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第141章 忽悠法国人(2)
在11月9日的时候桑卡拉已经让外交部给法国发过照会,不仅拿出了艾伦·德尚煽动布基纳法索叛乱的证据,还强烈抗议了艾伦·德尚担任大使,要求法国更换驻布大使后再对话。
所以法国一直在敦促和责备艾伦·德尚把事情搞砸了,如果不是担心艾伦·德尚狗急跳墙说出密特朗也参与其中,恐怕早已将他召回了。
不过暂时没有被替换不代表以后不会被替换,只要桑卡拉态度坚决,艾伦·德尚的政治前途和命运都注定是灰暗无光的。
此时国际上许多新闻都在报道布基纳法索公布的资料,世人也知道了法国大使和科特迪瓦总统博瓦尼勾结起来颠覆别国政权的事实,社会主义国家都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大张旗鼓的报道宣传。
法国则保持沉默,美国和英国也对事情进行了客观的报道。
本来因为二战在国际上就名声不好的法国这次又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整了个大活,你说你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帝国,想收拾个不听话的前殖民国家很正常,其他的资本主义帝国都这么做,甚至连社会主义帝国也时不时就会收拾不听话的小老弟。
可是你收拾小老弟没成,反而被小老弟给收拾了,这才真是丢了大脸了。
这个时候被没收的法国资产能否要回来还不是很重要,毕竟干过这事的也不知布基纳法索一家,重点是在大革命大运动中被抓和被批斗的法国侨民们,这些人的人身安全和自由必须得到保障,如果法国不能让223个公民毫发无损的回国,面子就真的一点也没有了。
到那个时候法国还怎么领导非洲小弟和太平洋、南美洲小弟们,还怎么有脸坐在联合国里当五老星?
所以法国侨民必须要接回国,而且是不死不伤的回国,这事关法兰西的面子和地位。
为了不激怒桑卡拉,同时也不至于事态失去控制,甚至发展到战争的边缘,法国不敢有动作,只能通过外交手段希望和桑卡拉建立对话,向通过谈判把人要回去,如果可以的话,被没收的资产也想要回去。
不过桑卡拉不愿意搭理法国外交部,更不想搭理法国大使艾伦·德尚。
眼看着一天天过去,解救侨民的事情却没有丝毫进展,法国总统密特朗也有了火气,准备按照桑卡拉的意思先换掉跟他结了仇的大使艾伦·德尚,派遣一位新的大使去谈判。
可是他亲笔签署的命令还没有下发,外交部就报告说艾伦·德尚已经通过那两个苏联人的关系与桑卡拉进行了谈判,并且让桑卡拉同意了法国出赎金赎人的提议。
在艾伦·德尚的汇报中,桑卡拉讨要赎金不是他的主观行为,而是在法国大使的努力下为了解救法国侨民而主动提出的让桑卡拉勉强同意的意见。
密特朗得知后松了口气,最近国内对自己的批评很多,国会中既有认为自己软弱可欺,在国际上丢人的右派,也有觉得自己身为大国领袖却让外交大使去谋害与法国有着渊源历史的小国领袖,这是有损法国形象,违背法兰西立国精神的左派。
总而言之,因为布基纳法索公布的消息,法国在国际上丢了人,密特朗在国内也臭了名声。
还有半年就是下一届总统换届选举的时候了,密特朗想的是继续竞选再干一届的,可是现在这个意外发生了,自己的支持率飞速下坠,明年还能否连任他自己都不那么自信了。
这个时候如果法国侨民出现意外他更不用考虑连任的事情了,甚至都有可能引咎辞职。
因此得知桑卡拉愿意拿侨民还钱,密特朗还是同意的,连带着对艾伦·德尚的怨气也消散了不少。
不过在得知桑卡拉要四百多万美金后,密特朗还是生气了,这个钱也不算很多,但是就这么给了桑卡拉,密特朗在国内一定会被骂成卖国贼,明年的连任也绝对会打水漂。
因此密特朗直接指示外交部和艾伦·德尚再去跟桑卡拉谈,一定要谈出一个更合理的结果。
艾伦·德尚得到指示后再次找到哈尼耶夫,因为他是密特朗的心腹官员,所以知道密特朗担心的是什么。
在听到他的分析后,哈尼耶夫和波塔宁用俄语商量了一会儿,说道:“现在密特朗只要求尽快让法国侨民回国,安抚民众,同时又不能直接给布基纳法索太多钱,这样会让他背负骂名,甚至影响明年的连任,而您,艾伦·德尚大使您也想弥补您的错误,弥补布法两国的关系,从而挽救您的职业生涯,对吗?”
艾伦·德尚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说道:“是的,哈尼耶夫阁下,布基纳法索的人都不敢给我见面,桑卡拉也不愿意见我,只有您能帮我们了,您看怎么能让桑卡拉释放法国侨民,那个赎金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哈尼耶夫微微一笑,他和波塔宁早已把法国人分析透彻了,现在法国人既不想丢面子,又想让法国侨民回国,所以只能想着让赎金降低,数额小了起码好说一些。
不过哈尼耶夫这个人办事从来追求最优方案,在跟波塔宁商量之后,他已经想好了一个最优方案,既能让法国人欣然接受,又能让桑卡拉更加满意,还能为自己和波塔宁多争取一些法国人的友谊,属于是一举多得了。
“赎金恐怕不少商量,不过我有一个更优的方案,不知道大使阁下您想要了解一下吗?”
艾伦·德尚正在发愁,听了急忙点头:“请您讲,如果您能帮到我们,我个人感激不尽,也会向国内说明您的仁慈和慷慨。”
哈尼耶夫嘿嘿一笑:“慷慨就不必了,我也没钱替你们出赎金的。
大使先生,我知道桑卡拉想要什么,也知道你和密特朗总统想要什么,所以我觉得咱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去解决问题。”
第142章 忽悠法国人(3)
哈尼耶夫的故作神秘让艾伦·德尚心中燃起了希望,他越是跟哈尼耶夫接触越觉得这个苏联人的深不可测,他能成为桑卡拉的座上宾,能谈笑间让自己和博瓦尼的计划落空,让孔波雷等人败亡,甚至搅得布基纳法索天旋地转,他的才能非同寻常。
艾伦·德尚甚至认为哈尼耶夫如果早出生几十年,能比切·格瓦拉还要厉害一百倍,必然会成为美国的心腹大患。
正是知道哈尼耶夫的厉害,艾伦·德尚对他口中的计划颇有信心,觉得找到了解救侨民和保全法国面子的解决方案。
见艾伦·德尚还是一脸迷惑和兴奋,哈尼耶夫解释道:“你和密特朗是法国人,桑卡拉是布基纳法索人,你们是殖民者的后代,桑卡拉是被殖民者的后代,你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布基纳法索是社会主义国家,你们两者之间有着五个对立面,我说一句毫无立场的话,你们的天然对立让你们一直希望铲除桑卡拉,把布基纳法索重新变成可控制的附属国,桑卡拉则一直希望彻底独立,拜托法国的控制,靠着自己的努力变得富强,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艾伦·德尚点点头,哈尼耶夫继续说道:“现在你们通过挑拨布基纳法索高层内部关系,让孔波雷政变杀死桑卡拉,推翻社会主义政权的计划失败了,结果还搞得世人尽知,让法国颜面扫地,在这个时候不管你们出多少赎金,密特朗政府被法国人耻笑辱骂恐怕都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了,你也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密特朗明年的连任怕是也要泡汤,不过我想到了一个最好的法子。
既然桑卡拉需要钱,你肯定也能猜到他要赎金是为了做什么……”
德尚很自觉的说道:“建设国家修桥修路?”
“聪明!
既然你们赔给他钱他会用来修桥修路,发展工业,那不如你们法国直接出钱出人出技术帮助布基纳法索进行一些基建和无偿的援助,一来可以把赎金以这种形式给与布基纳法索,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二来也能让桑卡拉看到法国的诚意。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进行无偿援助和支持是不是可以做到文化输出,可以对外宣传法国的人道主义,还可以加深两国交流和情感,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你们殖民时期对布基纳法索造成的伤害,密特朗推动这项事业可以让法国的左派们支持他,会让他的形象得到拯救,而你,我的朋友,你亲自推动了这个无偿援助后,你就赎了罪了,在后人的口中你会是推动布基纳法索和法国迈向友好关系的关键人物,不仅挽救了你在法国的形象,也会改变你在布基纳法索人眼中的形象,几十年以后你就会像基辛格在契丹的地位形象一样……”
哈尼耶夫知道艾伦·德尚是难得的聪明人,所以引导着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艾伦·德尚两眼一亮,笑着说道:“您的这个思路真是太好了,是啊,与其给桑卡拉几百万美金赎金而让总统背负骂名,还不如改为法国政府无偿援助布基纳法索发展工业和建设铁路、公路等,这样即使多花几百万美金议员们也说不出什么,赔给布基纳法索美金不会让布基纳法索人对法国有任何好感,可是改为无偿援建却能赚足好评和好感。
一样是花了钱,但是前者是花钱买罪受,后者却是花钱买好名声,哈尼耶夫先生,您真是聪明绝顶的人杰!”
艾伦·德尚说着竖起了大拇指,满脸的钦佩。
哈尼耶夫嘿嘿一笑,微笑道:“这个事情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式,虽然你们法国同样花钱了,但是过程和结果都不一样了,你们对外一定要说是为了弥补之前的过错,补偿在法国殖民布基纳法索时犯下的过错,基于人道主义对布基纳法索进行无偿援助,而且你们不仅要自己无偿帮助布基纳法索建设,更要在联合国呼吁联合国对布基纳法索进行援助,协调世界银行对布基纳法索下拨无息贷款,这样布基纳法索一定会改善跟法国的关系,我们社会主义阵营也可以着重夸奖法国,到时候你们法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就会改善,风评也会完全扭转的……
也许明年法国总统大选的时候密特朗总统已经成为了‘人文之光’,‘当代圣贤’,有这个声望和影响力,您觉得他连任还会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不会有问题了。”
艾伦·德尚兴奋的点点头,问道:“那我现在就把您的这个想法汇报给密特朗总统?”
“不是我的想法,是你的想法。”
哈尼耶夫轻轻摇了摇手指 ,说道:“你最好能争取个五六千万法郎的援助项目,因为太少的话建设不出来像样的东西,只有法国帮助布基纳法索建造几个留存几百年的大项目,才能让世人知道。”
法郎在85年以来一直下跌,现在跟美元的汇率已经跌破的1:9,所以四五千万法郎也就是五六百万美元左右,对于大国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年GDP只有24亿美元的布基纳法索而言绝对是一顿吃都吃不下的丰盛大餐了。
听了哈尼耶夫的话,艾伦·德尚突然一拍脑门,想起这个事情关乎总统的面子,说是自己想起来的最为合适,于是说道:“是的,是我的想法,我现在就向总统汇报,两位善良的先生,再见。”
说完艾伦·德尚微微点头,而后取了自己的帽子和大衣就离开了苏联大使馆。
用无偿援助换赎金的方式是哈尼耶夫和波塔宁商量出的结果,他们认为这个方法会让法国总统密特朗找回面子和里子,他一定后欣然接受,哪怕多给布基纳法索一些钱也会乐意。
而布基纳法索和桑卡拉要求的是不过是更多的钱来建设这个穷困潦倒的国家,如果法国愿意无偿的帮助布基纳法索建设几个大型项目,桑卡拉绝对不会要钱的,而且也不会有丝毫介意的帮助法国在国际上正名。
第143章 桑卡拉的理想
桑卡拉是一名实用主义者,这一点哈尼耶夫和波塔宁早就都看透了。
所以他们都确定只要把法国愿意花费更多的钱财和人力物力帮助布基纳法索建设,桑卡拉绝对不会再要所谓的赎金了,而是会恭恭敬敬的把223名法国侨民送到回巴黎的飞机上。
哈尼耶夫提出的用无偿援助替代赎金的方案完全说在了密特朗和桑卡拉的心趴上,也是目前布、法、苏三国和密特朗、桑卡拉、哈尼耶夫、波塔宁、艾伦·德尚几人都最合适的方案,完全称得上是“共赢”了。
11月13日,由哈尼耶夫和艾伦·德尚在双边提出的共赢方案得到了桑卡拉和密特朗的一致好评,由于艾伦·德尚的机敏不仅挽救了两人的政治生涯,还会在以后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弥补法布两国的关系,密特朗对德尚的怨气瞬间消散了,开始催促他尽快跟桑卡拉商谈出一个结果,他可以根据这个结果在法国国内推动援助项目的通过。
桑卡拉原本的预期不过是200万美金,他计划用这笔资金建造一所综合大学和一所医科大学,建造一百所中小学和一百个医院。
从桑卡拉执政以来他最重视的永远是民生问题,不把执政为了什么这个问题解答好,发展经济也是为资本家和反动派们做嫁衣。
1983年桑卡拉军事政变成功前,仍然叫做上沃尔特的布基纳法索只有6%的儿童能够上学,平均文盲率达到98%,这意味着在每100名沃尔特人中,只有不到2个人识字,而且文化程度还不高。
在健康方面,由于非洲大区普遍存在的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在布基纳法索也存在,整个国家的疾病和死亡率位列西非地区最高,每1200名居民只有一张医院床位,每48000名居民只有一名医生。
桑卡拉执政后以来虽然仅有4年,但是仍旧解决了布基纳法索最大的三个民生问题,吃饭、上学、看病。
第一就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土改和鼓励种植粮食、进口化肥等方式增加了粮食产量,让布基纳法索人民千万年以来首次拜托了饥荒。
第二是全国开展扫盲运动,减低学费,让儿童入学率提高到了18%,文盲率也下降到了90%以下。
第三是为全国250万婴幼儿进行了疫苗接种,让婴儿死亡率下降6%。
除了这三大民生问题,桑卡拉还废除了非洲陋习割礼,提高女性地位,甚至让女性进入政府当官工作。
桑卡拉完全做到了布基纳法索现有条件下社会主义应该做到的一切,但是这些远远不够。
如果有了法国的两百万美金赔款和未来苏联投资的金矿收益,桑卡拉有信心在未来五年内把农业、教育、医疗都再进一步完善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水平。
桑卡拉要让全国民众不仅能吃土豆、玉米吃饱,还能吃上水果蔬菜和肉。
桑卡拉要让全国民众的识字率提升到50%,儿童入学率提高到80%。
桑卡拉要让全国民众病有所医,婴幼儿夭折率降到千分之五以下。
桑卡拉想要办的事情太多了,每一件都是大事难事,也需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精力。
200万美金虽然不足以支撑桑卡拉的所有想法,但是总能让他的计划加快两年,所以他的心中之前是认准了200万不能再少了。
可是哈尼耶夫却给了他一个惊喜,把赎金换成了法国无偿的对布基纳法索进行援助,援助资金甚至超过了500万美元,项目内容也可以谈。
桑卡拉得知确切消息后激动地拥抱了哈尼耶夫和波塔宁。
“您二位真是像恩格斯支持马克思一样的帮助我,法国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大国,他能无偿的援助我们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可以让法国帮助我在瓦加杜古建造两个最先进的大学,教育团队也能先靠法国的支援,这样要不了几年我们布基纳法索最先进的综合大学和医科大学都能培养成熟了……还有……”
桑卡拉像一个显摆玩具的孩子一样摆着手指给哈尼耶夫两人说着自己的计划,法国的无偿援助能让他的理想加速数年成为现实,他难免兴奋了。
半个小时后桑卡拉才冷静下来,而后第一次召见了大使艾伦·德尚。
在详细的磋谈了两个小时后,桑卡拉给艾伦·德尚拉了一个清单,说道:“这就是我们需要法国无偿建设的项目,请大使阁下尽快告知密特朗总统,如果法国同意,我们签订合同后,223名法国侨民就能回巴黎度假了。”
艾伦·德尚接过桑卡拉亲手写下的项目清单,点头说道:“虽然这些项目应该会超过预期的资金,但是只要桑卡拉总统您能原谅我们之前犯下的过错,修补法国和布基纳法索的关系,我想密特朗总统会答应的,请您等我的好消息吧。”
桑卡拉微笑点头,而后亲自把艾伦·德尚送到了门外,并且吩咐内政部派人去把法国大使馆外围着抗议的人群劝退,再修一下法国大使馆。
内政部秘书都走远了桑卡拉忽然高声喊道:“修好了别忘了给艾伦·德尚要钱。”
转身看到嘴角带笑的哈尼耶夫和波塔宁几人,桑卡拉耸了耸肩,说道:“布基纳法索太穷了,你们也知道的……”
哈尼耶夫嘿嘿一笑:“桑卡拉同志您要牢记现在贫穷的滋味,记住现在一法郎恨不得掰开两半来花的感觉,因为过几年布基纳法索就富裕起来了……”
桑卡拉哈哈大笑道:“希望一切顺利吧。”
“一定会顺利的。”
哈尼耶夫看向已经几乎看不见的雪铁龙轿车,说道:“密特朗很快就会同意,并且委任德尚跟您签订无偿援助合同的。”
不出哈尼耶夫的预料,艾伦·德尚在把桑卡拉的要求告知密特朗后,这位被国内外负面舆论搞的焦头烂额的总统第一时间就同意了。
密特朗的脸上也难得的出现了笑容,急忙召集自己的内阁和幕僚开始商量如何运用这个“利好”挽回自己和法国的名声。
第144章 皆大欢喜
11月15日当地上午10点整,法国驻布基纳法索大使艾伦·德尚代表法国总统跟布基纳法索总统桑卡拉签订了无偿援助的意向书。
15日中午,223名法国侨民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法新社开始在国际上大张旗鼓的报道法国总统密特朗为了弥补多年以来殖民布基纳法索犯下的过错,愿意无偿帮助布基纳法索建设学校、医院和文化中心等十多个大型项目。
15日傍晚,布基纳法索总统桑卡拉接受法新社和路透社、塔斯社的采访,对法国总统密特朗的义举高度赞扬,并称他为继戴高乐后的又一个“真正的法国领袖”。
从15日开始,一直到18日,联系三天,不管是西方媒体还是苏联、契丹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都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即使只是公平公正的报道,有布基纳法索总统的话在,法国总统的形象一时间似乎又变好起来了。
一时间密特朗在国内的支持率又上去了,作为有着巴黎圣母院的老牌左派大国,法国的白左圣母是欧洲之最,因此在密特朗和桑卡拉的态度出现后,加上两国的关系名义上似乎得到了修复,法国国内许多民众都被密特朗感动了。
从大革命爆发到法布两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中间只有一个多月,可是这期间的变化无穷,只有参与者们才能体会其中的苦辣酸甜。
现在,布基纳法索通过大革命得到了一个更统一、同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政府,桑卡拉不仅保住了性命和位置,没有被颠覆政权,还拥有了贯彻自己意志的政治基础,还得到了法国未来无偿的项目援助。
法国得到了比大革命之前还好的与布基纳法索的邦交关系,更拥有了通过援建项目文化输出、对布基纳法索施加影响力的机会,所有的侨民也安全回国了,即使被桑卡拉没收了一些资产,可是那些资产并不重要。
苏联因为哈尼耶夫这位杰出的外交官的缘故,得到了法国和布基纳法索的一致赞扬,得到了布基纳法索的深厚友谊的同时也让法国政府欠了一个人情。
算起来,整个事件中牵扯到的就是布基纳法索、法国和苏联,可是三个国家似乎又都从中受益了,那么最终吃亏的只有布基纳法索的反动派们和科特迪瓦。
因为反动派们失去了他们的一切,科特迪瓦因为总统博瓦尼参与颠覆布基纳法索政权在非洲名声臭了,许多非洲国家都开始防备甚至疏远博瓦尼,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的关系也到了冰点。
……
在从艾伦·德尚这里知道了法国国内的变化后,波塔宁没什么感觉,可是哈尼耶夫却敏锐的又抓到了一个灵感,他笑着说道:“大使阁下您不是要回国述职了吗,既然巴黎有那么多正人君子,我觉得大使阁下回去的时候也许可以带一些影视作品,内容就是布基纳法索人以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老照片,还是医院里病人、夭折儿童的照片也可以找一找,没有就摆拍一些,反正都是确实存在过的事情,您把这些照片带过去展览,能赚足广大的左派人士的同情心,为密特朗总统再赚一波好评,为无偿援助加上一层圣母的光辉。”
艾伦·德尚听不出哈尼耶夫话语中的揶揄,他现在算是戴罪立功,但是未必能够功过相抵,想了想,觉得哈尼耶夫这个提议可以讨好密特朗总统,即便现在自己回去要坐一下冷板凳,但是只要密特朗明年能连任,有他在就能保证自己过了风头还能提拔做大官,说不准去美国或者苏联当个大使,回来就能做哪个部门的部长了……
想入非非的艾伦·德尚激动地向哈尼耶夫致谢,而后就急匆匆的去找老照片去了。
波塔宁端着一杯朗姆酒走近客厅,问道:“怎么艾伦·德尚又来了,那事不是已经成了吗,还来做什么?”
“我让他来的,我得了解一下办成无偿援助的事情以后国际上什么声音。”
波塔宁点点头:“那他刚才出门的时候喜滋滋的,你有给他说什么好事了?”
哈尼耶夫微微一笑就把自己提出的那个法子说了。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