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9章

作者:夏虫之语

  这完整的熊皮价值自然是不菲,更难得的是有钱在市场上也买不到,而这一桶蜂蜜在当前的苏联却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了。

  对于本国不产蔗糖,同时又对甜味食物十分喜爱的苏联人民来言,蜂蜜就是替代进口蔗糖的唯二甜品。

  但是由于野生蜂蜜产量太低,所以平时蜂蜜是比进口白糖还要昂贵的滋补品,即便是卢卡契科夫这样的家庭其实也不能随便吃得起蜂蜜,更不说是一桶少说也有十加仑野蜂蜜了。

  卢卡契科夫和他的夫人心里暗自估算着,哈尼耶夫送来的礼品价值如果放在商场里恐怕在3000卢布以上了。

  即便是作为不差钱的卢卡契克夫面对着如此昂贵的奢侈品礼物也不由暗自咂舌,更是高看了哈尼耶夫一眼。

  “你们坐下说话,我去给你们煮点阿塞拜疆的好茶……”

  他的夫人则是笑着请哈尼耶夫坐下,然后去给他们泡茶了。

第025章 我想进步

  只是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卢卡契科夫的夫人就把一壶热茶端了出来,然后离开。

  卢卡契科夫毕竟是苏联老官僚,虽然是爱喝酒,讲义气,有性情的乌克兰人,但是在哈尼耶夫的面前却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品着茶。

  哈尼耶夫感觉气氛有些尴尬,就主动说起来了自己在切尔诺贝利的最大领导第一书记契科年夫。

  契科年夫是哈尔科州波尔塔瓦市人,二战期间弃笔从戎,做过老红军。

  据说还真参加过占领柏林的战役,后来转业后先是做民兵连长,慢慢在哈尔科夫州就做到了宣传处处长,等到切尔诺贝利成立后被派来成了地区第一书记,工作能力很强,如果不是年龄太大,再往上走一走也没问题的。

  卢卡契科夫也是哈尔科夫州的人,对同乡老前辈自然是很熟悉也很有感情。

  所以从契科年夫说起,哈尼耶夫不仅对契科年夫有了了解,和卢卡契科夫也就有了共同话题,说了没多久,哈尼耶夫就主动表示自己渴望进步的心情。

  卢卡契科夫马上做出了回应,先是高度评价起了哈尼耶夫在国营林场的工作,并且表示以后有机会可以考虑把哈尼耶夫调回来做一个科室的负责人。

  哈尼耶夫知道是自己送的礼品起了效果,当即说道:“咱们林业委员会现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抢谁的位子都不好,会伤了同事感情,也不利于您的声望,我想现在切尔诺贝利林业委员会的第二书记空缺,能不能就地提拔?

  我想要进步的心情您也知道,我是您一手提拔的人,什么时候都忘不了您……”

  哈尼耶夫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有理有据,卢卡契科夫哈哈一笑,道:“你原来早就有想法了?让我说你做得不错,有事咱们州里派下去的,有机会的话就地提拔个地区林业委员会的书记也不是不行,只是原则上你到了地区,人事上还是要听从地区党委的,我也不好插手的。”

  哈尼耶夫低声道:“最近天不冷了,您可以去咱们林场视察一下,我想请您和契科年夫一顿饭,您帮我说说,我想契科年夫书记也不会不给您面子吧?”

  卢卡契科夫笑了笑,道:“你既然已经想好了,那我就给你个面子,正好一年多没和契科年夫见过面了,下个月吧,下个月我去一趟。”

  哈尼耶夫满意的起身致谢,道:“多谢卢卡契科夫书记,您对我的照顾我一辈子也忘不掉的。”

  哈尼耶夫在卢卡契科夫的面前还不是心腹之人,不过因为他年轻有为,又颇有能力(价值不菲的礼物就是见证)。

  所以卢卡契科夫也愿意给哈尼耶夫一个机会,况且他很清楚,现在还没帮到哈尼耶夫他就出手如此大方,自己跟他保持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是好事,而且哈尼耶夫的父亲不过是跟几个有独立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走得近了一些就被下放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官复原职了,到时候自己再帮哈尼耶夫可就是顺水人情,还怎么让这位年轻人感恩戴德呢?

  哈尼耶夫跟卢卡契科夫说完了自己积极要求进步的事情后就识趣的告辞离开了。

  从教育部家属院离开后,哈尼耶夫和西德罗夫先是开车去西郊农场接了父亲弗拉基米尔,然后父子三个就回家了。

  弗拉基米尔是个身材中等的光头男子,看着沉默寡言,但是做事情的风格却十分果断,在基辅州的中层领导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弗拉基米尔这次可以回家休息三天,看的哈尼耶夫很高兴,西德罗夫开车,哈尼耶夫在车上就把自己的近况和在切尔诺贝利做的事情仔仔细细的给父亲说了,并且希望他好好点评一下得失。

  弗拉基米尔早就知道自己儿子哈尼耶夫很有能力,对他的决定不置可否,只是语重心长的说道:“现在戈尔巴乔夫要改革,谢尔比茨基代表的是保守派,他们关系并不融洽。

  乌克兰出身的官员在莫斯科有一个乌克兰帮你们也是知道的,他们以谢尔比茨基为首,继承的勃列日涅夫的政治遗产,虽然谢尔比茨基当年没能成为总书记,但是乌克兰帮还是控制着许多部委,拥有巨大的能量。

  我虽然位置不高,但是还是成了谢尔比茨基表示维护乌克兰帮的决心打压的独立势力的一份子,所以在谢尔比茨基和戈尔巴乔夫的斗争结果明朗化之前你要有意识的和我划清界限,如果戈尔巴乔夫搞改革的决心不强他们会达成一致,到那个时候我就影响不了你多少了,可是如果戈尔巴乔夫胜利了,咱们乌克兰恐怕要换天,到那个时候我兴许还能帮你再进一步呢……”

  哈尼耶夫皱眉道:“爸爸,谢尔比茨基打击咱们乌克兰的独立主义对他有什么好处?他不是主要控制莫斯科的力量吗?”

  弗拉基米尔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说道:“乌克兰是苏联最重要的加盟国之一,不管是面积人口还是工业产值以及军工企业和军队武器的装备部署都是仅次于俄罗斯,这是谢尔比茨基为首的乌克兰帮的基本盘,没有强大稳定的乌克兰作为后盾,他们怎么跟俄罗斯人争夺权力?

  乌克兰必须是苏联最坚定的一份子谢尔比茨基和乌克兰帮,以及未来的乌克兰共和国的书记才能成为苏联党中央的核心人物,成为部长联席会的主席,如果乌克兰不能完全被谢尔比茨基和乌克兰帮掌握,乌克兰帮怎么能斗得过莫斯科的老爷们?”

  哈尼耶夫恍然大悟,西德罗夫却问道:“可是咱们乌克兰一直为苏联各地输血,咱们的粮食和煤炭、铁矿等资源都不断地输送到苏联的其他地方,但是咱们却没有得到任何厚待,独立主义的人说的没毛病,我们乌克兰需要获得更大的权益,谢尔比茨基他们看不到我们乌克兰为了苏联的繁荣做出的牺牲吗?”

  弗拉基米尔呵呵一笑,说道:“孩子你不明白,政治家是不能讲良心的。”

  “什么意思?”

  哈尼耶夫插嘴道:“谢尔比茨基他们难道不知道乌克兰一直在农业工业上不断为苏联的其他加盟国供血吗?但是他们就是需要这种供血才能在莫斯科做苏联这个大帝国领导者,就是为了掌控苏联的权利,他们才会不允许分裂苏联、分裂乌克兰和苏联关系的言论存在。”

  弗拉基米尔笑道:“没错,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咱们乌克兰培养了两位伟大的领袖,谢尔比茨基也是差一点就成为总书记的,如果乌克兰的地位变了,独立主义泛滥了,未来苏联的总书记是不可能再让乌克兰人或者乌克兰总书记担任了,乌克兰的高官也不能在莫斯科分享苏联的权利了……”

第026章 解体导火索

  西德罗夫听了父亲和哥哥的话就陷入了沉寂。

  哈尼耶夫也默然不语,他想起了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后,戈尔巴乔夫就是利用这场事故斗倒了谢尔比茨基,那自己能否利用这个隐形的政治斗争做一做文章?

  哈尼耶夫在车子听到家门口的时候脑子里就想出了十几个利用事故介入保守派和改革派斗争的法子,但是每一个法子自己如今小小的地区林场书记的身份都完成不了,最低也要是一个地区首脑的身份才行。

  所以哈尼耶夫只能按下不切实际的幻想,准备逐步落实自己升官发财的路线。

  回到家弗拉基米尔对于哈尼耶夫“看望”卢卡契科夫并且得到进步保证的事情十分满意,在喝醉酒后拍着哈尼耶夫的肩膀评价道:“维克托你天生就是当官的材料,比我强多了,你从选择下基层任书记,到扳倒柯察金掌握林场,再到懂得送礼,这些行为已经比我还精通此道了,哈哈,不过我还能靠着几十年宦海沉浮给你分析分析情况……”

  老哈尼耶夫从政已有快三十年,从同事们叫他小弗拉基米尔熬到了哈尼耶夫书记,到现在跑到农场做书记,他觉得自己做官的本事不算大,但是对政局的了解加上对基辅部长级以下,处长级以上的官员了解程度完全可以作为儿子维克托的智囊团帮他参谋计划,敲定行动方案。

  哈尼耶夫对于父亲能对自己有多少帮助,那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还积极的向父亲说明自己的许多计划以及决定,希望能从父亲这里得到更加中肯准确的意见和建议,只不过切尔诺贝利事故他没有办法提前说,所以只能以极其隐晦的方式做出假设。

  “爸爸,我前几天听阿纳托说外国有些学者说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其实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比如核泄漏、暴炸失火等,如果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出现了事故,您觉得对乌克兰甚至对咱们苏维埃联盟会有很大的影响吗?”

  这天晚上吃完饭,弗拉基米尔和哈尼耶夫。西德罗夫父子三人坐在沙发闲聊,哈尼耶夫就趁机提出了这个假设。

  弗拉基米尔晚饭时喝了一点葡萄酒,此时有些酒意,刚才正说着自己年轻时的事迹,听了哈尼耶夫的假设问题就十分兴奋的说道:“影响当然大了,咱们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如果出现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肯定要处理主政领导,政府还要花费大量资金安置移民,这会对当地经济和政治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境外的北约集团知道了,他们的喉舌也不会放过给咱们泼污水抹黑的机会。”

  西德罗夫点头道:“核辐射非常可怕,如果切尔诺贝利出现重大的事故,我想哥哥你所在的高坡地林场和切尔诺贝利地区都要不复存在了,甚至基辅还能不能生活也不一定,咱们政府很谨慎,在高坡地不是布置了Duga远程警戒雷达了吗?我想北约集团是无法搞破坏的。”

  哈尼耶夫心里说道:可是就在两个月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要失火暴炸并且出现泄露污染了。

  哈尼耶夫心里知道事情肯定会发生,可是自己没法说,更没法去制止,因为这是人为操作的问题,在人们对核电站安全认识不到位的当下,即使自己硬是组织了26号的操作工人,可是他们思想不变的情况下,下一次再出现呢?

  况且哈尼耶夫也不知道暴炸的是几号炉,又是那位工人操作失误,他只知道是今年4月26日凌晨发生的事故,但是具体细节不清楚,如何制止更无从谈起,所以能做得不过是提前着手迁移和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影响不会如原来的那样恶劣。

  那位高腰裤老者凭着对十里洋场闹学浪潮的优秀处理手段而得到了总顾问的赏识,以至于后来进入中枢,执掌军机,哈尼耶夫觉得对于切尔诺贝利这么一场苏联国内巨大的事故,甚至最后演变到解体导火索的事情,自己提前谋划,保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北约集团国家对苏联的指控和抹黑,降低民众对苏联的失望和愤怒,即便不能直达天听,让总书记欣赏,但是对于保守派领导人谢尔比茨基而说,自己所做的对他们保守派是有利的,谢尔比茨基也许会重视自己。

  不过不管怎么说,自己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林场书记,赌一把就有机会得到苏联主要领导人的欣赏,未来连升三级不是幻想。

  至于失败的后果,哈尼耶夫觉得无非就是官不做了,不过只要自己找好了免死金牌,到时候就凭戈地图对西方的态度,自己就算是这场政治豪赌失败了,也能因祸得福。

  而且哈尼耶夫觉得就算退一万步说自己什么也没得到,可是能救下乌克兰民众的生命,自己做的也算值了。

  弗拉基米尔不愧是老官僚,他沉思片刻,低声说道:“如果切尔诺贝利出现事故,或者是乌克兰地区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灾害,就咱们总书记的做派,我想他是一定会利用事故打击谢尔比茨基为首的乌克兰帮的,所以从咱们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不盼着切尔诺贝利出事故吧……”

  哈尼耶夫听了自己父亲的分析,对历史上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的许多信息都串联了起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据说事故发生后谢尔比茨基再跟戈地图的交涉中被要求封锁消息,不能告诉民众,同时由于有意封锁消息,在暴炸发生的三天后才着手安排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民众向南搬迁。

  据说是戈地图用开除谢尔比茨基党籍作为威胁必他弹压消息,对事故进行冷处理,这导致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基辅数百万的民众跑到大街上游行庆祝,狠狠地遭受了核粉尘和放射元素的洗礼。

  以至于之后盖子掀开后人民震怒,随着后遗症的持续发酵让乌克兰大量出现癌症病人和畸形儿,乌克兰人对谢尔比茨基这个老书记彻底失望,对苏联也彻底失望,然后才会让独立主义势力大量发展。

  白俄罗斯也是因为收到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严重,这才积极地要脱离苏联。

  整体来说,这次事故戈地图逼着谢尔比茨基封锁消息,悄悄处理,是为了让谢尔比茨基自己承担责任,所以在后来盖子打开后戈地图才会说乌克兰方面一直不向中央报告实情。

  谢尔比茨基一级保守派、乌克兰帮就是因为为这次事故背锅而失去了一切,彻底败给了戈地图。

  而戈地图也是在这次斗争胜利后彻底掌握中央,在解体之路上以改革之名猛踩油门。

  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一样来讲,切尔诺贝利事故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索还真没毛病。

  哈尼耶夫原来是不理解为什么谢尔比茨基要听从戈地图的话封锁消息,甚至不惜亲自出现在基辅街道上和人民群众一起遭受核辐射洗礼,来稳定民心,封锁消息。

  现在听了父亲的一些分析和披露的消息后哈尼耶夫才想明白了。

  首先乌克兰地区出现事故,在苏联这种政治体制下,谢尔比茨基作为乌克兰第一书记,本来就背着责任了,如何处理自然要完全听从中央的决定,这和处理其他地区事务时是不一样的。

  那些问题谢尔比茨基可以置身事外,以中央领导人的身份提意见,可是乌克兰出现的重大事故他不听话,未来无论处理的如何完美,都要被清算,因为在切尔诺贝利爆炸后,对经济民生造成重大影响后,谢尔比茨基的裤裆里就已经掉进了黄连,不是屎也是屎。

  所以说事故的发生是老天也帮助戈地图走向胜利,谢尔比茨基明知是坑也得跳,唯一的差别就是谁也想不到戈地图会为了政治胜利而置数百万乌克兰人民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而谢尔比茨基为了保住乌克兰帮的利益也会听从戈地图的话去无视民众的生命安全,一丝不苟的执行中央决定。

  不过在谢尔比茨基背了这个黑锅以后也确实就失去了任何的光环,彻底无法再跟戈地图掰手腕了,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放任戈地图的改革计划胡乱推行。

  可以说是事故发展到最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数百万民众是最大的受害者,而谢尔比茨基虽然失败了,却因为听从党中央的决定,代表保守派认怂认输。

  所以能干到1989年的9月才被逼退休,继任者仍是乌克兰帮的二号人物弗拉基米尔·伊瓦什科。

  甚至未来八一九事件以后弗拉基米尔·伊瓦什科甚至一度在戈地图后主持过一段时间的苏联党中央工作。

  足见谢尔比茨基牺牲了数百万民众的安全,甚至自己也冒着受辐射的危险在基辅搞五一庆祝活动,搞封锁事故真相,也真的将乌克兰帮的利益最大限度的保留了。

  哈尼耶夫想通了这些情况,就在心中暗骂戈地图和谢尔比茨基的无耻和冷酷。

  哈尼耶夫脑中突然浮现出来了某个话剧,暗暗的喊道:怪不得苏联解体,独联体各国的百姓、官员都拍手叫好,甚至连普京都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

  遗憾的是超级大国一去不复返了,祖辈们的努力都付诸东流,甚至成了错误的努力。

  想恢复苏联是没有头脑就是因为苏联时期已经犯下了太多不可饶恕的过错,它确实是不能再存在了。

  乌克兰的人民难道不是热爱自己的祖辈打拼的国家吗?难道就非得独立吗?

  归根结底乌克兰人民的心里在八九十年代一直酝酿着一句话:

  我爱我的国啊,可是谁他妈爱我啊?

第027章 麦克先生

  1986年2月26日,今天是小雨带有雾霾。

  由于基辅在这个时间仍然烧着煤来供暖,所以首都的空气质量并不算很好。

  不过哈尼耶夫却不在意恶劣的空气,这几日一直早出晚归忙着自己的事情,不仅把带回来的钱花光了,多年的存款也所剩无几。

  哈尼耶夫为了两个月后的大事故,已经通过关系在军工厂采购了一大批防辐射的铅衣和石棉防毒面罩。

  由于这些物资并不属于特殊的军用物资,哈尼耶夫作为林场书记,以给护林民兵连购置备用物资的名义采购自然也十分的顺理成章。

  哈尼耶夫这次买的铅衣和防毒面罩只有不到二百套,不过为了后续使用时能有足够的货源,所以哈尼耶夫又从家里拿了一笔钱,凑够2000卢布作为定金,定制了上万套铅衣和防毒面罩。

  由于哈尼耶夫的身份和他第1批货的货款结算的很爽快,所以这家军工厂很高兴的又接了这个活,并且抓紧时间筹备物资,准备继续生产铅衣和防毒面罩。

  所以等到哈尼耶夫今天把物资装满一车拉回来后,他带回来的所有物资和奢侈品等都消失了,而货卡上却装满了铅衣和防毒面罩等。

  本来哈尼耶夫是准备直接回家的,可是自己通过阿纳托联系的路透社基辅办事处的主任麦克先生上次爽约了,重新约的是27号。

  这等于是哈尼耶夫给自己找的退路后招还没铺垫好,因此是万万不能走了。

  所以哈尼耶夫还是回了家,等到第二天早上起床洗漱后,哈尼耶夫为了给麦克先生一个好印象,让他认为自己也是崇拜西方,向往希望自由世界的官员,所以就换上了一身专门为了这次会面而花费两个月工资在黑市上买的阿玛尼西服。

  成年人的世界是由职业分工和身份高低的人而构成,社交场合中的穿着和礼仪代表着很多的信号。

  哈尼耶夫需要挂上路透社这一条线,所以在目的达成前他甘愿让自己处于低一些的位置。

  穿戴一新后哈尼耶夫就出门了,按照阿纳托说的地址找到了城北的招待酒店,就在酒店北边的园林里坐落着英国驻基辅的领事馆。

  而随着这两年总书记戈地图放松境外媒体入境条件,路透社在基辅的办事处暂时就在招待酒店内。

  哈尼耶夫到了酒店门前的时候突然想起了等到苏联解体后,国外资本进入乌克兰,基辅的许多招待酒店都成了美国酒店集团的产业,好像这个招待酒店就成了华盛顿洲际酒店的产业之一。

  赞叹了两声,哈尼耶夫就走进酒店,然后在二楼的餐厅内坐下等了片刻就看到阿纳托引着一个身穿白色西服的金发老人走了过来。

  哈尼耶夫急忙起身以不急不慢的速度迎过去,然后伸出手握住了老人的手,手掌轻轻用力握着晃了两下才松开。

  “麦克先生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自诩是个苏联通的麦克对于哈尼耶夫如此有亲和力的行为十分满意,点头道:“哈尼耶夫书记你好,我听沙佳·瓦西里维奇多次提起你了,你是切尔诺贝利国营林场的书记,年轻有为啊……”

  沙佳·瓦西里维奇·阿纳托是全名,不过现在阿纳托已经成了麦克的手下,称呼起来自然就不用太客气了。

  寒暄几句三人就入座,然后点了一壶阿萨姆茶后就闲聊了起来。

  麦克是个精通俄语并且熟悉苏联和乌克兰情况的专业记者,据说十年前还在香港和新加坡的路透社做过编辑,他对哈尼耶夫以及切尔诺贝利的一切都感兴趣,所以在闲聊时也总是似有似无的打听着切尔诺贝利的信息。

  由于切尔诺贝利是基辅州的第一重地,也是乌克兰的军事重地,所以外国记者是不让靠近切尔诺贝利的,但是该地区布置着苏联的啄木鸟雷达,还有预估计超过五万人的军队,以及苏联三大核电站之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并且有着数十万核电站职工和家属,这样的要害之地自然是西方媒体最感兴趣的地点之一,但是他们却暂时还渗透不过去。

  哈尼耶夫的出现正好让麦克看到了打入切尔诺贝利地区,了解核电站地区信息的机会,因此即使哈尼耶夫只是个小小的林场书记,但是麦克先生还是拨冗接见了他,并且态度十分的和蔼可亲。

  在闲聊的半个小时后,哈尼耶夫也看出来了麦克对自己是非常感兴趣,准确地讲是对自己工作的切尔诺贝利地区的一切都感兴趣,这让哈尼耶夫放下心来,知道只要多少给麦克一点甜头,未来王炸出现后不用自己请求,麦克和他背后的路透社以及法国美国的通讯社都会卖力的帮助自己造势,因为这是抹黑苏联,妖魔化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好机会。

  “阿纳托多次向我推荐您,维克托·弗拉基米尔维奇,我早就对您很欣赏了,今天聊了一会儿,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您约我见面,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麦克在茶杯里放了一块方糖,又加了一点牛奶,微笑的说道。

  哈尼耶夫微笑道:“我听阿纳托说路透社在基辅寻找兼职记者,每个月提供新闻素材或照片就可以了,而且是按照提供的素材给与薪酬,我觉得我们可以合作一下。”

  “这样很好,我可以送您一个小型照相机,您在林场随便拍一些珍惜动物和职工的作业场景,如果在切尔诺贝利市和普里皮亚季市再拍一些街景就更好了了,一张照片我可以给您50至400卢布的价钱……”

  麦克缓缓地说出了需要哈尼耶夫做的事情,这些听着毫无问题,因为苏联允许的外媒聘请的兼职记者一直都是做这些事情,只要不是刺探军工企业和机要之地就不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