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38章

作者:夏虫之语

  “哈哈……”

  目送卢卡申科在一众白俄罗斯官僚的羡慕中回到人群,前驱登机,哈尼耶夫转身走到摩尔达维亚农业部外联办的马格西姆主任身边,问道:“亲爱的马格西姆,我拜托你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马格西姆点点头,道:“您出钱,一切不值钱的土特产还不好找吗?

  山羊奶酪、修道院蜂蜜和陈酿葡萄酒都备齐了,明天就会放到你们回去的专机上的。”

  哈尼耶夫点点头,道:“这可不是给我自己准备的,我们雅尔塔市的经济刚搞好一些,我准备给市委和苏维埃的同志们发一些做福利,还有友谊疗养院的老干部老领导,也不能怠慢了不是?”

  马格西姆肃然起敬,道:“我听说了您在雅尔塔的政绩后就十分佩服您的能力,您要的这些东西有不少是给谢尔比茨基书记他老人家准备的吧,我们部长汇报给了卡林主席和格罗苏书记,他们二位特别批示,要我们以摩尔达维亚的名义额外再为谢尔比茨基阁下准备一批特产。”

  哈尼耶夫点点头,道:“你们的心意我会好好地向谢尔比茨基阁下表达的。”

  马格西姆闻言大喜,二人又商量了不少细节问题后,马格西姆才心满意足的说道:“哈尼耶夫书记您请放心,我们部长已经同意了您的申请,农业部很快就会派出一个专家团到雅尔塔知道你们的葡萄园种植,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帮你们雅尔塔葡萄农庄的种植技术和种植品种再提高一次!”

  哈尼耶夫满意的点点头,道:“到时候一定要你亲自带队,我们雅尔塔的疗养服务最好,其中新增加的精油按摩spa堪称一绝,你一定要好好体验。”

  马格西姆搓搓手道:“那好,早就听说雅尔塔的服务业十分发达,早就想见识见识了。”

  两人正在说话,一个机场的工作人员快步走来。

  “两位领导,刚才招待所打来电话,说是有要事找哈尼耶夫书记。”

  哈尼耶夫心头一动,点点头就与马格西姆告辞了。

  乘坐农业部的专车回到招待所,哈尼耶夫刚进大厅就看到了四五个中年人,为首的是个身穿薄毛呢西服,两人相视一笑,握手道:“哈尼耶夫,你好!”

  “沃罗宁,你好!”

  来的正是摩尔达维亚中组部副部长的弗拉基米尔·沃罗宁。

  他和哈尼耶夫是敖德萨高级党校同期培训的同学,两人的政治理念和性格很接近,因此成为了好友,在沃罗宁的身后则是同期的另外几位摩尔达维亚市委书记的同学,不过他们与哈尼耶夫的关系就很一般了。

  “你来摩尔达维亚调研怎么也不说一声,要不是昨天我跟农业部的古兹达克部长一起开会时听他谈到了你,我竟然不知道你来基什尼奥夫了。”

  “我的行程很满,也担心打扰你们,你看看,你们这不是放下工作都来了吗?”

  “咱们可是老同学,知道你来不过来慰问慰问哪里还有一点人情味吗?”

  沃罗宁轻轻一笑,指了指身后的同学们,说道:“我想着咱们都是同学,就问了问他们的意见,大伙一致同意来看你,这不是就来了吗,结果还不凑巧,你出门了。”

  哈尼耶夫忙上前与众多同学一一握手,等到寒暄完了才说道:“我送个朋友坐飞机,这不听说你们来了就赶紧回来了,快快,都去餐厅喝茶说话,我们得有大半年没见面了,要好好叙叙旧。”

  “那可不,我记得高级党校培训是去年11月份吧,现在都7月了,就是大半年了……”

  ……

  沃罗宁拉着哈尼耶夫两人说说笑笑,身后跟着的五个摩尔达维亚的市委书记同学也时不时插一句话,轻松愉悦的氛围感染了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108章 哈尼耶夫要布局

  与哈尼耶夫同期的同学都是苏联西部的几个加盟国的市委书记,其中主要学员为乌克兰人,不过仍有六七个摩尔达维亚人,这些人里一开始就是以沃罗宁为首,因为沃罗宁在入学时就是摩尔达维亚中组部副部长兼森杰雷市第一书记,可以说是高配的市第一书记。

  哈尼耶夫带着沃罗宁一行来的招待所的餐厅坐下,为他们每个人要了一杯饮品。

  大半年不见,沃罗宁与哈尼耶夫一样变得越发的意气风发了。

  在哈尼耶夫打趣了他几句后,沃罗宁嘿嘿一笑,说道:“高级党校培训本来就是为苏维埃培养高级的储备干部,我们都是市第一书记,培训之后很快就会得到重用,你有大佬撑腰,倒是不急,我们可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更进一步了。”

  “这么说你已经又进步了?”

  “我原来是中央组织部的第五副部长,上个月已经顺位做到了第一副部长,不单单我,咱们的同学们大都也进入了市领导班子,比如卢迪,他去年学习的时候还是德洛基亚地区的第一书记,年后就得到了重用,还有……”

  在沃罗宁的介绍下哈尼耶夫才知道自己的摩尔达维亚同学们几个月不见已经从原来的地区第一书记提拔做了市第一书记或进入部委做了某一个委员会的主任。

  摩尔达维亚的国家体量很小,所以只有县、区、市三级区划,其中地区是最核心的区划,市虽然比地区大,但是在摩尔达维亚境内很少,所以对比乌克兰的话,摩尔达维亚的地区的行政级别大致就是乌克兰的市,为数不多的市约等于或者略低于乌克兰的州。

  因此说,哈尼耶夫的同学们原本就是摩尔达维亚的地区第一书记和市第一书记,现在都得到了提拔重用,级别最高的自然是中组部第一副部长的沃罗宁,其他人也都解决了苏联体制下的“正厅级”的实职,自然是皆大欢喜。

  在向高升了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后,哈尼耶夫嘿嘿一笑,带着笑意的看着沃罗宁。

  “弗拉基米尔,咱们这几位同学的进步,你都没少费力吧。”

  沃罗宁轻咳一声,说道:“都是同学,互帮互助应该的,是吧。”

  作为中央组织部的副部长,研究地区干部升降任免的时候沃罗宁一定是能说上话的,现在他的同学全都进步重用,在小小的摩尔达维亚内,恐怕已经出现了一个以沃罗宁为首的“敖德萨党校帮”,简称“敖大帮”。

  也怪不得苏联解体时沃罗宁只是个部长,却能在苏联解体后组建共産党人党,并且积蓄几年力量后成功竞选总统了,彼时的摩尔多瓦国内有许多摩尔达维亚时期的高官家庭中,沃罗宁还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属于苏共遗老代言人了。

  摩尔达维亚在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一直都是一个小透明,不仅因为它的国家体量小,资源少,还有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地缘政治影响力,所以即便是未来苏联解体后成立了摩尔多瓦共和国,这个小国在欧洲和国际上仍旧是个小透明。

  不过哈尼耶夫知道在摩尔多瓦独立前后的几年中,由于该国境内有几十万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所以出现了内部分裂和内战,俄罗斯的插手更是让摩尔多瓦境内出现了一个俄罗斯控制的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简称“德左共和国”。

  这个德左共和国就是俄罗斯想要控制摩尔多瓦的一个棋子,以至于后世几十年里摩尔多瓦都要被俄罗斯牵着鼻子,无法独自自主的自由发展。

  摩尔达维亚和几年以后的摩尔多瓦是一片土地一个国家,是紧邻乌克兰西侧国境线的国家,从地缘政治上看,乌克兰更需要摩尔达维亚,从人口分布上看,摩尔达维亚境内同样拥有数十万乌克兰人,既然数年以后的俄罗斯能插手摩尔多瓦,在其境内扶持一个德左共和国,那为什么乌克兰不能提前插手布局,让摩尔达维亚在独立后成为乌克兰的小老弟?

  哈尼耶夫心中的这个念头虽说是灵机一动,但却是像一把火一样越烧越旺,他心中好像猫抓一样,直到自己以后要跟沃罗宁建立更加紧密的同学情,同志情,朋友情。

  自己要帮助仍心怀苏共旧情的沃罗宁在摩尔达维亚独立时更早的掌握摩尔多瓦的权利,让他更早更快的成为摩尔多瓦的话事人,这样不仅能防止俄罗斯把手伸进摩尔多瓦,还能让未来的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建立亲密无间的国家战略合作关系。

  哈尼耶夫早就把自己视为乌克兰未来的掌舵人,他知道想要让乌克兰真正富强必须解决做北约棋子的命运,也要杜绝俄罗斯的欺凌和控制,所以壮大乌克兰的力量就是重中之重。

  摩尔多瓦再弱小也是一个联合国成员国,更是东欧伸向中欧的一个触手和跳板,乌克兰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煤炭铁矿和农产品大都需要往西走陆路,大致通道就是波兰和捷克,不过捷克往南的巴尔干诸国也是一个乌克兰的大客户。

  摩尔多瓦往西则是罗马尼亚,那么把摩尔多瓦化为乌克兰的心腹小弟,就等于乌克兰直接与罗马尼亚接壤,这样就能让乌克兰影响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巴尔干半岛。

  哈尼耶夫想通了这一点后对待沃罗宁为首的摩尔达维亚同学更加热情了,不仅跟他们一起畅谈时政大事,也把自己执政雅尔塔市的改革经验毫不吝啬的全盘托出。

  沃罗宁等人听的是惊叹连连,他们都佩服哈尼耶夫的魄力和手段,更对雅尔塔这块土地心生羡慕。

  作为一个内陆国,摩尔达维亚人做梦都想拥有自己的港口和海岸线。

  哈尼耶夫不客气的说道:“你们不用羡慕我,等到我以后进入了乌克兰的中央,我可以推动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的合作,加深咱们两国的关系,到时候敖德萨的港口就是你们的港口,敖德萨的沙滩就是摩尔达维亚人的沙滩!”

第109章 回国

  无论何种政治体制当官做政客首当其冲的技能就是要学会画饼,要懂得利用语言蛊惑人心,而达到某种目的。

  哈尼耶夫两世为人,官僚的本能早就炉火纯青,他为了让沃罗宁等人成为自己的政治资源,心腹小弟,自然是狠抓摩尔达维亚人的痛点,并且画出了一张沃罗宁等人都无法拒绝的大饼。

  那就是乌克兰作为摩尔达维亚东方的大国,愿意帮助摩尔达维亚繁荣富强,共享资源和港口海岸线。

  摩尔达维亚的大部分原本属于罗马尼亚,可以说是被苏联硬生生创造出来的国家,所以摩尔达维亚境内也一直有一种声音,呼吁摩尔达维亚和罗马尼亚合并。

  沃罗宁等官员都是摩尔达维亚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都不希望摩尔达维亚与罗马尼亚再有瓜葛,所以能抱上乌克兰大腿自然是最好的,因为两国的民族语言文化都不同,自然不必担心被乌克兰吞并。

  在哈尼耶夫的口中,他俨然成为了摩尔达维亚的第二公民,他不仅对摩尔达维亚有充足的好感,也对沃罗宁等同学有着深厚的情感,这让他下定了决心,要在未来进入乌克兰党中央后推动与摩尔达维亚的深化合作之路。

  沃罗宁几人听后十分感动,精神振奋起来,几人根本不怀疑哈尼耶夫是在吹牛,他们知道哈尼耶夫的关系和背景,也知道他在切尔诺贝利和雅尔塔做的成绩,这样的党员干部前途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如果哈尼耶夫没有在雅尔塔搞改革,他兴许因为身上有谢尔比茨基派系的烙印还可能被戈地图打压而不能得到提拔重用,也许只能止步于一个州部级干部,但是近一年来哈尼耶夫响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号召,在雅尔塔市大力推动改革,并且主动作为,大步前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同时谢尔比茨基也并没有推动对哈尼耶夫的提拔重用,这让许多人都认为哈尼耶夫已经从保守派转变为了改革派,加上切尔诺贝利的政治好处,哈尼耶夫在十年之内进入乌克兰中央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

  沃罗宁等人的精神振奋不单单因为哈尼耶夫要帮助摩尔达维亚,他们还有自己的私心。

  如果自己的同学朋友成为了乌克兰的党中央高层甚至第一书记,那自己作为苏联加盟国的官僚一定能到莫大的好处。

  要知道乌克兰可是苏联加盟国中的二把手,乌克兰的党的第一书记那是苏联领导班子成员,一句话就能决定小小的摩尔达维亚国家领导人的命运。

  所以沃罗宁他们比任何人都期盼着哈尼耶夫能更快的成为乌克兰党中央的主要领导。

  所有具有政治抱负和政治野心的人都希望能在官场上拥有自己的靠山或者说政治资源,因为没有靠山走不高也走不远。

  哈尼耶夫就是沃罗宁等人的政治资源,不过对于哈尼耶夫而言,沃罗宁等人又何尝不是他的政治资源?

  转眼到了7月3日,这天是克里米亚观摩团返程的日子。

  由于乌克兰在苏联各个加盟国中的地位特殊,观摩团从招待酒店出发前不仅有农业部书记部长送行,还有摩尔达维亚的主席或者说总理卡林亲自前来慰问。

  苏联的各个加盟国名义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俄罗斯、乌克兰两个大国的地位非常高,次之的则是白俄罗斯,其他的加盟国就大都是小透明,摩尔达维亚更是透明中的透明。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俄罗斯和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来的观摩团,州长级别带队的都是要由总理出面接机或者送行的。

  卡林在克里米亚代表团的面前十分和蔼,跟每一位乌克兰人都亲切握手,尤其是在走到哈尼耶夫的身边时,更是紧紧握着哈尼耶夫的双手,笑道:“你可是乌克兰近几年的卓越青年,哈尼耶夫书记欢迎你再次来到基什尼奥夫!”

  哈尼耶夫在第一次出国访问期间一直会发现自己挺出名的,从波罗的海到东德再到摩尔达维亚,几乎每一位与他接触的领导都认识自己并十分热情。

  哈尼耶夫知道应该是自己主导的挽救切尔诺贝利数十万居民的事情让自己出了名,这主要来要归功于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西方媒体的报道和苏联内部的新闻报道。

  虽然苏联内部的报道中哈尼耶夫的篇幅不多,但是境外媒体的口中,哈尼耶夫却是危难之中唯一的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的苏联官员,路透社更是高度称赞哈尼耶夫是一位“列宁式的苏联干部”,美联社也把哈尼耶夫誉为“当代萨布林”。

  虽然苏联官方严禁官员民众收藏观看境外杂志报纸,但实际上公社书记以上的官员都能接触到境外的信息,所以哈尼耶夫的大名早就在苏联内外名动一时了。

  谦虚的跟卡林闲聊了几句后,哈尼耶夫就自觉地退入观摩团中。

  片刻后慰问结束,卡林的专车离开,克里米亚观摩团的车也载着大伙离开酒店前往机场。

  基什尼奥夫不大,它的机场也很小,在哈尼耶夫的眼中这个一国之都看着跟克里米亚差不多。

  抵达机场后,沃罗宁也带着一些礼品前来送别,约定了几个月后的冬季他带着同学们去雅尔塔度假后,哈尼耶夫和观摩团离开候机室前去登机。

  直到飞机起飞以后,看着窗外的基什尼奥夫越来越小,哈尼耶夫才长出了一口气,感觉浑身轻松了。

  一个多月近两个月的调研观摩让包括哈尼耶夫在内的观摩团成员们都身心疲惫,飞了没多久大家都在座位上睡着了。

  直到飞机平稳降落,才有斯拉夫金发美女空姐温柔的叫醒众人。

  哈尼耶夫下机后就看到了克里米亚州的第一书记带着领导班子在接机,人群中也有雅尔塔市的领导班子在。

  克洛斯基市长带着彼得罗夫等市领导站在一边,他们身后也有维雪斯基和亚历山大等哈尼耶夫的改革干将。

  这些人看到哈尼耶夫以后都高举双手打着招呼。

第110章 开会

  看着自己的十几个心腹手下高举双手满脸笑容的样子,哈尼耶夫心头涌起一阵快感。

  轻轻摇摇头,哈尼耶夫低声自语道:“也许我还真有机会做一做东欧的太阳呢……”

  按照克里米亚州党委的安排,观摩团回来后要在州招待所住一夜,晚上不仅有晚宴,还有汇报会。

  所以哈尼耶夫见到自己的领导班子和手下后,只是简单的吩咐维雪斯基把自己带回来的礼品拉回去,同时告诉克洛斯基和彼得罗夫,明天自己回去后召开市委工作会议,听取各个部门一把手的工作汇报。

  克洛斯基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干部,在担任市长前是克里米亚刻赤海洋技术大学的副校长,在担任市长以来也是极力配合哈尼耶夫,完全就是一个摆设。

  不过他年纪大,又是学校教授出身,从心气到手段都不是哈尼耶夫的对手,自然也乐得做个泥捏的市长了。

  听了哈尼耶夫的指示后,克洛斯基还没说话,副职的彼得罗夫就抢先表态道:“书记同志放心,我回去以后马上会组织安排,最近您虽然不再家,但是我们雅尔塔按照您指定的方针推动各项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相信您明天也会满意的。”

  哈尼耶夫微笑的点点头,而后低头跟维雪斯基说道:“我带回来的礼物和特产先不要动,等我回去再亲自安排。”

  “维克托你放心,我亲自看着,一个也少不了。”

  冲着众人点点头,哈尼耶夫就随着观摩团去了招待酒店。

  会议和晚宴上哈尼耶夫刻意保持低调,减少发言,直到晚上九点多晚宴结束后才离开了州政府。

  如果按照哈尼耶夫的想法,会议和晚宴他都不愿意参加,因为他觉得没有意义,不过出国访问期间他和同团的各位书记领导也都混熟了,知道州党委和苏维埃对他的特立独行一直是有意见的。

  为了确保自己不从细节上留下把柄,哈尼耶夫才选择了留下。

  不过熬到晚宴结束后哈尼耶夫就第一时间离开了,维雪斯基早已预留了轿车和司机。

  上车后一阵香风扑鼻,哈尼耶夫刚扭头就见一个柔软的身体钻进怀中,邦雅秀美的小脸蛋就在哈尼耶夫的身前,热乎乎的气息伴着香水味吹在哈尼耶夫的脸上。

  出国访问期间已经憋了几十天的哈尼耶夫顿时小腹一阵发热,他看了眼开车的司机,见是亚历山大才放心的拥着邦雅舌吻了一通。

  亚历山大作为邦雅的亲姐夫,看着倒车镜里缠绵的两人,嘴角带笑,心中暗自得意:哈尼耶夫书记的前途无量,想要爬到他床上的女人不计其数,我听说他的女朋友是基辅的高官子女,有首都大官的岳父和老书记的靠山,哈尼耶夫很快就要离开雅尔塔高升的,邦雅能跟哈尼耶夫号上一段也足够我们家鸡犬升天了……

  哈尼耶夫在雅尔塔的宿舍不方便,亚历山大直接把两人送到了保健公司为哈尼耶夫准备的小别墅里。

  装修精美,配套齐全的别墅里当晚热闹了大半夜,直到凌晨四点多“战争”才结束。

  满身大汗的哈尼耶夫抱着光溜溜的邦雅躺在皮沙发上喘着粗气。

  邦雅的身子抖了十多分钟才回过神来,趴在哈尼耶夫胸口咬了一口。

  “臭男人!”

  哈尼耶夫哈哈一笑:“真的臭吗,我看你刚才吃的不挺香的吗?”

  邦雅俏脸一红,撅嘴道:“你出国四十多天,我都想死你了,你也不想我。”

  哈尼耶夫大手在邦雅的雪白圆月上一拍,激起一阵白浪抖动。

  “我怎么不想你了,我给你带了许多礼物,你要是不想要就算了,我送给别人去……”

  “嗯?”

  邦雅轻轻掐了哈尼耶夫一下,说道:“谁说我不要了,我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