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36章

作者:夏虫之语

  在保健公司大楼的第五层有着一个健身房,只对维雪斯基和哈尼耶夫等少数人开放。

  邦雅忙着去学健身舞,哈尼耶夫则在跑步机上挥洒着汗水。

  一个小时后,维雪斯基走了进来。

  “早上好,维克托,刚才我接到了亚历山大的电话,他们一家要来雅尔塔度假了。”

  维雪斯基微笑着走到一旁的跑步机前,递过来一瓶汽水。

  哈尼耶夫减慢速度,缓缓踱步,而后才暂停了跑步机,接过汽水喝了一口,问道:“哪个亚历山大,尤里?”

  维雪斯基轻轻一笑,道:“当然是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机械厂的亚历山大,他也许你都快忘记了,但是他的夫人尤利娅·季莫申科你一定没有忘记。”

  哈尼耶夫忽然想起了那位未来的政治女强人,点点头道:“去年我曾邀请过他们,不过由于去年他们机械厂在进行某种改革,所以他们无法抽身,看来现在有空了,他说什么时候来了吗?”

  维雪斯基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笔记本,道:“下个月初,大概是六月七八号吧。”

  哈尼耶夫点点头,道:“今年是咱们总书记改革的启航,各地苏维埃都要组织领导干部的考察学习,我下个月要跟随高级干部观摩团出国访问,这是谢尔比茨基的意思,所以我有可能无法接待他们一家了,你亲自接待,一定要让季莫申科满意!”

  维雪斯基自然不懂哈尼耶夫的意思,他如何也想象不到美丽动人的少妇季莫申科在十几年后就能成为乌克兰政坛的明星,更能在担任总理期间势头压过总统。

  维雪斯基只以为是哈尼耶夫真的对季莫申科这位美少妇动心了,虽然心中不希望自己的挚友去追求有夫之妇,但还是没有开口劝阻。

  “放心吧,维克托,我会招待好他们一家三口的。”

  在保健公司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后,哈尼耶夫就再次回到市政大楼,开启了忙碌的党务政务工作。

  随着哈尼耶夫在雅尔塔市的改革推行,地位越发稳固,早已是雅尔塔只手遮天,一言九鼎的人物,因此市委班子都成了哈尼耶夫最顺从的得力干将,他的意志也能贯彻到雅尔塔最偏远的社区。

  在召开了两次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动员会后,哈尼耶夫原本要对市政发展进行规划再召开一次会议,可是从友谊疗养院打来的一通电话打乱了他的计划。

  因为谢尔比茨基要求哈尼耶夫马上过去一趟。

  哈尼耶夫急匆匆的到了谢尔比茨基的房间,老书记戴着老花镜正在看着一份文件,神情十分严肃。

  见到哈尼耶夫,谢尔比茨基指了指身边的沙发,说道:“坐下吧,刚才出了一件大事。”

  哈尼耶夫眉头一皱,问道:“出什么事了?”

  谢尔比茨基浓浓的眉毛一抖,骂道:“联邦德国的一个间谍驾驶飞机堂而皇之的进入了莫斯科,并且降落在了红场,还险些破坏了伟大领袖列宁的陵墓!”

  咒骂着谢尔比茨基将手中的机密文件递给哈尼耶夫。

  这种加密文件只有副国级领导才有权知悉,但是谢尔比茨基早已把哈尼耶夫当成了继承自己政治衣钵的学生,也就没有坚持原则。

  哈尼耶夫一头雾水,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心头顿感惊讶。

  原来今天中午的时候有一架螺旋桨式飞机从芬兰方向飞入了苏联领空,一路上完全没有遭到任何阻碍,直接抵达了克里姆林宫上空,并且转了好几圈,最终在红场降落。

  守护红场的克格勃当场抓捕了飞机驾驶员,经调查这是一名联邦德国的业余飞行员,名叫马蒂亚斯·鲁斯特,据他交待,这次飞行完全属于个人行为,没有任何政治因素,也没有受到任何国家和政治团体的指使。

  但是谁也不敢相信,更不能相信!

  现在是美苏竞赛的冷战阶段,虽然已经进入了美攻苏守的阶段,但是苏联军方为了防备北约的空军仍旧在西方边界部署了1300架拦截机、1万多枚威力巨大的防空导弹,还有7000部雷达装置和传感器装置,这是足以镇压绝大多数国家的力量。

  正是由于苏联的守卫力量相当强大,近些年都不曾听闻有北约的战机进入苏联领空侦查。

  可是今天马蒂亚斯·鲁斯特的飞机如入无人之境,顺利在红场的降落,撕碎了苏联辉煌的外表,让苏联花费重金布置的防空网沦为国际笑料。

  “去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今年的飞机入境,我们伟大的祖国是要沦为世人的笑柄吗?”

  谢尔比茨基气的胸口起起伏伏,大声咒骂着无能的军方,连带着戈地图也遭受了几声洗礼。

  哈尼耶夫觉得这个事情真的就像个黑色幽默,可是却实实在在发生了,他不记得前世是否也发生了,但是无论怎么说,这次苏联又一次在国际上丢人了。

  而且不单纯是丢人显眼的问题,这个事件也暴漏了苏联军方的迟钝无能,如果马蒂亚斯·鲁斯特真的是搞恐怖袭击的间谍分子,他完全能够在克林姆林宫和列宁墓的上方投掷炸弹,到时候必将造成苏维埃无法承担的可怕后果。

  “幸好这个人不是恐怖分子。”

  哈尼耶夫把文件放回桌面上,长出一口气说道。

  谢尔比茨基冷哼道:“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开着一架老式飞机就能进入祖国的心脏,他还不如是北约的王牌飞行员呢,让北约的飞行员一发炸弹把那些坐在位子上不干人事的肥猪送上天,我们苏维埃还兴许能焕发第二春!”

  友谊疗养院的安保问题是由谢尔比茨基的心腹接管的,因此绝对不用担心窃听和谈话泄露的风险,因此谢尔比茨基说话也没有丝毫的遮拦。

  哈尼耶夫附和了几句,然后问道:“戈地图同志一定吓坏了,军方也肯定会被大清洗的,您见多识广,是不是早已胸有成竹,准备趁机做些什么?”

  谢尔比茨基神色渐渐平静下来,他满意的看了看哈尼耶夫,说道:“是的,虽然这个事情让我们在国际上栽了跟头,但是戈地图一定会趁机对军方下手!”

  哈尼耶夫一脸了然的说道:“就如同去年核泄漏事件后对您动手一样。”

  谢尔比茨基微微颔首,接着说道:“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同志是乌克兰人,虽然我们交往不多,但是他的政治倾向与我一样,一直致力于维护苏联的利益,更是一名坚定的苏维埃战士,虽然他这两天在东德开会,按理说罪不在他,但是戈地图一定会处置他的,最迟后天,军方从他开始必然会有一大批将军被罢免,戈地图绝对会重点照顾我们这个派系的人……”

  哈尼耶夫闻言心头一沉,问道:“您怎么看着不急?”

  “急有什么用?”

  谢尔比茨基摇摇头,道:“他才是总书记,我们不是,大势之下谁也斗不过他,能做的只有等待……列宁同志说过--当应战对敌人有利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应战就是犯罪;革命阶级的政治家如果不善于实行“机动、通融、妥协”,以避免显然不利的战斗,这样的政治家是毫无用处的。”

第103章 乌克兰的未来

  事态的发展果然如谢尔比茨基的预料一样。

  在两天后,也就是5月30日,戈尔巴乔夫召开常委会,撤销了索科洛夫的国防部长一职,接任者是国防部排名倒数第一的副部长迪米特里·亚索夫。

  据谢尔比茨基所说,迪米特里·亚索夫是戈尔巴乔夫的人,而且此人没什么本事,就是靠着吹吹捧捧才走到了今天的位置,即便没有这次恶性事件,戈地图也早就打算把迪米特里·亚索夫抬举到国防部长的位置上。

  对于想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戈地图而言,只有把军方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心,他才能彻底放心。

  数日之内,从国防部长开始,一直到地方军区司令,在戈地图的要求下,苏联军方被罢免了二百多名高层,这不啻于是一场地震。

  不过地震过后,戈地图也在苏联军方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似乎再也没有异样的声音出现。

  面对心狠手辣的总书记,即便是以强硬而著称的总理雷日科夫也终于低调了下来了。

  在6月1日儿童节这天,哈尼耶夫邀请了谢尔比茨基夫妇前往了雅尔塔的小学、幼儿园、福利院进行了慰问,在车上谢尔比茨基告诉哈尼耶夫,从今以后苏联国内再也没有人能阻挡戈地图改革的脚步了。

  谢尔比茨基表现的十分悲观,似乎对自己能否再次复出也没了信心。

  不过知道戈地图所谓的改革必将失败,而且会把苏联拉入解体深渊的哈尼耶夫却十分笃定的告诉谢尔比茨基——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救不了苏联,只会让苏联的国有资产拱手送给西方,到时候买办横行,国家掉入赤贫,还得需要谢尔比茨基和雷日科夫、索科洛夫这些老干部来力挽狂澜……”

  谢尔比茨基一直不看好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因为他不信任西方,更不相信戈地图依赖西方专家做出的计划,现在哈尼耶夫的态度让谢尔比茨基似乎高兴了一些,他伸出手掌按在哈尼耶夫的肩头,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都老了,苏联的未来还要靠你,我知道你有想法,就借助戈氏的改革做出些成绩,你好好干,我还有些能量,五年之内能把你扶持到乌克兰州部级的岗位,到时候你就有机会进入莫斯科了……”

  哈尼耶夫心头暗自叹息:“我还是太年轻了,即便有谢尔比茨基的鼎力支持也要五年才能做到州长或者部长,可是苏联的寿命却已经不足五年了……我爬的再快恐怕在苏联解体前也无力入主克林姆林宫,终究难以改变解体的命运……”

  谢尔比茨基心中感慨不已,首次向哈尼耶夫做出了保证,可是他见哈尼耶夫的情绪没有高涨,反而低落了,自认为是他在担心自己,心中微微感动,道:“你不用担心,我的身体很好,以我的级别只要不反对戈尔巴乔夫,在你成为乌克兰第一书记之前都能为你保驾护航的!”

  哈尼耶夫眼圈一红,俯身拥抱了谢尔比茨基。

  “谢谢您,谢尔比茨基书记,您是我的恩人,我的慈父……”

  活动结束后哈尼耶夫亲自把谢尔比茨基夫妇送回了友谊疗养院,等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许久哈尼耶夫都没有平复心情。

  即便自己帮助了谢尔比茨基,但是保守派彻底失败的结局仍旧无法改变,戈地图的所谓改革众将无可阻挡的推动了。

  这次戈地图彻底掌握军队后,毁灭苏联的“休克疗法”恐怕就要提上日程了。

  虽然心中略有不甘,但是哈尼耶夫清楚的认识到,苏联解体无可阻挡,自己太渺小了,根本救不了苏联,甚至延迟苏联的解体步伐恐怕都是奢望了。

  哈尼耶夫心绪难平,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脑子里思绪不断,不断思考着未来。

  苏联这艘航行了80年的大船,即将沉没了……

  如果哈尼耶夫愿意做一个富家翁,他可以提前布局,在几年后趁着苏联解体,跟其他的贪官污吏、买办们一起大发国难财,摇身一变成为乌克兰的寡头大佬。

  但是发完财之后呢?

  是移民到美国、英国做一个潇洒一生的大富翁,然后看着自己的同胞伸出水深火热之中,看着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差,日落西山?

  哈尼耶夫虽然自私,但他自问自己做不到,更何况他是一个政治人物,他更渴望掌握权力,尤其是明知事情发展却不做些事情,他不愿意。

  哈尼耶夫更想要做一些伟大的事情,例如拯救苏联。

  不过这是目标有些难,自己太卑微,时机也太晚了,那就换一个……拯救乌克兰!

  苏联解体,是必然。

  解体完之后,能够参与分家的,名义上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大巨头,但实际上,真正有着权利分家,并且真正分到遗产的,只有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之下的十余个加盟共和国中,也唯有俄罗斯和乌克兰才是当之无愧的亲生儿子,巨头。

  不管是为苏联做出的贡献,还是国家体量、人口、经济,乌克兰都是苏联所有加盟共和国中的二把手。

  哈尼耶夫认为,自己只要能提前布局谋划,兴许在五年以后苏联解体的时候,能够让乌克兰分到比原定历史上更丰厚的遗产,而自己也能借机走上乌克兰的权力中心,由自己代替克拉夫丘克执掌乌克兰,这样也许能让乌克兰的命运发生改变……

  不……不是也许,而是一定!

  一个犹太人都能当总统的乌克兰。

  一个被美国遥控指挥的乌克兰。

  一个买办寡头操纵政府的乌克兰。

  一个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的乌克兰。

  这样的乌克兰绝对不是哈尼耶夫想要看到的乌克兰。

  哈尼耶夫预想的未来是好的。

  思考了许久的哈尼耶夫终于坚定了信心和目标,他下定了决心,自己一定要在苏联解体后掌握乌克兰的最高权利,并且带领乌克兰人民走向富强,也不枉自己穿越一走,也不至于浪费自己的“先知”。

  坚定目标的哈尼耶夫依旧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开始提前为乌克兰规划方向了。

  两天过去了,经过多日的冷静思考,哈尼耶夫在纸上写下了洋洋洒洒数万字,上面是对乌克兰的命运进行的详细的规划。

  在解体前如何做……解体后如何做……解体中如何做……

  分家时军事上如何分……经济上如何分……产业产能上如何分……

  有前世记忆为模版,哈尼耶夫的方针优秀无比,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强的可怕。

  一鲸落万物生,那就等着苏联这头鲸鱼陨落后的盛宴吧……

  作者的话:  开新书了,还是本站,书名《耶路撒冷之主》,想看的可以先收藏,下个月开始正式更新

第104章 出国观摩

  清晨的雅尔塔市委大楼第三层走廊中挤满了人。

  维雪斯基、彼得罗夫几人在人群的最中心,他们忧心忡忡的看着市委书记办公室紧缩的木门,焦急的转来转去。

  一个急促的脚步声走了过来,苏娃皱着眉头挤到两人身前。

  “维雪斯基先生,彼得罗夫主任,哈尼耶夫书记还没出来吗?”

  苏娃见两人都面沉似水,拿起手上的文件,道:“刚才州委员会又打电话来催了,说是只差咱们的书记了,他们代表团是今天中午12点的飞机,现在只有三个小时的时间了。”

  这几天哈尼耶夫书记的脾气很不好,措辞严厉的命令任何人不能进入他的办公室,也不能打扰他谋划大事,因此即便雅尔塔的许多政务需要书记拍板,党委班子和苏维埃都只能暂时将事务搁置,或者由分管领导处理一些小事情。

  彼得罗夫作为哈尼耶夫书记的铁杆,原本是党委办公室主任,前一段时间刚被哈尼耶夫书记提拔做了分管办公室和宣传工作的副市长,他对哈尼耶夫有着一种天然的恐惧,自然不敢忤逆领导。

  可是维雪斯基却是哈尼耶夫的发小同学,他咬了咬牙,还是轻轻拍了拍门,问道:“维克托,维克托你好了吗,今天要去州府跟随访问团出国的,你还记得吗?”

  废寝忘食许久的哈尼耶夫陷入了某种幻想,就在兴奋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从出神中醒来的哈尼耶夫搓搓脸,硬硬的胡茬让他猛然惊醒自己已经两天没有离开办公室了。

  他感觉肚子饿的咕咕叫,身体也十分虚弱。

  忙把自己根据前世记忆撰写的治国大纲快速默写了一些重要节点,感觉所有内容已经成熟于胸了,哈尼耶夫毅然将自己写下的治国大纲撕了个粉碎,扔进了垃圾桶。

  起身推开房门,维雪斯基和彼得罗夫等人忙围了过来。

  “书记阁下您没事吧?”

  “维克托!”

  “哈尼耶夫书记……”

  在等人焦急焦虑担忧的目光中,哈尼耶夫笑了:“现在才九点,还有三个小时,我们直接去机场时间来得及。

  尤里(维雪斯基)你带我去友谊疗养院,我要好好洗洗澡,吃个丰富的早餐……

  然后,尤里,你再送我去机场,我可以在车上和飞机上休息一下……”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市委书记,哪怕是有些背景,在跟随州领导甚至中央部委领导出国访问的行动中不听指挥,这种行为轻则前途受影响,重则直接就要被处分。

  不过哈尼耶夫毕竟是谢尔比茨基的人,即使这位老书记已经下台了,但是他在乌克兰经营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各地,新任的乌克兰第一书记古连科也是谢尔比茨基亲手栽培的学生,即便有些想法,却还是要尊重老领导的意见的。

  因此哈尼耶夫在雅尔塔做市委第一书记,即使按照苏维埃的宪法要受克里米亚州党委和苏维埃的领导,但实际上他属于听调不听宣的一档。

  甚至可以说哈尼耶夫领导下的雅尔塔完全是一个独立王国,所有事物甚至于市长以下的人事任免都有他个人做主,这种特立独行让哈尼耶夫也习惯了。

  所以即便他没有如其他市委书记一样提前去州党委政府集合,而是直接卡着点去了机场,州党委带队的是哈尼耶夫的老相识阿克肖诺夫,他原本是州党委秘书,现在已经进步做了州苏维埃第一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