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475章

作者:蓝薬

  “吴不逾的剑,近乎于涅槃。”

  陈易的耳畔忽然传来声音。

  独臂女子的虚影无声无息间已出现在身侧。

  陈易叹了口气道:“你每次不要这样吓人行不行,我都怕你是鬼。”

  “呵。”

  周依棠应得淡漠。

  不过,这话却让他说中了几分,她能以如今面目出现,本就与此不无关联。

  她将一缕魂魄分到闵宁身上化名著雨,眼下是暂时离开闵宁,显化到陈易面前,所以跟闵宁说自己是残魂,倒也并非妄语。

  独臂女子出声问道:“见过吴不逾的剑了?”

  “见到了,剑意…”陈易不知如何形容,只能勉强挤出这两个字,“浓烈。”

  他当时虽说出言不逊,但却并未小瞧前天下第一的剑意,世人皆以为吴不逾当阳湖败给许齐,是以境界大跌,剑心蒙尘,可若剑道之人亲眼所见,却是剑心几近涅槃,陈易心境更上一层楼后,对于其剑意的感触也更为震撼,从前吴不逾以剑成道,如今却是剑融天地。

  陈易叹道:“这是要成佛了。”

  独臂女子感慨颇深道:“世人都说吴不逾疯了,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许齐确是砸碎了吴不逾的剑势雷池,却让他顿悟剑本为天地一物,借天地出剑,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若许齐见到,必然忌惮三分。”

  陈易不禁道:“那若吴不逾再回巅峰,是真天人胜,还是吴不逾胜?”

  “许齐。”

  她答得干脆利落。

  这答案不算出乎意料,陈易知道她也曾问剑过许齐,于两位天下第一都极为了解。

  只是,陈易仍旧好奇道:“这真天人的天下第一,离其他九人有多远?”

  剑甲伸出一根手指。

  陈易自然知道这是她衡量一品高手的强弱之道,她曾一剑逼退同入武榜的断剑客十丈。

  他凝重道:“不愧天下第一,你一剑只逼退他一丈?”

  说完,陈易便想,与其说是许齐只被逼退一丈,倒不如说,周依棠竟能逼退那真天人一丈。

  这足以证明剑甲的剑。

  然而,陈易话音落下不久后,便看见独臂女子摇了摇头。

  “不是逼退一丈。”

  陈易眼眸一亮,惊道:

  “是十丈?!”

  周依棠傲睨道:“是我自退一丈。”

  得了,问了也算白问了。

  许齐相较于其他武榜中人而言,怕是已是不可量化的存在,除了当年与之争锋,却又莫名归隐的菩萨剑,整座天地都无人奈何。

  “除却许齐,无人能杀如今的吴不逾,”周依棠似看穿陈易心中所想,这时道:“退而求其次,你还是先活下来再说。”

  陈易还没那么大的口气,便问道:“怎么活下来?”

  “我曾和你谈过。”

  “心中无剑,手中亦无剑,物我两忘的境界?”陈易眯起眼眸,确认似道。

  周依棠没有否认。

  她当年便是因此而活下来,机缘巧合下斩却三尸,无形无相亦无我,成了老人口中半个可畏后生。

  如今陈易面临相似之局,也悟得活人剑的剑意,一切…倒有几分相像,为人师者,哪怕不能青出于蓝,但也终归要将弟子引入自己的路。

  “物我两忘,天人感应,入沟通天地之道,”念及此处,周依棠缓声开口道:“如地府时一般,你听我的便是……”

  还不待她说完,陈易抬手打断道:“我的我执这么深,你要我入忘我境,岂非是要斩断下尸?”

  周依棠蹙眉道:“有何不可?”

  她今日所言,并非似过往般有意为之,只是顺其自然,更何况斩却三尸而已,如今危局已至,七日之后极可能身死于此,他何必这般耿耿于怀?

  “斩却下尸,我还不如不活了。”陈易慢悠悠道。

  周依棠冷冷道:“那你又想如何是好?”

  陈易扫了眼山巅缓缓道:

  “我发现个更好的办法。”

  “哦?”

  “与其让自己的心境更上一层楼,悟得更精深的剑意,倒不如破坏他的心境,让他从高山跌下。”说罢,陈易鼓动内息,带哭腔朗声道:“吴老哥,你活不久了,我也活不久了,咱们凑个伴吧!”

  异想天开…周依棠如此作想。

  只见陈易转身就准备继续上山,却见地面突地多出数道沟壑,剑气纵横。

  “你敢继续上山试试?!”

  洪钟似的声音响彻山道。

  陈易朝周依棠耸了耸肩,无奈道:

  “看见了吧,孤寡老人最拉不下面子。”

  独臂女子双瞳微缩。

  陈易摇头失笑道:“到底是一念纤尘,一念起,诸念生,六根不净,不舍七情。”

  若吴不逾真是涅槃的境界,断然不会画地为牢,早已两手空空,归作天地的一抔黄土。

  说到底,这昔日天下第一他还未死心。

  独臂女子对陈易之言不置一词,反而思考起另一件事,数日来,这一行人的情形她通过闵宁都看在眼里,除却殷惟郢外,倒也算皆有所获,只是先前卜卦得来此地是陆英的缘法,然而事到如今,仍不知缘法的迹象在何处,难不成只是物我两忘的心境?

  忽然间,周依棠眸光一凝。

  似是察觉到了什么。

  陈易尚且摸不着头脑,只见她猛一回头,目光穿破重重阻隔,望向那重阳观的祖师牌位楼。

  ………

  乌云压空,浓郁的漆黑沉降下来,笼罩着整座死寂的楼宇。

  自那众遗留剑池的重阳观道人咎由自取之后,这座供奉历代祖师牌位的阴楼就此清净下来,在这剑池将崩之际,竟能拔出一丝超凡脱俗之感。

  陆英拂过门槛,越过那地上具具死尸。

  便是过了几日,那些尸身并无丝毫腐朽的痕迹,光亮如新,皮肤紧致,除却失去血色的苍白之外,就没有死亡之感,好似倒地安睡。

  重阳观六百年基业,能留于剑池者,无一不是金丹境界,已是半只脚跨入飞升的门槛,早已体无垢、身不腐,有如天人之相,正如那些佛门高僧圆寂时,自然而然形成的肉身佛。

  陆英恍惚间已来到重阳观那一众祖师牌位前。

  她也不知她自己怎么了,冥冥中有某种感应,引领她来到这里,来到这楼宇前。

  那像是天地之声,想听却听不清,又像是天地之形,想看却看不明,道经所言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便是此理。

  数以十计的神位屹立于案台之上,这是重阳观内飞升的历代真人,先前一众重阳观道人以血请仙,唯有二仙回应,且此二仙牌位皆位列末席,然而如今陆英跨入楼内,众神位竟无风自动,微微摇晃,泛起嗡嗡之声。

  像是众仙送去滔天福泽。

  陆英揉了揉眼睛,再一望去,只见那些神位上好似冒出无数琉璃金色,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但见群金之中,那为首最高的神位上,似有一仙独立,手中柳枝轻起,似是洒下甘露。

  点点辉金的甘露泼洒而下,天地一白,陆英心有疑虑,有些不敢伸手,然而耳畔的声音愈发急促,催促着她接纳这份恩惠。

  那为首最高的神位上,刻着几字:武灵守真真君。

  此人之名,为重阳观人顶礼膜拜,正是重阳观六百年前开观祖师。

  再一回神,仙人身姿愈发凝实。

  陆英隐约听他金口轻启,出声言语:

  “天地大道,昔开天门以筑无上功德,今天门已废,当即绝地天通,今日吾等代师收徒,请此徒与天地相合,归于天道,承载我重阳观后六百年气数,代吾观还一千二百年劫数……”

  剑池山巅。

  黑云压城中,但见一缝缓缓开裂,一道天光旋即撕破开来,不尽紫气流溢而出,萦绕天地之间。

  那仙人掐诀,单手正欲抚顶,眼眸低垂,作悲天悯人状道:

  “请。”

  天光破云,雷声沸腾,如龙蛇缠斗嘶鸣。

第454章 杀过菩萨(二合一)

  “请”字落下,似有大道洪钟响彻耳畔,轰地一声脑海间兀然一空,什么都不剩下,旋即如道经所言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空中似有他物,冥冥之中,陆英自金光中觉察到种玄妙的魔力,好似眼前既是众妙之门。

  紫气浑然而来,萦绕周身,陆英刹那间好似半仙半人之躯。

  仙人头颅微点,似是赞许,又是一声:“请。”

  身后众神位金光更盛先前,整座祖师牌位楼如一座琉璃宝塔,镀上层层金身。

  近百年前,重阳观请楼兰剑皇与吴不逾相聚剑池一战,二人剑意皆是极境,也皆是想登顶更高一楼,除此之外,更是杀人剑与活人剑的剑道之争,重阳观便以二人此战为引,破开剑池天门,旋即无数道士拔地飞升,位列仙班,得享长生。

  开天门众仙飞升,本是无量功德,然而剑池将崩,天门若是不合,恐招致大祸,长久以来,重阳观内外勉励维持剑池秘境,不至于让这秘境崩塌,致使天下少一洞天福地是小,畏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才是大,然而正如请神容易送神难,开天容易合天难,长久以来,借此飞升的众仙们都等不到适合补天的苗子,其实萧道平曾是一位,只是此人虽有悲天悯人之心,担又醉心于剑,故此死于吴不逾之手,重阳观历代祖师以及经此处飞升的众仙们虽知剑池崩塌,招来祸端可大可小,而且也不一定招祸,然而终归是附骨之蛆,教人心难安。

  而如今,他们借牌位所观,竟寻到一道心剔透,而且几近物我两忘,与天地合一之材。

  倒也果真天无绝人之路。

  武灵真君见陆英已近乎清净六尘,再一度道:

  “请…”

  仙家三请。

  一请此女为重阳观嫡传弟子,受重阳观前后六百年气运。

  二请此女承担一千二百年劫数后,飞升成仙,得享长生极乐。

  三请此女与天地合一,归于大道,以补过去众仙私开天门之祸。

  “请”字落下三次,但见武灵真君手中托一柳枝,由内而外延长起来,几乎触到陆英手心,离她不过一寸距离,四周金光浩渺,氤氲天上紫气,如有云雾升起。

  柳枝就在眼前,陆英却并无一丝一毫的急促,物我两忘的境界下,好似眼前什么也没有,但又什么都有,她不知着急为何物,只是觉得…一切都好像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既是成仙。

  陆英指尖已微微探去。

  呼!

  劲风骤然撞开门扉,摧开声声响,砰砰咚咚击撞下,陆英手不禁收回,回头望去,那金光罩身的武灵真君也稍一抬头,就见一背剑携刀之人闯入门中。

  那眸光微敛,仙人在前,却竟是轻蔑之色。

  是凡夫俗子?

  武灵真君再一望去,灿金的眼眸直视其洞府,又见一点小如芥子的金光。

  但又是金丹境的修士?

  若是寿不过两甲子的凡夫俗子轻蔑天上仙人还则罢了,如井底之蛙眼里,天上景象不过尔尔,只是这分明是个踏上修行路的修士,明明见识过何为长生,竟如此看轻得道之人?

  陈易不声不响间单手揪了揪陆英的衣领,把她往后拉了拉,后者如同半个木偶般听之任之。

  他隔在了仙人与陆英之间。

  武灵真君并无愠色,目光波澜不兴,平淡道:

  “这位道友…便是先前我重阳观不肖子弟所请之人?”

  陈易并不清楚武灵真君的来意,没有急于回答,微一抬头,看见众牌位金光大涨,耀眼至极,远比那群道人以血请之时更加辉煌。

  他吐了口气道:“啧,还挺唬人。”

  言辞中的轻蔑可见一斑,武灵真君仍无面色,全真道兴斩三尸之法,而且入天作仙许久,自是波澜不惊。

  陈易抬眸扫了眼前真君两眼,冷冷道:“你们…找我师姐做什么?”

  话说到了正题,武灵真君微微正身,紫气氤氲间,淡淡道:“重阳观剑池天门开了近百年,期间无数天上仙灵之气流溢,反哺剑意,竟使此地剑意愈发膨胀,愈发通灵,如今只剩四日,剑池便将就此崩溃,若这天地间的窟窿填补不上,恐怕会有大祸临世,我等请这位女道友为徒,馈赠其重阳观前后一千二百年气运,让她闭合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