白俄罗斯人都会支持哈尼耶夫,哟组合西方媒体和民意加持,哈尼耶夫的这次豪赌也许会换来五年被监视的闲散生活,但是五年以后克拉夫丘克成为总统后必定要请哈尼耶夫这位大英雄出山的,之后哈尼耶夫觉得自己也就能在第一人内阁中熟悉工作,在94年或者更晚一些竞选总统,执掌军机。
哈尼耶夫的心情极度复杂,他在决定是否做一场豪赌。
虽然哈尼耶夫通过路透社对核电站爆炸事故进行了报道,而目前有着共同敌人的欧英法好的穿一条裤子,三国的通讯社也确实都大量报道,在国际舆论上对苏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即使没有外媒的报道宣传,因为哈尼耶夫第一时间决定将普里皮亚季的市民疏散,还做通了契科年夫的工作,让切尔诺贝利市的不少市民跑回了基辅,也把消息带回来基辅。
所以首都的市民通过多方面的手段渠道也都知道了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并且有对附近地区有辐射危害。
不过此时所有人还都不清楚,所谓的辐射圈到底有多大,政府说的是包括切尔诺贝利市在内的方圆三十公里,而相隔将近140公里的基辅市显然是安全的。
可是暴炸和燃烧不停释放到空中的辐射尘呢?他们会落入基辅,实际上基辅暂时也在辐射范围内,这点在勒加索夫院士两天前建议切尔诺贝利市整体疏散迁移是就说过了。
所以说基辅不仅有辐射尘笼罩的危及,因为核电站的核心辐射区包括了第聂伯河,而基辅则在辐射区的下游位置,所以这次暴炸的核辐射还污染了第聂伯河和基辅水库,整个基辅本质上来讲风险系数也不低,起码在水泥防护罩修好后的一年半载里,基辅的饮水食物都不安全,生活在这里也许也有很大的危险也不一定。
克拉夫丘克告诉大家乌克兰的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的意思是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事故而让厄苏维埃的人民失去斗志,在这样紧急的关头下,更要通过五一的庆祝活动来让民众拾起战胜灾难的信心。
可以说这个说法听着很给力,但是在知道真实情况的哈尼耶夫眼中就十分的恶心了。
哈尼耶夫很清楚,现在待在切尔诺贝利负责救灾的勒加索夫院士和皮卡洛夫上将,包括克拉夫丘克等高层应该都知道核电站爆炸事故的真实危害,也明白现在的辐射量是多么的惊人。
熟知历史的哈尼耶夫清楚的知道辐射尘埃影响的面积将会覆盖数百万平方公里,不过有的地方辐射量很小,十几天就消失了,而有的地方持续数百年都不能减弱多少。
这个辐射区里最严重的就是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为中心的方圆100公里,尤其是北部的白俄罗斯地区因为风势影响而被污染的面积更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已经有群众知道灾害,并且未来注定瞒不住的情况下,苏维埃的领袖戈地图却还是逼迫谢尔比茨基继续在五一进行庆祝活动。
所有的明眼人此时都知道五一当天,如果基辅的上百万群众出来庆祝游行,那将意味着会有上百万名群众受到辐射尘埃的污染而受到轻重不等的辐射影响,也许会引发许多人患上癌症和其他大病,从而遭受到痛苦的折磨。
很显然,作为乌克兰的领袖,而且是乌克兰族的谢尔比茨基绝对不会自己做出枉顾民众生命安全的决定,因为他不是疯子和傻子,这样的决定对他只有害处而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好处,所以哈尼耶夫断定戈地图还是利用这场事故对付谢尔比茨基了。
第053章 核平时代(12)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的那一刹那,谢尔比茨基作为乌克兰的一把手,为事故担责是必然,这样的情况下他就失去了哪怕一丝的主导权,再也没有能力和底气跟戈地图抗衡了。
甚至可以说成为了戈地图可以随意拿捏的对手,这就是为什么谢尔比茨基无法拒绝戈地图的命令的原因。
而五一庆祝活动的照常举行则是谢尔比茨基和乌克兰帮彻底被扳倒的标志性事件,因为乌克兰人将会不在支持他们。
这个以戈地图为首的改革派和以谢尔比茨基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很残酷,但是牺牲的是无数的乌克兰人。
每一个遭受到严重核辐射的群众将会被核辐射折磨他们的一生,让他们在未来慢慢的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癌症,绝症,直至死亡。
哈尼耶夫用心观察了克拉夫丘克和契科年夫说起五一庆祝活动时的表情,猜测这两人也知道谢尔比茨基的这个决定一定是受到了莫斯科方面的压力甚至命令。
戈地图为了彻底打压乌克兰帮和谢尔比茨基,逼迫基辅继续开展游行活动就是为了等到辐射爆发后,乌克兰帮的根基就要被颠覆,自己就能以此事为契机掌控整个朝局,把自己想要推行的改革给完完全全的推行下去。
哈尼耶夫想到这里就对戈地图十分厌恶,明白遵从内心的话自己是必须要阻止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了。
哈尼耶夫一开始决定下来做官,为的是在事故爆发后听过提前的准备,优越的保全民众的生命安全,在这场事故结束后得到领导的赏识,从而快速升迁。
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哈尼耶夫通过克拉夫丘克和契科年夫对自己的态度就能感觉到自己已经因为普里皮亚季第一时间的迅速行动,降低了 伤亡危害,同时降低恶劣影响和群众意见,从而得到了这两位领导的赏识和看重。
只要等下去,哈尼耶夫知道未来最少一个部长等着自己。
可是现在得知明天的游行庆祝活动还要继续,哈尼耶夫愤怒了,同时也决定干一票大的。
哈尼耶夫已经做好了决定,所以等到会议结束后,他看了看手表,然后就紧张的思索着计划。
现在是4月30日的下午4:10,距离天黑只有三个小时了。
由于内务部在调查整个切尔诺贝利地区的官员,住在招待酒店的哈尼耶夫担心自己已经被内务部的官员监听监视,如果自己出去多半会被跟踪,所以哈尼耶夫只能就让娜塔莎去传信了。
娜塔莎是哈尼耶夫的女朋友和崇拜者,此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娜塔莎完全听从哈尼耶夫的任何指令,晚上的时候哈尼耶夫教她吹拉弹唱,她都是忍住羞涩之心虔诚的学习,现在哈尼耶夫让她出去传递消息,娜塔莎也认定了这是个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所以激动地答应下来。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