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夏娃长得一般,但是瘦瘦高高,身材不错,她是个二十三岁的大学毕业生,今年刚参加工作。
不过一上班就能直接进入国家教委,绝不是一般家庭出身了。
哈尼耶夫对待夏娃十分客气,道谢后才进入休息室。
里面已经有近十个人在真皮沙发上坐着说话了,看到哈尼耶夫进来,众人都起身看来。
主任科维特也起身,两手叠放在肚子上,说道:“哈尼耶夫副主任到了,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的第九副主任维克托……”
在科维特介绍完哈尼耶夫后休息室内响起来一片欢迎的掌声,显然八位副主任都早已知道了哈尼耶夫的存在。
科维特两手压一压掌声,拉着哈尼耶夫开始一个一个介绍副主任,因为昨天哈尼耶夫跟第八副主任柳德米拉·弗拉索瓦见过面所以科维特略过了她,只介绍了剩下的七人。
认识了自己的领导班子同事后,哈尼耶夫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是个养老院。
除了自己和柳德米拉·弗拉索瓦之外,前面的七个副主任六男一女都是老年人,其中排位越靠前的年龄越大,第七副主任拉斯普定52岁,第六副主任53岁,越往前的年纪越大,第一副主任则是一位64岁的老人。
似乎察觉到了哈尼耶夫的情绪变化,科维特笑道:“咱们中央各部委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正职反而比副职年轻,副职也大都是熬资历,你要是在咱们部里混上十年估计能从第九副主任熬到第一副主任了。”
哈尼耶夫干笑一下,心中也明白了,现在老干部都不愿意退到地方上,而且在位置上能享受领导待遇,退休以后就差了一大截,领导干部也是能不退就不退,这导致了中央的各个部委里都是上年纪的副职,他们就是想在位置上多熬几年,享受中央领导的待遇。
这样的党和国家岂能不亡?
哈尼耶夫看着尸位素餐的诸多副主任们,看着他们年老却精于算计的德性心头也有些不快,知道现在的苏联不单单是基层干部贪污腐败搞特权,高级首长更加腐败,这些揽权恋位的老东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越多,苏联就毁灭的越快。
心中有了包袱哈尼耶夫脸上的笑容也有些不自然了,正巧哈尼耶娃进来说道:“会议时间到了,请主任们进入会场。”
科维特摆手道:“走吧,我们开会。”
十位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的领导走出休息室进入礼堂,按照级别高低在主席台上就坐。
哈尼耶夫是委员会领导班子里最年轻的,但是也是排名最靠后的,所以坐在了最边上。
台下有上千人,前排的是各司各二级机构和部分大学、重点高中的校长书记,后面则是部委各司处的工作人员。
会议由第八副主任柳德米拉·弗拉索瓦主持,她做出了一些简单的开场白后就由主任科维特做重要讲话。
科维特以总书记的改革为开场白,讲了一大通,最后开始介绍新来的副主任哈尼耶夫。
“下面请我们年轻有为的副主任哈尼耶夫同志给大家讲几句。”
在热烈的掌声中哈尼耶夫打开了自己身前的话筒,说道:“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感谢党对我的锤炼和教育,让我的能力不断提高,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们乌克兰的副州级干部,在座的同志们应该也都听说过我的名字,对我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
我是1960年出生,1980年在白教堂国立农业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基辅州林业委员会,后来组织看重,派我到了切尔诺贝利地区的高坡地国营农场做第一书记,那是我第一次做领导,也是机缘巧合正赶上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我当时……
在切尔诺贝利的民众们得到妥善处置,地区行政编制取消后,组织上提拔我做了雅尔塔市第一书记,我知道这是党和苏维埃对我的锻炼和厚爱,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到了雅尔塔后我就……
1987年8月我就被调到莫斯科的外交部非洲司工作……
现在又蒙组织信任提拔我为副州级,到了咱们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任第九副主任,我在管理地方上有些经验,在改革经济上也得到过总书记的高度评价,但是在教育领域我还是一个新人,我想要在总书记推动改革的进程中在教育行业也发挥一些作用,让我们乌克兰的教育能力、教育水平、教育基础都能紧跟改革的脚步,这需要诸位同事们的指点帮助……
谢谢大家,以后我的工作还需要主任、诸位副主任和诸位同事们的支持……”
哈尼耶夫自从不再担任雅尔塔第一书记后就很少有在大会上讲话的机会,不过他近几年确实得到了巨大的锻炼,这让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会上讲话控场的能力都不亚于任何一个部门一把手,所以在科维特给他讲话机会后,哈尼耶夫没有怯场,从自己开始工作讲起,期间还时不时穿插一些展现自己能力的小故事来调动听众们的积极性和兴趣。
哈尼耶夫的讲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不过说话的不累,台下听讲的也都兴高采烈,只有主席台上诸位副主任因为年老精力不足早已开始打盹了。
等到哈尼耶夫的讲话结束后,会场上响起来雷鸣般的掌声,人们对哈尼耶夫都很感兴趣也颇有好感。
许多老干部坐在台下鼓着掌说道:“教委来了年轻人,还是个优秀的年轻人,兴许哈尼耶夫副主任能做出不少新成绩!”
许多年轻干部听了哈尼耶夫讲的他做事提拔的轨迹也都备受鼓舞,议论纷纷。
“哈尼耶夫副主任来了就给了我们年轻干部希望,让我说早就应该把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老东西赶走,给咱们年轻人让路!”
“就是就是,不让年轻人做领导,怎么能领导得好这个国家,改革也得多用重用年轻干部啊……”
在科维特最后总结讲话结束后就散会了。
按照以往的会议流程,参会的人员在散会后可以在教委指派的食堂免费用餐,在基辅大学开会,午餐自然就要在基辅大学的食堂解决。
不过司长们和副主任、主任毕竟不同于一般干部,他们则要去学校食堂的二楼吃菜品丰富还有酒品饮料供应的高级小灶,而且也不需要个人和部委出一分钱,如果说一般干部开会管饭是苏维埃领导下对党员干部的一种隐形福利,那么领导们吃高级小灶就是特权和腐败的一种表现。
哈尼耶夫早就知道这个现象,因为高级干部吃小灶本就是公开的秘密。
十位领导和三十多个司长、十个二级机构和学校领带在基辅大学校长的陪同下到了餐厅二楼的雅间落座。
这是一个独立的大厅,里面只有五张圆桌,旁边是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漱间,有一面墙是水晶玻璃做门的酒柜,里面摆满了国内外的名酒。
科维特和哈尼耶夫一行坐在了最里面的圆桌前,正好坐下了十位教委领导和基辅国立大学的校长,其余的司长校长们也在其他的桌前坐下。
基辅国立大学的校长奥格涅·奥洛夫斯基是上一任的教委主任,他的级别和科维特平级,资历比科维特还老,无非是教委在职能上能管住国立大学的一些业务,但是平时他与科维特还是平等相处的。
所以在吃饭时,奥洛夫斯基一直以东道主自居,并没有给科维特和其他几位副主任留多少面子,只是在跟哈尼耶夫说话时十分和蔼,并明确表示,以后希望哈尼耶夫多来基辅国立大学指导工作。
哈尼耶夫对奥洛夫斯基的好意和邀请自然是不会拒绝,在道谢后答应了下来。
一顿饭吃完已经是下午三点,不少司长和副主任多喝了几杯已经面红耳赤胡言乱语了,科维特担心他们出洋相就让人把已经喝多的领导干部都送回去了。
桌上顿时少了许多人,科维特微笑道:“虽说总书记的禁酒令没有明确取消,但是大家都知道已经不在过问了,只要不是酗酒就在允许范围,那么我们所有人也就都没有酗酒,对吧?”
哈尼耶夫微微一笑,弗拉索瓦点头道:“是的,我们都是高级干部,怎么会酗酒呢,不过是为了欢迎哈尼耶夫副主任而喝了两杯高兴高兴罢了。”
科维特点点头,道:“有什么事情我们明天部里再说吧。”
说着科维特起身,这一个标志着苏联腐败现象的午宴也终于到了尾声。
第174章 分管工作
在教委开完大会的第二天哈尼耶夫上班的时候,一进院就一直有同事给他打招呼,哈尼耶夫也尽量与他们谈话认识。
等到进入自己的办公室后,哈尼耶夫刚准备用夏娃给自己新配的咖啡壶煮一杯咖啡,穿着藏蓝色小西装的夏娃已经推门进来了。
“哈尼耶夫副主任,接到秘书处通知,今天下午3点钟,在主席办公室召开班子会,请您准时参加。”
哈尼耶夫知道这个班子会就是为自己而开,按照规矩这个会必然是要给自己分工了。
等到下午开会的时候果然不出哈尼耶夫预料,这完全是体制内的常规操作。
在两句开场白以后,科维特主任就直接定了调子。
“哈尼耶夫副主任既然到岗了,也跟咱们教委的同志们都认识了,下面也应该给他分工了,我昨天已经给诸位副主任一一谈过话了,他们都愿意分一些口给你管,哈尼耶夫副主任,不知道你对工作有什么想法和展望吗?”
到岗两天的哈尼耶夫也已经把教委的工作摸清楚了,确实有一些想法,见主任问了就直接说道:“我确实有一些想法,财务、人事、党务我不想管,我主要想分管基辅的大学,还有基础和民族教育司、教材管理局、教师培训中心等几个部门,重点关注大学教育和教师培训以及我们的教材。”
科维特见哈尼耶夫居然没有伸手要巡查督学厅、财务人事和秘书办公厅这几个最肥的口颇为吃惊,他认为哈尼耶夫作为一直坐火箭飞升的年轻干部,又是个有胆识敢作为的人,到了教委一定会想把权力利益最大的几个部门要过去的,没想到他只要了几个业务部门。
不仅科维特吃惊,八位副主任也都惊讶不已,他们也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只要哈尼耶夫不是太过分,只要张嘴了,他们分管的部门都可以让出去,可是没想到哈尼耶夫只要求分管一些普普通通的业务部门。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觉得哈尼耶夫了,来势虽然凶猛,却不是个贪婪的家伙。
在科维特的居中协调下,八个副主任的分工进行了微调,然后就给了哈尼耶夫十二个业务部门,其中大多都是二三流的小口,真正像样的就是基础和民族教育司、教材管理司、苏联教育报刊社、高级教师培训中心、基础教师培训中心五个司局和二级机构,其他的也就是分管的基辅国立大学、基辅科技大学、基辅理工大学为首的十三所高级院校标准高一些。
如果刨去哈尼耶夫分管的基辅高校,他在教委的分工其实很弱,不过已经对如何开展工作有了想法的哈尼耶夫却甘之若饴,准备从自己分管的部门学校中干出一番作为。
在班子会结束后,哈尼耶夫这位第九副主任才算是明确了分工,有了对自己管辖范围的权利。
回到了办公室后,哈尼耶夫屁股还没把椅子暖热,得到消息的基础和民族教育司的司长安德雷·阿瓦科夫就带着他手下的三个副司长来找哈尼耶夫报到了。
在与几人畅谈了二十多分钟,教材管理司的司长副司长也到了。
这一天哈尼耶夫只忙于接待自己分管各部门的负责人了,通过跟他们的聊天也算是对各部门的业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各部门负责人也有了认识。
下班回家的路上哈尼耶夫就觉得只等明后天再召集各大学负责人开个会熟悉一下,自己也就算真正进入角色了。
在跟这些部门和大学负责人熟悉后,哈尼耶夫觉得自己就可以开始做点什么了。
原来哈尼耶夫是一个适应能力非常强的人,他明知道去莫斯科中央部门是镀金,却还是选择去外交部,想要干出一些成绩,最终也确实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干出来两项成绩。
一是投资了布基纳法索金矿,通过金矿与波塔宁家族建立了亲密关系,也为自己谋得了一份长期收益。
第二则是帮助桑卡拉躲过了本应人亡政息的政变灾难,甚至通过大革命让桑卡拉的权利得到巩固,可以在布基纳法索更加彻底的实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这不仅帮助了社会主义事业,也实实在在帮助了非洲人民,更为未来的乌克兰增加了一个非洲的挚友。
只不过受限于苏联的意识形态在崩塌变化,戈尔巴乔夫在推动全盘西化的改革,所以哈尼耶夫在外交部的成绩苏联人看到的也不认为是成绩。
现在得益于谢尔比茨基的帮助,哈尼耶夫被提拔为乌克兰的副州级,到了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任副主任,虽说谢尔比茨基的意思是让哈尼耶夫在乌克兰中央安分守己,多学习少作为,等待着去东部几州做副州长的机会,但是哈尼耶夫并不是个能闲得住的人。
在教委两天哈尼耶夫没事就在各司办公室乱转,了解着教委的工作,在昨天见到了谢尔盖后更是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工作,觉得一定要在教委做些什么,争取造福一下乌克兰人民。
因此在经过昨天一夜的深思熟虑后,哈尼耶夫决定了自己要分管的业务,并制定了初步的工作目标。
作为从后世的契丹穿越而来的人,哈尼耶夫很清楚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苏联的解体不仅有自己的问题,但是西方的意识形态对苏联的渗透也是一个加速器,其中必然会不同程度的渗透到教育领域。
东方的伟大领袖曾说过: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了一个重要推手的作用。
哈尼耶夫知道莫斯科和基辅的许多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都是要求苏联解体,苏共下台的先锋者,可是教育部门对这种现象竟然毫无警觉毫无防备,甚至在纵容,这说明苏联的教育部门也早已千疮百孔,不是老人当政无所作为,就是掌权者也向往西方,争当苏奸。
哈尼耶夫要求分管大学就是希望打入敌人的内部,了解他们的动向,在需要的时候利用这些人。
除了基辅的大学,哈尼耶夫还担心基辅的小学、中学的教师也都是反对苏联的人,他们朝夕与学生们相处,耳濡目染之下很快就能让乌克兰数十万的学生也成为恨国党,恨苏联的人,还有学生们用的教材书籍,哈尼耶夫虽然没看到过,但契丹既然能有毒教材,苏联八成也有。
这些中小学教师和可能存在的毒教材贻害无穷,他们会摧毁乌克兰儿童和青少年的本就不健全的世界观、价值观,让无数的乌克兰儿童成为缺乏灵魂,没有爱国主义和国家文化归属感的人,甚至会大量出现西方的工具和远程饲养的走狗。
哈尼耶夫觉得自己阻挡不了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但是自己也不能放任恨国党、苏奸、叛徒间谍们和美国人内外勾结,不断地诋毁污蔑侮辱苏联的英雄人物和精神内核。
当年苏联的出现就是世界文明的巨大进步,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都为了人类的共同进步牺牲奉献,乌克兰的无数先烈为了击败法西斯,为了建设祖国,前赴后继的死了一代又一代,这些人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与苏联历史牢牢绑定,如果完全否定了苏联,那么也就否定了乌克兰历史上的无数英雄,他们不单单是英雄,也是乌克兰人的祖辈,否定了这些人的努力和功绩,乌克兰人将失去精神文明和文化根基。
苏联的伟大是毋庸置疑的,苏联的缺陷也是无可掩饰的,可是对于反动分子而言辩证客观的看待苏联是很困难的。
如果任由这些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的人去发泄式随意诋毁苏联,整个乌克兰的年轻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内将会遗忘自己先辈们的努力和牺牲,将会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哈尼耶夫想做的就是在对于苏联而言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尽全力保住乌克兰一脉相承数百年的价值观,不想让这个国家和民族陷入自我矛盾之中,只有乌克兰一直思想坚定,正视历史,不产生病态思维,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在利用两天的时间与自己分管的各司各局各中心的领导熟悉后,哈尼耶夫于2月27日开始每天到一所基辅的大学高校进行调研,在耗时半个月后,哈尼耶夫终于多基辅的所有高校大学有了一个清晰全面的认知。
虽然此时哈尼耶夫还没能看到听到和掌握各大学校内反苏反供和民族独立的运动发展,但是他知道这些声音在近些年早已不同程度的出现了。
哈尼耶夫也不知道自己分管的这些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中有多少是对党和苏维埃不满的人,有多少是对苏联忠诚的人,有多少是已经成为西方世界和价值观信徒的人,他觉得必须不动声色的慢慢摸底,唯有把基辅各大高校和教育部门的情况掌握透彻了,才能根据情况进行对症下药,扭转和改变基辅乃至整个乌克兰对儿童青少年教育中的不良现象。
第175章 苏联毒教材
哈尼耶夫不怕苏联解体,也不怕乌克兰独立,他怕的是乌克兰人价值观崩溃,乌克兰的下一代成为自我失衡,遗忘历史,心中没有根的人。
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乌克兰独立后为了摆脱苏联和俄罗斯的影响,把苏联全盘否定,也等于否定了祖上两三代人,还把历史上反抗沙俄的所有人都奉为了民族英雄,不管这些人是流氓土匪还是罪犯。
这对乌克兰年轻人的影响很恶类,会毁掉乌克兰的不知几代的子孙们。
正是因为想要阻止这个现象的发生,哈尼耶夫才会积极地争取管理相关部门的权利,为的就是深入的了解并寻求突破口。
也许是因为2月少几天,或者是因为哈尼耶夫的生活太充实了,时间很快就进入了3月。
3月8日是妇女节,全国的女性都放了一天假,同时各工作单位还会根据自身情况发放一些物资。
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是乌克兰中央部委,自然是不差钱的,所以给教委的全体女同事是发了一百卢布和一些生活用品。
女同事们喜滋滋的领了物资下班回家了,哈尼耶夫则给基础和民族教育司、教材管理司的司长打了电话准备去教委的二级机构国民教育报刊社调研。
苏联国民教育报刊社是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二级机构,其业务是刊登印刷发行关于教育领域的报刊,乌克兰的国民教育报刊社则分管乌克兰共和国。
国民教育报刊社的报纸和期刊几乎全国所有学校都要订购,因此效益还算不错,全国的教育系统的教师评职称写论文也都要在这些期刊上发表,可以说国民教育报刊社就是一个掌管着大多数教师前途的部门。
而且全国的教材书籍的印刷出版也都在国民教育报刊社下辖的印刷厂,这个部门是哈尼耶夫十分重视的单位,在调研完大学后的第一站,哈尼耶夫就选在了这里。
基础和民族教育司管理的市全国基础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教材管理司则正好管的事全国的教材,这两个部门也是在职能上与国民教育报刊社需要配合的,哈尼耶夫下来调研自然也要叫上他们,只不过教材管理司的司长是第八副主任兼任,随行人员只能由主持工作的第一副司长陪同了。
国民教育报刊社在基辅西北的波迪斯基区,哈尼耶夫身为第九副主任,在工作的第二周秘书办公厅就给他专门配了一辆公车,是黑色的伏尔加,平日哈尼耶夫上下班出行都是开这辆车,原本秘书办公厅还要给哈尼耶夫再配一名司机,不过被哈尼耶夫拒绝了。
基础和民族教育司与教材管理司也都有好几辆公车,按理说两司和哈尼耶夫一共出动七八个人,两辆公车就够了,可是在哈尼耶夫坐上了第一辆公车后,两个司的司长和第一副司长却分别上了后面的两辆车,接着是两个司的其他副司长和职员坐进了另外两辆车里,一共8个人出行就行了五辆车,还有5名秘书办公厅的司机。
哈尼耶夫从倒车镜看了后心中轻叹一声:这种为了舒适度和排场就有意浪费资源的行为就体现出了苏联官员的特权意识,如果说你是一个资本主义政权,讲究森林法则,有权有势就要高官厚禄高待遇那也就算了,可是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政权建立之初就一直说的市人人平等,为人民服务,可是现在人民公仆高享受,被服务对象的人民反而吃发霉面包,人民怎么可能不恨?
在心中对教委领导干部的官老爷做派批判了半天,哈尼耶夫在车上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哈尼耶夫副主任,副主任阁下,到了。”
司机轻柔的呼喊声叫醒了哈尼耶夫,他揉揉脸坐起身,问道:“到哪里了?”
“到国民教育报刊社了。”
哈尼耶夫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领航员手表,低声道:“睡了快半个小时了。”
国民教育报刊社的社长和副社长等人早已知道哈尼耶夫要来视察,早在门前等候,陪同前来的人员早早的下了车。
见哈尼耶夫迟迟不下来,基础和民族教育司长安德雷·阿瓦科夫上前为哈尼耶夫拉开车门,微笑道:“哈尼耶夫副主任,国民教育报刊社到了。”
哈尼耶夫道谢后下车,也没有解释自己是睡着了而非故意摆谱,他看了眼迎接自己的十多人,认出了社长涅夫斯基。
伸出手与报刊社的领导们一一握手后,哈尼耶夫问道:“我今天来主要想看看咱们报刊社近年的营业状况和报纸、期刊以及教材的印刷发行情况,不知道方便吗?”
领导问方便与否,不管实际如何,下属都只能说方便。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