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 第317章

作者:桃咕

  而这一次,伴随着床板的摇晃,他终于忍无可忍。

  床头柜的抽屉里有一把.45口径的手枪,这是祖父留给他的礼物,把它放在抽屉里能为他带来些许的安全感。

  这也许是他人生中最倒霉的一天。

  台灯坏了,他只能在迷迷糊糊中从抽屉里摸索出手枪,打开保险,颤颤巍巍地捏在手里,但实际上,他从没有过开枪经验,也没有伤害过任何人。

  完成了这一切之后,杜立深吸一口气,翻身下床。

  手机屏幕的时间显示天就快要亮了,这是黎明到来前最后的黑暗。

  他一点点弯下腰,笨拙地爬到地上,实际上他已经这么做过无数次——查看床板下的缝隙,又或是一把扯开衣柜里虚掩着的门,而事实证明那都是虚惊一场。

  这个世界没有鬼,那都是人们编出来吓唬自己的玩意。

  然而下一刻,杜立觉得自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他在床底下漆黑的缝隙里看见了一双眼睛,那双眼睛血丝密布,也正同样凝视着他,它笼罩于黑暗之中,看不清五官和身形,杜立唯一能确定的是,它正以违反重力的方式,躺在他的床板上。

  “砰——!”

  凌晨4:21。

  一声枪响在南区某公寓的楼道里久久回荡。

第370章 会见人

  凌晨4:21,避难所南区某公寓发生了一起自杀事件。

  死者为男性,34岁,邻居听见枪声后立刻报警,警察登门后在卧室的床上发现了死者,没有入室的痕迹,卧室里也没有任何搏斗过的迹象,看起来杜立先生只是受够了避难所的生活,决定在这个日子用祖父留给他的.45口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事件在避难所并不稀奇,长期身居地下,总容易让人在某时某刻突然丧失生活下去的勇气。

  这件事没有被大肆宣扬,除了公寓邻里之外,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杜立的事。

  当庄晓得知消息赶往南区时,警方已经完成了现场调查,她正好撞见铺着白布的尸体被人抬出了公寓大楼。

  她还从公寓其他邻居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有关杜立的事。

  他的父母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相继离世了,从那时他便过上了独居的生活,若是缺钱了就去干一些临时工,生活过得很拮据,小伙子倒是个老实人,从不与人起矛盾,街坊邻里平时也会对他笑脸相迎。

  按照避难所的规定,杜立的财产和房屋将会被充公,再过个一两年他便会被人彻底遗忘。

  庄晓知道当陈启得知这个消息时,一定会暴跳如雷。

  不知是因为他们少了一位能够与伊森直接接触的干员,更因为这显得陈启做出了一个错误而又无能决策。

  庄晓没有在南区逗留太久,她回到了部门,而不出意外的,陈启又出现在了梅林的办公室,只是这一次里面没有传出咆哮与摔东西的声音,进门时,这两个不对付的人难得面对面坐着,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争吵的迹象。

  “如果你是来兴师问罪的话,你们给他植入的芯片失效了。”

  梅林依旧很平静,他耸了耸肩,“杜立昨晚主动找到我们,希望我们替他转达退出的意愿。”

  他在双方会面的原因上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而因为杜立先生的死亡,不会有任何人能拆穿他的谎言。

  “他为什么不直接来找我?”

  陈启的声音听起来疲惫极了,看起来就连摔东西骂人的力气都没了。

  这一次,梅林并不担心陈启兴师问罪,因为即使委员会追究下来,首要责任也是出在植入芯片的环节,那完全与他和庄晓无关,而紧接着,委员会会讨论让杜立参与这场梦境实验的决定是否明智。

  即使抛开他祖父牵扯到的一系列保密条款不看,他的母亲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还在委员会的介入下强制性地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他的父亲则死于一场交通肇事,这样的“意外”放在杜立这样的家庭上,难免会引人深思。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即使委员会事后追责,倒霉的也一定是陈启。

  但梅林并不喜欢办公室斗争,看着陈启倒霉不会对他的调查带来任何帮助,他只知道在杜立自杀后有一个关键性的岗位被空置了出来,这个岗位需要与伊森进行直接的对接和沟通,他听说陈启的嫡系们对这个岗位望而却步——尤其是在杜立仅上岗一天就在家中自杀的消息传开后。

  有人认为他是受到了伊森的影响,那可能是某种精神污染,而这时便有马后炮的工作人员指出杜立在切出梦境后精神状态很糟糕。

  在调查清楚问题之前,这个岗位成为了烫手的山芋,部门里人心惶惶,他们都担心自己在见到伊森后被施加某种诅咒,从而导致他们在下班回家后突然决定在卧室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接手杜立的工作。”

  不等陈启开口,梅林说道。

  他知道如果放在平时,陈启绝不会允许他参与到梦境实验之中,但眼下是特殊时期,梦境另一端的巨变打了陈启一个措手不及,偏偏委员会又在这个时候联系不上,这场实验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陈启部长的职位,甚至是整个“重建计划”。

  “如果你们明天早上发现我也在自己家的卧室里饮弹自尽,也正好能坐实部门的预言,不是么?不过我自认为心理承受能力还不错,至少短期内还没有自杀的计划。”

  “每天工作结束后,你都要单独留下来直接向我汇报,还有,你会被植入新的芯片。”

  “明白。”

  ……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

  待陈启离开后,梅林说道,“把杜立卷进这件事的是陈启,而不是我。”

  “但是你对芯片动了手脚。”

  庄晓本能地嘴了梅林一句,但她很快发现这种拌嘴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既不能让杜立死而复生,也对他们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

  而他们不是伊森,没法凭借自己的意志,让结局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更多是的时候他们也都受困于泥潭之中,光是保全自己都要拼尽全力。

  也难怪那些人总是把“我们都在用力地活着”这种话挂在嘴边。

  “关于杜立昨晚说出的故事……”

  片刻后,梅林主动挑起了话题,“这至少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

  伊森对于“梦境”构筑的实在太过真实了,真实到就像是他真的在那里生活过一样,那绝对是仅靠植入一个想法没法实现的,而杜立在醉酒后提到的有关他祖父那一辈的“鬼故事”解答了这一切。

  “祂全都知道了。”

  这是祖父留给他们的最后一句话。

  剖开人的大脑,探知他们的记忆与思想对旧神这个层级的存在而言并非难事,昨天回到自己的公寓后梅林一夜未眠,他吃了几粒醒酒药,试图按照杜立的故事,将《真理之城》的结局续写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那艘星舰上除了船员之外,大部分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那阵仗听起来并不是像是去友好的交流的。

  星舰的全军覆没,导致了真理之城的毁灭。

  从结果来看,这便是故事最终的结局,可是梅林仍然无法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他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性是便是船员们见证的黑暗中的存在在知晓了一切后抵达了真理之城,摧毁了这个城市的地表。

  如果这就是事实……

  他们真的在和一个如此危险的存在打交道么?

  这也是梅林迫切想要与伊森会面的原因,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只有在面对面的交流之后,他才能确认伊森的为人。

  今天,他准备了两支针剂。

  一支给庄晓,另一支是为他自己准备的。

  …………………………

  第五日。

  这是伊森被调到新岗位的第二天,部门就迎来了重大的人事变动。

  地中海先生离职了,取代他的新上司看起来年纪相仿,但或许是因为发型的问题他看起来要精神得多。

  伊森回想着地中海先生昨天战战兢兢的样子,也觉得他很难在这个岗位上待太久。

  “林科长,杜科长他还好么?”

  “身体出了些小症状,申请回家休养了。”

  和新科长的相处就丝滑了很多,至少新来的林科长没有一副随时要躲到办公桌下面的样子。

  新来的科长冲他微微一笑,“叫我老林就好,不必担心老杜,他难得休假,现在应该已经去和家人团聚了,好得不得了……中午有安排么?要一起去食堂么?那里的烧腊还挺不错的。”

  梅林暗中打量着伊森,和他们的评估几乎一致。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不像是那种会狞笑着屠杀了一整艘星舰的可怕存在。

  他们植入的想法真的强大到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梅林并不这么认为,事实上当他们观测到伊森时,他的性格就已经定型了,在溪木镇的两年生活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性格稳定,与人为善的好青年。

  尽管他们也不知道伊森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难民队伍里,但这世上总有他们没法解释的现象不是么?

  就好比“女神”也离开了公会,让自己成为了北族的一个小姑娘,去学院开启了她的新生活。

  体验生活。

  也许这只是他们在无尽的寿命中用来打发时间的一种情趣。

  “没问题。”

  伊森答应了下来,新科长上任的第一天,联络感情是必要的,好消息是林科长看上去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岗位有些清闲过头了,而且似乎他和新来的林科长是这个部门唯二的成员,目前的日常工作和制作一个紧张刺激的异世界有些无关,反倒更像是整理资料的文秘工作。

  民主议会每天都会把他们掌握的信息送来部门,而他的工作只是将这些信息编写进文档,分好类储存进文件夹里。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的确用不上更多人手。

  伊森和林科长走在去食堂的路上,新来的林科长是一个健谈的人,似乎还掌握了不少小道消息,两人特意挑选了靠近墙角的位置,以确保他们之间的对话不会被人打扰。

  “老森,你听说了么?”

  这一声“老森”瞬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梅林压低了声音,说道,“民主议会正在筹备发射一艘星舰,最近他们正在四处征招人手。”

  “星舰?”

  “没错,星舰。”

  梅林说道,“这将会成为一次史无前例的友好访问。”

第371章 白发红瞳天下第一

  伊森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这正是他想要听到的情报。

  “真没想到以现在的技术,竟然已经能造出星舰来了。”

  “这都多亏了你的功劳。”

  “我的功劳?”

  “空间传送技术,你在被调到这个部门前可是做出了相当卓越的贡献啊。”

  梅林说道,“依我看,他们把一个麻薯理工的博士生调来这个部门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交流队才更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帮你给民主议会写一份推荐信。”

  梅林忽然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如果在梦境实验里,他设法让伊森登上那艘“访问”帝国的星舰,星舰又会不会在被卷入黑洞中损毁呢?

  “这件事我得先跟家里人商量。”

  “民主议会考虑到了这一点,访问可能要耗费数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他们正在考虑推行家属陪同的新法案,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抛下家人,一走就是好几年的时间。”

  “这也和‘世界毁灭’的预言有关?”

  “如果访问顺利的话,今后避难所的居民说不定会考虑移居到那一边居住——当然,一切都是建立在帝国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不希望出现任何战争……你昨天应该读到过那些资料,道途、信仰,那一边有许多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力量,简直就和超能力者一样!”

  提及这个话题时,梅林眼中的向往演绎得恰到好处,“我小时候就是超能力题材故事爱好者……对了,你知道么,前段时间民主议会还设置了一个项目,私底下召集了不少人,我也报名参加了,最近才回来接手部门的工作。”

  “什么项目?”

  “道途信仰计划。”

  梅林左顾右盼一番,见四下无人,才神秘兮兮地开口道,“简单地来说,就是根据帝国使者带来的消息,挑选出一批人来进行道途信仰实践,顺便一提,我被分配到了元素塑能师小组,火球术、寒冰箭、闪电链,听起来就很酷炫。”

  “嚯!”

  和林科长的交流很顺畅,伊森顺势进入了捧哏状态。

  他不禁怀疑这个新来的科长其实是他潜意识生成出来专门为他说明情况的。

  “唉!我们严格按照了他们提供的方法,可事实证明帝国人的修行诀窍并不适用于我们,他们怀疑是人种的问题。”

  梅林长叹一声,“我的法师梦又破灭了。”

  “至少您心态很年轻。”

  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仍然相信自己能够成为魔法师,伊森觉得这种心态实在难能可贵,他都有点想把《火球、冰箭魔力学》推荐给林科长了。

  他还想安慰对方不要灰心,元素塑能师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练习,他也是坚持锻炼了两年才变得像今天这么强的。

  只是现在不是一个好时机,在这种场合下冷不丁地拿出一本古老的羊皮书势必会被当成中二少年来看待。

  梅林呵呵一笑,“是吗,他们都说我心态不错。”

  他忽然觉得这是一场奇妙的对话,他和伊森都各怀心事,然而谈话的内容却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明明是第一天见面,却像是认识了多年的老朋友。