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送走了阿纳托后,塔季扬娜又到了,明天她上午没有课,所以今天就准备住在这里。
娜塔莉亚得知儿媳妇今晚不走高兴地又去买了一些牛排和肘子,做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第117章 莫斯科
苏联的僵化体制对于民众而言十分痛苦,物资匮乏,买个面包都要排队,肉食蔬菜和水果更是可遇不可求,但是对于官员而言,他们的权利和地位能他们的家人得到很优待的待遇,像哈尼耶夫家有两个厅级领导,每天的吃喝自然都是好的且从不需要排队采买。
有一种腐败叫做经济腐败,还有一种腐败叫做政治腐败,苏联这样的红色帝国,经济腐败的问题从来不是最严重的,最能伤及根本,从上到下随处可见的是以享受特权、以权谋私、违反规则等形式展现的政治腐败。
哈尼耶夫即便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家人却一直享受着他升官后的政治特权,而他自己却已经乐得其中,没有察觉了。
最后在家过了两天好日子后,哈尼耶夫去中组部拿到了自己的档案后就在亲朋好友和恋人的送别中登机飞往了莫斯科。
作为跨国调动的官员,哈尼耶夫的档案和党组织关系都要转到俄罗斯中组部,交由属地管理。
哈尼耶夫下飞机后就感觉到寒风袭面,莫斯科的体感温度比基辅似乎要冷十度左右。
哈尼耶夫自认为自己身肩重任,是乌克兰的救星,所以一直以来都缺乏战斗民族的那种勇敢,最是爱惜生命,小心谨慎。
在打了两个冷战后哈尼耶夫急忙加快脚步,在机场卫生间换了一身大衣,这才拖着行李箱出了机场。
苏联的存在对于各个加盟国各个民族的人而言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俄语的普及率很高,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的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的本国语言说的都不如俄语好。
因此哈尼耶夫到莫斯科后不管是与人交流还是坐公交车都没有丝毫的障碍,即使他是第一次来莫斯科。
公交车晃晃悠悠到了莫斯科的市中心,此时还要转两班公交车,哈尼耶夫一想起来就觉得浑身疲惫,他看到前方有个地铁站就急忙下车,拉着行李箱去坐地铁。
莫斯科的地铁与契丹的不同,乍一看好像是大圆圈套着小圆圈,哈尼耶夫看了半天才确定了路线。
于是大约一个小时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哈尼耶夫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沿着莫斯科河走到了外交部迎宾馆。
这是一个拥有东斯拉夫建筑风格的古典建筑,同时也是苏联外交部接待外宾的酒店,哈尼耶夫作为外交部非洲司的一个领导干部,在正式报道,组织分配住房前他是可以凭借红头文件在迎宾馆免费居住的。
在跟前台的几个金发美少妇们交流半天后,尤其是她们发现眼前的哈尼耶夫就是总书记打造的“改革先锋”后,对待哈尼耶夫的态度顿时热情了起来。
于是哈尼耶夫很快住进了一个标准间内。
迎宾馆的环境很好,床铺都很舒服,哈尼耶夫洗漱后没一会儿就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后,哈尼耶夫花了一个卢布用迎宾馆的电话给家里报了平安,而后又花五个卢布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接着就穿戴一新,拿着自己的档案和文件去了跟外交部迎宾馆隔河向望的莫斯科白宫。
这里是最高苏维埃的办公地点,中组部就在这里。
哈尼耶夫在办公楼里待了两个小时才把自己的组织关系办好,然后就准备去外交大楼报到了。
出了莫斯科白宫,哈尼耶夫轻叹一口气,他进去前还想着自己会不会好运气的碰到几个还没有发迹的俄罗斯名人,但是结果是他遇到的人一个也不认识。
“普京现在应该还在克格勃当特工的,梅德韦杰夫应该还在大学执教吧……
至于普京之前掌权的人物,现在大都是戈尔巴乔夫的高参,也是毁掉红色帝国的凶手,我倒还真不稀罕看见他们……”
嘟囔着哈尼耶夫就去乘坐地铁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后,他终于到了外交部大楼的脚下。
这是一栋风格独特的大楼,看着既有哥特元素又有工业元素,是斯大林时期慈父下令建造的高楼,当年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大楼,现在看着仍旧雄伟壮观。
走近大楼自有便衣警察拦住了哈尼耶夫,在出示文件后一个警察就带着他走进大厦。
很快哈尼耶夫就见到了非洲司的司长库茹盖托斯基,这是一位五十岁左右但须发都白了的男人,他拿下老花镜仔细看了看哈尼耶夫,点点头。
“你可是咱们苏维埃的大明星,哈尼耶夫书记同志。”
“一切都是为了苏维埃,我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也是因为总书记的指引。
来到外交部,在您面前,我还是一个小学生。”
见哈尼耶夫如此谦虚谨慎,言语间也是滴水不漏,库茹盖托斯基心头一惊,啧啧说道:“果然是个英雄人物,怪不得部长阁下之前特意交代你报到以后要我带你去给他看看,你是个少年才俊!”
哈尼耶夫微微一笑,库茹盖托斯基已经拿起电话:“给我接部长办公室。”
片刻后库茹盖托斯基放下电话。
“走,正好部长在,他最近很忙,一会儿还要给拒绝了桑卡拉的贷款申请回电,现在有点时间,我们去吧。”
库茹盖托斯基说着起身,哈尼耶夫很安静的跟在他身后。
一边走哈尼耶夫一边想着:桑卡拉,是布基纳法索的桑卡拉,一定是,他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记得他很快就会被亲密战友孔博雷杀害了,然后刚刚来到未来的布基纳法索重新回到了传统的非洲大区,自此就再无国际知名度了……
我被分到非洲司,虽然不如我更希望去的欧洲司和亚洲司,但是此时的非洲十分混乱,许多政权又都盼望着苏联的援助,其中尤其以布基纳法索最殷切。
现在早已不是百亿补贴勋多多的时候了,阿富汗战争让苏联陷入了泥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是把精力放在国内都自顾不暇,此时的苏联根本没有心思和精力管国际的事,更无力持续输出革命了。
不过其他人可以不管,桑卡拉可是自卡斯特罗和格瓦拉之后的唯一的共产主义英雄,近几十年里只有桑卡拉成功了,也只有他成功后还在实行社会主义,这是共产主义的一面大旗,他如果不倒是不是能挽回一点国内外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如果我能帮助桑卡拉,是不是也帮助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变相的帮助了苏联?
第118章 外交部
布基纳法索原名“上沃尔特”是法国人殖民此地后起的名字,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274122平方公里,人口八百万。
自从1961年独立以来由于法国的干预,上沃尔特常年经受内战和政变,让这个本就贫穷弱小的国家更加落后,直到桑卡拉的出现才改变了一切。
1983年8月,青年军官托马斯·桑卡拉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此时的上沃尔特的新领袖年仅34周岁。
1984年8月4日,桑卡拉改上沃尔特国名为布基纳法索,在当地语言中意为“正人君子之国”,推行社会主义制度,可惜他推行的政策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最终在1987年10月15日,时任国务部长的布莱斯·孔波雷上尉发动政变杀死桑卡拉出任国家元首,两个人在爆发政变前一直都是亲密的战友和义兄弟的关系。
桑卡拉死后,布基纳法索就重新掉入非洲大区应有的落后贫穷腐败的环境中,从此在世界上再也没有了存在感。
因为桑卡拉的出现,布基纳法索的贫穷百姓受到了尊重,第一次被当作了人看待,可惜这样的“正人君子”却不容于“正人君子之国”。
世界上的任何小国都因其国力微小而无法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和影响力,但是唯独它们有幸出现伟大的领袖后会扬名国际,古巴因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而为世人所知,新加坡因李光耀而璀璨,布基纳法索也因桑卡拉而在国际上有了些知名度,只可惜桑卡拉的执政时间太短,不然必定能成为社会主义在西非的一面大旗。
哈尼耶夫此时虽然是苏共成员,但发自肺腑的却不敢说自己是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徒,他自认自己做不到桑卡拉那样的大公无私,英勇无畏,所以他从内心是钦佩桑卡拉、切·格瓦拉、胡志明、石三伢子等伟人的。
从私心出发,哈尼耶夫愿意帮助桑卡拉,他不忍心看到这样杰出的人物消亡,也不忍心看到西非的社会主义事业消亡,从公心出发,哈尼耶夫更愿意帮助桑卡拉,现在的时代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时代,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似乎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这点连苏联人都认可。
从欧洲的东德和西德到亚洲的朝鲜和韩国,从苏联和美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各个方面的竞赛都让社会主义阵营败下阵来。
西德和南朝鲜的富裕与东德、北朝鲜的贫穷,苏联人民的穷困潦倒物资匮乏和美国人民的富裕自由吃喝不愁让世界上的许多人都对社会主义失望了。
因此从勃列日涅夫同志去世后,苏联就不再对外输出意识形态和革命,原本的百亿补贴大佬也变得自顾不暇了。
从各个方面看,两极竞赛已经到了决胜负的时候,而苏联的失败也是板上钉钉了。
不过何时失败还是个未知数,恐怕连“倒苏能手”里根也不知道,戈尔巴乔夫等一帮人则是按下了败亡加速器的掘墓者。
在这个西风正烈的世界,桑卡拉带领的布基纳法索就是一股清流,是证明社会主义事业正确性的一杆大旗,可是此时的社会主义老大哥和老二哥们却都无力再支持自家的事业了,因此这杆大旗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也很快倒台了。
如果苏联能帮助桑卡拉稳住布基纳法索,布基纳法索也许能成为了非洲大区的唯一清流,就好像契丹的南街村一样,它的存在将会无时无刻的提醒世人不是社会主义不行,而是有些人不行。
这极大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事业,有助于扳回一些“倒社”的风气,甚至有可能让苏联溃败的慢一点点。
穿梭在外交部大楼内的走廊时,哈尼耶夫小心翼翼的询问非洲司长库茹盖托斯基关于布基纳法索和非洲各国的情况,慢慢的了解着苏联对非洲各国的态度。
库茹盖托斯基对待哈尼耶夫还算和气,并没有不耐烦,而是时不时的回复几句,直到哈尼耶夫问出了第十个问题他才皱了皱眉。
“你还没正式上岗就已经关心咱们非洲司的工作了,这点很好,不过哈尼耶夫同志,我要提醒你一点,非洲是世界的边缘,多年以来我们也并没有把手伸进非洲,即使帮助安哥拉实现了统一,帮助埃塞俄比亚收回了欧加登,挫败了南非对安哥拉内战的干涉,但是事实上社会主义并没有能留在非洲……”
库茹盖托斯基轻叹一声,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哈尼耶夫。
“我们外交部的工作是跟各国大使以及驻外大使联系,按照元首的意思与各国进行交涉,保护我国侨民,维护我国利益,但是近年来亚洲司和欧洲司、美洲司才是外交部业务最繁忙的部门,我们非洲司并没有太多的工作,非洲的国家对于我们苏维埃而言也并不重要,你明白吗?”
哈尼耶夫动了动嘴唇,正要说话库茹盖托斯基已经指着前方的胡桃木大门说道:“外交部长的办公室到了,爱德华·阿姆夫罗西耶维奇·谢瓦尔德纳泽同志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你跟部长说话时可要谨言慎行,不要让他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
哈尼耶夫点点头不再说话,他已经察觉到了自己不停地询问非洲的情况已经让库茹盖托斯基有些生气了,所以才故意拿部长吓唬自己。
库茹盖托斯基说的话虽然有虚张声势恐吓哈尼耶夫的成分,但是有句话说得对,那就是苏联曾经没少在非洲费心血,甚至不惜花费重金支持古巴出兵,就是为了在非洲大区扶持出几个社会主义国家。
可是事与愿违,即使古巴教练团和苏联飞机坦克空降非洲,取得了帮助安哥拉统一、埃塞俄比亚收复失地等诸多战果,但是最终社会主义并没有在非洲扎下根来,更不必说开花结果了。
不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共产主义的理念本就能筛选掉大多的庸人,非洲再差劲总也能出现一两个人杰的。
在苏联退出非洲后桑卡拉应运而生了,此时苏联的领导人已经无力对外输出,在与美博弈中也转攻为守,苏联的国力也无法对外援助,因此库茹盖托斯基说的也没错,苏联却是不会再管非洲,非洲对苏维埃也不再重要了。
哈尼耶夫与库茹盖托斯基有不一样的见解,但是他知道多说无益,就闭口不言。
库茹盖托斯基敲了几下门后就带着哈尼耶夫推门而入。
宽敞明亮的大办公室内是精美的真皮沙发和胡桃木茶几,地上铺的是格鲁吉亚地毯,在靠里的位置则是一个硕大的酱红色办公桌,桌上有堆积的文件和几部电话,在办公桌的左侧是一个一人多高的巨大的地球仪,上面的各国地图十分精细。
办公桌后坐着一个身穿藏蓝西服,打着枣红领带的白发老人,他发际线很高,头发微卷而泛着银光,眼睛大而有神,看着十分庄重严肃,年轻时也一定是个非常帅气的少年。
来之前做过功课的哈尼耶夫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位银发老人就是前格鲁吉亚第一书记,现任苏联外交部长爱德华·阿姆夫罗西耶维奇·谢瓦尔德纳泽。
“谢瓦尔德纳泽部长,维克托·弗拉基米尔维奇·哈尼耶夫同志到了。”
库茹盖托斯基走到桌前,示意哈尼耶夫主动打招呼。
哈尼耶夫见谢瓦尔德纳泽放下手中的钢笔,抬眼看来,忙上前一步,朗声说道:“非洲司三处党组书记维克托·弗拉基米尔维奇·哈尼耶夫前来报到,很高兴见到您,爱德华·阿姆夫罗西耶维奇·谢瓦尔德纳泽同志。”
谢瓦尔德纳泽微笑点头,看了眼库茹盖托斯基:“刚才布基纳法索的大使馆又送来了桑卡拉的电报,我不用见他就知道又是请求我们对他们发放贷款的申请,总书记最讨厌世界上的小国向我们乞讨,你去撰写一个公文,我等下专门约见布基纳法索的大使,给他们明确回复一下。”
库茹盖托斯基答应后就退了出去,谢瓦尔德纳泽起身指了指外面的沙发:“坐下聊,你想喝点什么?”
哈尼耶夫知道外交部长日理万机,专门抽空见自己,还态度如此和蔼,要请自己喝东西,一定是看在总书记和谢尔比茨基两人的面子上。
“红茶就可以,谢谢您部长阁下。”
小心翼翼坐下后,哈尼耶夫等了片刻就有一个身材匀称的中年妇女从套件出来倒了两杯茶水。
部长喝了一口茶水,微笑道:“你不要拘束,非洲司的工作不算多,谢尔比茨基阁下也给我打过电话,我知道他很看重你,总书记也很欣赏你,但是你的身份很尴尬,不然早就得到重用了,你知道我的意思。”
哈尼耶夫点点头:“我明白。”
“在苏联,我们加盟共和国的人想要走的高走得远并不容易,你来外交部我很高兴,我跟谢尔比茨基书记有一些往来,他曾帮过我不少忙,我都铭记于心,你在库茹盖托斯基手下工作不用担心什么,他很好相处。”
“谢谢您的关心。”
第119章 您应该帮助桑卡拉
在寒暄客套了半天后,哈尼耶夫听明白了谢瓦尔德纳泽的意思。
谢尔比茨基之前应该是提携过他,所以在得到了谢尔比茨基的指示后,谢瓦尔德纳泽才会对哈尼耶夫很热情上心。
理会了部长的意思后,哈尼耶夫急忙表态道:“多谢部长,您放心,您对我的照顾我会告诉谢尔比茨基阁下的,同为加盟共和国在莫斯哥的人,您对我的好我个人也铭记于心,不会忘记。”
谢瓦尔德纳泽哈哈一笑,问道:“你刚来莫斯科,还没地方住吧?”
“是的,部长先生,我昨天到的,先在外交部迎宾馆住下了。”
“嗯。”
谢瓦尔德纳泽稍稍思索,说道:“咱们外交部的宿舍在列宁格勒酒店后面,条件也算不错,不过你是咱们总书记都看中的人,应当住的好一点,这样吧,我们在文化人公寓还有几间套房,我可以授权给你一间来居住,怎么样?”
在莫斯科有很多别墅和高级公寓,这是从斯大林时期以来就给高级干部居住的场所,其中别墅不说,公寓中以劳动模范公寓最高级,能住在里面的全是苏联文艺界的明星和部级领导,仅次于劳动模范公寓的就是文化人公寓了。
文化人公寓一开始是最高苏维埃奖励给航空航天的英雄和高级干部居住的场所,后来知名的大人物也都陆续入住,如果是体制内的官员想要入住不仅要有关系,行政级别也要在部级左右的。
按理说哈尼耶夫是远远够不上格入住文化人公寓的,但是谢瓦尔德纳泽愿意把房子分给他,这是莫大的荣幸和照顾,哈尼耶夫有福自然不会不享,他起身郑重的向部长表示了感谢。
谢瓦尔德纳泽微笑摆手:“不必客气,你初来乍到总有许多不方便的,还有什么难处需要我解决吗?”
哈尼耶夫微笑道:“没什么了,即使有一些也都是小事,我自己能克服。”
“很好,我听说你是自己要求来外交部的,被分到非洲司有什么想法,准备怎么开展工作?”
谢瓦尔德纳泽满意的点点头,随口问道。
哈尼耶夫暗自咬咬牙,向前探了探身子,说道:“您既然问了,我就大胆说了,部长阁下,我来之前就有一些想法,在跟司长阁下交流后思路更清晰了。”
“哦?说说吧。”
“我听说布基纳法索的桑卡拉向咱们申请了援助和贷款,不过总书记同志没有意向帮助他们,是吗?”
“没错,我们现在并不准备再把精力放到其他的国家上了。”
“我觉得您应该推动对布基纳法索的援助。”
谢瓦尔德纳泽眉毛一挑,躺在沙发里,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虽然我之前没有在外交部做过,但也多少也知道一些咱们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直线下坠,就算是咱们苏联的民众对社会主义都没有信心了,不然总书记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的模式去搞改革?”
哈尼耶夫在知道了谢瓦尔德纳泽与谢尔比茨基的关系不错后就决定为桑卡拉做些什么,因此也就大着胆子说出来真实的想法。
“我觉得现在的国际环境对社会主义阵营很不友好,资本主义已经渐渐掌握了话语权,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守住舆论的阵地,不然社会主义就会在人民的心中失去地位……”
谢瓦尔德纳泽微微皱眉:“你觉得布基纳法索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杰出者,我们应当帮助他以确立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哈尼耶夫点头道:“对,不过我觉得不是布基纳法索杰出,而是桑卡拉杰出,我认为桑卡拉是我们社会主义阵营中的第二个切·格瓦拉,只要我们愿意帮助他,布基纳法索会成为整个非洲的灯塔国,如果非洲的灯塔是社会主义国家,那是否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并不比资本主义差?”
“你对桑卡拉的评价很高。”
谢瓦尔德纳泽轻轻一笑:“总书记不会同意的,我们也并没有余力去帮助桑卡拉了,阿富汗战争已经浪费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和资源,总书记现在对内重点是改革,对外重点是结束阿富汗战争,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交好,怎么会在意一个小小的布基纳法索?”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